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年总目录

《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年总目录

一、《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罗丽,代海军[1](2017)在《我国《煤炭法》修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于1996年制定的《煤炭法》,主要规范煤炭开发利用,存在立法理念定位不准、调整对象偏差、管理体制机制落后、法律制度滞后、责任体系失衡等诸多问题,无法应对因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能源革命所带来的挑战。对积弊较深的《煤炭法》进行系统修改势在必行,以还原该法的社会法属性以及行业基本法地位,进一步明确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同时补充完善煤炭规划、准入等相关法律制度,并做好与能源法、安全生产法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立法的协调。

焦晓钰[2](2014)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运行机理与实施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旨在提升劳动者福利与地位,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争议不断。本文试图深入剖析其运行机理,量化评估制度实施效应,以期为提高该制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本质上是劳资之间的利益博弈。本文认为,这一组织化的议价博弈制度的有效运行即改善劳动者权益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这体现在制度边界与制度运行两个层面。前者与制度作用对象的异质性有关,奠定了制度有效运行的可能性;后者则与劳方利益代表组织相对于资方的议价博弈力量有关,决定着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本文围绕这两个层面,立足包含职工、工会、雇主和政府四方参与人的中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特色,分别从制度作用对象——劳动者的异质性、相关制度安排、工会行为和政府干预四个维度剖析劳资双方在一定约束下相互作用于均衡议价解的内在机理,并借鉴集体行动理论和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行为理论重点探讨劳动者异质性对该制度内生边界的制约(问题一)和政府干预行为对该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问题二)。在实施效应评估中,本文基于企业-职工匹配的微观数据作了三方面的实证研究:一是使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考察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企业基层员工工资的影响,并对制度工资效应的异质性进行讨论,这也是对问题一的验证;二是使用Probit模型考察该制度对企业员工非工资福利的影响,这可检验该制度的实施是否会造成员工非工资福利对其工资福利的替代;三是使用OLS回归和工具变量法分析该制度与企业雇佣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比较了这一效应在不同类别企业中可能呈现的差异化表现,这可为问题二的理论分析提供证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具有内生边界。其有效运行的必要前提一是参与主体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二是参与主体集体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故当激励机制不健全或缺乏强制性约束时,只有在同质性较高且可替代性较强的劳动者群体以及这类劳动者相对密集的领域实施该制度才可能实现其目标。第二,在满足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善劳动者福利目标的实现及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劳方相对于资方的集体议价力量,而这又与相关制度安排和集体议价中的工会、政府行为表现有关。其中,地方政府的介入是中国集体议价制度不同于西方的一个典型特色。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要取决于其官员在自利性动机支配下对政权稳定和提高政绩“双重目标”的权衡。当前一目标占据主导时,地方官员会为获得尽可能多的劳动者拥护而选择增强劳方议价力量的干预行为,从而使均衡解表现为较高的议价工资;反之则会(变相)助长资方的议价力量,从而产生一个较低的议价工资与较多的劳动雇佣的低效率的议价均衡。第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改善基层员工工资福利上发挥的作用不尽理想,并且该工资效应与员工异质性有关。该制度对位于收入分布较高分位、原始劳动力较强、人力资本较高或具有专业技术的员工的工资产生了更大或更显着的负效应。这为该制度有效运行存在内生边界提供了证据。第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使基层员工享受部分非工资福利的概率显着提高,这表明这一组织化议价制度对强化劳动者权利保护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表明劳资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存在雇主试图以非工资福利诱使员工在议价工资上妥协的可能。此外,从福利内容看,这种正效应主要体现在那些较低层次的、占用企业成本相对较低的非工资福利上。第五,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扩大企业雇佣规模表现出稳健的正效应。可见,在当前劳动力总量过剩、局部短缺的背景下实施该制度有助于增加劳动者就业。鉴于该制度的工资效应表现,雇佣量的扩大很可能是以牺牲员工部分工资福利为代价。同时,根据机理分析,这一结果可能也与政绩考核压力下的地方官员在干预劳资集体议价时倾向于偏袒资方不无关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分企业类别比较可发现,该制度扩大雇佣量的正效应其实主要集中在“弱资本与弱劳动”相结合的企业。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充分尊重人的异质性,合理界定实施范围;加强劳方协商主体培育,不断提高其博弈对话能力;在资强劳弱的市场环境下,明晰界定政府干预工资集体协商的权限与方式,使其在不降低集体议价原有效率的基础上,真正起到提升劳方议价能力的作用。

袁建国[3](2014)在《中国式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校正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分权化改革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的政策选择,然而分权化改革的结果却迥异。相对于世界上众多的实行财政分权的国家,中国式分权改革无疑被认为是成功的。中国式分权改革与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互相促进,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和渐进色彩,具有和西方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明显不同的制度背景和实施机制,突出表现在中国式分权是从高度中央集权开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央政府推动实施的在保持政治集权基础上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型财政分权,“摸着石头过河”的分权化改革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在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有限的独立自主性,党的执政理念通过党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逐级实施,党的宗旨在中央政府得到严格实施,符合“仁慈父爱主义”的政府假设。中国式分权改革仍然是从中央向地方政府和市场让渡权力的过程,市场化和地方化的权力配置与其他国家的分权无本质不同,然而中国式分权改革显然更为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分权改革通过政治激励引导地方政府将目标放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对地方政府的传统分析忽略了层级政府的异质性,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同质的,或者是“仁慈的父爱主义”或者是“利维坦式的怪兽”。然而层级政府的设置下地方政府行为有其自身的特征,表现在其行为的地方公共性、弥补市场缺陷、地方自治性和与中央政府的协调性等特征,但受特定的激励约束机制、层级结构和地方政府的官员行为的影响,地方政府会表现出不同于中央政府的特质。中国式分权改革,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建立在政治集权基础上,重收入分权轻事权界定,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基于信息不对称下层级政府的委托代理机制最优契约理论分析,在指定行动(事权划分清晰)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应给予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就可以达到最优契约安排;在隐藏行动(事权划分不清晰、地方政府有较大自由行动选择权)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必须在分权契约中设置合理激励机制,否则会导致代理人不积极作为或者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利己行为。中国式分权在事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正式契约收入(税收收入)不足,中央政府依靠政治激励、非正式契约收入(非税化的收入)的放任等非正式补偿激励,成功引导了地方政府围绕着中央政府的目标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渐进性的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既有积极发挥地方自主性实现公共职能和目标的一面,也有公共选择学派所描述的地方政府为追逐自利而导致的行为变异从而背离分权化改革初衷的适应性反应。中国式分权尤其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承担了主要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但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和事权与支出责任严重不对称,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这种现实导致地方政府的行为异化,表现在地方政府背离中央目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追逐地方利益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存在扭曲,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收入中高度依赖非税化的收入。这些行为异化导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累积下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校正,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分税制改革,一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范围。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尤其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改革干部考核机制,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按照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要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式分权的特点,与政治体制相适应,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受益原则,实现事权法定和明确。二是合理划分政府问税收收入。完善分税制改革,科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推进省以下的分税制改革。三是借鉴美国地方财政治理机制中财产税的经验,在地方政府中确立财产税的主体税种地位,从完善财政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财政激励机制和财政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我国地方财政治理机制。

