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及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丁嘉[1](2021)在《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从自然诞生以来就一直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与自然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才使得人类作为类存在物维持了生命的存在。人类诚然无法凭借单个人的力量与自然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单个人逐渐联合起来组成稳定共同体通过集体劳动实现生命力和自然力的融合。随着生产劳动的深入开展,自在自然逐渐向人化自然过渡。人类不再只是追求与自然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开始尝试着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各种具体的生产生活关系总和构成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凡是任何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优先前提,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生命共同体是真正共同体的当代表现,马克思畅想的真正共同体是实现了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绝对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强化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是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底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不仅是从生命共同体理念本身去理解并认同生命共同体,而是以全面、准确、辩证、长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认同并积极实践生命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自然内部制衡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和“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本文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关系思维,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特视角探讨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笔者认为若仅仅就生态论生命共同体理念根本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一段时间内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出现短暂性和解,但是这无法根本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笔者紧紧抓住制约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剖析,力图促使大学生完整、全面、准确地真正认同生命共同体理念,并且提出了一些从根源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具体对策。
岳封疆[2](2020)在《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文中认为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平常大学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近年来女生宿舍矛盾的问题也越发的频繁。如2016年7月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女生宿舍言语发生不和,导致误会引发矛盾,有肢体冲突,最终双方住院接受治疗;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女生因纠纷未解,发生持刀砍人情况;2011年郑州女生宿舍因矛盾升级,发生绑架案。小到平常宿舍中言语冲突,大到由冲突引发的威胁生命的事件。本研究通过《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筛选在宿舍关系中问题较大的女大学生,运用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她们积极干预,以达到良好宿舍人际水平。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在有设定规则的情形下进行的团体箱庭疗法。二到六位成员参加,仅要一个沙箱就可满足。每位成员的次序为抽签或者猜拳决定,共发生若干轮,整个箱庭过程中,不允许任何眼神、言语、身体的交流互动。每次每人只可以做一个动作(若拿玩具,可以选择一个玩具或一类玩具),也可以选择放弃做任何动作,不可以拿走他人或自己的玩具,但可以移动他人或自己的玩具。最后一次的最后一个人可以对整个箱庭做一次微调。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更代表真实的现实生活状况,它是真实社会生活的象征。在共同创作箱庭作品的过程中,每个人对作品都有自己的想法,然而因为是共同创作一个箱庭,不可避免在起初时候出现误会和摩擦,这就需要每个人主动调整自己,互相共感理解,以达成一种信任,最终达到团体的整合。对应到宿舍中,有宿舍人际困扰的女大学生在平常的宿舍人际关系中,正是因为不善交流、沟通,意见时常闷于心中不善表达,导致矛盾、误会重重,在限制性团体箱庭的干预下,积极的与彼此沟通交流,反思自我,认识他人,最终宿舍人际关系得以改善。本研究设计了两个研究来探索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与女生宿舍的关系。研究一和研究二均采用实验法,研究一旨在验证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提升散拼组(非同一宿舍)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否有效。研究二是为了验证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提升同一宿舍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否有效。研究结果表明:(1)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后,研究一散拼实验组女大学生前后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分数显着性差异,说明本研究干预是有效的,交际方面、交谈方面两维度显着性降低,说明其在宿舍人际交往中有更多的交际与交谈。和对照组相比,散拼实验组女大学生后测总分差异显着,说明经过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宿舍关系得到了显着改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交际方面、交谈方面、待人接物维度上显着降低,说明对比与对照组,实验组在交际、交谈、待人接物方面有着显着提高。(2)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后,研究二实验组同一宿舍女大学生前后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分数差异不显着,说明干预并不明显,室友支持这一维度显着性降低,说明实验组同学在宿舍中经过本研究干预后,有着更多的室友支持。和对照组相比,同一宿舍实验组的女大学生后测分数差异不显着,说明经过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实验组宿舍关系并未得到良好改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交谈方面维度上显着降低,说明虽然总分数下降不显着,但实验组在宿舍中有着更多的交谈。(3)团体箱庭的主题上,和初始箱庭作品相比,结束箱庭作品创伤主题显着减少、治愈主题显着增加。(4)实验组团体箱庭的沙具使用与全国常模比较,散拼实验组沙具使用生活用品与全国常模比较呈显着性差异。同一宿舍实验组沙具使用人物数量与生活用品与全国常模比较呈差异性显着。(5)质性研究结果显示,42位被试分别从团体箱庭疗法本身的特点、心理咨询老师、团体成员以及团体氛围方面做了解释,认为团体箱庭疗法有效。
吴茵琪(Ngyanki)[3](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毛连军[4](2020)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向公共空间不断扩大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不友善、不和谐现象也不断出现。人们呼唤友善道德价值,但传统友善观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亟需进行价值重构以建立新型友善关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友善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范畴,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切回应,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成为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正是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以“博爱”为核心的西方友善观由于其抽象性、虚伪性和超阶级性而必然是“浮于空想”,只能批判超越。为此,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友善的思想中汲取资源,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探求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设,无疑十分必要。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思路就是坚持友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即既要凸显友善作为公共道德普遍性的本质(质);又不能忽略其作为个体情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应限定在友善的程度(量)方面。这样,友善既不会沦为抽象道德,也不会沦为伪善;既契合现代公共道德要求,又符合私人情感的内在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之所在,起到基础性作用和原点意义。