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Q 外壳在行动

ICQ 外壳在行动

一、ICQ外壳在行动(论文文献综述)

舒展[1](2018)在《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及影响 ——基于腾讯区域化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化媒体的使用逐渐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由于具有移动化、便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优势,社会化媒体正在渐渐取代传统新闻媒体,成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社会化媒体的嵌入,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区域内大众传播,更使区域内人际传播、政府传播发生变化,且三者相互作用。论文引入社会嵌入理论对社会化媒体的区域传播开展研究,以我国最大的社会化媒体腾讯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剖析社会化媒体从虚拟空间到现实场景,嵌入区域传播后,对区域公众的人际传播、区域媒体的大众传播、区域政府的政府传播的影响,以及三者间的协同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被社会化媒体嵌入的公众在区域传播中的传播行为、人际网络重建;2.区域大众传媒与社会化媒体人际传播的互嵌,要求大众传媒在内容发行、新闻生产、专业思维上的社会化;3.区域政府在社会化媒体嵌入后,在政府传播体系、过程、政府上的社会化。本研究发现:1.被社会化媒体嵌入的公众在个体区域复制呈现社会化,同时重构了区域个体所处的人际网络,实现线上线下的区域融合,并将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个体,使“身体在场”的任一个体都可能成为“传播中心”;2.在区域大众传媒与社会化媒体人际传播的互嵌中,大众传媒的意义已不仅是提供信息,而是作为“公共空间”内在部分,成为“地方”关系中的一部分。区域传媒体现出发行社会化、区域新闻生产社会化、区域议程把关社会化等特点;3.区域政府在社会化媒体嵌入后,政府、媒体、公众,三方重新调配权利分割,政府传播体系呈现出结构对公众入伍开放。体系功能实现公众直议,体系文化接纳公众监督。传播过程呈现出扁平化、非线性的特点,突破了政府传播的科层制。传播政策,包括政治规则制定、政治违规裁决、政治管理实施,均是由区域公众通过社会化媒体深度参与其中,实现了传播政策社会化。研究分析了媒体、政府、公众三者的协同,提出建立三个协同场——“公众与媒体间的区域信息场”、“公众与政府间的区域议政场”、“政府与媒体间的区域舆论场”,保证协同效果。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使区域传播系统内诸要素——公众、媒体、政治力量均发生改变。公众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自组织能力,媒体与政治力量则不得不调整姿态,与日渐强大的公众建立有效的交互沟通。在社会化媒体政府传播实证研究方面,现有文献还是以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更为深入的量化研究相对比较缺乏。事实上,随着政务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上的相关数据呈现井喷式性增长,这些互联网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客观性强、获取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蕴含丰富价值,如何在政务新媒体领域应用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论文以腾讯政务企鹅号为例,在开放政府视角下,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探讨政府机构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这对政务新媒体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最后本论文通过案例研究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来剖析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推进程度,为国家治理和互联网政治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发现互联网背景下政务创新的四个趋势:第一,从统治走向治理。第二,从人治走向法治。第三,从管制走向服务。第四,从全能走向有限。作为互联网化的政务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务微信正依托强社交性、高内容内化率、一体化服务能力等优势,将治理型政府、法治化政府、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在实践意义上,本研究有助于区域媒体、政府认知社会化媒体嵌入对公众的影响,以及随之带来对媒体、政府角色改变的要求。在媒体与公众的协同方面,媒体发布信息较少直达区域公众,同时公众发布信息也较少直达区域媒体,建立区域社会化信息场实现二者“互译”非常必要;在公众与政府的协同方面,公众从线上围观到围聚倾向明显,使政府形成新的管理难点,同时政府通过微博社会化媒体工具压缩时空距离、缓解区域矛盾,建立区域社会化议政场实现“互信”非常重要;在政府与媒体的协同方面,政媒协同净化网络环境、澄清谣言责任重大,而新闻网站长期角色失位,未能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区域社会化舆论场实现“政治媒体化”的“互融”,对舆论引导意义深远。

孟佳[2](2011)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新闻问题探究》文中提出从异化被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到最后马克思把哲学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异化劳动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并不是“天才头脑”的主观发现,也不是偶然的“内心波澜”后的产物,而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或商品经济条件的大环境中,资本统治劳动、劳动产品奴役人等种种弊端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劳动者丧失了人的本质后,马克思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四个方面的分析和对异化劳动产生根源的全面剖析,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这一理论中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不仅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熠熠生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代中国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闻运用网络传播,将新闻事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新闻发展阶段。国际互联网在给新闻传播事业带来新景观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新闻曾未遭遇过的问题。这不仅给新闻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更是给整个充斥着网络新闻的社会及社会中的每个微观主体人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正视网络新闻中的种种问题并运用切实可行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几百年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中的四个规定性的分析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构想等思维方法、价值选择、方法论意义都对于分析、解决当下网络新闻问题有着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因此即使以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视阈来进行透析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网络新闻问题,仍然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从而对症下药。