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在欠发达地区拓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出路在哪里?——关于农行黄冈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开户情况的调查

农业银行在欠发达地区拓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出路在哪里?——关于农行黄冈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开户情况的调查

一、欠发达地区农行拓展小额信贷业务路在何方?——对农行黄冈市分行开办小额信贷业务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于海鹏[1](2021)在《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文中指出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过去、现在、将来均如此。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至今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和三农问题仍然很严峻。资金缺乏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就目前中国的体制和小农经济形态来说,合作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发展好合作经济根源在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中国农村拥有合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金融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开展农民合作金融试点,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道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且发展很成功的选择。河北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祥地,建国以来河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一直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而探索,目的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河北乃至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村合作金融背离合作制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名不副实,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都出现了异化,这并不能证明我国不需要合作金融和没有合作金融发展的条件,而是各种其他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三农问题关乎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已经成为河北乃至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热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势在必行。直到1996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道路,也标志着河北农村合作金融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合作基金会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补充、填补了农村金融空白。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从名称中删除了“合作”二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兴起。到201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走向商业化和股份制,成为向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联社方向发展的走向异化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性金融成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合作性金融逐步消失。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兴起,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大量存在,形成了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多样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局面。首先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把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分为独立发展、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进行了正面和负面分析,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发展特点等问题。

卫晓英[2](2018)在《农行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规模下降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变农业增长方式,必须依赖于农业发展的大量资金,并合理的使用这些资金。为此,需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吸纳各方发展资金,增加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蓬莱市农村获得巨大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同时,金融信贷对农业的扶持方向也要发生相应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根据国家的农村政策和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农村的实际变化,很多地方行把小额贷款由原来的主要针对贫困群众逐步转向了扶持农业产业增长上。本研究针对农行蓬莱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下降这一新问题,通过研究本行小额信贷的业务现状,对行内现有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数据的汇总和研究,本研究将深入剖析农行蓬莱支行小额信贷的业务现状,分析影响农行蓬莱支行小额信贷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1)农行在改革中,不断把贷款的不良贷率作为改革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到2017年年底,农行蓬莱市支行的不良贷已经由五年前的17.8%降低到现在的13.2%,尤其最近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对农行蓬莱市支行的贷款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改善作用。(2)农行蓬莱市支行在农户小额贷款申请成功率方面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申请成功率由2012年年度的50.2%上上到2017年年度的75.4%,比对其它文献,以及对申请农户的实际走访,农行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客户在申请贷款时并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小额信贷发放额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3)通过对蓬莱市农户农户的实际调查可以发现:蓬莱市农户的平均收入比较低,这部分农民对收入提高的愿望比较迫切,也是小额贷款的重点扶持目标。农户中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这也是农民人多地少的农业现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户兼业化比较严重。农户要搞多种经营,必然有信贷的需求,因此,农户小额信贷在用途上并非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应该把信贷的用途放到促进农户家庭收入提高方面。通过对蓬莱市农户的信贷需求调查表明,目前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与农户实际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农户小额信贷在蓬莱市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户中需要信贷支持的比例还是很多的,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前景比较广泛。农行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量的下降并非由于农户信贷的需求降低造成的,也并非由于农行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和利润问题导致的。恰恰相反,农户实际信贷需求很高,而且远高于农户实际获得的信贷额度。本文针对农行蓬莱市支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如扶持农户新产业的发展;转换贷款思路;改革抵押方式;调整信贷定价策略;处理征信和违约问题;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防范信贷风险。

李世伟[3](2017)在《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是农业、农村、农民的总称。农业银行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不断提升“三农”业务服务能力和服务层级,充分发挥出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自2009年农行股改后,工作重心下沉,以县域为基础,深耕“三农”和开拓县域“蓝海”市场,实行城乡联动,积极履行服务“三农”的责任。本文以肇东农行这家县域支行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实地考察、文献搜集等研究方法,对该行近年“三农”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对肇东“三农”业务发展做SWOT分析,查找服务“三农”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难点,深入剖析成因,并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出行之有效的工作对策。本文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三农”相关理论、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方案;其次,介绍了肇东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地区金融需求、提炼出一些有经验、有成效的做法;再次,通过对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做SWOT分析,诊断了在网点分布、产品、信贷制度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及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挖掘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对涉农贷款业务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加以辅助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三农”信贷业务全流程监管体系,通过该体系能加强完善“三农”信贷业务,同时提出了加快网点服务转型、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引进和培养“三农”人才的有力措施。

