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性:文学现代性的标尺(论文文献综述)
熊修雨[1](2020)在《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精神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寻根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文学和文化的方式参与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现代性探询与精神建构。寻根文学中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性精神诉求,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精神特征。因此,从现代性的相关理论维度来剖析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精神追求,不仅可以深化对寻根文学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现代性探询的方向及努力。寻根文学体现出现代性的政治属性、时间属性和经济属性;反思性是寻根文学的重要精神特征,文化反思带来以"苍凉"为特征的审美现代性艺术体验。
贺婷[2](2020)在《后现代视野下的“探源掘流” ——王德威对中国现代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德威是目前北美汉学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研究涉及文学批评、华文文学、文学史书写等多个方向,而中国文学现代性是他关切的一个重点问题,且在大陆学界引起了众多关注和反响。王德威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研究可用“探源掘流”来概括,其中贯穿着反思现代性的后现代视野。一方面他致力于发掘被五四主流叙事话语所压抑的晚清现代性,把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源头推进至晚清时期。他以晚清狎邪等四大类小说为考察对象,借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从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着手,通过与五四的内在张力来探究晚清文学中“求新求变”的现代表现,致力于消解五四现代性的中心典范和价值权威。他以五四写实主义手法为参照点,考察晚清“谑仿”再现技巧赋予作家形式追求的自由创新空间;在内容层面,王德威转向四大类小说对“欲望、正义、价值及知识”四种现代话语的辩证思考,以对照现代文学传统中四种现代话语统一于“感时忧国”情怀的现象。在整个解构、建构到巩固的过程中,王德威的研究存在忽略现代性发生的必要条件、对“现代性”缺少必要阐释等局限性。虽然存在诸多漏缺,但是王德威对晚清现代性的探索仍旧影响了大陆学界某些方面的研究,例如冲击传统文学史秩序、令大陆学界重审晚清文学、使通俗文学受到更多关注等。另一方面他发明了探究现代性的全新界面——“抒情”,试图跳出启蒙与革命的传统视野,发现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更多面向。王德威会提出用“抒情”来探究现代性,其中主要有三点原因:学术研究的自我反思、现代性与怪兽性的思考以及受西方学者用“抒情”来反思现代性的启发。为了确立以抒情介入现代性的合理性,王德威扩充了“抒情”的定义,以强调现代语境下抒情的多向性;他辩证抒情与史诗的关系,以确定抒情在史诗时代的存在;另外他把抒情自我与世变的互动,确定为中国现代主体建构的重要方式。在王德威对具体个案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抒情现代性”实则指向对现代性的反抗与疏离,反映了他本人后现代主义的价值立场。
杜婧一[3](2018)在《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先锋文学思潮可以视为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性文学的开端。当时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青年作家,他们采用全新的叙事手法,大胆探索那些被以往忽略或者封禁的题材,宣扬主体观念,漠视传统秩序,用颠覆性的艺术风格给读者带来震撼性的感受。在众多知名的先锋作家中,先锋“五虎将”可以视为先锋文学的核心人物。人们通常谈论的先锋“五虎将”并指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五位作家,他们在先锋活跃时期有着相近的创作追求,又确立了各自独立的创作风格,五位作家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时常被视为一个整体以观察整个先锋思潮的发展情况。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先锋文学在90年代以后逐渐衰败和沉寂了下去,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五位先锋作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际遇,他们的创作选择和小说风格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文学现代性的问题也因先锋思潮的离场而被搁置了下来。曾经新锐的“文坛射雕五虎将”在今天大都成长为资深作家,他们对当下的中国文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先锋“五虎将”的创作轨迹入手,研究先锋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新时期文学现代性问题做出进一步探索。希望通过对曾经的先锋文学做出重新梳理,得到关于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反思、经验与启示,为当下文学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论文第一章从被视为新时期文学“黄金时期”的80年代入手,回顾当时文学在各种思潮簇拥下兴盛的局面。先锋文学作为众多思潮中最具有突破性和冲击力的现代性文学流派,它的技术特性和全新的审美特征打破了文学界的常态,推动了整个文学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深度思考。论文核心讨论的先锋“五虎将”正是先锋作家群的核心成员,他们最早都是以“先锋小说家”的身份在文坛崭露头角的。