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血气变化探讨

脑卒中患者血气变化探讨

一、脑卒中病人血气变化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任思思[1](2021)在《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益气活血治疗法则是将补益元气与活血行血相结合而成的中医治疗法则。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衍化源流,其形成、发展、确立,建立在对气血理论、瘀血理论的逐渐深刻认识之上。气血为人身之本,其二者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二者一损俱损,荣辱与共。气血认知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疾病抗争史。益气活血法萌发于秦汉时期,从认识到气血调和人体安和,气血失调遂生病证,再到瘀血病因辨证,气虚血滞的逐步出现,为益气活血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直到明清时期,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明确出现在医学典籍中,益气活血法随着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创立,逐渐得以完善、确立。气血二者,气旺促血行,气虚血生滞,益气则可以活血。若是正气虚损,气机失调,运血无力,经脉瘀阻,血行不畅无法濡养四肢百骸,则成气虚血瘀证。气为阳主煦之,血为阴主濡之,气虚致阳虚无力温养机体,且寒从中生,易为邪所侵袭;同时无力推动血液濡养周身,则脑髓清窍失养,周身经脉不利,行动障碍,麻木不仁;血液瘀阻,经脉气血更为滞涩,肢体失养,经脉拘挛,肌肤色变,不通而痛。历代医家皆认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人体气血失调紧密相关。脑主神明,为元神之府,脑具有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主感觉、肢体运动等功能。孙思邈有云“头者,人之元首,人神气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手足三阳经络汇于头面、行于四肢百骸,因而气血失调,脑髓失养,或外感邪气,则有瘫痪、肌肉萎缩、抽搐、震颤的症状。《黄帝内经》提出“血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指出气血的变化是厥病发生的基础。气虚而致清阳不升、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脑失濡养,导致神明失用。刘完素认为“血涩而不能荣肌肉故也”,血涩难行,瘀滞不通,滋养不能,则人体肢节肌肉痿软,活动不利。“若微则但僵仆,气血流通,筋脉不挛,缓者发过如故”,说明气血流畅,肢骸贯通,则恢复如故。关于中风,张景岳认为“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王清任同样赞成中风肢体痿厥为“非风”,因此正气虚损,血液瘀滞,气虚血瘀成为脑病常见病因病机。由气血失调,气虚血瘀而致的肢体筋脉拘挛、震颤、行动不利、大脑神机不用神志障碍,可用益气活血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正气充足,血行通畅,气血通和,神机得运,人体安和。现代益气活血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有学者对其相关方剂进行实验室研究,有证据显示,益气活血法类方能很好的修复和改善人体病理状态。在脑血管病发病初期以及恢复期,运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在中枢神经系统在病理上的损伤,而且在残障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认知以及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上均优于单纯西药的治疗。因此,对益气活血法理论源头进行梳理,并对20年来益气活血法关于脑病的临床随机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益气活血法则在现代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中医文献理论的支撑、循证医学的证据。第一部分基于中医古籍探讨"益气活血"理论源流及运用目的全面检索古代医经典籍中有关“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认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系统阐述古代各个时期益气活血相对应的病因病机理论分析、临床运用情况,并从整体上讨论益气活血法发展规律,探寻其历史源流,发展衍化。从整体上总结历代中医学家临症运用益气活血法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药关于益气活血法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医古籍文献检索与现代文献检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秦汉时期到清末的中医古籍经典中,有关益气活血相关的气血理论分析、气虚血滞、瘀血、辨证论治、用药思路等内容。梳理源流脉络时以时间顺序为经纵向体现益气活血思想发展进程,以作者、着作为纬横向展开论述,整理各个时期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字描述,提炼相关学术思想,归纳总结益气活血法的发展衍化。结果益气活血的治疗法则发展经历了萌芽、奠基、充实、发展、完善五个阶段。全文按照时间脉络梳理,分为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萌芽阶段(秦汉时期)。本阶段充分阐释了气血理论,认为二者不可缺一,功能相辅成,气血为人体之本,气充成形,血畅则流行于全身,气充血足,人体安和。其中,《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血瘀的概念,并有相应活血化瘀,攻补兼施,治疗法则,见于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中。2奠基阶段(晋隋唐时期)。对气血的理论认识逐渐深刻,辨证论治需察明气血,诸病寻源,明确病因病机,论证瘀血致病之时,常考虑气虚成分,多见于外科、妇产科。随着唐朝本草类专着的问世,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药物不断被总结、运用,为后世益气活血治疗法则,相应的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用药思想构建起到了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3充实阶段(宋时期)。丰富了气血理论,从生理病理上阐述了气血二者对人体精神状态的重要性,强调了气的重要性,并从内、外、不内外三方面探讨了血瘀症的产生,认为“虚”是血瘀产生的内在因素。益气活血法则在此阶段得到了充实,益气从补元气、益卫气具体到健脾气。4发展阶段(金元时期)。随着医家流派的出现,益气活血法在此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气血二者载运相因,气虚无力,血生瘀滞,瘀血阻碍气机运行,导致气血不生,易成症瘕积聚。此时期,益气活血多用于外科、女科。益气包括益正气、卫气、脾胃之气,药物多用黄芪、人参、白术等,活血药物多用归地芎芍、干漆、桃红。5完善阶段(明清时期)。本阶段在气血之中,突出了气的作用,气虚血瘀作为益气活血法则的病因病机开始明确出现在本时期的医学着作中,相应用药则益补之活之,于活血之时增加参、芪等补中益气。直至益气活血代表方BYHWD的问世,补气益气,以大剂量黄芪为君,配以桃红四物,补气活血化瘀生新,益气活血法则正式确立下来。常见使用于临床各科。结论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历史衍化脉络,发现益气活血法始终伴随着历代医家对气血认识的深入程度而不断升华。形成最初,不仅认识到了气血二者生理关系,还需继续挖掘气血二者病理上的关系,益气活血法开始萌发。随着气血理论的认识逐渐深刻,开始探讨气为二者关系的主要部分,认识到气机变化确实能影响血行变化,再到在瘀血的形成过程中不离气虚,即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开始纳入研究,这为益气活血法的形成起到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益气活血不断充养、成熟的道路上,益气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对益气的认识也随着医学的积累,分别有了益元气、益卫气、益脾胃中焦之气的升华,用药思路也出现了参芪、白术、补中益气,但仍为随症加减,没有形成固定的方药配伍。直到清朝王清任,集大成者,创立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才将益气活血法正式确立起来。方中120g黄芪为君,以促气复血行,益气生血,归地芎芍稍加桃红,则为桃红四物,多用则破血,少用则活血,共同起到益气活血化瘀生新的功效。与此同时,益气活血法正式出现。第二部分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治疗脑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癫痫、痴呆、头痛、头晕等)的临床疗效,为益气活血法、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本研究由2名独立研究员按照PRISMA国际标准,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1999.6-2020.6的中文、英文数据库,如CNKI、万方、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对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本研究制定的纳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以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和GRADE系统推荐级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合并数据,评价指标为RR、MD。结果本研究共有21项原始文献,1946例患者纳入研究。1有效率: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1.19(95%CI[1.14,1.24]),I2=21%,P<0.00001];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2.38(95%CI[1.59,3.55]),I2=0,P<0.05];表明在脑病常规治疗中加载BYHWD或者单用BYHWD的有效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2 NIHSS评分: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的NIHSS评分,结果为[MD=-2.38(95%CI[-3.32,-1.44]),P<0.00001,I2=81%],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中风基础上加用BYHWD,能够明显降低神经损伤NIHSS评分,提升患者神经功能;BYHWD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MD=-0.35(95%CI[-2.45,-1.75]),P>0.05,表明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对比在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方面没有差异。3 ADL评分:单用BYHWD与常规西药对比治疗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MD=6.4(95%CI[5.23,7.57]),P<0.00001,I2=0];BYHWD+常规治疗与常规西药比较治疗中风的ADL评分,[MD=16.27(95%CI[13.73,18.80]),I2=0,];结果表明BYHWD的加载治疗对比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ADL评分。4 GRADE证据质量评级: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的联合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纳入文献GRADE证据质量评级偏于中等。结论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语益气活血法是中医理论指导的治疗法则,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脑病的防治中的疗效优越,多受重视,广为推崇。