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时代传统教育的回归(论文文献综述)
曹银忠,李栓栓[1](2022)在《破圈:网络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圈层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伴随着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异质化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因相似的兴趣、需求等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在网络空间集聚分层,形成一个个封闭、独立的网络文化圈层。这种网络圈层化现象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同时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从而对网络圈层化现象下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引导和针对性教育。
梅立菊[2](2020)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中国进入了“微时代”。首先,“微时代”是以新型传播技术为技术支撑,以微博、微信和QQ等微媒介为传播载体,以全体网民为传播者和参与者,以传播短小精悍信息为传播内容,并对个人思维观念、生活习惯及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传播时代。“微时代”具有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庞杂性、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与自主性、传播过程的瞬时性与裂变性、传播方式的扁平化与去中心化的特征。其次,“微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微时代”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机遇在于扩大师生交往范围和交往方式、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和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带来的挑战在于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更易模糊动摇、削弱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和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再次,“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新特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教育内容缺乏鲜活度、教育方式滞后、教师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和教育环境更复杂的问题。这与部分大学生对“微时代”应对能力不强、教育内容与“微时代”的发展脱节、教育方式与“微时代”特征不适应、部分教师对“微时代”适应力不足和相关主体的监管力度不大有关。最后,“微时代”背景下,应着力引导大学生增强“微时代”应对能力、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才能不断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时俱进。
孟志远[3](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4](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王琦[5](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40-1949年,是中华民族在外族入侵下历经种种劫难而最终实现独立的历程,这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激励中国人民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浴血奋战,用鲜血铸就了无私奉献、勇往直前、先人后己等革命精神,并通过一些革命遗迹表现出来,构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传统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源,也是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使命感的重要素材。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在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且必要的角色。根据对学生问卷调查以及教师的访谈分析,当前历史教学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高中生对革命传统的认知较浅薄、对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革命传统的情感认知有限、缺乏一定行为外化。在革命传统的教学方面,也存在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育内容趋向功利化等问题。针对当前革命传统教育的问题,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内因主要包括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高、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缺乏科学的方法、革命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有待改善。外因则具体分析了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思想文化的传播、经济发展状况对高中学生价值观、民族观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良莠不齐的信息对高中学生道德观的冲击。在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帮助高中生扣好人生的纽扣,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是历史学科中家国情怀教育的体现,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因此高中生要主动了解战争年代的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严以律己。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革命传统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行不言之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高中生的思维认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革命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叶长红[7](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崔有波[8](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孙倩[9](2019)在《基于关联主义的“大数据+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的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驱动力,每一项技术的发明都有可能重组社会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把人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也在这一伟大的变革中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以MOOC为例的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也给音乐教育者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它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打破了音乐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摆脱了地域的限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了教育平衡发展、使其回归教育的本源,并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采集、挖掘和分析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精准化、科学化。MOOC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终身教育打下了基础,但也同样引发了一系列的数据安全问题。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学习信息,应该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音乐教育。
李静瑞[10](2019)在《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研究了网络知识活动,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网络知识生产、网络知识传播和网络知识悖论,对其方式、利弊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归纳抽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知识理论体系。并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采用总论、研究视角阐述和分论的研究结构。本文涉及较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主要有: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认识活动和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论、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认识的群众主体论。网络知识论是对基于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活动方式的相关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理论、网络知识生产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和网络知识悖论。相较于传统知识活动,网络知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获取、生产、传播的主体都打破了精英垄断,有由精英垄断向普通大众下移的大众化趋向;二是同样源自于电子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源自于web2.0以来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备强交互性的特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透视和考察,网络知识获取实质上属于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间接经验获取新方式;网络知识生产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开放性理论品格和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亦融通了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从而多维度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体现了知识渗透价值理论;网络知识活动中的一系列悖论是网络知识活动中所衍生和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新形式,也可作为网络时代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新形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所有网络知识活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网络知识论”的概念对之进行概括。第二,详细探讨了电子网络空间中的知识悖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应对之策。第三,在对网络知识理论的每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都对之进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的解读和考察。