而先锋派正是现代派文学的一面镜子,这一章节同时对西方现代派文化中“先锋”概念的起源、发展和对国内文学的直接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第二章进入到这五位先锋作家在80年代的先锋写作时期的创作表现研究,是论文的重点章节。先锋“五虎将”在80年代既表现出相似的创作趋势,又各自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其中从对马原的叙事崇拜、洪峰的新锐写作、余华偏爱暴力与死亡的冰冷叙事、苏童阴郁唯美的古典气质和格非的神秘主义叙事五个特征着手,对五位作家80年代的先锋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三章转入到对90年代先锋文学的研究。这一章分析90年代文学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变迁,着重探讨先锋文学在九十年代遭遇的困境。先锋文学的衰退和离场是当代文学的一面镜子,困境的出现自有其内在原因,也有源自外在的实际问题。先锋作家的个性化特征在9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有了更大的延展,随着先锋文学热度的退却,先锋作家的集体特征渐渐弱化,整体性被打破之后,小说家的个性特质得到凸显,开始走向各自不同的道路,收敛起先锋的姿态。先锋“五虎将”在90年代经历不同的际遇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一章主要分析后来的写作道路较为坎坷的两位先锋小说家:马原与洪峰。先锋革命中一度领衔前行的马原与洪峰,随着先锋文学的整体没落,两人经历了漫长的迷惘蛰伏,未能在探索中找到新的突破方向,因而都选择了或者一度选择息笔,留给文坛的是一系列的悬念与遗憾。第四章的研究重点放在另一部分先锋小说家90年代以后的创作研究。讨论三位仍保留有相当先锋意识的小说家——余华、苏童和格非,他们在先锋文学式微的环境下坚持写作并尝试拓展现实与传统题材,在曲折延续的道路上开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他们在充分保留个人特色的基础上部分地与现实妥协,采用先锋小说创作的技法,抒写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实现一种个人的跨越或如研究界所谈的“先锋的转型”。也许是时运使然,也许是他们在创作与市场中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近年来的文学界给予了他们较高的认可。第五章的内容综合了先锋“五虎将”在不同时期整体的创作走向,对退隐的先锋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做出推想。这一章总体分析80年代先锋写作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讨论先锋运动以来文学现代性发展获得的机遇和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而陷入的困境。当前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显着:现实主义纷纷向市场文化倒戈,而“纯文学”既苦于追赶现代派文学潮流,又纠结于被消费市场疏远的命运。对文学现代性进行整体的反思,并拓展先锋精神对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先锋文学消逝的时代里我们的文学需要保持的正是永恒的先锋精神。
曹丙燕[4](2018)在《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自90年代形成研究热潮并延续至今,各类范式的研究均有显着建树。在这些研究中有一共性现象不容忽视,即学界一直把城市文学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最为瞩目的两大研究范式——“现代性”研究和“地域性”研究,即是如此。“现代性”和“地域性”是从不同理论视域对城市文学特性的概括,但是城市文学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复杂语境中,本身还是生长中的文学形态,任何一元性的属性规定都会遮蔽它内涵的丰富性,而且城市文学概念界定一直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属性认识导致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壁垒重重。文学即人学,人类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文学表现的核心,具体到城市文学来说,“人”与“城”的关系是城市文学表现的核心。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促成了人与城市关系的断裂与重构,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紧张关系被凸现,而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也得以充分彰显,这样复杂的生命书写使城市题材本身具有了巨大的美学意义。因此,论文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在视角上应从关注城市文学“是什么”,转向城市文学“写什么”和“怎样写”,探讨城市文学展现了当下城市人怎样的生存样态和精神欲求;探究它所揭示的人性与城市文化的深广度,这应该比探讨城市文学的文化属性更接近城市文学的本意,也更能揭示城市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鉴于城市文学和城市文学研究的上述特点,论文认为“人性”是认识城市文学最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提升城市文学精神向度的着力点,因此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主要是城市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人性”视角建立批评的精神视点,以“人与城”的关系搭建论文结构框架,借鉴和运用了“叙事伦理学”、“消费主义”、“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重点解析转型期的城市人的“在”与“如何在”的问题。论文第一章论述了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的关系。个人化叙事既是城市文学的叙事方法也是精神立场,这是论文研究以“人性”为研究基点的前提。