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凹印电雕制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贾环[1](2021)在《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烟标是卷烟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卷烟的特殊商品属性和高附加值,卷烟烟标除了满足高品质的包装成型工艺和包装防护功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性、文化和品牌属性、独特的防伪功能。某品牌云龙烟标的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表面特效“冰花锤纹”以提高其艺术特效和防伪功能。原设计采用“胶印和丝印”组合工艺进行生产,但其工序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导致云龙烟标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针对该烟标的生产需求,创新提出在现有BOBST凹印机的基础上,组合与凹印机连线的UV(Ultraviolet)印刷工艺环节,形成高速凹印与UV集成的云龙烟标的新工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设备改造方案制定、生产工艺参数实验研究。首先,对云龙烟标的表面特性和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对烟标的印刷和印后工艺进行了整理,对烟标生产企业的胶印生产工艺和凹印生产设备进行了现场和技术调研,经过梳理和分析,提出云龙烟标的凹版印刷与UV集成的新工艺。其次,在对BOBST凹印机的生产工艺参数、设备结构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BOBST凹印机组的尾部加装UV印刷和光固化单元,形成设备改造方案,并依照整体性最佳的原则,应用评价体系和Matlab软件寻找最佳的组合方案,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设备改造三维实体模型,细化UV印刷和光固化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然后,基于改造后的设备,整理云龙烟标的在线生产工艺参数,制定云龙烟标的凹印与UV集成的工艺参数实验方案,对影响云龙烟标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并测试烟标的质量参数和效果。经过多次生产工艺参数调整和实验,得到其最佳生产参数为:印辊网穴深度70μm,印刷速度130m/min,冰点油墨上机粘度21″~22″(水浴加热80℃),UV引爆灯工作功率为80%(1*480W),固化灯工作功率为80%(3*8KW)。最后,对改造后的凹印与UV集成云龙烟标的生产工艺和效率与胶印丝印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凹印+UV”集成工艺生产的云龙烟标完全满足产品样张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要求,用户上机包装成型性能良好,实现了生产工序由原有的7道生产工序缩减为4道工序、生产效率提高了6倍、产品冰花锤纹与工艺样张相似度达95%以上,满足了企业对云龙烟标的生产需求。本论文以云龙烟标的高效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需求,进行工艺创新及对现有设备集成改造,在保持设备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功能,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生产,为企业现有设备改造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同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刘玉娇[2](2019)在《基于食品软包装水性油墨的凹印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软包装行业的迅速崛起,其占比较大的食品包装得到了快速发展,铝箔以其防潮、阻隔等优异性能在食品软包装中获得了青睐。因此,食品铝箔包装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由于包装印刷油墨会直接接触食品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人们对环保油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国市场内使用的凹印油墨大部分为溶剂型油墨,存在环保隐患。因此,水性油墨在凹印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水性油墨以水为溶剂,明显减少了VOC排放,且具有不易燃、不腐蚀、抗水性强等多种优势,但是,干燥性能差、稳定性不足以及流平性不良等问题,是近阶段国内凹印水性油墨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水性油墨的推广使用。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对影响油墨干燥与流平性能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优化设计新型网形,采用先进的制版技术和浅版工艺,通过优化调整印刷参数,对凹印水性油墨做了深入的推广应用研究。(1)首先对水性油墨组分、水性油墨呈色、干燥及附着性能机理进行分析,针对电子雕刻制版、激光直接雕刻制版、激光蚀刻制版的特点,从雕刻精度、网穴角度与网穴形状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能够满足本研究要求的激光蚀刻制版工艺。(2)测试并验证水性油墨的呈色性能、干燥性能以及附着性能;对水性油墨凹印常见故障进行解析,提出苯环型和抱枕型等新型网形的设计思路,为了改善油墨干燥性能,采用浅版工艺,将网穴深度降到15μm;在蜂窝形网点基础上设计苯环型网形,在菱形网点基础上设计抱枕型网形,设计效果起到了类似通沟作用,以提高油墨流动性进而改善流平性能;组合不同网形及实物图像效果,根据凹印制版要求,定制黄、品红、蓝、黑和白版五个色组的印版滚筒。