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党蕊[1](2021)在《工程塑料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基薄膜的结构调控和摩擦学行为》文中研究表明工程塑料硬度低、磨损率大等缺点会制约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通过一些先进的薄膜材料对工程塑料表面进行耐磨防护已经成为工程装备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碳等离子体和混合等离子体诱导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表面制备非晶碳基薄膜。探索和分析等离子体诱导在PTFE材料和UHMWPE材料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基薄膜,并且研究了不同等离子体能量下对原位生长非晶碳基薄膜的结构调控。此外还讨论了样品的润湿性能,膜基结合强度和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改变碳等离子体电流,在PTFE材料表面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非晶碳(a-C)薄膜。研究结果表明在碳等离子电流的处理下,PTFE材料表面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分析了a-C薄膜在PTFE材料表面的原位生长机理。同时随着碳等离子电流的增加,体系中a-C薄膜的sp2杂化碳增多,接触角的大小减少。划痕测试显示PTFE材料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薄膜能够提供可靠的膜基结合强度。此外,在1.5 A的碳等离子体电流下,磨损率从8.47×10-4 mm3/Nm降低到4.70×10-4 mm3/Nm。(2)通过改变碳等离子体电流,在UHMWPE材料表面制备出了不同厚度的非晶碳薄膜。研究结果表明在碳等离子电流的处理下,UHMWPE材料表面的碳质结构向非晶碳结构的原位转变,形成了在截面图观察到的包含聚合物碳和非晶碳结构的原位转变层,深入分析这种原位生长机理。同时随着碳等离子体电流的增加,UHMWPE材料表面原位生长a-C薄膜中sp2杂化碳增多,接触角的大小减少。划痕测试显示以化学键形式存在的原位转变层能够提供可靠的膜基结合强度。此外,经过1.0 A碳等离子体电流处理后的UHMWPE材料在两种摩擦环境下的磨损分别为2.13×10-5 mm3/Nm和1.85×10-5 mm3/Nm。(3)通过纯碳等离子体和混合等离子体处理,在UHMWPE材料表面制备出a-C薄膜、a-C/Si薄膜、a-C/Cr薄膜。研究结果发现,经过混合等离子体处理后,依然能实现UHMWPE材料表面的碳结构向非晶碳复基合结构的原位转变,分析原位生长非晶碳基复合薄膜的生长机理的同时,也发现了掺杂元素后导致体系中薄膜sp2杂化碳含量的不同。同样以化学键形式存在的原位转变层能够增加膜基结合强度。混合等离子体处理后的UHMWPE材料表面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a-C/Si薄膜和a-C/Cr薄膜硬度分别为1.13 GPa和1.30 GPa,而纯碳等离子体处理后的UHMWPE材料有着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三种载荷下的磨损率分别为1.71×10-5 mm3/Nm,2.46×10-5 mm3/Nm,5.16×10-5 mm3/Nm。
刘道春[2](2021)在《概述车用塑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1)》文中研究表明车用塑料指的是塑料(或工程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工程塑料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类。工程塑料可用作工程材料和替代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是作为替代金属材料的首选材料,因此广受业内人士的关注。1通用塑料的特点及其品种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
陆星宇[3](2020)在《PC/ABS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PC/ABS合金不仅结合了PC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高韧性,还结合了ABS良好的流动性、加工性等优点,所以PC/ABS合金兼具二者良好的加工性、韧性、和耐热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部零件、各种工业机器、通信器材外壳、家电用品及照明设备等。由于PC与ABS两者具有不同的熔点,不同的结晶温度以及不同的熔融流动性,所以二者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解决二者之间的相容性成为了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C/ABS合金的关键。本文章先分析了PC与ABS的相容机理,固定了PC与ABS的合适配比为7:3,分别采用了相容剂,ABS-g-MAH,SMA以及核壳结构共聚物MBS对材料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对PC与ABS的相容性都有显着的提升,其中添加相容剂MBS对PC/ABS的相容效果最好,材料外观较不添加相容剂明显改善,分层效果明显下降,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缺口冲击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较不添加相容剂的组分分别提升了146.8%与159.3%。接着以MBS为相容剂对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分别应用增韧剂胶粉、TPU以及弹性体EEA对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处理,实际研究发现,添加弹性体EEA的组分增韧效果最明显,较不添加增韧剂的组分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了48.6KJ/m2,其断裂伸长率达到了125.6%根据上述探究,选取以MBS和EEA为最佳增韧相容组分对PC/ABS合金进行改性处理,本文选用沈阳科通塑胶有限公司的相容增韧剂KT-31制备增韧合金,KT-31是以MBS和EEA为主要成分,经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力学性能测试,得出结论:当KT-31添加量为7份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合金材料熔融指数为13.5g/10min,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2MPa,弯曲强度为77MPa,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6.5KJ/m2和135.6%。文章的最后根据PC/ABS的实际需求,又制备了增强PC/ABS合金,选择KT-2为相容剂,添加20%玻纤改变PC和ABS合金的配比对增强合金材料进行了制备研究。经过性能对比测试,当PC与ABS的配比为6:4时,制备的增强合金性能最佳,更易满足最满足实际应用。
