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协——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基石

农协——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基石

一、农协——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基石(论文文献综述)

罗宗艳[1](2020)在《农民合作社功能演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点”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全面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和目标,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部署,其目的就是为有效补齐发展短板,为中国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三农”领域作为我国当前发展中的难点领域,更是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实,我党自建党立国以来,就一直坚持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它对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更是在其宏观巨着《资本论》中指出,合作社是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点”。可见,农民合作社在发展农村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地位,不仅体现了合作社的基本功能——社会-政治-经济功能,还体现了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合作”特性。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国家主导理性的不同,农民合作社的主导功能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侧重于或社会或政治或经济功能。然不论其侧重于合作社的哪一功能,都应该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基本原则,坚守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从马克思主义“过渡点”视域下,研究农民合作社的功能演变,有助于规范我国农民合作社的运行,预防农民合作社功能变异,正确发挥农民合作社的功能效用。文章通过梳理有关马克思主义“过渡点”的理论内容,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过渡点”思想内涵的精髓,明晰其本质属性和功能内涵的核心要义。进而探究国内外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的走向,并对其是否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社作出合理解释。同时,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明确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提供有意义的指导。论文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国内外农民合作社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点”视角,研究国外农民合作社的功能演变。主要是对欧美国家的农民合作社和东亚国家的农民合作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三章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点”视角,研究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功能演变。主要是对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社、“三位一体”合作社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是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轨迹及其内在逻辑与外部条件。首先分析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学理逻辑,其次阐述国内外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的演进轨迹,最后论述国内外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与外部条件。第五章是我国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未来走向。首先结合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社成功的典型案例,论述我国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过渡点”实践,接着论述农民合作社是通向共产主义“过渡点”的正确走向,最后对我国农民合作社“过渡点”的未来走向进行前景展望。

梁俊山[2](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杨滢[3](2020)在《彭州市农业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经济增速、农民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为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小农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发展轨道,需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效,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造,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研究对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农业协会,以彭州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在整理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获取研究数据,以评价彭州市农业协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剖析产生的问题和原因。针对彭州市农业协会的发展壁垒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强化农业协会运营能力与优化彭州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对国家、四川省、成都市与彭州市农业协会的政策、发展历程、组建形式、发展现状等基础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彭州市农业协会在沟通协调多方、服务其它主体、推广专业技术、维护行业自律各方面的实践成果。参照各类评估方式的原则和框架,根据彭州市实际情况设计评价指标和问卷,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农业协会的基本信息、组织运行情况、服务工作情况、外部环境情况等数据,对彭州市农业协会的履责成效进行简要评价。进而从政策环境、服务能力、资金运营、人才建设、核心技术多个方面详尽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问题主要体现在保障监管相对较弱、服务功能开展困难、运营资金十分有限、缺少核心技术支撑、专业人员配置稀缺;究其根本原因是政策体系不全、服务机制不完善、筹资方式不多样、技术交流不通畅、引进人才比较难等多方面制约着彭州市农业协会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彭州市农业协会的进一步发展制定相应对策:完善政策法规保障,积极争取政策倾斜;规范组织内部结构,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改善财务管理制度;多元形式整合技术,积极参与新品实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陈新[4](2020)在《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欠发达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更为艰巨。因此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乡村振兴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其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欠发达地区乡村建设现状的分析,找出了欠发达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产业支撑力不足以及农民持续增收难等方面的难点。其次,通过对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启示,即乡村建设要符合实际,不可照搬照抄;要重视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支持、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建设乡村的自主性;乡村建设要稳步推进,不可一蹴而就。最后,从四大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对策,即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幸福感。

