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宾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海舲[1](2021)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凸显,高粗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土地开发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转变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粗放,实现工业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效率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为工业用地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提升工业用地的经济环境承载力,深入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工业用地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了2003—2018年间中国288个地市(州)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究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判断其效率差异的收敛性及动态演进趋势,并在探索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识别影响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用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中国工业用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特征来看,2003—2018年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中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大于其他地区,这两个地区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提高了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不均衡化发展差异明显,且具有集聚性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逐层递减式分布特征。此外,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达到“1”的合理水平的城市从2003年的9个提高至2018年的34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3.1%提升至11.8%,而纯技术效率值从2003年的23个提高至2018年的67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7.9%提升至23.3%。(3)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各地市(州)呈现出不同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单轨”或“双轨”驱动模式。(2)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借助收敛假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PS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距的收敛性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存在σ收敛而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各地市初始条件相同地区效率存在“追赶效应”,朝着它们自身稳态水平进行收敛,但高效率与低效率地区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客观存在,不会在短期内自动消弭。(3)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凭借Moran’s I指数和LISA集聚图探索了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全局及局部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局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局部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高—高型(H-H)聚集和低—低型(L-L)聚集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在空间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难以摆脱当前的集聚类别。(3)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与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效应,但未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协调性。(4)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在效率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将空间地理因素(空间交互效应)纳入回归分析框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空间地理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随着中国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区间各类要素、信息等交叉越来越频繁,各地市(州)之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依赖性明显增强。(2)全国尺度。本地区地方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工业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程度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影响,而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财政收入、工业发展水平、工业能源消耗程度则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本地区对接地区间的空间溢出效应所产生的显着影响主要有土地财政收入、外商投资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3)区域尺度。每个区域的所受的影响不一样,在当前工业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应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加大工业环境治理的力度、改良工业生产方式等对工业生产环境进行有效改造,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工业用地开发格局;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动跨区域联动与合作;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构建监管机制,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技术创新;盘活土地二级市场,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综上所述,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框架,完善了效率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应用。(2)研究内容上,对288个地市(州)开展多空间尺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丰富了中国工业用地多空间层面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运用前沿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如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和GML指数测算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从全局和局部探索其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经济模型(SDM)将空间地理因素纳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框架中,使得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