1.益气活血法萌芽于秦汉时期,气血理论、瘀血概念深入人心;奠基于晋隋唐时期,气虚血瘀的病因病机辩证逐渐清晰,并对益气活血之药进行总结;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充实于宋时期,对血瘀进行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方面的详细论述;发展于金元时期,血瘀病因病机辩证明确,用药思路渐趋成形;完善于明清时期,气虚血滞的病因病机的明确,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开始临床运用。2.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在脑病急性期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在脑病恢复期单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治疗脑病单用或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3.不足与展望:本研究在源流衍化汇总中,仍有不足,总结梳理的不够全面,存在相关古籍遗漏的可能;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中,缺乏高质量RCT,整体文献质量等级不高,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同时,本研究未系统关注益气活血法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对益气活血法提供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支撑。鉴于益气活血法的使用价值,今后有必要多利用生物学、免疫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有效成分和组方,对发挥作用的细胞、分子进行阐述,继续为益气活血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微观的、具体的理论支撑。

牛梦瑶[2](2021)在《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对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该疗法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数据佐证。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中符合病例入组标准的62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毫针取穴选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风-中经络针灸处方加减,治疗组(火针+常规针刺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3日1次,1周2次。4周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分。观察指标: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表。疗效评价:感觉障碍评定采用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结果:(1)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感觉障碍评定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感觉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感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3)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四周后,火针散刺阳明经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2)火针散刺阳明经结合常规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法。

薛宇豪[3](2021)在《针刺中府、云门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中府、云门与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法。并初步探讨针刺中府、云门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均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以及基础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府、云门针刺,周一至周六治疗1次,30min/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周一至周六治疗1次,30min/次,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PaCO2、氧合指数、咳嗽反射分级量表等指标的变化,并评定两组疗效及脱机成功率,将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试验共纳入74例,71例完成临床试验观察,3例未完成,观察组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2例。1.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客观指标:(1)膈肌功能测定: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CO2: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P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氧合指数: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咳嗽反射分级量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咳嗽反射分级量表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前白蛋白: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脱机成功率: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69.4%、4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总体疗效: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中府、云门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膈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膈肌移动度、氧合指数,其疗效同体外膈肌起搏器相当。(2)针刺中府、云门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PaCO2、咳嗽反射分级量表、血清前白蛋白,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其疗效优于体外膈肌起搏器。(3)针刺中府、云门可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脱机率、整体疗效,优于体外膈肌起搏器。

陈丽斌[4](2021)在《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研究部分目的:旨在从脑脉的部位和生理特点的角度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脑脉燥变的机制及防治方法。通过梳理中医脉腑理论,探讨脾脉相关的内涵,分析IS的病位特点,提出中风“燥”之因机说,阐明IS的基本病理与脾关系密切,确立脾虚而脉燥在IS病理变化中的主导地位,总结出健脾益智法可以通过健脾润脉祛燥改善脑脉燥变,达到治疗IS目的的理论依据。方法:梳理中医脉腑理论以及脾脉相关的理论认识,分析脑脉的部位和生理特点,利用“取象比类”这一中医学原创思维,从“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内燥病机理论深入探讨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与IS的内在联系,结合健脾益智汤的组分、组方分析和导师团队的前期研究基础,为健脾益智法从健脾润脉祛燥角度治疗IS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脉腑有常与变的生理特性。2.脾脉之间有着“以营为基、以濡为性、摄血纳津、以脾统脉”的相关深层内涵。3.脑脉因其独特的部位及生理特点,存在着易燥易变的局部病变机制,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和深危病机特点。无论是从脾之太阴濡脉、脾之藏营养脉、脾之散精通脉的机理,还是现代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都可为健脾润脉祛燥论治IS提供充分的依据。健脾益智汤的药物组分含有对IS有效的成分,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都有良好收效。实验研究部分目的:通过复制SD大鼠MCAO模型,采用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硝酸还原酶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酶联免疫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印迹杂交法,旨在观察血管内皮生物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探讨健脾益智法对改善内皮功能以及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模型组(Model)、盐酸法舒地尔组(Hydrochloride fasudil,HF)、健脾益智组(JPYZ),采用Zea Longa法复制大鼠MCAO模型。Blank组给予标准饲料和自主饮水,其余各组术后清醒即开始给药,分别持续3天、7天、14天,14.4m L/kg/d,每日1次。HF组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混悬液(14.4m L/kg/d),JPYZ组灌胃健脾益智汤(14.4m L/kg/d),Model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脑内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NOS、VEGF表达水平,ELISA检测VEGF含量,从内皮功能角度探讨健脾益智汤改善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hoA mRNA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ROCK2蛋白含量,从RhoA/ROCK2通路探讨健脾益智汤对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可能调节机制。采用神经功能受损评分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的表达,从神经功能受损及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健脾益智汤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1.NO、eNOS、VEGF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NO、e NOS、VEGF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NO、eNOS、VEGF(免疫组化法)的水平升高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NO、eNOS、VEGF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2.RhoA mRNA、ROCK2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Rho A m RNA、ROCK2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Rho A mRNA、ROCK2水平降低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Rho A、ROCK2均有抑制作用。