当然,网络新闻的出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仅仅只是一小部分,网络新闻的蓬勃是不可逆的时代浪潮,这就更要求要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关于扬弃异化的思想去正视网络新闻中的问题:一方面,承认在社会转型期,网络新闻的异化是网络新闻发展的必经阶段,肯定其历史作用;另一方面,要在充分认识网络新闻异化给人带来的扭曲和摧残,在异化的基础上进行扬弃,从而让中国网络新闻更步履铿锵的向前阔步,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黄雪亚[3](2010)在《生命之光与价值之镜 ——教师Blog的价值解读》文中认为“当你以你的眼睛凝视有形的人时,你在寻找什么呢?”用丹纳的话说,他必须在“化石外壳”的背后寻找动物,在文献的背后寻找人。在人的背后寻找灵魂。而我在教师Blog的背后寻找它的价值。人的活动是一种价值性实践活动。教育行为需要反躬自问,需要进行价值审视。我将研究目光聚焦于教师Blog的价值,以“价值”视角作为研究教师Blog的可能的“点”。通过对教师Blog世界的探寻,去尽可能传达出对教师Blog现象的灵思和解悟,旨在对教师Blog的价值作出解释性的理解、达到多层意义的价值解读。而这些阐释是出自一种对教师Blog“在场”的思的必然性。本研究整体上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注重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师Blog的价值这一话题作研究,在于:它明确的、直言不讳的对价值的认可。具体而言,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作为质的方法的运用,教育叙事研究重在对教育现象“质”的直观以再现其“质”,重在对教育行为“意义”的探寻以对其进行“意义解释”,体现出对教师生活故事的重视和对教师内心体验的关注。为使样本尽量具有代表性,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层次性及全面性,我选取了小学、中学、大学三位教师的Blog为研究对象:琼闽数缘、水谷龙生、心翔如风。同时,这三位教师在Blog上都兼有另一身份(琼闽数缘: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研究与应用基地Blog指导老师;水谷龙生:《旅途》Blog期刊编辑;心翔如风:领雁工程读书博客的发起者、建立者、引领者),因此,我的研究线索是以三位教师的个人Blog及他们在Blog上的兼有身份的延拓活动来展开。教师Blog的存在与高速发展的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意义。教师Blog的出现,体现了对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尊重,还给了教师话语权,促进了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主体意识觉醒,最终指向教师自身内在的意义构建。这就是教师Blog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Blog是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延伸;教师Blog是教师职业的一种行走方式。教师Blog对我们的启示,或许就在于让我们形成一种切近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更直接的、交互的和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走近教育问题。

黄江泉[4](2009)在《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文中提出人际关系在中国企业不仅是一个保健因素更是一个激励因素,建设、管理、开发好人际关系,将极为有效的促进员工与企业潜在能力的挖掘,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与推进器,因此,有学者称之为一种与货币、厂房等有形资本形式不同的新无形资本型态——人际关系资本(王询教授亦称其为人际资本或关系资本)(王询,2000)。不过,许多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在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上非常差,不仅不能充分利用人际关系的潜在价值,反而加重了员工的低敬业与离职等危机,严重的限制了企业持续发展。对人际关系资本这一称呼,在国外几乎没有相对应的词语表达,其最类似的表达如“interpersonal relation capital”,但是,该词语根本不足以解释中国语境下的关系资本内涵,它探讨的主要是人际技能而非人际交往现象下的关系本质,而且,西方学术界对之研究时也只有在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研究中附带性提及,缺乏研究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尽管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将人际关系嵌入于社会经济发展中进行研究将有更大作为,因为人际关系对中国比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更为全面而深刻,中国人常常在人际关系技能以外赋予它更多有中国特色的关系内涵,但是,中国以及国外学者对中国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的研究仍缺乏相当的独立性,研究的领域也只局限于探讨企业联盟之间的关系资本或关系营销问题,对于企业以外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资本研究很是缺乏,部分学者对之零碎的研究根本不能引起人们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视。正因为此,我们仍不知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价值究竟来自于企业何处,不知它由哪些维度构成,也不知人际关系是如何转化成对企业有益的资本形态的;对如何评估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水平以及怎样创造、整合与维护企业人际关系资本等问题研究的缺乏也使我们在具体建设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时常常不得要领,带着这些疑问与缺憾,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拓性探索工作——(1)揭示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价值来源为了使关系资本研究嵌入于主流经济学研究,并得到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支撑与解释,本文通过对企业本质的剖析,阐释了企业的价值来源,也深入发掘了企业内部基本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最基本的关系是员工之间的各种劳动关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关系,而企业的价值最根本的是来源于员工的生产劳动,即劳动价值论,因此,企业内部关系资本价值与企业的主流价值的结合点在于关系双方主体的生产劳动,或者说,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价值主要来源于员工的劳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劳动协作与交换关系之中。(2)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结构体系运用协调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的价值构成展开论证,建构了一个以经济资本、协调资本(管理资本)、人际公民行为资本(社会资本)三个指标为一级指标、下辖八个二级指标二十二个三级指标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结构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如何转化为资本的机理进行了重点而详细的阐释。