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设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的深层次原因

朝鲜设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的深层次原因

一、朝鲜设置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的深层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沈娜[1](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张乂凡[2](2019)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贡献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中研究指明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来看,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取代者,必然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完全发挥之后才会出现,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使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了共存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现代化也有了新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在全球大肆发展之际,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却在落后国家开始实践,这有其必然性。认清这种必然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吹嘘”,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种种弊端愈发明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时刻则会愈早到来。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除却意识形态的差别之外,此前诸多的差别特征逐渐消除,或者说对原有区分特征的定义被试错,二者之间的区分特征被重新定义。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性也在这种不断试错、重新界定区分特征时逐渐被人们认知。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实践基础和共同特点:即土地公有制。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则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土地问题在各国现代化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抑或是不发达国家,土地除了基本的粮食生产以外,更多地发挥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国也不例外,土地问题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中国具有独特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中国特色。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走向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选择。土地问题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始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的土地问题,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中国与外国等诸多矛盾的交融下,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解决。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辛,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新制度,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过程不仅是中国土地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的一种反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也在随着中国现代化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具有公有制性质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一前提是不变的,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中国的土地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地制度的变革更是与中国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演变历程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改革成果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当下,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定点扶贫、乡村振兴等实践的进行正是为了补足这一短板。农村现代化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土地所有制问题则是其基础和核心问题,厘清土地所有制与现代化的关系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是否能为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开辟出一条崭新道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变革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作出了相应的改革,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所面临的现实境遇有了新变化,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在新时代使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发挥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带动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实现现代化,补足中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来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超越了土地的界限,为整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世界各国解决土地问题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是对世界现代化模式的一种贡献,这种贡献最直观地表现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这种“新”是相对于以其他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化模式来说的,尤其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出发,对现代化的起源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现代化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第一种现代化模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唯一一种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等同于现代化的概念,从不同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两种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现代化已经引领了世界数百年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当下,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受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影响程度、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区别、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在现代化全球扩展的当下与未来的复杂关系,等等,首先需要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有一个清楚、客观的认识,其次需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的背景及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除了作出诸多贡献之外,与其相关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的衰落、农村的荒芜、在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农村土地产生的价值却逐渐降低,等等。