王艳蕊[4](2014)在《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想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解决好农业资金使用问题,而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正好符合我国这一国情。农村小额信贷巨大的功效,农民对小额信贷高度的认同,其意义的重大是有目共睹。它解决了占人口比例相当大的农民的生活、生产急需的资金问题,成为了有效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与农村经济资金发展困难的一项尤为重要的措施,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目前,虽然我国农村很多金融机构都开展了小额信贷业务,但由于信用机制的缺失及其小额信贷成本高,风险大等本身的特点,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小额信贷的运作与管理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其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方面做些研究,以利于其农村小额信贷的持续良好发展。服务城乡是中国农业银行一直履行的使命,也是农行业务的一个重点。对于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来说,由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行为的随意性强,风险承受能力弱,收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因此很容易形成不良和呆账,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很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意愿降低,农行山西分行现有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要求不断改善贷款的评估制度及流程,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营销模式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如果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得到稳定的利润,不仅对农业银行山西分行自身有益,而且能够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农村,使目前并不乐观的农村经济形势得以扭转。本文在阐述农村小额信贷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把握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一步提出了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概述。对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等进程了总结梳理,为后卫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概况及宏观发展环境,介绍了农业银行山西分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流程、发展现状等。第四章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SWOT分析,把握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第五章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对策建议。对农行山西分行小额信贷进行了业务创新和发展模式的构想,最后给出了该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的创新点:小额信贷具有的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扶贫还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一个更新的思维方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农行山西分行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要想得以发展,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改进。针对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五大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卢垚[5](2013)在《广东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为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信贷模式,自20世纪60、70年代产生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起步较晚,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推行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农村小额信贷在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现状,拓宽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渠道,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13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086家,贷款余额7043亿元,数量历年持续增长。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目前广东农村小额信贷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存在较为严重的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作为农村金融产品的小额信贷服务不能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而国有大型银行逐渐收缩农村地区的网点,农村金融机构低利率、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等问题普遍存在,都不利于广东农村小额信贷的长远发展。面对广东农村小额信贷市场面临的困境,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采访负责人等方式进行研究分析,试图从广东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出发,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数据分析推理,研究对策。文章总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对农村小额信贷的起源,作用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简要介绍广东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的现状,分析农村小额信贷在我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章主体部分通过典型案例调查,对比分析相结合,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广东省农村小额信贷的运行现状、特点及遇到的困境,指出目前广东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世界各国和国内发达省份的成功经验,找出广东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小额信贷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是“三农”问题,因此,研究广东省农村小额信贷,对活跃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解决金融危机之后,农民返乡创业的资金需求问题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王艺静[6](2013)在《农行XX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调研报告》文中提出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金融服务“三农”业务提出了规模更大,内容更广,层次更高的新要求,党中央也明确农行履行国有大型银行商业服务“三农”的责任,要求农行充分利用资金实力雄厚、营业网点多和“三农”金融服务经验丰富等方面的优势,稳步发展在农村地区“三农”服务业务,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支柱和骨干作用,这对县域农行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XX县是我区主要商品粮和蔗糖生产基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自我区实施“三农”战略以来,XX县“三农”金融服务成效显着、社会反响强烈,其中“鲁比模式”还被作为经典成功案例进行推广,“三农”金融业务已成为XX县支行经营与发展的核心。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业务,发展“三农”业务,响应国家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履行国家赋予农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农行XX县支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探索一条服务“三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对于当前XX县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状况如何?XX县支行提供“三农"金融服务的效果到底怎样?如何提高农行XX县支行服务“三农”水平?等等这些问题均要通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才能找出答案。本调研报告以农行XX县支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00名农户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涉及农户基本情况、金融服务需求状况、殛县支行金融服务的效果等内容,并在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农行XX县支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研究农行XX县支行甜三农”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推进“三农”业务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这些有益经验对于其他县域支行具有借鉴指导作用,帮助他们在探索服务“三农”业务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好地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行服务“三农”,发展“三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到城乡业务共同发展,还要继续努力与积极探索。

