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五种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颜奇英,王国聘[1](2021)在《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基于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绿色根基,也是践行生态文明战略的必然选择。从现阶段中国乡村发展的实然境况出发,明晰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设定,并从生态价值导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产业污染、生态资源利用等领域分析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制约因素。结合江苏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经验,从根植生态理念、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优化工农业发展范式、发展乡村生态产业、推进生态系统修复等层面提出乡村生态振兴的应然之策。
新华社[2](2021)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中提出(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序言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冉慧慧[3](2021)在《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于慧丽[4](2021)在《京津冀跨域环境治理政策协同研究》文中指出
陈一依[5](202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姣[6](2021)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西方经济大步腾飞,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也开始日益紧张。各种生态危机的频频出现使得人类对环境问题不得不加以重视,在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转变人类的思维及生产生活方式。通过思考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对未来发展作出科学预判,找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从工业文明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困境入手,考察工业文明的兴起、发展和存在的主要弊端,既能够清晰看到工业文明的本质及其在推进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能够清晰看到工业文明行走后的一片荒芜,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接着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分析入手,阐述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生态文明产生的现实背景是国内外频发的生态危机,进而说明生态文明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是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纲领。如上所述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可持续的,那二者到底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我们着重从二者的共同点、区别和联系展开阐述的。共同点在于都注重制度保障、物质成果累积和科技创新,区别在于自然价值观、发展观、科技观和消费观不同,联系在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文明,吸收了工业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一种更适合于人类与地球共生共荣的历史选择。通过对二者辩证关系的深刻梳理,为今后发展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启示。最后基于我国实际国情: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丰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发展趋势,但改善成效并不稳定。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科技、倡导生态消费——四方面协同发力,以普及生态文明理论、培育生态意识为切入点,从健全生态园区、完善绿色国民经济体系构建上着手,从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注重绿色科技创新上下功夫,着眼于消费模式转变、树立科学消费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袁仕洵[7](2021)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文中认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推进绿色发展,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并以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通过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丰富,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绿色发展相关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而且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借鉴了西方绿色发展理念,并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绿色发展论述,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必须要严格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深入了解自然生态规律,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为民族的强大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在文章研究的过程中,首先从国内和国际两个不同的视角梳理历史背景,从中国古代、西方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生态理念四方面梳理理论来源,从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深入阶段梳理形成发展历程。其次,概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科学治理精神、携手合作应对的科学内涵及人民性、可持续发展性、科学性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最后,本文基于以上总结,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探究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发展转变,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健全绿色发展法治保障的实践路径。坚持生态理念,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而努力,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岳红玲[8](2021)在《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家大局出发,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底线思维方法论并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其目标直指解决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面临的新问题和老问题,提高党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底线思维是集原则性、科学预见性、主观能动性、辩证性有机统一的思维方法。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底线思维的基本思想的继承发展,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底线思维智慧的创造性运用,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围绕如何防范化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性风险这一主题呈现出丰富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在政治领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关乎道路、方向的问题上要立场坚定。第二,在经济领域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采取积极措施守住“六稳”“六保”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在重大风险面前守住经济基本盘。第三,在意识形态领域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建设、哲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引导,重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坚守道德底线。