这些问题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厘清这些问题,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未来发展,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周博[3](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李华[4](2015)在《基于人员交流的中朝边境城市流通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向东北亚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以发展东北三省为目标的东北振兴、长吉图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中朝边境口岸的中朝两国交流越来越活跃,以口岸为交流的主要通道,中朝边境城市以地理接近性和互补性为基础,逐渐成为双边共同发展对象。本研究以中朝边境城市和边境口岸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综合分析基于人员交流的中朝边境城市联系网络,结合采用基于口岸的城市流通网络中的人员、车辆、货物指标,掌握中朝边境城市流通网络的时空间演化规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中朝边境口岸,包括来自东北三省、山东、北上广以及江浙一带等全国不同地区的人员往来所形成的紧密而具周期性的经济·社会联系是促进中朝边境城市网络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在中朝边境城市流通网络中,核心地位较突出的是丹东,在图们江地区流通比较均衡,整体上,中朝边境城市流通较缓,增量较低。第三,在人员交流的前提下,促进中朝边境城市流通网络形成和发展的是边境贸易和跨境旅游这两大因素共同主导的结果。第四,发挥中朝边境地区优势,在两侧资源和经济的互补性以及协同发展,通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来联通网络渠道,减少流通障碍;通过区域的共同开发拉动内外经济,提高全方面效益;与新形势国际战略齐头并进,提高对内发展,增强对外联系的辐射作用。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客观地了解中国与朝鲜各方面的交流现状,而且重新认识中朝边境城市区位优势和功能特征,在保持中朝友好关系的基础上,为发展中朝经济合作与社会交流、促进中朝边境双边区域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马云鹏[5](2015)在《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文中认为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核心是统一问题,对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从深层理解南北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本文拟构建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研究方法,并根据系统研究方法,基于对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初步认识,构建了一个简化的统一互动系统。通过对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系统结构性环境和系统重要环境三个层面互动关系的分析,探讨南北统一互动的规律性特征及系统性影响。根据南北统一互动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将南北统一互动关系区分为“冷战期间”、“冷战解构期”和“新世纪以来”三个历史分期:冷战期间(1948-1988)南北统一互动表现出三个特征:第一,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第二,从“单一体制”到“政权共存”;第三,从“国际化”到“国家/民族自主”。该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对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稳态结构下互动的安全性。第二,确定了若干国家统一原则。第三,韩国政治民主化的持续进行推动了南北统一政策的接近。第四,统一主导权的争夺从舆论争夺开始转变为实力的竞争。第五,南北统一互动的民族自主性持续增强。该时期,因结构性安全问题引发了朝鲜半岛无核化论议,并产生了持续性重大影响。冷战解构期(1988-1998)的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和结果包括三点:第一,韩国由强调其制度优势逐渐转向支持两种体制共存,并在苏联解体后重新强调其制度优势,主张体制的阶段性共存;第二,朝鲜半岛南北统一的国家/民族自主性继续加强;第三,“和平”统一观念继续得到强化,但韩国的“和平统一”观念包含“和平演变”。新世纪以来(1998-2014),南北统一互动经历了“和平与信任基础的构建”、“和平与信任基础的崩解”和“和平与信任基础的重建”三个阶段。该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包括三点:第一,朝美关系围绕朝核问题频繁互动,矛盾继续深化;第二,韩美同盟经历弱化后再次加强,同时,韩美日同盟及内部关系也经历着类似的变化;第三,朝美围绕核问题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韩国TMD建设,进而与作为重要环境的中、俄产生深刻互动。此阶段南北统一互动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系统后果:一是朝鲜更加坚定了以核武器谋求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二是韩国积极考虑部署“萨德”导弹防御体系以应对朝鲜核威胁。

简宪堃[6](2014)在《冷战后朝鲜粮食危机与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4年,朝鲜爆发了粮食危机,并最终演化为严重的饥荒,导致大量平民的死亡。虽然1995年的洪灾进一步加剧了情况的恶化,但这并不是导致饥荒的根本原因。朝鲜粮食危机的起因是综合性的,包括自然条件的缺陷,政府经济政策的失效,国际环境的变化等等。美国从1995年开始向朝鲜提供援助,包括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总价值超过13亿美元,其中约50%来自于1996年开始的粮食援助。本文将具体分析朝鲜粮食危机的成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对朝鲜政府的应对政策也会有详细的说明。文章同时还会从冷战后美朝关系的历史中探索美国对朝粮食援助政策的政治背景。关于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的细节,将在最后一章中做完整地呈现。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国际粮食援助对朝鲜的饥荒起到了缓解和预防的作用,但显然不能作为长久之计。笔者认为,只有以贸易和改革为中心的策略才是长期解决朝鲜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傅干[7](2012)在《区域公共产品视域下的朝鲜与东北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主旨是借助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朝鲜加入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动力、必要性与可能性。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下的区域竞争的加剧、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使得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研究日益凸现。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是研究和解释地区合作和地区一体化趋势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在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地区,由域内国家联合起来对适用于本地区、服务于本地区的相关区域公共产品进行筹措、融资和管理的办法,将是今后国际关系中的一大趋势。区域公共产品的政策含义在于,国家可以通过为公共产品承担一定的成本而不是“搭便车”的做法,来分享地区机制建设的收益。