张京发[4](2020)在《基于硼酸处理的木纤维热稳定化机理及其在工程塑料基木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木塑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户外栈道、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品。然而,与优质木材相比现有木塑复合材料存在力学强度较低、尺寸稳定性差、抗蠕变性差等问题。这是由于聚烯烃基体的特性以及极性木纤维与非极性聚合物界面相容性差导致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且具有极性官能团而与木纤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用其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工程塑料的加工温度高于木纤维的降解温度,导致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加工困难。聚酰胺(PA)和聚碳酸酯(PC)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两类工程塑料,同时PA和PC的加工温度比其他种类的工程塑料低。因此,本文选用聚酰胺6(PA 6)和PC作为典型的工程塑料基体材料,探究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硼酸来提高木纤维的热稳定性,将处理后的木纤维填充到工程塑料中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创制拓宽了木塑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对于促进木塑在汽车工业、电子产品和建筑结构等领域中的高附加值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硼酸对木纤维热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采用硼酸溶液分别对木纤维、综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木质素和小分子拟合物(甘油、甘露糖和葡萄糖)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热重、裂解-质谱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硼酸能够与木纤维中的羟基发生络合或酯化反应,从而改变木纤维的化学结构;硼酸改变了木纤维的结晶度和晶体结构,结晶度最大降低了 22.4%;硼酸提高了木纤维的热稳定性,初始降解温度从200.8℃提高到了 280.0℃;硼酸处理木纤维热稳定化的机理可能为物理保护、化学交联度增加和引入高能化学键的共同作用结果;此外,木纤维化学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其热降解化学路径的变化,残炭率提高。2、硼酸处理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将未处理的和硼酸处理的木纤维分别与PA 6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比较并分析了木纤维含量和硼酸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颜色、热稳定性和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可以减缓复合材料颜色变深的进程;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的弯曲和拉伸性能随木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增加了 174.5%和293.8%;相比于未处理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硼酸处理的木纤维/PA 6的力学强度略低,特别是低木纤维含量的情况下,这表明硼酸对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当木纤维含量大于40%后,硼酸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硼酸能够减缓因木纤维热降解带来的力学性能降低;硼酸对木纤维和PA 6的热稳定性均有明显影响;转矩流变结果显示,硼酸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平衡扭矩降低,表明硼酸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加工。3、硼酸处理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以硼酸处理木纤维和PC为原料,通过熔融注塑的方式制备了聚碳酸酯基木塑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微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木纤维/PC复合材料具有木塑复合材料的典型结构特征。PC复合材料转矩流变结果显示,添加木纤维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平衡扭矩。在弯曲强度几乎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添加硼酸处理木纤维后PC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最大提高了 147.2%,弯曲强度无变化的原因主要为硼酸处理后的木纤维的强度降低,在复合材料中表现为固体填料的作用。热重分析显示,随着硼酸处理木纤维含量的增加,PC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温度降低。