第四,在社会领域强调社会政策要兜底,守住社会稳定底线、安全生产红线、国家粮食安全底线、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等,这些底线事关人民利益和福祉、事关国家大局稳定,体现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第五,在生态领域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意义;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划定并守住三条控制线,保护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六,在党的建设领域党员干部要守住思想底线、初心底线、廉洁自律底线等,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第七,在外交领域坚决守住我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底线;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的竞争要守住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实现国际社会间的良性竞争。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论述包括:加强科学理论修养,坚持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化解矛盾、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练就过硬的防范风险的政治本领,科学研判风险,提高化解风险能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善于斗争,加强斗争历练,提高斗争本领。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表现为:在理论品质上其核心要义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其本质特征是忧患意识,其重要抓手是两手准备;在理论立场上,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战胜风险和挑战,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维护人民的利益出发,让人民群众满意;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就是矛盾,底线思维瞄着问题来、奔着问题去,充分估计最坏可能性、通过实际工作规避风险。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注重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发现问题;在筛选问题时注重统筹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全局性和局部性、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的当前和长远、问题的内部与外部等关系;在研究问题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两点论和重要论的统一;在解决问题时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点带面开展改革试点、坚持从群众智慧中寻找应对问题的办法。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利于探索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许梦[9](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规定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以来,生态文明思想便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着。高等学校肩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之重任,大学生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人”,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其特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生态建设实践和理论总结,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传统的自然伦理观又让其具备了深厚文化滋养;西方生态理论合理内核,则为其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异域资源。而“生态人”的培养、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根基与完善美丽世界建设的生态方案,又生动呈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逻辑。通过个案分析、访谈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教育方法的多元化、教育成效的优质化、教育保障的多样化深刻展现了其取得的积极成效。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有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教育主体的供给力、教育内容的供给力、教育方法的供给力、教育合力的供给力、教育效能的供给力都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化水平也有待提升。归根结底地说,这些基本问题既有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对待的意识原因,也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经验相对不足的实践原因,还有不合理发展理念及方式制约的价值原因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的制度原因。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既要牢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另一方面更要坚持整体创新、体系创新,从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入手,建构一个更加系统的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点,坚持教育主体能力供给的关键点,坚持内容优化的支撑点,坚持方法创新的着力点,坚持优化评价体系的发展点,从而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多元化的优化路径。
马纯红[10](2020)在《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广大人民群众亘古不变的愿景。在一定历史时期美好生活的内容虽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也变动不居,与时俱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将永不止步。本文基于理论与现实之间本无截然之分,抽象而形而上的学术研究与具象而形而下的现实问题是一种复杂多维的关系这一思维模式,立足中国方案的本土经验所提炼出一般性的理论阐释和实践阐析,试图探索关于“美好生活”之“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进路。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新时代追求与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美好生活”范畴与全面小康、富裕富强、共享发展等其他相关概念既有区别与又有联系,并随时代发展日益发展和丰富。“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是国家富强与社会稳定,基本标志是需求满足与活力充足,基本特征是价值实现、前景可期,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与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劳动幸福理论及相关的基本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西方文化有关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为解决人民温饱的艰辛探索,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继往开来和守正创新的发展,为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做了谋篇布局,其中,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开启“美好生活”新追求,“两个一百年”擘画“美好生活”新目标,“五位一体”总布局勾勒“美好生活”的总体格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美好生活”的战略保障。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我们需要处理好的“理想追求与脚踏实地”“实现目标与实现手段”“跨越发展与均衡发展”“追求效率与追求公平”“个体美好与集体美好”等辩证关系,始终坚持理想追求与脚踏实地的有机统一、目标设定和手段创新的动态统一、跨越发展与均衡发展的有效平衡、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个体美好和集体美好的互促互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内生动力问题、“历史周期律”问题、发展失衡问题、信念信心问题、“修昔底德陷阱”等现实挑战,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努力奋斗,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四个自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我们的“美好生活”。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未来实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有关“美好生活”的研究也仅仅是一个开端,远未结束。
二、树立“五种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五种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基于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本然之蕴:乡村生态振兴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义 |
1.1 乡村生态振兴概念的提出 |
1.2 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质内涵 |
1.3 乡村生态振兴的重大意义 |
1.3.1 生态振兴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 |
