一、银发报刊走势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思雨[1](2019)在《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研究 ——以《全球华语大词典》为中心》文中提出差异词语是两地语言差异的缩影。华语社区的差异词语研究一直是近年来词语研究的热点,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研究作为其分支,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论文以最新出版的《全球华语大词典》(2016)为语料主要来源,筛选出内地与澳门的汉语差异词语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纳。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选题意义的介绍。对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概念及分类标准进行界定,并对内地与港澳台汉语差异词语的研究进行简要论述。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发现,目前关于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地与港澳台新闻语体及公文语体的词语差异研究、华人地区各自特有词语的研究、澳门语言政策研究、内地与港澳台词语的相互影响研究。关于对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对比研究以及两地词语吸收融合状况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第二章为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表现。按照差异词语的分类标准,将两地汉语差异词语分为同实异名词语、同名异实词语、一方特有词语三类,统计它们在《全球华语大词典》中的数量,并探寻其内在规律。第三章为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成因分析。按照差异词语的类型划分,探究两地同实异名词语、同名异实词语以及一方特有词语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为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相互吸收情况。论文将《全球华语大词典》中筛选出的两地汉语差异词语分别放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澳门时报》、《现代澳门日报》的图文语料库中进行检索,探究两地汉语差异词语的相互吸收情况。
龚琛洁[2](2019)在《海南候鸟老人媒介形象的编码与解码》文中提出候鸟老人是一种归类,是一种不断被建构、召唤而出的概念,也是一种想象中的美好生活,但这种具体实践却首当其冲地被“买房”这一物质性空间的消费行为所填充,而这一行为的前奏即特点媒介形象的展现。媒介作为一种社会联结,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制造景观、中介人与社会的角色。那么作为这种媒介的受众,候鸟老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行为,又是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就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对媒介本身的把握。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构成“候鸟老人”这一媒介形象的信息环境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民族志中“深描”的方法对候鸟老人这一群体的行为逻辑及其背后的语境进行简单阐释。候鸟式生活作为一种“美好生活”的想象,既包含追求健康的诉求,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方式,更是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投资行为。而当下地方政府在探索属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要避免特殊时期实验性的实践影响社会稳定,又需要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式的“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理论指导当下社会事务的展开,还要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论据,最后只能选择与一般性的个人日常生活在基于“增长”的霸权中达成一致,并默契地达成对海南的改造。而这正是横亘于个人与地方政府之间最大的共同语境,也是候鸟老人作为一种新型景观得以被建构、展示的原因。
刁瑜[3](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罗立东[4](2016)在《《环球财经》杂志编辑特色研究(2013-2015年)》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财经期刊的大规模出现,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1998年《财经》杂志创刊,市场化和狭义化的财经期刊自此出现,填补了专业财经期刊的一大空白。从这一年开始,众多专业整合化泛财经期刊开始走向历史舞台。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经济生活中的关注越来越多,财经期刊的分众时代由此开始。此时,财经期刊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环球财经》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走进读者的视野,并且一步步取得成功的。与其他财经期刊相比,《环球财经》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色,也是这种特色促使了它的成功。如果能对《环球财经》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势必能对其他财经期刊的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遗憾的是,至今学界还没有很多关于《环球财经》的研究文章。本文截取2013年至2015年《环球财经》为研究样本,将其编辑特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选题角度、内容取向、语言风格等诸多构成因素,探讨《环球财经》取得成功的原因,论述在当代中国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通过这种定性的个案研究,以期为我国财经期刊的发展带来借鉴意义。
祁永忠[5](2014)在《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票市场分为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政府对股票市场的规制也分为对一级发行市场的规制和对二级交易市场的规制,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股票交易市场(二级股市)规制体系。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规制范围法规、规制执法法规和规制救济法规相结合的、相对完善的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体系,规制执法力度逐步加大,规制救济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效率的提升。本文以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为研究对象,以规制经济学、制度供需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探索了股票市场交易规制体系理论,并以此为指引,综合运用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描述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演进和现状,指出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计量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的对我国股市绩效的效应影响,比较和借鉴了世界主要经济体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政策建议。第一、描述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变迁与现状。首先界定了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然后从规制法规、规制执法和规制救济三个方面描述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演进与现状。第二、分析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其次,以SCP理论、制度供需理论、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从制度供需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两个维度解释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变迁;最后,以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成因理论为基础,从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供需和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路径依赖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所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三,运用混合广义线性模型(GLMM)度量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对股市泡沫、溢价、波动性和流动性等股市绩效指标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对我国股市效率有显着的影响,但是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的变迁并没有使股市绩效得到明显的改善,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第四,比较和借鉴世界主要经济体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选取美国、英国和德国作为典型样本,梳理了上述国家的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的演进及现状,归纳出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的国际趋势,并与我国现行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现状进行比较,得出可以借鉴的内容。