东北亚是当今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目前,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大国,相互之间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推动中日韩进一步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然而东北亚区域合作进展极为缓慢,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许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限制,朝鲜无疑是东北业区域合作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的关键所在。从安全结构上看,南北双方比例失衡。南方的美日韩同盟不但继续维持,还有加强的趋势。美日韩对朝关系的定位仍然处于敌视的状态,美国不仅没有解除对朝鲜的封锁和遏制,而且试图将朝鲜边缘化。从朝核问题看,前途未卜,甚至可能是引发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索。从经济上看,朝鲜经济沉疴难返。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外加经济体制的缺陷,使朝鲜连年来粮食短缺、外债加剧,经济发展乏力。朝鲜严峻形势的外溢造成了对东北亚地区的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东北业地区的安全隐患就不会消除,也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和一体化。这就要求东北亚区域各国必须考虑朝鲜的存在,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方式,让朝鲜参与到区域合作中,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缓解朝鲜的经济困难,化解矛盾和消除冲突,消除朝鲜对外部世界的疑虑,进而使其尽快融入国际社会,遵守国际规范,成为正常国家。因此,本论文将东北亚一体化作为一个既定目标,试图从朝鲜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参与者这一角度,通过对朝鲜内外政策和东北业区域合作现状的梳理,分析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最终找出符合东北亚区域现实的朝鲜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模式,以期解决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根据上述基本思路,本文的主体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理论阐述。主要阐述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四个核心命题:1、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动力:行为体负外部性的治理;2、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必要性:区域合作与短板效应;3、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可能性:合作参与国的能力和意愿;4、区域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合作机制与机构。二是理论应用。把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应用于朝鲜加入东北亚区域合作这一实践课题,从“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朝鲜问题的负外部性、区域公共产品的必要性与朝鲜的对外合作、区域公共产品的可能性与朝鲜的对外合作”三个角度讨论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动力、必要性与可能性。

张岩[8](2012)在《东北地方政府对万宝山事件的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方政府对万宝山事件的应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应对万宝山事件中的应对体系与应对机制,进一步对东北地方政府的应对评价及启示进行研究。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万宝山事件的爆发这部分主要阐述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日本逐渐推行“换位式”移民政策,东北地方政府虽然采取政策进行了防范抵制,但没有制止万宝山地区形势的急剧恶化,长春地方政府与吉林省政府的应对失误,万宝山事件最终爆发。一些别用有心的外媒对此事进行了失实报道,进而促使了万宝山事件的扩大,朝鲜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华事件。第二部分东北地方政府的应对体系及应对机制东北地方政府的应对体系及应对机制,侧重借助对应对体系的分析研究。万宝山事件爆发后,东北高层采取了一些举措展开应对,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外交部特派员对日展开交涉;延吉等地政府更注重对地方秩序稳定的维持;安东县政府为代表的边境县市积极救助安置避难归国华侨。从中分析得出东北地方政府对万宝山事件应对运作机制的研究,即预警机制、高层决策机制、中基层执行机制、问责机制、信息管理机制等五方面机制。第三部分应对评价及启示应对评价主要是从应对机制的角度,分析产生体制和机制根源,并从影响实效的内在体制和运作机制的过程出发,将应对实效归结评价为:微观层面的应对举措“有过有功,过大于功”,宏观层面的应对效果“失败”。应对启示则侧重从东北地方政府的应对机制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出发进行分析评价。重新审视思考这段历史,得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应对机制的诸多启示。

张岩[9](2010)在《《滨江时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滨江时报》是民国时期哈尔滨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份民营报纸。1921年3月15日创刊于哈尔滨,至1937年10月31日停刊,历时16年半,共出版4996号报纸,经历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和日伪统治三个历史时期,在异常艰难的历史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该报秉笔直书,逐日记录了民国时期哈尔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重大新闻和百姓生活实况,因此其史料价值颇大。本文从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角度,以《滨江时报》办报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利用哈尔滨市图书馆保存的相对完整的《滨江时报》原件,对《滨江时报》的创办背景、发展过程、内容特色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把该报的主要历史活动和历史事实挖掘和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报在推动区域报业繁荣、促进哈尔滨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影响。全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论述的是《滨江时报》创办的历史背景,即哈尔滨国际移民城市的形成;哈尔滨城市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哈尔滨城市报业的兴起等三个方面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的兴衰过程。包括创办者范介卿的早期报业活动经历及办报思想;《滨江时报》创办的经过。第三章主要分析《滨江时报》新闻报道的内容特色。以1932年2月为界,分为前期(1921—1932年)和后期(1932—1937年)两个阶段。前期新闻报道的内容主旋律是反帝爱国,维护国家统一;后期新闻报道的内容特征是在日伪新闻统制下,该报进行策略性地隐蔽式报道,以求生存,避免被封杀。第四章重点分析《滨江时报》的社论、短评的思想倾向及特点。第五章从三个方面研究《滨江时报》的副刊,即文艺副刊、《消闲录》和《滨江画报》,通过对副刊刊载内容的介绍,分析出副刊在教育读者、感悟读者方面所发挥的文化教育功能。第六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的广告,通过广告分类、变化、收费及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分析解读,透视近代哈尔滨社会文化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第七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与读者的互动关系,重点分析《滨江时报》搭建的编者与读者互动的平台——“读者之声”专栏的特色及作用。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总结《滨江时报》的历史作用和研究《滨江时报》所获得的历史启示。

