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防止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一、预防光污染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论文文献综述)

韩则阳[1](2021)在《内蒙古地区城镇夜空广域光形态定量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量的夜间照明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代表性特点之一,但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如影响天文观测、打乱人类生理节律、威胁部分动植物生存等。随着危害程度的不断加剧,夜间光污染造成的夜空发亮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通过前期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对于夜空发亮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城市内部的光环境,缺乏从外部整体发光情况出发,对夜空发亮的外部宏观空间形态,即广域光形态的研究。在此背景下,由于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城镇分布较分散,位于草原腹地的城镇其夜间照明相互干扰较少,广域光相对独立,是研究其形态的较理想区域。因此,本文将内蒙古地区城镇夜空广域光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夜空广域光形态定量模型。首先,对内蒙古地区夜空广域光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获取调研城镇内部的地面照度和天顶亮度数据,以及城镇外部广域光侧面形态照片,并采集调研城镇的夜空卫星图像。在对城镇内部的地面照度和天顶亮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城镇内部照明与夜空发亮显着相关,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从广域光侧面形态照片和夜空卫星图像中提取出广域光形态边界并进行测量得到广域光形态的平面、侧面和剖面现状特征数据。然后,对广域光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广域光形态定量模型。利用广域光形态的现状数据,依据城镇内部照明和夜空发亮的相关性,对广域光形态与城镇的照明强度、平面形态和内部结构三个影响因素所包含的多个具体定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广域光形态的最主要影响指标作为自变量参数建立广域光形态定量模型。对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比验证区域的广域光形态模型计算值与软件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来验证模型效果,发现模型计算效果符合预期。最后,利用建立的广域光形态模型对夜空发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模型计算对内蒙古地区城镇夜空广域光形态历史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对模型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示例。将模型用于广域光形态变化的动态模拟,可实现对地区夜空发亮发展情况的预测,进而为相关控制策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夜空发亮的相关理论。

白明轩[2](2020)在《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代世界建筑发展的最主要趋势,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具有有效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在实践中对标准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断更新。2006年我国首次发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分别于2014、201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对指导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主要的贡献。持续不断地跟踪和比较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变化和差异,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积极作用。各国绿色建筑标准中英国BREEAM起步较早,理论与实践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先进性,因此本文以中英两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英国BREEAM标准纵向和横向进行分析。从宏观分类到微观条文入手,总结各自版本更新的内容。首先,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年版与2019年版、英国BREEAM标准2014年版与2018年版内容分别从宏观框架到微观条文进行纵向比较,并分析变化的成因。其次,以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两国最新版本之间的框架结构、评分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建立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最新的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寻找其更新过程之中的相同与差异,对更新过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总结,对差异部分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对比中英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实际案例,并从中归纳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的建议,总结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持续发展的方向。

钟玮[3](2020)在《空间污染行为刑法规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呈日益加剧形态,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试图加重对环境犯罪的处罚。各国都深刻认识到环境刑事责任作为环境污染治理最严厉的手段,必须得到充分的运用。关于空间污染方面,也就是噪音污染、光污染、大气污染、磁污染在刑法上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完善空间污染行为的刑事立法成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引入空间污染概念,包含声、光、气(味)磁四方面,以及对刑法上空间污染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空间污染立法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发现一些问题:污染环境罪行为对象的范围过窄、针对性不强、刑罚设置偏轻,污染环境相关犯罪刑罚种类偏少,环境监管失职罪相关内涵定义模糊等。以期对后面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提出空间污染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必要性从空间污染自身的危害性及特点出发,阐述空间污染社会危害性程度。可行性主要从政策基础、法律基础、技术基础、及公众的期待来加以论述。进一步加强对空间污染行为入罪的说理性。第三章,对国(区)际空间污染的刑事立法进行梳理,借鉴各国在空间污染刑事立法上的有益经验,主要体现在立法模式的借鉴和具体条文的借鉴。为后文空间污染行为入罪提供域外有益经验。第四章,设立我国空间污染罪,结合我国国情与域外经验,阐述我国空间污染犯罪构成。同时,完善空间污染罪刑罚方法,包含主刑、资格刑和非刑罚处罚方式的完善。设置空间污染罪法条以及空间污染罪追诉时效。最后对空间污染罪和相关罪名进行区分,以期更加全面的考虑空间污染罪相关问题。