结果表明,该资本结构体系完全合乎人们的常规性认知,层次清晰,易于理解与操作,它不完全同于一般学者从关系认知、关系情感、关系行为三个维度对关系资本进行建构的思路,改变了过去有关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结构维度研究缺乏清晰可行的结构标准以致使读者陷入繁琐而混乱的分类标准而难以发现有用信息的局面(唐元虎和郭俊华,2004),大大利于在实践中推广与运用。(3)进行了一定的实证验证运用SPSS17.0软件中的简单相关法、因子分析法、共线性诊断等统计法,对所构建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结构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其整体的a’系数达到0.901,KMO值为0.847,具有很高的信度与效度;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与一系列人际关系资本化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假设检验,绝大部分都得到了较强支持。(4)建立了评估方法与评估模型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权重分配法以及模糊评判法,通过给上述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结构体系中的各层级各指标分别赋权的方式,第一次建构了一个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结构指标权重体系模型,然后确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模糊均值评判法两种评估方法,并进行了案例操作验证。结果表明,两种评估方法在评估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水平时,得分数基本一致,不过,模糊综合评判法测度的结果相对准确一些,而模糊均值评判法操作时要简单些。(5)提供了关系资本运营的建议本文从企业的基础设施、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影响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入手,分关系资本的创造、整合与维护三个层面,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运营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举措与建议。结果表明,增加人际物理空间的接触、化小组织结构规模并使之网络化、发展组织认同、培育协作型企业文化、开展人际情感管理、培训人际交往技能等是创造与积累企业内部关系资本的基本途径。

孟庆军[5](2007)在《网络学习代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因此,改善学习成为全球性任务。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成为革新学习模式的重要“动力”。不能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确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我们看待学习的目光,也将影响学习的未来。但是,在信息时代,我们不仅关注学习的当前效果,更重视其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伴随着代价的付出,而这种代价是巨大的,制约着学习者的发展。本文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代价的根源及其影响。在理论方面,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代价理论多理论并存,并以社会交往理论作为研究主线,对网络学习代价问题展开研究。在实证方面,一方面吸纳一些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论据;另一方面本人以内蒙古赤峰学院的部分教师、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网络学院的网络学员和赤峰第二中学(高中)、赤峰第十一中学(初中)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网络学习代价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着重从如下几个维度展开:第一,问题的提出。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在促进学习方面确有其优势,但学习者似乎进入一种无批判的狂热境界,对网络学习代价没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代价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前提。网络学习需要交往和网络学习具有代价是本研究的基本观点。第三,网络学习交往环境的制约性。由于网络交往的不在场特征,亦即面对面交往的缺失和符号交往的简单化,导致学习者健康人格和对事物判断、理解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的影响。第四,网络伦理环境的无序性。网络空间交往主体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伦理空间呈无序态,这是网络交住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伦理困境。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无实体的交往,缺乏身体的道德担保容易导致网络学习者伦常松懈。第五,网络学习虚拟交往的局限性。虚拟的交往环境隐匿了人的身份,消解了现实环境中的角色义务,自主性学习异化为独立学习,缺失了竞争性人格的培养以及学习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第六,网络学习数字技术的负效应。人类在使物人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物化了,计算机与网络是把学习者的主体的、复杂的、创造的思维异化为客体的、简单的、重复的操作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造成了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身心等多重负面影响。第七,网络学习代价控制策略。网络学习的价值在于虚拟,而代价也在于虚拟。针对技术异化和面对面的学习交往缺失所导致的网络学习代价,必须实施必要的代价控制策略,以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第八,结语。技术异化和面对面交往缺失导致代价的产生,网络学习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要求而独立实现。网络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交互的过程。网络使学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性、对话的平等性、网络的交互性和虚拟性等,同时也由于现实中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缺失而导致学习者全面发展受到极大地限制。学习者可以利用计算机所提供的脑思维功能而辅助学习,同时也承担着计算机所带来的对学习者素质形成的负面影响。虚拟的网络世界改变了现实环境中人们在场交往方式的同时,也屏蔽了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份特征,必然要产生虚拟性角色与现实性角色的价值冲突。美国《教育周刊》调查认为:如果不正确使用计算机,会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而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说:“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决不可用计算机去“教”科学,去“教”人。利用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网络学习过程,阐述人与人交往对学习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强调教师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这是教育的重要所在。没有一种理论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教师可以离开教育舞台,电脑是最好的老师。网络提供了一种学习环境,但这种环境是以面对面交往缺失为代价,因而导致人的发展的不完整。代价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了获得一定的学习价值,也总要作出某种或某些放弃、付出或牺牲。没有代价就不可能有价值创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合理的代价思维。网络学习需要实施代价控制策略,即成本性代价限制策略和损失性代价控制策略。