张祥宇[7](2011)在《基于县域蓝海战略的龙江农行信贷额度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农业银行贯彻执行中央精神、落实国家农村金融政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农业银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县域市场对于我国来说尚属于未完全开发的市场,相对于已经竞争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县域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农业银行一直以来固有的网点、网络优势,可以有效开拓这片市场,因此,开拓县域蓝海市场,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贷款收益最大化,成为农业银行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乃至全国农业银行范围来看,如何针对县域市场特点有效配置信贷额度还存在不足。本文首先对农业银行县域蓝海战略及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黑龙江地域优势以及县域金融市场现状,提出具有黑龙江农业银行特色且符合黑龙江省实际“县域蓝海战略”规划。根据黑龙江省分行在信贷额度配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结合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内部资金转移的原理,分析在存贷款利率持续上升阶段农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找出适合农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品种,并适当增加该类信贷产品的额度。最后,依靠黑龙江农业银行的优势及黑龙江省各地区县域经济特点,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信贷额度配置方案和相应的配套手段实施对策。

向毅[8](2012)在《中国农业银行湘乡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当前“三农”融资难是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在“三农”融资难问题中,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又显得格外突出。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而农业银行作为国有控股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要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时刻牢记直接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把缓解农户贷款难作为服务“三农”的一个重点和突破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当前,农业银行服务广大农民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做好以农户小额信贷为核心的金穗“惠农卡”的发行工作,通过充分发挥现有网点、渠道和人员的潜力,服务好广大农户。本文旨在运用农村金融等理论,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介绍国内外有关农户小额信贷的文献综述,阐述农户小额信贷定义、作用等概念性问题,进而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湘乡市支行(以下简称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湘乡市农村地区信贷供求关系及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陈述发展农户小额贷款的理论基础并比较分析国内外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方式,提出推行“五老”方式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促进业务发展以及实施相应的保障对策,力求探索出湘乡市农业银行加快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方昕[9](2010)在《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从国际小额信贷经典机构的历史发展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剖析总结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并指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创新是其实现高还款率进而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关键所在。在此研究框架基础上,着力分析中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分别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的改进和创新策略。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小额信贷机构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主要历程。提出以下观点:1.国际小额信贷经历了对低收入人群的有效触及、实现高还款率、收益覆盖成本、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四个发展阶段。2.国内小额信贷发展以扶贫为切入点,有许多有益的尝试,但缺乏对小额信贷核心激励机制的有效把握和借鉴,因此难以发展壮大。3.格莱珉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是其极高的贷款回收率,而高还款率的关键是格莱珉独创的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今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成功小额信贷机构都或多或少受到格莱珉的影响,格莱珉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是其最值得借鉴的地方。4、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主要特征:主要针对乡村没有土地或土地极少的赤贫人口;反高利贷;合理的激励机制;垄断性的市场基础。二、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历史回顾总结以及对现有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理论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了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四个核心支柱,即垄断性市场结构、团体(联保)贷款、动态激励机制以及信贷员模式。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其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信贷员模式则是其激励机制具体实施的组织形式;团体(联保)贷款和动态激励机制分别是早期和后期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1.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基础。2.团体贷款(联保、小组贷款)机制是早期小额信贷机构的经典模式,而当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对市场的进入深度和覆盖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动态激励机制逐渐取代早期的团体贷款模式,成为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激励机制。3.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构在组织形态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区别,也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三、在完成了从理论上对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总结以后,本文着重就中国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分析和反思。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当前信贷政策的总体格局以及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困境,然后分五章对农村小额信贷、地震灾区农房重建贷款、助学贷款、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贷款等五项重要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辅之以案例。本文研究并提出以下观点:1.我国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现实困境是: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法律基础缺失导致其他行政力量的介入,政策激励机制出现扭曲;微观信贷政策效应难以评估。2.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在具体金融业务形态上都表现为小额信贷;微观信贷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应的贷款业务回收率过低,违约风险和贷款损失严重,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导致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违约严重、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是政策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改进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关键在于充分借鉴运用小额信贷激励原理,设计正向激励机制,实现相关业务的商业可持续。3.完善激励机制、改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设想是:依托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依托现代化支付工具,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贷4.作为非独立经济主体的小额信贷,助学贷款创新政策、改进激励机制的设想是:借款人主体身份的完善——从非独立经济主体向独立经济主体的演变;从“一次性”政策到动态激励——构建非独立经济主体与独立经济主体之间连续行为的正向激励机制;财政补贴应防止对激励机制的扭曲和误导;完善对高校的正向激励机制。5.重构和创新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设想是:重新明确政策定位、重新明确借款主体和重新设计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明确借款人还款义务;明确贷款银行的风险管理责任;财政资金介入要充分考虑正向激励,尝试建立信贷信用保险机制;改变“一次性”政策做法,建立动态激励机制。6.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是: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总体来看,借鉴国外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成功经验,改造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就成为提高中国微观信贷政策有效性的一个现实选择。而在充分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和积极探索现代金融运行规律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成为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的核心理念,这也就是本文希望得出的最终结论。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小额信贷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以往对小额信贷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方面,即重点关注小额信贷机构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行以及监管当局如何创造适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直接切入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专门就其信贷激励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创造性地将市场结构和信贷员管理模式与信贷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2.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微观信贷政策进行系统反思,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不可持续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的缺陷。借鉴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3.从资料收集的角度,收集整理微观信贷政策的相关情况,特别是收集整理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贷款的资料。微观信贷政策的系统总结和反思是一个在金融管理部门内部一直在进行但尚未完成的课题。本文的研究以及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但系统收集微观信贷政策的实施效应、面临的困境等资料用于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另外,特别要提出的是,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信贷政策的相关资料,作为学术研究,肯定是第一次,因为相关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一些事关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坚持,事关此项贷款业务能否实现较高还款率的重要工作仍在进行中。4.在微观信贷政策的创新改进方面,提出要在遵循现代金融运行规律和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这可能是今后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发展创新的主要方向,也是本文研究想要得出的结论。