江浩麟[2](2020)在《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区域内城市水环境经过多年治理得到较大改善,但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亟需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展开研究,明确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并制定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和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这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的整治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总结西南地区城市概况,掌握了西南地区城市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水文水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数据。并选取了区域内的15个城市共计45处断面进行取样检测,选取BOD、TN、NH4+-N、TP四项指标对水体水质进行评价,解析污染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城市有接近半数的水体水质较差,接近六成的水体水质没有达到目标水质类别。区域内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超标指标为氮、磷。基于西南地区城市的水质目标要求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污染负荷削减分配,制定西南城市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别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污染物削减目标。综合考虑技术在西南地区城市的适用性和实效性,从点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水体水质提升和城市节水四个方面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提出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充分考虑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分属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结合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阶段性,设置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未来重点技术方向和阶段性治理目标,实施分期治理。最终形成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指导未来十五年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内城市水体开展治理与修复等工作。
陈曼莉[3](2020)在《江宁区主要工业废气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省南京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长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来,南京市经济发展朝气蓬勃,工业发展尤其迅猛,但南京市经济的繁荣也伴随着不容轻视的大气污染。现阶段,南京市的大气呈现出以颗粒物和臭氧为主的复合型污染,工业则是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重点排放源。党中央关于实现中国梦对江苏省提出了“强富美高”的发展愿景,“强富美高”因而成为南京市的发展目标,优良的大气环境则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基本要求,南京市为此正不遗余力地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而工业废气控制则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南京市不仅工业体量大、行业类型丰富,且具有较多行政分区,这使得其工业废气排放特征复杂并因区而异。南京市江宁区在土地面积、工业体量及工业生产总值方面占全市比重均十分显着,是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全市工业污染排放的重点区域。基于此,本文利用江宁区第二次工业污染源普查核算数据,对江宁区主要工业废气污染物的排放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江宁区工业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或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基于排放量和排放率指标,分析了污染物在全区层面的排放水平;通过研究污染物总产排量的源分布确定了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并对排放源污染削减状况进行了分析。(2)污染物的子域及行业排放特征研究。通过研究污染物总产排量的子域及行业分布,明确了污染物重点排放子域及行业;分析了子域及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及削减状况;评价了子域和行业的污染物综合排放水平。(3)污染物排放企业的聚类分析。利用模糊核聚类对污染物排放企业进行分类,筛选出污染物的重点排放企业及散乱污疑似企业。结合以上研究内容,为江宁区工业废气控制提出以下参考对策,第一,论述了完善工业源环境管理制度的思路;第二,讨论了促进企业达标排放的策略;第三,论述了污染物排放控制思路;第四,为企业强化废气管理提出建议。
李优楠[4](2021)在《区域工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智能优化与减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以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为首要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超标事件频发,危害公众健康。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与氮氧化物(NOx)为主的污染物排放是PM2.5与03生成的重要诱因,摸清污染物排放总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政策是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首要工作。但在有关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研究中,各方统计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差距较大,且缺乏对控制技术的系统分析,亟需对源清单的编制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影响清单准确度的关键因素,为精准计算污染物排放量、合理制定减排策略奠定基础。本文以2018年为基准年,选取浙江省范围内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四个典型城市,收集多方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与物料衡算法,构建了包含109类排放过程的工业源多污染物排放清单。2018年四市的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3.32、5.73、1.56、2.02 万吨,NOx排放量分别为 1.69、0.27、1.40、0.0029 万吨,PM2.5排放量分别为2.61、2.17、2.41、0.066万吨。该计算结果为进一步制定减排目标提供了数据基础与依据。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以单位工业产值的VOCs排放量来衡量行业污染情况。通过计算,得出了单位产值污染较严重的几个行业,为政府推进行业整治提供了参考。对源清单编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影响清单准确度的关键因素分别为:排放因子的准确度不高、数据处理过程不规范、末端控制效率缺乏核实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推行排放因子的本地化实测、规范排放源调查内容、借助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方法规范数据处理过程、搭建末端治理设施管理平台等。针对源清单的构建过程,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法,应用Cristal Ball软件对已构建的四市排放清单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四市VOCs排放总量的相对标准差为±21.4%,95%置信区间的不确定度为[-36.3%,+47.0%]。溶剂使用源的不确定度主要源自排放因子高值,而工艺过程源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数据处理中的折算过程。对于源清单构建中人工需求巨大的数据处理过程,探索了计算机科学方法在文本智能分类上的应用。构建了产品名称对应关系数据库,可实现62.7%产品名称的智能分类,准确率为92.8%;对于数据库无法识别的产品名称,创新性地采用词向量计算文本相似度的方法完成智能分类,准确率为51.7%。二者结合使用,智能分类的准确率可达78.1%。本文选取了四个市中VOCs与NOx排放量最高的两个行业:印染行业与热电行业,建立了包含技术指标、环境指标、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四大评价指标的污染控制技术评估体系,对两行业当前所采用的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本文设定的权重条件下,对于印染行业低浓VOCs废气的处理,吸附+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CO)的综合得分值最高,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与行业适用性;而在热电行业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技术的综合得分值最高,脱硝性能优越,但成本较高,如提高经济指标的权重值,选择性催化还原/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联用技术(SCR/SNCR联用技术)更值得推荐。