具体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来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包括仁爱、尊重、宽容、互助四个主要方面,从层次和范围来看,包括人际友善、社会友善、国际友善和生态友善四个基本维度。这一友善价值观不是什么别的友善价值观,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中华民族特色并富有时代性特征的全新友善价值观。当然,这样的友善价值观不是对所有人和所有事无条件的服从和满足,友善交往关系和助人行为应具有合理程度,必须遵循正当性和适当性原则,维护社会共同道德标准和伦理秩序,这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深入把握具体内涵的同时,本论文的中心议题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即我们为什么要培育这样的友善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对陌生的他人友善?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视角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意识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人的道德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再现,进一步而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形式决定了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因此,人的社会存在是友善交往方式得以存在的依据,而当今中国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性向善的必然趋势。本论文试图通过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交汇和融合,以“关系主义”思维取代“实体主义”思维,建立“真实共同体”,从本体论视角寻找友善的理论依据;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立足于“人的需要”,从人性论视角寻找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最后,本论文尝试探索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场域、路径、方法及其机制。原有社会有机体被打破,我们亟需重建社会有机体,特别是要大力充实社会基层生活空间,建构新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空间,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场域和实现路径。同时,为了确保培育落地见效,需努力建构媒体渗透法、文化涵养法、榜样激励法等培育方法和利益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培育机制。
薛敏霞[5](2020)在《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 ——以M校硕士研究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杀是当前年轻人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学生群体的自杀问题呈现日益严重的态势,特别是研究生群体的自杀现象日益突出。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完善,各地高校在对研究生的大批量扩招的同时,也加剧了研究生群体的竞争,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研究生自杀、自伤的报道不绝于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许多研究更多从校园、社会层面上对研究生群体自杀现象进行分析,较少研究关注到研究生个体背后的家庭生态情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从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到后来的心理发展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从现象上看,研究生看似远离原生家庭,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他们在潜意识里仍然与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影响着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对刚进入研究生生活的研究生新生来说,新的阶段性生活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着多方面的生活事件,如果无法有效应对,将会产生心理危机和自杀风险。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本研究以M大学为试点,以动态的范式从家庭生态角度出发,通过充分搜集、阅读文献、数据整理,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全面了解研究生新生心理状况、自杀风险和相关家庭因素的基础上,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建立理论勾连,探索研究生新生家庭生态与心理健康及自杀风险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影响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的家庭因素,并讨论分析家庭生态系统需要遵循的原则,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维一体的家庭生态视角提出对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的对策。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基本框架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生自杀现象的背景和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自杀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拟定“研究生自杀”与“家庭生态”二者关系和“如何建设健康家庭生态以干预研究生自杀风险”的思路,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第二部分:文献梳理。对文章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论述,如:首先对自杀相关概念、生态系统及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家庭生态系统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理论进行界定和论述。其次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如,国外相关研究中关于自杀类型、自杀成因等研究现状,国内研究中关于研究生自杀态度和自杀风险研究、研究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家庭生态与个体心理健康研究现状,最后对总体情况进行文献评述。第三部分:研究生新生基本现状实证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研究生包括等人口学特征(包括专业、性别、婚恋状况、生源地等),相关的家庭生态系统现状(涉及家庭资源、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等),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弹性)及自杀风险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和差异分析,并对自杀风险研究生基本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男性研究生新生、理科研究生新生的自杀风险占比相对较高;有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弹性低于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有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的家庭负性事件发生率较高。第四部分:研究生新生家庭因素与自杀风险关系分析。用SPSS软件对研究生新生家庭特征与自杀风险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来深层次分析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背后的家庭生态因素。研究发现,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暴力、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有家族病史的家庭环境对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和有家族病史是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在家庭生态视角下提出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对策。在阅读已有文献、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家庭生态系统要遵循系统平衡原则、层次结构原则和动态发展原则,并根据家庭生态的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提出对研究生自杀风险的三维干预对策。其中,微观系统包括家庭子系统;中观系统包括学校及家庭系统;宏观系统包括影响家庭建设的社会系统。