缪文林[10](2010)在《温州农行服务“三农”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州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村经济出现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但辖内各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贫困乡镇大量存在。温州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温州农民总体比较富裕,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也很大,金融需求呈现多样性、层次性、差异性。如何结合温州实际,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温州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温州农行服务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温州农行是系统内的先进行、当地银行业的龙头大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主要业务指标均居同业之首,检验和考量价值创造力的各项核心指标都处于优良位次,系统内综合评价持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国第一。面对服务“三农”这一新课题,温州农行借鉴已有的成功经营管理经验,在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和创新,以期服务“三农”和企业自身增值更好地结合。温州农村金融需求呈现贷款额度小、用款频率高、时间紧迫等特点,农户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在资金借贷用途、借贷规模和借贷期限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温州农行较工行、中行、建行在县域业务、支行竞争力、涉农贷款投放、“三农”组织机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服务“三农”优势。近年来,温州农行在加大信贷支持、发放惠农卡和小额农贷、探索特色农业服务模式、开办农村城镇化建设信贷业务、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等“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其涉农业务总量、比例较小,增长乏力,对“三农”业务重视程度还不够,投入尚不足,与国家要求、农行战略以及温州农行定位不相称,这主要是由于思想认识不清晰、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服务不完善、体系机制不健全、风险管控不严密、队伍建设不适应等因素造成的。基于上述温州农行服务“三农”现状及存在问题,温州农行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加快“三农”金融部改革,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努力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服务“三农”的对策措施主要有: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推进“三农”事业部制管理改革;抓好队伍建设;探索服务“三农”金融模式;加强面向“三农”的服务渠道建设;创新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全面加强“三农”业务风险管理。本研究结果对温州农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及农村金融的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欠发达地区农行拓展小额信贷业务路在何方?——对农行黄冈市分行开办小额信贷业务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欠发达地区农行拓展小额信贷业务路在何方?——对农行黄冈市分行开办小额信贷业务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四 研究对象的基本说明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现代合作思想的发展
        二 现代合作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二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独立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背景
        二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分析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背景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探索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
        一 正面分析
        二 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背景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
        三 其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
        二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
        三 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
        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正面分析
        五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
        二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整顿规范
第五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正面分析
        一 肩负了三农的历史责任和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 推动了河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三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 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储蓄动员
        五 做出了很大的社会贡献
    第二节 发展问题分析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畸形发展
        三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难以承担三农历史重任
        四 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问题复杂
        五 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不足
    第三节 发展特点分析
        一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二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占主要地位
        四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农行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规模下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农户小额信贷研究的概况
        1.4.2 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量下滑的研究
        1.4.3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4.4 文献评述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路线
2 概念界定和原理基础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
    2.2 与国外小额贷款的区别
    2.3 农户小额信贷的自身特点
    2.4 农户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2.5 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
3 农行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现状
    3.1 蓬莱市支行概况
    3.2 农行蓬莱市支行小额信贷业务概况
        3.2.1 办理方式
        3.2.2 业务对象
        3.2.3 贷款基本条件
        3.2.4 办理流程
        3.2.5 办理流程
        3.2.6 担保方式
        3.2.7 运作模式
    3.3 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现状及分析
        3.3.1 贷款质量方面
        3.3.2 业务盈利方面
        3.3.3 信贷规模方面
        3.3.4 信用证发放数量
        3.3.5 贷款申请方面
        3.3.6 贷款风险方面
        3.3.7 本章小结
4 蓬莱市农民贷款需求情况调查
    4.1 调查的方法和内容
    4.2 农户的基本信息
    4.3 贷款人的职业分布
    4.4 农户贷款情况调查
    4.5 农户贷款来源调查
    4.6 农户银行借贷调查
    4.7 农户融资需求调查
        4.7.1 农户贷款意愿的统计
        4.7.2 农户所需的贷款额度
    4.8 农户贷款的用途
    4.9 结论
5 农户小额信贷下降的原因
    5.1 小额信贷额度过低
    5.2 配套新型农业政策方面有差距
    5.3 对信贷风险过于担忧
    5.4 小额贷款的业务办理比较困难
    5.5 农户还贷能力不稳定
    5.6 小额信贷的风险比较高
6 农行蓬莱市支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扶持农户新产业的发展
    6.2 转换贷款思路
    6.3 改革抵押方式
    6.4 调整信贷定价策略
    6.5 处理征信和违约问题
    6.6 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