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消费文化的兴起是城市文学崛起的外部因素,城市文化转型最终促成了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转变,作家的文学观、叙事立场和视角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个人化叙事突破意识形态对个人经验的控制,肯定私人化的、感性的生存体验,是更接近人性的观察角度,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也应更贴近灵魂的真实和复杂,因此新型的城市经验、人与城市关系、人的精神诉求得以传达,因此个人化叙事直接促成了城市文学的崛起。不过,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渗透也导致城市文学在叙事上明显呈现欲望化和虚无主义的特点,这在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中表现明显。新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封闭式、欲望化叙事的危险,重新探寻个人与世界的精神连接点。叙事的方法和立场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学的审美风格和精神意蕴,所以对叙事方法和立场的分析一直贯穿于“人”与“城”关系的分析中。论文第二、三、四、五章论述了四种类型的“人”与“城”关系,并分析了叙事中的人性立场和生命关怀。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城市人群和新型的“人”与“城”的关系。论文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游荡者与景观之城;二是闯入者与他者之城;三是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四是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这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城市里的“游荡者”、“闯入者”、“欲望追逐者”演绎了物化城市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欲望膨胀、情感冷漠、主体破碎、家园迷失。游荡者是最具叛逆的气质的城市人群,从王朔的“顽主”到新生代笔下的边缘文人,再到卫慧、棉棉等笔下的“新新人类”,这类城市人群一直与主流价值观和大众保持距离,也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气质和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并没有建构一个独立的意义世界,游荡行为的意义是由他们的对立面赋予的,精神主体从怀疑到虚无,最后消散在消费文化中。在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中,“闯入者”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最具共鸣性和隐喻意义,在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是两种文明夹缝中的群体,在理性和行为选择上追随以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为表征的现代城市文明,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又认同传统的乡土文明,这是文化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心灵阵痛,象征着我们民族从乡土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心路历程。在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中,“欲望”成为人们的特性标识,因此也成为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主题。这类城市书写记录和见证了消费时代人们的喜悦与焦灼,在叙事上往往耽于欲望的展示,但是它和当下生活血肉相连,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学意义,而且它终究在探索物化城市中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和谐与自由问题。欲望突围叙事发现和表达了城市的另一种生存经验——日常的、恒久的、审美的、温情的,不再把物质、金钱作为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进入城市的日常和细节,带着对世道人心的理解与宽容,寻求现代城市生活中恒久的、温情的一面。叙事视点实现了从外在的“物化城市”、“欲望城市”到内在的“精神城市”的转换,传达出对人性、欲望、伦理的深刻认知以及人与城市深层次的精神联系。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人性关怀的特点,首先在叙事上以“人性”为尺度,尽管呈现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种种影响,但是并没有以此替代对人的精神诉求的关怀;其次,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具有自由主义叙事伦理的特点;另外,城市文学是“在路上”的文学,对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探寻是城市文学的最大意义。
陈守湖[5](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王兆胜[6](2016)在《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是中国文学研究理论变革与方法论创新的黄金期。这具体表现在:第一,从生硬的向外汲取到内在的融通再造,这是一个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二,将思想文化、现代性、文学史写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作为基石和根本,从而稳固和提升了研究的基础与境界。第三,通过向西方大胆借鉴各种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文学研究解放思想、强化创新、拓展视野、深化思考。当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新时期中国文学研究也存在理念和方法的困惑与误区,如复制式堆积、生搬硬套、缺乏原创性是其主要表征。未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应确立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自觉自信、打破固化的理念与模式、强调中国智慧,从而建构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话语及其方法论特色。