赫丽萍[6](2007)在《博客意见的传播现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博客的不断发展壮大,博客意见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显着。本文首先从博客的兴起、发展入手,从舆论学的角度,对博客意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通过对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比较,对两者的内在联系作出了开创性的阐述,明确指出两者的互动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原因、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互动机制、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互动意义等三方面内容。在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互动中,博客意见对社会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博客意见为社会舆论提供议题;博客意见的“软力量”有助于形成舆论的社会注意;博客意见的松散群体促进社会议论自由空间的形成。最后,文章对博客意见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对博客意见的扶持与保护、对博客意见的重视与利用、对博客意见的规范与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的。

刘成新[7](2006)在《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源远流长。课程教学的发展变迁既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同时它更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传统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技术作为文化裂变的重要动因,它对当下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全部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观,本文从历史、现实和社会文化联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适当的实证研究与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去和现状,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全文共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 作者在“上篇”中首先辨析了诸如技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概念的实质内涵及其思想嬗变过程,然后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关系,并提出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互动发展的框架模型。 “中篇”集中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和认识问题。作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以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状况、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心理影响、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等问题的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行动案例分析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分析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问题的再认识问题。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视野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社会信息文化对当代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信息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体系解构和新课程体系及其文化重新建构的过程。 在论文“下篇”中,作者首先从分析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着手,初步探讨了技术教育化的发展过程,并简要分析了技术教育化发展所孕育的课程文化转型问题;然后基于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作者提出了立体化课程的建设构想,分析了立体化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将现实课堂和虚拟教育联结起来,以打造多元化、超时空的学习共同体为突破口,来促进信息时代的新型课程及其课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田贵平[8](200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建立了中国学术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中国公用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等网络。到今天,中国的网民数、计算机台数、网站数、计算机带宽容量、域名数比1994年“中国上网年”已增加了十倍甚至百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正按“摩尔”定律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生活在网络环境之中。互联网的发明,是人类继火的发明之后第二件对人类社会造成革命性转变的重大科技事件。这一事件远比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力更为巨大,意义更为深远。人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到网络之中时,正在创建着一个崭新的世界、崭新的社会,即网络世界、网络社会。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已骤然而至,它就是网络文化。