3.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和Caspase-3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Caspase-3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Caspase-3水平均有降低,在14d时间点降低最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和Caspase-3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1.脉腑有常与变的生理特性。2.脾脉之间有着“以营为基、以濡为性、摄血纳津、以脾统脉”的相关深层内涵。3.脑脉因其独特的部位及生理特点,存在着易燥易变的局部病变机制,与心肾之水火不交、脾肺之燥湿不济皆有关系,但脾虚湿不济燥是其根本原因,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和深危病机特点。脑脉燥变可认为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脾之太阴濡脉、脾之藏营养脉、脾之散精通脉可达到脑脉祛燥防变的目的,从脾论治IS有理据可依。兼之健脾益智汤中的各个组分药物含有对IS有效的成分,其配伍应用能健脾润脉祛燥,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改善IS脑脉燥变的病理状态,减轻诸多病理因素的损害,同时调动脾气的作用以主动修复脑脉燥变的损伤,防止突发风症,对IS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4.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方式成功复制了MCAO模型,健脾益智汤可有效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5.健脾益智汤可能通过升高NO、eNOS、VEGF的水平,抑制RhoA、ROCK2和Caspase-3的活化,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得以改善,达到保护作用。

林松涛[5](2021)在《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转筋”现代统称为抽筋。医学上把抽筋称作抽搐(convulsion)。抽筋是高发病,比如在运动中、各类手术中、睡眠中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出现抽搐。中医在针灸治疗转筋上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目前尚没有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文献研究和分析。同时,对转筋的针灸疗法及腧穴应用准则等研究的相关内容渐渐地明显增加,却缺乏有系统地深入整理分析。文献中发表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单篇文章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并且某些临床观察数据的随机对照严重不足。这影响了针灸治疗手法在本病症的客观评价与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变成缺乏了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资料信息,因而局限了针灸在转筋治疗中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深度以及穴位的应用。目的:通过《普济方》引申现代文献研究,探讨针灸治疗转筋的证型、治法、选穴和归经,并全方位的梳理归纳出纯针灸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总结出现常用的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方法:本研究选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普济方》大型丛书为研究对象。《普济方》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1983年7月第1版第4次印刷,该书取当代古今方剂彚辑成编,一共分为10册。收录在该套丛书的第五册卷203附论灸霍乱法和第十册卷409-426论述针灸为主。因此,本次主要着重于该丛书第五册和第十册里面的针灸转筋相关部分。通过这本古医方探讨“转筋”的针灸治疗组成方法的所有卷数进行发掘和研究加以综合整理。现代文献方面,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检索2009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所有关转筋穴位治疗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高级检索,为保证查全率,采用篇名、摘要、关键词、主题词分别检索。检索题词为“转筋”、“筋急”、“痉挛”、“挛急”、“瘛疭”、“拘急”、“针灸疗法”、“穴位疗法”等进行检索。统计方法是把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化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化处理。统计的步骤,首先是把文献中的病例数、中医治法、症状、穴位等列成表格后。再计算出各种证型、治疗方法等的频数和百分比,并绘制图表。然后统计出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治法、穴位的使用频率。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针灸治疗转筋的证治规律。结果:《普济方》研究:《普济方》的针灸门在第10册中。按卷次为409-424卷。前8卷载有针灸的序言和歌赋,介绍针灸取穴、补泻法和经络腧穴。后8卷为各种病候的治疗,载有207种病症。书中除针灸治法外,尚有记载汤药、罨敷及按摩。卷203附论的灸霍乱法及卷417到424为针灸的治疗部分。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方面,疾病灸疗方法均有多种。其中隔物灸就有隔蒜灸、隔纸灸、附子饼灸等。并且还记载了许多民间灸法,使灸法内容更丰富。《普济方》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处方组穴主次分明严谨。重视针刺操作,引载诸多针刺手法。直接或者间接、部分或全部收集明初之前的各种针灸医着。特点是不随意加减改动而忠于原着。对同名穴异同详加审定并详细记载了煮沸针具的消毒。在用穴上灵活多变,对灸法十分重视,特别在卷411中大量记载了关于灸法的论述。《普济方》提及的治法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其次是活血止痛和行气通络。书中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占少数,只有30条,而没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则有55条。相反的,书中使用艾灸法较多,其中以直接灸法为主,占了 60篇、间接灸法只有1篇,而没有灸法的有24篇。《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穴位出现总频次为85次。本次调查的穴位中,出现最多次的是承筋、解溪,共出现6次;其次是仆参、水分、涌泉,出现5次;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出现4次;隐白、至阴,出现3次。这1 1个穴位共占。《普济方》里主要穴位归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少阳胆经。《普济方》里有很多特定穴,其中以经外奇穴最多,其次是井穴和交会穴。经外奇穴以女膝出现次数最多;井穴里涌泉出现次数最多;交会穴里则是仆参出现次数最多。《普济方》中常用治疗转筋的经外奇穴有女膝、夹脊、外踝尖、鬼眼、十王、慈宫、手踝骨、内踝尖和玉田。现代文献研究:对每篇现代文献进行阅读及整理,初步筛选出以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共284篇。为保证所选文献的确切性,经逐篇浏览,按“研究方法”的要求统计,最终获得完全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为66篇,收纳病例2675例。根据统计调查结果,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居多,其次是颤证,痫证。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居多,其次是帕金森病,癫痫。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出现34次,其次是肠胃出现24次,膈肌出现22次。转筋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古人以农耕、游牧,加上饮食不洁,导致脾胃受寒,或饮食不节而成为脾胃虚弱;当时的人多数以双脚行走,使双脚容易受伤,造成瘀阻经络,下肢转筋;体力劳动使大量出汗导致津液亏虚。导致气滞阻络,形成转筋。因此,古人的转筋多发于全身、腹部、下肢。而近年来,中国高速迈向现代化,高压的生活模式和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文化,与之相随的健康问题也成了严峻挑战。人们多以进食肥甘厚腻,喝高浓度烈酒,导致脾虚生痰,痰阻经络;房劳、生育过多、老人以及长期慢性病等的肝肾不足而不能濡筋;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导致肝火上逆而成筋挛。故此,现代的人多发的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病,即发病部位多发于脑部、肠胃、膈肌。根据研究古人的发病症状多以霍乱转筋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与古人体力劳动和游牧为主,饮食不洁,形成的转筋非常吻合。现代人的高脂高胆固醇、喝高浓度烈酒的饮食文化;房劳、长期慢性病;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致使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和肝阳上亢等的转筋证型出现,与主要发病症状的喉间呃呃连声,其次是声短而,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相符合。古代与现代的转筋发病部位、发病症状、治疗手段出现了那么大的分别,主要是环境的改变为主。由于现代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转筋的病发与生活压力、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有关;高楼大厦、保暖衣使人们不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科技的进步,如暖风机使人们在室内得到保暖。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抽搐是常见的症状,多数好发于小腿部,一般持续2-3分钟左右。一般患者不会主动到门诊求医。本次研究的患者不是单独出现抽搐症状,主要是本身有基础病后出现抽搐或者在手术中出现抽搐。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中没有单纯出现抽搐的病例。因多数患者都是在基础病之后才出现相关抽搐的病种。如以膈肌痉挛、眼肌痉挛、高热惊厥、癫痫、急性脑梗死、帕金森病和破伤风。取穴数量以及穴位的操作方法也呈现多种多样,如针刺、火罐、耳针、艾灸、温针灸、头针、穴位放血、穴位注射和梅花针等。另外,通过这次对转筋的研究,特别是腓肠肌痉挛的治疗的讨论,古人以仆参、昆仑、承山、承筋、至阴、内踝尖、外踝尖、十王、女膝、下巨虚、解溪、条口、足窍阴、丘墟、太白、隐白、涌泉穴,主要以针刺法和灸法为主。结论:1.《普济方》中转筋的主要发病部位主要是全身、腹部和下肢,提到的症状共涉及22种,以霍乱转筋、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为主要症状。2.《普济方》书中使用的针刺法较少,主要以直接艾灸法治疗为主。3.《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以承筋、解溪、仆参、水分、涌泉、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隐白和至阴为主。特定穴则以经外奇穴、井穴和交会穴为主。4.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颤证和痫证为主。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为主。