阮娟[7](2015)在《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为关注对象,考察世界观念形成的内在理路,探讨中国语境下,主体的世界观念与现代性关系、世界观念参与及影响文学现代性的方式与可能。全文的思路与重点是将世界观念的形成放置到具体历史语境中,考察新的观念形态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以及与现代性启动之间的前提关系。关注主体接受与理解新世界观念的渐进层次与内涵侧重,探讨不同时期世界观念参与塑造新文学现代性的不同面向,以及带给现代性发展的多向可能。全文共分五个章节,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内容。第一章主要探讨世界观念的形成以及它与现代启动之间的关系。以传统天下观为参照系,结合世界观念形成过程考察,确定世界观念的表达层次,以及它去中心化、等级化、思维上的横向性、状态上的流变性以及价值上的矛盾性等特征。以此结合对“世界”概念源流的相关考察,了解以“世界”指称新时空的内在性,也从侧面展现了世界与现代的关联。同时,从天下观到世界观,结构上的封闭到开放,思维上的单向辐射到横向平等交流,内在决定了新的世界观念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第二章主要展开世界观念与现代性体验发生关系的探讨。现代性的发生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器物、制度的更新上,更在于主体感知现代的不同方式上,现代性体验也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部分。世界观念直接参与了体验的现代转化,新的地理时空带来的一系列感受体验,从新奇赞叹到迷茫、失落,是最早的现代性体验。黄遵宪诗歌中大量关于世界及相关感受的描写,细致描摹了世界观念与诗歌现代性体验的互动。第三章对世界观念催生文学现代身份的觉醒做了简单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既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对这两重身份的觉醒和认同本身就是文学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世界”的语境是“中国文学”身份觉醒的重要背景,“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与世界观念密不可分;同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生,以整个社会世界意识和观念深化为背景。只有真正接受了现代世界观念,承认其他民族文学的同等地位,对于世界文学的理解和接受才成为可能。对于世界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我们对世界文学的想象和期待、理解及表达。下面两章是对世界观念参与影响现代文学观念的探讨。首先对不同时间段国人对世界的理解与侧重做了简单辨析。第四章主要关注“世界”与语言变革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世界意识是语言变革发生的动力和目标之一。与世界其他民族语言发展的比较以及对世界语言发展趋势的判断,是语言要求变革的驱动力之一,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变革的方向;其二对于世界的追求和判断引发了世界语的推广与宣传,使得现代语言变革呈现出激进色彩。第五章对世界观念与“人的文学”观确立与建构的关注。从个人成为关注重心,“人的文学”观的确立方面来说,世界意识的强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以国家为代表的强势话语,使得个人得以摆脱束缚、得到成长。世界主义的氛围也有助于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奠定“人的文学”理论基础;从代表性的周作人“人的文学”观的具体建构来看,其“人的文学”坚持个人本位,却一直有世界人类的立场与追求。正是这种世界和人类色彩使得“人的文学”具有了新理想主义特征,同时暗含着社会改造的诉求,从而内在影响着现代文学的面貌呈现和发展走向。最后余论部分承接着正文内容,简单论述了周作人对文学民间性、地方性的现代整合中世界视野的过滤作用,表明世界观念对现代性的发展、进一步整合的继续参与,以及相关研究的未完待续性。
王鹏[8](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韩晗[9](2014)在《论“文学现代性”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兼以科学思潮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影响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一种文学特征总和的"文学现代性"研究,呈现出了主体意识的缺失、问题意识的缺位与历史意识的不足三大瓶颈,而立足科学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影响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打破瓶颈。具体说来,则在于对科学思潮语境下的教育史、传媒技术与日常生活进行审理与把握,进而对"文学现代性"进行新的思考与整理,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视角。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仍要避免历史感缺乏与理论泛滥这两个问题。