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通过对网络文化各个方面的研究,来探索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 本论文首先在探讨网络文化的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网络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各种影响,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网络文化进行了界定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网络文化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论文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教育问题、网络文化与各种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作用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网络教育的构建必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去构建进行了探讨。论文还仔细研究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研究了网络文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多种思想、多种文化竞相吐艳空间的同时,又面临着如何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屏障的新课题。进而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思维、主体行为、主体人格、主体个性化等方面的进步意义和延滞,强调要发挥网络文化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统一。 最后,论文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新理论,如何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网络文化发展观为指导,改善党管意以形念的方式方法,如何提倡文化多样化,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观等问题,为全面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邓凡[9](2001)在《P2P技术及其在PIC系统中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P2P,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中译为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P2P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另外P2P在深度搜索、分布计算、协同工作等方面也大有用途。本文介绍了P2P的概念和发展的历史,详细阐述了P2P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阐释了具体如何将P2P技术应用于PIC(个人信息中心)系统的方法,最后就P2P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ABao[10](2001)在《ICQ外壳在行动》文中提出 许多朋友都在用ICQ聊天,如果整天看到的都是一个单调的ICQ面孔,多烦呀!其实ICQ外壳是很漂亮的,而且也比较容易制作! 一、精彩外壳先睹为快 要想ICQ懂“换容术”,需要先下载一个叫ICQ Plus2.05的插件。下载地址:http://www.newhua.com.cn/down/iplus205.Zip。 安装ICQ PIus2.05之前,需要先退出ICQ;安装好

二、ICQ外壳在行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CQ外壳在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及影响 ——基于腾讯区域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的重要性
    2.1 “嵌入性”是传播研究新视角
    2.2 互嵌是社会化媒体本质
    2.3 “区域”是社会化媒体嵌入起点
3 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的可行性
    3.1 位置技术提供嵌入区域条件
    3.2 接入技术提供嵌入区域手段
    3.3 三大功能促成嵌入区域应用
4 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人际传播
    4.1 区域个体复制社会化
    4.2 区域个体传播社会化
    4.3 网络区域重构社会化
5 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大众传媒
    5.1 区域传媒发行社会化
    5.2 区域新闻生产社会化
    5.3 区域议程把关社会化
6 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政府传播
    6.1 区域政府传播体系社会化
    6.2 区域政府传播过程社会化
    6.3 区域政府传播政策社会化
    6.4 腾讯政务企鹅号的实证研究
7 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典型案例——政务微信为例
    7.1 政务微信对推进公共议题的作用
    7.2 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推进程度
    7.3 协同传播视域下政务微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困境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新闻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1.1 从异化到劳动异化的考察
    1.2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3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到中国网络新闻问题探究的依据
    2.1 网络新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2.2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透视中国网络新闻问题的合理性
第三章 网络新闻异化的表现
    3.1 网络新闻产品的异化
    3.2 网络新闻活动的异化
    3.3 网络新闻环境下的类本质异化
    3.4 网络新闻环境下人与人的异化
第四章 扬弃网络新闻异化的途径简探
    4.1 技术的驾驭
    4.2 伦理的唤醒
    4.3 制度的健全
    4.4 法律的完善
    4.5 价值的选择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3)生命之光与价值之镜 ——教师Blog的价值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主题词界定
    三、教师Blog 的价值解读如何可能
    四、研究现状及其启发
    五、研究的过程
    六、研究的特色
第二部分 光的朗照——教师Blog 的现场研究
    第一节 Blog 的脸
    第二节 个人化的Blog 生活
        一、走上教师Blog 之路
        (一) “我的博客情结”
        (二) “在路上”
        (三) “边缘的守望”
        二、Blog 路上“我”做什么
        (一) 知识管理
        (二) 沟通交流
        (三) 教育叙事
        三、博友眼中的形象
        (一) “真我的风采”
        (二) “执着之大者”
        (三) “有尊严的学者”
    第三节 兼有身份的延拓力量
        一、当你走来,灯就亮了
        (一) Blog 指导教师
        (二) 思考和让别人思考
        (三) 编辑Blog 简报
        (四) 自觉自愿行动
        二、编织教育集体记忆
        (一) 《旅途》Blog 期刊
        (二) 义工编辑
        (三) 民间立场
        (四) 一种责任
        三、思想引领思想
        (一) 书香:领雁工程读书Blog
        (二) 一同上路
        (三) 指点江山
        (四) 专业引领
第三部分 镜的透视——教师Blog 的价值阐释
    第一节 教师Blog 的价值
        一、Blog 的自身价值
        (一) 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 思想共享的通天塔