另外,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和涂覆性能随木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4、硼酸木纤维/PC-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共混可以得到兼具两者优良性能和更高性价比的新聚合物体系。在硼酸改性提高木纤维热降解温度的前提下,通过熔融注塑的方式在PC的加工温度下制备了硼酸处理的木纤维/PC-HDPE复合材料,对其表面化学结构、热性能、蠕变行为、力学性能和流变特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红外分析显示复合材料表面的PC官能团随PC含量增加而规律性地增多,表明PC在木塑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同时并未出现木纤维的特征吸收或者其它新的吸收峰,这表明聚合物在木塑表面富集,对内部木纤维的包覆作用充分;薄膜状硼化物析出在木纤维表面,造成木纤维与基体间的弱界面;PC以微、纳米粒子的形式分散在HDPE基体中,尽管添加了相容剂,二者并没有产生良好的相容而形成一个有机体;添加PC后复合材料结晶温度升高,表明PC颗粒起到了一定的成核剂作用,但木塑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并未产生明显变化;此外,PC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随聚碳酸酯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分别增加了 22.7%和27.6%,冲击强度的情况则完全相反;添加PC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损耗模量和复数粘度均增加,但并没有改变它们对频率的依赖关系。硼酸改性提高了木纤维的热降解温度,为制备高熔点极性的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为利用工程塑料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肖周杰[5](2019)在《高流动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亚苯基砜(PPSU)是一种兼具优良力学、耐热、生物相容以及阻燃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随着PPSU国产化的实现,目前在交通、食品、化工、环保与医疗等方面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PPSU的强度和耐热性可通过短切玻璃纤维(GF)填充进一步提高。然而由于PPSU分子链刚性较强、熔体粘度大,加工温度在335 oC以上,对其填充改性极为困难,致使纤维增强PPSU复合材料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亟需制备兼具优良熔体流动性能与力学性能的玻璃纤维增强PPSU复合材料。本论文采用加工温度相对低的热塑性无定型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改善GF/PPSU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并对系列材料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F/PPSU/PC(30:63:7)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温度可由GF/PPSU(80:20)的365 oC降低至340 oC,螺杆转速由10 rpm提升至30 rpm,GF可填充量由20 wt%提升至30 wt%,大幅提升加工效率的同时,将拉伸强度由94.5 MPa增加至122.2 MPa,弯曲强度由141.5MPa增加至151.0 MPa,Izod缺口冲击强度由79.2 J/m增加至86.7 J/m。SEM照片分析表明较多的玻璃纤维在基体中呈现轻微交织状,致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在此基础上,改用热塑性结晶型工程塑料聚酰胺66(PA66)提升PPSU复合材料熔体流动性,并使用环氧树脂BE-502改善PPSU与PA66的两相相容性。研究发现,GF/PPSU/PA66(30:63:7)复合材料具备更优良的加工性能,挤出成型温度不超过330 oC,螺杆转速可快至50 rpm,转矩流变测试表明PA66显着降低了聚合物基体熔体幂律指数。环氧树脂显着提高了PPSU与PA66界面的相容性,1.0 wt%的添加量可使PPSU/PA66共混物断裂伸长率从10.5%提高到44.1%;GF/PPSU/PA66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从135.6MPa提高至146.2 MPa。冲击断面SEM照片分析表明PPSU与PA66相分离现象明显减弱,差示量热扫描分析与动态力学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环氧树脂能降低共混物中PPSU相玻璃化转变温度2.5 oC,起良好界面增容作用。以质量比为89.1:9.9:1.0的PPSU、PA66和环氧树脂作为基体,填充30.0 wt%玻璃纤维所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101.1 MPa、弯曲强度为146.2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3.8 J/m,兼具良好的力学与加工性能。
刘川川[6](2018)在《双磷酸酯降解机理与磷杂菲衍生物合成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卤系阻燃剂的使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甚至是被禁止,无卤阻燃由此得到了极大发展。磷系阻燃剂由于阻燃效率高、跟基体相容性好、低毒至无毒、阻燃制品燃烧释放烟雾少,是替代卤系阻燃剂的最佳选择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的关于磷系阻燃剂的研究,但只有部分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这主要是由于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制非常复杂,阻燃机理不明确;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应用范围受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磷系阻燃剂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针对这些磷系阻燃剂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本论文对磷系阻燃剂的降解和阻燃机理以及影响磷系阻燃剂阻燃效率的化学结构因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发展磷系阻燃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研究和成果如下:(1)研究并阐明了双磷酸酯RDP和BDP的降解机理及阻燃机制。