匡琼[10](2014)在《论“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在被迫进入“全球化”时,引进了现代性。翻译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一支,其地位一直未被受到正确对待。“五四”时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转折点,这是不容置疑的,其中翻译文学在“五四”时期所占的惊人比例和它与其他文学支流之间的关系,也很少有人深入探究,翻译的西方文学在被接受并引入时,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很多空白。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弄清“五四”翻译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与文学现代性的萌发、发展之间的渊源。晚清的翻译文学是“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热潮的前奏,它的萌芽是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的源头之一。中国读者通过翻译文学来了解认识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也是在变身为翻译文学后才产生对中国文学更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现代文学发迹成长于一个动荡与变革反复交替的背景中,所以一路走来危机重重,步步惊心。翻译文学便总是成为其发展、完整的重要元素。而“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蔚为大观,让社会各界对于翻译文学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四”翻译文学更是从包括:文学体裁、文体内容、语言形式、审美价值观、表达修辞等各个方面给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内容不断注入活力。本文也将立足于此几点,主要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举例和文本的分析,深入挖掘翻译文学出现之前和出现之后,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内涵关系。本文在文末阐述翻译文学在促使中国文学加快融入世界文学步伐的价值,反思翻译文学发展存在的弊病,意在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照看中国文学在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对话中,如何清醒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展示其前景。
二、开放性:文学现代性的标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性:文学现代性的标尺(论文提纲范文)
(1)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精神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2)后现代视野下的“探源掘流” ——王德威对中国现代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由和写作主旨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王德威研究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背景 |
第一节 北美汉学界的现代性研究 |
第二节 多元主义文化思潮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
第二章 晚清现代性:现代性源头的发掘 |
第一节 晚清现代性的发掘 |
一、形式:再现手法的创新自由 |
二、内容:现代话语的批判思考 |
第二节 建构晚清现代性的局限性 |
一、解构:可疑的自生现代性 |
二、建构:“现代性”定义的缺席 |
三、巩固:疏于表象的世纪末联结 |
第三节 建构晚清现代性的影响 |
一、冲击传统文学史秩序 |
二、大陆学界重审晚清文学 |
三、通俗小说受到更多关注 |
第三章 抒情现代性:疏离现代性话语的发明 |
第一节 抒情现代性的提出 |
一、学术研究的自我反思 |
二、现代性与怪兽性的思考 |
三、西方学者的启发 |
第二节 抒情现代性的确立 |
一、“抒情”定义的扩充:现代语境下“抒情”的多向性 |
二、抒情与史诗的辩证:史诗时代抒情的合理存在 |
三、中国现代主体的建构:抒情自我与世变的互动 |
第三节 抒情现代性对现代性的疏离 |
一、革命现代性中的抒情抗争 |
二、时间陷落下的抒情救赎 |
第四章 王德威研究现代性的特点与启示 |
第一节 王德威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的特点 |
一、关注偶然异质的现代性 |
二、追求“中国的现代性” |
三、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 |
第二节 王德威现代性研究的启发 |
—、后现代方法与现代性研究 |
二、立足于中国语境 |
三、辩证理性地看待海外汉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80年代文学复苏浪潮与先锋小说的崛起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与先锋文学的崛起 |
一、文学领域的蓬勃“春天” |
二、大规模文学突围中的翘楚——先锋写作的突破性与颠覆性 |
三、活跃的先锋小说创作与全新的审美追求 |
四、浮出水面的“文坛射雕五虎将” |
第二节 先锋文学溯源: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面镜子 |
一、现代性观念的外延: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二、先锋精神内涵:西方现代派富含的诸多元素在先锋文学中的体现.. |
三、中国80年代先锋文学:从西风东渐的影响到自我意识的萌发 |
第二章 先锋“五虎将”在80年代的创作表现 |
第一节 偏执的叙述崇拜者——写小说的汉人马原 |
一、藏地情缘:迷恋叙事的泛神论者 |
二、讲故事的高手 |
三、“大马”和他的朋友们 |
四、现代主义浪潮中的追逐与迷失:写作是内心一座孤独的花园 |
第二节 打破传统与书写现实——新锐守望者洪峰 |
一、游离于现实边缘的极端情绪 |
二、孕育于极端年月的故乡视野 |
三、变奏于死亡母题的酒神精神 |
第三节 余华的死亡感觉叙述:语言暴力肢解下的灵与肉 |
一、暴力与死亡母题所呈现的先锋语言 |
二、写作的临界姿态 |
三、喧嚣的荒诞与沉默的隐喻 |
第四节 灵长的现代主义触角——苏童与唯美浓郁的江南写作 |
一、一场有关记忆的叛逃与重建——80年代苏童的精神流浪 |
二、存在之思:人性的空灵与迷魅 |
三、“中国式”福克纳的叙述启示:古典气韵下的意识流文学 |
第五节 格非与“神秘主义”叙事 |
一、格非神秘主义叙述方式和手法 |
二、多重隐喻下的叙事迷宫 |
