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

一、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任辉[1](2021)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整体水平及影响因素,验证现有理论对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适用性,探索理论驱动下的癌症复发恐惧与影响因素间的路径关系;探寻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以及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因果预测关系,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制定对策与建议,为制定此方面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一: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某省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乳腺癌术后5年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45位患者进行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857份(有效回收率为90.7%)。采用的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表、简明疲劳量表、疾病感知问卷简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限制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4.1.0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研究二: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以研究一的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疲劳、社会支持和社会限制为自变量,以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为中介变量,以癌症复发恐惧为因变量,采用SPSS-PROCESS 3.3宏程序和基于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疾病感知和非适应认知策略在每个自变量与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上的链式中介效应,采用AMOS 24.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多个自变量同时存在的整体路径作用。研究三: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研究一的有效样本中选取300名术后第3个月的患者进行了三次追踪调查,最终有267人完成全部调查(失访率为11.0%)。采用Mplus 8.3软件,构建潜变量增长模型以描述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构建交叉滞后模型分别验证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跨时间因果预测关系。研究四: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方法,结合增加样本多样性原则和饱和原则,对857名有效样本中的17人进行了质性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Nvivo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逐层整理、编码和分析。结果:研究一: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857位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量表总分平均为(14.95±7.22)分;其中523人报告了高水平的癌症复发恐惧,占样本总人数的6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手术方式、化疗史和放疗史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总分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癌症复发恐惧与疲劳、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社会限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经济困境呈显着正相关(r=0.255~0.572),与社会支持呈显着负相关(r=-0.51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因素根据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限制、疲劳、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年龄、焦虑症状、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化疗史和放疗史,上述变量总共可以解释癌症复发恐惧61.5%的变异,社会、认知、心理因素分别可以解释癌症复发恐惧19.8%、18.2%和11.6%的变异;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中,按重要性评分对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疾病感知、社会限制、社会支持、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年龄、经济困境、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疲劳、受教育程度、个人每月可支配收入、职业、放疗史、化疗史和手术方式。随机森林模型发现,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对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分结果不同。研究二: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链式中介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疲劳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89,占总效应的28.81%;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社会支持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53,占总效应的48.88%;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社会限制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8,占总效应的28.58%。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疲劳、社会限制和社会支持相互关联的情况下,疾病感知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同样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癌症复发恐惧被上述变量共同解释的变异量为60.0%。研究三: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潜变量增长模型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术后3~9个月期间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呈线性下降,且初始水平与后期的发展趋势存在显着关联。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分别对癌症复发恐惧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四: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经过半结构化访谈和主题分析,最终确定了三个主题:癌症复发恐惧的感受、癌症复发恐惧的态度以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媒体的报道、复查、认识人的复发或死亡消息),个人因素(躯体症状和疾病特点)、家庭因素(家庭支持和家庭情感负担)和医疗因素(医生支持和医疗体验)。结论:(1)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整体平均水平较高,高水平癌症复发恐惧检出率也较高,现状不容乐观。(2)年龄<39岁的患者其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且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价不同,提示我们应根据各年龄段患者的特点采取适龄的、灵活的干预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个体化的支持服务。虽然化疗史和放疗史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较低,但也为寻找最佳干预时机和重点干预人群提供了科学指导。(3)社会、认知和心理因素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明显超过人口、疾病与治疗因素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上述这些可通过干预进行改善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相关防控措施的开展和扶持政策的改进。其中,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和社会限制在两种模型中都表现出最强的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患者的认知应对方式和社会环境因素。尽管疾病感知与社会支持在多元线性回归中预测能力较低,却出现在随机森林模型重要性排序的前三位,这可能与随机森林模型能考虑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有关,提示我们应结合多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分析影响因素的预测能力,并深入探索重要因素间的路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没有显着意义的经济困境,在随机森林中却比较重要,为今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弥补了从癌症的经济副作用角度探索癌症复发恐惧的研究空白。(4)疲劳、社会限制、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均受到了疾病感知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的链式中介影响,验证了疾病自我调节模型和社会认知加工模型对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强化了认知与应对在癌症复发恐惧发生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此外,疲劳、社会限制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互动关联,提示当内部和社会因素同时作为触发因素时,也可以通过激活认知与应对过程,对癌症复发恐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提示我们应从生理、社会与认知多个角度综合理解癌症复发恐惧的发生机制,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与社会支持服务。(5)在术后3~9个月期间,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且初始水平低者其后期下降速度较快,提示我们术后尽早开展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控制后期癌症复发恐惧的进展。(6)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的升高可以引起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升高,为明晰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并提示我们从改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角度寻找控制癌症复发恐惧的突破口将会大有裨益。(7)乳腺癌患者对癌症复发恐惧有着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并采取着乐观、寻找意义或逃避的态度,合理运用其积极态度,为其寻找正向意义,可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减轻癌症复发恐惧。影响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医疗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我们,为乳腺癌患者增强支持网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干预措施,将是缓解癌症复发恐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及其能提供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癌症复发的恐惧。

