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矿产生产流程中的资源利用分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双[1](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Z矿业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新冠疫情全面爆发,给我国各个行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黄金矿产企业来说,一方面疫情条件下企业停工停产,年后工人无法及时返回,同时交通物流运输受阻。但另一方面疫情的爆发刺激黄金价格大幅上涨,给企业创造了增加收入的机会。对于黄金矿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中竞争压力也会更大,加之矿产企业改革升级的迫切需求,急需一个管理体系能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绩效评价体系就是能改善企业运营的一个有力工具。一个优秀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积极性,而且能通过对业绩的考核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企业各方面得到提升。本文选择Z矿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平衡计分卡在黄金矿产企业的应用进行探究。本文的研究对象Z矿业公司是一家金矿探矿、开采、黄金矿石加工和销售的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但绩效评价体系不能有效支持企业发展战略。在阅读了大量关于绩效评价及平衡计分卡的国内外文献后,本文首先对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Z矿业公司的基本情况及组织架构。然后从其绩效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绩效评价体系不能有效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忽视内部业务流程;缺乏评价结果分析以及缺乏绩效评价沟通与反馈。之后根据Z矿业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发展战略的五层面细分,明确公司各层面关注的重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并制定评价标准,采用百分扣分制,计算综合得分,进行企业考核结果评定。最终构建起适用于Z矿业公司特定的加入安全与环保维度的五维度平衡计分卡。最后将构建的平衡计分卡在Z矿业公司中模拟运行,采用2020年的相关数据,评价公司在2020年的业绩完成程度,分析各层面经营情况。并针对Z矿业公司,从平衡计分卡运行前、运行中及评价结果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平衡计分卡顺利、长久运行。
高文芳[2](2021)在《典型能源材料制备过程的绿色制造评价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能源工业高速发展,能源材料需求大幅增加,但能源材料制备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众多、生产加工流程工序复杂、污染减排压力巨大。因此,亟需重点关注能源材料制备过程,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价和等级划分,以支撑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系统工程、生命周期评价等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关键性、物质和能量流、水平衡和环境影响,构建绿色制造指数最小化的绿色制造评价方法,定量评价过程的应用技术合理性并对产品进行绿色制造等级评定。研究首先在经济、环境、资源三个部分构建模型并分别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目标整体优化,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方法,并拓展应用范围至能源基础材料制备(能源金属生产)和能源材料加工两种工业过程。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模型,对模型基础、假设、参数、定义、公式、约束条件及模型适用性进行说明。在经济影响评价部分,通过计算材料成本、能耗成本、水耗成本和附加成本,对比产品操作成本、总成本和利润,建立生产过程和污染处理过程相结合的全流程成本最小化方法。在环境影响评价部分,针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建立基于污染物权重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关键资源评价部分,以欧盟的关键性评价方法为基础,针对性地引入工业生产过程相关参数,建立面向工业生产过程的材料关键性评价模型。为系统评价各简化模型的交叉耦合影响,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模型,对每个生产工段进行物质、能源、水和环境影响四个方面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产品生产过程的绿色制造评价指数,为产品分级和关键技术的评定提供量化依据。(2)在绿色制造经济评价的基础上,以中国的五氧化二钒(V2O5)生产过程为例,对典型的能源金属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最小化评价。对三种V2O5生产过程(沉淀法生产纯度为98 wt.%的V2O5、沉淀法生产纯度为99.90 wt.%V2O5和萃取法生产纯度为99.95 wt.%的V2O5)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得出利用萃取法生产纯度为99.95 wt.%的V2O5过程对预处理工段进行了优化,短程、清洁、高产品纯度、高原子经济性使其成为成本效益最高的工艺。(3)在绿色制造环境评价的基础上,以金属的生产过程为例进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应用探究。充分收集各个金属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废排放量,基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选择金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污染物,建立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计算出金属生产过程的综合环境影响值并评定金属的环境影响等级。对金属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统计,根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将金属环境影响由高到低分为4类金属,环境影响较大的前5种金属分别为Li>In>Cr>K>Hg。(4)在绿色制造资源评价的基础上,以能源材料的制备-中国典型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具的工业生产过程为例进行了金属资源关键性评价模型应用探究。通过分析供应风险、经济重要性和环境风险,确定镓、铟和锡三种金属的关键性明显大于生产过程的其它金属,同时,三者的高关键性也使含这三种金属的材料关键性较高,并由此得出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是五个LED灯具生产工段中两个最重要的工段。最终对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关键性总体评价,比较了 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LED灯和灯丝灯的生产情况。(5)在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模型的前提下,选择两种中国典型的LED灯生产工艺进行模型应用研究。在系统分析过程中,对96种原材料、10种能源、7种水流和42种污染物进行了全流程流动分析和权重计算,在确定了评价边界值的基础上,用材料、能源、水评价指标和综合环境评价指标计算出了生产过程的绿色制造等级。以两种灯具生产过程和三种特定情境为例,确定了灯丝灯的绿色制造水平优于SMD-LED灯,污染物的综合环境影响值是影响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制造水平最重要的参数。