郜清攀[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张世定[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段雪珊[7](2019)在《农业产业融合中的农政、农资与农民 ——基于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张春照[8](2019)在《重塑乡政村治: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基于广东省乡村治理的实证与理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发展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发展是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核心问题是我国乡村如何通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乡镇政府一元化行政权威主导为特点的传统“乡政村治”模式在处理乡村多元化权益主体诉求、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捉襟见肘,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所需。众所周知,我国乡村发展存在南北差别和东西差异,东西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南北差别是南方与北方文化的不同。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区域内乡村差距也比较大,而且欠发达地区乡村在我国乡村占绝大多数。历史提供一种解释的逻辑,以历史为视角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模式发展的历程,从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发展脉络寻找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因与逻辑生成,明确我国传统“乡政村治”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是新时代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问题是思考的逻辑和起点,以广东省H县乡村调查的实证分析为起点,通过发放问卷、座谈、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调查方式探寻广东省H县“乡政村治”模式的新挑战,籍此探寻新时代我国传统“乡政村治”模式的困境。理论提供一个分析的视角和发展方向,以治理现代化为分析视角透视我国传统“乡政村治”困境产生的原因,诸如垂直性、平衡性、内外以及官民等矛盾,明确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与原则,其目标就是维护农民公民权利、重构乡村社会价值体系、树立乡村制度权威、构建乡村新秩序,并遵循权益维护、自主性治理、法治、有效性等原则。现实是一面镜子,也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路径,通过梳理、吸收、借鉴欧美、亚洲等发达国家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为推动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经验与案例提供一个良好的佐证和可行性路径,广东省通过重塑传统“乡政村治”模式,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通过落实“简政强镇”、重塑“乡政”,推动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实现乡镇政府“善政”,通过重塑“村治”,发展乡村“一核多元”协同共治,提升乡村治理主体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作用,有效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这些典型的做法潜藏着可供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借鉴的灵感或答案。乡村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存的政治场域,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治理场域。在压力性体制下,悬浮化与内卷化凸显的“乡政”以及附庸自治和行政化倾向突出的“村治”面对乡村内生性需求也是迫于应对,同时,由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元权益主体出现、不同权益诉求也逐渐显现。在现有乡村治理模式下,探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就尤为必要,明确重塑“乡政村治”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首先,重塑“乡政”,推动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以服务理念的创新夯实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的价值体系、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以机构改革的成效理顺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的行动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形成治理合力,以体制机制的完善筑牢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的制度体系,确保乡镇政府高效有序运行。其次,重塑“村治”,提升新时代乡村“一核多元”治理主体的能力。新时代乡村各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还不能满足“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需求,通过落实基层党建机制、增强村庄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权责界定、提高村民委员会自治与协助能力,通过职责定位、提升民间组织的参与和服务能力,通过维护农民权益、提升其主体能力,籍此来提高乡村各治理主体能力,发挥各治理主体在“一核多元”协同共治中的应有作用。总之,通过重塑传统“乡政村治”,推动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完善“一核多元”协同共治,实现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治理基础。通过治理现代化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乡村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能吸引年轻人的地方,让农民过上现代生活,让城乡互动自由流通成为现实,打破现代化必然是乡村衰败的“铁律”。

曾宪禄[9](2016)在《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把握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思想逻辑和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形成了新时期应对农民、农村、农业新状况的习近平“三农”思想。本文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化收集、整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书籍、文献和重要讲话,形成习近平“三农”思想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从五个部分研究了习近平“三农”思想。第一部分,绪论。说明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关于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确定了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三农”思想和中国化的的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两个维度,从农业基础地位、“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论述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农业强: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科技兴农,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化机制;统筹推进“大农协”与“大农政”。关于农村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关于农民富:完善惠农富农政策;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鼓励农民转移就业。第四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逻辑理路。体现在如下几个维度: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科技兴农要紧抓不放,农业治理体制要与时俱进,农业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制度建设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保证。第五部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现实指导性。农业丰则基础牢: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稳步推进大农业改革进程。农村安则社会稳:建设维稳农村的优秀干部队伍;落实消除农村贫困的精准扶贫工作;发展传承乡土文明的农村生态经济。农民富则国家盛:广辟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想方设法培养农业接班人;各显其能统筹城乡发展。