王丽娜[2](2021)在《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复发恐惧心理及心理灵活性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FCR)心理情况并制定肺癌患者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方案,探讨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心理灵活性的干预效果,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临床试验法相结合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吉林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预,试验组除常规干预外,在患者每周期化疗的初期、中期及后期选择3个时间点分别进行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本研究干预时间为3个化疗周期,共计9次。入组时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并调查首次入院(T0)、干预结束出院(T1)、干预后1个月(T2)、干预后3个月(T3)患者恐惧疾病进展问卷(FoP-Q-SF)、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以及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得分情况。并对两组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FoP-Q-SF得分、AAQ-Ⅱ得分以及QLQ-C30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数据资料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c2检验;4个时间点问卷得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在FoP-Q-SF得分、AAQ-Ⅱ得分以及QLQ-C30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FoP-Q-SF得分整体比较组间效应:两组FoP-Q-SF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在干预后3个时间点FoP-Q-SF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时间效应:两组FoP-Q-SF得分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试验组得分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交互作用:两组在FoP-Q-SF得分方面,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两组FoP-Q-SF得分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同。3.两组AAQ-Ⅱ得分整体比较组间效应:两组AAQ-Ⅱ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在干预后3个时间点AAQ-Ⅱ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时间效应:两组AAQ-Ⅱ得分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患者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试验组患者得分略有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交互作用:两组在AAQ-Ⅱ得分方面,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两组AAQ-Ⅱ得分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同。4.两组QLQ-C30各维度得分整体比较组间效应:两组情绪功能、疼痛、疲倦症状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时间效应:两组各时间点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恶心与呕吐、失眠、食欲下降、经济困难、总体健康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两组情绪功能得分方面,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两组情绪功能得分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同(P<0.05)。结论:1.接纳承诺疗法能够降低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2.接纳承诺疗法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经验性回避,提升患者心理灵活性。3.接纳承诺疗法能够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改善情绪功能,缓解疼痛、疲倦症状。

王凡[3](2021)在《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与复发恐惧的二元交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调查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2.分析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3.以“主客体互倚模型”为基础,构建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与癌症复发恐惧的二元交互作用模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便利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保定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肿瘤内科就诊的220对乳腺癌患者及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婚姻调适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调查;SPSS 25.0和AMOS 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患者及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采用AMOS 24.0构建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与癌症复发恐惧的二元交互作用模型。结果:1.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平均得分分别为37.92±10.32分、106.43±19.72分和29.50±8.07分;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平均得分分别为33.36±9.50分、110.77±17.55分和29.62±5.86分。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自我表露和亲密关系得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癌症复发恐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婚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子女个数、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在年龄、文化程度、婚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均与自身癌症复发恐惧呈负相关;配偶的自我表露与自身亲密关系呈正相关,配偶的自我表露与自身癌症复发恐惧呈负相关。乳腺癌患者的自我表露与配偶的自我表露呈正相关,与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呈负相关;患者的亲密关系与配偶的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呈正相关;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呈正相关(均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对其癌症复发恐惧有显着影响(P<0.05);配偶年龄、婚龄、文化程度和自我表露对其癌症复发恐惧有显着影响(P<0.001)。5.主客体互倚模型显示,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自我表露对癌症复发恐惧的主体效应显着(P<0.05),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自我表露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客体效应不显着(P>0.05)。结论:1.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处于中度水平;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自我表露水平较低;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亲密关系状况良好。2.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表露和亲密关系是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配偶的年龄、婚龄、文化程度和自我表露是其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3.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自我表露均能够显着影响自身的癌症复发恐惧,但不能显着影响伴侣的癌症复发恐惧。