(3)测试凹印机干燥箱进、出风口的风量,设置主要相关参数,在铝箔基材上进行水性油墨印刷试生产。印刷结果表明:干燥箱热风温度升高,墨层溶剂扩散加快,利于干燥。温度恒定时,印刷速度加快,干燥效果变差;在W/C/Y/M/K各色组烘箱温度分别设置为85/80/80/80/80°C,上烘道温度设置为140/186/189°C,印刷速度设置为57m/min,其印刷、干燥、套印效果均达到要求。与原来的溶剂型油墨铝箔印刷相比,在上烘箱通道平均降温约20°C情况下,比原印刷速度(50m/min)提高了7m/min,表明在网穴深度变浅、印刷速度提高的情况下,干燥性能有所提高。(4)对暗调区域进行显微观测,分析网穴开口、网点百分率对墨层流平影响,分析比较各色墨的印刷效果。观察发现:品红墨和黑墨在铝箔表面的铺展流平效果较差;青墨实地表面还具有明显的铝箔亮光反射线条,效果最差;黄墨墨层表观性能最佳,白墨次之。说明油墨流平性及印刷效果与油墨的颜料、连接料等成分有关,而非通过网形设计即可完全解决流平性问题。其抱枕网形和苯环网形比改进前的原有网形印刷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对比新设计网形和软件自带网形印刷效果,表明在设计过程中原始的网形尺寸还存在可调空间。经过印刷质量及环保检测表明,本次水性油墨铝箔凹印制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此项研究为水性油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雷文[3](2019)在《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印刷制版行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印刷行业的企业数量和产值规模均在同步扩张,呈现快速发展的特点。但在技术爆发时代来临、中国对外开放范围层次提升、环境保护约束趋紧等环境背景下,印刷制版行业总体竞争程度加剧,企业承受的经营发展压力逐步增大,既面临印刷设备、印刷技术快速迭代更新的挑战,又面临国际企业竞争的挑战,更面临国内环保约束收紧的挑战。因此,如何创新就成为印刷制版企业当前考虑的重大生存发展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印刷制版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不仅为在掌握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发展遇阻、寻求突破的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有利借鉴。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前提下,以企业经营模式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战略规划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经营模式创新理论的分析研究,首先从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四个角度全面地、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印刷制版行业的基本情况,在掌握了行业大背景的基础上,引入印刷制版行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YC制版集团作为案例,通过对其经营模式的SWOT分析,得出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需要进行创新的结论和基本思路,最后,从管理模式、文化塑造、业务拓展、自主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模式、实现经营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在准确分析中国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现状的大背景和YC制版集团的现实情况的条件下,提出了促进YC制版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经营模式,这将有助于未来YC制版集团的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二是本文基于YC制版集团所提出的经营模式创新的思路,将为中国印刷制版行业中的其他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马仲才[4](2017)在《激光直接雕刻凹版在烟标印刷行业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因烟标产量上升而带来的对高速印刷需要越来越大,烟草企业对烟包装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兴起的高速卷筒纸轮转凹印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烟标的两种主要印刷方式之一的凹版印刷,对其需要完成的印刷质量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电子雕刻是烟标凹印行业应用最为广泛传统的凹印制版方式。但经过多年的应用后发现,电子雕刻凹版因其先天性的原因而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诸如:机械式接触雕刻造成的印版上的分辨率远远比不上胶印机的PS印版或CTP印版;明显的锯齿边又造成了精细的防伪线条无法使用凹印工艺来实现复制等。鉴于此,源于照相凹版方式的激光刻蚀膜技术在凹印制版领域开始兴起,其高分辨率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电子雕刻所面临的困境。但是,因为激光刻蚀膜技术必须使用的腐蚀工艺属于落后的工艺,这增加了凹版制作时的环境污染风险,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的技术。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能量束的加强使激光直接雕刻凹版成为了现实。