        (三) 叙事研究的理想栖身
        (四) 终身学习的广阔平台
        二、秉承的价值追求
        (一) 追寻健康、快乐的教育信条
        (二) 做一个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教师
        (三) 寻找教师幸福的善好生活
        三、内蕴的职业价值
        (一) 话语权的回归
        (二) 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 意义构建的指向
    第二节 教师Blog 的生命拐点
        一、教师Blog 的“李克东难题”
        二、“既然选对了路,就不要怕远”
第四部分 反身理解
    一、我的研究:穿越镜子
    二、教师Blog:歧路花园
    三、价值自觉:生命的时刻在场
结语 行走Blog,生命在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且行,且思,且回首

(4)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3.1 关系资本所涉领域研究
        1.3.2 关系资本结构维度研究
        1.3.3 关系资本量化测度研究
        1.3.4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员工激励理论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的适用性
    2.2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对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的适用性
    2.3 企业资源理论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的适用性
    2.4 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的适用性
    2.5 企业协调理论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的适用性
    2.6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的适用性
    小结
3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的逻辑起点
    3.1 企业价值概述
        3.1.1 企业的本质
        3.1.2 企业价值来源
        3.1.3 企业价值结构
    3.2 关系资本价值在企业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3.2.1 关系资本是员工智力资本重要组成部分
        3.2.2 关系资本价值存在于人们的协作劳动中
        3.3.3 关系资本价值存在于人们的交易活动中
        3.2.4 关系资本是一种更高级的资本价值形态
    小结
4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的机理分析
    4.1 资本化的前提条件
        4.1.1 人际关系资本化的基本前提——人际信任
        4.1.2 人际关系资本化的价值升华——人际开放
        4.1.3 人际关系资本化的重要保障——人际稳定
    4.2 资本化的结构框架
    4.3 资本化的机理分析
        4.3.1 基于人际关系的企业资源资本
        4.3.2 基于关系的交易成本节约资本
        4.3.3 基于人际关系的企业协调资本
        4.3.4 基于人际关系的公民行为资本
    小结
5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5.1.1 结构模型
        5.1.2 研究假设
        5.1.3 假设整合
    5.2 量表设计
        5.2.1 问卷量表编制程序概述
        5.2.2 问卷量表试测
        5.2.3 正式施测量表
    5.3 抽样方法与样本数据概述
    5.4 研究工具选择
        5.4.1 效度分析
        5.4.2 信度分析
        5.4.3 因子分析
        5.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5 相关性分析
    5.5 数据分析
        5.5.1 描述性分析
        5.5.2 效度分析
        5.5.3 信度分析
        5.5.4 因子分析与共线性诊断
    5.6 研究假设检验
    小结
6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评估
    6.1 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6.2 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权重分配
        6.2.1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6.2.2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评估的方法选择及操作原理
        6.3.1 模糊综合评判法
        6.3.2 模糊均值评判法
        6.3.3 两种方法的比较
    6.4 评估实例分析
        6.4.1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举例
        6.4.2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的模糊均值评判法应用举例
    小结
7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的创造、整合与维护
    7.1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的创造
        7.1.1 改造利于人际的基础设施
        7.1.2 重构网络链接的组织结构
        7.1.3 培育人际协作的企业文化
    7.2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的整合
        7.2.1 组织认同整合
        7.2.2 工作任务整合
        7.2.3 人际情感整合
        7.2.4 人际技能整合
    7.3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的维护
        7.3.1 树立关系取向管理理念
        7.3.2 防止关系边缘化
        7.3.3 培育关系信任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实践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相关科研活动
附录二——问卷调查表

(5)网络学习代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网络学习的界定
        (二) 网络学习代价的涵义
        (三) 网络学习现状及发展
    二、问题的研究意义
        (一) 网络学习社会观的认知
        (二) 网络学习辩证观的构建
        (三) 网络学习模式观的确立
    三、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二) 国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一、基本观点
        (一) 网络学习具有代价
        (二) 网络学习需要交往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调查法
        (三) 比较法
    三、研究视角
        (一) 社会学视角
        (二) 哲学视角
    四、基本框架
        (一) 网络学习代价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论文的层次结构
第二章 网络学习交互环境的制约性
    一、网络交互宜境与交互困境
        (一) 网络交往宜境
        (二) 网络交往困境