雷婷[4](2021)在《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与症状负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之间的关系,探讨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旨在为提高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明确影响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基于姜乾金的心理应激过程理论模型,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通过横断面研究,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16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简易版疾病认知问卷和中文版失志量表为研究工具,验证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运用SPSS 26.0、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含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果分析。结果(1)通过检索9个电子数据库:Pub Med(Ovi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Ovid),CINAHL(EBSC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对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文中提取的30个因素中,报告次数较多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屈服应对方式、月收入、癌症分期、症状负担、抑郁、有无造口、术后时长、工作状况等,排除一般资料以及存在争议的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影响因素,因此,最终确定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证据级别高、报告次数多的影响因素为症状负担、屈服应对、社会支持。基于姜乾金的心理应激过程理论,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初步构建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作用的路径模型。(2)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得分为(36.7±11.5)分,有78.3%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存在高失志。失志综合征与屈服应对方式(r=0.507)、癌症症状(r=0.387)、症状负担(r=0.385)、症状干扰(r=0.298)、认知评价(r=0.283)、回避应对方式(r=0.178)呈显着正相关(P<0.01);失志综合征与面对应对方式(r=-0.137)(P<0.05)、社会支持(r=-0.344)、客观支持(r=-0.158)、主观支持(r=-0.326)、对支持的利用度(r=-0.237)呈显着负相关(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患者的失志综合征有显着影响(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症状、认知评价、屈服应对、社会支持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失志综合征总变异的38.2%。(4)路径模型显示,癌症症状可直接影响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直接效应量为0.145(P<0.01),占总效果的66.8%;屈服应对在癌症症状和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到显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40(P<0.01),占总中介效应的55.6%;屈服应对和社会支持在癌症症状与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09(P<0.01),占总中介效应12.5%;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与患者失志综合征之间起显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24(P<0.01),占总中介效应的11.1%。结论(1)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发生率高,癌症症状、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屈服应对是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2)屈服应对、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影响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癌症症状不仅可直接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且直接效应量最为突出,癌症症状还可通过屈服应对、社会支持、认知评价间接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其中,屈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癌症症状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中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社会支持与认知评价在癌症症状作用于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减轻患者症状负担,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为患者提供与疾病发展、治疗相匹配的疾病知识,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患者采取恰当方式应对应激事件,从而降低失志综合征的发生率。

王晓梅[5](2021)在《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分析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以正念减压疗法为主的一种心理干预手段和方法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应用效果。方法:第一部分: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况研究。此部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8月在新疆某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对270名于肿瘤内科和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等研究工具,了解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并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干预研究。从现况研究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26.0软件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为期8周的线上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评估,探究正念减压疗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效果。结果:第一部分: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况调查1.癌症复发恐惧总得分为(84.40±23.14)分,78.7%的患者存在中度及中度以上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睡眠质量总分为9(6,13)分,70.1%患者存在睡眠障碍(PSQI>7分)。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症家族史和疼痛程度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法: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402,P<0.01),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487;r=0.402,均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314,P<0.01)。第二部分: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干预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癌症复发恐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1组间比较(1)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癌症复发恐惧总分分别为(86.17±17.14)分和(72.20±1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的睡眠质量总分分别为(10.50±5.08)分和(7.33±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内比较:(1)实验组干预前后癌症复发恐惧总分分别为(89.33±9.75)分和(72.20±1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总分分别为(11.87±4.13)分和(7.33±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干预前后癌症复发恐惧总分分别为(86.53±8.38)和(86.17±17.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总分分别为(11.10±4.32)和(10.50±5.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普遍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癌症复发恐惧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和消极应对均呈显着正相关,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程度越高,其睡眠质量越差,进而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选择消极应对的方式越突出。2.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以正念减压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惧心理,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该方法简便易学,学习成本低,能切实帮助乳腺癌进行自患者我调适,调节心理不适感,缓解睡眠问题。