习近平“三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最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张贵华[10](2013)在《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研究》文中提出农产品连锁经营策略的研究,是一个既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命题,同时又是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现代农业发展大局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农产品的连锁经营,已成为推广农产品、加速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形式。而在我国,作为当今世界商品流通和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农产品连锁经营虽然在我国已开始得到推广,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从全局来说,农产品连锁经营还远远没有在全国规模化地展开,发展的水平还很低,经营方法、策略的系统研究还很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策略研究,通过系统的理论探讨、经验反思、实践总结,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创新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以指导我国农户、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产品营销企业的经营实践,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回顾梳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文献、具体阐释农产品连锁经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经营状况作出系统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的构建与选择、提出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这些模式和策略对促进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第一章导论,主要阐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文献作出综述评析和借鉴。第二章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基础理论回顾,主要讨论了与研究农产品连锁经营有关的理论依据,包括相关经济理论、连锁经营与管理理论、相关经营模式理论等,为下一步连锁经营分析和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探讨了连锁经营的定义和本质内涵,连锁经营的特征以及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一般特征和要求,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类型。为下一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分析,主要概括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发展状况,运用SWOT方法对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剖析,对当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较详尽的讨论。并对最早引入“农超对接”的家乐福连锁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支持。第四章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国际比较分析,以美、日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为例,分析美国的一体化、日本的农协会制度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特点、国内外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经验比较以及对我国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启示,以利于借鉴它们的经验,为一步研究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以及模式的选择拓展了思维、提供了帮助。第五章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的选择,首先分析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选择的必要性和目标以及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选择的原则,提出了四种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的选择,为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策略提供支持。第六章我国农产品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主要分析研究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意义和我国农产品的消费特点,从中发现消费行为的规律,提出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理论框架和假设,对农产品消费选择做出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连锁经营方式的认同状态以及要求,为研究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策略以及提出政策建议提供有力的依据。第七章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主要策略研究,提出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基本策略,具体包括: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消费者管理对策;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品牌化的策略: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经营主体,着力提高规模经营效应;大力发展城市圈超市农业,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基地;打造现代化物流配送品台,提升农产品物流效率构建多种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农超对接”改造;正确运用选址策略,合理布局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点;大力推行绿色经营,构建农产品长效安全机制。第八章推进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就政府作为提出建议。要求各级政府对农产品连锁经营,做好推动、服务与指导。具体建议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农产品连锁经营健康发展;鼓励市场建立中介机制,搞活农产品连锁经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助推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发展;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支持电商模式的发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概括本文的研究结论,分析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发展前景,提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二、农协——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基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协——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基石(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合作社功能演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简要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本文的不足
2 国外农民合作社功能演变研究——基于马克思“过渡点”视角
    2.1 以马克思“过度点”视角看西方合作社
        2.1.1 西方合作社的起源与发展
        2.1.2 西方合作社关于“过渡点”的功能走向
        2.1.3 西方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建设的启示
    2.2 以马克思“过渡点”视角看东亚合作社
        2.2.1 东亚合作社的起源与发展
        2.2.2 东亚合作社关于“过渡点”的功能表现
        2.2.3 东亚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建设的启示
    2.3 小结:国外农民合作社在不同阶段的功能演变规律
3 我国农民合作社功能演变研究——基于马克思“过渡点”视角
    3.1 以马克思“过渡点”视角看农民专业合作社
        3.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关于“过渡点”的功能定位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渡点”方向评判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动偏离“过渡点”的原因与矫正
    3.2 以马克思“过渡点”视角看农村股份合作社
        3.2.1 文献综述:现阶段农村股份合作社的“是”与“非”
        3.2.2 内涵揭示:农村股份合作社的“过渡点”意义