顾静[3](2021)在《低品位复合矿直接还原-熔分工艺实验及能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中贫矿、共伴生的复合矿多,冶炼分离难度大,综合利用率不高,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以焦炭为能源的高炉冶炼工艺技术成熟,能耗低,但只能以高品位的铁精矿为原料,无法处理低品位复合矿;低品位的复合矿只能通过高温的矿热电炉冶炼。但以电力为能源的一步法矿热电炉大量消耗高品位的二次能源,考虑到发电能源转换效率,处理低品位复合矿时综合能效低,经济性不高。为了降低冶炼综合能耗、高效利用低品位多金属复合矿产资源,本论文采用直接还原-熔分二步法工艺进行研究以实现不同矿相中铁氧化物的分级还原和其他有价元素的富集。在直接还原工序中,采用一次能源煤炭进行物料升温和铁氧化物还原过程;在熔分工序中以高品质的电力(二次能源)为能源,对以高晶格能稳定存在的Fe2+离子进行深度还原并进行铁水/有价元素的熔化分离,在最大限度提取铁金属的同时提升了其他有价元素的富集度,铁水后续可用于高品质的合金冶炼,富集的有价元素可采用现有成熟的有色金属冶炼工艺进行提取。本论文以精选海砂钒钛磁铁矿、含铁选铜尾矿、红土镍铁矿三种典型低品位复合矿为原料,首先进行复合矿物的还原反应特性基础实验,分别研究了碳氧摩尔比、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复合矿中铁氧化物金属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砂钒钛磁铁矿、含铁选铜尾矿和红土镍铁矿三种典型矿物合理的直接还原工艺参数如下:碳氧摩尔比分别为1.8、1.2和0.85左右;还原温度分别是在1300℃、1200℃和1250℃左右;还原时间分别是在30min、40min和20min左右;动力学研究表明,海砂钒钛磁铁矿和含铁选铜尾矿还原反应前期受化学反应控制,中期受化学反应和内扩散混合控制,后期受内扩散控制;红土镍铁矿还原反应前期受化学反应控制,中、后期受化学反应和内扩散的混合控制,为低品位复合矿的工业化利用提供了基础性设计依据。以工业化应用为目标,设计了以转底炉还原-矿热电炉熔分的节能型复合矿冶炼工艺:以冶炼难度最大的海砂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在转底炉中通过碳热法完成物料加热升温的同时完成绝大部分还原反应,用一次能源煤炭替代了传统一步法矿热电炉中物料升温的巨大电耗;还原后的热态物料热送热装至矿热电炉熔池内,物料在高温液态熔池内会快速熔化并进行深度还原,这大大缩短了矿热电炉的还原时间,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本文在转底炉直接还原-矿热熔分工艺中试生产线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创新性的开发了往熔池液态渣层内喷煤补碳还原技术,实现了偏钛酸亚铁(FeTiO3)晶格中的低价Fe离子的深度还原。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以Fe元素含量为22.4%~24.5%,TiO2含量为55.3%~57.0%精选海砂钒钛磁铁矿为原料进行试生产可得到TiO2含量高达82.5%的高钛渣产品和含钒铁水,富集了TiO2的高钛渣产品后续采用现有成熟的工艺路线生产钛白粉,含钒铁水可进行高品质的合金冶炼或采用转炉炼钢提钒,实现了海砂矿钒钛磁铁矿的高值化利用。中试线生产的高钛渣单位产品能耗为1462.4(kW·h)/t,比现有一步法矿热电炉工艺生产高钛渣产品的单耗降低了 36.4%,具有明显的综合能效优势。
闫佳祁[4](2021)在《基于价值链视角的HX矿业公司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永光[5](2021)在《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一代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绿色环保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产业将成为世界各国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核心竞争力,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各国重塑全球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以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是支撑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研发新材料所需的矿产资源被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称为关键矿产(原材料)。近些年,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先后颁布了关键矿产(原材料)清单,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战略保障关键矿产的可持续供应。我国自然资源部也于2016年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中首次官方颁布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首次明确提出了战略性矿产概念。战略性关键矿产是指涉及中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且未来存在较大供需矛盾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宗矿产,如铜等,也包括了新兴产业亟需的三稀矿产,如铟、锂、钴、稀土等。与传统的大宗矿产相比,战略性关键矿产在地质属性上具有共伴生、精细化、三稀等特征。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导致其在经济属性展现了高成本、高技术以及高垄断等“三高”特点。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是经济学家和地质学家长期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经济、地质、矿业工程领域的交叉科学问题。当前的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方法可以分类两大类:以最终可采资源量为核心的物理研究范式和以资源开发利用的机会成本为核心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经济学领域,典型的研究方法有自然资源经济领域的Hotelling模型和能源经济领域的Hubbert模型。经济学中一般生产理论假设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取决于其供需曲线的交点,供需两侧往往有不同的影响因素,Hubbert模型是其中的特例。Hubbert模型假定供应曲线是最终可采资源量的指数形式生产函数,存在峰值和拐点。Hotelling模型则是假定矿产资源稀缺性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因此,Hotelling模型的价格成本曲线应当存在一个随着时间上涨的趋势。然而,历史数据显示出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最终可采资源量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实际价格也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事实表明,虽然传统的Hotelling模型和Hubbert模型在评估传统大宗矿产可供性上有效的,但一方面传统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战略性关键矿产也有了一些新特征,不再适用传统可供性模型的基本假定。随着战略性关键矿产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社会的关注,如何科学评估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本文以矿产资源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特征研究为重点,研究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可供性测度方法。本文从地质、经济、技术、突发事件四个维度分别研究了不同维度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特征对可供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结论:第一,研究了地质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共伴生是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地质特征。基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共伴生的地质特征,提出利用Copula函数拟合共伴生矿产资源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一个包括Copula函数的共伴生关键矿产生产函数,称之为Copula-Hubbert生产函数。考虑到关键矿产铟全球大约95%的产量是从金锌精炼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因此选取金属铟作案例研究,金属锌作为主矿种加入模型中。