第五,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改革。首先提出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从制度供需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改革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第三,在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面临的约束条件范围内,提出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可能的改革路径和改革措施,以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改革目标为基准,衡量了各种改革路径的利弊。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存在一定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而这可以从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供需和规制变迁路径依赖两方面找到其存在依据,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对我国股市泡沫、溢价、波动性和流动性具有显着影响,同时,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的变迁并没有使股市绩效得到显着的改善。为提高我国股市效率,有必要对对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进行改革。
程霞珍[6](2014)在《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有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产业集群化发展只有依靠政府的科学引导,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能力。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存在的文化产业,其集群化发展同样需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政府有力支持,方能壮大规模,提升实力,并由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事实上,包括安徽在内的地方各级政府,目前也都在不遗余力地强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正因如此,研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试图以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四大重点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探究地方政府支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二是归纳提炼国内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经验与启示。三是基于安徽省域视角,构建政府支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框架。四是聚焦安徽省情,剖析安徽现有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是否能满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需要,并就促进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完善政府支持体系的相应对策。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由文化企业、创意人才以及相关支撑机构集聚而成。从驱动因素看,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驱动型两种。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政府驱动型文化产业集群更具有优势。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切入点,提出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一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而这种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则是以资源共享、制度完善、网络健全等为条件的,单靠文化产业集群自身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借助外在的政府力量,即依靠政府在文化公共产品的投入、文化管理制度的创新、文化市场环境的完善等方面努力,来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更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就美国洛杉矶电影产业集群、英国伦敦戏剧产业集群和韩国网络游戏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看,政府支持重在制度创新、公共品投入以及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就北京、上海和湖南等省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看,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和融资支持、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多平台打造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就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看,其现状具有五大特点,即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产业集聚度不断上升、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集聚功能不断显现、文化产业集群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和新兴文化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因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蕴藏丰厚的文化资源、逐年加大的公共投入、持续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以合肥为重心,集皖江城市带、皖南文化区、皖北城镇群为一体的“一核三区”空间格局。在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支持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再依托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本文试图从安徽省域视角,构建了政府支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公共投入、制度创新和市场完善等方面,仔细梳理了自2003年以来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措施;并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调查问卷分析法,对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效应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效应不太明显,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公共文化投入不足、区域文化发展不均;文化管理制度创新动力不足,改革红利释放趋缓;文化市场培育滞后,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整等。安徽应着力从三个层面完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一是制度创新层面,可通过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强化地方文化产业法制保障,进一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规划的引导作用,力争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强化对四大主导文化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等。二是公共投入层面,既要加强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又要强化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依托徽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支撑体系。