骆语辰[6](2020)在《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高水平人才。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提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德心共育教育理念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吸取前人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育德获得品质和育心获得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积极效应,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采取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工具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软件AMOS18.0工具对本文所需的调研数据做统计分析,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组和对照组”等多变量关系,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路径分析。通过分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Z077)中抽取2017、2018年部分高校所发生的严重心理危机致死学生资料做“心理解剖”分析,探索育德因素与育心因素在心理危机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高校大学生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长效应和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成长效应,以及在生活应激诱发心理危机过程中的交互预防干预心理危机的中介效应,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核心机制是其外部环境诱因和内在个体成因的交互作用。本文实证和个案所呈现的大学生所经受的压力和创伤等诱发因素,激活了其内在的思想信念空位等育德预警因素与性格优势缺失等育心预警因素,从而使其产生了心理危机倾向甚至心理危机结果。(2)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核心素养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大学生拥有并实践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德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德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3)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性格优势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大学生习得并开发爱与被爱、责任心、自控力等性格优势,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心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心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4)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因根据在于是其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交互干预机制。经实证预测和个案证实,育德因素和育心因素相结合,如育德品质人文情怀与育心品质感恩之心的高度融合、育德品质珍爱生命与育心品质爱与被爱能力的息息相通、育德品质社会责任与育心品质责任心的共同担当、育德品质国家认同与育心品质理想信念的报国之行等,都是预防、控制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相结合的加工机制。(5)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的缺失是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拥有是防控心理危机的保护因子。因此,在大学生育德中培养此核心素养、在育心工作中培养此性格优势,可以有效地预控抑郁发作对心理危机的诱发。(6)大学生的性别、校别、年级等分类变量在育德品质核心素养与育心品质性格优势的交互作用共同预测和干预其心理危机中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也提出育德与育心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建议。目前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核心素养与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里的详细指标仍需要进行深入性探讨,对具体工作的研究要做进一步探索研究,对丰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有重要意义。
李佳雯[7](2020)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生活压力所致人际困扰的调节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造成的事件频发,前有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后有大学生频频自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和学校的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而普遍存在的大学生的人际困扰,就是全面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的需要克服的重要工作之一。本研究通过探讨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应对方式及其调节效应,希望提出能对大学生来说切实有效的建议,以帮助构建更加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环境。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应对方式、生活应激源、人际困扰的内在联系和干预方法进行探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人际交往理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人际关系需要理论)、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参照依赖和信念特征)以及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国内外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人际关系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对于实证分析方面,本研究在整理数据之后,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1对问卷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问卷结果的基本统计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两份量表都进行了信度检验。其次,将小类的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并整合数据。对生活压力方面的变量以及人际困扰方面的变量做了相关性分析。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⑴分项研究结论:积极应对方式能有效的抵御生活压力带来的人际困扰。其中,自主寻找解决方法的积极对应方式对减少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效果最好。消极的应对方式综合指标对大学生困扰的影响大于积极应对指标,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责、逃避的态度对待面临的问题时,会使得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增加。⑵综合研究结论:积极应对是大学生防控压力所致人际困扰的保护因子,消极应对是大学生生活压力诱发人际困扰的危险因子。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其生活压力诱发人际困扰产生双向调节影响: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如自助解决问题、寻求支持帮助)对其生活压力诱发人际困扰产生干预作用,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缩)对其生活压力诱发人际困扰产生诱发作用。针对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三点对于缓解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建议:⑴改变应对方式,即当面对人际困扰时,要自己主动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以自责的态度或者是一味地逃避问题的产生,这样只会增加自身的人际困扰和生活压力;⑵正视问题的根源,一部分人的人际困扰可能根本是来源于自己内心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的人际关系,就不能单单的从表面上来解决,而要解决其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使其恢复心理健康,才能从根本上对他们的人际困扰问题有所解决帮助;⑶了解自己,对症下药,即探寻自己在面对各种生活压力人际困扰时,倾向于用哪些应对方式来面对这些问题,从而找到解决人际困扰的根本举措。
吕君怡[8](2020)在《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在使用与满足理论、拟剧理论等经典传播学理论与亲密关系等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析社交媒体使用(包括使用依赖和使用行为)对情侣亲密关系(包括亲密感受和亲密危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这样影响的原因以及情侣如何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维系亲密关系等问题。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成为维系亲密关系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社交媒体使用对于亲密关系具有双重影响,适当的公开展示行为促进亲密感受升温,而过度的社交媒体监视行为触发亲密危机。具体而言:情侣间亲密感受可分为交流分享、亲近满意、信任忠诚三个因子。每日情侣社交媒体互动频率、社交媒体公开展示行为均与亲密感受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每日双方在社交媒体上互动得越频繁,亲密感受程度越高;社交媒体公开展示行为程度越高,个体的恋爱亲密感受程度越高。且通过阶层回归发现,公开展示行为最能显着预测亲密感受程度并具有最佳的预测能力。情侣间亲密危机可分为失望嫉妒、焦虑阻碍两个因子。个体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个体社交媒体使用强度、社交媒体监视行为与亲密危机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个体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使用强度越高,其亲密危机程度越高;个体监视行为程度越高,其亲密危机程度越高。且通过阶层回归发现,监视行为最能显着预测亲密危机程度并具有最佳的预测能力。产生这样影响的原因主要是社交媒体的技术优势打破了人际传播的时空限制,但过度沉迷社交媒体的也挤压了现实传播的交流空间;社交媒体既成为亲密关系“前台表演”的重要场所,也触动了亲密关系“后台休息”的隐秘地带。对此提出情侣利用社交媒体维系亲密关系的建议:避免过度沉迷,加强线下交流;合理公开展示,促进亲密互动;减少传播障碍,控制监视程度。