张宸浩[4](2020)在《我国城市光污染防治立法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指明光的出现改变了人类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对光源的过分滥用,则会导致有害的光污染。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现阶段国际公认的分类方法是把光污染分为三种,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以及彩光污染。这类新型污染源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长久的影响下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害。人类在光污染的影响下生产生活的节律被破坏,眼科疾病发病率显着升高;动植物在明亮的黑夜环境中无法正常活动,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夜以继日常亮的非必要光源增大了能源负担,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与日俱增的光污染侵害案件呼吁着光污染立法的推进,2004年开始,我国一些省市先后出台光照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对于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案件束手无策。究其缘由是尚未构建光污染防治一体化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对光污染的立法早于我国,并积累了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规制手段,结合我国本土国情,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推进光污染防护立法势不可挡。构建光污染防治一体化体系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立法模式,由于光污染本身分布的特点及现阶段科学技术防治光污染手段的限制,地方自主立法是最佳选择。其次,民众对光污染意识的不足已成为光污染防治的一大障碍,引导全民参与,宣传光污染可能带来的种种危害是现阶段我国光污染立法需要确立的重要原则。再次,由于室外环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多个不同光源叠加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不能仅仅考虑单个光源的影响,要建立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后,单独制定光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协调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合理对光污染进行防护。通过以上措施形成光污染防治一体化体系,对光环境优化进行有益探索,最终实现人们健康安全的生活条件。

王鹏程[5](2019)在《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长春市各大商业街区和主流干道上流光溢彩的灯光吸引着过往的人群,灯光在装点城市,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金碧辉煌、火树银花,高强的照明方式掩盖着城市建设的合理性。街道上不断变换的灯光令人焦虑不安,人工白昼令居民无法安眠,刺目的灯光造成了交通安全隐患,光污染问题对长春市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生活乃至城市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光污染问题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以长春市各大商业街区、主流干道的夜景照明为调查的节点和路径,以长春市的建筑照明、商业广告照明和道路照明、等主要照明形式作为研究对象,以网络资料搜集来辅助调查,以此来了解长春市主城区夜景照明的光污染现状,分析导致长春市产生光污染的一般原因。最后以加强市场监察管理、城市夜景观照明整体规划设计、科学选用照明工具和照明方式的角度,针对长春市光污染现状提出了既符合照度标准又遵循人本主义原则的有效合理化防治建议。

杜瑞娟[6](2018)在《浅谈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往往在污染显现之后才能被重新认识,污染与治理之间存在滞后性。对光污染的认识及研究目前在国内关注度较低,光污染作为一种新型污染,其定义、防治方面缺乏相关法律依据。本文从光污染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等方面来论述。

张岱[7](2016)在《光污染防治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类型,光污染问题的出现给现行立法提出了难题。文章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立法现状的进行分析,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立法经验,为我国光污染防治立法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光污染的分类,指出光污染即违反国家光环境标准的建筑材料或照明设备,通过过量的光辐射或者其折射光造成人体生理或心理健康损害,或动植物和周围环境不良影响的各种光源。在明晰光污染定义的前提下,进一步指出光污染的成因主要有科技发展的不良后果、防治技术落后、防范意识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则体现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天文研究、带来交通隐患、造成能源浪费这五个方面。其后,文章对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光污染的地方性法规进行评析,指明我国现行光污染防治立法在法律体系、基本制度、监管机构及职责、法律责任规定方面存在不足。而捷克《保护黑夜环境法》、日本《光害防止条例》等国外立法则启示我们选择符合国情的立法模式,明确光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明确监管机关及职责,并严格法律责任。文章最后提出立法建议,指出我国的光污染防治立法应当选择单行法的立法模式。在明确立法目的的基础上,确立统一规划、分区防治,源头控制、全程监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及损害担责的立法原则。建立光环境污染评价标准、光环境影响评价、光环境监测、光污染信息化等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并进一步严格光污染防治的民事责任,明确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责任主体、民事责任形式等问题。明确行政责任的处罚方式,以及监管人员的刑事责任问题,以图为我国的光污染防治立法的构建提出可行性建议。