三是市场完善层面,可通过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和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等途径,培育多样化的文化市场主体;通过进一步完善资本、人才等文化要素市场建设,为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黄颖妮[7](2013)在《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在经济尚未发达的情况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比例重,再加上421家庭结构的形成更引发了养老的困难,老年人养老的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使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社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我国所拥有的不管是政府兴办的或是私人建起的养老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大量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而开发和发展适应我国老龄化需求的养老商业房地产,对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有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能弥补养老市场的空白,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就目前来看,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面对广阔的市场既存在着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要促进养老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可行性策略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及我国现有的成功案例,因地制宜提出适合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可行性的发展策略。在许多发达国家,因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早,历史久,对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早已有所研究,并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这其中也包括保障养老商业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商业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发展经验,如美国的太阳城及CCRC的开发经验、澳大利亚的护理等级制度经验、日本的“介护制度”运作体系及两代居户型设计经验,还有德国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理念及政府相关的支持政策,对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发展有着少走弯路、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可以发现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障碍。这包括最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也就是我国未富先老的局面,广阔的市场需求及较低的经济水平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阻碍了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发展。同时国家政策支持的缺乏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相关配套行业发展的滞后和社会思想层面上的束缚都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发展。面对发展道路上的不足和障碍,唯有研究发展策略寻求出路。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经验,同时分析我国现有养老商业房地产的成功案例,从中提出一些可行性发展策略。首先,是我国政府现阶段也在推行的“以房养老”策略。“以房养老”不失为一种在国家经济尚未发达,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通过老年人自身能力增加老年人收入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老年人可以增加自身收入,入住消费水平较高的养老商业房地产,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但毕竟这是一种新兴的方式,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及疑虑。本文从介绍“以房养老”提出的背景和可以实现的理论基础开始,分析其适用的老年群体,及介绍现在“以房养老”政策运行较为成熟的美国模式,最终得出“以房养老”推行的优点及需要防范的风险,并证明这是一种有助于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但又尚待完善的新型模式。接下来,本文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对养老商业房地产不同时期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再有,本文将就养老商业房地产融资难回收周期长的问题,在介绍了一些普通的融资模式后提出了现在较为流行的“BOT”融资模式策略,阐述了“BOT”融资模式的运作过程,认为通过政府和开发企业相互合作的模式,可以更快更好的融到更多开发资金,并在合作开发环节当中节约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成本。再有,根据现在国内市场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三种可行的养老商业房地产开发模式,分别是社区居家型、机构护理型和旅游养生型。针对这三种开发模式分别分析了其优势和存在的客户群体,之后再分别举例国内成功开发案例,如上海的亲和源,北京的太申祥和山庄等加以论证其可行性。在提出了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开发策略之后,本文还将继续分析养老商业房地产三种盈利策略,这其中包含出租型盈利模式,出售型盈利模式和出租及出售相结合盈利模式。这三种盈利模式不论是对老年消费者还是开发企业而言都存在其优缺点,但只要研究市场根据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三种模式都不失为养老商业房地产得以盈利的保证。最后,本文从政策层面提出建议及策略:第一是针对我国未富先老,老年人难以承受消费较高的养老商业房地产的情况,提出政府应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金额度及扩宽其覆盖面的建议,以保障老年人有一定的资金可以改善其养老居住环境。同时还提出政府应尽快出台扶持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的优惠政策,例如土地政策,从而降低企业开发、运营成本,最终企业降低老年人入住养老商业房地产的价格。第二提出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市场法律法规,包括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准入、运行、退出机制等,以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三针对养老商业房地产所需的配套护理,提出政府应加大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完善相关教育、培训、考核、上岗、监督机制,使养老商业房地产名副其实,有人可用,能为老年人提供贴心的护理服务。最后针对我国老年人对养老商业房地产存在的疑虑,提出政府在扶持和完善养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倡导民众根据国情和家情,逐渐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理念,接受新兴的养老理念,从观念上认识并接受养老商业房地产所提供的养老方式。
向司林[8](2012)在《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汉城市圈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为圈域内的电视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更是为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建设大施拳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境外强势媒介集团兵临城下,央视始终如一的霸主地位,省级卫视的迅速崛起,网络新媒体的咄咄逼人之势,将武汉城市圈的电视文化建设置于严峻的挑战之中。武汉城市圈的电视文化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的现实语境中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做强做大,这将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从电视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相协调,电视媒介生态与城市圈电视媒介状况两个方面来论述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其次分析电视媒介资源(电视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的可行性,包括单个电视媒介内部、电视媒介之间、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电视媒介与非媒介产业四个方面资源整合。第二章阐述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产业链的建立。第一节从电视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需要和国内外电视文化产业竞争形势的加剧两个角度来论述电视文化产业链建立的必要性;第二节从广电体制改革的总体政策和国家金融政策、地方政策保障两个方面来分析电视文化产业链建立的可行性;第三节在分析电视文化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论述电视文化产业链的建立与拓展,并提出“首先经营好电视文化主业,再拓展到电视文化延伸产业,最后延伸到非相关的其他产业”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第三章分析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的发展方向。从目标、战略、内涵三个维度来论述,即目标上追求“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战略上坚持球土化发展,内涵上秉承人文关怀。