张杰平[4](2012)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在水资源分布上存在人均占有量少,空间、时间分布不均,与区域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特点。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差距大。如何解决缺水地区的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对于资源性缺水的地区,采取挖潜、节水、治污等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必须从外流域调水以缓解这类地区的缺水矛盾。跨流域调水给缺水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给被调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偿的调水不仅违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现行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补偿内容不全,补偿标准过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补偿手段过于依赖政府,补偿转移支付惠及程度不高,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动态补偿标准尚未建立等缺陷,这说明创新现行补偿制度刻不容缓。针对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跨流域调水及其补偿的发展状况。本文首先探讨了权利补偿、生态补偿等的概念,明确了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创新了补偿的主体。继而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基础制度,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并给出构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的实施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结构、创新以及基本框架。第二章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与面临问题,论述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论证了在我国实施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调水产生的社会积极效应,以及实施补偿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调水补偿制度的五大理论依据: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产权理论提出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赋予水资源共有产权特性,它将调水视为产权流转的过程,通过产权的收益功能实现补偿目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从消除外部性的视角出发,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设计中,应当采取补贴的形式激励人们保护水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补偿的制度形成与均衡演变。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分析了实施补偿的必要性。平等发展权理论,秉着“平等”的理念,充分论述了建构合理补偿制度的社会实际意义。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补偿模式。以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密云北京供水和东阳义乌调水为例,重点介绍了工程的由来和供水效应,并结合调水工程的补偿制度,阐述了生态补偿、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等几种形式的补偿制度。通过对这些补偿模式的总结与归纳,分析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第五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跨流域调水的补偿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各利益主体利益重新分配的情况,并对其利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此明确补偿责任机制。其次,在现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湖北郧县为例,分析了水源地具体补偿办法,并评述现有补偿制度。最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分析了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相关经验。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工程在经济、生态、地质和防洪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其次,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相关补偿制度。最后,归纳了国外调水补偿制度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建立水权制度、完善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成立专业补偿机构。第七章构建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模型。首先根据主体利益受损的原因,将补偿划分为权利补偿和生态补偿,并分别介绍这种两种补偿形式的相关情况。然后,提出补偿制度应是在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相互配合下共同运行的一种制度。通过补偿实施主体的不同,本研究提出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补偿模式。第八章提出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以第七章所设计理论模型,对我国现有制度进行革新,完善权利补偿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提出建立协调监督机制,规范补偿制度,加强对补偿过程的监督,推进制度自我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较之以往的研究,本文创新之处如下:第一,系统构建了跨流域调水全面补偿制度架构。目前,理论界系统研究跨流域调水中“权利补偿”、“生态补偿”制度整体结构的甚少。本研究揭示了全面补偿制度的主要构件: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协调监督机制,并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基础配置功能,第三部门参与作用,公众监督职能。第二,科学设计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运行的体制机制,使补偿制度的实施规范化动态化。在权利补偿制度中,提出“政府+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在生态补偿制度中,设计“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此外,制定政府引导、公众监督的协调监督机制,保障以上制度顺利运行,促进补偿制度规范化,引入动态补偿观念,实施补偿的动态调整。

周江洪[5](2011)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又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不同条件,这一点决定了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业领域转移,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结构演变都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从多学科综合的视角,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和途径问题。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缘由、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所采用的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并对文中的基本概念、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本章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特别是重点回顾了关于劳动力转移动因和障碍的研究。在对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本文研究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研究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及启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充分吸收现有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确定正确的劳动力转移战略。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巴西等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农村动力转移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其贡献和不足,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借鉴意义。第三章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趋势。本章回顾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归纳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是基于中国国情进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独特性探讨,其作用是奠定全文研究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第四章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为国民经济提供积累、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长、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第五章阐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模式。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又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就基本原则而言,要做到“四个相结合”,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政府调控和市场化转移相结合。这些是基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不合理,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等现实问题而确定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可以概括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思路为“七个坚持”:即坚持选择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二、三产业转移并重,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坚持推进城乡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体制性障碍;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坚持国内转移与国际转移并重,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乡进城、离土离乡等四种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六章提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结合国内外实践和经验,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推进农村工业化、深化户籍和土地制度为主的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强国际劳务输出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并力求思路与建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客观、系统总结。