比较了三种Copula函数拟合结果和传统Hubbert模型的估计结果,预测了全球铟的峰值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全球锌的峰值将在2050年之后达到。同时,本文也发现伴生矿产与主矿产之间存在不对称的影响关系,主矿产的生产不容易受到伴生矿产的影响,但伴生矿产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主矿产的生产。实证研究表明,将Copula函数引入到Hubbert生产函数中是解决共伴生相关关系度量的有效方法。第二,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宏观经济因素通过需求影响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产业结构演进是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结构和规模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品种也从早期的大宗战略性关键矿产到后来的工业关键金属矿产,再到现在高技术关键矿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构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选取世界26个主要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矿产资源可供性影响。结果显示,能源消耗、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基本影响因素均有显着地影响作用。产业演进过程中,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品种显着增加,存在着多阶段的门限效应。战略性关键矿产品种从早期的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到后来的铅、锌、锡等工业金属,再到后来的高技术矿产。实证研究表明,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目前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还处于工业关键金属矿产阶段,而不是高技术关键矿产阶段。第三,研究了采矿技术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从技术演进视角,推导了采矿技术与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地质因素和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地质维度的物理机制和市场维度的经济机制两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关键矿产可供性指标,提出了一个二维可供性潜力评价坐标系。其中,物理机制维度选取的是采矿技术的边际效应作为未来可供性潜力评价的指标,市场机制维度选取的储量生产者价格弹性与产量市场价格弹性之比。用上述两个指标构建平面坐标系,将战略性关键矿产分为四个象限对应的四大类:强潜力型、偏技术型、偏市场型以及弱潜力型。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13种战略性关键矿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锡、铅是强潜力型战略性关键矿产,铁、铝、铜是弱潜力型战略性关键矿产。另外,锆、铬、锂、钴、钨、镍是偏技术型战略性关键矿产,钼是偏市场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第四,研究了突发事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基于新冠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分析了新冠疫情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与传统大宗矿产不同,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下游消费部门在此次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如航空、汽车等行业。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影响规模和强度与新冠疫情在空间地理上的位置和规模直接相关。非洲、南美等主要战略性关键矿产供应地区,虽然未发生大规模停工停产活动,但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潜在风险较大,尤其是对依赖于手工小规模矿山的高技术矿种,如钴等。价格低弹性是关键矿产可供性短期影响小的原因,同时也是未来不确定性下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受到较大影响的成因。由于疫情的不可预期性,因此未来的关键矿产供应很难定量预测。目前的流行强度下,至少也要一到两年才有可能逐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然而,考虑到矿业投资的长周期性,这将对未来5-10年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本文从战略性关键矿产基础信息数据、统计标准和分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本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理论和应用上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基于关键矿产共伴生的主要地质特征,在传统的Hubbert模型基础上,用Copula函数刻画共伴生关键矿产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包含Copula函数的共伴生关键矿产生产函数,并用实证方法证明了其有效性。第二,基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高技术特征,利用技术增长、价格弹性等经济学原理,研究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物理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建立了战略性关键矿产二维可供性潜力评价模型,完善了矿产资源可供性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第三,基于宏观经济因素研究发现,战略性关键矿产供应品种存在大宗战略性关键矿产、工业关键金属、高技术关键矿产三个阶段。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正处于工业关键金属阶段,而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关键矿产阶段。进而对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潜力进行评估,提出了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类管理目录,为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高怡然[6](2021)在《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3至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中国与前苏联在遵循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系列合作。中国为前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稀有矿产、农产品和国际通用货币。而前苏联为中国提供技术、设备并派遣专家帮助中国恢复和建设工业生产。经双方多次协商与变动,实际上确定的援助项目共计162个,正式施工的150项,但由于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公布“156项”工程在先,故后便以“156项”工程为这批建设的统称。“156项”工程是我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在工业史、建筑史、外交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云南地区“156项”工程的老工业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提炼,文章梳理了“156项”工程的立项过程和全国建设成果。厘清了云南“156项”工程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建设情况。在对云南“156项”工程的行业特征及各项目的整体生产组织架构进行研究后,本文参考系统理论的层级研究方法,结合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管理体制特点,将研究分为企业、厂矿、单体三个层级,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依次对其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企业层级通过对企业生产组织架构的梳理,结合其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归纳总结了各企业的空间结构。厂矿层级按生产类型将其分为采矿区和重工厂区,分别对其调研现状进行概况,从选址规划、地块组织以及厂区布局的角度对其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单体层级按照功能类型将其分为生产性建构筑物及生活配套设施两大类,从类型、空间、结构、材料、风格等多个角度分别进行剖析。