将RDP和BDP分别在TGA中、管式炉中、火焰上进行3种不同方式的热处理,然后通过31P NMR、Q-TOF和GPC对所得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DP或BDP均可以在无水的条件下直接通过消除反应生成芳炔和酸性磷酸酯,但RDP的消除反应更快。酸性磷酸酯之间进行缩合生成焦磷酸酯和水,水又能够使RDP发生水解,除了酸性磷酸酯外,还可以生成苯酚和3-羟苯氧基磷酸二苯酯。苯酚与RDP反应得到TPP和更多的3-羟苯氧基磷酸二苯酯;所生成的3-羟苯氧基磷酸二苯酯跟另一分子RDP酯化反应生成磷酸酯低聚物和苯酚。通过上述反复交替的消除反应、缩合反应及酯化反应,酸性磷酸酯最终将RDP或BDP转化成易挥发的TPP、难挥发的多聚磷酸和多聚磷酸酯。正是这种降解方式使得磷酸酯或其含磷产物巧妙地在气固相中分配,继而发挥相应的阻燃作用,以在PC中展现出高的阻燃效率。此外,在NMR和Q-TOF质谱图中检测到含P-C键的芳基膦酸酯,这表明RDP或BDP可在剧烈受热的过程中进行Melvin Rearrangement反应生成β-hydroxy phosphonates。本研究第一次提出了芳香族磷酸酯的降解是通过消除反应生成芳炔的路径,同时,对电子效应的比较得出了吸电子基团有利于消除反应,从而加速磷酸的生成,这些发现不仅克服了传统认识中(聚)磷酸的形成需要外界水源的局限性,而且为设计高效的磷系阻燃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本研究发现芳香族磷酸酯可以通过重排反应生成β-hydroxy phosphonates,纠正了高分子(PC)需要通过降解重排才与双磷酸酯的反应的错误认识。(2)研究并阐明含磷/氮阻燃剂分子中的P与N的连接方式对阻燃效率的影响。基于磺酸盐碱催化阻燃PC机制,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在阻燃剂分子中引入有机碱性基团和磷杂菲基团,根据P与N之间桥联方式的不同合成了具有碱性的DFPZ(P-C-N)和无碱性的DPZ(P-N)。尽管结构类似,但DFPZ和DPZ在PC中的阻燃效率表现出很大差异,3 wt%的DFPZ即可使PC通过V0级别而对于DPZ则需要10 wt%的添加量。通过GC-MS对DFPZ(DPZ)与模型化合物DPC反应的产物进行分析,利用TGA、FTIR研究PC/FRs的降解过程,采用SEM、ICP和ATR-IR分析燃烧残留物的形貌及成分,最终给出阻燃机理:碱性的DFPZ可催化PC重排生成邻位取代苯甲酸继而与PC本身发生酸酯交换反应,使PC分子断链生成低聚物,而DPZ却不能催化PC进行上述反应。因此,PC/3%DFPZ可在UL-94测试点火的过程中快速地产生大量熔滴,熔滴带走热量,降低了燃烧表面温度,测试样条表现为“滴而不燃”。本研究表明磷系阻燃剂的结构排布对阻燃效率有重要的影响。(3)设计合成出耐高温磷系阻燃剂PhDOPO并对其在环氧树脂(EP)和聚乳酸(PLA)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克服传统磷系阻燃剂耐热性的不足,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结构,合成出了磷杂菲衍生物PhDOPO,其在空气中T5%>320°C,表现出很高的热稳定性。对PhDOPO在双酚A环氧树脂(EP)中的研究显示,5 wt%的添加量就能使EP的LOI从24%提高到35%以上,添加1015wt%可使EP从没有燃烧等级提高到V1。通过同有机改性的水滑石(OLDH)复配,在总添加量为10 wt%的情况下,能使EP通过V0级别。进一步地研究表明,同时添加4 wt%的PhDOPO和1 wt%的有机黏土(OMMT)即可使EP通过V0级别。另外,PhDOPO不仅赋予环氧树脂优异的阻燃性能,还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如添加15 wt%的PhDOPO使EP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25.4%和14.9%,介电常数降低了9.2%。此外,PhDOPO在聚乳酸中也拥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加入7.5 wt%即可使PLA通过V0级别,同时对材料的物理表观、热稳定性、加工性能及机械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顾华卿[7](2018)在《聚碳酸酯环境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研究聚碳酸酯的耐化学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以及耐温度和湿度老化性能,反应了聚碳酸酯在实际应用时,在环境稳定性方面的表现情况。耐化学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酯的应力断裂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即塑化过程和裂纹产生过程。当聚碳酸酯接触到混合溶液后,甲苯对聚碳酸酯微弱溶解而导致材料快速塑化,同时极性较大的异丙醇导致材料开始产生裂纹,被塑化的聚碳酸酯非常有利于裂纹的扩展,当裂纹越来越多且侵蚀样品的内部越来越深时,样品终因无法承受一定的形变而产生断裂。聚碳酸酯耐温度和湿度老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中等温度(70℃)老化时,聚碳酸酯老化过程较为缓慢,老化30天后,材料各项性能基本没有损失。此阶段主要以聚碳酸酯的侧链和端基断裂为主,湿度对样品老化几乎没有影响。高温(95℃)老化时,干燥条件下,聚碳酸酯的老化速度较70℃条件下显着加快,但老化程度仍旧比较小,30天后各项性能变化不明显。高湿度条件下,聚碳酸酯的老化速度显着提升,仅14天材料已经完全失效。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8](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9](2014)在《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王彦杰,崔璀,王延安[10](2013)在《化工新材料产业化重点项目》文中研究指明化工新材料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低,高端产品比例小,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产业化发展缓慢,技术壁垒难于突破,产学研用缺乏工程化装置的平台,产品高端化缺乏自主研发的途径和基础。介绍了具备技术来源和产业化发展的化工新材料项目,从新材料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原料消耗、工业装置、工艺技术等方面说明了有机氟、工程塑料等几个新材料产品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