胡景敏[9](2007)在《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想录》是巴金1978年12月至1986年8月所写随感的结集,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本文取思想史视角,将《随想录》视为以文学形式出现的思想史文本,梳理和探讨了这一文本内部主体的思想展开过程;文本外部主体自“五四”至文革结束的思想变迁过程。同时揭示出《随想录》文本与新时期思想解放过程的互动关系;分析了这一文本思想辐射效应的形成及其具有的精神实践意义。最后指出《随想录》的思想史意义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它的思想精神内涵仍有与当下思潮演进相链接的可能。《随想录》是论定巴金意义无法回避的重要文本。但过去的《随想录》研究更多是把它作为文学文本,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对《随想录》已有的思想史解读,多为静态的主题学归纳,多入于文本之内的本质叙述,而少出于文本之表的过程考察。因此在《随想录》研究中必须强调它与连带文本的互文性、传播学视野,以及精神实践的研究方法。《随想录》既是巴金个人一生思想和艺术探求的结晶,也可以说是自五四至新时期知识者群体思想历程的交汇点,兼具个人性和公共性。他继承五四观念并做了必要的发展,使之与新启蒙语境相调和。作者与五四以降思想史的关系体现在他的自我结构的形成和现代性话语实践两个方面。他的自我构成深受五四时期自我的意识形态神话影响,抽象自我压抑意识自我,《随想录》虽然回到了自我具体性,但结果是重塑新的抽象(目标)自我。他的革命现代性话语实践是五四知识者现代性言说的必然发展,《随想录》的现代性言说则采取稳健的文化姿态,从热衷历史理性到强调常识理性,并且重视个人性道德实践,希望以公共的伦理建构补激进的现代性实践之失。《随想录》谈艺内容体现的是巴金“非文学”的文学观,偏于强调文学的外在功用,在新时期倡导文学“去政治化”,主张“写作即生活”、追求“无技巧”境界,都是他人生和艺术经验的反映。《随想录》的写作与新时期思想史同步,是新启蒙思潮的一部分。它的批判性言说是主体摆脱奴隶哲学之后,对“十七年”创伤和当前思想文化现实的个人叙述,既有与国家意志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与意识形态异端的一面。主体为了有效介入思想史进程,必须保证话题的可说、可写、可传播,由此采取的言说策略影响到文本的质的构成和外部特征。巴金希望自己的言论在公众中传播并产生影响,他的后《随想录》写作、《大公报》的言论环境、他对文本的自我经典化,以及出版发行等都促成了文本在读者中的接受。《随想录》发挥了一个文学文本所可能具有的思想史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亦不能估计过高,尤其面对后现代语境,如何释放其文本蕴涵,使之融入民族伦理想像力的重建,仍是不易解决的难题。
闫屹[10](2010)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投融资渠道,为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了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的场所。公司债券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过程中,要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此后连续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加快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可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市场的建设,这为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在1984年开始起步,经过多年发展,由不规范到逐渐规范,特别是2005年以后,开始进入较快发展的时期。但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相比,中国的公司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偏小,占GDP比重过低,融资结构不合理,发展严重滞后,既滞后于前述国家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滞后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严重滞后,也使得企业部门难以通过市场改善自身的融资结构、传递公司经营信息、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使得本应对银行系统产生的正溢出效应也难以发挥,因为,银行也难以通过持有公司债券而改善自身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质量,分散风险。而且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衡,效率降低。文章共分为九章,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制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为导论,介绍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二章为公司债券融资理论,包括融资结构理论、MM理论及其发展,以及不对称信息理论,并分析了公司债券相对于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的优势。第三章为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滞后原因分析,分析我国以及国外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发现无论是从公司债券市场的规模,还是从企业融资结构来看,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显得严重滞后,这导致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失衡,金融风险集中在银行系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进而分析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有误区、股票市场发展有问题、公司治理不规范、法律规章不完善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上存在着很多不足。第四章为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包括债券发行制度与交易制度。通过国内外对比,一方面总结了成熟市场的特点与经验,另一方面揭示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发行制度这些年来存在着政府干预过度、发行规模小、定价不合理、债券种类少、期限短、发行条件严格并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中小企业的进入等问题;交易制度方面也存在着诸如如流动性不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介机构实力弱、偿债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债信文化落后、诚信意识不强等问题。第五章为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的改进。通过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先进经验,分别从政府职能定位、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债券市场化发行、创新品种和期限,鼓励中小企业发债融资等方面就公司债券市场发行制度建设提出建议;从大力发展做市商,提高市场流动性,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培养成熟的专业机构投资者等方面对公司债券市场交易制度的建设提出理论政策建议。并提出发行高收益债券,建立地方性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观点,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行美元债券,以鼓励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并缓解外汇储备不断增多的压力。第六章为信用中介制度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基础,主要研究以信用评级和信用担保制度为代表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中介制度。分析了信用评级和信用担保制度在公司债券市场的作用,并对已有百年历史,具有较成熟实践经验的美国信用评级制度以及信用担保体系进行分析;次贷危机暴露了信用评级业的不足与缺陷;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由于发展历史短,尽管已初步形成体系,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除信用评级机构之外,还分析了在公司债券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另外一个主要的中介组织:国内外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状况。第七章研究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中介制度如何完善的问题。