因此,本论文从目前烟标印刷行业生产时所遇到的一些实际性问题出发,以一些具体现象为例,从其相对应的原凹版制造工艺出发,尝试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然后,对比研究了激光直接雕刻凹版技术与电子雕刻凹版的印刷效果差异,论证了激光直接雕刻凹版技术的优势及其能够解决的一些印刷中问题和难题。研究表明,对烟标印刷行业来说,激光直接雕刻凹版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革新,该项技术在烟标凹版印刷行业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陈淑荣[5](2013)在《电子雕刻凹版制版质量参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凹版滚筒的质量好坏对凹版印刷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凹版印刷的高速发展也对凹版滚筒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制版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提高凹版滚筒的质量,本课题对电子雕刻凹版制版工艺及影响制版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得到了各工序的质量参数。课题的研究使得凹版滚筒制作的工艺更加规范、制版质量更加稳定,并且为电子雕刻凹版制版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基础。(1)通过对图像制作工序中影响制版质量的因素分析,确定了对原稿、分色稿的质量要求。(2)分析了机械加工精度对制版质量的影响,确定了版辊机械加工精度参数值。(3)通过对镀铜层外观、硬度、厚度及铬层外观、硬度、厚度及表面粗糙度这些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了铜层和铬层质量参数值。(4)通过实验研究了雕刻线数、网穴角度、雕针角度对网穴大小及印刷效果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电雕基础数据提供依据;通过对试雕过程的研究建立了试雕标准网值表,为试雕提供标准数据。(5)依据凹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制版工艺,得到了打样质量参数及参数值。
冉军[6](2014)在《纳米银栅格/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膜印制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透明导电膜(TCFs)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子书、触摸屏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性材料,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ITO由于其优良的透光性和导电性,一直主导着透明导电薄膜的市场。但是,ITO透明导电薄膜暴露出三个缺点:ITO中的铟元素为稀有元素导致ITO价格昂贵;制备所需真空沉积设备成本较高,且生产工艺复杂;ITO抗弯折性能比较差,难以实现卷对卷的大面积生产。这些都限制了 ITO透明导电膜的发展。理论和实践证明,以卷对卷方式生产的大面积图形化金属栅格透明导电膜最有可能代替优越光电性能的ITO透明导电膜。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应用柔版印刷或者凹版印刷将纳米银金属栅格图形印刷在PET表面制备银金属栅格型透明导电膜,并且将纳米银金属栅格型透明导电膜与碳纳米管复合制备能够满版连续导电的复合透明导电膜。本研究首先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分散液,并且研究了保护剂PVP的含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当保护剂PVP和AgNO3反应的摩尔质量比为0.3时,制备的纳米银导电油墨可以达到免加热后处理而导电的效果。其次,将得到的纳米银导电油墨利用凹版和柔版印刷制备金属栅格透明导电膜,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柔版印刷的规格为20μm/40μm的纳米银金属栅格透明导电膜光电性能最为优异,其表面电阻为11.05 Ω/□,透光率为80.49%。然后利用4#迈耶棒将超高纯的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涂布于20μm/4000μm纳米银金属栅格透明导电膜表面,制备纳米银金属栅格/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膜,测试其光电性能,研究表明相对于纳米银金属栅格透明导电膜,复合透明导电膜表面电阻下降了 23.98%,且能够满版连续导电,这非常有利于其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为了验证复合透明导电膜相对于纳米银金属栅格导电膜具有更加优异的光电性能,本研究进行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并进行了电池性能参数测试。根据J-V曲线可知,以复合透明导电膜为透明电极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电池转化效率为2.73%,相对于纳米银金属栅格透明导电膜(0.61%),其电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进一步佐证了复合透明导电膜具有更加优异的光电性能。