田光辉[5](2019)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愈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切,为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压力,环境规制逐步增强,开始成为产业地理格局调整的重要因素。污染企业和产业对环境规制的响应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冲突是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出于财税动机和经济增长等地方利益考虑,地方保护会对环境规制的实施和执行形成干扰,也会影响污染产业的地理空间格局。因此,需要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纳入统一的理论和模型分析框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变化。本文以“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关系”为核心论题,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地方保护理论和区位论,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研究两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契合生态文明建设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和产业动态作用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在考虑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的理解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阶段阐述,揭示其特点、问题和演进方向,分析其影响。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分为宏观层面产业分布变化和微观层面产业动态调整,产业动态包括企业进入、退出、企业利润率、企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共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其交互机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特征,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分布差异显着,存在负向空间关联特征;两者具有区域“模仿行为”和交互制约作用。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分布呈现东高西低,高值不断向内陆转移;地方保护则由北高南低向中西高、东部低转变。两者均为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环境规制集聚程度趋于离散;地方保护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两者存在负相关空间关联特征。在两者作用和竞争形态上。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具有交互制约作用,均存在区域“模仿行为”。发现环境规制并非单向的“逐底竞争”,而是在利益争夺、地市博弈及环境恶化中累积向上。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分阶段估计中,环境规制的“模仿制约”形态有所增强,环境规制“竞争向上”得到强化。分区域估计中,由东至西,环境规制对地方保护的作用形态分别呈现“模仿制约”、“独立制约”、“独立无效”;地方保护对环境规制的作用形态则呈现“独立无效”、“独立制约”和“模仿促进”。(2)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波动下降,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时间变化上,污染密集型产业总量稳步提升,比重波动下降,内部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先后经历缓慢增长、快速扩张和结构转型三个阶段,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趋势。空间分布上,省级层面,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是主要产能转出地,中西部则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地市层面上,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江苏省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总体布局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产能的主要转出地,重点开发区域则成为产能的主要增长地区。各行业的调整方向在地带间、城市群和地市间存在较大差异。(3)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存在区域、产业、和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高污染行业,证实“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省域层面,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东西部突出,而在地市三大地带内均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规模的抑制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而增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的关系呈现倒“N”型。地方保护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对高国有比重行业,而不符高利税产业倾向布局在地方保护高地区的假设。与邻近地区的地方保护博弈将削弱产业收益。省级层面,地方保护作用在中西部显着,而地市层面,由西至东,地方保护指数越高,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增幅越大。随着地方保护指数上升,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现“V”型;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地方保护先促进后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增长。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在考虑尺度、区域和产业异质性后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在省域层面的东中部明显,而在地市层面,中西部更能体现出两者的交互作用。地方保护抑制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的作用。(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受到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1)企业进入高值呈现向西部移动的态势。环境规制提升了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壁垒,而对国企、外资和大企业有所削弱。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西部,而提升了东中部的进入门槛;国企保护动机则降低了企业进入门槛。大企业更易进入地方保护动机高的地区,国有企业易进入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而东中部国有比重高的地区则限制国有企业进入。环境规制提升了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企业进入壁垒,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抑制环境规制的作用。(2)污染企业的退出率和内部退出结构的高值区域逐渐西移,东部企业退出规模有所提升。环境规制并非污染企业退出的关键因素,年龄大的企业受影响较高。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了污染企业的退出概率,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增加了企业退出数量。国有和外资企业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地区退出壁垒较高,环境规制推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污染企业退出,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对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3)企业利润率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总体较优,中西部发展迅速的特征。强“波特假说”未得到验证,“合规成本”可以用来解释环境规制与企业利润率的关系。保护利税动机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率,而除国企、外资和大企业外,国有企业保护动机不利于利润率提升。利税保护动机改变了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而国企保护动机和环境规制的负向效应具有叠加作用。地区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较强,降低了利税比重高地区的利润,而西部国企即使面对严格的环境规制,其利润也能得到保障。(4)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和长三角,逐步向中部和成渝地区扩展。未证实弱“波特假说”存在,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国企和外资企业的创新,但对大企业具有“挤压效应”。地方保护利税动机能够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是创新主力。国企保护动机则阻碍创新增长,且不利于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发挥。(5)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格局各有不同特点,但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在全国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产业集聚分散,而在东西部,环境规制则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环境规制利于民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产业集聚,而在国企和大企业为主的地区,环境规制增强不利于产业集聚。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促使产业分散,除东部外,国企保护动机推动产业集聚。环境规制总体上降低了地方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6)产业结构“污染化”格局呈现西高东低,产业结构趋于“清洁化”。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清洁化”转型,尤其是对内部规模经济大的产业,而对民营企业比重大的行业作用不明显。除内部规模大的产业外,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会推动产业向“清洁化”转型。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不利于产业向“清洁化”转型。环境规制有利于抑制地区利税占比高地区的产业增长,但环境规制的作用易受国企保护动机的干扰。