牛思甜[6](2021)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描述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总体状况及各维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影响;2.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影响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是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患者初次入院时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资料,在患者诱导化疗前(T0)、放疗前(T1)和放疗后(T2)收集患者的多维疲乏量表等资料。1.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描述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疲乏总分及各维度疲乏分数的变化趋势,以及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疲乏变化的影响,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患者重度疲乏发生率的变化趋势;2.采用Pearson相关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弹性、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关系;3.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探讨癌因性疲乏与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诱导化疗周期、是否放化疗、营养、心理弹性、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10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73例患者三个时间点资料均完整,27例仅两个时间点资料完整,患者全部接受了诱导化疗+调强放疗的方式,患者的放疗剂量在65.72~74.20Gy。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n=73)结果显示,患者三个时间点疲乏总分以及各个维度的分数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精神疲乏仅在T0、T2和T1、T2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女性的疲乏总分(F=9.760,P=0.003)、心理疲乏(F=12.482,P=0.001)、精神疲乏(F=8.128,P=0.006)平均值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男性;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的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疲乏总分(F=5.756,P=0.019)、心理疲乏(F=6.619,P=0.012)平均值均高于收入>5000元的患者。未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的心理疲乏平均值(F=4.322,P=0.041)高于接受了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重度疲乏在T0、T1和T2的例数分别为7(9.59%)、10(13.70%)和29(39.73%),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和T0相比,仅T2的重度疲乏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OR=6.22,95%CI:2.74~14.11);和T2相比,T1重度疲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OR=0.24,95%CI:0.11~0.53)。患者在放疗期间重度疲乏率也呈上升趋势;2.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弹性、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为:1)第一阶段:T0(n=89):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1)。T1(n=83):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与焦虑抑郁、营养呈正相关(P<0.01)。T2(n=73):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焦虑抑郁、营养呈正相关(P<0.01)、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2)第二阶段:T1(n=20):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及身体成分各指标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T2(n=20):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去脂体重之间呈负相关(P<0.05);3.影响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多因素分析(n=100):时间(放化疗的治疗进程)(P<0.001)、营养状况(P<0.001)、焦虑抑郁评分(P<0.001)对癌因性疲乏的变化有正向影响。结论1.随着放化疗的进行,鼻咽癌患者的疲乏总分、心理疲乏、躯体疲乏始终呈上升趋势;重度疲乏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2.在放化疗期间,营养差、伴有焦虑抑郁的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更严重;3.临床医护人员应对鼻咽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进行动态评估,同时测量其营养和焦虑抑郁情况,早期识别易加重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加强对癌因性疲乏的症状管理,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宁丽[7](2021)在《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调适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希望是晚期癌症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和死亡威胁的重要支柱。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分子靶向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靶向治疗具有高特异性,疗效存在着个体差异,且极易出现耐药或因严重副作用被迫减药甚至停止治疗等情况,使得希望破裂。高希望水平为靶向治疗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希望也并非越高越好,不切实际的“虚假”希望会导致患者巨大的失望和担心,反而不利于治疗。可以说,作为晚期肺癌患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靶向治疗燃起的新希望有着生死攸关的独特体验,且希望燃起和希望破灭的胶着亦贯穿治疗始终,希望和担心在内心激烈地博弈。虽然已有学者对希望开展了相关研究,证据中也有诸多提升希望的干预策略,但对于这一特殊临床情境中的希望体验和希望变迁机制均尚不清晰,如何合理地应用希望干预策略,更好地管理希望、维护适度的希望也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过程中,对于希望的体验和希望变迁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希望管理策略,以帮助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这一新型手段的过程中更好地管理希望,从而获得更多的临床受益,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体目标包括:(1)探索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对希望的感知,形成理解希望变迁的机制;(2)构建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管理策略;(3)评价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管理策略。【研究方法】本课题先开展质性研究,探索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独特的希望变化机制,然后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希望干预的相关证据,基于课题探索的机制整合希望管理策略并进行现场评价。课题共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的质性研究本部分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杭州市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25名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实质性编码(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的方式进行编码,同时采用提问和不断比较等分析及理论形成技术,构建类属/范畴间关系结构图,形成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调适理论;第二部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管理策略的构建研究本部分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获取证据,按照循证的策略,对证据进行提取、评价、分析和综合,初步构建晚期癌症患者的希望管理策略;其次,在第一部分形成的希望调适理论基础上,结合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特征,从博弈的视角,采用多学科专家小组讨论法,确立动机管理策略和路径管理策略。第三部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管理策略的评价研究本部分采用专家现场论证法,对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希望管理策略进行评价,判断策略的可行性、适宜性、有效性和临床意义。【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的质性研究结果:1.访谈和主题编码结果:共访谈25名患者,转录18.4万余字,平均访谈时长32.5分钟。析出了“希望感知”和“希望调适”两大主题。“希望感知”主题析出四个范畴,即“希望能够活下来”与“担心治疗的可获得性”并存、“期望延长生存期”和“担忧治疗的可持续性”并存、“期盼提高生活质量”和“忧虑治疗获益不足”并存和“希冀治愈和康复”和“忧惧转移和复发”并存。“希望调适”主题提炼出了“精神信念”、“生活在当下”、“积极思考”、“专业性支持”、“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症状控制”、“期待正常”、“赋能”和“控制威胁”等10个亚主题,及20个类属及多个亚类属。2.理论研究结果:经不断比较主题/类属间路径关系对现实的解释力,形成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调适理论,核心内容包括:(1)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和“担心”并存且呈现博弈关系;(2)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和“担心”经调适可达到博弈的最近稳态;(3)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调适策略需要“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共同作用,共同对希望进行调适,以达到希望调适的目标。第二部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调适策略构建研究结果:基于理论研究结果,确定了文献的检索策略,最终纳入文献研究析出的16篇文献,包括最佳实践信息册1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类试验性研究5篇、质性研究6篇。将文献中的证据进行提取和评价,共提炼出15个主题135条策略。经12名多学科专家结合患者特征和希望调适理论进行2轮小组讨论,经修订,最终形成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调适策略,包括“建立生存欲望”、“活在当下”、“最大化个人力量”、“最小化不确定性”等14个主题共73条策略,包括31条动机管理策略和42条路径管理策略;其中58条强推荐,15项弱推荐。第三部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管理策略的评价研究结果采用专家现场论证法,对本研究所构建的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调适策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同意率均在83.33%以上,临床意义评价同意率在91.67%以上。【研究结论】1.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存在着希望和担心的博弈,在不同应激事件中希望不断调适。本课题构建的希望调适理论为医护人员了解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过程中的希望感知和调适策略以及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基于前期形成的希望调适理论,构建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调适策略,可以帮助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有效地获得希望和维持希望,降低担心和绝望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将靶向治疗获益最大化。