郭凌华[7](2012)在《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舒适高雅的家居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家庭装饰的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更多色彩鲜艳的装饰面料,热转移印花产品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将印刷方式引入到纺织行业,热转移印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热转移印花是印刷技术在纺织行业应用的延伸,织物表面凹凸不平有无数孔隙,跟纸张印刷效果相比,很难获得精细度很高的图案。因此热转移印花是将油墨通过印刷的方式制成印花纸,然后将织物处于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印花纸上的染料通过加压、加热升华、将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到织物上。这是纺织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变化,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工艺过程。本论文以高温热转移印花纸为研究对象,以热转移印花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工艺流程将热转移印花过程中的相关制版、印刷等核心技术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热转移印花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在传统印刷基础上,以热转移印花最常用的凹版印刷方式为主线,研究了热转移印花纸印前制版雕刻网穴的优化选择、电雕分色曲线的设置;工艺流程中的色彩管理、色空间转换、印花专色印花浆调配,最后构建了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进而对所构建的热转移印花纸的印刷质量等进行了评价及表征。扩大了热转移印花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及用量。进行了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凹版印刷网穴再现半色调机理研究。优化了网穴结构、网穴参数,进而对网穴再现半色调过程中释墨量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网穴作为凹版印刷中再现层次和传递油墨的最基本单元,在热转移印花凹版印刷中,雕刻图文的铜面层亮调部分网穴的网值在3042μm左右,暗调部分的网值在155170μm左右。为提高印刷品暗调部分网穴的传墨量,在暗调部分需要做通沟,通沟尺寸在2632μm。常用的加网角度为:对于开口压偏的网穴采用38°,对于开口拉长的网穴采用60°。在凹版印刷中为了提高图文边缘的清晰度,黑版的加网线数为90线/cm,网穴角度为38°;品红版加网线数为70线/cm,网穴角度为60°;青版加网线数为70线/cm,网穴角度为30°;黄版的加网线数为60线/cm,网穴角度为45°。基于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从灰平衡入手,通过设置雕刻线数,雕刻网穴的形状及雕刻角度等要素建立一条适合热转移印花的电雕曲线,利用电雕曲线,通过设置印刷测试版,输出数码样张。对雕刻版的雕刻网穴利用网穴测量仪测试,对输出的数码样张的印刷密度、印刷相对反差分析,均达到国标要求,进而最终确定了适合凹版印刷的热转移印花电雕分色曲线。通过线性化处理之后,将转移印花的细微层次从8%10%提高到了5%,优化了网穴的结构,降低了暗调部分糊版的印刷故障。高温热转移印花纸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采用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理论,将热转移印花制版分色系统的色空间进行划分,分别选择与输入点X(r,g,b)距离最小的采样点15、20、30等,最多取120个点建模,通过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转换精度可达1.65个色差单位,属于小色差范围,可以满足大多数实际应用的要求。将色空间转换的模型嵌入到色彩管理的ICC文件中,并且将ICC文件应用在某知名制版公司的电脑分色制版中,对公司常用电脑的CRT进行了色空间转换,根据色差的计算公式ΔE=4.9NBS,属于精细产品。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的色空间转换方法适合热转移印花纸的分色制版及色空间转换,对于提高热转移印花纸印刷的色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的研究。选取了热转移印花行业常用的国产和进口的打样纸和印刷纸输出样张。结果表明,热转移印花纸张印刷的实地密度控制在Y:0.50.7;M:0.80.95;C:0.80.9;K:1.151.25范围。热转移印花纸印刷反差一般在Y:0.20.25;M:0.250.3;C:0.20.25;K:0.20.25范围;热转移印花转移后织物的颜色再现色域范围基本能达到传统四色印刷的色域范围。为热转移印花行业提供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浆专色调配的研究。利用蒙版方程的机理,采集标准色谱上的数据作为建模样本,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各项线性回归系数。确定好各项回归系数后,利用C++程序,求出Dr、Dg、Db三滤色片密度值就能得到所需的配色方案。探索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浆调配的方法,并建立基于蒙版方程的印花浆配色模型。对配色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平均色差范围为19.85。与目标配色块相比,配色精度偏低。在研究中分析了影响配墨精度的因素;提出了修正配墨模型的建议。建立了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利用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的特点,应用X-RITE530测试热转移印花纸样张的L,a,b值,建立三维CIE L*a*b*的颜色评价模型。该颜色评价模型符合人眼的观察习惯,能直观分析出待评价颜色点在CIE L*a*b*颜色空间中的偏色趋势,符合人们评价转移印花产品颜色的心理习惯。利用matlab构建了热转移印花纸中间媒介和纺织品色差之间的色差评价拟合函数:y=-0.0575x4+0.1508x3+3.5082x2-10.5732x+43.4983,并对拟合函数进行了验证,平均色差E=8.02,函数拟合精度较高。结果表明:作为中间媒介的热转移印花纸的印刷,平均色差可以控制在61.32NBS,可以大大降低热转移印花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为热转移印花纸印刷品色差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基于莫尔条纹的形成机理,通过设置印刷加网线数,加网角度,输出点数,建立了基于莫尔条纹的图像分析方法,并制作形成了印刷网线尺。对印刷品加网线数和角度进行量化测试。并从网点光学透射原理对设计的印刷网线尺给予机理说明。用网线尺评价印刷品质量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对于印刷实际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热转移印花纸生产中的制版确定了合理的网穴、电雕曲线;明确了印刷工艺过程中色彩管理、色空间转换、彩色印花浆调配的方法;最终构建了颜色评价方法并解释了工作机理。为进一步全面提高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研究经验。