    二、网络学习信息传递局限性
        (一) 社会交往是信息传递方式
        (二) 网络学习不在场交往弊端
第三章 网络学习伦理环境的无序性
    一、网络环境的无序性及其后果
        (一) 网络不良信息充斥网络学习环境
        (二) 网络不良信息妨碍学习者的学习
    二、网络学习主体道德失重
        (一) 网络道德环境的自律与他律缺失
        (二) 虚拟性角色与现实性角色的冲突
第四章 网络学习虚拟交往的局限性
    一、自主性学习障碍
        (一) 自主性学习的内涵
        (二) 网络自主性学习的交往局限
    二、学习过程的竞争性缺失
        (一) 竞争性是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二) 主体学习活动需要竞争性行为
        (三) 网络学习过程缺失主体竞争性
    三、网络学习评价信度和效度缺失
        (一) 网络学习的评价模式
        (二) 网络学习环境的“屏蔽效应”
        (三) 网络学习评价中社会比较缺失
第五章 网络学习数字技术的负效应
    一、学习者语言素养的弱化
        (一) 网络学习去口语交互的弊端
        (二) 网络学习去书写交互的弊端
    二、学习者知识认知的局限
        (一) 知识建构的数字化局限
        (二) 知识学习的技术制约性
    三、学习者身心健康的损害
        (一) 电脑对学习者身体的负面影响
        (二) 网络对学习者心理的负面影响
第六章 网络学习代价解决策略
    一、网络学习代价思维
        (一) 代价合理性和背理性
        (二) 网络学习价值与代价
    二、网络学习代价控制
        (一) 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二) 网络学习成本性代价限制
        (三) 网络学习损失性代价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博客意见的传播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博客意见的概念界定
    一、博客的兴起、发展和传播形态
        (一) 博客的兴起、发展
        (二) 博客传播形态
    二、博客意见的概念
        (一) 舆论的含义
        (二) 在舆论与意见的关系中确定博客意见的概念
第二部分 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一、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差异比较
        (一) 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相比较的意义
        (二) 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联系
    二、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互动
        (一) 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互动的原因
        (二) 博客意见与社会舆论的互动机制分析
第三部分 博客意见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一、博客意见的广泛话题为社会舆论提供议题
    二、博客意见的“软力量”有助于形成舆论的社会注意
    三、博客意见的松散群体促进社会议论自由空间的形成
第四部分 博客意见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效应分析
    一、对博客意见的扶持与保护
        (一) 对博客意见扶持与保护的原因
        (二) 对博客意见扶持与保护的措施
    二、对博客意见的重视与利用
        (一) 政府对博客意见的重视与利用
        (二) 大众媒介对博客意见的重视与利用
    三、对博客意见的规范与控制
        (一) 不良博客意见的危害
        (二) 对博客意见的法律实践及问题
        (三) 博客传播中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7)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检视与审思: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巡弋
    第一章 概念检视:技术-课程-课程整合
        第一节 技术及其本质观透析
        一、技术与技术哲学的兴起
        二、神态迥异的技术本质观
        三、技术本质观演绎的启示
        第二节 课程及其内涵再认识
        一、形色多彩的课程观扫描
        二、代表性课程观举要简析
        三、课程后现代转向的意义
        第三节 整合与课程整合释解
        一、“整合”概念及其内涵
        二、课程整合的意蕴诠释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语义解读
    第二章 历史审思:技术之于课程和教学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流变
        一、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化
        二、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二元分化
        三、课程与教学发展的融合走向
        第二节 课程教学的技术化变迁
        一、教育教学的技术化演进
        二、技术课程化的演变轨迹
        三、课程技术化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波动关系
        二、影响技术作用于课程的因素
        三、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模型
[中篇] 透视与解析:表象和本质的文化追寻
    第三章 现实透视:问题调查与实践分析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觉”调查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调查
        二、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分析
        第二节 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调查
        一、WebQuest设计与应用调查
        二、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行动实践省思
        一、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实践探索
        二、CMC网络远程教学行动分析
    第四章 内涵解析:技术与课程整合再认识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遭遇的现实问题
        一、对调查和实践问题的再思考
        二、E-Learning实践发展的认识偏差
        三、E-Learning向B-Learning思维转向
        第二节 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述析
        一、两种不同的技术教育应用观
        二、对技术教育应用的理性反思
        三、相关文献分析与实践者思想
        第三节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辨析
        一、学术视野中文化意义的缺失
        二、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内涵
        三、课程整合与发展的文化建构
[下篇] 裂变与重构:文化转型中的课程构架
    第五章 文化转型:技术教育化的裂变效应
        第一节 文化、技术文化、课程文化
        一、文化、文化力与文化传统
        二、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及特性
        三、课程与教学中的文化积淀