陈志玲[9](2020)在《家庭累积生态风险与中职生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人际敏感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等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都是青少年人际敏感产生的潜在原因。人际敏感是困扰着许多中职学生的一个心理问题,探究中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内在力量,对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探索家庭生态风险对中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以及内在力量(抗挫折能力)在家庭生态风险和人际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运用人际敏感问卷、生态风险问卷及抗挫折能力问卷对来自衡阳和永州各1所中职学校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中职学生在家庭累积风险与抗挫折能力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显着高于女生,主要表现在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等三个具体指标上,但男生报告的父母冲突显着低于女生报告的父母冲突。男生的抗挫折能力低于女生,两者的差异极其显着。(2)中职生家庭社会地位、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存在极其显着的城乡差异。来自城区和镇区中职生的家庭社会地位显着高于来自乡村中职生的家庭社会地位,城区中职生的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显着高于镇区中职生的家庭累积风险指数。(3)中职生家庭累积风险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中职生报告的家庭社会地位、父母心理控制、家庭忽视、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父母疏离和父母拒绝存在显着的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中职生报告的家庭社会地位、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和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4)中职生人际敏感与家庭风险指数、父母心理控制、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存在极其显着的正相关,但与家庭社会地位、父母冲突之间的相关不显着;中职生抗挫折能力与家庭累积风险指数、家庭忽视、父母疏离、父母拒绝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但与父母冲突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中职生抗挫折能力与人际敏感存在极其显着的负相关。(5)累积生态风险对人际敏感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抗挫折对人际敏感则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抗挫折在累积生态风险与人际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抗挫折的能力越低,累积生态风险对人际敏感的作用越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人际敏感与家庭生态风险、抗挫折能力相关显着,累积生态风险正向预测人际敏感,抗挫折在累积生态风险与人际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由此,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风险监控机制,构建中职生“三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信息“共享、共融、共生”的干预机制平台,将提升抗挫折能力纳入基本素质培养体系等对策,对缓解中职生人际敏感和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向伟[10](2020)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责任,承担着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校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公平、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要有新举措。这些规定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结构?怎样科学评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如何有效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内涵、素质结构为逻辑起点,始终把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作为本文的研究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和素质建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为本研究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素质建构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借鉴。第二部分:初步建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如何,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部分首先聚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特征词,通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初步提炼出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进行了理论建构,最后得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包括了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品质、育人个性与动机五个初始维度。第三部分:正式编制与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将收集整理的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编制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此进行质量检验。通过第一次施测对测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主要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个性与动机、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心理素质和育人身体素质,这比之前理论建构的维度多出了一个。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六维度结构模型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第四部分:使用自编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对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了实证考量。对辅导员的素质测评采用了辅导员自我评价与大学生他评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硬核素质;其二,育人心理素质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其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其四,科学研究能力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其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于高校辅导员的睡眠质量上;其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辅导员的创新性上。最后,本研究还发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评价存在性别、工作年限、专业、年级、评优与否等人口学差异。第五部分: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原因探析。一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原因,主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学校中观层面和个人微观层面进行多视角的阐述;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辅导员存在素质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国家、学校等外部要素和个体自身的内部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六部分:立足本次的研究调查结论,文章最后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六个维度入手,以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辅导员个人层面为结构框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其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六点建议,它们分别为:优化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心理素质、补足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培育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重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身体素质。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及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一)国内现状研究 |