秦廷廷[8](2021)在《山东省烟草相关癌症患者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癌症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且我国是烟草使用大国,烟草的流行不仅增加了癌症患病风险,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癌症患者在确诊后吸烟会降低治疗的有效性,使得患者死亡风险上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戒烟对于癌症患者的预后很重要,但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确诊后仍持续吸烟。我国尚缺乏关于癌症患者烟草使用现状方面的研究。了解癌症患者吸烟情况并对其进行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山东省癌症患者确诊时及确诊后的烟草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了解其戒烟服务需求,为制定癌症患者戒烟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7月-8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向其说明研究目的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信息、自我效能感、焦虑和抑郁等。为更好地了解癌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动机以及患者对于戒烟干预服务的需求,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癌症患者作为访谈对象,样本量以达到数据饱和为止(即再无新的主题出现)。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与研究对象展开面对面访谈。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烟草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对象烟草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和泊松回归模型。采用主题框架法对定性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424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有176名癌症患者确诊时吸烟,确诊时的吸烟率为41.51%;有31名癌症患者在确诊后仍持续吸烟,占所有调查对象的7.31%,占确诊时吸烟的患者的17.61%。有吸烟史的癌症患者开始经常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0.67±5.45岁;吸烟总年数的均值为36.58±11.43;86.24%的患者有20年以上的烟龄;平均日均吸烟量为22.61±11.46支;44.95%的患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为中度或高度。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对癌症患者确诊时的烟草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游因素方面,教育程度和从业状况与癌症患者确诊时吸烟有关。中游因素方面,确诊前饮酒情况、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情绪是癌症患者确诊时吸烟的影响因素。下游因素方面,性别、年龄、病变位置是患者确诊时吸烟的影响因素。确诊时吸烟的癌症患者确诊后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游因素方面,虽然不同特征分组的患者的吸烟率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游因素方面,日均吸烟量≤20支的患者其确诊后持续吸烟率较高;下游因素方面,病理分期较晚的患者确诊后吸烟的可能性低于病理分期较早的患者。定性研究结果发现疾病诊断、癌症患者自身的内疚感、医护人员以及亲友的戒烟支持是患者开始尝试戒烟的重要诱因。而患者确诊后的心理压力较大、尼古丁依赖水平较高、缺乏对烟草使用危害的认知以及周围环境中的诱导都是患者难以成功戒烟的关键因素。在戒烟服务需求方面,癌症患者主要表现出对可负担的戒烟门诊及药物、主动询问式电话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戒烟小组等方面的兴趣。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发现,山东省癌症患者确诊后的持续吸烟率与国外研究相近。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影响癌症患者确诊时吸烟行为的上、中、下游因素包括教育程度、从业状况、确诊前饮酒情况、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情绪、性别和病变位置。影响确诊时吸烟的癌症患者确诊后烟草使用情况的因素主要包括日均吸烟量和病理分期。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如下所示的政策建议:(1)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要确保戒烟门诊项目真正落到实处。一要确保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戒烟门诊服务;二要使上级医疗机构的戒烟门诊与基层卫生机构协调联动,共同为患者提供方便可及的戒烟服务;三要为经济状况确有困难的患者提供一定的戒烟药物补助。(2)可考虑将戒烟咨询服务纳入癌症患者护理计划。相关肿瘤科室的医护人员可以在患者每次就诊期间向其强调戒烟的重要性,以确保患者了解与吸烟相关的风险和益处。另外,他们应强调持续吸烟对治疗效果及其未来的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且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戒烟建议。(3)公共卫生机构可提供主动询问式的电话咨询服务。根据医院病历信息,筛选出有吸烟史的癌症患者,及时询问其吸烟情况,给予一定的戒烟建议,并做好随访工作,帮助患者克服戒烟过程中面临的戒断反应。(4)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由上级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提供指导,建立起社区内癌症患者戒烟咨询小组。这不仅可以使得患者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戒烟技巧,提升戒烟信心;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督促,更有利于患者成功戒烟,并防止复吸。

李艳艳[9](2021)在《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现状;基于Ahles癌症患者认知变化预测模型探讨社会人口学因素、认知储备、疾病特征、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与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关系,明晰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放化疗科两病区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主要包括:癌症患者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Cognitive Function,FACT-cog Versions3)感知到的认知障碍分维度、病人健康问卷抑郁模块(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Fatigue,FACIT-F Version 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另外采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收集癌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生活方式资料、通过查阅病例收集患者的疾病特征资料。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4.0.3软件绘制Nomogram图呈现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1.339名癌症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参与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9.5±9.2岁;男性居多(70.8%);30.7%参与者患有呼吸系统癌症(肺癌),50.4%参与者患有消化系统癌症(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等),18.6%参与者患有其他癌症(鼻咽癌等);77.6%参与者处于临床Ⅲ-Ⅳ期;27.1%参与者合并心血管疾病,5.3%参与者合并糖尿病。2.本研究中28.3%的癌症患者报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认知功能障碍的癌症患者在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P=0.001)、不同教育储备(P=0.027)、有无抑郁症状(P<0.001)、有无焦虑症状(P<0.001)、高低疲乏症状(P<0.001)、有无睡眠质量问题(P=0.002)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在纳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变量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癌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癌症患者的2.627倍(OR=2.627,95%CI=1.495-4.618,P=0.001);低教育储备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高教育储备者的2.078倍(OR=2.078,95%CI=1.191-3.627,P=0.010);有抑郁症状的癌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患者的2.890倍(OR=2.890,95%CI=1.608-5.195,P<0.001);高疲乏症状的癌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低疲乏症状患者的 4.479 倍(OR=4.479,95%CI=2.197-9.131,P<0.001).4.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结果的基础上,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对其进行内部验证,C-统计量为0.757(95%CI=0.703-0.811),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757,证明模型的区分度较好。模型的校准曲线与标准线接近,提示模型的校准度较好。结论:1.癌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亟需关注。2.合并心血管疾病、低教育储备、抑郁症状、高疲乏症状是癌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风险因素。3.本研究构建了简单直观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能直观准确评估癌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但仍需在大样本纵向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其适用性。