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肠胃和膈肌。5.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6.现代文献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现代文献的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7.在治疗转筋方面,体现出辨证论治中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的特点。转筋多发于肝火上亢、血虚不能滋养经脉、脾胃感受寒邪引起转筋。故此,古代文献多见灸法治疗转筋,对施灸的壮数和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创新点:1.首次系统性地从《普济方》进行转筋病的文献研究。该丛书为方剂书,书中止直接列出治疗转筋的部位和穴位。本论文通过对《普济方》上文下理,结合现代文献,整理、归纳出转筋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方法。把古代已经被遗忘的治疗转筋特效穴展现给不同的医家参考,为现代抽搐病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或特效穴。2.首次发现转筋在《普济方》和现代文献的整体发病特点及形成转筋的各种因素,对日后制定预防和保健指导,为日后转筋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李中康[6](2021)在《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动物实验:观察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损伤大鼠体重、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o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p65)、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保护脑组织的机制。2.临床研究:探究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LR4、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激酶1(TAK1)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客观依据及辨证思路,为探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1.动物实验: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低剂量组(以下简称低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中剂量组(以下简称中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高剂量组(以下简称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脂。高脂饲料喂养6周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后,再次取血检测血脂,用线栓法致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梗死损伤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调脂通脉解毒方灌胃,西药组与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评分。灌胃2周后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并取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Lp-PLA2、TNF-α、hs-CRP、IL-6含量。2.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直门医院及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70例及健康体检者10例,根据四诊信息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进行证候评分确定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候间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因分型及血清TLR4、NF-κBp65、TAK1、IL-6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的特点。结果1.动物实验1)大鼠血脂检测显示: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较喂养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较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TC、TG、LDL-C水平均出现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其他组TC、TG和LDL-C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相比,在TC、TG和LDL-C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HDL-C水平上升高(P<0.05)。2)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调脂通脉解毒方各剂量组及西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评分升高(P<0.05),而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较其他各组升高更显着(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大鼠脑组织TTC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出现脑梗死,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与西药组脑梗死体积均减少(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高剂量组较西药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LR4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和西药组TLR4 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西药组TLR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F-κB p65表达水平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NF-κB p65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水平降低最多(P<0.05)。5)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PLA2、TNF-α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多(P<0.05)。hs-CRP、IL-6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hs-CRP、IL-6水平降低最多(P<0.05),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研究1)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34.70%),气虚血瘀证其次(21.76%),其余各证候分布较少,分别为风痰阻络证(17.65%)、肝阳上亢证(14.12%)、痰热腑实证(11.76%)。2)性别、年龄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67.1±10.8岁。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其中65~80岁的患者占到48.2%,65岁以下患者占35.9%。40~65岁患者风痰阻络证居多(31.15%),65~80岁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53.66%),80~90岁年龄段的患者气虚血瘀证居多(59.26%)。3)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特点:TOAST分型在各中医证候间存在差异(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多表现为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而气虚血瘀证多表现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其余各证候间脑卒中分型无明显差异。4)各证候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各证候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TLR4、TAK1、NF-κBp65表达量最高(P<0.05),气虚血瘀证其次(P<0.05)。肝阳上亢证和痰热腑实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候间IL-6水平比较,气虚血瘀证表达量最高(P<0.05),痰瘀互结证其次,与风痰阻络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脂通脉解毒方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并能够减少脑组织中的NF-κB p65和TLR4蛋白的表达,降低Lp-PLA2、TNF-α hs-CRP、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性损伤,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抑制TLR4/NF-κB通路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发挥保护作用。2.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为主,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存在差异,TLR4、TAK1、NF-κB p65、IL-6等炎症因子在不同中医证候中有不同的水平特点,与中医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可作为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型的客观依据。