二、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塑料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基薄膜的结构调控和摩擦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改性工程塑料的研究现状 |
1.2.1 溶液处理法 |
1.2.2 离子注入法 |
1.2.3 填充法 |
1.2.4 辐射交联法 |
1.2.5 电晕放电法 |
1.2.6 低温等离子体法 |
1.3 现有改性方法的不足 |
1.4 工程塑料表面制备非晶碳薄膜 |
1.4.1 非晶碳薄膜材料 |
1.4.2 工程塑料表面制备非晶碳薄膜的研究进展 |
1.4.3 工程塑料和非晶碳薄膜之间的界面问题 |
1.4.4 等离子体诱导在工程塑料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薄膜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2.1 非晶碳基薄膜的制备 |
2.1.1 UHMWPE和 PTFE材料表面制备非晶碳薄膜 |
2.1.2 UHMWPE表面制备非晶碳基复合薄膜 |
2.2 结构测试和性能表征 |
2.2.1 结构测试 |
2.2.2 润湿性能表征 |
2.2.3 机械性能表征 |
2.2.4 摩擦性能表征 |
第三章 PTFE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薄膜的结构调控和摩擦学行为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拉曼光谱 |
3.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2.3 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 |
3.2.4 非晶碳薄膜在PTFE表面的生长机理 |
3.2.5 接触角测试 |
3.2.6 划痕测试 |
3.2.7 摩擦性能测试 |
3.3 小结 |
第四章 UHMWPE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薄膜的结构调控和摩擦学行为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红外光谱 |
4.2.2 拉曼光谱 |
4.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2.4 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 |
4.2.5 非晶碳薄膜在UHMWPE表面的生长机理 |
4.2.6 接触角测试 |
4.2.7 机械性能测试 |
4.2.8 摩擦性能测试 |
4.3 小结 |
第五章 UHMWPE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基复合薄膜的结构调控和摩擦学行为 |
5.1 引言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拉曼光谱 |
5.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5.2.3 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 |
5.2.4 非晶碳基复合薄膜在UHMWPE表面的生长机理 |
5.2.5 机械性能测试 |
5.2.6 摩擦性能测试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概述车用塑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1)(论文提纲范文)
1 通用塑料的特点及其品种 |
1.1 聚乙烯 |
1.2 聚丙烯 |
1.3 聚氯乙烯 |
1.4 聚苯乙烯 |
1.5 ABS塑料 |
2 工程塑料的特点及其品种 |
3 特种工程塑料 |
3.1 聚酰胺 |
3.2 聚碳酸酯 |
3.3 聚甲醛 |
3.4 聚砜 |
(3)PC/ABS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高分子合金的概述 |
0.2 PC、ABS以及其合金概述 |
0.2.1 PC概述 |
0.2.2 ABS树脂概述 |
0.2.3 PC/ABS合金概述 |
0.3 PC/ABS合金的相容性研究 |
0.3.1 增容作用的类型 |
0.3.2 增容作用的物理本质 |
0.3.3 增容剂的类型 |
0.3.4 PC/ABS增容改性研究进展 |
0.4 PC/ABS合金的改性研究 |
0.4.1 PC/ABS增韧改性研究 |
0.4.2 PC/ABS合金增强改性研究 |
0.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章 PC/ABS相容机理研究及相容剂的选择 |
1.1 引言 |
1.2 相容剂的选择及相容机理简介 |
1.2.1 MAH接枝类相容剂 |
1.2.2 .MBS类相容剂 |
1.3 实验部分 |
1.3.1 实验原料 |
1.3.2 主要仪器设备 |
1.3.3 实验内容 |
1.3.4 性能测试 |
1.4 结果与讨论 |
1.4.1 不同相容剂对PC/ABS合金熔指的影响 |
1.4.2 相容剂的种类对PC/ABS合金材料刚性的影响 |
1.4.3 相容剂的种类对PC/ABS合金的韧性以及相容性的影响 |
1.4.4 添加不同种类相容剂的PC/ABS合金的扫描电镜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PC和ABS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内容 |
2.2.2 实验原料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增韧PC/ABS合金的流动性研究 |
2.3.2 增韧PC/ABS合金的刚性研究 |
2.3.3 增韧PC/ABS合金的韧性研究 |
2.3.4 低温-30℃环境下增韧PC/ABS合金冲击强度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强PC/ABS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实验内容 |
3.2.4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增强PC/ABS合金的熔融流动性研究 |
3.3.2 增强PC/ABS合金的刚性研究 |
3.3.3 增强PC/ABS合金的韧性研究 |