石坚韧,雷雅昕,杜敏[8](2015)在《打造杭州低碳之城——杭州城市景观与光污染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杭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光污染问题与日俱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杭州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目标,光污染不利于杭州低碳之城的建设。为了解杭州市的城市光污染情况,本次调查以教学改革课题为平台,研究小组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就杭州城市道路、广场、居住区三种类型环境各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有重点的走访和调查,全面剖析杭州城市光污染的现状,得出杭州城市光污染问题较严重,并针对杭州光污染的现状提出关于光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林晓星[9](2014)在《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防治》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进程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审美要求日益提高,不仅关注建筑节能、室内空气指数、室外公共场所的绿地面积,还要求城市的夜景也绚丽多彩。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是城市夜景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各地夜景美化有了很大的改观,黑暗的区域越来也少,多彩的范围越来越多。但是,无节制的夜景建设中,光污染成为市民新的投诉点,高光的广告牌、炫耀的高倍投射灯,密集的光柱投向夜幕,天文观测可见度降低了,市民生活受到干扰了。如何提高夜景照明的文明程度,符合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城市发展需求,己经成为当今政府部门和城市居民共同关注的热点。论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现状和社会要求控制光污染的紧迫性。选择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防治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城市夜景建设现状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指出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对社会生活的危害问题。论文回顾了世界各国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研究的发展和评价标准,并对比分析了我国国内某些城市夜景照明实施标准的情况。其次,论文从四个维度深入分析造成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的原因。从照度感觉角度提出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过亮问题、玻璃幕墙对泛光照明的二次反射是造成城市夜景光污染的首要因素;从光污染危害方面列举了对身体的危害、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对动植物的危害和对天文观测的危害;夜景照明还存在色调失调的不足,给人以心理上的不适应;第四点是法律空白的问题,在相关法律的缺失上,谈到两点,第一点是由于法律的缺失,治理没有具体的机关负责,第二是光污染存在的纠纷无法得到明确的处理。最后,论文提出对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防治的策略。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改善观念、合理设计、尽快立法、完善监控防治光污染。改善观念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借用媒体公益广告、重点访谈光污染投放业主、赠送科普读物等方法促成。合理设计包括泛光照明的技术处理,本文以具体案例展示了合理设计是可以预防泛光污染的。在尽快立法上,建议各地方政府实行地方法规、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使其具备光污染的治理效力。建议尽快制定光污染专项法律,有效抑制光污染的无节制膨胀现象。在完善监管方面,认为必须做好城市夜景泛光照明规划,在专项法律未出台之前,也要加强监管,可以借用现有的法律帮助监管,在实施有效管制时,必须依照事实为根据,要按照通用标准取证裁判。立足现在,循序渐进,才是治理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的根本出路。

杨新兴,尉鹏,冯丽华[10](2013)在《环境中的光污染及其危害》文中研究表明光污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伴随产生的环境问题。光污染现象在许多大城市里都已经出现了。光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目前,专家们对于环境中的光污染,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发表了许多文章,写了许多书。但是政府和公众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还十分不足,光污染的防护治理工作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建立光污染防护和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光污染防护和治理措施,开展光污染的防护和治理工作,势在必行。此外,本文指出目前文献中光污染定义的缺陷,提出光污染的新定义。特别提出相机拍照闪光次数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护问题。

二、预防光污染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防光污染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地区城镇夜空广域光形态定量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夜间光污染的危害
        1.1.2 暗夜保护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夜空发亮研究现状
        1.3.2 夜空发亮模型研究现状
        1.3.3 不规则形态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夜空广域光形态现状分析
    2.1 实地调研概况
        2.1.1 调研区域选择及概况
        2.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2.2 现状调研结果整理
        2.2.1 照度与亮度现状
        2.2.2 卫星平面现状
        2.2.3 侧面外观现状
    2.3 形态现状描述参数选择
        2.3.1 几何形态参数
        2.3.2 分形形态参数
    2.4 广域光形态现状特征
        2.4.1 平面形态现状特征
        2.4.2 侧面形态现状特征
        2.4.3 剖面形态现状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夜空广域光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3.1 广域光影响因素筛选
        3.1.1 筛选原则
        3.1.2 筛选方法
        3.1.3 影响因素定量指标
    3.2 城镇照明强度影响分析
        3.2.1 照明强度对广域光平面影响
        3.2.2 照明强度对广域光侧面影响
        3.2.3 照明强度对广域光剖面影响
    3.3 城镇平面形态影响分析
        3.3.1 城镇平面形态对广域光平面影响
        3.3.2 城镇平面形态对广域光侧面影响
        3.3.3 城镇平面形态对广域光剖面影响
    3.4 城镇内部结构影响分析
        3.4.1 城镇内部结构对广域光平面影响
        3.4.2 城镇内部结构对广域光侧面影响
        3.4.3 城镇内部结构对广域光剖面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夜空广域光形态模型建立
    4.1 模型建立思路概述
        4.1.1 模型建立原则
        4.1.2 模型建立方法
    4.2 广域光形态模型建立
        4.2.1 广域光形态影响因素指标分析
        4.2.2 广域光形态模型自变量筛选
        4.2.3 广域光形态定量模型
    4.3 广域光形态模型验证
        4.3.1 验证方法
        4.3.2 对象选择
        4.3.3 验证过程及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夜空广域光形态模型应用示例
    5.1 模型应用概况
        5.1.1 模型与夜空发亮实际问题
        5.1.2 模型应用方法
        5.1.3 研究对象选择
    5.2 广域光形态历史变化分析
        5.2.1 夜空发亮影响范围相关形态变化
        5.2.2 夜空发亮区域分布相关形态变化
        5.2.3 夜空发亮强度相关形态变化
    5.3 城镇夜空发亮发展趋势分析
        5.3.1 夜空发亮影响范围发展趋势
        5.3.2 夜空发亮区域分布特征发展趋势
        5.3.3 夜空发亮强度发展趋势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成果展示