三、格非对西方现代主义写作的接受与革新 |
第三章 搁笔与复归:90年代以来在迷惘中蛰伏的马原与洪峰 |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的文学走向与先锋小说的式微 |
一、90年代以来文学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变迁 |
二、黯然落幕与悄然转折——离散的先锋派 |
三、先锋“五虎将”在90年代后的际遇与选择 |
第二节 从“小说已死”到高调回归:马原标签化时代的终结 |
一、搁笔与复归:转向写实之路的“前小说家” |
二、突破与革新:从现实题材转向历史题材 |
三、重逢与告别:在守望中挥别标签时代 |
第三节 在写实与先锋之间徘徊沉寂的文学隐居者洪峰 |
一、向现实主义和读者靠拢的洪峰 |
二、欲望的纠缠——90年代洪峰创作的新思考 |
三、开启电商时代的文学隐居者 |
第四章 延续与转型:90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向与突破 |
第一节 与现实握手言和:余华和他的“后毕加索时期” |
一、世界文学视野下“中国想象”的大获全胜 |
二、苦难三部曲:后先锋主义与现实的火花 |
三、新的跳跃:《兄弟》与《第七天》 |
第二节 苏童小说的灵魂之光:一如既往的南方想象 |
一、来自灵魂的逆光:苏童现代小说轨迹 |
二、严肃文学中的“半流行小说”:写实题材的引入 |
三、另类的古典诱惑:现代小说的新历史视角 |
第三节 沉默的突围者——格非的蛰伏与转进 |
一、先锋文学精神的“压舱石”格非 |
二、蛰伏期的长篇小说创作 |
三、迈向圆融境界的学院派小说家 |
第五章 退隐的先锋和文学现代性的猜想 |
第一节 先锋写作的局限性问题 |
一、装在“套子”里的先锋叙事 |
二、“文学回归自身”过程中复杂的断裂现象 |
三、文学制度的约束与失落的主体性 |
第二节 先锋运动以来现代性的机遇与困境 |
一、想象的爆炸——蔚然成风的现代主义写作 |
二、尴尬的“失语”——逶迤前行的文学现代性 |
第三节 文学现代性的反思与启示 |
一、文学辉煌时代的断裂:80年代文学再生长机制的缺失 |
二、启蒙者的困境:缺乏内驱力的现代主义 |
三、未竟的现代性和永恒的先锋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于城市文学属性的批评建构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立足“人性”的城市文学批评 |
三、本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 |
第一节 1990年代城市转型与消费伦理的兴起 |
一、1990年代的城市神话 |
二、消费意识形态的兴起 |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城市伦理困境 |
一、从“社会性大我”到“原子化自我” |
二、欲望合理与道德模糊 |
三、工具理性下的情感缺失 |
第三节 1990年代城市文学的叙事转向 |
一、个人化叙事与城市文学的崛起 |
二、个人化叙事的变形:欲望叙事 |
三、回归人性立场的个人化叙事 |
第二章 城市游荡者与景观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游荡者形象 |
一、游荡者意象及其现代性内涵 |
二、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三类游荡者形象 |
第二节 游荡者与城市空间 |
一、游荡者文本中的城市景观 |
二、游荡者与人群 |
三、游荡者与城市的关系 |
第三节 游荡者的主体性建构 |
一、从怀疑主义到虚无主义 |
二、符号化与游荡者的消隐 |
三、游荡者的主体性:“自由”与“虚无” |
第三章 城市闯入者与他者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闯入者”形象 |
一、农裔闯入者 |
二、外省知识青年 |
三、城市里的女性闯入者 |
第二节 从“闯入者”到“异乡人” |
一、闯入者眼中的城市景观 |
二、闯入者的家园缺失 |
三、城市里的“异乡人” |
第三节 闯入者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
一、世俗伦理与自由意志的悖论 |
二、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一:“咆哮” |
三、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二:“抱慰” |
第四章 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欲望追逐者形象 |
一、底层的先富者:个体商人 |
二、中产阶层的实利主义新女性 |
三、极端的暴富者 |
第二节 物化城市中人的自由与焦虑 |
一、物质镜像中的欲望自由 |
二、物化城市中人的存在焦虑 |
三、物化城市的欺骗性 |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分裂的二元叙事 |
一、叙事文本的分裂:叙事视角的叠加和转换 |
二、人物塑造的分裂:肯定与否定的游移 |
三、“欲望合理”的悖论与表达难题 |
第五章 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欲望突围书写的几类主题 |
一、物质欲望的突围与精神意义的探寻 |
二、重回“性”与“爱”的契合 |
三、对现代城市人“根性”的追寻 |
第二节 审美想象中的城市家园空间 |
一、大都市里的小街巷 |
二、作为审美空间的小城 |
第三节 欲望突围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
一、人性视域中的道德模糊 |
二、日常生活里的“真实”与“诗意 |
三、对善的发现与信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生硬走向成熟:西方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化进程 |
(一)大胆引进和饥渴吸纳期(1977—1989) |
(二)古今与中西互补与融通期(1990—2000年前后) |
(三)创造、发展与生成期(21世纪至今) |
二、稳固基石:中国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共时性特征 |
三、价值评估: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之得失 |
(7)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
1. “世界”观念的形成与现代性的启动 |
1.1 古典视阈中的“世界”与“天下” |
1.1.1 “世界”概念的缘起 |
1.1.2 “世界”的内涵 |
1.1.3 “天下”与“旧世界” |