从加快金融创新、创造评级市场需求,完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重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公平性,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声誉机制,提高评级机构公信力等方面对我国信用评级制度发展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此外,分析了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霸权行径对一国经济安全带来的隐患,提出构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的观点。针对我国目前信用担保的状况,提出大力发展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担保机构自身应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等对策建议,并且建议多成立几家类似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CBIC)这样的全国性专业信用增级公司。第八章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有效运行的保障制度。从监管体系、法律制度、公司债市场基础制度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公司债券市场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构建公司债券市场合理的监管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宏观层面的政府监管,二是中观层面的行业自律监管、三是微观层面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证券交易所的自律性规范构成的债券市场法律体系,但仍存在体系尚不健全、制度层次不高、处罚偏轻等问题。在公司债券市场基础制度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上信息披露问题屡屡出现。而国外成熟市场,则具备了完善的债券市场法律体系、全面的债券市场监管体系、成熟的市场微观主体、坚实的公司债券市场基础制度等特征。第九章则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公司债券市场保障制度内容的基础上,从建设完善的公司债券市场监管体系、重视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保障制度的观点。
二、银发报刊走势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发报刊走势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研究 ——以《全球华语大词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有助于了解内地与澳门汉语词语的差异情况 |
1.1.2 有助于了解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相互吸收情况 |
1.2 差异词语的界定及其分类标准 |
1.3 语料来源 |
1.3.1 《全球华语大词典》 |
1.3.2 相关报刊及语料库 |
1.4 研究综述 |
1.4.1 内地与港澳台新闻语体及公文语体的词语差异研究 |
1.4.2 华人地区各自特有词语研究 |
1.4.3 澳门语言政策研究 |
1.4.4 内地与港澳台词语的相互影响研究 |
1.4.5 现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表现 |
2.1 差异词语的分类统计 |
2.2 同实异名词语 |
2.2.1 同实异名词语对应关系 |
2.2.2 同实异名词语的类型分析 |
2.3 同名异实词语 |
2.3.1 同名异实词语的基本面貌 |
2.3.2 同名异实词语的差异表现 |
2.4 一方特有词语 |
2.4.1 内地特有词语 |
2.4.2 澳门特有汉语词语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成因分析 |
3.1 同实异名词语的成因 |
3.1.1 方言的影响 |
3.1.2 外来词语的影响 |
3.1.3 古语成分的沿用 |
3.1.4 造词方法的差异 |
3.1.5 认知角度的差异影响 |
3.2 同名异实词语的成因 |
3.2.1 方言的影响 |
3.2.2 外来词语的影响 |
3.2.3 认知角度差异的影响 |
3.3 一方特有词语的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相互吸收情况及原因分析 |
4.1 内地报刊对澳门特有汉语词语的吸收情况 |
4.2 内地报刊对澳门特有义项词语的吸收情况 |
4.3 澳门报刊对内地特有词语的吸收情况 |
4.4 澳门报刊对内地特有义项词语的吸收情况 |
4.5 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相互吸收的原因简析 |
4.5.1 内地吸收澳门特有汉语词语及其义项的原因 |
4.5.2 澳门吸收内地特有词语及其义项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内地与澳门同实异名词语对照表 |
附录二 :内地与澳门同名异实词语对照总表 |
附录三 :内地与澳门同名异实词语中词义完全不同的词语对照表 |
附录四 :内地与澳门同名异实词语中部分义项存在差异的词语对照表 |
附录五 :内地特有词语总表 |
附录六 :澳门特有汉语词语总表 |
(2)海南候鸟老人媒介形象的编码与解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2 研究对象现状及研究现状 |
2.1 研究背景 |
2.1.1 人口数据 |
2.1.2 研究现状 |
2.2 文献综述 |
3 研究方法 |
4 候鸟老人形象的媒介编码——基于党报的量化的分析 |
4.1 媒介形象编码——基于党报的分析 |
4.1.1 媒介样本分析单位 |
4.1.2 候鸟老人报道的形式特征 |
4.1.3 报道呈现的候鸟老人文本特征 |
4.1.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 报道的内容形式编码特征 |
4.2.1 消息来源分布 |
4.2.2 报道形式 |
4.2.3 版次分布 |
4.2.4 报道立场 |
4.3 报道呈现的候鸟老人文本编码特征 |
4.3.1 抽样报道呈现的文本特征 |
4.3.2 海南“候鸟老人”的编码特征 |
4.4 媒介框架编码的政治经济逻辑 |
4.4.1 土地财政的运行逻辑 |
4.4.2 为增长的竞争与GDP主义 |
4.4.3 海南的房产逻辑与“获得感”政治 |
4.5 小结 |
5 候鸟老人的媒介形象解码——基于民族志的分析 |
5.1 田野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 |
5.1.1 地点选择 |
5.1.2 时间跨度 |
5.1.3 对象选择 |
5.1.4 记录方法 |
5.2 追寻“长寿之乡” |
5.2.1 Y与L1 |
5.2.2 长寿指数与预期寿命 |
5.2.3 健康传播的政治 |
5.3 当下的闲适与长远的计划 |
5.3.1 Z与M |
5.3.2 H与W |
5.3.3 养老的“持久战” |
5.4 “增长”的资本神话 |
5.4.1 L2与C |
5.4.2 房产“永远涨” |
5.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南日报》“候鸟老人”构造周抽样结果 |
附录2: 《人民日报》“候鸟老人”构造周抽样结果 |
附录3: 《广西日报》“候鸟老人”构造周抽样结果 |
致谢 |
(3)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4)《环球财经》杂志编辑特色研究(2013-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财经报道与财经期刊 |
1.1 何谓“财经” |
1.2 什么是财经报道 |
1.3 我国财经期刊的行业发展 |
第2章 《环球财经》概况 |
2.1 《环球财经》读者定位及销量 |
2.2 《环球财经》特色板块内容 |
2.3 《环球财经》的报道及活动 |
第3章 《环球财经》的编辑理念特色 |
3.1 秉持人文关怀的主旨 |
3.2 科学理性的态度和专业深刻的风格 |
3.3 凸显政府层面的思考与观点 |
3.4 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
第4章 《环球财经》的选题策划特色 |
4.1 深远的立意 |
4.1.1 国内改革 |
4.1.2 国际关系 |
4.1.3 人类前途 |
4.2 宽广的领域 |
4.3 多重的视角 |
4.3.1 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高管 |
4.3.2 投资者 |
4.3.3 创业者 |
4.4 关切的态度 |
第5章 《环球财经》的内容特色 |
5.1《环球财经》的栏目设置 |
5.1.1 封面文章 |
5.1.2 扫描 |
5.1.3 时事 |
5.1.4 财经 |
5.1.5 文化 |
5.2 《环球财经》的版式编排 |
5.2.1 图表搭配紧密 |
5.2.2 图片选择独到 |
5.3 《环球财经》的标题设计 |
5.3.1 客观准确 |
5.3.2 态度明确 |
5.3.3 活泼生动 |
5.3.4 句式多样 |
5.4 《环球财经》的语言风格 |
5.4.1 总体语言特征:精准、专业 |
5.4.2 部分语言特征:轻松、幽默 |
5.5 《环球财经》的广告特色 |
5.5.1 商业广告 |
5.5.2 公益广告 |
第6章 《环球财经》编辑策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6.1 《环球财经》编辑策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
6.1.1 封面设计效果欠佳 |
6.1.2 财经版块有待丰富 |
6.1.3 文字排版缺乏变化 |
6.2 《环球财经》编辑策划的改进建议 |
6.2.1 甄选封面主题图片 |
6.2.2 丰富财经版块内容 |
6.2.3 注重文字编排细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第3章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理论 |
3.1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界定 |
3.1.1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 |
3.1.2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执法 |
3.1.3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救济 |
3.2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的成因 |