(2)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建筑的发展
        1.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问题及修订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绿色建筑概念解析
    2.2. 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2.2.1. 生命周期评价
        2.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估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研究趋势
第三章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 与2014版比较
    3.1. 概述
    3.2. 重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变化描述
        3.2.2. 指标体系调整原因
    3.3. 调整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时间节点
        3.3.1. 评价时间节点变化描述
        3.3.2. 评价时间节点变化原因
    3.4. 改变了绿色建筑评价等级与计算方式
        3.4.1. 绿色建筑等级与计算方式变化描述
        3.4.2. 绿色建筑等级与计算方式变化原因
    3.5. 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
        3.5.1. 绿色建筑内涵更新内容
        3.5.2. 绿色建筑内涵更新原因
    3.6. 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
        3.6.1. 绿色建筑性能要求描述
        3.6.2. 绿色建筑性能要求提高原因
    3.7. 指标条文修订分析
        3.7.1. 安全耐久
        3.7.2. 健康舒适
        3.7.3. 生活便利
        3.7.4. 资源节约
        3.7.5. 环境宜居
        3.7.6. 提高与创新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BREEAM标准2018版与2014版比较
    4.1. 概述
    4.2. 保持了涵盖范围与评价定级
    4.3. 保持了评估建筑类型与指标分类
    4.4. 增加了评价阶段
        4.4.1. 评价阶段修订描述
        4.4.2. 评价阶段修订原因
    4.5. 改变了指标权重
        4.5.1. 指标权重描述
        4.5.2. 指标权重变化原因
    4.6. 增加了部分表格的图示化表达
        4.6.1. 图示化表达描述
        4.6.2. 图示化表达原因
    4.7. 指标条文修订分析
        4.7.1. 管理(Man)
        4.7.2. 健康与舒适(Hea)
        4.7.3. 能源(Ene)
        4.7.4. 交通(Tra)
        4.7.5. 水(Wat)
        4.7.6. 建材(Mat)
        4.7.7. 废弃物(Wst)
        4.7.8.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LE)
        4.7.9. 污染(Pol)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比较
    5.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体系框架比较
    5.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基础内容比较
        5.2.1. 适用范围
        5.2.2. 评估内容
        5.2.3. 计算方式
        5.2.4. 评估等级
    5.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更新频率比较
    5.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的不同点
        5.4.1. 管理
        5.4.2. 健康与舒适
        5.4.3. 能源
        5.4.4. 交通
        5.4.5. 水
        5.4.6. 建材
        5.4.7. 废弃物
        5.4.8.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
        5.4.9. 污染
        5.4.10. 其他
    5.5.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更新过程中的共同点
        5.5.1. 建筑使用后评估内容的增加
        5.5.2. 生态环境恢复要求的提高
        5.5.3. 绿色建筑适变性要求的增加
        5.5.4. 悬浮颗粒物监测要求的增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英绿色建筑案例比较分析
    6.1. 长安住宅项目
        6.1.1. 项目概述
        6.1.2. 项目双认证评价过程及结果
        6.1.3. 项目双认证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6.2. 诺丁汉大学GSK可持续碳中性化学实验室
        6.2.1. 项目概述
        6.2.2. 项目双认证评价过程及结果
        6.2.3. 项目双认证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议
        7.2.1. 内容方面建议
        7.2.2. 推广方面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空间污染行为刑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我国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论文研究的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空间污染的概念及我国现有法律规制
    一、空间污染的概念
        (一)噪声污染
        (二)光污染
        (三)电磁辐射污染
        (四)大气(味)污染
    二、刑法上的空间污染概念
        (一)噪声污染
        (二)光污染
        (三)大气(味)污染
        (四)电磁辐射污染
    三、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制及不足
        (一)我国空间污染立法的现状
        (二)我国空间污染的刑事立法现状
        (三)我国空间污染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空间污染整体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空间污染入刑的必要性
        (一)噪声污染入刑的必要性
        (二)光污染入刑的必要性
        (三)大气(味)污染入刑的必要性
        (四)电磁辐射污染入刑的必要性
    二、空间污染入刑的可行性
        (一)公众基础
        (二)法律基础
        (三)技术基础
        (四)政策基础
第三章 国外空间污染的刑事立法及其启示
    一、国外空间污染刑事立法概况
        (一)噪声污染的刑事立法
        (二)大气污染的刑事立法
        (三)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的刑事立法
    二、国外空间污染刑事立法的启示
        (一)立法模式的借鉴