        3.2.3 战略思考:农村股份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方向把握与规制保护
    3.3 以马克思“过渡点”视角看“三位一体”合作社
        3.3.1 顶层设计:推行“三位一体”合作社的必要性
        3.3.2 功能一体化:“三位一体”合作社的综合实效性
        3.3.3 连接纽带:“三位一体”合作社是“过渡点”基石
    3.4 小结:我国农民合作社在不同阶段的功能演变规律
4 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轨迹及其内在逻辑与外部条件
    4.1 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学理逻辑
    4.2 国外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的演进轨迹
        4.2.1 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欧洲国家合作社的主导功能
        4.2.2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合作社的主导功能
        4.2.3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合作社的主导功能
        4.2.4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合作社的主导功能
        4.2.5 进入新世纪后西方国家合作社的主导功能
        4.2.6 日本合作社的主导功能集社会、经济和政治功能为一体
    4.3 我国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的演进轨迹
        4.3.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为主导
        4.3.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政治功能并重转向以政治功能为主导
        4.3.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并重
        4.3.4 进入新世纪:以经济功能为主导
    4.4 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
        4.4.1 国外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
        4.4.2 我国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
    4.5 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外部条件
        4.5.1 国外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外部条件
        4.5.2 我国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外部条件
5 我国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未来走向
    5.1 典型案例:农民合作社主导功能演进的“过渡点”实践
        5.1.1 河北内丘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践
        5.1.2 浙江瑞安“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社
        5.1.3 贵州塘约“村社合一”的新型农村合作模式
    5.2 正确方向:农民合作社是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点”
        5.2.1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符合马克思“过渡点”性质
        5.2.2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制度
        5.2.3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顺应我国国情民意
    5.3 未来走向:我国农民合作社“过渡点”的前景展望
        5.3.1 农民合作社引领着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
        5.3.2 农民合作社展示了未来农村的发展前景
        5.3.3 农民合作社有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与发表论文

(2)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理论视角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样本选取原则
        (二)样本基本概况
        (三)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彭州市农业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协会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1.3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农业合作理论
        2.2.3 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
第3章 彭州市农业协会发展现状
    3.1 政策依据
    3.2 发展历程
    3.3 协会现状
        3.3.1 地区详情
        3.3.2 注册情况
        3.3.3 业务范围
        3.3.4 效果评价
第4章 彭州市农业协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保障监管相对较弱
        4.1.2 服务功能开展困难
        4.1.3 运营资金十分有限
        4.1.4 缺少核心技术支撑
        4.1.5 专业人员配置稀缺
    4.2 问题的原因
        4.2.1 权责界限不明晰,政策体系不健全
        4.2.2 组织管理较混乱,服务机制不完善
        4.2.3 协会依赖性太强,筹资方式不多样
        4.2.4 技术研发力较差,技术交流不通畅
        4.2.5 思想认识不到位,引进人才比较难
第5章 优化彭州市农业协会发展的对策
    5.1 完善政策法规保障
    5.2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5.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5.4 多元形式整合技术
    5.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彭州市农业协会发展问题调查问卷
致谢

(4)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方法
    四、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发展的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乡村发展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乡村发展的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乡村发展的思想
        (三)江泽民关于乡村发展的思想
        (四)胡锦涛关于乡村发展的思想
        (五)习近平关于乡村发展的思想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涵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现状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的概念
    二、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现状
        (一)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地区乡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
        (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但仍难以满足加快乡村发展的需要
        (四)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五)社会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但仍滞后于人民的需求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分析
    一、乡村建设的资金短缺
        (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建设资金需求大
        (二)财政投入不足
        (三)欠发达地区乡村长期处于“资金净流出区”
    二、乡村发展的人才匮乏
        (一)人才流失严重
        (二)人才流向乡村的激励机制、保障体系不健全
    三、乡村发展的产业支撑力不足
        (一)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二)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度低
        (三)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四、农民持续增收难
        (一)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
        (二)财产性收入比重偏低
        (三)农业生产中的不稳定性
第五章 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一、日本的造村运动
        (一)日本造村运动的背景