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拟将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比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具体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很难有一个学科单独完成,因此,本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也必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过程,需要借鉴吸收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周明海[6](2011)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矛盾开始凸现。从分配的角度看,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扭曲乃至失衡的态势。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劳动收入份额由1998年的59.3%下降至2007年最低点52.9%,已经连续下降长达10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已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本文以劳动收入份额作为研究切入点,旨在考察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及其原因,主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份额是如何变动的,且何以在近10年中连续下降?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面以及增长、转型和开放三大视角展开研究,并分解为四个子问题。(1)从宏观层面看,经济要素的不同增长速率如何影响要素问的分配关系?(2)从地区层面看,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如何?(3)从行业层面看,贸易模式改变如何导致工业内部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4)从企业微观层面看,企业异质性对于企业内部劳动和资本要素分配产生何种影响?本文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综述了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的理论和实证进展,发现劳动收入份额的度量及其理论解释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据此,第三至第六章围绕上述四个问题,通过构建模型、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探寻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机理。最后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及其原因。利用大样本的个体微观数据,将劳动要素进一步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从而发现1988至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着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本文扩展了MRW增长模型,发现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资本、入力资本和原始劳动三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增长带来其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至2007年的要素增长数据,我们发现在1998至2006年间,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的负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以及原始劳动缓慢增长,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回报不匹配,因此,提高这部分劳动者报酬,是实现和谐分配关系的主要途径。其次,从地区层面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机理。利用1978至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各地区间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存在显着差异,这种差异与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分解为就业、报酬和产出的变动后,我们发现报酬和产值变动的影响相对重要,就业变动的影响则相对次要。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变动是解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因而本研究支持“库兹涅茨事实”而非“卡尔多事实”。再次,从行业的视角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及其原因。通过对1993至2007年工业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分解,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并不足以解释近年来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工业行业内部的经济因素显得更为重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和国有垄断力量下降致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同时,分段回归表明,贸易模式转变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进出口高度相关的珠三角加工贸易时代,进口渗透率促进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而在出口型加工贸易的长三角时代,进口渗透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同时下降是企业降低原料和劳动成本的结果。因此,在不同阶段,进口渗透率所体现的贸易模式的作用机理亦不同。最后,从微观企业视角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决定因素。利用世界银行企业微观数据,发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着差异。通过构建微观企业的理论模型,我们认为企业异质性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我们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国企改制、民营化、外资进入产生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认为所有制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是由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要素扭曲下降、经济效率提升的正向冲击引起的。利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我们直接验证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因素背后的机理。如对改制企业的时间序列追踪,发现改制企业在两年后生产效率迅速提升,从而带来劳动收入份额显着下降;通过考察政府与企业关系,论证了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显着竞争效应。并发现出口型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与非出口型企业相比显着偏低,这意味着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着的负效应。我们认为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外资引导”特征是新古典贸易模型预测失效的原因。尽管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研究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问题,但我们得到的政策含义是内在一致的。首先,理解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必须将生产与分配相联系,而不能将两者单独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这意味着制定旨在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时,应避免只关心分配而忽略生产问题。其次,理解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也须与我国经济转型与开放相联系,转型和开放特征是我国资本和劳动分配关系失衡的重要原因。最后,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可能是经济效率快速提升引起的,亦可能是劳动报酬的缓慢增长引起的。对于经济效率提升带来的冲击,政府不应过多加以干预,而对于各种扭曲要素分配、阻碍劳动报酬增长的政策则需加以调整。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本文遵循了度量、分解和解释三个步骤,其创新和贡献在于三大方面:(1)现有研究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作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度量仍不够准确。本文收集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最新资料,利用就业信息修正了统计口径不一致之处,为研究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系统的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2)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分解,从而有助于分析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原因和机理。如第三章将劳动要素进一步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动态地探讨了经济要素增长与分配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将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分解为就业、报酬和产出的变动,探讨各经济因素如何通过这三大渠道影响劳动收入份额。(3)在解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决定因素时,本文强调对外开放因素的影响,将贸易模式变动作为解释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因素,具有较鲜明的中国特色。利用企业异质性解释所有制结构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在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张雪锋[7](2010)在《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应急能力建设逐步引起我国各行各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铁路施工企业已经开始加大对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力度,以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作为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在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和系统的体系,本论文尝试运用层次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首先对铁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及突发事件特点和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构建了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予了权重,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将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实际应用到ZTSD公司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案例中,对该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分析,并对该企业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借鉴提供。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全面性、应用评价模型对不同的铁路施工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在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将之推广到企业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实践中。本文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今后将在如下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全面性、应用评价模型对不同的铁路施工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项目层次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推广应用到铁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中,以促进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发展。