蔡成基[8](2008)在《凹印的特点与常见印刷质量缺陷的关系》文中指出凹印以印刷精美.墨色厚实、印版耐印率高着称,凹印产品涵盖出版印刷、包装印刷甚至人民币、邮票等有价票券印刷等领域。目前国内采用的凹印机以轮转印刷方式为主,单张纸印刷方式为辅,本文谈到的凹印就是指轮转凹印.笔者将详细分析其印刷特点及与常见印刷质量缺陷的关系。
曾朝辉[9](2008)在《凹印包装设计的印刷工艺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包装印刷设计的角度,结合行业实际情况以及实践经验,从凹印制版、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印刷及后期加工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凹印包装设计的印刷工艺特点。目的是为了加强凹印包装生产各工序的配合,提高包装设计师以及艺术设计院校师生对凹印包装印刷工艺的认识和把握,促进凹印包装设计效率和印刷品质量的改善。
杨宗禄,童志敏[10](2008)在《提升凹印电分质量的途经(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提升电分调色质量电分调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灵活性。艺术性表现为要真实表现出原稿的光线感、距离感、透视感、立体感,尽善尽美地再现原稿的艺术境界和丰富的色彩变化,使产品有强
二、塑料凹印电雕制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料凹印电雕制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印刷工艺油墨选用研究现状 |
1.3.2 丝网印刷工艺研究现状 |
1.3.3 组合式印刷工艺及设备改造研究现状 |
1.3.4 印刷工艺改进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烟标生产工艺原理及特点 |
2.1 烟标生产工艺 |
2.1.1 印刷工艺 |
2.1.2 烫印工艺 |
2.1.3 覆膜与上光工艺 |
2.1.4 模切压痕工艺 |
2.2 烟标印刷原理 |
2.2.1 胶版印刷 |
2.2.2 凹版印刷 |
2.2.3 丝网印刷 |
2.2.4 UV印刷 |
2.3 冰花锤纹印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OBST加装UV固化系统改造研究 |
3.1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改进 |
3.1.1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现状分析 |
3.1.2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改进思路 |
3.1.3 BOBST LEMANIC820凹版印刷机组调研分析 |
3.1.4 樱井丝印机调研分析 |
3.2 设备改造的可性分析 |
3.2.1 凹印车间及印刷设备调研分析 |
3.2.2 墨层厚度的可替代性 |
3.2.3 印刷速度的可配合性 |
3.3 设备改造方案的拟定 |
3.3.1 设备改造思路 |
3.3.2 方案一:基于“凹印+丝印”的“塔式”设备连线改造 |
3.3.3 方案二:基于“凹印+丝印”的“环形”设备连线改造 |
3.3.4 方案三:基于设备加装的“水平式”设备改造 |
3.3.5 方案四:基于设备加装的“空间式”设备改造 |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备改造方案评价 |
3.4.1 设备改造方案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3.4.2 方案评价的原则与指标 |
3.4.3 设备改造最优方案的分析及评价 |
3.5 BOBST加装UV固化系统方案具体实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线控制模型参数分析 |
4.1 云龙烟标凹版印刷参数分析研究 |
4.1.1 云龙烟标凹印印刷参数分析 |
4.1.2 云龙烟标凹版印刷参数分类 |
4.2 烟标印刷生产前提——印刷色序 |
4.3 印刷套准精度参数——印刷张力 |
4.4 油墨转移量相关参数 |
4.4.1 印刷速度 |
4.4.2 印刷压力 |
4.4.3 油墨粘度 |
4.4.4 网孔载墨量 |
4.5 UV灯的选择与参数拟定 |
4.6 烘箱温度 |
4.7 环境因素参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烟标印刷工艺改进实验 |
5.1 墨层厚度相关实验研究 |
5.1.1 实验研究参数的拟定 |
5.1.2 墨层厚度实验整体思路 |
5.1.3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4 实验步骤 |
5.1.5 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
5.1.6 油墨粘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
5.1.7 网穴深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
5.2 UV灯功率对冰花锤纹印刷效果的影响 |
5.2.1 印刷效果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