许超[7](2021)在《补气阴化痰瘀法对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HMGB1、sCD163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以临床上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气阴两虚痰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补气养阴、活血化痰为治疗原则,选用参麦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及我院院内制剂咳喘平颗粒为治疗药物,与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通过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及血清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soluble Cluster Differenti ation 163,sCD163)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该治法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探寻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2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MICU和SICU)的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气阴两虚痰瘀证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均采用西医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病;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呼吸支持,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补气阴化痰瘀法(参麦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咳喘平颗粒),疗程为7天。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SI评分)、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氧合指数(Pa O2/Fi O2)、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HMGB1、sCD163的变化,并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其治疗效果。3结果:3.1评分指标及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两组均较前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66.7%,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 O2、氧合指数两组较前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加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 CO2两组较前均降低,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实验室指标:WBC、hs-CRP、PCT两组均较前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新型炎症标志物:HMGB1、sCD163两组均较前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补气阴化痰瘀法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及感染程度,临床疗效显着。补气阴化痰瘀法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失衡、改善循环障碍、减少炎性渗出等多重作用机制,提高氧合功能,改善组织脏器灌注,降低炎症损伤,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有助于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为临床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张恒嘉[8](2020)在《基于“脑—肠轴”探讨疏脑解郁汤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P物质、神经肽Y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从“脑-肠轴”角度研究疏脑解郁汤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的水平变化。方法: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气郁血瘀痰阻的60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给药方案:治疗组给予疏脑解郁汤早晚冲服,日1剂,对照组予帕罗西汀1片,日1次,治疗8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的变化;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60例患者疗前和疗后血清SP及神经肽Y含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其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结果:(1)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11.2±8.59)优于对照组(21.67±10.53)(P<0.05);中医证候疗效性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疗后HAMD评分、NIHSS评分下降(P<0.05),ADL评分升高(P<0.05),以上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含量均下降(P<0.05),治疗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肽Y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疏脑解郁汤可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修复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自理能力;(2)疏脑解郁汤可降低血清SP含量及升高神经肽Y水平,即疏脑解郁汤可通过“脑-肠轴”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3)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HAMD抑郁评分与血清SP含量呈正相关,与神经肽Y含量呈负相关;抑郁评分越低血清SP水平越低、神经肽Y水平越高。

蔡淑满[9](2020)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在通督调神针刺法的基础上,通过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在针刺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提供临床思路。2.根据研究者本人的地域情况,在台湾地区开展研究,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在台湾地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情况的适用性和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本研究在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时着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两个方面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和康复方法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研究进行理论铺垫。2.临床研究本研究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最新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来源于台湾地区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马偕纪念医院、嘉义长庚纪念医院、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高雄长庚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之后的失眠患者,本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进行随机分组,西药组、基础干预组和通督调神干预组各43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和居家康复训练。基础干预组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针灸治疗学》中风穴位处方和失眠穴位处方:水沟、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照海、申脉、安眠。配穴:肝阳暴亢证配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证配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证配曲池、内庭、丰隆、天枢;气虚血瘀证配血海、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配肾俞、太冲;通督调神干预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取穴。主穴:百会、大椎、印堂、神庭、风府、身柱、神门。配穴:肝阳暴亢证配肝俞、期门;风痰阻络证配脾俞、肝俞、章门;痰热腑实证配曲池、内庭、丰隆、天枢;气虚血瘀证配关元、气海、膈俞;阴虚风动配肝俞、肾俞、三阴交、京门;西药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1mg/天/次,睡前口服。针刺组在临床针刺干预时,对患者均进行每两日1次针刺治疗,每次30min,持续8周,十二正经穴位采用双侧腧穴,督脉和任脉穴位为单穴。在针刺干预前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定患者的睡眠状态,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在针刺干预过程中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以了解睡眠状态、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在疗程结束后4个月,即从入组干预开始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1.基本资料本研究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没有显着差异。在辨证分型方面两组均以气虚血瘀型占比最多,其次为风痰阻络型和阴虚风动型。2.针刺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PSQI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PSQI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AI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AI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着升高。在干预4周时,通督调神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ND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NDS评分显着降低。在同一时间点,基础干预组和通督调神组与艾司唑仑组比较,ND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PSQI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PSQI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及基础干预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AI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AI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生活评分显着升高。在干预4周时,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基础干预组及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ND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ND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随访病例中,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基础干预组NDS评分与西药组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通督调神组NDS评分较西药组ND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研究过程中各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本次研究纳入的129例患者共出现不良反应32例,分别为,基础干预组7例(5.43%),通督调神组3例(2.32%),艾司唑仑组22例(17.05%)。结论:1.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失眠患者以气虚血瘀证为主。