    6.7 加强信贷风险的防范
7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介绍
        1.3.1 市场失灵理论
        1.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1.3.3 交易费用理论
        1.3.4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肇东农行“三农”业务环境分析
    2.1 肇东市地区经济状况
    2.2 肇东地区“三农”金融需求分析
    2.3 肇东农行基本情况
    2.4 肇东农行主要的“三农”金融服务措施及成效
        2.4.1 “三农”业务转型取得新进展
        2.4.2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4.3 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
        2.4.4 “金穗惠农通”工程成效显着
        2.4.5 打造涉农代理服务品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分析
    3.1 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SWOT分析
        3.1.1 发展“三农”业务的优势
        3.1.2 发展“三农”业务的劣势
        3.1.3 发展“三农”业务的机遇
        3.1.4 发展“三农”业务的威胁
    3.2 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网点分布不够合理
        3.2.2 “三农”信贷体系不够健全
        3.2.3 “三农”金融产品适用率低
        3.2.4 “三农”业务人员配置不足
    3.3 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具体问题成因分析
        3.3.1 市场定位不够清晰
        3.3.2 创新机制不够健全
        3.3.3 “三农”信贷制度与实际经营脱节
        3.3.4 农村金融环境脆弱且贷款管理不到位
        3.3.5 三农信贷产品风险动态博弈分析
        3.3.6 对人力资源重视程度不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的具体对策
    4.1 加快网点服务转型
        4.1.1 优化网点布局
        4.1.2 强化网点服务功能
        4.1.3 强化渠道建设
    4.2 构建“三农”信贷全流程监管体系
        4.2.1 监管目标
        4.2.2 监管原则
        4.2.3 “三农”信贷全流程监管体系优化设计
    4.3 创新“三农”信贷产品
        4.3.1 加强部门联动提升产品创新效率
        4.3.2 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产品
        4.3.3 加强合作创新融资担保模式
    4.4 加强引进和培养“三农”人才
        4.4.1 改善人员配备并加强思想教育
        4.4.2 加强学习建立全方位培训体系
        4.4.3 强化激励机制不断激发服务潜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4)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2 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小额信贷的概念以及特点
        2.1.1 小额信贷的概念界定
        2.1.2 小额信贷业务的特点
        2.1.3 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意义
    2.2 小额信贷的理论背景
        2.2.1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2 小额信贷运作管理理论
        2.2.3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4 客户满意度理论
    2.3 国外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经验
        2.3.1 国外商业银行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模式
        2.3.2 国外商业银行农村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3 农行山西分行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
    3.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概况及运行环境
        3.1.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3.1.2 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的运行环境
    3.2 农行山西分行小额信贷业务状况
        3.2.1 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概况
        3.2.2 小额信贷业务载体惠农卡的功能特点
4 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 SWOT 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网点数量多分布广,操作程序简单快捷
        4.1.2 资金优势
        4.1.3 客户优势
        4.1.4 农户贷款准入门槛低
    4.2 劣势分析
        4.2.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4.2.2 农户贷款过度依赖担保, 担保方式逐步改进
        4.2.3 贷后管理执行力度不够
        4.2.4 业务流程不合理
        4.2.5 运作机制不完善,成本收益较低
        4.2.6 开发能力有限,产品设计上的不足
        4.2.7 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4.3 机会分析
        4.3.1 流动性还很宽裕
        4.3.2 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急需资金支持
        4.3.3 政府出台政策给予支持
    4.4 威胁分析
        4.4.1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
        4.4.2 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风险大,缺乏政策保证
        4.4.3 信用缺失的风险
5 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机制
        5.1.1 完善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体系
        5.1.2 建立小额信贷运行的信用风险监测系统
        5.1.3 优化小额信贷评级制度
        5.1.4 提供更加全面的非金融附属服务
        5.1.5 建立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减少担保风险
    5.2 设计适合的小额信贷产品
        5.2.1 开发多样化的创新产品
        5.2.2 调整优化贷款结构
        5.2.3 设计成本收益相符的小额信贷模式
    5.3 努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5.3.1 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和高素质人才
        5.3.2 加强在岗人员的业务培训
    5.4 信用环境——全方位提升农村金融环境
        5.4.1 建设特有的征信系统
        5.4.2 建立健全小额信贷信用奖惩机制
        5.4.3 加强农户诚信教育,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5.5 政府政策与监管体系
        5.5.1 制订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业务
        5.5.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5.5.3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障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广东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1.4.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广东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2.1 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概念
    2.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引入和推广历程
        2.2.1 我国引入农村小额信贷的环境背景
        2.2.2 农村小额信贷的推广历程
        2.2.3 农村小额信贷的社会影响
    2.3 现阶段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基本情况
        2.3.1 小额信贷机构相关政策支持
        2.3.2 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模式
    2.4 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2.5 广东省机构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2.5.1 银行类金融机构
        2.5.2 小额贷款公司
        2.5.3 政府扶贫机构与非政府组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农村小额信贷现存问题以山区市梅州实践为例
    3.1 农户信贷需求高,满足率低
        3.1.1 单一小额信贷业务难以满足信贷需求
        3.1.2 小额信贷申请额度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3.1.3 小额信贷业务流程满意度较低
    3.2 小额信贷余额下降,供给缩减
        3.2.1 业务推广速度快,实质效果欠佳
        3.2.2 涉农贷款余额趋于下降,小额信贷余额大幅减少
    3.3 信贷逾期率升高,担保方式转变
    3.4 机构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衡
    3.5 三农贷款总量小,差距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约广东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原因
    4.1 金融产品品种单一,缺乏适应性
    4.2 风险保障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
    4.3 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小额信贷机构创办难度大
    4.4 利率浮动区间过窄,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降低门槛引进资金,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5.1.1 发挥各类机构自有优势,深入发展小贷业务
        5.1.2 引进民间资本,丰富县域内小额信贷机构
    5.2 依据多元化的参考标准,有效识别小额信贷对象
        5.2.1 根据农户收入状况
        5.2.2 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5.2.3 根据农户自有住房情况
    5.3 创新信用担保体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5.3.1 商业性和政策性相结合,分担农村信贷风险
        5.3.2 开发以政策性为主体,合作性为辅的农业保险