1.2 “咄哉世界之外复有新世界” |
1.2.1 新世界的地理空间维度 |
1.2.2 世界观的现实政治维度 |
1.2.3 世界观的文化维度 |
1.3 “开眼看世界”与现代的可能 |
2. 世界观念与现代性体验的生成 |
2.1 “世界”与体验的现代转换 |
2.1.1 现代体验之于现代文学 |
2.1.2 世界观念与现代性体验 |
2.2 黄遵宪诗歌中的“世界意识”与“现代体验” |
2.2.1 黄遵宪诗歌中的“新世界” |
2.2.2 黄遵宪诗歌中的“世界”与现代体验 |
3. 世界观念与文学现代身份的觉醒与确立 |
3.1 现代身份的觉醒与现代性的发生 |
3.1.1 “中国文学”身份的觉醒与现代性一个面向的开启 |
3.1.2 “世界文学”身份确认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
3.2 世界观念与文学现代身份的确立 |
3.2.1 “世界”语境与“中国文学”的发生与接受 |
3.2.2 世界观念与中国世界文学观的发生与发展 |
4. “世界”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与建构(上) |
4.1 “世界”的意义层次与知识分子对“世界”理解及侧重转变 |
4.2 世界观念与现代语言观的变革 |
4.2.1 “世界”与现代语言变革的发生 |
4.2.2 “世界”与语言变革的动力及取向选择 |
4.2.3 “世界”与语言变革的激进呈现 |
5. 世界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与建构(下) |
5.1 世界观念与“人的文学”观的确立 |
5.1.1 “世界”与“个人”话语的释放 |
5.1.2 “世界”与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 |
5.2 “世界”与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之建构及影响 |
5.2.1 周作人“人的文学”中的“人类”与“世界” |
5.2.2 “世界”、“人类”意识于“人的文学”之影响 |
结论:世界观念与五四文学现代性的多样整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8)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论“文学现代性”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兼以科学思潮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影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个束缚深入研究的瓶颈 |
二科学思潮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影响的研究意义 |
三具体的研究方法 |
四需要避免的两个问题 |
(10)论“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五四”前翻译文学与文学现代性的发轫 |
第一节 文学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 |
第二节 晚清翻译文学的兴起 |
一、 何谓翻译文学 |
二、 晚清翻译文学介绍 |
第三节 晚清翻译文学的现代性因素 |
一、 文体之新 |
二、 内容之新 |
三、 晚清与“五四”翻译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章 “五四”翻译文学与文本格局的现代性 |
第一节 白话文攻占文言文阵地 |
第二节 现代小说的“呐喊” |
一、“五四”翻译小说的话语主体变革 |
二、 翻译小说关照下本土现代小说的深度人文关怀 |
第三节 现代诗歌的“尝试” |
一、 “五四”翻译诗歌构建民族国家的想象 |
二、 翻译诗歌影响下本土现代诗歌的多元创作 |
第四节 现代戏剧的拓展 |
一、“五四”翻译戏剧的文学功利性的追求 |
二、 翻译戏剧感染下本土现代戏剧的独立与解放 |
第五节 现代散文的新生 |
一、 “五四”翻译散文的“破旧立新” |
二、 翻译散文映照下本土现代散文的“辣与美” |
第三章 “五四”翻译文学与现代知识群体的生成 |
第一节 现代报刊:社群的公共领域 |
第二节 现代作家群:西方文化的浸润 |
第三节 现代读者群:世界眼光看中国 |
第四章 “五四”翻译文学与审美意识的现代性 |
第一节 以“人学”为思想中心 |
第二节 三重意识的交织:世界性、民族性、创造性 |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觉醒 |
第四节 “悲剧”审美的流行 |
第五节 翻译文学现代性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开放性:文学现代性的标尺(论文参考文献)
- [1]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精神特征分析[J]. 熊修雨. 励耘学刊, 2020(02)
- [2]后现代视野下的“探源掘流” ——王德威对中国现代性的研究[D]. 贺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现代性视野下先锋小说的崛起与嬗变 ——以先锋“五虎将”的创作为中心[D]. 杜婧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4]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D]. 曹丙燕. 吉林大学, 2018(12)
- [5]“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6]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 王兆胜. 兰州学刊, 2016(01)
- [7]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D]. 阮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9]论“文学现代性”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兼以科学思潮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影响为例[J]. 韩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0]论“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D]. 匡琼. 华侨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