1.3.2 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绿色根基 |
1.3.3 生态振兴是践行生态文明战略的必然选择 |
2 实然之境: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设定和现实困境 |
2.1 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设定 |
2.1.1 绿色富民的生态价值导向目标 |
2.1.2 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提升目标 |
2.1.3 山清水秀的环境污染治理目标 |
2.1.4 循环高效的生态资源利用目标 |
2.1.5 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修复目标 |
2.2 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 |
2.2.1 生态价值观念薄弱 |
2.2.2 人居环境短板明显 |
2.2.3 产业环境污染突出 |
2.2.4 生态产业发展滞后 |
3 应然之策: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
3.1 根植生态理念,树立生态安全意识 |
3.2 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改善乡村人居生态环境 |
3.3 优化乡村产业发展范式,加强产业环境污染治理 |
3.4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链,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 |
3.5 推进乡村生态修复,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 |
(二)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
(三)在经济建设上 |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 |
(五)在政治建设上 |
(六)在全面依法治国上 |
(七)在文化建设上 |
(八)在社会建设上 |
(九)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
(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
(十一)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
(十二)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 |
(十三)在外交工作上 |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
▌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
▌七、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
(6)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研究概况 |
(二)关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 |
(三)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内容与构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基本构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工业文明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困境 |
一、工业文明的兴起 |
(一)工业文明的本质 |
(二)工业文明的历史起点——英国工业革命 |
(三)工业革命在世界兴起的历史条件 |
二、工业文明的发展 |
(一)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发展 |
(二)工业文明在我国的发展 |
三、工业文明的痼疾 |
(一)人类中心主义盛行 |
(二)公众陷入消费主义泥潭 |
(三)经济增长至上 |
第二部分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分析 |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
(一)本来基因: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
(二)原来基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三)外来坐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生态文明产生的现实分析 |
(一)全球生态状况 |
(二)我国生态状况 |
三、生态文明产生的时代意义 |
(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发展 |
(二)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行动纲领 |
(三)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中国方案 |
第三部分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
一、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共同点 |
(一)注重制度保障 |
(二)强调物质成果累积 |
(三)重视科技创新 |
二、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 |
(一)工业文明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
(二)工业文明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三)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扬弃 |
三、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区别 |
(一)机械论价值观与有机论自然观 |
(二)经济增长观与科学发展观 |
(三)征服型科技观与和谐型科技观 |
(四)消费主义消费观与生态消费观 |
第四部分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辩证关系的当代启示 |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一)普及生态文明理论 |
(二)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
(三)拓宽公众参与平台 |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 |
(一)建设生态工业园 |
(二)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
(三)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三、发展生态科技 |
(一)确立生态科技价值观 |
(二)践行生态科技发展原则 |
(三)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 |
四、倡导生态消费 |
(一)政府引导消费模式转变 |
(二)企业树立环保和责任意识 |
(三)大众树立科学消费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条件 |
2.1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背景 |
2.1.1 面对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世情 |
2.1.2 面临资源约束不断趋紧的国情 |
2.1.3 着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
2.2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绿色发展论述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
2.2.4 西方现代生态观的合理因素 |
2.3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 |
2.3.1 初步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3.2 持续发展: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 |
2.3.3 不断成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3.4 继续深化:全面绿色转型 |
第3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
3.1.1 人与自然和谐 |
3.1.2 绿色发展繁荣 |
3.1.3 热爱自然情怀 |
3.1.4 科学治理精神 |
3.1.5 携手合作应对 |
3.2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 |
3.2.1 人民性 |
3.2.2 可持续发展性 |
3.2.3 科学性 |
第4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 |
4.1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 |
4.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思想新境界 |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4.1.3 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内容 |
4.1.4 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 |
4.2.1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程 |
4.2.2 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基础 |
4.2.3 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展进程 |
4.2.4 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第5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5.1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发展转变 |
5.1.1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5.1.2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