吕艳红[7](2020)在《多金属露天矿多目标短期精细化配矿计划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矿产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背景之下,科学有效的配矿计划是合理持续地利用有限矿产资源并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既往针对单一矿种的配矿计划优化方法只能实现单一矿产资源优化需求,不能满足当前矿山企业多矿种综合利用和精细化开采的实际需要。因此,对多矿种共存的露天矿而言,结合矿山实际生产条件及需求,综合多元素的配矿计划优化问题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露天矿配矿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着矿山生产向科学化、高效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多金属露天矿山的配矿计划问题及其优化应用展开了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露天矿山的配矿计划问题,从配矿计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两个角度综合梳理分析,对当前研究现状以及不足进行总结分析,多金属露天矿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精细化配矿生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在既往的配矿生产计划研究基础之上,分析配矿生产的特点及原则,综合矿山多元素、多出矿点、多卸矿点等实际生产条件,从多金属品位偏差均衡、配矿运输作业成本最小的角度出发,考虑矿石量、开采及处理能力、回采率、氧化率等配矿因素,构建符合矿山实际生产的金属露天矿多目标短期精细化配矿模型。(3)由于配矿计划模型具有高维、非线性、复杂的特点,融合灰狼优化(Gra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及粒子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两者的优势,设计一种基于混合灰狼粒子群优化算法(Hybrid Particle Grey Wolf Optimization,HPGWO)的配矿计划优化方法。分别采用PSO算法、GWO算法及HPGWO算法对基准测试函数进行优化求解,结果显示HPGWO算法相对于前两者具有较好的求解效果。为了验证HPGWO算法在求解实际生产问题中的可行性,采用HPGWO算法解决含单一卸矿点配矿计划算例,验证了配矿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4)结合河南省L露天矿的实际生产作业情况及需求,将基于HPGWO算法的配矿方法应用到该多金属露天矿中,结合其智能管理平台采集的配矿数据,求解得到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配矿计划方案。将所得到的配矿结果与实际生产作业计划进行对比,验证该配矿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配矿结果显示矿石产量增加,运输费用降低4.63%,品位波动降为3.38%,在优化后矿山的综合回采率达到95.14%配矿优化方法实现了多元素、多出矿点、多卸矿点的协同开采生产,符合矿山的生产需求。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为露天矿配矿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解决途径,为配矿优化技术奠定了基础,加强了灰狼算法的理论基础并拓展了其应用领域。配矿优化方法对多金属露天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精细化排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曹宇[8](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杨鹤松[9](2016)在《艾萨炼铜工艺物质流对能耗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有色金属行业是我国工业耗能的大户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正处于能源紧张的情况之中,为解决能源紧张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旨在加强工业能源节约和能效的提高,并努力创建节能型社会。本文基于系统节能方法对有色金属中铜冶炼过程进行能耗分析研究,通过实际生产统计数据,建立铜冶炼基准物质流模型和实际物质流模型来分析冶炼过程能耗。以此计算冶炼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节能潜力,为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提供可靠依据。另外,为了便于企业的节能工作简单进行,利用了计算机C#语言,Visual Studio系统平台编写程序,采用“e-p分析法”和“基准物质流分析法”对铜冶炼过程进行模型建立,开发出“顶吹炼铜工艺节能管理系统”对企业铜冶炼过程进行节能潜力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案例中的艾萨炼铜企业在当年具有65.5kgce/t的节能潜力;在整个艾萨炼铜流程中最具节能潜力的工序为P-S转炉吹炼工序;同时还得出,在实际艾萨炼铜流程中,偏离基准物质流模型的外加、循环和排放物质流中,外加物质流拥有降低整个工艺能耗的作用,且越靠后序工艺的外加物质流越节省能源,对于循环物质流和排放物质流都是增加能耗的物流,循环工序距离越长,耗能越大,排放物质流越靠后序工序能耗越大。因此,从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分析角度考虑,为了降低冶炼流程能耗,应当在生产允许范围内,尽量加入外加冷料,并减少各道工序的废料、循环利用以及排放量。
袁青云[10](2016)在《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提取冶金的两大技术之一,湿法冶金是从原料中提取和分离有价金属的过程,其具有金属回收率高、工艺灵活性大、投资省、见效快和伴生成分综合回收好等特点。因此,更适合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解决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与我国较为先进的湿法冶金工艺相对应的优化控制技术却发展缓慢,使得整个湿法冶金流程生产效率较低、资源消耗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已经成为制约湿法冶金工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某黄金冶炼厂的湿法冶金生产流程为背景,首先针对湿法冶金流程中综合生产指标和各关键工序指标在线检测的难点,建立了湿法冶金全流程机理模型;然后,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模型,并针对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求解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操作变量耦合关系分解的全流程优化求解方法。最后,针对实际生产管理中,工序指标和操作变量的分层决策结构,提出了基于最小消耗模型的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并针对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在求解大规模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问题时所面临的工序指标众多且各工序指标之间存在一定耦合关系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工序质量指标耦合关系分解的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1.