张峰[8](2009)在《职业危害防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约有1600万家企业存在着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病例数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尘肺病发病居高不下,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二是职业中毒呈现行业集中趋势。三是中小企业职业病发病率高。职业危害的发生不仅直接损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甚至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如何采取有效防控对策应对职业危害是我国面对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课题。本文结合浙江省2006年~2008年监督监测获取的统计数据和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职业危害现状,探讨当前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防控对策和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国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网络直报系统》、《浙江省卫生监督监测统计资料汇编》、《浙江省卫生监督信息系统》、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政策、法规为依据,收集近年来职业危害监督监测和管理相关信息,对当前职业危害的组织管理现况、分布现状、健康监护情况和防控机构的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08年,浙江省报告新发各类职业病为218例、320例、342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尘肺病仍然是浙江省主要的职业病。温州、台州、杭州是我省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的集中地区。中小型企业职业病发病人数较多,占总数的72.4%。。私有企业的职业病人所占比例最高,占47.1%。职业病发病人数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机械、轻工和建材行业。三年共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企业9993家,检出可疑职业病人3184人,检出率0.69%,检出职业禁忌证10797人。私有经济企业、中小型企业、机械行业是职业危害的高发场所。全省102家卫生监督机构现有专职职业卫生监督员97人,仅占卫生监督员总人数的2.9%,2008年度全省职业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有639件,结案数593件。全省已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29家,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机构5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27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后,浙江省根据本省实际出台了11个相关法规文件。讨论:从数据分析,职业危害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职业病发病情况形势依然严峻;2、用人单位(企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主体意识淡薄;3、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不足;5、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不够;6、一些地方和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7、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职业危害防控工作:1、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立法工作;2、强化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3、树立企业职业病防治自身管理责任;4、加强重点人群的卫生防护;5、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控网络;6、对重点领域的职业危害开展专项整治;7、积极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8、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联络和社会舆论宣传监督。

惠国华[9](2008)在《基于随机共振和定向多壁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阵列的SF6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氟化硫(Sulfur Hexafluoride,SF6)自法国化学家Moissan和Lebeau于1900年首次合成以来,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SF6气体泄漏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因此准确、安全、方便、快速的检测SF6气体泄漏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SF6属于惰性绝缘气体,是已知化学稳定性最好的物质之一,传统的基于吸附-脱附、氧化-还原原理的气敏传感器对SF6气体检测无能为力。气相色谱/热导池检测器(GC/TCD)法可以检测SF6气体,但这种检测方法已经基本被更高精度的色谱检测方法取代。SF6是不可燃烧的无机气体,一些新发展的色谱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GC/FID)等)也无法达到检测的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设备能够检测微量SF6气体,但和气相色谱设备一样存在着价格昂贵(单套设备通常在几十万到一百万人民币左右)、体积庞大、单次检测时间长、须在专门实验室检测、运行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目前进口SF6气体便携式检测仪,如DNS200、GasCheck5000is型,检测范围基本在1~1000ppm,但是高达27000~60000人民币的高昂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此外,红外光谱吸收法检测SF6气体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但是检测设备复杂、成本高、加工难度较大。紫外光电离法和强电压电离法检测SF6气体,在检测过程中破坏SF6气体分子产生了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对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新型的SF6气体检测技术的研究已经被许多科研机构和电力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结合传感器理论和纳米材料技术,我们设计了基于随机共振理论和定向多壁纳米碳管电离型气敏传感器阵列的SF6气体检测系统。使用阳极氧化铝(AnodicAluminum Oxide,AAO)模板作为基底,以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Deposition,CVD)法在模板上快速生长定向多壁纳米碳管作为一体化电极,与铝电极构成电离型气敏传感器。论述了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研究了该传感器的放电特性和影响因素。出于优化电场效应、增强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气敏性的需要,本文实验研究了纳米碳管直径、间距和高度的可控制备方法,最终传感器采用了符合电场效应优化条件的纳米碳管材料。为了解决单个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存在着的“交叉敏感性”的问题,本文的SF6气体检测系统采用了传感器阵列的设计方法,阵列中的传感器具有不同极性或不同极板间距。使用4传感器阵列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实现了对纯氩气、SF6、氮气、二氧化碳的定性检测。随机共振理论在微弱信号检测领域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中SF6气体检测系统对ppm级SF6气体的检测输出信号处于微安级,如何准确、快速的处理实验数据给出结果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对双稳态系统的随机共振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旨在研究双稳态系统的参数对随机共振产生的影响,为随机共振在SF6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检测系统采用2个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阵列结合双稳态随机共振方法,以信噪比极大值标定SF6气体浓度,实现了轻度(500~1000ppm)、中度(1000~2000ppm)、重度污染(高于2000ppm)三级浓度的监测。实验观察到外加白噪声诱发碳管气敏传感器系统内部1.65MHz周期性分量产生多重随机共振现象,本文采用多稳动力学系统随机共振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随机共振曲线,为实验所观察到的多重随机共振提出了一种解释。该数值仿真方法使用三势阱折线分段势函数,邻接两个双稳态随机共振以构建多稳态随机共振模型。如果在实验中观察到更多重随机共振现象,该方法也可以发展到更多重的情况,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本文在SF6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基础之上,制备AA0模板,并以其为基底定向生长多壁纳米碳管制作传感器电极,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4传感器阵列实现氩气、SF6、氮气、二氧化碳的定性检测;以双稳态随机共振结合2传感器阵列标定SF6气体浓度,在中国国家和行业SF6防护标准的框架下,以系统实时检测实验数据计算信噪比极大值,根据信噪比极大值判断空气中的SF6气体污染情况,实现轻度、中度、重度三级污染监测。采用了多重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研究了气体放电中的多重随机共振现象。基于随机共振和定向多壁纳米碳管电离型传感器阵列的SF6气体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灵敏度、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可重复检测、体积小、成本低、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检测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优化气敏传感器场效应的纳米碳管可控制备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实验研究,以多稳态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研究了气体放电中的多重随机共振现象,设计使用了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阵列检测SF6气体,以双稳态随机共振方法进行信号处理,实现SF6气体的定量检测。