5.2.2 最佳UV灯功率的选定 |
5.3 烟标印后加工 |
5.4 工艺对比分析 |
5.4.1 工艺转序次数 |
5.4.2 印刷速度与效率 |
5.4.3 工艺改进成本 |
5.4.4 卫生安全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2)基于食品软包装水性油墨的凹印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包装凹印工艺研究现状 |
1.2.2 水性油墨凹印工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水性油墨基本组成及性能 |
2.1.1 水性油墨基本组成 |
2.1.2 水性油墨主要性能 |
2.2 凹印制版新技术 |
2.2.1 电子雕刻技术 |
2.2.2 激光直接雕刻技术 |
2.2.3 激光蚀刻制版技术 |
2.2.4 电子雕刻与激光蚀刻技术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性油墨凹印工艺方案设计 |
3.1 凹印水性油墨基本性能验证 |
3.1.1 呈色性能测试方法 |
3.1.2 干燥性能测试方法 |
3.1.3 附着性测试方法 |
3.2 新型网形设计思路 |
3.2.1 常见故障分析 |
3.2.2 网形设计及制版方案 |
3.3 现场工艺条件及设施 |
3.3.1 工艺条件 |
3.3.2 工艺设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凹印水性油墨适性研究及新网形设计 |
4.1 凹印水性油墨印刷适性实验 |
4.1.1 呈色性实验 |
4.1.2 干燥性实验 |
4.1.3 附着性实验 |
4.2 凹印新网形优化设计 |
4.2.1 苯环型网形 |
4.2.2 抱枕型网形 |
4.3 整体版面结构设计及印版制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性油墨现场凹印工艺优化及实施 |
5.1 凹印机干燥系统的测试 |
5.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1.2 干燥系统风温、风速、风量的测试 |
5.2 水性油墨凹印工艺及实施 |
5.2.1 油墨调适 |
5.2.2 印刷速度与干燥系统参数匹配与调节 |
5.3 成品样张检测与分析 |
5.3.1 流平性能检测 |
5.3.2 印张质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参考文献 |
(3)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7.1 研究的重点 |
1.7.2 研究的难点 |
1.8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企业经营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经营模式相关的研究 |
2.1.2 制版行业相关研究 |
2.1.3 文献述评 |
2.2 企业经营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企业经营模式理论 |
2.2.2 企业战略规划理论 |
2.2.3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印刷制版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
3.1 印刷制版行业的历史沿革 |
3.2 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现状 |
3.2.1 印刷制版市场现状 |
3.2.2 印刷制版技术现状 |
3.3 制约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1 人才储备不足制约后续发展 |
3.3.2 统一标准缺失导致行业混乱 |
3.3.3 品牌意识缺乏限制产品推广 |
3.3.4 自主创新能力弱影响国际竞争 |
3.4 印刷制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3.5 本章主要结论 |
第四章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研究 |
4.1 YC制版集团概况 |
4.2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概述 |
4.3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的SWOT分析 |
4.3.1 机会分析 |
4.3.2 威胁分析 |
4.3.3 优势分析 |
4.3.4 劣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的对策 |
5.1 以阿米巴模式完善企业经营管理 |
5.1.1 集团总部阿米巴经营模式 |
5.1.2 分公司(厂)阿米巴经营模式 |
5.2 以责任上进为中心塑造企业文化 |
5.3 以增值为目的拓展企业业务 |
5.4 以绿色智能为重点强化自主创新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未来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激光直接雕刻凹版在烟标印刷行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烟标印刷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凹版制版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线路图 |
第二章 凹版制版技术概述 |
2.1 电子雕刻制版 |
2.2 激光蚀刻制版 |
2.3 激光直接雕刻版 |
2.3.1 激光直接雕刻锌版 |
2.3.2 激光直接雕刻铜版 |
第三章 现行烟标凹印制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 |
3.1 电子雕刻凹版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机械式雕刻对雕刻版的影响 |
3.1.2 雕刻深度/载墨量引起的墨层覆盖力问题 |
3.1.3 锯齿边缘的问题 |
3.1.4 生产实际中的案例反馈 |
3.2 激光蚀刻凹版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环保方面的问题 |