从湿法冶金的典型工序,即浸出、压滤洗涤和置换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物料及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湿法冶金全流程的静态机理模型。利用实验分析、辨识等手段确定了模型的主要参数,并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静态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2.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单位时间内综合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以各槽氰化钠添加量和锌粉添加量为决策变量的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模型,利用二阶振荡PSO优化算法对所建立的全流程优化模型求解,结果表明所建的全流程优化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的性能进行了定量描述,为全流程优化求解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针对全流程优化模型涉及到的决策变量与约束众多,难于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操作变量之间耦合关系分解的全流程优化求解方法。该方法是依据操作变量之间的耦合程度将全流程优化问题转换为若干易于求解的子优化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流程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优化求解方法的有效性。4.针对实际生产中工序指标与操作变量设定值的分层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消耗模型的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小消耗模型来描述各工序指标间相关关系,进而将整个全流程优化问题转换为两层:工序层优化和过程层优化。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最小消耗模型的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分层优化方法用以求解大规模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问题时所面临的工序指标众多且各工序指标之间关联紧密、存在耦合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指标之间耦合关系分解的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工序指标之间耦合程度将工序层优化问题分解为若干易于求解的子优化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的求解效率。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工序指标之间耦合关系分解的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的有效性。5.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控制系统软件,将理论方法加以实现。
二、金属矿产生产流程中的资源利用分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矿产生产流程中的资源利用分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Z矿业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绩效评价理论及主要方法 |
2.1.1 绩效评价理论 |
2.1.2 绩效评价主要方法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三章 Z矿业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3.1.3 公司经营状况 |
3.2 Z矿业公司绩效评价现状 |
3.2.1 绩效评价运行制度 |
3.2.2 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 |
3.2.3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
3.2.4 绩效评价现状总结 |
3.3 Z矿业公司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1 无法有效支撑企业战略目标 |
3.3.2 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 |
3.3.3 忽视内部业务流程关系 |
3.3.4 缺乏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3.3.5 缺乏绩效评价沟通与反馈 |
第四章 Z矿业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4.1 构建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1.1 构建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4.1.2 构建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4.2 Z矿业公司战略分解 |
4.2.1 明确战略目标 |
4.2.2 五层面战略细分 |
4.2.3 绘制战略地图 |
4.3 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财务层面指标构建 |
4.3.2 客户层面指标构建 |
4.3.3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指标构建 |
4.3.4 安全与环保层面指标构建 |
4.3.5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构建 |
4.4 平衡计分卡指标权重设立 |
4.4.1 一级指标权重分配 |
4.4.2 二级指标权重分配 |
4.5 Z矿业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标准 |
第五章 平衡计分卡在Z矿业公司模拟运行及保障 |
5.1 平衡计分卡模拟运行 |
5.2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运行保障 |
5.2.1 平衡计分卡运行前的保障 |
5.2.2 平衡计分卡运行中的保障 |
5.2.3 绩效评价结果保障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Z 矿业公司对平衡计分卡各层级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2)典型能源材料制备过程的绿色制造评价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能源材料概述 |
1.1.1 能源与环境问题 |
1.1.2 典型能源材料简介 |
1.1.3 能源材料生产过程面临的问题 |
1.2 能源材料评价方法 |
1.2.1 单因素评价方法 |
1.2.2 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 |
1.3 论文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绿色制造评价方法定义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绿色制造评价模型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绿色制造评价模型基本描述 |
2.2.1 评价原则 |
2.2.2 模型实施方案 |
2.2.3 模型假设 |
2.2.4 模型约束条件 |
2.3 绿色制造评价模型参数说明 |
2.3.1 经济部分评价 |
2.3.2 环境部分评价 |
2.3.3 资源部分评价 |
2.3.4 绿色制造评价模型 |
2.4 模型适用性说明 |
2.5 能源材料制备过程应用探究说明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制造经济评价应用-以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为例 |
3.1 前言 |
3.2 过程优化方法 |
3.2.1 优化方案A |
3.2.2 优化方案B |
3.3 实例分析 |
3.3.1 功能单元 |
3.3.2 系统边界 |
3.3.3 数据来源 |
3.4 经济评价与讨论 |
3.4.1 三个生产过程的宏观成本对比 |
3.4.2 三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部分的经济对比 |
3.4.3 不同成本类型的对比 |
3.4.4 敏感性分析 |
3.5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