徐薇薇[10](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视觉传达、染织服装、陶瓷艺术、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综合设计类)》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式出版、发行的期刊基本可以分为理工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和艺术设计类等。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艺术设计类期刊作过权威性等级鉴定的研究,给这个学术领域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等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对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进行分级,有其客观必要性。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分三步,首先,通过对期刊基本信息的详细统计,得出符合条件、入选本范畴的刊物。其次,对期刊内容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入选刊物作出核心、一级期刊与二级期刊之间的两个等级鉴定。最后,请相关学科专家主要针对已列出的期刊等级水平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作进一步的筛选和调整。由以上三项分别列出三个期刊等级鉴定表,其中第三个鉴定表就是本课题研究及鉴定的最终结果。这一研究工作旨在探讨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方法和框架,为该课题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取得新的成果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运行机理与实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表格
插图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集体谈判与集体协商
        1.2.2 工资集体协商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5 可能的创新
2 集体谈判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
    2.1 集体谈判理论源泉——工资理论
    2.2 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发展历史
    2.3 集体谈判制度作用机理的理论解释
        2.3.1 基于劳资关系价值取向判断的分析
        2.3.2 基于工会行为表现的分析:“工会两面性”理论
        2.3.3 基于集体谈判层级演化趋势的分析
        2.3.4 基于集体谈判理论模型的分析
    2.4 集体谈判制度作用效果的经验证据
    2.5 国内关于集体谈判和集体协商问题的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演化与发展
    3.1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背景
    3.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政策演化
    3.3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展现状与特征
        3.3.1 规模: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显着提高
        3.3.2 结构:企业层级为主,区域和行业层级增长迅速
        3.3.3 地区分布:地区经济越发达,制度发展规模相对越大
        3.3.4 启动方式:行政手段为主,局部涌现工人集体行动的方式
    3.4 本章小结
4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运行机理分析
    4.1 集体议价制度运行机理的一般性分析
    4.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运行机理的基本框架
    4.3 劳动者异质性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边界
        4.3.1 集体议价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
        4.3.2 不同人力资本劳动者的个体议价能力分析
        4.3.3 不同人力资本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与集体行动力分析
        4.3.4 劳动者异质性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效边界
    4.4 工资集体协商流程的制度安排
        4.4.1 协商代表主体资格确认环节缺失
        4.4.2 协商信息公开环节虚设
    4.5 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工会行为分析
        4.5.1 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工会行为动机
        4.5.2 影响协商代表履行集体协商职能的因素
        4.5.3 工会代表性分析
        4.5.4 工会议价能力分析
    4.6 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4.6.1 政府介入工资集体协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原因
        4.6.2 中西方集体议价制度中政府干预行为方式的差异
        4.6.3 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政府干预行为导向
    4.7 本章小结
5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效应评估:对雇员经济福利的影响
    5.1 数据来源和适用性说明
    5.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劳动者工资
        5.2.1 样本描述性统计与变量定义
        5.2.2 模型设定与评估方法
        5.2.3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基层员工工资水平的整体影响
        5.2.4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不同分位上基层员工工资的影响
        5.2.5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工资效应与员工特征异质性
    5.3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劳动者非工资福利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与变量定义
        5.3.2 模型设定
        5.3.3 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5.4.1 研究结论
        5.4.2 相关解释
6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效应评估:对企业雇佣量的影响
    6.1 样本统计描述与变量说明
    6.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3 工资集体协商对企业雇佣量的整体影响
    6.4 企业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内生性问题探讨
    6.5 不同类别企业中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企业雇佣量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中国式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校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图目次
表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概念
        1.3.1 分权、财政分权与中国式分权
        1.3.2 地方税
        1.3.3 地方政府行为与异化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尚待研究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财政分权理论
        2.1.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2.1.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2.2 财政分权与政府行为
        2.2.1 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
        2.2.2 对腐败行为影响的研究
        2.2.3 财政纪律与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
3 中国式分权改革演进
    3.1 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体制改革
        3.1.1 建国初期的财政集权管理模式
        3.1.2 分类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3.1.3 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3.2 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
        3.2.1 改革初期的财政包干体制
        3.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税制改革
    3.3 中国式分权化改革演进特征
        3.3.1 中国式分权化改革演进的制度背景
        3.3.2 中国式分权的特征
4 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
    4.1 地方政府行为演变的一般分析
        4.1.1 地方政府行为的应有特征
        4.1.2 分权安排下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因素
    4.2 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演变原因
        4.2.1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4.2.2 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
    4.3 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异化
        4.3.1 地方政府间的无序竞争
        4.3.2 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扭曲
        4.3.3 高度依赖非税化的收入
    4.4 实证检验
        4.4.1 模型构建
        4.4.2 指标选取
        4.4.3 数据来源和实证结果
        4.4.4 分析与结论
5 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校正
    5.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范围
        5.1.1 政府职能转变
        5.1.2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5.1.3 职能和事权划分
    5.2 合理划分政府间税收收入
        5.2.1 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
        5.2.2 税收划分的研究进展
        5.2.3 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思路
        5.2.4 推进省级以下的地方分税制改革
    5.3 构建完善的地方财政治理机制
        5.3.1 科学民主的财政决策机制
        5.3.2 强化财政激励机制
        5.3.3 完善财政约束机制
    附:美国地方财产税与基层财政治理借鉴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4)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跨流域调水相关影响的研究进展
        二、 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的研究进展
        三、 水库移民补偿安置的研究进展
        四、 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 内容与论文结构