(二)国外现状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相关阐释 |
一、共同体是人类对共同价值的追求 |
二、生命共同体的历史演变进程 |
三、生命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 |
二、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存在的问题及致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的问题表现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淡化 |
二、过度追求个人自我利益实现 |
三、人际关系疏离与道德观念薄弱 |
四、社会公共生活参与自觉性不强 |
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渐行渐远 |
第二节 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问题表现的致因分析 |
一、国内外非马克思主义腐朽思潮的蔓延和侵蚀 |
二、人格结构多重化并存 |
三、 “现代个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发育迟缓 |
四、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对立冲突 |
五、资本逻辑越界对社会生活的异化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化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强化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的目标体系 |
一、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
二、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
第二节 强化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的主要原则 |
一、以学生为本 |
二、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 |
三、理论和实际结合 |
四、知行统一 |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的具体对策 |
一、促进大学生坚定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 |
二、建构大学生的正确利益观 |
三、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
四、筑牢大学生的共有精神家园 |
五、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宿舍人际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 |
2.1.2 国内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 |
2.1.3 国内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现状及特点 |
2.1.4 影响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 |
2.1.5 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 |
2.1.6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可能性 |
2.2 箱庭疗法概述 |
2.2.1 箱庭疗法概念 |
2.2.2 箱庭疗法的治愈机制 |
2.2.3 对箱庭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
2.2.4 团体箱庭疗法基础 |
2.2.5 团体箱庭疗法研究现状 |
2.2.6 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的基本原理 |
2.2.7 团体箱庭疗法对人际关系干预的适切性 |
3 研究一 |
3.1 研究方法 |
3.1.1 问卷法 |
3.1.2 访谈法 |
3.1.3 实验法 |
3.1.4 参与观察法 |
3.2 研究假设 |
3.3 被试选取 |
3.4 本研究的创新性 |
3.5 研究工具 |
3.5.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 |
3.5.2 干预工具 |
3.5.3 作业记录表 |
3.5.4 统计工具 |
3.6 研究程序 |
3.6.1 实验过程 |
3.6.2 被试访谈 |
3.6.3 干预实施 |
3.7 研究一量性结果与分析 |
3.7.1 研究一实验组对照组前测数据分析 |
3.7.2 研究一实验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
3.7.3 研究一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
3.7.4 研究一实验组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后测数据分析 |
3.7.5 研究一箱庭沙具使用与全国常模差异性检验 |
3.8 研究一质性结果分析 |
3.9 研究一质性分析部分的讨论分析 |
4 研究二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假设 |
4.3 被试选取 |
4.4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5 研究工具 |
4.6 研究程序 |
4.6.1 实验过程 |
4.6.2 被试访谈 |
4.6.3 干预实施 |
4.7 研究二量性结果与分析 |
4.7.1 研究二实验组对照组前测数据分析 |
4.7.2 研究二实验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
4.7.3 研究二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
4.7.4 研究二实验组对照组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后测数据分析 |
4.7.5 研究二箱庭沙具使用与全国常模差异性检验 |
4.7.6 研究一、研究二团体箱庭疗法的制作时间 |
4.7.7 研究一、研究二箱庭疗法创伤主题与治愈主题的差异性检验 |
4.8 研究二质性结果分析 |
4.9 研究二质性分析部分的讨论分析 |
4.10 研究一、研究二质性处理结果讨论 |
5 总讨论 |
5.1 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改善的有效性 |
5.1.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讨论 |
5.1.2 团体箱庭时间分析 |
5.1.3 箱庭主题 |
5.1.4 实验组箱庭作品使用的沙具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性检验 |
5.2 研究一、研究二箱庭过程的再讨论 |
5.2.1 研究一 |
5.2.2 研究二 |
5.2.3 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区别性 |
5.3 咨询师个人的成长 |
6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1.1 研究方法反思 |
6.1.2 研究伦理反思 |
6.2 研究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
2.4 研究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建议 |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文缩略词 |
个人学习经历 |
致谢 |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4)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逻辑 |
第一节 友善价值观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
二、友善、友善观和友善价值观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动因 |
一、社会变迁、空间变化需要新的友善观 |
二、市场化、技术化缺陷需要新的友善观 |
三、网络化交往方式需要新的友善观 |
第三节 友善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
一、“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不合时宜” |
二、“博爱主义”的西方友善观“浮于空想” |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思想的“正确指引”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 |
一、狭隘的“私人友善”转向普遍的“公共友善” |
二、抽象的“普遍友善”转向现实的“真正友善” |
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地位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及其内在要求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
一、友善的核心要素 |
二、友善的基本维度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特征 |
一、社会主义属性 |
二、中华民族特性 |
三、时代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
一、友善交往关系之维 |
二、助人行为方面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本体论依据分析 |
一、“实体主义”思维阻碍“他人”价值的确立 |
二、“关系主义”价值建构 |
三、“真实共同体”和“友善”的生成逻辑 |
第二节 人性论依据分析 |
一、传统儒家人性论 |
二、西方友善人性论 |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人性论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场域和路径 |
第一节 家庭培育 |