3.6 多元综合评价 |
3.7 优化流程的建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制造环境评价应用-以金属生产过程为例 |
4.1 前言 |
4.2 实例分析 |
4.2.1 污染排放标准的选择 |
4.2.2 金属元素及生产过程的选择 |
4.2.3 污染物的选择 |
4.2.4 污染当量值的确定 |
4.3 方法体系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金属生产过程污染物分析 |
4.4.2 综合环境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制造资源评价应用-以LED灯制备过程为例 |
5.1 前言 |
5.2 实例分析 |
5.2.1 功能单元和系统边界 |
5.2.2 模型假设 |
5.2.3 数据收集来源 |
5.3 结果分析 |
5.3.1 金属原材料物质流分析 |
5.3.2 金属关键性计算 |
5.3.3 材料关键性计算 |
5.3.4 各个生产过程的综合评价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制造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以LED灯制备过程为例 |
6.1 前言 |
6.2 LED绿色制造实施框架 |
6.2.1 功能单元和系统边界 |
6.2.2 模型假设 |
6.2.3 数据收集来源 |
6.3 物质评价 |
6.3.1 物质流分析 |
6.3.2 有机物权重的计算 |
6.3.3 气体和无机物权重的计算 |
6.3.4 原料评价指标的确定 |
6.4 能量评估 |
6.5 水资源评价 |
6.6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
6.6.1 废水评估 |
6.6.2 废气评估 |
6.6.3 固废评价 |
6.6.4 综合环境评价 |
6.7 评价边界值的确定 |
6.7.1 材料评价指标边界值的确定 |
6.7.2 能耗评价指标边界值的确定 |
6.7.3 水耗评价指标边界值的确定 |
6.7.4 综合环境影响指标边界值的确定 |
6.8 绿色制造评价指标的确定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键能源金属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污染物及计算结果 |
附录B 金属资源关键性评价模型相关参数及计算过程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低品位复合矿直接还原-熔分工艺实验及能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低品位多金属复合矿利用现状 |
2.1.1 低品位多金属复合矿 |
2.1.2 钒钛磁铁矿利用现状 |
2.1.3 含铁选铜尾矿和冶金尘泥等固体废弃物利用现状 |
2.1.4 红土镍铁矿利用现状 |
2.2 炼铁工艺进展 |
2.2.1 铁氧化物还原 |
2.2.2 高炉炼铁工艺与非高炉炼铁工艺 |
2.2.3 直接还原技术进展 |
2.3 复合矿冶炼原理 |
2.3.1 氧化还原热力学 |
2.3.2 氧化还原动力学 |
2.4 金属冶炼工艺能耗 |
2.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2.5.1 研究意义 |
2.5.2 研究内容 |
3 复合矿直接还原研究方法 |
3.1 复合矿还原热力学研究 |
3.1.1 金属氧化物标准生成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
3.1.2 复合矿碳热还原热力学原理 |
3.2 复合矿还原动力学研究 |
3.2.1 物理模型 |
3.2.2 动力学方程式的推导 |
3.3 复合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方法 |
3.3.1 还原剂及实验设备 |
3.3.2 实验工艺流程 |
3.4 小结 |
4 海砂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 |
4.1 海砂钒钛磁铁矿原料 |
4.2 碳氧比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4.3 还原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4.4 还原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4.5 反应限制性环节的确定 |
4.6 海砂钒钛磁铁矿的二步法全资源化利用工艺 |
4.7 小结 |
5 含铁选铜尾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 |
5.1 含铁选铜尾矿原料 |
5.2 碳氧比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5.3 还原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5.4 还原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5.5 反应限制性环节的确定 |
5.6 含铁选铜尾矿二步法节能型提取与富集工艺 |
5.7 小结 |
6 红土镍铁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 |
6.1 红土镍铁矿原料 |
6.2 碳氧比对金属化率和镍回收率的影响 |
6.3 还原温度对铁金属化率和镍回收率的影响 |
6.4 还原时间对铁金属化率和镍回收率的影响 |
6.5 熔分实验 |
6.6 反应限制性环节的确定 |
6.7 红土镍铁矿低电耗镍铁直接合金化工艺 |
6.8 小结 |
7 直接还原-熔分工艺中试及能耗研究 |
7.1 直接还原-熔分工艺中试工艺 |
7.1.1 直接还原装备类型的选择 |
7.1.2 矿热熔分炉及长寿炉衬技术 |
7.1.3 中试生产线工艺流程 |
7.2 转底炉直接还原中试生产试验 |
7.2.1 生产前的准备 |
7.2.2 配碳量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7.2.3 还原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7.2.4 还原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7.3 转底炉直接还原-矿热炉熔分联动试验 |
7.4 直接还原-溶分工艺能耗 |
7.4.1 中试生产实际能耗 |
7.4.2 单位钛渣产品能耗 |
7.5 小结 |
8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键矿产的概念 |
1.2.2 可供性的定义 |
1.2.3 Hubbert模型 |
1.2.4 财务模型 |
1.2.5 地质类比法 |
1.2.6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资源产业理论 |
2.2 Hotelling模型 |
2.3 Hubbert模型 |
2.4 累积可供曲线 |
2.5 联合生产理论 |
2.6 品位吨位理论 |
第三章 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 |
3.1 主要特征 |
3.1.1 地质属性 |
3.1.2 经济属性 |
3.1.3 环境属性 |
3.2 影响因素 |
3.2.1 地质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技术因素 |
3.2.4 环境因素 |
3.2.5 突发事件 |
3.3 耦合作用机制 |
3.3.1 物理机制 |
3.3.2 市场机制 |
3.3.3 外生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2 Copula-Hubbert生产函数 |
4.2.1 理论假设 |
4.2.2 函数形式 |
4.3 实证研究 |
4.3.1 铟的伴生特征 |
4.3.2 参数估计 |
4.3.3 峰值模拟 |
4.3.4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理论模型 |
5.2.1 理论假设 |
5.2.2 门限模型 |
5.3 实证研究 |
5.3.1 变量与数据 |
5.3.2 平稳性检验 |
5.3.3 门限效应估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理论模型 |
6.2.1 理论分析 |
6.2.2 地质维度 |
6.2.3 市场维度 |
6.3 实证研究 |
6.3.1 数据及变量 |
6.3.2 参数估计结果 |
6.3.3 评价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突发事件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7.1 问题描述 |
7.2 市场影响 |
7.2.1 国际市场 |
7.2.2 中国市场 |
7.3 可供性影响 |
7.3.1 理论分析 |
7.3.2 在险产量 |
7.3.3 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门限效应检验结果 |
B新冠疫情下国际金属市场预测 |
(6)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