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环境规制效率;(2)推动市场化和国有体制改革,减少不良干预;(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区域向好竞争;(4)综合统筹、合理谋划,做好产业迁出和承接工作;(5)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措施;(6)增强企业创新能力;(7)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产业结构“清洁化”转型。创新之处:在理论上,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并分析二者对污染产业地理格局的作用机制;构建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测度方法,并考察两者的作用形态;从宏观、微观和异质性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王鹏程[6](2019)在《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质量评价》文中指出南广河全长213km,其中高县段83km,它是万里长江的第一条支流,对长江上游水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南广河高县段面临水质污染、水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并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认识南广河高县段水质状况,全面分析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有效遏制水环境恶化,对促进高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水质保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问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南广河流域特点、支流分布及水电站位置,将该段河流划分为趱滩乡-咀上段、文江镇-贡溪段、来复镇-南广镇段三个河段进行水质指标监测。通过对2013年至2017年五年的数据整理,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监测断面和不同时间同一监测断面的各项指标数据变化趋势,得到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变化趋势;采用模糊评价法得出三个断面五年来的水质类别,采用综合分析指数法得到三个断面五年来水体的整体污染程度。根据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及其污染源分析,提出了其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均表现出“来复镇-南广段”水质较差,污染相对严重;不同年份看,近五年的整体情况是水质逐年变差,到2016年达到最差,2017年情况又有所改善;同年份不同水期看,丰水期污染最轻,平水期次之,枯水期污染最严重。通过污染物分担率计算,反映出南广河高县段上游主要污染要素是氨氮、总磷,中游是溶解氧、氨氮,下游是溶解氧、氨氮、化学需氧量,最后分析出农田及城市地表径流、工业污染为主要污染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强化源头生态保护、注重中游环境景观建设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之水环境污染防治总体思路,实施彻底截污、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强化生态护岸建设、调剂南广河高县段流域水量、进行河底清淤工程的五大治理措施,以期实现其水环境污染防治目标。
国务院[7](2016)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龚凌[8](2015)在《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突出,其根本原因为区域水代谢在系统结构与功能上的失衡。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合理规划、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关键。德州中心城区是德州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包括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德州中心城区水污染现状、源解析的基础上,阐明该区域污染物产排规律,利用SWAT模型模拟和预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水环境改善潜力与途径,并提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途径。(1)研究了2011-2013年主要地表水体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规划范围内减河、岔河和南运河德州城区段,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其中,超标率最高的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三个水源地水库水质良好,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对应水源水质等级Ⅱ级,水质受污染程度较低。(2)研究了规划区域内污染源产排规律,结果表明工业点源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基本上均经过污水处理,并能稳定达标排放;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率较低,仅德州上实环境水务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出水回用于德州学院(3000m3/d),作为市政杂用水;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源、农业面源以及农村生活源)由于缺少相应的处理设施,污染问题严峻,中心城区面源污染防治体系亟需建立。(3)规划区域内水生态系统完整性遭到破坏,水体自净能力较低。(4)采用模型预测了污废水是否再生回用及经过湿地处理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对2015和2020年河流水质达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水回用和经湿地处理工况下,岔河水质能稳定达到V类水质标准,接近Ⅳ类水质标准,减河主要污染指标能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接近Ⅲ类水质标准。在上述模型测算基础上,提出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进行重点项目设计与投融资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明确了德州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包括:1)建设节水循环型社会,2)工业点源污染防控,3)污水处理管网及处理设施规划,4)生态修复与人工湿地建设,5)再生水回用规划,6)污泥处理处置规划,7)区域水环境综合保障体系,8)面源污染控制规划,9)饮用水源地保护,10)预警与应急。规划实施后,城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将达到Ⅳ水质标准。
吴松涛[9](2013)在《金沙江宜宾段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研究》文中提出以金沙江宜宾段流经地域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流经地域社会经济背景和相关产业政策等信息,现有生活、农业和工业污染源的分布以及排入金沙江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等标污染负荷进行评价,找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质及来源;用2006-2010年水质例行监测数据,得出金沙江宜宾段污染因子动态聚类图,用F值法求出影响金沙江水质状况污染因子的最佳分类,据此确定评价水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金沙江水环境质量;再建立数学模型对金沙江宜宾段2000-2020年生活、农业和工业污染源的用水量、污水排放量以及污染因子排放量进行计算、预测;建立数学模型对金沙江宜宾段2000-2020年出、入境断面的各项污染因子在金沙江径流量为1160亿m3和1940亿m3时的浓度值进行预测;在调查预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结果表明:金沙江宜宾段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管理是各类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影响金沙江流域宜宾段水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有四大类:水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铜、氟化物为一类,汞作为一类,砷作为一类,PH、BOD5、石油类、挥发酚、铅、锌、硒、镉、六价铬、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作为一类;各大类对水体的作用处在同一层次,除氨氮外,其余各类污染因子在枯、平、丰水期,出、入境断面年际变化无明显差异;平水期氨氮出、入境断面年际变化明显。安边、石门子两断面总磷、粪大肠菌群超GB 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对水质类别起决定性作用的污染因子是总磷、粪大肠菌群;金沙江水质(总磷、粪大肠菌群除外)均能达到GB 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预测表明,2015年,生活源排放的总磷为37521.21kg,工业源排放的总磷为163.1kg,农业源排放的总磷203001.08kg;生活、工业和农业源排放的总氮分别为392240.52kg、8508.31kg和2477609.05kg,在金沙江径流量为1940亿m3和1160亿m3时,同一断面各污染因子浓度值在枯、平、丰水期无明显差异,处在同一水平;除总磷外,计算、预测的污染因子在2015、2020年均达到GB3838-2002 Ⅱ类水域功能标准。