林亚南[10](2021)在《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为后期构建老年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预模式,提升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威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260名老年肺癌患者调查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量化评估。运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1)老年肺癌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调查老年肺癌患者260人,男性184人(70.8%);65岁及以上155人(59.6%);有配偶者199人(76.5%);从文化程度看,小学的较多,157人(60.4%);职业中,以工人较多,146人(56.2%)。从经济上看,家庭人均收入2000~3000元/月最多,78人(30%);工作状况退休173人(66.5%);子女情况≤1个147人(56.5%);主要照顾者为子女的161人(61.9%);医疗付费方式上,职工医疗保险146人(56.2%)。(2)老年肺癌患者的复发恐惧总分为(26.36±6.15)分,处于中度水平,癌症复发恐惧在性别、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职业、工作状况、子女情况、主要照顾者、确诊时间、医疗付费方式、病理分型、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肺癌患者应对方式总分为(32.31±4.24)分,处于中度水平。应对方式在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职业、工作状况、子女情况、主要照顾者、确诊时间、病理分型、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老年肺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72.98±5.36)分,处于较高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在有无配偶、家庭人均收入、职业、工作状况、子女情况、主要照顾者、确诊时间、病理分型、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示:癌症复发恐惧与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49,P<0.01);癌症复发恐惧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682,P<0.01);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29,P<0.01)。(6)本研究中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子女)、确诊时间、疾病分期、病理分型(小细胞癌)、治疗方式(化疗+放疗)可以共同解释因变量癌症复发恐惧得分的63.3%的变异量。结论:(1)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处于中度水平,应对方式处于中度水平;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处于较高水平。(2)一般资料上患者性别、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职业、工作状况、子女情况、主要照顾者、确诊时间、医疗付费方式、病理分型、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对癌症复发恐惧有影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职业、工作状况、子女情况、主要照顾者、确诊时间、病理分型、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对应对方式有影响;有无配偶、家庭人均收入、工作状况、子女情况、主要照顾者、确诊时间、病理分型、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对领悟社会支持有影响。(3)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应对方式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换言之,患者应对方式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度越高,癌症复发恐惧现象也就越不明显。(4)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子女)、确诊时间、疾病分期、病理分型(小细胞癌)、治疗方式(化疗+放疗)为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统计分析与方法学基础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准则
    2.7 技术路线
第3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3.4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4.1 条件检验
    4.2 疲劳、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4.3 社会支持、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4.4 社会限制、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4.5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的整体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
    5.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5.2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
    5.3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的关系
    5.4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6.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6.2 信效度检验
    6.3 主题分析框架
    6.4 质性资料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讨论与对策建议
    7.1 讨论
    7.2 对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复发恐惧心理及心理灵活性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癌症复发恐惧
        1.2.2 接纳承诺疗法
        1.2.3 心理灵活性
        1.2.4 心理治疗
    1.3 癌症复发恐惧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
        1.3.2 癌症复发恐惧的评估工具
        1.3.3 癌症复发恐惧相关干预措施
    1.4 接纳承诺疗法应用现状
    1.5 接纳承诺疗法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设想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纳入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试验人员组成及培训
        2.2.3 试验方法
    2.3 研究工具
        2.3.1 患者一般资料
        2.3.2 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
        2.3.3 接纳与行动问卷(AAQ-II)
        2.3.4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C30)
    2.4 资料收集与数据录入
    2.5 质量控制
        2.5.1 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小组职责
        2.5.2 干预小组医生职责
        2.5.3 干预小组心理治疗师职责
        2.5.4 干预小组心理咨询师职责
        2.5.5 干预小组专科护士职责
        2.5.6 研究者职责
        2.5.7 随访原则
        2.5.8 提高研究对象依从性
    2.6 伦理原则
    2.7 统计学方法
    2.8 研究流程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脱落分析
    3.2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3.2.1 两组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3.2.2 干预前两组复发恐惧心理、心理灵活性、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3.3 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复发恐惧心理的影响
    3.4 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心理灵活性的影响
    3.5 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5.1 功能维度整体比较
        3.5.2 症状维度整体比较
        3.5.3 单项条目得分整体比较
        3.5.4 总体健康维度整体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分析
        4.1.1 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分析
        4.1.2 干预前复发恐惧心理、心理灵活性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析
    4.2 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复发恐惧心理的影响分析
    4.3 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心理灵活性的影响分析