3.2.1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的供给 |
3.2.2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的需求 |
3.2.3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的路径依赖 |
3.3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评价 |
3.3.1 对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本身的评价 |
3.3.2 对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效应的评价 |
3.3.3 上述两类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
3.4 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改革 |
第4章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演进及现状 |
4.1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的演进及现状 |
4.1.1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范围法规 |
4.1.2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执法法规 |
4.1.3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救济法规 |
4.2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执法的演进及现状 |
4.2.1 行政处罚 |
4.2.2 市场禁入 |
4.3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救济的演进及现状 |
第5章 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1 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存在的问题 |
5.1.2 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执法存在的问题 |
5.1.3 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救济存在的问题 |
5.2 当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 |
5.2.1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供给 |
5.2.2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需求 |
5.2.3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6章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的效应 |
6.1 模型的建立 |
6.2 计量估计方法——广义线性混合方差分析 |
6.3 变量设定及样本选取 |
6.3.1 自变量的设定 |
6.3.2 应变量的设定 |
6.3.3 样本的选取 |
6.4 实证分析 |
6.4.1 对我国股市泡沫的效应 |
6.4.2 对我国股市溢价的效应 |
6.4.3 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效应 |
6.4.4 对我国股市流动性的效应 |
6.5 对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体系变迁效应的评价 |
第7章 世界主要经济体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的比较与借鉴 |
7.1 美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 |
7.1.1 信息披露法规 |
7.1.2 禁止性交易法规 |
7.1.3 规制执法法规 |
7.2 英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 |
7.2.1 信息披露法规 |
7.2.2 禁止性交易法规 |
7.2.3 规制执法法规 |
7.3 德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变迁 |
7.3.1 信息披露法规 |
7.3.2 禁止性交易法规 |
7.3.3 规制执法法规 |
7.4 比较及借鉴 |
7.4.1 信息披露法规 |
7.4.2 禁止性交易法规 |
7.4.3 规制执法法规 |
第8章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改革 |
8.1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改革目标 |
8.2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改革的约束条件 |
8.2.1 供给约束 |
8.2.2 需求约束 |
8.2.3 变迁路径依赖约束 |
8.3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 |
8.3.1 完善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法规 |
8.3.2 加大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执法力度 |
8.3.3 加强股票交易市场规制救济能力建设 |
8.3.4 设立股票交易市场平准基金 |
8.4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的改革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的阐释 |
第一节 文化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发展模式 |
一、文化产业集群的内涵 |
二、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比较 |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
一、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与因素分析 |
二、交易成本理论的特色 |
第三节 文化产业集群与交易成本理论的关联机理 |
一、文化产业集群产生的交易成本理论剖析 |
二、文化产业集群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模式比较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模式 |
一、美国模式:以洛杉矶电影产业集群为例 |
二、英国模式:以伦敦戏剧产业集群为例 |
三、韩国模式:以首尔网络游戏产业集群为例 |
四、国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启示 |
第二节 国内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模式 |
一、北京模式 |
二、上海模式 |
三、湖南模式 |
四、国内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框架构建:安徽省域视角 |
第一节 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动因 |
一、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二、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因 |
第二节 安徽16个地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系统聚类分析 |
一、系统聚类方法 |
二、系统聚类原始数据 |
三、系统聚类分析结论 |
第三节 政府支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框架及作用机制 |
一、政府支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框架——基于安徽省域视角 |
二、政府支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效应及问题剖析 |
第一节 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实践 |
一、公共文化投入: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强化公共文化服务 |
二、文化制度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加强文化市场执法 |
三、文化市场建设:培育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效应分析 |
一、因子分析 |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二) 评价方法及结论 |
二、问卷调查分析 |
(一) 调查问卷设计 |
(二) 调查问卷分析结论 |
第三节 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存在的问题 |
一、公共文化投入不足,区域文化发展不均 |
(一) 文化事业费增长有限 |
(二) 文化服务设施基础薄弱 |
(三) 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缓慢 |
(四) 区域文化服务发展失衡 |
二、文化管理制度创新动力不足,改革红利释放趋缓 |
(一)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难以深化 |
(二) 文化科技融合机制亟待建立 |
(三) 知识产权保护缺乏长效机制 |
三、文化市场培育较滞后,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整 |
(一) 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不顺畅 |
(二) 文化产业人才保障不到位 |
(三) 文化产业价值链构建不完整 |
(四) 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 |
第一节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 |
一、明确政府定位,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