研究、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乃至“十二五”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有管理模式和措施下,密切监视水体总氮、总磷;从源头上削减氮、磷条件下,才能保障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易丹[10](2013)在《四川省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生产与消费量的急速增长,氮氧化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有关研究表明,氮氧化物排放加剧了大气酸沉降、光化学烟雾和城市灰霾的污染。由于氮氧化物可以在大气层中长距离输送,引起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如果对此不加以控制,氮氧化物的持续增加将会明显抵消掉二氧化硫减排所取得的重大环境效益。“十二五”期间,国家新增氮氧化物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指标,根据国家初步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四川省“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极为艰巨。对四川省氮氧化物排放在不同地区的总量分布和不同行业的总量结构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控制对策进行研究,有助于行政主管部门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制定适当的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节能,提高能效,改善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技术,在未来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较高的经济增长,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增长量,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环境都起到积极作用。根据2010年度四川省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对氮氧化物排放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出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并根据《四川省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中2010年度大气环境质量数据,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中二氧化氮浓度和大气降水pH值、降水氮沉降的相关性,由此整理出氮氧化物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根据氮氧化物的排放特征和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确定了四川省氮氧化物重点控制行业和控制地区。对现行氮氧化物控制手段进行了整理,找出对其监控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四川省氮氧化物的宏观控制对策。由于氮氧化物控制的重点行业——火电行业、水泥制品业、机动车污染源的氮氧化物排放来源均是来自燃烧过程,因此,对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对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进行讨论,从而提出氮氧化物重点控制行业的具体控制技术和控制政策。最后,设计出四川省氮氧化物减排方案。宏观管理和技术治理两方面相辅相成,能够为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启发和有效的导向,为氮氧化物的控制优化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宜宾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宾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用地 |
2.1.2 效率 |
2.1.3 环境效率 |
2.1.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 |
2.2.2 关于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 |
2.2.3 关于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4 关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5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2 投入产出理论 |
2.3.3 区位理论 |
2.3.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分析框架 |
2.4.1 理论分析 |
2.4.2 实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1 静态效率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2 动态效率方法与构建 |
3.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 |
3.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3.3 基于超效率EBM模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3.1 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3.3.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3.4 基于GML指数的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4.1 总体分析 |
3.4.2 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 |
4.1 收敛性理论及其方法类别 |
4.1.1 收敛性理论 |
4.1.2 收敛性分析方法类别 |
4.2 绝对收敛性检验 |
4.2.1 σ收敛检验及结果 |
4.2.2 绝对β收敛检验及结果 |
4.3 条件收敛性检验 |
4.3.1 条件收敛检验方法 |
4.3.2 条件收敛检验结果 |
4.4 PS收敛检验 |
4.4.1 PS收敛检验方法 |
4.4.2 PS收敛检验结果 |
4.5 俱乐部收敛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 空间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5.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5.2.2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 |
5.3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1 空间分布特征 |
5.3.2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
5.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2 空间计量模型和方法 |
6.2.1 空间面板模型概述 |
6.2.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 |
6.2.3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及模型选择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变量选取及处理 |
6.3.2 数据来源 |
6.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4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1 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和选择 |
6.4.2 全国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4.3 区域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西南地区概况 |
2.1.1 气候和自然地理 |
2.1.2 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 |
2.1.3 水资源和水文 |
2.1.4 城市基础设施情况 |
2.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 |
2.2.1 西南地区城市污水排放量 |
2.2.2 西南地区城市水功能分类 |
2.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表征方法 |
2.3.2 西南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3.3 西南地区城市湖泊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污染成因解析 |
2.4.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的构建 |
3.1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总则 |
3.1.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4 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
3.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3.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
3.3.2 西南地区城市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3.3 西南地区城市生态流量核算方法研究 |
3.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 |
3.4.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4.3 西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方案 |
3.4.4 西南地区城市节水方案 |