3.2.2 流程及控制方面的问题 |
3.2.3 精细的网点再现问题 |
3.3 电子雕刻凹版对渐变网的再现过程及缺陷分析 |
3.3.1 实验目的 |
3.3.2 使用到的设备 |
3.3.3 材料选择 |
3.3.4 电子雕刻凹版印刷实验 |
3.3.5 电子雕刻凹版印刷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其它连续调的再现过程及分析 |
3.4.1 实验目的 |
3.4.2 使用到的设备 |
3.4.3 材料选择 |
3.4.4 印刷实验 |
3.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直接雕刻凹版及其与电子雕刻凹版的效果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激光直接雕刻凹版的现状 |
4.2.1 激光直接雕刻锌版 |
4.2.2 激光直接雕刻铜版 |
4.2.3 激光直接雕刻凹版的实例举证 |
4.3 两种雕刻方式的线条效果对比实验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材料及设备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4 线条边缘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
4.4.激光直接雕刻凹版在印刷工艺扩展方面的测试 |
4.4.1 材料选择 |
4.4.2 测试对比方案 |
4.4.3 实验数据和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电子雕刻凹版制版质量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雕刻凹版制版工艺 |
2.1 凹版滚筒结构 |
2.2 电雕凹版分类 |
2.3 工艺流程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雕刻凹版制版质量参数研究 |
3.1 印前图像质量分析 |
3.2 版辊机械加工质量分析 |
3.3 电镀质量参数研究 |
3.4 电雕质量参数的研究 |
3.5 凹印打样质量参数研究 |
3.6 总检质量参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纳米银栅格/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膜印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1.1 |
透明导电膜的涵义 1.2 |
透明导电膜的种类 1.3 |
导电油墨 1.4 |
印刷电子工艺与装备 1.5 |
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1.6 |
选题目的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
免加热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 2.1 |
概述 2.2 |
实验部分 2.3 |
结果与讨论 2.4 |
小结 第三章 |
柔版印刷金属栅格型透明导电膜 3.1 |
概述 3.2 |
实验部分 3.3 |
结果与讨论 3.4 |
小结 第四章 |
凹版印刷金属栅格型透明导电膜 4.1 |
概述 4.2 |
实验部分 4.3 |
结果与讨论 4.4 |
小结 第五章 |
纳米银栅格/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膜 5.1 |
概述 5.2 |
实验部分 5.3 |
结果与讨论 5.4 |
小结 第六章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
结论 6.2 |
创新点 6.3 |
展望 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
(7)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温热转移印花技术简介 |
1.1.1 丝网印花方式 |
1.1.2 胶版印刷方式 |
1.1.3 凹版印刷方式 |
1.1.4 柔性版印刷方式 |
1.1.5 数码印刷方式 |
1.2 高温热转移技术 |
1.2.1 热转印原理 |
1.2.2 热转印方式 |
1.3 色彩管理 |
1.4 高温热转移印花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1 热转移印花国内现状 |
1.4.2 热转移印花技术国外现状 |
1.4.3 国外印花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凹版印刷网穴再现半色调机理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研究背景 |
2.1.2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
2.2 网穴呈色的机理 |
2.2.1 网穴结构 |
2.2.2 网穴参数 |
2.2.3 凹版网穴的形成 |
2.2.4 凹版网孔的结构 |
2.3 凹版热转移印花纸制版网穴的研究 |
2.3.1 实验 |
2.3.2 热转移印花网穴的选择分析 |
2.3.3 实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本章的研究内容 |
3.2 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机理 |
3.2.1 灰平衡原理 |
3.2.2 灰平衡方程 |
3.2.3 热转移印花纸灰平衡曲线的研究 |
3.2.4 凹印打样密度曲线的绘制 |
3.2.5 凹版电雕层次曲线的调整 |
3.3 电雕分色曲线的获得 |
3.3.1 准备工作 |
3.3.2 实施步骤 |
3.3.3 建立电雕机曲线 |
3.4 电雕曲线的验证 |
3.4.1 设计标准的测试版 |
3.4.2 数码打样 |
3.4.3 雕刻凹版参数对线性化的验证 |
3.4.4 线性化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内容 |
4.2 颜色空间转换基础理论 |
4.2.1 RGB 加色空间 |
4.2.2 CMYK 色空间 |
4.2.3 CIE 颜色系统 |
4.2.4 颜色空间转换的方法 |
4.3 基于动态子空间划分的 BP 神经网络理论的 RGB-LAB 转换模型的研究 |
4.3.1 RGB 到 Lab 变换模型的 BP 网络结构与学习规则 |