5.1.3 秉持绿色化发展方向 |
5.2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 |
5.2.1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
5.2.2 倡导绿色生产方式 |
5.2.3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
5.3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
5.3.1 普及绿色生态知识 |
5.3.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5.4 健全绿色发展法治保障 |
5.4.1 构建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
5.4.2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体制 |
5.4.3 加强绿色发展执法工作 |
5.5 实现科技绿色创新发展 |
5.5.1 加大绿色科技创新投入 |
5.5.2 完善绿色科技创新机制 |
5.5.3 推动绿色产业技术创新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及重、难点 |
第一章 底线思维的内涵和特征 |
第一节 底线思维的内涵 |
一、底线的内涵 |
二、思维的内涵 |
三、底线思维的内涵 |
第二节 底线思维的特征 |
一、原则性 |
二、科学预见性 |
三、主观能动性 |
四、辩证性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底线思维的基本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底线思维的资源 |
三、毛泽东思想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
三、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的要求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基本形态的重要论述 |
第一节 关于政治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坚持党的领导 |
第二节 关于经济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
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
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 |
四、守住农业农村改革的“三条底线” |
第三节 关于意识形态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
二、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
三、重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
四、守住道德底线 |
第四节 关于社会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
一、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
二、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
三、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 |
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
第五节 关于生态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
二、守住“三条控制线” |
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
第六节 关于党的建设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
一、牢守政治红线 |
二、牢守思想防线 |
三、牢守党的初心使命 |
四、牢守廉洁自律底线 |
第七节 关于外交方面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 |
一、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安全的底线 |
二、国与国要守住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 |
三、坚守军事底线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论述 |
第一节 加强科学理论修养 |
一、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
二、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新思想 |
三、坚持科学思维方法 |
第二节 练就过硬的防范风险的政治本领 |
一、增强战略定力 |
二、警惕“灰犀牛”防范“黑天鹅” |
三、提高科学研判风险能力 |
四、提高化解风险能力 |
五、提高制度执行力 |
第三节 发扬斗争精神 |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
二、保持斗争精神并敢于善于斗争 |
三、加强斗争历练以增强斗争本领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 |
第一节 理论品质 |
一、其核心要义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二、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
三、其本质特征是忧患意识 |
四、其重要抓手是两手准备 |
第二节 理论立场 |
一、坚守人民立场 |
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
三、让人民群众满意 |
第三节 问题导向 |
一、发现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起点 |
二、筛选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丰富 |
三、研究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关键 |
四、解决问题是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归宿 |
第六章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 |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作方法 |
第二节 有利于党探索和把握执政规律 |
一、牢守纪律底线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二、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底线以夯实执政基础 |
第三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 |
一、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结晶 |
二、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
四、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
第四节 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
一、有利于清醒认识我国面临的形势 |
二、有利于抓住中心工作促进多条底线动态平衡 |
三、有利于补齐短板并筑牢底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跨学科研究法 |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
(一) 生态文明的概念 |
(二)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三)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结构 |
(四)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伦理观 |
(四)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分析 |
一、个体需要: 实现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 “生态人”: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识 |
(二) “生态适应力”: 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质结构 |
二、社会价值: 塑造科学发展理念的应然要求 |
(一) 提升生态问题的治理能力 |
(二) 推动新思想“三进”工作 |
(三)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三、国家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
(一) 主要矛盾演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互动 |
(二) 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根基 |
(三) 美丽世界建设的生态方案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目的及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成效 |
(一) 教育内容日趋系统化 |
(二) 教育方法日趋多元化 |
(三) 教育成效日趋优质化 |
(四) 教育保障日趋多样化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育主体供给力有待加强 |
(二) 教育内容供给力有待充实 |
(三) 教育方法供给力有待创新 |
(四) 教育合力供给力有待强化 |
(五) 教育效能供给力有待提升 |
(六) 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意识归因: 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
(二) 实践归因: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相对不足 |
(三) 价值归因: 不合理发展理念及方式的制约 |
(四)制度归因: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不够健全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优化探析 |