布仁吉日嘎拉[10](2010)在《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全球经济多元化和自由化发展的今天,人民币区域化问题已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货币经济现象之一。人民币区域化的出现,是中国人民确立经济开放意识的具体表现,又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的体现。然而,人民币区域化也是中国经济矛盾的集中反映,中国经济的内外部矛盾推动并制约着人民币的区域化。现实中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科课题,需要我们抓住并揭示其主要原因和深层矛盾,这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均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项研究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为主线,选择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与当今本土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法,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有益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系统的解释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程度、原因、动力机制和抑制因素等理论性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等方面进行总体探析。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由论文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等内容组成。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阐述篇。以人民币区域化的实际特点为基础,界定本文涉及到的人民币区域化相关概念和层次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理论范示,从纯理论角度阐述一些关键性的西方货币理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矛盾论的重要借鉴部分,并对现行国际货币的演进过程进行评析。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是属实证分析篇。参考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对人民币区域化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包括其历史过程、空间分布特点、不同表现形式、接受区域内的流通数量等方面详细分类和比较,最终以最适度货币区标准模型和相关数量预测为依据,对人民币的现实区域化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目前,区域内还未满足最适度货币区条件,人民币空间分布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通货功能差性明显,人民币国际度指数很低,尚处于区域化初期的起步阶段。第四部分为第三章,是正文重要内容部分,对人民币区域化原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篇。人民币越出国境并成为区域性货币是由其作为货币的本质所决定,人民币区域化现象的产生是以国内经济动力、周边经济动力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为动力机制的。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国内与国际抑制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也是正文重点部分。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着国内和国际抑制因素的制约,其中,国内抑制包括中国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主力军企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非主干性地位与自身发展的内外部制约、集权开放型经济特殊矛盾影响、假冒伪劣品对国际经济信用的损害等因素;国际抑制则包括美欧抵制与两岸关系的缺乏稳定性、东亚货币合作的障碍、日元制衡、周边国家预制行为、跨境地下经济与周边市场上的黑市交易等因素。在这一章里,重点运用中国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理论,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抑制问题进行较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解释。尤其以中国经济矛盾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国内地下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和其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抑制作用展开归纳分析。随后,灵活运用经济哲学、货币哲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人民币区域化抑制所导致的经济问题、货币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进行深入探析。第六部分为第五章,是宏观预测与对策篇。从国内经济发展预期、东亚货币合作趋向及国际金融环境分析,人民币区域化是个长期的必然趋势。我们应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抓住有利时机深化改革开放,其中,加强金融监管和提高政策协调灵活度是当务之急、事不宜迟。总之,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是本文最突出的创新之处。选择研究视角独特,研究重点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有所不同,这也是本项研究中的重要创新点。人民币区域化是一个较为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对其研究难点的克服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文中得出的相关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朝鲜设置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的深层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朝鲜设置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的深层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五)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贡献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研究
        (二) 关于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前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
        (二) 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样性实践及其历史必然性
        (一) 苏联现代化模式影响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二) 苏东剧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多样性现代化实践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坚持:土地公有制
        (一) 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的土地制度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 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的土地制度比较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土地公有制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的历史变化与公有制共性
        (二)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土地状况与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变革历程
    一、中国土地问题的历史背景特殊性
        (一) 农民对土地的特殊情感
        (二) 封建社会对土地制度的创新:永佃制和押租制