1.2.2 “156 项”工程相关研究 |
1.2.3 工业遗产视角下“156 项”工程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老工业区形态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层级结构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老工业区 |
2.1.2 空间结构 |
2.1.3 空间形态 |
2.2 构建层级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3 老工业区形态研究的层级结构 |
2.3.1 企业层级 |
2.3.2 厂矿层级 |
2.3.3 单体设施层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发展建设 |
3.1 全国“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建设成果 |
3.1.1 立项背景 |
3.1.2 产业分布及地域分布 |
3.1.3 全国建设成果 |
3.2 云南“156 项”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建设 |
3.2.1 云南“156 项”工程择址背景 |
3.2.2 云南“156 项”工程筹备及发展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
4.1 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一般类型 |
4.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 |
4.2.1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生产组织架构 |
4.2.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厂矿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
5.1 厂矿规划的相关背景 |
5.1.1 相关政策 |
5.1.2 规划思想 |
5.2 采选矿区 |
5.2.1 现状概况 |
5.2.2 选址布局——依矿而立、分散布局 |
5.2.3 地块组织——以地理环境为主导,自然发散 |
5.2.4 厂房排布——生产特点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
5.3 重工厂区 |
5.3.1 现状概况 |
5.3.2 选址布局——离城新建、集中布局 |
5.3.3 地块组织——以“单位制”为主导、封闭规整 |
5.3.4 厂房排布——根据生产流程的顺序布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单体设施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
6.1 生产性建构筑物 |
6.1.1 厂房空间形式 |
6.1.2 厂房结构及材料 |
6.1.3 生产性构筑物 |
6.1.4 生产设备及装置 |
6.1.5 整体风格特征 |
6.2 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设施 |
6.2.1 功能类型及特征 |
6.2.2 建筑结构特征 |
6.2.3 建筑材料运用 |
6.2.4 建筑装饰特征 |
6.2.5 建筑风格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思考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主要成果 |
7.2.1 对历史发展的梳理及遗存现状的调查 |
7.2.2 企业空间结构特征 |
7.2.3 厂矿空间形态特征 |
7.2.4 单体建构筑物形态特征 |
7.3 关于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
7.3.1 保护及再利用的机遇和挑战 |
7.3.2 保护及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7.3.3 保护及再利用的目标导向 |
7.3.4 保护及再利用的程序制定 |
7.3.5 保护及再利用的策略建议 |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156 项”工程建成项目名单 |
附录 C:“156 项”工程调研收集图纸 |
(7)多金属露天矿多目标短期精细化配矿计划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露天矿配矿计划模型研究 |
1.2.2 露天矿配矿计划求解方法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方法 |
2.1 露天矿短期精细化配矿概述 |
2.1.1 露天矿生产计划时间粒度划分 |
2.1.2 露天矿配矿计划原理 |
2.1.3 露天矿智能化配矿系统 |
2.2 多目标优化问题 |
2.2.1 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
2.2.2 多目标问题求解方法 |
2.3 约束优化问题罚函数理论 |
2.4 群智能优化算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多金属露天矿短期精细化配矿模型 |
3.1 露天矿配矿原则 |
3.2 露天矿配矿计划模型分析 |
3.2.1 露天矿配矿要素分析 |
3.2.2 露天矿配矿模型特点 |
3.3 露天矿短期配矿模型的构建 |
3.4 配矿模型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灰狼算法的露天矿配矿优化求解算法设计 |
4.1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
4.1.1 基本灰狼算法 |
4.1.2 反向学习生成初始种群 |
4.1.3 非线性收敛因子调整 |
4.2 融合粒子群算法的灰狼算法 |
4.2.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2 融合GWO-PSO算法设计 |
4.3 数值实验及分析 |
4.4 露天矿配矿算例求解验证 |
4.4.1 配矿计划算例求解分析 |
4.4.2 配矿优化方法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露天矿配矿计划优化与应用 |
5.1 基于HPGWO算法的智能配矿流程设计 |
5.2 河南省L露天矿基本概况 |
5.2.1 河南省L露天矿 |
5.2.2 露天矿配矿生产管控系统 |
5.3 配矿计划优化方法应用与分析 |
5.3.1 配矿基础数据获取 |
5.3.2 混合算法实现 |
5.3.3 配矿优化结果与分析 |
5.3.4 配矿计划实际应用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述评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理论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
2.6 本章小结 |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
3.1.1 远古因石而“生” |
3.1.2 古代因矿而“起” |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
3.1.4 现代由“盛”转“衰” |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
3.7 本章小结 |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
4.1.1 分类依据 |
4.1.2 分类原则 |
4.1.3 分类系统 |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
4.3.1 大冶钢铁厂 |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
4.3.3 黄石东钢厂 |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
4.4.1 内湖水运 |
4.4.2 铁路运输 |
4.4.3 长江航运 |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
4.5.1 华新水泥厂 |
4.5.2 黄石电厂 |
4.5.3 源华煤矿 |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
4.6.1 矿冶古城 |
4.6.2 工人社区 |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
4.7.1 均质性 |
4.7.2 拓扑性 |
4.7.3 秩序性 |
4.8 本章小结 |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5.1.1 自然基底要素 |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