3.3.4 低温-30℃环境下增强PC/ABS合金冲击强度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4)基于硼酸处理的木纤维热稳定化机理及其在工程塑料基木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塑复合材料的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1.2.1 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 |
1.2.2 聚乳酸基木塑复合材料 |
1.2.3 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 |
1.2.4 其他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2.5 木塑复合材料展望和存在的问题 |
1.3 木质纤维材料 |
1.3.1 木质纤维材料的耐热性 |
1.4 硼酸 |
1.4.1 硼酸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
1.4.2 硼酸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提出、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2 硼酸对木纤维热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木纤维的改性处理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硼酸改性对木纤维化学、物理结构的影响 |
2.3.2 硼酸处理木纤维的热稳定性 |
2.3.3 硼酸处理木纤维裂解过程中的化学结构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硼酸处理木纤维/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3 木纤维/PA 6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复合材料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纤维结构、性能分析 |
3.3.2 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 |
3.3.3 复合材料的颜色分析 |
3.3.4 木纤维/PA6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 |
3.3.5 木纤维/PA6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3.3.6 木纤维/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硼酸处理木纤维/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3 P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4.3.2 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4.3.3 木纤维/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4 复合材料的蠕变性 |
4.3.5 转矩流变 |
4.3.6 接触角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硼酸处理木纤维/PC/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 |
5.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分析 |
5.3.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
5.3.3 热重分析 |
5.3.4 DSC分析 |
5.3.5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3.6 木纤维/PE/PC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 |
5.3.7 旋转流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高流动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砜类塑料简介 |
1.2.1 双酚A型聚砜 |
1.2.2 聚醚砜 |
1.2.3 聚亚苯基砜 |
1.2.4 聚砜类塑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介 |
1.3.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分类 |
1.3.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体理论 |
1.4 纤维增强聚砜类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1 纤维聚砜类复合材料提升制品性能研究进展 |
1.4.2 改善聚砜类塑料热熔法加工性能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亚苯基砜/聚碳酸酯共混体系的性能 |
2.3.2 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流动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高流动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聚酰胺66 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分析 |
3.3.2 高流动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聚酰胺66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3 高流动玻璃纤维增强聚亚苯基砜/聚酰胺66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双磷酸酯降解机理与磷杂菲衍生物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的降解与燃烧 |
1.2.1 聚碳酸酯的降解过程 |
1.2.2 环氧树脂的降解过程 |
1.2.3 聚乳酸的降解过程 |
1.2.4 聚合物的燃烧过程 |
1.3 常见燃烧性能表征方法 |
1.3.1 垂直燃烧法 |
1.3.2 极限氧指数法 |
1.3.3 锥形量热法 |
1.4 阻燃剂分类及阻燃机理 |