        (三) 国民党统治时期偏向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四) 近代中国土地问题的复杂状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的探索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四)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探索实践的历史功绩
        (一) 改造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
        (二) 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三) 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贡献
    一、土地政策的延续——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二、从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向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一) 土地使用权的初步集体所有:农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
        (二)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行: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
        (三) 人民公社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
    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不同时期土地制度的历史贡献
        (一)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团结一切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推进了全国土改工作的快速实施
        (三) 以合作社、人民公社为生产形式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保障了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 以合作社、人民公社为生产形式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五)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形成过程中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改造
        (六)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丰富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形式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对“三权分置”的实践探索
    一、“两权分离”: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一) 从集体生产到包干到户:家庭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和人民公社的结束
        (二) 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
    二、“三权分置”: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新变化
        (一) 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产生变化的背景
        (二)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弱化与土地流转
        (三) 对“三权分置”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成就
        (一)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农民工的稳定性
        (二)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现代经济的基础稳定作用
        (三)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稳定作用
第五章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现代化的逻辑起源
    一、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意义
        (一)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二) 为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出了一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现代化模式
        (三)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实践检验的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经验
        (四)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重要意义
        (五) 丰富了世界现代化模式,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溯:资本主义现代化
        (一) 土地私有制对土地公有制的影响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标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标准的延续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一) 现代化产生的现实前提
        (二) 土地性质的转变
        (三)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异化
        (四) 社会生产关系变革与资产阶级革命
        (五)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一) 土地关系的变革
        (二) 生产力的发展
        (三)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生与生产关系的转变
        (四) 超越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六章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全球扩展及其劣根性
    一、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演变
        (一) 以土地私有和全球剥削为特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源起:英国
        (二) 以消灭农村和城市化为特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球扩展
        (二) 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其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三) 资本主义现代化标准的全球化
    三、资本主义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一)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自我修正与完善
        (二)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长期性与优势地位
        (三) 各国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与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化
    四、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及其劣根性
        (一) 两极对立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与隐蔽剥削
        (二) 和平与发展主题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对称发展与国际霸权
        (三)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科技、资本主导与全面危机
第七章 主权国家多元化现代化模式和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优越性
    一、各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 苏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 以中国为代表的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实践