5.1.3 主体活动要素 |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
5.3.1 单元体系统 |
5.3.2 产业链系统 |
5.3.3 整体网络系统 |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
5.4.1 景观表征层级 |
5.4.2 文化意义层级 |
5.4.3 动力发展层级 |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
5.5.1 时间尺度 |
5.5.2 空间尺度 |
5.5.3 感知尺度 |
5.6 本章小结 |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
6.1.1 价值评价理论 |
6.1.2 价值评价方法 |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6.3.4 模糊综合评价 |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1 数据采集方法 |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
6.4.3 评价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
(9)艾萨炼铜工艺物质流对能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冶炼能耗及节能现状 |
1.1.1 铜冶炼能耗现状 |
1.1.2 铜冶炼技术节能现状 |
1.2 工业系统节能 |
1.2.1 系统节能基本概念 |
1.2.2 系统节能研究分析方法介绍 |
1.2.3 系统节能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物质流-能量流节能分析研究现状 |
1.3.1 物质流分析法在国内外发展 |
1.3.2 我国的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 |
1.3.3 物质流分析方法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
1.3.4 物质流分析方法在有色金属工业中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艾萨炼铜工艺的能耗概况 |
2.1 艾萨炼铜工艺基本情况 |
2.2 艾萨冶炼技术主要生产工艺 |
2.3 主要生产工序能源消耗概况 |
2.3.1 熔池熔炼工序 |
2.3.2 电炉贫化工序 |
2.3.3 转炉吹炼工序 |
2.3.4 火法精炼工序 |
2.3.5 电解精炼工序 |
2.3.6 吨铜综合能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艾萨炼铜过程的物质流模型的研究分析 |
3.1 物质流模型研究分析方法 |
3.2 艾萨炼铜法物质流过程建立 |
3.3 实际物质流模型建立及实际能耗分析 |
3.3.1 实际物质流模型的建立 |
3.3.2 实际物质流模型的分析 |
3.4 基准物质流模型的建立及基准能耗分析 |
3.4.1 基准物质流模型的建立 |
3.4.2 基准物质流模型能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质流变化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
4.1 偏离基准物质流图的物流分类 |
4.2 偏离基准物质流模型的物质流对吨铜能耗影响分析方法 |
4.2.1 含铜物料从外界加入到流程某中间工序 |
4.2.2 含铜物料在工序内部返回处理 |
4.2.3 含铜物料返回上游工序重新处理 |
4.2.4 含铜物料从中间工序某道工序向外排放 |
4.3 实际物质流能耗以及节能潜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值模拟及仿真计算研究 |
5.1 数值模拟仿真计算方法 |
5.2 物质流-能量流节能潜力计算系统 |
5.2.1 仿真计算系统结构 |
5.2.2 节能潜力计算系统界面 |
5.2.3 节能潜力计算系统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工作 |
(10)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湿法冶金生产流程概述 |
1.3 湿法冶金全流程建模与优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湿法冶金全流程建模研究现状 |
1.3.2 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湿法冶金全流程机理模型 |
2.1 引言 |
2.2 湿法冶金全流程机理模型的建立 |
2.2.1 浸出工序工艺分析及其机理模型 |
2.2.2 压滤洗涤工序工艺分析及其机理模型 |
2.2.3 置换工序工艺分析及其机理模型 |
2.2.4 全流程机理模型 |
2.3 全流程机理模型参数的确定 |
2.4 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问题描述及优化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问题 |
3.2.1 目标函数的确定 |
3.2.2 决策变量的选取 |
3.2.3 约束条件 |
3.2.4 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模型 |
3.2.5 优化模型的约束处理 |
3.2.6 优化步骤 |
3.3 仿真研究结果及优化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操作变量耦合关系分解的全流程优化方法 |
4.1 引言 |
4.2 全流程优化问题描述 |
4.3 基于操作变量耦合关系分解的全流程优化 |
4.3.1 操作变量之间耦合程度的分解 |
4.3.2 基于操作变量耦合关系分解的优化步骤 |
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最小消耗模型的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 |
5.2.1 最小消耗模型 |
5.2.2 基于最小消耗模型的分层优化模型 |
5.2.3 分层优化步骤 |
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 基于工序指标耦合关系分解的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 |
5.4.1 大规模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问题 |
5.4.2 基于工序指标耦合关系分解的湿法冶金全流程分层优化实现 |
5.4.3 仿真优化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6.2.1 系统的硬件结构 |
6.2.2 系统的软件结构 |
6.2.3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
6.2.4 系统的数据流程 |
6.3 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控制系统界面平台设计与实现 |
6.3.1 湿法冶金全流程界面设计 |
6.3.2 工业验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 |
论文 |
专利 |
软件着作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个人简历 |
四、金属矿产生产流程中的资源利用分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Z矿业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张双. 河北大学, 2021(02)
- [2]典型能源材料制备过程的绿色制造评价方法与应用[D]. 高文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3]低品位复合矿直接还原-熔分工艺实验及能耗研究[D]. 顾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基于价值链视角的HX矿业公司成本管理研究[D]. 闫佳祁. 新疆大学, 2021
- [5]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朱永光.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6]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 高怡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多金属露天矿多目标短期精细化配矿计划优化研究[D]. 吕艳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艾萨炼铜工艺物质流对能耗影响的研究[D]. 杨鹤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10]湿法冶金全流程优化方法研究[D]. 袁青云. 东北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