一、家庭在个体友善价值观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家庭培育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学校培育 |
一、教育引导 |
二、环境渗透 |
三、实践养成 |
第三节 社会培育 |
一、社会培育的地位和作用 |
二、社会培育的实现路径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方法和手段 |
第一节 媒体渗透法 |
一、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
二、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 |
第二节 文化熏陶法 |
一、传统文化涵养 |
二、文化作品浸润 |
第三节 榜样激励法 |
一、道德绅士的示范效应 |
二、文化名人的公众效应 |
三、行业精英的标杆效应 |
四、党员干部的表率效应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及其运行 |
第一节 利益激励机制及其运行 |
一、利益激励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构建培育友善的利益基础 |
三、利益激励机制的运行 |
第二节 态势激发机制及其运行 |
一、态势激发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态势激发机制的运行 |
第三节 制度保障机制及其运行 |
一、制度保障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激励约束 |
三、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依法兴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5)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 ——以M校硕士研究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假设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假设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1.1 自杀相关概念 |
2.1.2 生态系统及家庭生态系统理论 |
2.1.3 家庭生态系统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理论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与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
3.1 研究对象 |
3.2 调查工具 |
3.3 统计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
3.4.2 不同专业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
3.4.3 不同性别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
3.4.4 不同婚恋状况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
3.4.5 不同生源地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
3.4.6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症状自评结果及各因子统计分析 |
3.4.7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心理弹性及各因子统计分析 |
3.5 讨论 |
3.5.1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专业差异分析 |
3.5.2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性别差异分析 |
3.5.3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婚恋状况差异分析 |
3.5.4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生源地差异分析 |
3.5.5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与家庭生态调查分析 |
4.1 不同家庭环境研究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
4.2 家庭生态与自杀风险的相关分析 |
4.3 家庭生态与自杀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
4.4 讨论与分析 |
4.4.1 父母感情不和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
4.4.2 家庭暴力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
4.4.3 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
4.4.4 有家族病史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
第五章 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对策 |
5.1 家庭生态系统原则 |
5.1.1 系统平衡原则 |
5.1.2 层次结构原则 |
5.1.3 动态发展原则 |
5.2 家庭生态视角下对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的三个维度 |
5.2.1 微观层面:构建健康的家庭子系统 |
5.2.2 中观层面:家校协同共促学生发展 |
5.2.3 宏观层面:社会支持介入家庭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育德防范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2 育心防控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3 应激诱发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4 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理论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 |
2.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
2.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
2.1.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
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2.2.1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 |
2.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
2.2.3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
2.3 性格优势 |
2.3.1 性格优势的概念 |
2.3.2 性格优势的分类体系 |
2.3.3 性格优势测量工具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2.4.1 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 |
2.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随机抽样 |
3.2 研究工具 |
3.2.1 调查工具 |
3.2.2 分析工具 |
3.3 假设检验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实证量化分析 |
4.1 实证调查:人口学和社会学基本资料分析 |
4.1.1 学校分布:抽样27 所高校34518 名学生 |
4.1.2 性别分布:抽样学生中男生44.4%和女生55.6% |
4.1.3 年龄分布:抽样学生中年龄16-27 岁均龄19.65 岁 |
4.1.4 学校分布:抽样学校中包括三类省属高校 |
4.2 目标样本:重度抑郁与自杀倾向抽样资料分析 |
4.2.1 重度抑郁:总样中偏重抑郁445 人和严重抑郁96 人 |
4.2.2 自杀倾向: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
4.2.3 交互筛查: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
4.2.4 研究组自杀危机259 人,对照组无自杀危机263 人 |
4.3 育德因素: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3.1 抽样比对: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3.2 性别比对:男女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3.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缺失诱发抑郁并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 育心因素: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4.1 抽样比对:性格优势缺失诱发自杀倾向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2 性别比对:性格优势和心理资本缺失诱发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3 学校比对:各校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5 综合因素: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5.1 抽样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5.2 性别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5.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6 实证归纳: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预测心理危机归纳 |
4.6.1 育德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缺失项归纳分析 |
4.6.2 育心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 验证模型:学生育德和育心因素双向调节抑郁并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
4.7.1 总样控制模型:无育德育心介入的抑郁发作诱发心理危机预测模型 |