1.4.1 无机阻燃剂 |
1.4.2 卤系阻燃剂 |
1.4.3 磷系阻燃剂 |
1.4.4 氮系阻燃剂 |
1.4.5 硅系阻燃剂 |
1.4.6 其它新型阻燃剂 |
1.5 课题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磷酸酯的降解机理与阻燃机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 |
2.2.3 样品制备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DP和 BDP在 TGA中的热温处理 |
2.3.2 RDP和 BDP在管式炉中经等温处理 |
2.3.3 RDP和 BDP经酒精灯火焰烧制处理 |
2.3.4 RDP和 BDP的阻燃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磷系阻燃剂阻燃效率的结构因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DFPZ和 DPZ的合成 |
3.2.3 PC/FR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阻燃剂与模型化合物DPC的反应 |
3.2.5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FPZ和 DPZ的结构表征 |
3.3.2 阻燃剂及复合材料热重分析 |
3.3.3 模型化合物DPC的重排反应 |
3.3.4 阻燃性能测试 |
3.3.5 PC/FRs复合材料热重-红外分析 |
3.3.6 残炭中磷含量的测试 |
3.3.7 残留物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3.3.8 阻燃机理 |
3.3.9 热变形温度(HDT)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耐热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PhDOPO的合成 |
4.2.3 OLDH的合成 |
4.2.4 环氧/阻燃剂复合物的制备 |
4.2.5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阻燃剂及EP/FRs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4.3.2 TGA分析 |
4.3.3 阻燃性能测试 |
4.3.4 红外分析 |
4.3.5 残炭中磷含量测试 |
4.3.6 炭层形貌分析 |
4.3.7 阻燃机理 |
4.3.8 动态力学分析 |
4.3.9 拉伸性能测试 |
4.3.10 介电常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hDOPO对聚乳酸燃烧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样品制备 |
5.2.3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GA分析 |
5.3.2 阻燃性能测试 |
5.3.3 红外分析 |
5.3.4 阻燃机理 |
5.3.5 PLA/PhDOPO的结晶行为 |
5.3.6 PLA/PhDOPO的流变行为 |
5.3.7 PLA/PhDOPO的力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价值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补充材料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聚碳酸酯环境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聚碳酸酯简介 |
1.1.2 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 |
1.2 聚碳酸酯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
1.2.1 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的研究方法 |
1.2.2 聚碳酸酯耐环境应力开裂的研究进展 |
1.3 聚碳酸酯的老化 |
1.3.1 聚碳酸酯的老化方法 |
1.3.2 老化程度的表征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聚碳酸酯耐化学环境应力开裂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甲苯溶液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2 甲苯:异丙醇=3:2混合溶液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3 甲苯:异丙醇=2:3混合溶液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4 异丙醇溶液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5 环境应力开裂机理的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碳酸酯耐高温高湿老化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70℃时老化的结果与讨论 |
3.3.2 70℃、80%相对湿度时老化的结果与讨论 |
3.3.3 95℃时老化的结果与讨论 |
3.3.4 95℃、80%相对湿度时老化的结果与讨论 |
3.3.5 老化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1 聚乙烯(PE) |
2.2 聚丙烯(PP) |
2.3 聚氯乙烯(PVC) |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1 尼龙(PA) |
3.2 聚碳酸酯 |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1 聚苯硫醚(PPS) |
4.2 聚醚砜(PESU) |
4.3 聚芳醚酮(PAEK) |
4.4 液晶聚合物(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1 酚醛树脂 |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
5.1.4 结语 |
5.2 聚氨酯(PU) |
5.2.1 全球投资近况 |
5.2.2 聚氨酯原材料 |
5.2.3 建筑节能 |
5.2.4 汽车用聚氨酯 |
5.2.5 医用聚氨酯 |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
5.2.8 小结 |