        (二)具体立法的借鉴
第四章 我国空间污染罪的设立及适用
    一、空间污染罪法条设置
    二、空间污染罪的犯罪构成
        (一)空间污染罪的客体
        (二)空间污染罪的客观方面
        (三)空间污染罪的主体
        (四)空间污染罪的主观方面
    三、空间污染罪刑罚方式的完善
        (一)主刑的完善
        (二)资格刑的完善
        (三)非刑罚处置方式的完善
    四、空间污染罪追诉时效
        (一)我国环境犯罪追诉时效问题
        (二)我国空间污染罪追诉时效制度的选择方式
    五、我国空间污染罪的适用
        (一)空间污染罪与污染环境罪的关系
        (二)空间污染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我国城市光污染防治立法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光污染的界定
    2.1 光污染的定义
    2.2 光污染的分类及特点
        2.2.1 光污染的分类
        2.2.2 光污染的特点
    2.3 光污染的危害
第三章 国内城市光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及困境
    3.1 光污染侵权案件及评析
    3.2 我国城市光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
        3.2.1 我国关于光污染防治的全国性法律规定
        3.2.2 我国关于光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律规定
    3.3 我国光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
        3.3.1 光污染防治的立法理念不够完善
        3.3.2 光污染防治直接具体规定的缺失
        3.3.3 光污染法律责任不明确
第四章 国外光污染的立法实践现状及启示
    4.1 国外对于光污染防治的立法经验
        4.1.1 斯洛文尼亚光污染防治立法与实践
        4.1.2 捷克光污染防治立法与实践
        4.1.3 英国光污染防治立法与实践
        4.1.4 日本光污染防治立法与实践
        4.1.5 美国的光污染防治法规
    4.2 国外立法实践对于我国立法的启示
        4.2.1 充分考虑地区发展情况
        4.2.2 光污染立法规定明确
        4.2.3 光污染的防治机制合理
        4.2.4 公民对光污染危害性认识深
第五章 完善我国城市光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
    5.1 科学选择光污染立法模式
        5.1.1 地方自主立法
        5.1.2 单行光污染防治立法模式
    5.2 明确光污染立法目的和原则
        5.2.1 确立立法目的
        5.2.2 确立立法原则
    5.3 设定主要立法内容具体
        5.3.1 制定环境标准
        5.3.2 针对不同光源区别防治
        5.3.3 明确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5)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城市光污染的定义
        一、城市光污染的概念
        二、城市光污染的研究范围界定
    第二节 城市夜景光污染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二章 城市光污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一、光污染研究的发展进程
        二、国际主要研究组织及相关成果
    第二节 国内城市夜景光污染问题剖析
        一、我国城市夜景工程发展简史
        二、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现状
        三、国内夜景照明视觉污染研究方向和动态
第三章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剖析
    第一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分类
        一、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主要形式
        (一)、大气光污染
        (二)、眩光污染
        (三)、光侵入
        (四)、美学型光污染
    第二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现状调查
        一、长春市大气光污染现状调查
        二、长春市夜间眩光污染现状调查
        三、长春市夜间光侵入现状调查
        四、美学型光污染现状的调查
        五、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问卷调查
    第三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危害和影响
        一、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一)对生物圈的破坏
        (二)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三)造成资源能源损耗
        二、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市民身心健康的危害
        (一)视力损害
        (二)诱发癌症
        (三)产生不良情绪
        三、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市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二)光污染投诉引发社会纠纷
        (三)影响市民作息
        四、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城市形象的破坏
        (一)对建筑外立面的破坏
        (二)拉低城市整体形象
    第四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成因分析
        一、管理者光意识薄弱导致光泛滥
        二、照明水平及产品质量偏低
        三、缺乏光污染相关立法及行业规范标准
        四、亮化施工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防治对策
    第一节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一、长春市夜景建设的整体规划
        二、夜景照明规划形象定位
        三、夜景建设的合理化施工
        四、制定和参考照明控制标准
        五、提高参与光环境设计的主动性
    第二节 采用科学的照明工具
        一、使用截光型灯具
        二、选择合理的灯具投射角度
        三、限制LED屏和霓虹灯的亮度
        四、大力推广新型节能光源
    第三节 采用合理的照明方式
        一、慎用泛光照明
        二、减少动态照明
        三、分时段控制市政照明时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浅谈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污染的定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光污染的危害
    3.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2 对人类生活的不良影响
    3.3 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3.4 对天文观察产生不良影响
4 光污染的防治对策