    4.4 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4.4.1 情绪功能比较分析
        4.4.2 疲倦症状、疼痛症状比较分析
        4.4.3 经济困难维度、总体健康维度、其他功能维度比较分析
        4.4.4 恶心与呕吐症状、失眠症状、食欲下降症状比较分析
        4.4.5 呼吸困难症状、便秘症状、腹泻症状比较分析
    4.5 研究的创新性
    4.6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与复发恐惧的二元交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癌症复发恐惧(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FCR)的概念
        1.2.2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和对健康的影响
        1.2.3 癌症复发恐惧的测量工具
        1.2.4 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
        1.2.5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癌症复发恐惧二元分析研究现状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1.2 样本量
    2.2 研究工具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2.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一般资料特征
    3.2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现状
    3.3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癌症复发恐惧单因素分析
    3.4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多因素分析
    3.5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和癌症复发恐惧的主客体效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现状
    4.2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
    4.3 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对癌症复发恐惧的主客体效应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5.2.1 创新点
        5.2.2 局限性
    5.3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 Meta 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第一部分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
    1 研究目的
    2 文献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文献研究结果
    3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
        3.1 构建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初始路径模型
        3.2 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
第二部分 症状负担作用于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路径模型的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操作性定义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收集方法
        3.5 资料分析方法
        3.6 科研质量控制
        3.7 科研伦理
        3.8 研究技术路线图
    4.研究结果
        4.1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的基本情况
        4.2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及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得分情况
        4.3 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及疾病特征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得分的比较
        4.4 失志综合征、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4.5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4.6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癌症症状影响失志综合征得分的路径分析
    5.讨论
        5.1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5.2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及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的现状分析
        5.3 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得分的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疾病特征的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差异性分析
        5.5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症状负担、社会支持、屈服应对方式、认知评价、失志综合征的关系分析
        5.6 癌症症状、屈服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评价、失志综合征的路径分析
        5.7 本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启发
    6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总体设计
    2.1 总体研究内容
    2.2 伦理学原则
    2.3 总体技术路线
第三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况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质量控制
    3.4 结果
第四章 正念减压疗法的干预效果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干预过程
        4.3.1 筹备阶段
        4.3.2 干预实施阶段
        4.3.3 效果评价阶段
    4.4 质量控制
    4.5 研究对象失访情况
    4.6 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分析
    5.2 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分析
    5.3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呈正相关
    5.5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
    5.6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
    5.7 正念减压疗法改善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有效性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癌症患者复发恐惧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操作性定义
        2.2 研究理论框架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技术路线
    4 质量控制
    5 科研伦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4 样本量的估算
    5 治疗方案
    6 研究工具
    7 统计分析方法
    8 自变量赋值情况
结果
    1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的影响
        1.1 患者的一般特征
        1.2 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状况及变化趋势
        1.3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疲乏变化的影响
    2 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1 诱导化疗前(T0)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2 放疗前(T1)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放疗后(T2)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放疗前(T1)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5 放疗后(T2)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 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患者的一般特征
        3.2 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的影响
        1.1 样本量的统计功效及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2 癌因性疲乏总分呈上升趋势
        1.3 各维度癌因性疲乏均呈上升趋势
        1.4 重度疲乏率呈上升趋势
        1.5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影响
    2 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2.1 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和焦虑抑郁呈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呈负相关
        2.2 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无相关性,与去脂体重呈负相关
    3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影响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调适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 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研究现状
        (二)晚期癌症患者希望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四、基本概念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设计及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抽样方法
        (三)研究对象的接近和确定
        (四)资料收集方法
        (五)资料收集工具