        三、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情水情、跨流域调水及补偿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中国基本国情水情
        一、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二、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三、 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大
        四、 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二、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三、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四、 需水预测与供水能力发展趋势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调解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常用途经及可行性
        二、 跨流域调水调节区域水资源再分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四节 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及补偿的必要性
        一、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二、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 实施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必要性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依据
    第一节 产权理论
        一、 产权的内涵
        二、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三、 产权理论应用
        四、 产权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一、 外部性的概念及特征
        二、 外部性的市场效率与矫正
        三、 外部性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视角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跨流域调水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
        二、 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三、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第五节 平等发展权理论
        一、 平等发展权的基本内涵
        二、 科学发展观与平等发展权
        三、 机会平等与平等发展权
        四、 平等发展权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第四章 国内调水及补偿制度演进
    第一节 新中国以来几次典型调水与主要补偿方式
        一、 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及补偿
        二、 密云北京调水及补偿
        三、 东阳义乌调水及补偿
    第二节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演进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评价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践经验
        二、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
第五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分析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史概况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体布局
        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供水
    第二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划分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主体利益变化
    第三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补偿政策及评价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法规
        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补偿安置实施规划
        三、 现有补偿政策的不足
    第四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实践——以湖北郧县为例
        一、 郧县淹没及影响情况
        二、 郧县农村移民补偿安置实施办法
        三、 郧县补偿制度评析
第六章 国外跨流域调水及补偿制度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一、 国外典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二、 国外调水工程效益分析
    第二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经验及流域补偿制度
        一、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
        二、 国外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先进补偿制度经验
    第三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 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
        二、 建立我国水权制度
        三、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五、 成立专业补偿机构
第七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设计
    第一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划分
        一、 跨流域调水利益相关主体及补偿类型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结构
    第二节 权利补偿制度
        一、 权利补偿概念
        二、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主客体
        三、 跨流域调水补偿权利划分
        四、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结构
    第三节 生态补偿制度
        一、 生态补偿概念
        二、 生态补偿基本要素
        三、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
第八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施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权利补偿制度
        一、 扎实推进确权工作
        二、 积极引进第三部门
    第二节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二、 突出市场主导作用
        三、 大力发挥第三部门生态建设功能
    第三节 建立协调监督机制
        一、 完善法律法规
        二、 形成利益协调机制
        三、 建立公众监督体系
        四、 建立动态补偿协调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二、 英文文献
后记
附件

(5)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次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分析架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内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观点
        三、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二节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理论
        一、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述评
        二、国内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及其启示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
        一、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德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第二节 中等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韩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
        一、印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巴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四节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重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
        二、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发展农村工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四、应选择适合本国(地区)特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
        五、注重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六、土地制度及农业政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影响
第三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
    第一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还在不断增加
        二、城镇失业人口增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转移规模严重不足
    第三节 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一、转移的地域和流向特征
        二、转移的产业分布特征
        三、转移的社会群体特征
        四、转移的外出方式特征
        五、转移的就业特征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一、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必须发挥市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三、必须坚持制度改革和创新
        四、必须坚持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必须坚持渐进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
第四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及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因素
        二、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三、城乡、产业、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经济动因
        四、国家制度性安排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原因
    第二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工业化路径偏差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农村城市化进程滞后严重影响劳动力剩余转移进程
        四、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