一、能力供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关键点 |
(一) 加强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
(二)提升教师生态文明素养 |
二、内容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支撑点 |
(一)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 |
(二)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体系 |
(三)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结构 |
三、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着力点 |
(一) 坚持“视野融合”的方法论原则 |
(二) 构建“多元交互”的方法体系 |
(三) 合力塑造教育“协同矩阵” |
四、机制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优化的发展点 |
(一) 健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二) 构建“三维联动”聚合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思政工作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框架内容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 |
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 |
(一)新时代为何追求“美好生活” |
(二)新时代如何把握“美好生活” |
(三)新时代怎样实现“美好生活” |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语义辨析 |
(一)“美好生活”与富裕富强、全面发展 |
(二)“美好生活”与全面小康 |
(三)“美好生活”与共享发展 |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本构成 |
(一)美好物质生活 |
(二)美好政治生活 |
(三)美好文化生活 |
(四)美好社会生活 |
(五)美好生态生活 |
第二章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基本表征 |
一、“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是国家富强与社会稳定 |
(一)国家富强与“美好生活” |
(二)社会稳定与“美好生活” |
二、“美好生活”的基本标志是需求满足与活力充足 |
(一)需求满足从物质型为主向全方位、多样性转变 |
(二)活力源泉从政府、企业为主向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转变 |
三、“美好生活”的基本特质是价值实现与前景可期 |
(一)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实现 |
(二)未来发展目标的前景可期 |
四、“美好生活”的基本取向是公平正义与责任担当 |
(一)符合发展理念变化的新要求 |
(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 |
(三)体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新担当 |
第三章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滋养 |
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理论 |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劳动幸福理论 |
(二)经典理论对“美好生活”的本质规定 |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涵养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情结 |
(二)革命文化的理想情怀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想追求 |
三、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 |
(一)古希腊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美好生活”的探索与实践 |
(二)人本主义思想对主体价值的追求和张扬 |
第四章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由来 |
一、实现独立与解决温饱的艰辛探索 |
(一)奠定“美好生活”的根本政治前提 |
(二)确立“美好生活”的根本经济前提 |
(三)勾勒“美好生活”的理想蓝图 |
二、在社会主义本质论追问中的继往开来 |
(一)为“美好生活”追求夯实物质基础 |
(二)为“美好生活”追求提供充沛动力 |
(三)为“美好生活”追求明确发展方向 |
三、在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科学发展中的守正创新 |
(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呼应人民“美好生活” |
(二)在科学发展中追求人民“美好生活” |
第五章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谋篇布局 |
一、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开启“美好生活”新追求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体现“美好生活”内涵的变化 |
(二)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美好生活”新的追求 |
二、“两个一百年”擘画“美好生活”新目标 |
(一)“两个一百年”设计“美好生活”实现的时间表 |
(二)“两步走”规划“美好生活”实现的路线图 |
三、“五位一体”总布局勾勒“美好生活”的总体格局 |
(一)“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二)总体布局的完善造就“美好生活”新格局 |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美好生活”的战略保障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不竭动力 |
(三)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
(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根本保障 |
第六章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 |
一、理想追求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
(一)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
(二)在理想追求与脚踏实地的有机统一中实现“美好生活” |
二、实现目标与实现手段的关系 |
(一)坚持目标与手段相统一 |
(二)在目标设定和手段创新的动态统一中实现“美好生活” |
三、跨越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 |
(一)坚持跨越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 |
(二)在跨越发展与均衡发展的有效平衡中实现“美好生活” |
四、追求效率与追求公平的关系 |
(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 |
(二)在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有机结合中实现“美好生活” |
五、个体美好与集体美好的关系 |
(一)坚持个体与集体相统一 |
(二)在个体美好和集体美好的互促互进中实现“美好生活” |
第七章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
一、激发追求“美好生活”主体的能动性 |
(一)直面内生动力问题 |
(二)以奋斗追求“美好生活” |
二、坚持追求“美好生活”的根本价值取向 |
(一)直面“历史周期律”问题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美好生活” |
三、践行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发展理念 |
(一)直面发展失衡问题 |
(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追求“美好生活” |
四、增强追求“美好生活”的战略定力 |
(一)直面信念信心问题 |
(二)坚定“四个自信”追求“美好生活” |
五、优化追求“美好生活”的战略环境 |
(一)直面“修昔底德陷阱”问题 |
(二)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追求“美好生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树立“五种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基于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J]. 颜奇英,王国聘.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 新华社. 当代贵州, 2021(Z4)
- [3]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冉慧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京津冀跨域环境治理政策协同研究[D]. 于慧丽. 燕山大学, 2021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陈一依.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6]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D]. 孙姣. 齐鲁工业大学, 2021
- [7]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 袁仕洵.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研究[D]. 岳红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许梦. 扬州大学, 2020(05)
- [10]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D]. 马纯红.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