        (六)资料分析
        (七)理论饱和
        (八)质量控制
        (九)伦理审查
    三、研究结果
        (一)感知
        (二)调适
        (三)希望调适理论的构建
    四、讨论
        (一)希望存在着动态可调适性
        (二)希望与担心在患者心中并存
        (三)希望与担心在患者心中博弈
        (四)希望调适理论的解读
        (五)希望调适理论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第三部分 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调适策略的构建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专家小组讨论法
    三、研究结果
        (一)文献研究结果
        (二)专家小组讨论结果
    四、讨论
        (一)基于证据总结和专家讨论形成调适策略
        (二)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调适策略解读和分析
第四部分 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希望调适策略的现场论证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论证专家
        (二)论证工具和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一)希望调适策略的可行性
        (二)希望调适策略的适宜性
        (三)希望调适策略的临床意义
        (四)希望调适策略的有效性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一)不足之处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招募访谈对象说明书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4 伦理审查批准件
附录5 访谈录音转录稿1(节选)
附录6 访谈录音转录稿2(节选)
附录7 访谈备忘录
附录8 访谈资料的分析样稿
附录9 专家论证会讨论稿(第一轮)
附录10 专家论证会讨论稿(第二轮)
综述 希望理论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8)山东省烟草相关癌症患者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吸烟相关定义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与调查方法
        2.3.2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2.3.3 质量控制
        2.3.4 伦理学处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社会人口学信息
        3.1.2 疾病相关信息
    3.2 癌症患者烟草使用情况
    3.3 确诊时癌症患者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3.1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癌症患者确诊时烟草使用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3.3.2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癌症患者确诊时烟草使用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3.4 确诊时吸烟的癌症患者确诊后烟草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3.4.1 确诊时吸烟的癌症患者基本特征
        3.4.2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癌症患者确诊后烟草使用情况单因素分析
        3.4.3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癌症患者确诊后烟草使用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3.5 癌症患者烟草使用情况影响因素及戒烟服务需求的定性研究
        3.5.1 癌症患者戒烟的促进因素
        3.5.2 癌症患者戒烟的阻碍因素
        3.5.3 癌症患者戒烟服务需求
第4章 讨论
    4.1 癌症患者烟草使用情况
    4.2 癌症患者确诊时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4.3 癌症患者确诊后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4.4 癌症患者戒烟的动力与阻碍及其戒烟服务需求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研究创新与特色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概述
        2.1.1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现状
        2.1.2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
    2.2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2.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2.2.2 认知储备
        2.2.3 疾病特征
        2.2.4 生理因素
        2.2.5 心理因素
        2.2.6 非稳态负荷
        2.2.7 遗传学因素
        2.2.8 生活方式
    2.3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样本量计算
    3.3 研究工具
        3.3.1 一般资料问卷
        3.3.2 癌症患者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
        3.3.3 认知储备评估量表
        3.3.4 病人健康问卷抑郁模块
        3.3.5 广泛性焦虑量表
        3.3.6 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
        3.3.7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4 质量控制
    3.5 伦理考虑
    3.6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癌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及疾病特征
    4.2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储备、抑郁、焦虑、疲乏和睡眠的得分情况
    4.3 有无认知功能障碍的癌症患者的组间比较
        4.3.1 不同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生活方式的组间比较
        4.3.2 不同疾病特征的组间比较
        4.3.3 认知储备、抑郁、焦虑、疲乏和睡眠的组间比较
    4.4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4.5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Nomogram预测模型
    4.6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Nomogram预测模型评价
第五章 讨论
    5.1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状况
    5.2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5.2.1 合并心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5.2.2 认知储备与认知功能障碍
        5.2.3 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
        5.2.4 疲乏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
    5.3 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Nomogram预测模型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7.1 本研究的创新性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性问题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现状
    3.2 研究对象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
    3.3 研究对象应对方式的现状
    3.4 研究对象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
    3.5 研究对象癌症复发恐惧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3.6 研究对象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4.2 研究对象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分析
    4.3 研究对象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4.4 研究对象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4.5 研究对象癌症复发恐惧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4.6 研究对象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 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D]. 任辉. 吉林大学, 2021(01)
  • [2]接纳承诺疗法对肺癌患者复发恐惧心理及心理灵活性的干预效果研究[D]. 王丽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与复发恐惧的二元交互作用研究[D]. 王凡. 河北大学, 2021(11)
  • [4]症状负担对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失志综合征的作用路径研究[D]. 雷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效果研究[D]. 王晓梅.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6]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牛思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7]晚期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希望调适策略研究[D]. 宁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8]山东省烟草相关癌症患者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D]. 秦廷廷. 山东大学, 2021(02)
  • [9]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艳艳. 山东大学, 2021(09)
  • [10]老年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林亚南. 延边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