        五、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六、劳动力市场组织程度偏低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国民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积累渠道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四、劳动力转移促进了输出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五、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扩大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
第五章 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及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将政府调控和市场化转移相结合
    第二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二、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二、三产业转移并重,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
        三、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
        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
        五、坚持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制度性障碍
        六、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七、坚持国内转移与国际转移并重,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三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一、不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
        二、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
        三、离乡进城模式分析
        四、离土离乡模式分析
第六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
    第一节 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内部转移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第二节 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空间
        一、农村工业化的地位
        二、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和主要模式
        三、农村工业化必须按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进行战略调整
    第三节 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二、实施多元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第四节 坚持制度创新,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二、建立产权明晰、合理流转的土地制度
        三、逐步建立一个全面、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
        二、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第六节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的能力
        一、劳动力素质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资,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
    第七节 加强对外劳务输出,积极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领域
        一、国际劳务输出与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
        二、中国农民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中国农民对外劳务输出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插图
表格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和数据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数据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2 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和实证进展
    2.1 劳动收入份额的度量问题
    2.2 劳动收入份额的度量方法
        2.2.1 个体经济中劳动和资本的分配
        2.2.2 就业人数对劳动者报酬的修正
        2.2.3 原始劳动与人力资本区分方法
    2.3 封闭条件下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理论
        2.3.1 早期劳动收入份额决定理论研究
        2.3.2 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产出比关系
        2.3.3 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2.3.4 不完全竞争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
        2.3.5 劳动异质性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
    2.4 经济全球化下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理论
        2.4.1 新古典贸易模型中的劳动收入份额
        2.4.2 中间产品贸易模型与劳动收入份额
        2.4.3 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2.5 经济转型中的劳动收入份额决定理论
        2.5.1 后现代化下的劳动收入份额演变
        2.5.2 二元经济下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2.6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的实证分析
        2.6.1 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之争
        2.6.2 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因素
        2.6.3 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
    2.7 现有研究的启示和改进方向
3 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与要素分配失衡
    3.1 中国要素分配状况及其国际比较
        3.1.1 劳动收入份额测度及修正
        3.1.2 不同数据来源的比较分析
    3.2 劳动要素的再划分: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
        3.2.1 原始劳动在总劳动中的分配比例
        3.2.2 原始劳动占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
    3.3 非均衡路径下的分配格局:MRW框架及扩展
        3.3.1 经典的MRW增长模型
        3.3.2 扩展的MRW增长模型
        3.3.3 扩展MRW模型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及政策含义
4 库兹涅茨事实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的实证研究
    4.1 劳动收入份额的地区差异及其初步解释
        4.1.1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地区差异
        4.1.2 劳动收入份额地区差异的解释
    4.2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经济因素分解
        4.2.1 劳动收入份额的分解公式
        4.2.2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分解
    4.3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决定因素及影响机理
        4.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4.3.2 变量及理论假说
        4.3.3 实证结果和分析
    4.4 本章小结和政策含义
5 贸易模式转变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中国工业分行业的实证研究
    5.1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行业差异及分解
        5.1.1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行业差异
        5.1.2 工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行业分解
        5.1.3 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5.2 实证模型和数据说明
        5.2.1 成本函数超对数模型
        5.2.2 解释变量及数据说明
    5.3 实证结果及讨论
        5.3.1 实证的结果
        5.3.2 稳健性检验
        5.3.3 实证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和政策含义
6 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6.1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要素分配理论
        6.1.1 现有要素分配理论及其主要缺陷
        6.1.2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要素分配模型
        6.1.3 要素分配模型的所有制类型扩展
    6.2 数据说明和统计事实
        6.2.1 数据说明
        6.2.2 统计事实
    6.3 计量模型、变量与方法
        6.3.1 计量模型及变量
        6.3.2 变量的符号预期
        6.3.3 计量方法的选择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讨论
        6.4.1 实证方法及检验
        6.4.2 实证结果及讨论
        6.4.3 出口负效应说明
    6.5 本章小结与政策含义
7 结论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政策启示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铁路建设市场的现状
        1.1.2 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
        1.1.3.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1.1.4.应急管理发展与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论文的思路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相关理论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风险与风险管理
        2.1.2.危机与危机管理
        2.1.3.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
        2.1.4.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
    2.2.铁路施工企业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2.3.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及方法
        2.3.1 应急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2.3.2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方法