第4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总则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的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步骤 |
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演化及治理历程 |
4.2.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及分阶段目标的确立 |
4.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2.5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指标 |
附录B 西南地区城市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3)江宁区主要工业废气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标准 |
1.2.2 国内外工业颗粒物控制标准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信息熵赋权综合评价 |
2.2.1 信息熵赋权 |
2.2.2 信息熵赋权综合评价 |
2.3 模糊核聚类 |
2.3.1 聚类分析简介 |
2.3.2 模糊c均值聚类 |
2.3.3 模糊核聚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污染物排放水平及排放源分析 |
3.1 区域概况 |
3.1.1 区域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
3.1.2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3.1.3 区域工业规模结构 |
3.2 污染物排放水平分析 |
3.3 污染物排放源分析 |
3.3.1 污染物产排量的源分布 |
3.3.2 排放源污染削减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染物的子域及行业排放特征分析 |
4.1 子域工业规模结构 |
4.2 污染物的子域排放特征 |
4.2.1 SO_2的子域排放特征 |
4.2.2 NO_X的子域排放特征 |
4.2.3 PM的子域排放特征 |
4.2.4 VOCs的子域排放特征 |
4.3 子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综合评价 |
4.3.1 子域污染物排放量综合评价 |
4.3.2 子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 |
4.4 污染物的行业排放特征 |
4.4.1 SO_2的行业排放特征 |
4.4.2 NO_X的行业排放特征 |
4.4.3 PM的行业排放特征 |
4.4.4 VOCs的行业排放特征 |
4.5 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综合评价 |
4.5.1 行业污染物排放量综合评价 |
4.5.2 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染物排放企业分类 |
5.1 SO_2排放企业分类 |
5.1.1 SO_2样本集离群点检测 |
5.1.2 SO_2样本集聚类分析 |
5.1.3 SO_2样本集分类方案 |
5.2 NO_X排放企业分类 |
5.2.1 NO_X样本集离群点检测 |
5.2.2 NO_X样本集聚类分析 |
5.2.3 NO_X样本集分类方案 |
5.3 PM排放企业分类 |
5.3.1 PM样本集离群点检测 |
5.3.2 PM样本集聚类分析 |
5.3.3 PM样本集分类方案 |
5.4 VOCs排放企业分类 |
5.4.1 VOCs样本集离群点检测 |
5.4.2 VOCs样本集聚类分析 |
5.4.3 VOCs样本集分类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染物控制对策分析 |
6.1 完善工业源环境管理制度 |
6.2 促进企业达标排放 |
6.2.1 我国工业源达标排放现状 |
6.2.2 促进企业达标排放的策略 |
6.3 污染物排放控制 |
6.3.1 SO_2与NO_X排放控制 |
6.3.2 PM排放控制 |
6.3.3 VOCs排放控制 |
6.4 强化企业废气管理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区域工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智能优化与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大气污染物治理政策 |
2.1.1 美国大气污染物治理政策 |
2.1.2 欧盟大气污染物治理政策 |
2.1.3 我国大气污染物治理政策 |
2.1.4 不同国家治理政策的启示 |
2.2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
2.3 源清单中的自然语言处理 |
2.3.1 自然语言处理 |
2.3.2 基于Word2Vec词向量的文本分类 |
2.4 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
2.4.1 VOCs主要控制技术 |
2.4.2 NO_x治理技术 |
2.5 污染控制技术的评估方法 |
2.5.1 多目标规划法 |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3 灰色关联度法 |
2.5.4 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 |
2.5.5 人工神经网络法 |
2.5.6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
3 典型城市工业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
3.1 源清单构建步骤 |
3.2 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与排放因子选取 |
3.2.1 活动水平数据的校核 |
3.2.2 排放因子的选取 |
3.3 控制措施与控制效率 |
3.3.1 VOCs控制措施统计结果 |
3.3.2 VOCs控制效率认定 |
3.4 排放量计算 |
3.5 VOCs与NO_x排放特征分析 |
3.5.1 四市VOCs排放分析 |
3.5.2 四市NO_x与PM_(2.5)排放分析 |
3.6 单位工业产值VOCs排放量的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不确定性分析 |
4.1 清单建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排放因子的准确性 |
4.1.2 数据的预处理 |
4.1.3 污染物控制措施与控制效率的真实性 |
4.1.4 问题总结与应对方法 |
4.2 不确定性分析 |
4.2.1 活动水平数据的不确定度 |
4.2.2 排放因子与控制效率的不确定度 |
4.2.3 VOCs排放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排放清单数据处理智能优化 |
5.1 产品名称关系数据库的建立 |
5.1.1 数据的匹配过程 |
5.1.2 数据库的构建 |
5.2 基于Word2Vec词向量的文本智能分类 |
5.2.1 文本分类原理 |
5.2.2 分词与去停用词 |
5.2.3 文本相似度的计算 |
5.2.4 结果分析 |
5.3 智能分类的优化方向 |
5.3.1 语料库扩充 |
5.3.2 分词优化 |
5.3.3 增大数据库容量 |
5.4 本章小结 |
6 典型行业污染控制技术减排效果评估 |
6.1 重点污染控制技术筛选 |
6.1.1 VOCs控制技术 |
6.1.2 NO_x控制技术 |
6.2 污染控制技术评估体系 |
6.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4 模糊综合评价 |
6.4.1 建立评价矩阵 |
6.4.2 控制技术评价 |
6.4.3 灵敏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 |
(5)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造业地理格局已从向东部地区集聚转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
1.1.2 严峻的环境形势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完善 |
1.1.3 污染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区位响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
1.1.4 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是影响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地理格局 |
2.1.2 污染密集型产业 |
2.1.3 环境规制 |
2.1.4 地方保护 |
2.1.5 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研究 |
2.2.2 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4 地方保护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关系及其对产业地理格局的影响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理论依据 |
3.1.1 产业空间格局理论 |
3.1.2 政府行为理论 |
3.1.3 环境规制理论 |
3.1.4 地方保护理论 |
3.2 作用机制分析 |
3.2.1 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
3.2.2 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
3.2.3 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
3.2.4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企业空间动态 |
3.2.5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企业创新 |
3.2.6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产业集聚 |
3.2.7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结构转型 |
3.3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的演变及定量测度 |
4.1 环境规制演变与定量测度 |
4.1.1 环境保护制度演变阶段 |
4.1.2 环境规制实施与效果 |
4.1.3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 |
4.2 地方保护演变及定量测度 |
4.2.1 地方保护演变阶段 |
4.2.2 地方保护的影响 |