4.7.2 总样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3 省本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4 高职院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5 民办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8 线性建模验证: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方程 |
4.8.1 预测变量排序: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2 回归系数估计: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3 残差正态分布: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4 模型建构汇总: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第五章 个案质性分析 |
5.1 学生育德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
5.1.1 缺失“珍爱生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1.2 缺失“乐学善学”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1.3 缺失“欣赏美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 学生育心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
5.2.1 缺失“爱与被爱”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2 缺失“希望乐观”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3 缺失“自控判断”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3 育德与育心工作盲区导致心理危机案例 |
5.3.1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灰色地带” |
5.3.2 家庭环境因素诱发学生心理危机 |
5.3.3 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导致的心理危机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
6.1 外部诱因和内部成因交互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核心机制 |
6.2 大学生多项核心素养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 |
6.3 大学生多项性格优势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 |
6.4 大学生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缺失交互作用预警其心理危机的产生 |
6.5 性别、学校、年级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调节因素 |
6.6 建议:培育育德育心品质以预防干预其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工作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生活压力所致人际困扰的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对前人文献的评述和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生活应激理论 |
2.1.1 生活应激源 |
2.1.2 应激反应 |
2.2 应对方式理论 |
2.2.1 应对方式 |
2.2.2 应对方式测量 |
2.3 人际关系理论 |
2.3.1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3.2 社会心理学理论 |
2.3.3 马克思交往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调研样本 |
3.1.3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统计分析法 |
3.3 假设检验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本研究调查问卷可靠性分析信度检验 |
4.2 变量选取 |
4.2.1 生活压力来源指标 |
4.2.2 人际困扰因子 |
4.2.3 应对方式指标 |
4.3 生活应激源、人际困扰基本情况描述分析 |
4.3.1 生活应激源得分基本情况 |
4.3.2 人际困扰基本情况 |
4.4 抽样学生生活压力指标影响人际困扰总指数模型 |
4.5 大学生生活压力影响因素交叉分析及相关分析 |
4.5.1 交叉分析 |
4.5.2 相关分析 |
4.6 调节效应关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
4.6.1 应对方式抵御生活压力多参数估计方程 |
4.6.2 应对方式对干预人际困扰的多参数估计方程 |
4.7 结构建模验证:大学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人际困扰”结构方程 |
4.7.1 总样模型1“生活压力—应对方式—人际困扰”结构建模 |
4.7.2 男样模型2“生活压力—应对方式—人际困扰”结构建模 |
4.7.3 女样模型3“生活压力—应对方式—人际困扰”结构建模 |
4.8 线性建模验证:大学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人际困扰”线性方程 |
4.8.1 预测变量排序:大学生应对方式调节压力诱发人际困扰的线性方程 |
4.8.2 回归系数估计:大学生应对方式调节压力诱发人际困扰的线性方程 |
4.8.3 残差正态分布:大学生应对方式调节压力诱发人际困扰的线性方程 |
4.8.4 模型建构汇总:大学生应对方式调节压力诱发人际困扰的线性方程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对应对方式与生活应激源抵御关系的分析 |
5.2 对应对方式与人际困扰干预情况的分析 |
5.3 应对方式对生活压力、人际困扰的影响 |
5.3.1 应对方式对生活压力诱发人际困扰产生双向调节影响 |
5.3.2 应对方式对渴求关注、追求完美这两个生活压力指标的影响 |
5.3.3 应对方式对交往受挫、生活受挫这两个生活压力指标的影响 |
5.3.4 应对方式对家庭负重这一生活压力指标的影响 |
5.3.5 应对方式对各种人际困扰的影响 |
5.4 建议 |
5.4.1 改变应对方式 |
5.4.2 正视问题的根源 |
5.4.3 了解自己,对症下药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及概念阐释 |
1.2.1 使用与满足理论 |
1.2.2 爱情三角理论 |
1.2.3 拟剧理论 |
1.2.4 亲密关系相关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设计 |
2.1 调查设计过程 |
2.1.1 研究设计过程 |
2.1.2 研究问题及假设 |
2.2 深度访谈的设计及实施 |
2.2.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2.2.2 深度访谈的实施 |
2.3 问卷调查的设计及实施 |
2.3.1 调查问卷构成 |
2.3.2 前测及信度检验 |
2.3.3 调查问卷的修改与构成 |
2.3.4 问卷的发放及收集 |
2.4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2.4.1 人口统计学信息 |
2.4.2 社交媒体使用依赖 |
2.4.3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 |
3 社交媒体使用对亲密感受之影响分析 |
3.1 情侣社交媒体使用中亲密感受总体情况分析 |
3.1.1 情侣亲密感受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2 情侣亲密感受的因子分析 |
3.2 社交媒体使用依赖对亲密感受之影响分析 |
3.2.1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对亲密感受的影响 |
3.2.2 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亲密感受的影响 |
3.3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亲密感受之影响分析 |
3.3.1 公开展示行为对亲密感受的影响 |
3.3.2 监视行为对亲密感受的影响 |
3.4 亲密感受影响因素之阶层回归分析 |
4 社交媒体使用对亲密危机之影响分析 |
4.1 情侣社交媒体使用中亲密危机总体情况分析 |
4.1.1 情侣亲密危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情侣亲密危机的因子分析 |
4.2 社交媒体使用依赖对亲密危机之影响分析 |
4.2.1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对亲密危机的影响 |
4.2.2 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亲密危机的影响 |
4.3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亲密危机之影响分析 |
4.3.1 公开展示行为对亲密危机的影响 |
4.3.2 监视行为对亲密危机的影响 |
4.4 亲密危机影响因素之阶层回归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社交媒体使用对亲密关系之影响 |
5.1.1 “双刃剑”效应:社交媒体使用对于亲密关系具有双重影响 |
5.1.2 必备“掌中宝”:社交媒体成为维系亲密关系必不可少的工具 |
5.1.3 适度“秀恩爱”:公开展示行为促进亲密感受升温 |
5.1.4 “好奇害死猫”:社交媒体监视行为触发亲密危机 |
5.2 社交媒体使用对亲密关系影响之原因分析 |
5.2.1 社交媒体的技术优势打破了人际传播的时空限制 |
5.2.2 社交媒体的过度沉迷挤压了现实传播的交流空间 |
5.2.3 社交媒体成为亲密关系“前台表演”的重要场所 |
5.2.4 社交媒体触动亲密关系“后台休息”的隐秘地带 |
5.3 情侣利用社交媒体维系亲密关系的建议 |
5.3.1 避免过度沉迷,加强线下交流 |
5.3.2 合理公开展示,促进亲密互动 |
5.3.3 减少传播障碍,控制监视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访谈提纲 |
附录C 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访谈示例呈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家庭累积生态风险与中职生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家庭生态风险的综述 |