        5.3.3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品的范畴
    5.4 加大减税贴息扶持力度,加强监管宽严并济
        5.4.1 加大税收优惠和贴息扶持力度
        5.4.2 监管激励并行,避免扶富不扶贫
    5.5 学习国际经验设立试点,扩大小额信贷利率浮动范围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农行XX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调研背景
    1.2 调研目的和意义
        1.2.1 调研目的
        1.2.2 调研意义
    1.3 调研思路
    1.4 调研方案
        1.4.1 调研时间、地点和对象
        1.4.2 调研手段
2. XX县经济金融基本现状
    2.1 XX县经济发展状况
    2.2 XX县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2.3 XX县金融需求分析
        2.3.1 个人客户金融需求
        2.3.2 对公客户金融需求
3. XX县支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概况
    3.1 XX县支行基本介绍
    3.2 XX县支行主要的“三农”金融服务措施
        3.2.1 面向农民群体发行的综合性银行卡——惠农卡
        3.2.2 “村村通”、“一卡通”双轮驱动,改善用卡环境
        3.2.3 担保方式创新,改善由抵押物引发的贷款难问题
        3.2.4 整村推进综合营销服务的“六个凡是”模式
        3.2.5 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增加农民金融供给
        3.2.6 信贷支持XX县发展,助力经济腾飞
        3.2.7 改革三农事业部制,为“三农”服务提供保障
    3.3 XX县支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主要成效
        3.3.1 信贷投入力度持续增加
        3.3.2 惠农卡客户群体不断壮大
        3.3.3 农户小额贷款业务迅速发展
        3.3.4 促进XX县经济建设发展
        3.3.5 创新服务“三农”鲁比模式
4. 制约XX县支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XX县支行网点建设有待完善
        4.1.1 网点人员配备相对不足,营销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4.1.2 经营机构面积小、功能单一,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4.2 惠农卡宣传力度不足,发行缺乏规划
    4.3 缺乏清晰市场定位,“三农”金融产品竞争力不强
        4.3.1 认识不到位,缺乏清晰市场定位
        4.3.2 “三农”金融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强
    4.4 现有信贷管理制度不适应“三农”业务发展
        4.4.1 贷款抵押担保要求过严
        4.4.2 信贷准入门槛偏高
        4.4.3 贷款审批链条长
        4.4.4 授权集约程度高
    4.5 发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大
5. 推动XX县支行服务“三农”业务发展的具体对策
    5.1 改善人员配备,加快网点建设转型,提高服务水平
        5.1.1 建设队伍,筑牢业务发展根基
        5.1.2 改造网点和渠道,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5.2 加强惠农卡宣传,建立长期发行规划
    5.3 明确定位,加快推进产品创新
        5.3.1 合理定位,寻找支持“三农”的切入点
        5.3.2 加强同业研究,推出具有特色的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产品
    5.4 调整“三农”信贷业务,增强经营活力
        5.4.1 灵活实施贷款抵押担保
        5.4.2 适当放宽信贷准入条件
        5.4.3 改进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5.4.4 下放信贷管理权限,增强自主权
    5.5 进一步加大“三农”信贷风险管控力度
        5.5.1 强化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5.5.2 调整信贷业务相关制度,完善产品功能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县域蓝海战略的龙江农行信贷额度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1.1.2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农业银行县域蓝海战略分析
    2.1 蓝海战略的基本原理
    2.2 县域中农业银行的蓝海市场机遇
        2.2.1 我国县域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2.2.2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需求
    2.3 农业银行现状及核心竞争力分析
        2.3.1 农业银行现状
        2.3.2 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SWOT分析
    2.4 蓝海战略理论对农业银行的启示
    2.5 农业银行县域蓝海战略规划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农业银行开拓县域蓝海市场分析
    3.1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现状与优势产业
        3.1.1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现状
        3.1.2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优势产业
    3.2 开拓黑龙江县域金融市场的有利因素分析
        3.2.1 建设"八大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显着
        3.2.2 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
        3.2.3 人均耕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3.2.4 粮食增产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3.2.5 人均GDP逐年增加
    3.3 基于黑龙江优势制定农业银行县域蓝海战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蓝海战略的黑龙江农业银行信贷额度配置分析
    4.1 黑龙江农业银行信贷额度配置现状
    4.2 利率变动对农业银行信贷额度配置影响分析
    4.3 基于资金转移定价理论对信贷额度配置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农业银行基于县域蓝海战略的信贷额度配置对策
    5.1 黑龙江农业银行现行信贷额度配置方式的弊端
    5.2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信贷额度配置方案设计
    5.3 黑龙江农业银行信贷业务配套手段建议
        5.3.1 大力推进县域业务流程再造
        5.3.2 进一步完善创新农业银行金融产品
        5.3.3 逐步强化县域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农业银行湘乡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逻辑框架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2.1.1 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载体惠农卡的功能特点
        2.1.2 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支持对象与操作流程
    2.2 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湘乡市农村地区信贷供求及农户小额信贷业务 SWOT 分析
    3.1 湘乡市农村地区信贷需求分析
        3.1.1 农户信贷需求基本特点
        3.1.2 农户贷款需求类型分析
    3.2 湘乡市农村地区信贷供给分析
        3.2.1 湘乡市农村信贷供给总体情况
        3.2.2 农户贷款难问题分析
        3.2.3 湘乡市农村信贷需求与供给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3.3 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3.4 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 SWOT 分析
第4章 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策略设计
    4.1 农村金融理论
        4.1.1 农业融资理论
        4.1.2 农村金融市场论
        4.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4.2 国内外农户小额信贷发展方式比较分析
        4.2.1 国外农户小额信贷发展方式
        4.2.2 国内农户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4.3 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策略设计
        4.3.1 “五老”协管方式
        4.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推进方式
第5章 湘乡市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策略实施对策
    5.1 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载体惠农卡
        5.1.1 加大惠农卡宣传力度
        5.1.2 做实惠农卡的代理服务功能
        5.1.3 加强服务渠道及用卡环境建设
    5.2 优化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流程
        5.2.1 简化农户小额贷款操作流程
        5.2.2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5.2.3 加强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风险防控
    5.3 加快改善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运行环境
        5.3.1 构建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环境
        5.3.2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5.3.3 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小额信贷的发展与问题的提出
    1.1 国际小额信贷运动的发展历程
        1.1.1 强调信贷资金对低收入人群有效触及的阶段
        1.1.2 实现高还款率的阶段
        1.1.3 追求收益覆盖成本的阶段
        1.1.4 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性的阶段
    1.2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1.2.1 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客观背景和实际历程
        1.2.2 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以来政策法规演变
    1.3 小额信贷发展所提出的重要问题
        1.3.1 小额信贷有效触及特定人群的途径
        1.3.2 小额信贷机构实现信贷高还款率的激励机制
        1.3.3 社会理想与商业可持续的兼容问题