二、网络时代传统教育的回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传统教育的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1)破圈:网络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圈层:圈层及网络圈层化 |
二、何以入圈: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
(一)技术层面: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为圈层化传播提供科技驱动 |
(二)环境层面: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圈层化传播提供空间驱动 |
(三)主观层面:大学生的异质化心理为圈层化传播提供心理驱动 |
三、为何破圈:网络圈层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对大学生个体的消极影响 |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四、如何破圈:网络圈层化现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破解之道 |
(一)转变理念,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 |
(二)正本清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 |
(三)营造氛围,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 |
五、结 语 |
(2)“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微时代”的内涵及特征 |
一、“微时代”的内涵 |
二、“微时代”的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论述 |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及特征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微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微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新机遇 |
一、“微时代”扩大师生交往范围和交往方式 |
二、“微时代”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
三、“微时代”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
第二节 “微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新挑战 |
一、“微时代”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易模糊动摇 |
二、“微时代”削弱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 |
三、“微时代”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受冲击 |
第三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 |
一、“微时代”的新特征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 |
二、“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缺乏鲜活度 |
三、“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滞后 |
四、“微时代”高校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
五、“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更复杂 |
第二节 “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部分大学生对“微时代”应对能力不强 |
二、教育内容与“微时代”的发展脱节 |
三、教育方式与“微时代”特征不适应 |
四、部分教师对“微时代”适应力不足 |
五、相关主体的监管力度不大 |
第四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引导大学生增强“微时代”应对能力 |
一、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
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 |
三、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第二节 充实“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方向 |
二、将“微时代”热点话题引入教学过程 |
三、及时更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资源 |
第三节 创新“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
一、转换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方式 |
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
三、主动利用微媒介开展课外教育 |
第四节 发挥“微时代”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一、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 |
二、培育教师的微文化素质 |
三、提升教师的媒介运用能力 |
第五节 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
一、完善社会监管制度,提升社会监管能力 |
二、加强家庭教育,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
三、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有序的校园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
结语 |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自主学习能力 |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
2.2 对外汉语教学 |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
2.4 O2O教学模式 |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
3.4.1 教学流程 |
3.4.2 教学条件 |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
3.5.1 评价目标 |
3.5.2 评价维度设计 |
3.5.3 评价方案 |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
4.1 案例简介 |
4.1.1 案例简介 |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
4.1.3 案例评价方案 |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
4.2.1 对象简介 |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2.3 实践结果分析 |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
4.3.1 对象简介 |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3.3 实践结果分析 |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
4.4.1 对象简介 |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
4.4.3 实践结果分析 |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
4.5.1 案例总结 |
4.5.2 讨论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论文的贡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越南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革命传统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革命传统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革命传统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革命传统教育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
第四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概述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价值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 |
一、历史课程目标的要求 |
二、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 |
三、历史教育功能的需要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因素 |
一、学生对革命传统知识的疏离 |
二、增强家国归属感的需要 |
第三章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高中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基本认知的调查 |