5.3 环氧树脂 |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
5.3.1. 1 双酚A(BPA) |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
5.3.4 新产品[153-159] |
5.3.5 应用领域发展 |
5.3.5. 1 涂料[161-183] |
1)管道及储罐 |
2)建筑 |
3)汽车 |
4)船舶 |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
1)汽车 |
2)石墨烯/航空航天 |
3)船舶 |
4)运动器材 |
5.3.6 结语 |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4.1 市场动态 |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9)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聚乙烯( PE) |
2. 2聚丙烯( PP) |
2. 3聚氯乙烯( PVC) |
2. 4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工程塑料 |
3. 1尼龙( PA) |
3. 2聚碳酸酯( PC) |
3. 3聚甲醛( POM) |
3. 4热塑性聚酯 |
3. 5聚苯醚( PPE) |
4特种工程塑料 |
4. 1聚醚醚酮 |
4. 2液晶聚合物( LCP) |
4. 3聚苯砜 |
5热固性树脂 |
5. 1酚醛树脂 |
5. 2不饱和聚酯 |
5. 2. 1市场动态 |
5. 2. 2主要原料市场概况 |
5. 2. 2. 1苯乙烯[160] |
5. 2. 2. 2丙二醇[161] |
5. 2. 2. 3苯酐[162] |
5. 2. 2. 4顺酐[163] |
5. 2. 3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2. 4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性能 |
5. 2. 5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 |
5. 2.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电性能 |
5. 2. 7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 |
5. 2.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 |
5. 3环氧树脂( EP) |
5. 3. 1亚洲、美国环氧树脂工业 |
5. 3. 1. 1亚洲环氧树脂[176-179] |
5. 3. 1. 2美国 |
5. 3. 2产能变化和企业经营动态 |
5. 3. 2. 1产能变化[180-187] |
5. 3. 2. 2企业经营动态[188-193] |
5. 3. 3新产品[194-199] |
5. 3. 3. 1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
5. 3. 3. 2助剂 |
5. 3. 4应用领域发展 |
5.3.4.1胶黏剂[200-211] |
5. 3. 4. 2涂料[212-223] |
5. 3. 5结语 |
5. 4聚氨酯( PU) |
5. 4. 1原料 |
5. 4. 2泡沫 |
5. 4. 3涂料 |
5. 4. 4胶黏剂 |
5. 4. 5弹性体 |
5. 4. 6助剂 |
(10)化工新材料产业化重点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材料产品介绍 |
1.1 有机氟材料 |
1.1.1 产业链图 |
1.1.2 产品介绍 |
(1) HCFC-22主要用途 |
(2) HFC-32主要用途 |
(3) 聚四氟乙烯 (PTFE) 主要用途 |
1.1.3 工艺技术状况 |
1.2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 (PC) |
1.2.1 产业链图 |
1.2.2 产品介绍 |
(1) 电子电器 |
(2) 建材 |
(3) 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 |
(4) 光学材料 |
(5) 医疗器械及食品包装 |
1.2.3 技术来源 |
1.3 工程塑料-聚甲醛 (POM) |
1.3.1 产业链图 |
1.3.2 产品介绍 |
(1) 电子电器 |
(2) 汽车工业 |
(3) 机械工业 |
(4) 水暖建材行业 |
(5) 轻工行业 |
1.3.3 技术来源 |
1.4 工程塑料-聚酯 |
1.4.1 产业链图 |
1.4.2 产品介绍 |
(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
(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
(3)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 |
1.4.3 技术来源 |
2 结语 |
四、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塑料表面原位生长非晶碳基薄膜的结构调控和摩擦学行为[D]. 党蕊.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概述车用塑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1)[J]. 刘道春. 摩托车技术, 2021(03)
- [3]PC/ABS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陆星宇. 辽宁大学, 2020(01)
- [4]基于硼酸处理的木纤维热稳定化机理及其在工程塑料基木塑中的应用[D]. 张京发.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5]高流动玻璃纤维/聚亚苯基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肖周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双磷酸酯降解机理与磷杂菲衍生物合成及应用的研究[D]. 刘川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8(01)
- [7]聚碳酸酯环境稳定性研究[D]. 顾华卿.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9]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 塑料工业, 2014(03)
- [10]化工新材料产业化重点项目[J]. 王彦杰,崔璀,王延安. 现代化工,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