        (二)日本造村运动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三)日本造村运动的经验
    二、韩国的“新村运动”
        (一)韩国实行“新村运动”的背景
        (二)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三)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三、美国的乡村建设
        (一)美国乡村建设的背景
        (二)美国乡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三)美国乡村建设的经验
    四、启示
        (一)乡村建设要符合实际,不可照搬照抄
        (二)要重视政府在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引导作用
        (三)充分发挥基层建设乡村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乡村建设要稳步前进,不可一蹴而就
第六章 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对策
    一、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稳定提高财政的投入力度
        (二)引入社会资本共推乡村振兴
        (三)充分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二、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一)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力度
        (二)引导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三)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三、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巩固发展第一产业
        (二)依托特色品牌,提高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三)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四、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幸福感
        (一)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释放乡村内部就业增收活力
        (二)通过改革释放“沉睡”资产的活力,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三)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一)体制性要素
        (二)制度性要素
        (三)主体性要素
        (四)策略性要素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实地调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重塑乡政村治: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基于广东省乡村治理的实证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传统“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困境
        (二)研究意义:通过重塑”乡政村治”实现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治理及其现代化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我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基本现状
        (三)关于国外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四)侧重于广东省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五)相关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逻辑进路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进路
    五、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政权”管制模式
        (一)“乡村政权”管制模式的概况
        (二)“乡村政权”管制模式的特点与绩效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管制模式
        (一)“政社合一”管制模式的概况
        (二)“政社合一”管制体制的特点与绩效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乡政村治”治理模式
        (一)“乡政村治”治理模式发展概况
        (二)“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特点与绩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传统“乡政村治”模式的挑战与困境
    一、新时代广东省H县乡村及其治理的概况
    二、新时代广东省H县“乡政村治”模式的新挑战
        (一)乡镇政府一元化行政权威主导
        (二)乡村社会权益主体多元化倾向突显
        (三)乡村治理主体治理能力呈现弱化倾向
    三、新时代我国“乡政村治”模式的困境分析
        (一)乡政的“悬浮化”与“内卷化”凸显
        (二)村治“附属行政化”倾向突出
        (三)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四)乡村治理主体治理能力尚待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传统“乡政村治”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乡政”与“村治”间的垂直性矛盾
    二、村庄党支部与村委会间的平衡性矛盾
    三、社会组织与权力组织间的“内”“外”矛盾
    四、农民与其他权力主体间的“官”“民”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治理国外经验分析及其借鉴
    一、官民共治的韩国“新村运动”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三)办好教育培训
    二、不完全政府下的美国乡村小城镇建设
        (一)高度自治的基层地方政府建制
        (二)以规划与法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以农业合作社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体制与法律保障德国乡村渐进更新
        (一)市镇制度保障地方政府自治
        (二)多种机制保障乡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
        (三)法律法规促进农村社会有序发展
    四、政府主导的日本乡村造村运动
        (一)自治与集权并存的基层管理体制
        (二)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并鼓励因地制宜
        (三)发挥乡村自治团体的综合效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构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及原则
    一、明确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一)构建乡村农民公民权利
        (二)重构乡村社会价值体系
        (三)树立乡村治理制度权威
        (四)构建乡村新秩序
    二、确定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原则
        (一)坚持权益维护原则
        (二)坚持自主性治理原则
        (三)坚持法治原则
        (四)坚持有效性治理原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一、重塑“乡政”,推动新时代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
        (一)以服务理念的创新夯实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的价值体系
        (二)以机构改革的成效理顺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的行动体系
        (三)以体制机制的完善筑牢乡镇政府现代化转型的制度体系
    二、重塑“村治”,提升新时代乡村“一核多元”治理主体的能力
        (一)以强化制度权威为核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以权责界定为中心提高村民委员会自治与协助能力
        (三)以职责定位为目标提升民间组织的参与和服务能力
        (四)以权益维护为导向提升农民主体能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附录

(9)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
    1.4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本研究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三农”思想
        2.1.1 农业的基础地位
        2.1.2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2.1.3 农业合作化道路
        2.1.4 缩小工农差别与消除城乡对立
        2.1.5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