二、高中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认同的调查 |
三、对高中学生革命传统践行的调查 |
四、对高中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必要性的调查 |
五、对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调查 |
六、教师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中生对革命传统的认知较浅薄 |
二、高中生对革命传统的信念不够坚定 |
三、高中生对革命传统教育的情感认知有限 |
四、高中生对革命传统的外化不够充分 |
五、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
六、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趋向功利化 |
第三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引起高中生革命传统教育问题的内部原因 |
二、引起高中生革命传统教育问题的外部原因 |
第四章 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条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第一节 创新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 |
二、更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 |
三、创新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 |
第二节 高中生要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
一、主动学习革命传统知识 |
二、加强自律建设 |
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
第三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 |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二、家长注重言传身教 |
三、管教与引导并行 |
第四节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辅助性措施 |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 |
二、发挥革命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
三、优化网络空间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
(8)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关联主义的“大数据+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
一、概念 |
二、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支撑 |
一、关联主义 |
二、生态教育 |
第三节 MOOC教学模式简述 |
一、MOOC的由来 |
二、MOOC的特征 |
第二章“大数据+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机遇 |
第一节 应试教育的没落 |
一、标准化的教学模式 |
二、经验式的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变革的力量 |
一、教学轨迹可视化 |
二、摆脱地域限制 |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
第三节 走向生态的音乐教育 |
一、自组织学习与终身学习 |
二、个性化:因材施教的回归 |
三、实现翻转课堂 |
第三章“大数据+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挑战 |
第一节 技术驱动下的变革 |
一、隐私与安全问题 |
二、应接不暇的技术更新 |
第二节 固化思维下的抉择 |
一、观念的更新 |
二、从愿景到路径 |
第四章 关联主义视域下的“大数据+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以人为本”的生态教育观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私人订制”教学 |
第二节 虚拟化与社区化 |
一、自适应性学习模式构建 |
二、优化、整合学习资源 |
三、线上、线下交互教学 |
结语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网络知识获取 |
(二)网络知识生产 |
(三)网络知识传播 |
(四)关于网络知识活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与电子网络 |
(二)知识、知识实践与网络知识实践 |
(三)网络知识论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论研究的理论指引 |
一、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 |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 |
三、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 |
四、认识论中的对立统一论 |
五、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 |
(一)中国特色网络知识和文化思想 |
(二)网络知识环境的治理和管控 |
六、与群众史观交汇的认识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从历史主体到认识主体 |
(二)从群众合力创造历史到合力生产知识 |
七、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新形式 |
一、知识获取:传统与网络方式的对比 |
(一)传统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
二、网络知识获取利弊简析 |
(一)网络知识获取的优越性 |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局限性 |
三、知识获取的网络通道与传统方式之间:取代还是共生? |
四、基于间接经验的网络知识获取 |
(一)知识获取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
(二)毛泽东:“文字与技术”——间接经验获取的介质与推动力 |
(三)基于技术进步的间接经验获取新形式——网络知识获取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知识生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知识生产与网络知识生产 |
二、从传统知识生产到网络知识生产的变革 |
(一)知识生产的工具和载体:从人造固态物到计算机和电态互联网 |
(二)知识生产的机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
(三)知识生产的主体:从知识精英垄断到网民大众参与 |
(四)知识生产的样态:从凝固到动态 |
(五)知识生产者的远程即时互动:从“物理在场”到“虚拟在场” |
三、网络知识生产的益害权衡 |
(一)网络知识生产开放性利弊析辩 |
(二)网络知识生产大众化利弊探究 |
(三)网络知识生产动态化利弊争持 |
(四)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时空转换利弊论争 |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理论呈现 |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群众主体论呈现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知识传播:价值渗透知识的新形态 |
一、基于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一)基于知识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变迁 |
(二)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
二、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 |
(一)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
(二)知识传播功能的分众化 |
(三)知识传播操作的强交流互动性 |
(四)浅传播与深传播并存 |
三、关于网络知识传播的深层思考 |
(一)网络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向具有相对性 |
(二)网络知识传播易于导致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
(三)网络知识传播彰显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
(四)网络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话语权被误导 |
四、网络知识传播中的价值渗透 |
(一)价值渗透知识——传播正向知识,引导网络空间渐清趋朗 |
(二)知识环境影响认知观念——加强对网络知识空间的治理和管控 |
(三)借力互联网络——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知识悖论:矛盾学说的新呈现 |
一、民主化与权威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民主化与权威性之冲突 |
(二)悖论缓解:建构完善的网络知识质量控制机制 |
二、共享性与专有性悖论 |
(一)网络知识的共享性与知识专有性之抵牾 |
(二)悖论破解:借助社会制度变革走向共享 |
三、便捷性与“知识沟”悖论 |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便捷性与“知识沟”扩大之论争 |
(二)悖论缓解:培养知识兴趣,增强自控能力 |
四、“奥威尔悖论” |
(一)何谓“奥威尔悖论” |
(二)网络知识题域中的“奥威尔悖论” |
(三)应对策略:培育因特网信息素养 |
五、对立统一:网络知识悖论的实质和核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共同核心 |
(二)网络知识悖论中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核心的新形式 |
六、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网络时代传统教育的回归(论文参考文献)
- [1]破圈:网络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 曹银忠,李栓栓.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梅立菊. 青岛大学, 2020(02)
- [3]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研究[D]. 王琦.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基于关联主义的“大数据+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探究[D]. 孙倩.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D]. 李静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