4.2.3 地方保护的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交互作用 |
5.1 地方竞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权衡 |
5.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5.2.1 研究数据与处理 |
5.2.2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
5.2.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空间矩阵设定 |
5.3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格局 |
5.3.1 时间特征 |
5.3.2 空间分异特征 |
5.4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关联 |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
5.5.1 估计方法 |
5.5.2 全样本估计结果 |
5.5.3 分阶段与分地区估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1 引言 |
6.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6.2.1 数据来源 |
6.2.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时空变化 |
6.3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 |
7.1 引言 |
7.2 省域尺度的计量模型分析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 |
7.2.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
7.2.4 实证分析结果 |
7.3 地市尺度计量模型分析 |
7.3.1 计量模型构建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
7.3.4 实证分析结果 |
7.4 地市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模型设定 |
7.4.2 门槛变量检验 |
7.4.3 门槛回归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动态 |
8.1 引言 |
8.2 产业动态的指标量化 |
8.2.1 企业进入和退出 |
8.2.2 企业利润率和企业创新 |
8.2.3 区域工业集聚 |
8.2.4 产业转型 |
8.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8.3 产业动态的时空演化特征 |
8.3.1 企业进入 |
8.3.2 企业退出 |
8.3.3 企业利润率 |
8.3.4 企业创新 |
8.3.5 专业化集聚 |
8.3.6 产业结构 |
8.4 模型设计与数据介绍 |
8.4.1 模型设计 |
8.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8.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5.1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
8.5.2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利润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
8.5.3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之处 |
9.4 研究不足和展望 |
9.4.1 研究不足 |
9.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范围 |
2.2 资源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文泥沙 |
2.2.4 主要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第3章 研究区水环境现状监测 |
3.1 监测点位及项目 |
3.1.1 监测点位 |
3.1.2 监测项目 |
3.2 水环境现状及监测结果 |
3.2.1 区域水环境状况 |
3.2.2 监测结果 |
3.3 水质指标年度变化趋势及分析 |
3.3.1 水质指标五年变化趋势及分析 |
3.3.2 南广河2017 年水质指标变化趋势及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
4.1 水环境质量标准 |
4.2 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1 模糊评价方法 |
4.2.2 趱滩乡-咀上段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3 文江镇-贡溪段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4 来复镇-南广镇段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5 不同断面模糊评价结果比较 |
4.3 水质综合分析 |
4.3.1 水质综合分析指数法 |
4.3.2 趱滩乡-咀上段水质综合分析 |
4.3.3 文江镇-贡溪段水质综合分析 |
4.3.4 来复镇-南广镇段水质综合分析 |
4.3.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研究区水环境污染原因与防治措施 |
5.1 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
5.1.1 入河污染源及其分布特征 |
5.1.2 水污染原因 |
5.2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5.2.1 总体思路 |
5.2.2 水环境污染预防的措施 |
5.2.3 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水环境规划的相关概念 |
1.2.1 水环境 |
1.2.2 水环境规划 |
1.2.3 水环境规划的原则 |
1.2.4 水环境规划的分类 |
1.2.5 水环境规划的目的 |
1.3 水环境规划的方法 |
1.3.1 水污染源预测 |
1.3.2 水污染源调查和评价 |
1.4 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 |
1.4.1 国外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 |
1.4.2 我国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 |
1.4.3 我国区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目的 |
1.6 规划范围和原则 |
1.6.1 规划范围 |
1.6.2 规划原则 |
1.7 规划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构建 |
2.1 控制方程 |
2.2 模型参数确定 |
2.3 水质模型验证 |
2.4 2012年河流水质现状模拟结果分析 |
3 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现状评价与形势分析 |
3.1 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
3.1.1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环境风险和遗留问题突出 |
3.1.2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地下水超采局面亟需扭转 |
3.1.3 水生态完整性欠缺,生态安全格局需要重构 |
3.1.4 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偏低,中水回用率需要提升 |
3.1.5 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整体布局需要优化 |
3.1.6 面源污染还没有引起重视,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
3.2 水环境质量评价 |
3.2.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
3.2.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
3.2.3 饮用水源地质量安全评价 |
3.3 水资源利用评价 |
3.3.1 水资源现状 |
3.3.2 供水现状 |
3.3.3 用水现状 |
3.4 水污染防治评价 |
3.4.1 工业点源污染防治评价 |
3.4.2 城市生活污染防治评价 |
3.4.3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再生水回用现状评价 |
3.4.4 面源污染防治评价 |
3.5 水生态健康保护体系评价 |
3.5.1 饮用水源地保护现状评价 |
3.5.2 水生态修复现状评价 |
3.5.3 预警与应急体系评价 |
3.6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3.6.1 指导思想 |
3.6.2 规划目标 |
3.6.3 规划指标 |
3.7 重点项目 |
3.7.1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项目 |
3.7.2 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 |
3.7.3 给水工程与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 |
3.7.4 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
3.8 控制单元区划 |
3.8.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3.8.2 水系概化 |
3.8.3 控制单元划分 |
3.9 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 |
3.9.1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3.9.2 建设节水循环型社会 |
3.9.3 生态修复与人工湿地建设 |
3.9.4 再生水回用规划 |
3.10 本章小结 |
4 工业污染源解析及预测 |
4.1 工业水污染排放情况 |
4.1.1 数据源 |
4.1.2 工业污染源分布 |
4.1.3 评价标准及方法 |
4.1.4 行业水污染排放评价 |
4.1.5 直排和纳管情况 |
4.1.6 重点污染源评价 |
4.2 工业系统用水情况 |
4.3 工业污染源预处理评价 |
4.4 工业污染源点源预测 |
4.4.1 行业发展预测 |
4.4.2 企业产值预测 |
4.4.3 企业用排水水平预测 |
4.5 区域工业污染源预测 |