        第二节 技术教育化的冲突与调适
        一、技术教育化的角色功能
        二、技术教育化的价值冲突
        三、技术教育化的互动调适
        第三节 技术教育化孕育的文化转型
        一、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与教学的适应性创生
        三、从权威控制转向互动对话
    第六章 课程重构:面向信息化的思维框架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中的课程整合
        一、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分析
        二、技术与课程整合价值重塑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立体化建构
        一、从立体化教材到立体化课程
        二、立体化课程的特征分析
        三、立体化课程的行动实践
        第三节 现实与虚拟联结的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社区与学习共同体
        二、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内涵
        三、现实与虚拟的有机联结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调查单位
附录二: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协作单位
附录三:WebQuest设计与应用案例调查站点
附录四: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访问站点
后记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问题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成果综述
    (四)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五) 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网络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载体
    (一) 互联网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 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三) 网络文化的形成原因
    (四) 网络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
二、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一) 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二) 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
    (三) 网内意识形态与网外意识形态的互动
三、网络文化与伦理道德构建
    (一) 网络伦理道德的凸现
    (二) 网络伦理道德建构的必要性
    (三) 网络伦理道德的建构
四、网络文化与教育教学革新
    (一) 网络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二) 网络教育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教育教学的影响
    (三) 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 提高信息、素养,大力发展我国网络教育
五、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一) 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关系
    (二) 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
    (三) 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四) 网络文化与中国语言的变化
    (五) 加强网络文化防范保证中国文化的安全
六、网络文化与人的主体性发展
    (一) 人的需求与发展是网络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二) 网络文化促进了主体的全面发展
    (三) 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延滞
    (四)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
七、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 正视网络文化西强我弱的现实
    (二) 建立网络文化的新理论
    (三) 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网络文化发展观
    (四) 加强网络文化自律机制的建设
    (五) 科学立法,进一步规范网络文化的发展
    (六)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P2P技术及其在PIC系统中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互联网的三个发展阶段
    1.2 P2P,原有技术的应用突破
    1.3 从Napster说起
    1.4 国内外P2P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P2P技术综述
    2.1 P2P概念导引
    2.2 P2P技术的特点
    2.3 实现P2P的先决条件
    2.4 P2P的基本模型
    2.5 P2P技术的盈利模式
第三章 P2P技术的应用
    3.1 P2P技术的应用环境
    3.2 P2P技术的应用模式
    3.3 P2P技术的应用类别
    3.4 P2P应用实例Groove剖析
第四章 PI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
    4.2 系统规划
    4.3 系统实现
    4.4 系统其它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P2P技术前景展望
    5.2 结论
参考文献

四、ICQ外壳在行动(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化媒体嵌入区域传播及影响 ——基于腾讯区域化的实证研究[D]. 舒展.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新闻问题探究[D]. 孟佳.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5)
  • [3]生命之光与价值之镜 ——教师Blog的价值解读[D]. 黄雪亚.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1)
  • [4]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资本化研究[D]. 黄江泉.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5]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 孟庆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4)
  • [6]博客意见的传播现象研究[D]. 赫丽萍. 吉林大学, 2007(04)
  • [7]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 刘成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D]. 田贵平. 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
  • [9]P2P技术及其在PIC系统中的实现[D]. 邓凡. 大连理工大学, 2001(01)
  • [10]ICQ外壳在行动[J]. ABao. 电脑爱好者, 2001(01)

标签:;  ;  ;  ;  ;  

ICQ 外壳在行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