        1.3.4 对改进我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借鉴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关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小额信贷的含义
    2.2 团体贷款
        2.2.1 连带责任
        2.2.2 最优贷款合约
        2.2.3 团体贷款的不足
    2.3 动态激励
        2.3.1 重复贷款
        2.3.2 利率激励
        2.3.3 重复性的分期还款安排
    2.4 社会资本与声誉效应
3. 经典小额信贷机构——格莱珉银行发展述评
    3.1 第一代格莱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3.1.1 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个人经历
        3.1.2 创建格莱珉银行之前的探索
        3.1.3 格莱珉银行的诞生
        3.1.4 第一代格来珉模式的基本特征
    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变革
        3.2.1 小组基金的"扬弃"——"贷款信用保险"的产生
        3.2.2 基本贷款
        3.2.3 多次贷款
        3.2.4 借款上限的修订
        3.2.5 房屋贷款与特别投资项目(微小企业)贷款
        3.2.6 灵活贷款与贷款重组
        3.2.7 贷款者保险
        3.2.8 储蓄动员
        3.2.9 教育贷款和奖学金计划
        3.2.10 极度贫困人群工程
        3.2.11 绩效"奖星"与退休金计划——员工激励
    3.3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主要创新
        3.3.1 格莱珉银行贷款产品的演变
        3.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主要创新
        3.3.3 第一代格莱珉银行和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比较
    3.4 格莱珉银行的成就
    3.5 格莱珉银行历史变迁的重要启示
        3.5.1 宗教情怀与商业才干的完美结合
        3.5.2 服务对象并非农民
        3.5.3 反对高利贷
        3.5.4 高还款率的基础是合理的激励机制
        3.5.5 小额信贷机制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
        3.5.6 市场基础更接近于垄断市场
    3.6 本章小结
4 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
    4.1 垄断性市场结构
        4.1.1 一般性分析
        4.1.2 垄断情况下小额信贷市场的特征
    4.2 团体(联保)贷款
        4.2.1 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信息问题
        4.2.2 团体贷款的主要原理
        4.2.3 团体(联保)贷款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4.3 动态激励机制
        4.3.1 分期还款机制
        4.3.2 贷款灵活重组机制
        4.3.3 贷款额度激励
        4.3.4 金融产品交叉激励
    4.4 信贷员模式
        4.4.1 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制的基础
        4.4.2 信贷员模式的运作
    4.5 本章小结
5.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的小额信贷政策的现实困境
    5.1 关于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区分
        5.1.1 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差别
        5.1.2 信贷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区别
    5.2 信贷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5.2.1 关于信贷政策的性质及含义
        5.2.2 中国信贷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分类
    5.3 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实施模式
        5.3.1 行政化
        5.3.2 配套化
        5.3.3 内部化
    5.4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小额信贷政策的特殊困境
        5.4.1 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
        5.4.2 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
        5.4.3 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
        5.4.4 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
        5.4.5 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
        5.4.6 法律基础缺失,政策激励机制扭曲
        5.4.7 政策效应难以评估
    5.5 本章小结
6. 微观信贷政策之一: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研究
    6.1 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演变
        6.1.1 我国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必要性
        6.1.2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演变
    6.2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例
        6.2.1 基本情况
        6.2.2 业务流程与激励机制
        6.2.3 政策实施效果
        6.2.4 政策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
    6.3 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实例——美信小额贷款公司
        6.3.1 经营方向及宗旨
        6.3.2 法人治理结构
        6.3.3 经营管理组织模式
        6.3.4 信贷风险管理及决策机制
        6.3.5 人员分工及人力资源管理
        6.3.6 员工激励措施
    6.4 改进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6.4.1 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6.4.2 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
        6.4.3 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
        6.4.4 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6.4.5 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4.6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微观信贷政策之二:重大灾害背景下的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7.1 政策制定的背景
    7.2 金融支持农房重建政策出台前的考虑
        7.2.1 政策覆盖面的问题
        7.2.2 信贷需求估计问题
        7.2.3 政策性质和激励机制问题
        7.2.4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配合问题
        7.2.5 贷款利率问题
    7.3 政策决策中对激励机制的考虑
        7.3.1 此项信贷政策的性质
        7.3.2 政策设计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
        7.3.3 国家和省级政策出台前的政策建议
    7.4 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台的过程以及核心
        7.4.1 基本原则
        7.4.2 信贷条件
        7.4.3 贷款金额
        7.4.4 利率定价
        7.4.5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7.4.6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7.4.7 建立担保机制
        7.4.8 充分履行政府职责
    7.5 政策实施中对激励机制的坚持与偏离
        7.5.1 不同金融机构的实施模式
        7.5.2 地方政府对农房建设的安排部署
        7.5.3 对口援助省市对农房重建的支持
        7.5.4 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分歧与激励机制面临的威胁
    7.6 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7.7 重大灾害背景下小额信贷与一般意义上小额信贷的比较
        7.7.1 目标群体
        7.7.2 业务驱动
        7.7.3 金融机构操作
        7.7.4 政府资源介入
        7.7.5 激励机制设计
    7.8 本章小结
8. 微观信贷政策之三:助学贷款政策研究
    8.1 助学贷款政策理念及演变过程
        8.1.1 国家助学贷款
        8.1.2 生源地助学贷款
        8.1.3 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比较
    8.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理论分析
        8.2.1 助学贷款业务流程
        8.2.2 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8.2.3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分析
        8.2.4 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
    8.3 国家助学贷款第二阶段政策效果及显现的问题
        8.3.1 政策效果
        8.3.2 突出问题1:违约率偏高
        8.3.3 突出问题2:贷款管理弱
        8.3.4 突出问题3:发展不均衡
    8.4 政策缺陷与创新建议
        8.4.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缺陷
        8.4.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激励机制的再设计
    8.5 本章小结
9. 微观信贷政策之四: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研究
    9.1 西方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9.1.1 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9.1.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9.1.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9.1.4 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