    2.4.本章总结
第三章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3.1.1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3.1.2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和思路
    3.2.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说明
        3.2.1 铁路施工企业生产与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
        3.2.2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特点
        3.2.3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类型
        3.2.4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功能
    3.3.铁路建设项目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辨识
        3.3.1 铁路建设项目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辨识
    3.4.本章总结
第四章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
    4.1.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权重的确定
        4.1.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4.1.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2.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价及结论分析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2.2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4.2.3 评价结论分析
    4.3.本章总结
第五章 铁路施工企业应急能力提升
    5.1 铁路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5.1.1.铁路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
        5.1.2.铁路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5.2 提升铁路施工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5.2.1.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5.2.2.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5.2.3.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
        5.2.4.提高决策方案可行性
        5.2.5.提高应急协调能力
        5.2.6.增强应急队伍素质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企业简介
    6.2 应急能力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6.3.结论分析
    6.4.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职业危害防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收集与来源
    2.2 资料处理与分析
3 结果
    3.1 全国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
    3.2 浙江省职业病现状
    3.3 浙江省职业危害企业基本情况
    3.4 浙江省职业危害防控现状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基于随机共振和定向多壁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阵列的SF6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气敏传感器概述
        1.2.1 气敏传感器概述
        1.2.2 现有气敏传感器对SF_6气体检测的局限性
    1.3 SF_6气体概述
        1.3.1 SF_6气体性质及应用
        1.3.2 SF_6的危害性
        1.3.3 SF_6气体分析方法的发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随机共振理论概述
    2.1 随机共振类型
        2.1.1 双稳态随机共振(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2.1.2 单稳态随机共振(Mono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2.1.3 非周期信号随机共振(Aperiodic Stochastic Resonance)
        2.1.4 随机自共振(Autonomous Stochastic Resonance)
        2.1.5 耦合随机共振(Coupled Stochastic Resonance)
    2.2 随机共振系统的表征
        2.2.1 信噪比
        2.2.2 驻留时间分布
        2.2.3 脉冲间隔直方图
    2.3 随机共振在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2.4 随机共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碳管结构、性能与制备
    3.1 纳米碳管的结构
    3.2 纳米碳管的性质
        3.2.1 纳米碳管的力学性能
        3.2.2 纳米碳管的电学性能
        3.2.3 纳米碳管的场致发射性能
        3.2.4 纳米碳管储氢性能
    3.3 纳米碳管的制备
        3.3.1 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概述
        3.3.2 基于AAO模板的CVD法制备定向纳米碳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的设计及性质研究
    4.1 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的设计
        4.1.1 气体放电特性
        4.1.2 气敏传感器的电极结构
        4.1.3 单气敏传感器实验系统
        4.1.4 传感器工作原理
        4.1.5 纳米碳管电场效应与传感器
        4.1.6 纳米碳管的可控制备与传感器
    4.2 单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对单一气体的响应
    4.3 单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对混合气体的响应
        4.3.1 单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对混合气体的响应
        4.3.2 单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检测混合气体应用分析
    4.4 影响因素
        4.4.1 电极间距
        4.4.2 环境温度
        4.4.3 大气压强
        4.4.4 相对湿度
        4.4.5 传感器重复性及寿命
    4.5 不同性质电极的击穿脉冲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体放电中多重随机共振现象的研究
    5.1 气体放电中的多重随机共振现象
        5.1.1 实验系统及条件
        5.1.2 实验结果
    5.2 多稳态共振系统的数值仿真
        5.2.1 多稳态系统模型
        5.2.2 模拟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稳态随机共振理论的仿真研究
    6.1 双稳态随机共振理论
        6.1.1 朗之万(Langgevin)方程
        6.1.2 福克-普朗克(Fokker-Planck)方程
        6.1.3 双稳态系统的动力特性模型
    6.2 参数对随机共振系统的影响
        6.2.1 信号幅度
        6.2.2 噪声强度
        6.2.3 双稳态系统参数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系统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实验
    7.1 传感器阵列气体检测的优势
    7.2 传感器阵列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7.3 三次样条插值算法拟合响应曲线及插值误差分析
    7.4 主成分分析法气体定性检测实验
        7.4.1 主成分分析概述
        7.4.2 检测系统及实验
        7.4.3 检测结果
    7.5 双稳态随机共振低浓度SF_6气体定量检测实验
        7.5.1 系统设计及实验
        7.5.2 检测结果
        7.5.3 检测实验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8.2 本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视觉传达、染织服装、陶瓷艺术、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综合设计类)(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范畴与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期刊基本信息
    第一节 视觉传达类
    第二节 染织服装类
    第三节 陶瓷艺术类
    第四节 工业设计类
    第五节 工艺美术类
    第六节 综合类
第三章 期刊简评
    第一节 视觉传达类
    第二节 染织服装类
    第三节 陶瓷艺术类
    第四节 工业设计类
    第五节 工艺美术类
    第六节 综合类
第四章 专家访谈与鉴定意见
第五章 研究过程及鉴定结果
附录
    附录一 SCI简介
    附录二 EI简介
    附录三 “中国期刊方阵”简介
    附录四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附录五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附录六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科技期刊获奖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煤炭法》修改研究[J]. 罗丽,代海军. 清华法学, 2017(03)
  • [2]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运行机理与实施效应研究[D]. 焦晓钰. 浙江大学, 2014(12)
  • [3]中国式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校正研究[D]. 袁建国. 武汉大学, 2014(06)
  • [4]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D]. 张杰平. 武汉大学, 2012(11)
  • [5]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周江洪. 武汉大学, 2011(04)
  • [6]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 周明海. 浙江大学, 2011(07)
  • [7]铁路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张雪锋. 中南大学, 2010(02)
  • [8]职业危害防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D]. 张峰. 浙江大学, 2009(S1)
  • [9]基于随机共振和定向多壁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阵列的SF6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D]. 惠国华. 浙江大学, 2008(09)
  • [10]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视觉传达、染织服装、陶瓷艺术、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综合设计类)[D]. 徐薇薇.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标签:;  ;  ;  ;  ;  

《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