    二、其他形式的现代化模式
        (一) 以土地私有和国有为基础的政教合一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二) 君主专制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三、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优越性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经济优越性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非经济优越性
第八章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中国特色上的基础地位和发展前景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优越性上的基础地位表现
        (一)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作用
        (二)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社会主义经济腾飞的基础作用
        (三)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社会主义的政治稳定作用
        (四) 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地位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诸多中国特色的基础
    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的动摇和面临的挑战
        (一) 农业生产的衰落
        (二) 农村土地价值的不匹配
        (三) 农村的逐渐荒芜
        (四) 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原有实现方式的逐步解体
        (五)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共同富裕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的压力
    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前景
        (一)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的动摇不是其制度自身的原因
        (二)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
        (三)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提供变革契机
        (四)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乡村振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基于人员交流的中朝边境城市流通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中朝边境研究进展
        1.2.2 城市网络、流通网络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城市流通网络相关理论
    2.1 城市流通网络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流空间理论
        2.2.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第三章 中朝边境地区概况
    3.1 中朝边境城市和口岸
    3.2 中朝边境城市的历史回顾
第四章 中朝边境城市流通网络分析
    4.1 交流人员及调查数据情况
        4.1.1 交流人员情况
        4.1.2 调查数据情况
    4.2 图们江地区调查结果分析
        4.2.1 调查属性分析
        4.2.2 总体特征分析
    4.3 城市流通网络的形成
    4.4 城市流通网络的主导因素
        4.4.1 边境贸易因素
        4.4.2 中朝跨境旅游因素
第五章 中朝边境合作与城市流通网络发展
    5.1 边境特色与优势
        5.1.1 地区民族特色
        5.1.2 边境口岸特色
        5.1.3 朝鲜政策影响
    5.2 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5.2.1 经济合作与建设
        5.2.2 城市流通网络发展新途径—“一带一路”战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通过口岸的中朝边境城市网络问卷调查
附录B:访谈两国政策影响下的中朝边境地区交流

(5)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既往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理论原则
        二、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系统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核心议题
    第一节 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性质
    第二节 朝鲜半岛南北方要求统一的原因
        一、朝鲜半岛统一的国家和民族诉求
        二、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动力
    第三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主导权
    第四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目标方案
    第五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路径方法
    小结
第二章 冷战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关系
    第一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第二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第三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一、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1948~1960)
        二、从“单一体制”到“政权共存”(1960~1969)
        三、从“国际化”到“国家/民族自主”(1970~1988)
    小结
        一、冷战期间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
        二、冷战期间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结果
        三、朝鲜半岛无核化论议
第三章 冷战解构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第一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第二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第三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一、卢泰愚政府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二、金泳三政府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小结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的南北统一互动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一、系统重要环境的显性动向
        二、系统重要环境隐性变化动向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一、朝美矛盾继续深化
        二、韩美同盟转向
        三、韩国TMD建设动向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一、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构建
        二、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崩解
        三、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重建
        四、朝核新动向:“经济与核武并举”的理性分析
        五、系统陷阱——导弹防御体系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