4.5.1 区域工业废水排放现状 |
4.5.2 区域工业废水排放情况预测 |
4.6 工业污染防控项目 |
4.7 工业点源污染防控 |
4.7.1 推进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
4.7.2 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
4.7.3 促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尤其中水回用 |
4.7.4 加强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 |
4.7.5 强化企业预处理 |
4.7.6 加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生活污染源解析及预测 |
5.1 城镇生活污染源现状评价 |
5.1.1 数据源 |
5.1.2 污染物排放量 |
5.1.3 生活污染源现状评价小结 |
5.2 城镇生活污染源预测 |
5.2.1 预测原则 |
5.2.2 预测方法 |
5.2.3 预测结果分析 |
5.3 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现状评价及预测 |
5.3.1 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现状评价 |
5.3.2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预测 |
5.4 污水处理管网及处理设施规划 |
5.5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 |
5.6 社区水环境综合保障体系 |
5.6.1 乡镇污水处理体系及污泥处置、湿地 |
5.6.2 农村社区污水处理体系及污泥处置、湿地 |
5.6.3 农村社区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
5.7 本章小结 |
6 面源污染解析及预测 |
6.1 畜牧业污染源 |
6.1.1 评价方法与数据源 |
6.1.2 现状解析 |
6.2 农业污染源 |
6.2.1 评价方法与数据源 |
6.2.2 现状解析 |
6.3 农村生活源 |
6.3.1 评价方法与数据源 |
6.3.2 现状解析 |
6.4 面源污染汇总 |
6.5 面源预测 |
6.5.1 畜禽养殖污染源预测 |
6.5.2 农村生活源预测 |
6.5.3 农业污染源预测 |
6.6 农业污染防治项目 |
6.7 面源污染控制规划 |
6.7.1 农业生产 |
6.7.2 畜禽养殖 |
6.8 本章小结 |
7 河流水质达标性分析 |
7.1 规划年2015年河流水质达标性分析 |
7.1.1 岔河水质达标性分析 |
7.1.2 减河水质达标性分析 |
7.2 规划年2020年河流水质达标性分析 |
7.2.1 岔河2020年水质达标性分析 |
7.2.2 减河规划年2020年断面水质预测 |
7.3 本章小结 |
8 重点项目、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 |
8.1 重点项目 |
8.1.1 工业污染防治项目 |
8.1.2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8.1.3 农业污染防治项目 |
8.1.4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项目 |
8.1.5 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 |
8.1.6 给水工程与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 |
8.1.7 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
8.1.8 投融资 |
8.2 效益分析 |
8.2.1 生态环境效益 |
8.2.2 社会效益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金沙江宜宾段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金沙江宜宾段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环境敏感区域概况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 社会经济规划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金沙江宜宾段的影响 |
2.3.1 社会经济规划对金沙江宜宾段的影响 |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金沙江宜宾段的影响 |
3 金沙江宜宾段污染源调查 |
3.1 污染源调查目的 |
3.2 调查范围 |
3.3 工业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
3.3.1 调查方法和基准年 |
3.3.2 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 |
3.4 金沙江宜宾段生活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
3.4.1 生活源调查技术路线 |
3.4.2 生活源需水量及污染物产生量的计算方法及调查结果 |
3.4.3 金沙江宜宾段生活污染源调查结果评价 |
3.5 金沙江宜宾段农业源调查与分析 |
3.5.1 农业源调查与分析技术路线 |
3.5.2 农业源污染物产生量的计算方法及调查结果 |
3.5.3 金沙江宜宾段农业源汇总及评价 |
3.6 金沙江宜宾段污染源汇总及评价 |
4 金沙江宜宾段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4.1 数据来源 |
4.2 模糊聚类 |
4.2.1 模糊聚类分析步骤 |
4.3 金沙江宜宾段水质监测数据模糊聚类情况 |
4.4 金沙江宜宾段污染因子变化规律 |
4.5 金沙江宜宾断水环境质量评价 |
4.5.1 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2 评价方法和评价时段 |
4.5.3 金沙江宜宾段水质评判结果 |
5 金沙江宜宾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测 |
5.1 预测思路和依据 |
5.2 金沙江宜宾段(宜宾市)人口预测模型 |
5.3 金沙江宜宾段生活源预测 |
5.4 金沙江宜宾段农业源预测 |
5.5 宜宾县污水处理厂对金沙江宜宾段污染因子的影响 |
5.6 金沙江宜宾段工业污染源预测 |
5.7 金沙江宜宾段地表水污染因子预测 |
6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10)四川省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氮氧化物控制对策现状 |
1.2.1 国外氮氧化物控制对策现状 |
1.2.2 国内氮氧化物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及其影响 |
2.1 NOx及其来源 |
2.2 四川省NOx污染排放现状及特征 |
2.2.1 全省NOx排放情况 |
2.2.2 重点工业污染源NOx排放情况 |
2.2.3 NOx排放特征分析 |
2.3 NO_x排放影响 |
2.3.1 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2.3.2 NOx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
2.4 氮氧化物重点控制行业和控制地区的划定 |
第3章 四川省氮氧化物宏观控制对策 |
3.1 氮氧化物控制要求和现状 |
3.1.1 法律法规要求 |
3.1.2 减排控制要求 |
3.1.3 排放标准要求 |
3.1.4 技术政策要求 |
3.1.5 行业准入要求 |
3.1.6 清洁生产要求 |
3.1.7 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
3.2 氮氧化物排放监控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 四川省氮氧化物宏观控制对策 |
3.3.1 强化源头管理 |
3.3.2 优化工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 |
3.3.3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3.3.4 全面开展氮氧化物污染防治 |
3.3.5 建立区域综合管理机制 |
第4章 重点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对策及四川省氮氧化物减排方案设计 |
4.1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
4.1.1 NOx形成机理 |
4.1.2 NOx控制技术 |
4.2 重点行业NOX排放具体控制措施 |
4.2.1 火电行业 |
4.2.2 水泥制造业 |
4.2.3 机动车污染 |
4.3 四川省氮氧化物减排方案设计 |
4.3.1 减排目标 |
4.3.2 方案制定原则 |
4.3.3 具体实施方案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宜宾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蒋海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江浩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江宁区主要工业废气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D]. 陈曼莉. 东南大学, 2020(01)
- [4]区域工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智能优化与减排研究[D]. 李优楠. 浙江大学, 2021(01)
- [5]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D]. 田光辉. 河南大学, 2019(06)
- [6]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质量评价[D]. 王鹏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5)
- [8]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D]. 龚凌.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9]金沙江宜宾段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研究[D]. 吴松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8)
- [10]四川省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D]. 易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