2.通督调神针刺法和基础针刺法均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3.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评估睡眠质量的PSQI评分、AIS评分方面,通督调神针刺法效果优于基础针刺法和西药。4.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评估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NDS评分方面,通督调神针刺法效果优于基础针刺法和西药。5.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方面行之有效且安全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王宇[10](2020)在《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一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ACI的临床疗效及时效性观察目的:本研究基于眼针“络脑调神”探讨眼针针对中风的理论基础,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眼针治疗ACI的即刻效应、持续效应,初步建立眼针时-效关系;通过观察眼针对ACI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改善与疗效,进一步明确眼针在ACI应用的独立疗效,为临床应用眼针治疗ACI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北方战区总医院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以调脂、营养神经类药物、控制原发病及相关对症治疗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眼针治疗。眼针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每日1次,每周5天休息2天。总疗程均2周。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采用MMT评定法观察即刻针刺效应及针刺持续作用,并对影响即刻效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FMA量表、NHISS量表、MBI量表及HAMD量表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神经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神志情绪情况进行评定。结果:1经眼针治疗后,ACI患者即刻上肢近端、上肢远端、下肢近端、下肢远端肌力均照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经眼针治疗后,ACI患者即刻近端肌力与即刻远端肌力相比具有显效性差异(P<0.01)。2.不同病位对眼针的即刻效应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病位在基底节的有效率为76%,病位在脑干的有效率为55%,病位在脑皮质及多发性梗死的有效率为100%;不同病程对眼针的即刻效应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早期接受眼针治疗(1d≤病程<3d)有效率为82%,中期接受治疗(3d≤病程<5d)有效率为83%,晚期接受治疗(5d≤病程≤7d)有效率为33%;病情轻重程度对对眼针的即刻效应影响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3.上肢近端、上肢远端、下肢近端及下肢远端在眼针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不同时间点比较存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ACI患者第7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与第1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的比较存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CI患者第14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与第7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的比较存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8.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基于眼针“络脑通脏腑”这一理论基础,进一步对古代文献加以整理,通过探讨“眼-脑”、“脑-神”的关系及“眼-脑-神”整体与中风病因病机之间的联系,证实了眼与脑之间的通过“目系”以传递气血精气,形成相互滋养,协同一体的网络结构,明确了眼针“络脑调神”理论治疗中风病中的理论基础。2眼针对上肢近端、上肢远端、下肢近端、下肢远端即刻肌力均有显着疗效,且肢体近端肌力提高程度优于远端肌力提高程度。3患者梗死部位及针刺介入时机影响眼针的即刻效应,其中病灶位于基底节及脑干的即刻效应反应不佳,眼针介入ACI越早即刻效应越好。4眼针持续效应存在起效、发展、达峰、衰退的时效性规律,并随着针刺次数的累积,眼针进入衰退期的时间逐渐延后。5眼针疗法和西医基础治疗均可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调节患者的神志情绪,从而改善ACI患者整体预后。并在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调节患者神志情绪方面眼针疗效尤为突出。论文二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眼针干预CIRI大鼠的作用机制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眼针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眼针对CIRI后神经功能保护的作用与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眼针治ACI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取体重220 g左右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及穴区外组。模型组、眼针组及穴区外组均采用改良的线栓法进行MCAO大鼠模型复制,假手术组大鼠采用相同术式,但不插入线栓。术后应用Longa评分和TTC染色对CIRI大鼠进行模型成功评价,并对眼针组大鼠进行眼针干预,眼针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及下焦区,干预时机从再灌注即刻开始,每8小时1次,共计4次。穴区外组大鼠针刺部位为眼针同区外3 mm处,余操作与眼针组一致。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应用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皮质中GRP78、CHOP的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同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眼针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相比,眼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穴区外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通过HE染色可见,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灰质、皮质界限清晰,神经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无水肿坏死,神经细胞层次清晰,分布均匀,神经元胞质丰富,细胞核及胞膜清楚完整。模型组及穴区外组大鼠脑组织出现典型脑梗死筛网状坏死灶改变,坏死灶边缘不清,梗死核心区残存神经元层次紊乱,出现核固缩、核碎裂、胞浆浓染萎缩,胞质疏松、水肿、染色变浅,间质水肿,可以见到扩张的毛细血管炎及性细胞浸润。眼针组脑组织筛网状坏死灶较少,坏死组织边缘较清楚,胶质细胞大量增生,仍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3.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灶比较:大鼠经TTC染色后,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组织均呈红色,模型组与眼针组大鼠非梗死灶区脑组织均呈红色,模型组与眼针组大鼠梗死灶区脑组织呈苍白色。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均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579.80±120.73)及假手术组(621.85±111.21)相比,模型组皮层CHOP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升高(9133.71±849.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组比较,眼针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降低(2080.29±125.9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为(9441.74±1590.11),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762.22±129.06)及假手术组(726.76±117.45)相比,模型组皮层GRP78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升高(5470.48±479.1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组比较,眼针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显着降低(1181.72±219.60),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为(5154.48±328.89),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6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均显着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眼针组大鼠脑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显着下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大鼠脑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眼针可以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小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减轻CIRI,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2.CIRI发生后可诱导内质网应激上调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蛋白水平,眼针作用于CIRI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GRP78,抑制CHOP及CHOP蛋白下游相关因子如:Caspase-12、Caspase-3表达水平来干预内质网应激从而改善CIRI的。

二、脑卒中病人血气变化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病人血气变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益气活血”历史源流及运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古籍检索
    4 研究结果
    5 益气活血法源流总结
    6 益气活血法运用探讨
    7 结论
第二部分 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益气活血法对脑病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2.5 数据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的比较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4.讨论