    第二节 南北统一互动系统三层次互动关系的再阐释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动向列表
    表2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南北互动关系动向列表
    表3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动向列表
    表4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南北互动关系动向列表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冷战后朝鲜粮食危机与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朝鲜粮食危机的形成与应对
    第一节 朝鲜粮食危机的形成过程
        一、 朝鲜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 朝鲜粮食危机的起源
        三、 朝鲜粮食危机的爆发
    第二节 朝鲜粮食危机的影响
        一、 政治与安全的影响
        二、 粮食短缺的状况
        三、 死亡人数的估计
    第三节 朝鲜粮食危机的应对政策
        一、 宏观政策变化
        二、 微观政策变化
        三、 经济特区
        四、 寻求援助
        五、 经济改革的影响
第二章 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的背景
    第一节 美国对外粮食援助的历史概况
        一、 美国粮食援助的起源与发展
        二、 美国国际粮食援助和农业发展项目简述
    第二节 冷战后美朝关系的发展
        一、 冷战后美国的东北亚政策
        二、 美朝关系的缓和期
        三、 美朝关系的冲突期
第三章 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美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政策
        一、 对朝援助政策的争论
        二、 国会的作用
        三、 克林顿时期的对朝粮食援助政策
        四、 小布什时期的对朝粮食援助政策
        五、 奥巴马时期的对朝粮食援助政策
    第二节 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的实施
        一、 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的进展
        二、 朝鲜对援助的控制情况
        三、 美国对朝鲜的贸易与投资
    第三节 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的评价
        一、 以外交为目的的粮食援助
        二、 以人道主义为目的的粮食援助
        三、 与中韩两国的合作问题
        四、 粮食援助通道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区域公共产品视域下的朝鲜与东北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区域合作的发展以及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
        二、为何以朝鲜参与区域合作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三、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外学者对朝鲜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研究
        三、当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与结构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
    注释
第二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设计
    第一节 区域公共产品概念界定
        一、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和要义
        二、公共产品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和发展
        三、区域公共产品在本课题中的界定
    第二节 国际关系领域中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基本命题
        一、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动力:行为体负外部性的治理
        二、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必要性:区域合作与短板效应
        三、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可能性:合作参与国的能力和意愿
        四、区域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合作机制与机构
    第三节 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假设
        一、朝鲜是东北业区域性国家
        二、本文的理论假设
        三、课题的研究设计
    注释
第三章 区域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朝鲜问题的负外部性
    第一节 大国竞争与朝鲜半岛公共产品的供应
        一、朝鲜半岛的分裂与朝鲜的抉择
        二、冷战国际环境与朝鲜
    第二节 冷战后朝鲜问题负外部性的爆发
        一、安全结构:比例失衡
        二、朝核问题:前途未卜
        三、朝鲜经济:沉疴难返
    第三节 朝鲜问题负外部性对东北亚的外溢效应
        一、朝鲜问题负外部性的外溢表现
        二、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
    注释
第四章 区域公共产品的必要性与朝鲜的对外合作
    第一节 东北业区域合作进程与公共产品的必要性
        一、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
        二、东北亚区域国际现实与公共产品供应的缺位
    第二节 “短板效应”对朝鲜参与区域合作的影响
        一、朝鲜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朝鲜在东北亚安全合作中的地位
    第三节 现实困境的严峻性与朝鲜的对外合作
        一、朝鲜的困境
        二、朝鲜参与区域合作的努力与必要性
    注释
第五章 区域公共产品的可能性与朝鲜的对外合作
    第一节 朝鲜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能力
        一、朝鲜政权顺利交接
        二、国内社会的稳定
        三、经济有所发展
    第二节 朝鲜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意愿
        一、朝鲜的外交努力
        二、朝鲜对于改革开放态度的转变
    第三节 区域国家公共产品生产与推动合作的意愿
        一、中国与朝鲜合作的可能性
        二、俄罗斯与朝鲜合作的可能性
        三、韩国与朝鲜合作的可能性
        四、美国与朝鲜合作的可能性
        五、日本与朝鲜合作的可能性
    注释
第六章 区域公共产品生产机制的建构与朝鲜参与合作的路径
    第一节 涉及朝鲜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一、战争管理型
        二、危机应对型
        三、功能型
    第二节 六方会谈的功能改造与公共产品的供应
        一、六方会谈的优势
        二、六方会谈功能的改造与向功能型的转型
    第三节 朝鲜参与区域合作的可能路径
        一、政经分离、由易到难的合作原则
        二、合作的阶段
    注释
第七章 朝鲜参与东北业区域合作的进程与前景
    第一节 朝鲜实现从先军到实利的战略转移
    第二节 朝美关系正常化 建立半岛和平机制
    第三节 加入东北亚安保合作 实现半岛无核化
    第四节 迈向朝韩统一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东北地方政府对万宝山事件的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万宝山事件的爆发
    1.1 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与东北地方政府的防范
    1.2 万宝山事件的爆发及扩大
2 东北地方政府的应对体系及应对机制
    2.1 东北地方政府的应对体系
    2.2 东北地方政府的应对机制
3 应对评价及启示
    3.1 应对评价
    3.2 应对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滨江时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滨江时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哈尔滨国际移民城市的形成