        9.1.5 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9.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沿革
        9.2.1 解决就业问题的历史背景
        9.2.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变化
    9.3 小额担保贷款操作流程
        9.3.1 个人贷款流程
        9.3.2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流程
    9.4 政策实施面临的矛盾和政策本身的缺陷
        9.4.1 政策定位上存在严重问题
        9.4.2 激励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
    9.5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重构与创新
        9.5.1 重新明确政策定位
        9.5.2 重新明确借款主体
        9.5.3 重新设计激励机制
    9.6 本章小结
10. 微观信贷政策之五:农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10.1 扶贫贴息贷款历史沿革
    10.2 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失败案例以及教训
        10.2.1 基本情况
        10.2.2 扶贫贴息贷款高不良率原因分析
    10.3 扶贫贷款成功案例及对小额信贷的借鉴
        10.3.1 成功案例1 通江县小额信贷组织情况
        10.3.2 成功案例2:扶贫性小额贷款模式——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
    10.4 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
        10.4.1 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
        10.4.2 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
        10.4.3 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10.4.4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10.4.5 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
    10.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温州农行服务“三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金融业服务"三农"研究概况
    2.1 国外金融业服务"三农"研究概况
        2.1.1 农村金融理论
        2.1.2 银行规模经济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国内金融业服务"三农"研究概况
        2.2.1 农村金融理论
        2.2.2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理论
        2.2.3 银行规模经济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温州农村经济金融及需求调查分析
    3.1 温州经济与农村经济
        3.1.1 温州经济特点
        3.1.2 温州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3.2 温州金融与农村金融
        3.2.1 温州金融特点
        3.2.2 温州农村金融改革进展
    3.3 温州农村金融需求调查分析
        3.3.1 温州农村金融需求特点
        3.3.2 温州"三农"信贷服务特点
    3.4 温州农户金融需求调查分析
        3.4.1 温州农户经济状况
        3.4.2 温州农户金融需求特点
第四章 温州农行服务"三农"现状分析
    4.1 温州农行概况
        4.1.1 基本业务情况
        4.1.2 主要业务措施
    4.2 温州农行县域服务"三农"比较优势
        4.2.1 县域机构和人员
        4.2.2 县域业务经营情况
        4.2.3 县域支行竞争力分析
        4.2.4 涉农贷款投放情况
        4.2.5 "三农"事业部组织架构
    4.3 温州农行服务"三农"的现有措施
        4.3.1 加大信贷支持
        4.3.2 发行惠农卡
        4.3.3 发放农户小额贷款
        4.3.4 探索特色农业服务模式
        4.3.5 开办农村城镇化建设信贷业务
        4.3.6 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4.3.7 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4.3.8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4.3.9 探索农村抵押担保新方式
        4.3.10 积极扶持小额贷款公司
    4.4 温州农行服务"三农"的初步成效
        4.4.1 提升了农户金融服务能力
        4.4.2 促进了县域业务发展
        4.4.3 建立了服务"三农"组织体系
        4.4.4 改善了农行服务"三农"的形象
第五章 温州农行服务"三农"的制约因素
    5.1 服务"三农"认识不清晰
        5.1.1 待澄清的认识
        5.1.2 需达成的共识
    5.2 服务"三农"定位不明确
        5.2.1 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总体定位
        5.2.2 业务和客户定位
        5.2.3 "大三农"和"新三农"的定位
    5.3 "三农"金融产品及服务不完善
        5.3.1 金融产品与服务匮乏
        5.3.2 服务渠道有待加强
    5.4 服务"三农"体制不健全
        5.4.1 事业部职责有待明晰
        5.4.2 事业部核算体系有待完善
        5.4.3 营销体系机制有待健全
    5.5 服务"三农"风险防控不严密
        5.5.1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5.5.2 客户贷款风险不容忽视
        5.5.3 风险管理手段和体系有待完善
    5.6 队伍建设不能满足服务"三农"的要求
        5.6.1 队伍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需求
        5.6.2 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跟上
第六章 温州农行加强服务"三农"的对策建议
    6.1 统一服务"三农"的思想认识
        6.1.1 服务"三农"是农行改革发展的主题
        6.1.2 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是服务"三农"的前提
        6.1.3 服务好"三农"和县域客户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1.4 建设县域主流银行、精品银行是方向
        6.1.5 提高县域市场竞争力是根本目标
        6.1.6 城乡业务统筹发展是新战略的核心
    6.2 明确温州农行的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
        6.2.1 区域定位
        6.2.2 业务定位
        6.2.3 客户定位
        6.2.4 信贷投放重点
        6.2.5 战略目标
    6.3 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6.3.1 把握事业部的本质特征
        6.3.2 加强"三农"金融部组织体系建设
        6.3.3 厘清事业部业务边界
        6.3.4 完善事业部单独核算体系
        6.3.5 构建事业部科学高效的运营机制
        6.3.6 搞活县域一级和二级支行
    6.4 抓好服务"三农"队伍建设
        6.4.1 优化劳动组合
        6.4.2 完善服务"三农"培训体系
        6.4.3 完善服务"三农"考核机制
    6.5 探索服务"三农"金融模式
        6.5.1 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模式
        6.5.2 农村城镇化服务模式
        6.5.3 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模式
        6.5.4 县域个人金融综合服务模式
        6.5.5 农户小额贷款服务模式
    6.6 加强面向"三农"的服务渠道建设
        6.6.1 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和功能
        6.6.2 推进电子渠道建设
        6.6.3 探索流动服务渠道
        6.6.4 实施"空白乡镇金融网点与服务覆盖工程"
        6.6.5 深入探索多样化服务方式
    6.7 创新服务"三农"金融产品
        6.7.1 完善"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管理体系
        6.7.2 推广"三农"和县域金融产品
        6.7.3 加快"三农"业务产品研发
    6.8 全面加强"三农"业务风险管理
        6.8.1 建立单独的风险补偿机制
        6.8.2 实施严格的"三农"业务管理责任制
        6.8.3 加强重点领域贷款风险控制
        6.8.4 加强全过程风险控制
        6.8.5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文化
        6.8.6 加强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欠发达地区农行拓展小额信贷业务路在何方?——对农行黄冈市分行开办小额信贷业务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D]. 于海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农行蓬莱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规模下降问题研究[D]. 卫晓英.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2)
  • [3]肇东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世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4]农行山西分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策略研究[D]. 王艳蕊.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9)
  • [5]广东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 卢垚.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 [6]农行XX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调研报告[D]. 王艺静. 广西大学, 2013(03)
  • [7]基于县域蓝海战略的龙江农行信贷额度配置研究[D]. 张祥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8]中国农业银行湘乡市支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向毅. 湖南大学, 2012(06)
  • [9]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 方昕.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10]温州农行服务“三农”调查研究[D]. 缪文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农业银行在欠发达地区拓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出路在哪里?——关于农行黄冈分行小额贷款业务开户情况的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