(一) 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 |
(二) 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
(三) 增强文化产业法制保障 |
二、立足规划引导,规范文化产业发展 |
(一) 重点支持四大主导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
(二) 努力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
(三) 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增强公共文化投入完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
一、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支撑体系 |
(一)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二) 加强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
第三节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建设 |
一、培育多元文化市场主体 |
(一)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
(二) 扶持小微文化企业 |
(三) 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 |
二、不断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建设 |
(一) 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
(二) 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外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经验及借鉴 |
2.1 国际老年住宅分类标准 |
2.2 美国养老商业房地产的成功发展模式 |
2.2.1 美国太阳城的成功开发模式 |
2.2.2 美国CCRC的成功开发模式 |
2.3 澳大利亚养老护理业培训经验 |
2.4 日本老年介护制度和养老商业房地产开发户型的经验 |
2.4.1 日本介护制度的成功运作 |
2.4.2 日本养老商业房地产的“两代居“开发模式 |
2.5 德国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居家模式和政策支持 |
2.5.1 居家养老为主的德国养老模式 |
2.5.2 德国政府对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 |
第三章 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的环境和现状 |
3.1 我国养老商业地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
3.1.1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 |
3.1.2 公立养老机构的发展速度及建设质量相对落后 |
3.1.3 以“421”家庭结构为主的国情逐步形成 |
3.1.4 经济发展给老年人养老思想带来新的转变 |
3.2 我国养老商业地产发展的障碍 |
3.2.1 经济发展速度远落后于老龄化社会发展速度 |
3.2.2 与养老商业房地产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 |
3.2.3 养老商业房地产缺乏政策支持 |
3.2.4 养老护理服务业发展滞后 |
3.2.5 传统养老思想的束缚 |
3.3 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的现状 |
3.3.1 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分布现状 |
3.3.2 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开发现状 |
3.3.3 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经营的现状 |
第四章 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策略 |
4.1 “以房养老”的养老策略 |
4.1.1 “以房养老“的概念 |
4.1.2 “以房养老”提出的现实背景 |
4.1.3 “以房养老”的理论基础 |
4.1.4 “以房养老”的适用对象 |
4.1.5 “以房养老”的运作模式 |
4.1.6 “以房养老”的优点及风险 |
4.2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方向 |
4.3 养老商业房地产的融资策略 |
4.4 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开发模式 |
4.4.1 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开发模式——社区居家型 |
4.4.2 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机构护理型 |
4.4.3 养老商业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旅游养生型 |
4.5 养老商业房地产盈利模式 |
4.5.1 出售型盈利模式 |
4.5.2 出租型盈利模式 |
4.5.3 出售与出租相结合的盈利模式 |
4.6 扶植养老商业房地产政策建议 |
4.6.1 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及提高养老保险金额度 |
4.6.2 给予养老商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多扶持优惠政策 |
4.6.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及体系 |
4.6.4 配套养老商业房地产,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
4.6.5 鼓励倡导老年人尝试新的养老方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关于电视文化的定义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意义、方法和内容 |
第一章 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资源的整合 |
第一节 电视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一、电视文化发展须与城市圈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协调 |
二、电视媒介生态与城市圈电视媒介状况 |
第二节 电视媒介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
一、单个电视媒介内部的资源整合 |
二、电视媒介之间的资源整合 |
三、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的资源整合 |
四、电视媒介与其他非媒介产业的资源整合 |
第二章 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产业链的建立 |
第一节 电视文化产业链建立的必要性 |
一、电视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需要 |
二、国内外电视文化产业竞争形势的加剧 |
第二节 电视文化产业链建立的可行性 |
一、广电体制改革的总体政策 |
二、国家金融政策与地方政策保障 |
第三节 电视文化产业链的建立与拓展 |
一、电视文化产业的现状 |
二、电视文化产业链的建立与拓展 |
三、电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经营 |
第三章 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的发展方向 |
第一节 目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
一、社会效益:以“受众本位”为宗旨 |
二、经济效益:以“内容为王”为法则 |
第二节 战略:球土化——放眼全球,立足荆楚,彰显本土特色 |
一、本土化——张扬荆楚传统文化 |
二、全球化——确立国际化意识,注重现代化运作 |
第三节 内涵:彰显人文精神 |
一、人文精神与电视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现状 |
二、彰显、弘扬人文精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巴金的意义 |
一、巴金意义的释放 |
二、巴金的意义作为学术话题 |
三、赞誉与贬抑之争 |
四、巴金: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历史 |
第一章 《随想录》研究反思 |
一、《随想录》的发表与结集 |
二、《随想录》研究的意义 |
三、《随想录》研究反思 |
四、《随想录》研究方法论 |
第二章 作为五四回响的《随想录》 |
一、自我:一个“五四式”意识形态神话 |
二、早年巴金:按照文本生活 |
三、《随想录》:回到自我具体性 |
四、重塑新的抽象自我 |
五、卢梭与托尔斯泰:晚年巴金的目标自我 |
第三章 《随想录》与现代性话语实践 |
一、知识分子与现代性 |
二、巴金的革命现代性话语 |
三、从历史理性到常识理性 |
四、道德追求的个人性与公共性 |
五、稳健的文化姿态 |
第四章 作为文艺论的《随想录》 |
一、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谈艺录” |
二、在“去政治化”的文学思潮中 |
三、“非文学”的文学观 |
第五章 《随想录》与新启蒙——《随想录》效应研究之 |
一、新时期的新启蒙 |
二、《随想录》的言说策略 |
三、《随想录》的十七年叙述 |
四、摆脱“精神奴役的创伤” |
五、与新时期思想史同步 |
第六章 《随想录》意义的延伸——《随想录》效应研究之 |
一、巴金的后《随想录》写作 |
二、《随想录》的自我经典化 |
三、《大公报》的言论环境与《随想录》的传播 |
四、《随想录》的读者接受 |
结语:续“巴金的意义” |
一、面对后现代语境 |
二、重建民族的伦理想像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现状 |
1.1.4 本文对公司债券的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2.4 创新点 |