    4.1 火针散刺阳明经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依据
    4.2 探讨感觉恢复的机制-“脑的可塑性”
    4.3 火针治疗深度的探讨
    4.4 观察指标的选择探讨
5.问题与展望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附录B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6)》
    附录C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D 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
    附录E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附录F Barthel指数评分表
    附录G 综述 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针刺中府、云门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筛选标准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类型
        3.2 样本量估算
        3.3 分组方法
        3.4 治疗方法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观察指标
        4.2 疗效评定指标
        4.3 疗效评定时间
    5 不良事件处理及应急预案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分析方法
    8 医学伦理问题
    9 试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比较分析
    3 膈肌功能比较
    4 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分析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_2比较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I比较
    5 咳嗽反射分级量表评分比较
    6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较
    7 脱机成功率比较
    8 总体疗效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认识
        1.1 疾病概述
        1.2 发病率的研究
        1.3 发病机制研究
        1.4 治疗方法
        1.5 现代疗法的局限性
    2 中医对于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认识
        2.1 中医疾病表现
        2.2 中医病因病机
        2.3 治疗方法
        2.4 中医治疗优势与不足
    3 选题依据
    4 治疗依据
        4.1 选经依据
        4.2 选穴依据
        4.3 对照组治疗方法选择依据
    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5.1 超声评估膈肌功能
        5.2 血气分析评估PaCO_2、OI
        5.3 评定量表选择依据
        5.4 营养指标选择依据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基线资料分析
        6.2 观察指标分析
        6.3 总体疗效分析
        6.4 脱落病例分析
    7 机制探讨
        7.1 针刺中府、云门具有调气宽胸、利肺健脾的作用
        7.2 针刺中府、云门穴改善膈肌功能及氧合指数
        7.3 针刺中府、云门穴改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数值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脉与脾脉相关研究
        1.1 关于“脉”的概念形成
        1.1.1 脉古代解剖之初始认知
        1.1.2 结构之脉
        1.1.3 功能之脉
        1.2 脉腑理论钩玄
        1.2.1 脉腑概念的形成
        1.2.2 脉气是脉腑功能的高度概括
        1.2.3 经络是脉腑网络结构的体现
        1.2.4 脉腑之基本生理
        1.2.5 脉腑之生理特性
        1.3 脾脉相关的内涵研究
        1.3.1 脾脉相关,以营为基
        1.3.2 脾脉相关,以濡为性
        1.3.3 脾脉相关,摄血纳津
        1.3.4 脾脉相关,以脾统脉
    2 中风病脑脉病变机理探析
        2.1 中风病病位在脑脉
        2.2 脑脉生理之特点
        2.2.1 至阳清空,不容邪气
        2.2.2 元神所藏,神机所发
        2.2.3 脑脉居上,通于火燥
        2.2.4 水湿居下,升达脑脉
        2.3 中风脑脉病变因机学说剖析
        2.3.1 中风“虚”因机说
        2.3.2 中风“风”因机说
        2.3.3 中风“火”因机说
        2.3.4 中风“痰”因机说
        2.3.5 中风“瘀”因机说
        2.4 中风“燥”之因机新说探析
        2.4.1 中风“燥”之因机新说提出的依据
        2.4.2 脑脉病“燥”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
        2.4.3 脑脉燥变是中风脉燥证的深危病机特点
        2.4.4 脾虚而脉燥是脑脉燥变的病理主导
    3 健脾润脉祛燥是健脾益智法防治中风病的重要内容
        3.1 健脾养营润脉
        3.2 健脾生津润脉
        3.3 健脾祛瘀润脉
        3.4 健脾化痰润脉
    4 健脾益智法治疗中风病的实验基础
        4.1 健脾益智汤的组分研究
        4.2 健脾益智汤的组方研究
第二部分 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脑内NO、eNOS及 VEGF的影响
        1 目的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3 方法
        3.1 动物分组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3.3 MCAO模型大鼠的复制
        3.4 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3.5 取材
        3.6 石蜡包埋
        3.7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NO含量
        3.8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eNOS、VEGF表达情况
        3.9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各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水平
        3.10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脑内NO的含量
        4.2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eNOS的表达情况
        4.3 各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情况
        5 讨论
        5.1 NO、eNOS、VEGF检测
        5.2 干预药物
        5.2.1 西药干预
        5.2.2 中药干预
    实验二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RhoA mRNA和 ROCK2 蛋白的影响
        1 目的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3 方法
        3.1 动物分组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3.3 MCAO大鼠的复制
        3.4 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3.5 取材
        3.6 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hoA mRNA的表达情况
        3.7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OCK2 蛋白的表达情况
        3.8 数据统计
        4 结果
        4.1 qPCR检测RhoA mRNA表达情况
        4.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OCK2 蛋白表达情况
        5 讨论
    实验三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及Caspase-3 的影响
        1 目的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3 方法
        3.1 动物分组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3.3 MCAO大鼠的复制
        3.4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5 取材
        3.6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表达情况
        4 结果
        4.1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4.2 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 蛋白表达情况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文献综述 内皮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论
        1.1.1 中医转筋的历史沿革
        1.1.2 转筋的定义
        1.1.3 现代转筋的中医范围
    1.2 《黄帝内经》对转筋疾病与治法的概论
        1.2.1 《内经》对转筋疾病的特点论述
    1.3 现代文献研究
        1.3.1 中医对转筋的认识
    1.4 现代文献概述研究
        1.4.1 “转筋”的现代病症
        1.4.2 发病部位
        1.4.3 病理生理机制
        1.4.4 病因
        1.4.5 抽搐的临床类型
        1.4.6 肌肉痉挛的评定
        1.4.7 现代的抽搐治疗
    1.5 小结
第二章 《普济方》
    2.1 作者及其编辑特色
        2.1.1 作者
        2.1.2 编辑特色
    2.2 《普济方》针灸学内容简介
        2.2.1 汇总诸家腧穴
        2.2.2 审定同名穴的异同
        2.2.3 集针刺补泻手法
        2.2.4 记载针具消毒
        2.2.5 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
        2.2.6 灸法
    2.3 治未病思想
    2.4 转筋的病因病机
    2.5 转筋证型的认识
    2.6 方药治法的认识
    2.7 小结
第三章 转筋于《普济方》及现代文献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3 术语规范
    3.3 统计方法
        3.3.1 统计步骤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普济方》
        3.4.2 现代文献
第四章 讨论
    4.1 《普济方》
    4.2 现代文献
    4.3 《普济方》与现代文献的异同
        4.3.1 膀胱经为主
        4.3.2 经外奇穴
        4.3.3 发病部位