        一、中东铁路的修建
        二、哈尔滨国际移民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哈尔滨城市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金融业的发展
        二、工商业的繁荣
        三、交通、邮政、电信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哈尔滨城市报业的异军突起
        一、哈尔滨多元城市文化的构建
        二、哈尔滨报业的出现
第二章 范介卿与《滨江时报》
    第一节 范介卿创办《滨江时报》
        一、范介卿的早期报业活动
        二、范介卿创办《滨江时报》
        三、《滨江时报》的前期发展及第一次休刊、复刊和终刊
    第二节 范介卿的办报思想
        一、报纸要成为佐商扶导、教人致富的经济杠杆
        二、报纸要成为匡扶引领社会进步的舆论导师
第三章 《滨江时报》新闻报道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前期报道的内容特色(1921 年 3 月—1932 年 2 月)
        一、对重大事件连续追踪报道
        二、倡导实业,研究工艺
        三、关注旅俄华侨命运,揭露苏俄排华行径
        四、反帝爱国,维护国家统一
    第二节 后期新闻报道特色(1932 年 2 月—1937 年 10 月)
        一、“拥日”的新闻报道中隐含抗日信息
        二、积极关注报道慈善救济事业
第四章 《滨江时报》的评论分析
    第一节 《滨江时报》的社论分析
    第二节 《滨江时报》的短评分析
第五章 《滨江时报》的副刊研究
    第一节 文艺副刊
        一、创刊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文艺副刊
        二、“九一八”事变到哈尔滨陷落之间的文艺副刊
        三、哈尔滨陷落以后的文艺副刊与“沦陷区文学”
    第二节 《消闲录》分析
        一、《消闲录》的结构和内容
        二、《消闲录》的特色栏目——傅家甸春秋
    第三节 《滨江画报》分析
        一、儿童游戏栏目
        二、反映社会底层妇女生活状况
第六章 《滨江时报》的广告分析
    第一节 《滨江时报》的广告分类及变化
        一、《滨江时报》广告的分类及其所占比例的变化
        二、《滨江时报》广告版面的变化
        三、《滨江时报》广告诉求对象的变化
        四、《滨江时报》的电影广告的特点
    第二节 《滨江时报》广告收费
    第三节 《滨江时报》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激发民族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引导市民塑造自己理想的身份和地位
第七章 《滨江时报》与读者的互动研究
    第一节 “读者之声”栏目的创办
    第二节 “读者之声”话题的主要内容
        一、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二、提倡教育兴邦思想
        三、对女性问题和女权问题的思考
        四、对社会现实问题发表看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逻辑框架
    五、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人民币区域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第一节 人民币区域化的概念界定
        一、定义和条件
        二、衡量标准
        三、内涵与外延
        四、阶段划分
        五、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异同
    第二节 货币区域化理论基础
        一、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二、其它相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经济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中国经济矛盾论
    第四节 大国崛起及其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趋势
        一、英镑
        二、美元
        三、马克
        四、欧元
        五、日元
    小结
第二章 人民币区域化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港澳地区
        一、货币合作制度演进
        二、人民币流通及业务发展
    第二节 台湾地区
        一、经贸关系新进展
        二、人民币政策变迁
        三、人民币流通概况
    第三节 周边国家和地区
        一、在东南亚流通较为普遍
        二、在中亚和东北亚较多流入
        三、开始流入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
    第四节 人民币区域化现状的总体判断
        一、区域内还未满足最适度货币区条件
        二、人民币分布及通货功能的差异性明显
        三、人民币尚处于区域化初期的起步阶段
第三章 人民币区域化动力机制
    第一节 理论逻辑
        一、货币的性质:人民币为何越境
        二、边境贸易、交易费用:人民币区域功能的提升
        三、制度的重要性:人民币区域化的正反向视角
    第二节 内在经济动力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优越的经济地缘关系
        三、稳定开放的货币金融
    第三节 周边经济动力
        一、经济互补性
        二、周边市场开放
        三、货币金融危机
    第四节 合作动力
        一、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推进
        二、跨境旅游贸易和直接投资活动的积极展开
        三、中华经济圈内合作与互动机制的深入改善
        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等有效政策的推广
第四章 人民币区域化抑制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抑制因素
        一、中国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主推企业的国民经济地位与自身缺陷
        三、集权开放型经济特殊矛盾的影响
        四、"假冒伪劣品"对经济信用的损害
    第二节 国际抑制因素
        一、美欧抵制与两岸关系缺乏稳定性
        二、东亚货币合作困惑与日元制衡
        三、周边国家预制行为
        四、跨境地下经济与周边黑市交易
第五章 人民币区域化趋势展望与因应策略
    第一节 趋势展望
        一、当今国际金融形势及货币合作态势
        二、基于中国经济预期的人民币期望
    第二节 因应策略
        一、几个重要经济学前提条件的实现
        二、渐进式经济改革要抓住有利时机
        三、金融监管与政策协调事不宜迟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朝鲜设置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的深层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贡献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D]. 张乂凡.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3]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基于人员交流的中朝边境城市流通网络研究[D]. 李华. 延边大学, 2015(01)
  • [5]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D]. 马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01)
  • [6]冷战后朝鲜粮食危机与美国对朝粮食援助研究[D]. 简宪堃.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4)
  • [7]区域公共产品视域下的朝鲜与东北亚合作研究[D]. 傅干. 复旦大学, 2012(03)
  • [8]东北地方政府对万宝山事件的应对研究[D]. 张岩. 辽宁大学, 2012(03)
  • [9]《滨江时报》研究[D]. 张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10]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D]. 布仁吉日嘎拉.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朝鲜设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的深层次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