1.1.1 家庭生态风险的界定 |
1.1.2 家庭生态风险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
1.2 人际敏感的研究 |
1.2.1 人际敏感的界定及现状 |
1.2.2 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 |
1.3 抗挫折能力研究 |
1.3.1 抗挫折能力的界定 |
1.3.2 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 |
1.3.3 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作用 |
1.4 风险因素与青少年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 |
1.4.1 家庭生态风险与青少年人际敏感的关系 |
1.4.2 抗挫折能力与青少年人际敏感的关系 |
1.4.3 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 |
2 问题的提出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家庭累积生态风险指数 |
3.2.2 人际关系敏感 |
3.2.3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 |
3.3 数据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抗挫折能力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初步分析 |
4.3 家庭累积风险指数、抗挫折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相关性分析 |
4.4 抗挫折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
5 讨论 |
5.1 中职生人际敏感的人口特征分析 |
5.2 中职生家庭生态风险的总体特征分析 |
5.3 中职生抗挫折能力的总体特征分析 |
5.4 中职生家庭生态风险与人际敏感的关系分析 |
5.5 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 |
6 相关建议 |
6.1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风险监控机制 |
6.2 构建中职学生“三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6.3 完善信息“共享、共融、共生”的干预机制平台 |
6.4 将提升抗挫折能力纳入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概况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 |
一、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启示 |
第三节 素质模型建构理论 |
一、素质模型建构的主要类型 |
二、素质模型建构的方法与技术 |
三、素质模型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提取及模型的初构 |
一、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概述 |
二、行为事件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 |
三、行为事件访谈提纲的确定 |
四、行为事件访谈资料的收集过程 |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修订及其完善 |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述 |
二、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作为内容分析的蓝本 |
三、内容分析资料的获取过程 |
四、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及关系特征探讨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 |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具体条目 |
二、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特征 |
一、政治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首要特征 |
二、育人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本质特征 |
三、多纬度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实证考量 |
第一节 从辅导员的视角测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
一、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总体评价 |
二、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
三、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从大学生的视角考量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
一、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总体评价 |
二、大学生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的研究结论 |
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硬核 |
二、育人心理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 |
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 |
四、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是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 |
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在睡眠质量上 |
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创新性上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影响因素探析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整体良好的原因探析 |
一、国家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 |
二、学校相关举措的完善落实 |
三、辅导员知情行的协同促进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
一、访谈对象与访谈提纲的确立 |
二、相关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
第一节 优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情感与价值观 |
一、培育尊重与认同辅导员的良好社会氛围 |
二、学校应把好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的招聘关 |
三、自我参与和自我反思相结合 |
第二节 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
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二、缓解辅导员压力源,开发心理资本 |
三、认知重构和社会链接相结合 |
第三节 补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 |
一、增设辅导员培养专业(方向) |
二、学校应加强辅导员的在职培训 |
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行为相结合 |
第四节 强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 |
一、科学规划国家政策制度 |
二、发挥学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 |
三、提升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相结合 |
第五节 培育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 |
一、营造尊师爱生的评价文化 |
二、自我个性的修炼与完善相结合 |
第六节 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质 |
一、落实“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
二、夯实学校的条件、经费与制度保障 |
三、提高健身意识和自觉健身行为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及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丁嘉.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D]. 岳封疆.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4)
- [3]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D]. 毛连军. 东南大学, 2020(02)
- [5]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 ——以M校硕士研究生为例[D]. 薛敏霞.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6]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D]. 骆语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7]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生活压力所致人际困扰的调节效应研究[D]. 李佳雯.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8]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研究[D]. 吕君怡.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9]家庭累积生态风险与中职生人际敏感:抗挫折能力的调节作用[D]. 陈志玲.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D]. 向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