        2.2.1 毛泽东“三农”思想
        2.2.2 邓小平“三农”思想
        2.2.3 江泽民“三农”思想
        2.2.4 胡锦涛“三农”思想
第3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3.1.1 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1.2 推进科技兴农,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3.1.3 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
        3.1.4 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化机制
        3.1.5 统筹推进“大农协”与“大农政”
    3.2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3.2.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3.2.2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3.2.3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3.3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3.3.1 完善惠农富农政策
        3.3.2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3.3 鼓励农民转移就业
第4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逻辑理路
    4.1 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4.2 农业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4.3 科技兴农要紧抓不放
    4.4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4.5 农业治理体制要与时俱进
    4.6 制度建设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保证
第5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现实指导性
    5.1 农业丰则基础牢: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
        5.1.1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5.1.2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
        5.1.3 稳步推进大农业改革进程
    5.2 农村安则社会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5.2.1 建设维稳农村的优秀干部队伍
        5.2.2 落实消除农村贫困的精准扶贫工作
        5.2.3 发展传承乡土文明的农村生态经济
    5.3 农民富则国家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5.3.1 广辟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5.3.2 想方设法培养农业接班人
        5.3.3 各显其能统筹城乡发展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10)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产品连锁经营基础理论
    2.1 相关经济理论
        2.1.1 农业经济理论
        2.1.2 商业经济理论
        2.1.3 农产品流通理论
        2.1.4 规模经济理论
        2.1.5 交易费用理论
        2.1.6 专业分工理论
    2.2 相关营销与管理理论
        2.2.1 营销战略理论
        2.2.2 品牌管理理论
        2.2.3 消费行为理论
    2.3 连锁经营的本质内涵
        2.3.1 连锁经营的概念
        2.3.2 连锁经营的基本特征
        2.3.3 连锁经营的类型
        2.3.4 连锁经营的价值意义
    2.4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类型与要求
        2.4.1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类型
        2.4.2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一般特征
        2.4.3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要求
    2.5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优势与风险
        2.5.1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优势
        2.5.2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风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分析
    3.1 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发展
        3.1.1 萌芽阶段:1979——1984年
        3.1.2 试点阶段:1985——1991年
        3.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3.2 当前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
        3.2.1 农产品经营主体格局初步形成
        3.2.2 探索和形成了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基本模式
        3.2.3 案例:湖南家乐福连锁超市“农超对接”的实践案例剖析
    3.3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3.1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规模较小,规模经济效益不强
        3.3.2 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不够,物流成本高
        3.3.3 农产品产销信息化程度低,交易方式创新不够
        3.3.4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建设水平差
        3.3.5 供应链管理水平低,制约了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
        3.3.6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管理水平低
        3.3.7 专业人才不足,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技能较低
    3.4 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SWOT态势分析
        3.4.1 发展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优势
        3.4.2 发展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劣势
        3.4.3 发展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机遇
        3.4.4 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中的主要阻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4.1 美国的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及特点
        4.1.1 美国的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
        4.1.2 美国的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的特点
    4.2 日本的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及特点
        4.2.1 日本的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模式
        4.2.2 日本的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的特点
    4.3 国内外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经验比较
        4.3.1 连锁的类型与模式方面的比较
        4.3.2 经营理念比较
        4.3.3 营业网点选址布局的比较
        4.3.4 经营实力上的比较
        4.3.5 物流配送与服务体系的比较
        4.3.6 政府政策扶持方面的比较
        4.3.7 政府严格监管农产品的销售
    4.4 国外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启示
        4.4.1 培育流通主体,提升组织化程度
        4.4.2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4.4.3 减少流通环节,努力降低经营成本
        4.4.4 重视冷链物流建设,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4.4.5 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支持连锁企业的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的选择