        4.3.4 发病症状
        4.3.5 治疗方法
    4.4 治疗腓肠肌痉挛穴位比较
    4.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1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2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3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4 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脂治疗
        5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6 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
        7 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2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3 中医药在现代研究中发现的新作用
        4 中医药针对疾病治疗难点发挥的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2 药物与试剂
        3 主要仪器
        4 实验器械
        5 动物饲养
        6 实验方法
        7 取材
        8 观察与检测指标
        9 统计方法
    结果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体重的影响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5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6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
        7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Lp-PLA2、TNF-α水平的影响
        8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hs-CRP、IL-6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及炎症因子水平特点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
        2 各中医证候患者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
        3 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炎症因子差异比较
        4 不同中医证候积分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补气阴化痰瘀法对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HMGB1、sCD163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Abbreviation)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0 病例来源
    1.1 诊断标准
    1.2 研究对象的筛选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1.6 实验方法
    1.7 治疗方法
    1.8 主要仪器、型号、设备和实验场所
    1.9 观察指标
    1.10 肺部感染疗效评估
    1.11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和CPIS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WBC、hs-CRP、PCT的比较
    2.4 两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的比较
    2.5 两组HMGB1和s CD163 的比较
    2.6 两组总体有效率的比较
    2.7 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中医学对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认识
    3.2 中医对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中医对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辨证论治
    3.4 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西医发病机制
    3.5 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西医治疗
    3.6 补气阴化痰瘀法治疗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可能作用机理
    3.7 补气阴化痰瘀法治疗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的相关指标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补气阴化痰瘀法治疗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基于“脑—肠轴”探讨疏脑解郁汤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P物质、神经肽Y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探讨
    1.卒中后抑郁
        1.1 中医认识
        1.2 西医认识
    2.“脑-肠轴”理论
        2.1 中医认识
        2.2 西医认识
        2.3 血清P物质、神经肽Y与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病例选择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脱落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性指标
        3.2 生物学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
        3.4 疗效评价标准
        3.5 统计学处理
    4.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性指标
        4.3 血清指标结果
        4.4 用药安全性评价
    5.讨论
        5.1 疏脑解郁汤的立法依据
        5.2 盐酸帕罗西汀片(赛乐特)的选择依据
        5.3 血清SP及 NPY含量测定分析
        5.4 研究结果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附录三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四 课题所需量表
致谢

(9)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脑卒中后失眠的中医研究概况
        1.1.1 中医对睡眠的认识
        1.1.2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1.1.3 脑卒中与脑卒后失眠的关系
        1.1.4 脑卒中后失眠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概况
        1.2.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1.2.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发病机理的研究
        1.2.3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概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资料
        2.1.2 诊断标准
        2.1.3 研究病例纳入标准
        2.1.4 研究病例排除标准
        2.1.5 研究中止、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2.2 临床研究
        2.2.1 病例分组方法
        2.2.2 基础治疗方案
        2.2.3 分组干预方案
        2.2.4 针刺干预治疗注意事项
        2.2.5 观察指标
        2.2.6 技术路线
        2.2.7 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基本资料
        2.3.2 各组患者PSQI评分统计结果
        2.3.3 各组患者AIS评分统计结果
        2.3.4 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2.3.5 各组患者NDS评分统计结果
        2.3.6 各组随访患者PSQI评分统计结果
        2.3.7 各组随访患者AIS评分统计结果
        2.3.8 各组随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2.3.9 各组随访患者NDS评分统计结果
        2.3.10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统计结果
    2.4 分析与讨论
        2.4.1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理论依据
        2.4.2 本研究使用评估量表的选择依据
        2.4.3 研究结果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10)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ACI的临床疗效及时效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眼针干预CIRI大鼠的作用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眼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脑卒中病人血气变化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D]. 任思思.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D]. 牛梦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针刺中府、云门治疗脑出血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薛宇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D]. 陈丽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D]. 林松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D]. 李中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补气阴化痰瘀法对重症脑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HMGB1、sCD163的影响及疗效观察[D]. 许超.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脑—肠轴”探讨疏脑解郁汤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P物质、神经肽Y的影响[D]. 张恒嘉.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 [9]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D]. 蔡淑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D]. 王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脑卒中患者血气变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