第2章 公司债券融资理论基础 |
2.1 公司债券融资理论述评 |
2.1.1 融资结构理论 |
2.1.2 MM 理论的发展 |
2.1.3 不对称信息理论 |
2.2 公司债券融资的优势分析 |
2.2.1 债券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的比较优势 |
2.2.2 债券融资相对于银行贷款的比较优势 |
第3章 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滞后原因分析 |
3.1 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状况 |
3.1.1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状况 |
3.1.2 国外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状况 |
3.1.3 比照国外,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 |
3.1.4 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消极影响 |
3.2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3.2.1 思想观念存在认识误区 |
3.2.2 股票市场存在不合理现象 |
3.2.3 公司治理不规范 |
3.2.4 有关法律法规不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 |
第4章 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公司债券市场发行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
4.1.1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行制度的演进 |
4.1.2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行制度的非均衡原因及分析 |
4.2 公司债券市场交易制度分析 |
4.2.1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交易制度的变迁 |
4.2.2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 国外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的特点 |
4.3.1 国外成熟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4.3.2 国外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的特点 |
第5章 公司债券市场运行制度的改进 |
5.1 公司债券市场发行制度的改进 |
5.1.1 合理制定政府职能角色 |
5.1.2 推动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化方式——注册制转变 |
5.1.3 放松利率管制,培育多样化定价机制 |
5.1.4 债券品种创新 |
5.1.5 债券期限创新 |
5.1.6 放宽对中小企业债券的发行限制 |
5.2 公司债券市场交易制度的改进 |
5.2.1 增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联动性 |
5.2.2 建设地方区域性中小企业债券市场 |
5.2.3 大力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发展 |
5.2.4 规范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
5.2.5 加强债券市场诚信机制建设 |
5.2.6 发展信用衍生品,提高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 |
5.2.7 大力培育理性、专业的机构投资者 |
第6章 信用中介制度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基础 |
6.1 信用评级与信用担保在公司债券市场中的作用 |
6.1.1 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
6.1.2 有利于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造条件 |
6.1.3 有利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降低金融风险 |
6.1.4 有助于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
6.2 国内信用评级与担保的发展情况 |
6.2.1 中国信用评级发展历史与现状 |
6.2.2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我国债券市场信用担保状况 |
6.3 国外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与信用担保的成功实践与借鉴 |
6.3.1 国外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实践 |
6.3.2 美国债券市场信用担保体系 |
6.3.3 次贷危机与信用评级 |
6.3.4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7章 公司债券市场信用中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
7.1 健全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7.1.1 加快金融创新,扩大市场供给,增加评级市场需求 |
7.1.2 完善信用评级相关法律制度,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
7.1.3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内外结合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 |
7.1.4 重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公平性 |
7.1.5 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评级机构公信力 |
7.1.6 构建中国民族特色的信用评级制度 |
7.2 我国债券市场信用担保新发展 |
7.2.1 成立专业债券信用增级机构 |
7.2.2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 |
7.2.3 组建4-5 家全国性信用担保或信用增级公司 |
第8章 公司债券市场有效运行的保障制度 |
8.1 国内公司债券市场保障制度发展状况 |
8.1.1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法律体系基本情况 |
8.1.2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状况 |
8.1.3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基础制度状况 |
8.2 国外公司债券市场的保障制度特点 |
8.2.1 完善的债券市场法律体系 |
8.2.2 全面的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
8.2.3 成熟的市场微观主体 |
8.2.4 坚实的公司债券市场基础制度 |
第9章 公司债券市场保障制度的构建 |
9.1 建设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
9.1.1 构建宏观政府监管体系 |
9.1.2 公司债券市场中观层面自律监管制度建设 |
9.2 重视公司债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
9.2.1 进一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微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
9.2.2 继续加强公司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9.2.3 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9.3 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
9.3.1 抓紧制定出台专门的《公司债券法》 |
9.3.2 修订部分不合理的法规内容 |
9.3.3 进一步强化法律责任约束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阶段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银发报刊走势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研究 ——以《全球华语大词典》为中心[D]. 田思雨. 西北大学, 2019(12)
- [2]海南候鸟老人媒介形象的编码与解码[D]. 龚琛洁. 海南大学, 2019(03)
- [3]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4]《环球财经》杂志编辑特色研究(2013-2015年)[D]. 罗立东. 河北大学, 2016(03)
- [5]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规制体系研究[D]. 祁永忠. 辽宁大学, 2014(11)
- [6]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研究[D]. 程霞珍. 安徽大学, 2014(09)
- [7]我国养老商业房地产发展策略研究[D]. 黄颖妮. 广西大学, 2013(02)
- [8]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建设研究[D]. 向司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9]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D]. 胡景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05)
- [10]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 闫屹. 河北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