    5.1 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选择的必要性与目标
        5.1.1 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5.1.2 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选择的目标
    5.2 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选择的原则
        5.2.1 实用原则
        5.2.2 可控原则
        5.2.3 协同原则
        5.2.4 增效原则
    5.3 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的选择
        5.3.1 生产企业主导型模式
        5.3.2 加工企业主导型模式
        5.3.3 零售商业主导型模式
        5.3.4 农商协作型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农产品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分析
    6.1 研究农产品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意义
        6.1.1 为农产品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指导
        6.1.2 为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的选址提供支持
        6.1.3 为政府制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对策提供支持
        6.1.4 为农产品生产与供应链建设提供指导
    6.2 我国农产品消费的特点
        6.2.1 农产品的交义弹性缩小
        6.2.2 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明显
        6.2.3 农产品的安全需求越来越高
        6.2.4 农产品的新鲜度越来越受重视
        6.2.5 购买的方便性需求越来越强
    6.3 理论框架与假设
        6.3.1 相关理论回顾
        6.3.2 研究假设
    6.4 农产品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4.1 抽样设计与数据特征
        6.4.2 因子主成份分析
        6.4.3 R型聚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策略
    7.1 以农产品消费者为中心,加强营销创新
        7.1.1 重视消费者的管理,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7.1.2 引入体验营销策略,增强连锁经营的创新活力
    7.2 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品牌化发展的策略
        7.2.1 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7.2.2 依托农产品龙头企业进行配套深加工,提升品牌形象
    7.3 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经营主体,着力提高规模经营效应
        7.3.1 鼓励本土大型商贸连锁集团发展农产品经营
        7.3.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农产品连锁超市网点
    7.4 大力发展城市圈型超市农业,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基地
        7.4.1 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着力解决供应问题
        7.4.2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增强经营竞争力
    7.5 打造现代物流配送平台,提升农产品物流效率
        7.5.1 依托第三方物流,构建现代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平台
        7.5.2 发展经营企业自建农产品集配中心
    7.6 构建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农超对接”的升级改造
        7.6.1 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实现生产和销售对接
        7.6.2 构建“超代农”经营模式
        7.6.3 构建“超加鲜”经营模式
        7.6.4 构建“超农互竞”经营模式
    7.7 正确运用选址策略,合理布局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点
        7.7.1 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点选址的重要性
        7.7.2 影响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点选址的主要因素
    7.8 重视消费者的安全需要,构建农产品长效安全机制
        7.8.1 影响农产品消费者安全认知的因素
        7.8.2 加快农产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7.8.3 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7.9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产品连锁经营从业人员素质
        7.9.1 企业加强农产品连锁经营人才的培养
        7.9.2 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的支持
    7.10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进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政策建议
    8.1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8.1.1 税费政策上的扶持
        8.1.2 在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点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8.1.3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与管理
        8.1.4 政府应重视标准体系建设,着力塑造农产品连锁经营品牌
    8.2 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农产品连锁经营健康发展
        8.2.1 在模式类型选择上给予指导
        8.2.2 要引导企业加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管理和技术培训
        8.2.3 加速农产品生产的品牌建设
    8.3 鼓励市场建立中介机制,搞活农产品连锁经营
        8.3.1 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发兴办的合作组织
        8.3.2 加强供应链联盟,支持物流多元化
        8.3.3 组织各种农产品展销活动
    8.4 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助推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发展
    8.5 加快信息化建设,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研究的不足
    9.3 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农协——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基石(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合作社功能演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点”视角[D]. 罗宗艳.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3]彭州市农业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滢. 西南大学, 2020(01)
  • [4]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对策研究[D]. 陈新.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7]农业产业融合中的农政、农资与农民 ——基于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分析[D]. 段雪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8]重塑乡政村治: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基于广东省乡村治理的实证与理论分析[D]. 张春照. 吉林大学, 2019(10)
  • [9]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D]. 曾宪禄. 福建农林大学, 2016(10)
  • [10]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研究[D]. 张贵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农协——农业产业化的坚强基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