4.3.2 基于动态颜色空间划分的 BP 神经网络系统的 RGB 到 Lab 转换模型的要素优化设计 |
4.3.3 基于 BP 网络结构颜色 RGB 到 LAB 色转换模型的构建 |
4.4 色空间转换在热转移印花中的应用 |
4.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4.2 实验方法 |
4.4.3 CRT 色空间转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研究 |
5.1 引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本章研究内容 |
5.2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研究 |
5.2.1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结构 |
5.2.2 热转移印花油墨 |
5.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仪器 |
5.3.3 测试样张参数及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纸张性能参数 |
5.4.2 热转移印花纸实地密度研究 |
5.4.3 织物上印刷品密度的研究 |
5.4.4 转移印花纸及织物色域研究 |
5.4.5 印刷相对反差 |
5.4.7 网点增大值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浆专色调配的研究 |
6.1 引言 |
6.1.1 研究背景 |
6.1.2 研究内容 |
6.2 油墨调配机理 |
6.2.1 专色配色的理论基础 |
6.2.2 专色油墨特点及呈色机理 |
6.2.3 油墨调配的过程 |
6.3 基于蒙版方程理论的配墨理论 |
6.3.1 蒙版方程 |
6.3.2 线性回归法建立训练配色模型 |
6.3.3 尤尔 -尼尔逊公式 |
6.3.4 印刷色谱配色 |
6.3.5 颜色色差评价方法 |
6.4 专色油墨配色蒙版方程模型的建立 |
6.4.1 实验内容 |
6.4.2 测试数据分析 |
6.4.3 用蒙版方程验证配墨比例 |
6.4.4 蒙版方程配墨模型修正 |
6.4.5 验证模型精度的配色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7.1 引言 |
7.1.1 研究背景 |
7.1.2 研究内容 |
7.2 色差 |
7.2.1 CIELAB 色差公式 |
7.2.2 CMC 色差公式 |
7.2.3 CIEDE2000 色差公式 |
7.2.4 色差单位 |
7.3 颜色视觉评价 |
7.3.1 实验材料 |
7.3.2 实验仪器 |
7.3.3 实验过程 |
7.3.4 Lab 值及 CIE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 |
7.4 色差分析 |
7.4.1 色差评价模型的提出 |
7.4.2 色差模型的建模方法 |
7.4.3 实验 |
7.4.4 色差模型的检验 |
7.4.5 结果分析 |
7.5 基于莫尔条纹原理的图像评价系统建立 |
7.5.1 图像评价系统的设计原理 |
7.5.2 图像评价模型的建立 |
7.5.3 图像评价模型的验证 |
7.5.4 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总结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着作的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专利的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研及完成的项目 |
(9)凹印包装设计的印刷工艺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凹印包装印前制版工艺的特点 |
1) 标准文档设置[9]包装版面设计应该按标准文档的工艺规程进行设置。 |
2) 压色工艺。 |
3) 文字处理工艺。 |
4) 色彩与网成使用工艺。 |
5) 条形码工艺。 |
6) 防伪技术[9]。 |
7) 图像、图片处理。 |
8) 专色版。 |
9) 出血工艺。 |
10) 白版工艺。 |
11) 凹印制版的版辊特点。 |
2 凹印包装材料——薄膜承印物的特点 |
3 凹印包装结构的特点 |
4 凹印包装印刷与后期加工的特点 |
1) 凹印适用范围广。 |
2) 凹印适合连续的图案的印刷。 |
3) 凹版耐印程度高, 相对成本比较低。 |
4) 凹印墨层厚实、色彩饱和。 |
5) 印刷色数更多, 适合更多专色版印刷。 |
6) 专业优势明显。 |
7) 凹版印刷的缺点: |
5 结语 |
四、塑料凹印电雕制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D]. 贾环.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食品软包装水性油墨的凹印工艺优化研究[D]. 刘玉娇.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3]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D]. 雷文. 山西大学, 2019(01)
- [4]激光直接雕刻凹版在烟标印刷行业的应用研究[D]. 马仲才.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电子雕刻凹版制版质量参数的研究[D]. 陈淑荣. 北京印刷学院, 2013(06)
- [6]纳米银栅格/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膜印制及性能研究[D]. 冉军. 北京印刷学院, 2014(06)
- [7]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D]. 郭凌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6)
- [8]凹印的特点与常见印刷质量缺陷的关系[J]. 蔡成基. 印刷技术, 2008(22)
- [9]凹印包装设计的印刷工艺特点分析[J]. 曾朝辉. 包装工程, 2008(08)
- [10]提升凹印电分质量的途经(下)[J]. 杨宗禄,童志敏. 印刷杂志,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