(7)光污染防治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光污染概述
    2.1 光污染涵义及分类
        2.1.1 光污染的涵义
        2.1.2 光污染的分类
    2.2 光污染的成因
        2.2.1 科技发展的不良后果
        2.2.2 光污染防治技术的落后
        2.2.3 光污染意识的缺失
        2.2.4 法律、法规不健全
    2.3 光污染的危害
        2.3.1 危害人体健康
        2.3.2 破坏生态环境
        2.3.3 影响天文研究
        2.3.4 带来交通隐患
        2.3.5 造成能源浪费
第三章 光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3.1 我国光污染防治立法现状及评析
    3.2 我国光污染防治法律存在的问题
        3.2.1 光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3.2.2 光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不完善
        3.2.3 光污染防治监管机构及职责不明确
        3.2.4 光污染防治法律责任规定不严格
    3.3 国外光污染防治立法及评析
        3.3.1 捷克《保护黑夜环境法》
        3.3.2 日本《光害防止条例》
        3.3.3 意大利伦巴第州的光污染防治法律规定
        3.3.4 美国光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3.4 国外光污染防治立法的启示
        3.4.1 选择符合国情的立法模式
        3.4.2 光污染防治基本制度规定明确
        3.4.3 明确监管机关及职责
        3.4.4 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我国光污染防治立法建议
    4.1 单行法立法模式的选择
    4.2 确定光污染防治立法目的
    4.3 明确光污染防治立法原则
        4.3.1 统一规划、分区防治原则
        4.3.2 源头控制、全程监控原则
        4.3.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4.3.4 公众参与原则
        4.3.5 损害担责原则
    4.4 构建及完善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4.4.1 光环境污染评价标准制度
        4.4.2 光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4.3 光环境监测制度
        4.4.4 光污染信息化制度
        4.4.5 照明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4.4.6 奖励、激励制度
    4.5 完善光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8)打造杭州低碳之城——杭州城市景观与光污染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城市光污染研究分析
3城市光污染危害分析
    3.1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3.2光污染对动植物造成的危害
    3.3光污染违背低碳城市建设原则
4杭州城市光污染调查研究
    4.1杭州城市光污染现状分析
    4.2道路光污染的现状
        4.2.1玻璃幕墙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4.2.2汽车散射灯光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4.2.3道路路灯照明存在缺陷
        4.2.4道路边广告牌对出行安全的影响
    4.3广场光污染现状
        4.3.1灯光影响植物生长
        4.3.2闪烁的霓虹灯影响身体健康
        4.3.3广场大屏幕光污染影响周围居民
        4.3.4商业区亮度过高
    4.4社区光污染现状
        4.4.1对居民的生活有影响
        4.4.2老社区的路灯少,设备陈旧,浪费资源多
5杭州城市光污染防治建议
    5.1对道路光污染的防治建议
    5.2对广场灯光污染的防治建议
    5.3对社区光污染的防治建议
6总结

(9)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对光污染的研究及控制
        1.2.1 相关研究现状
        1.2.2 相关控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4 技术线路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泛光照明
        2.1.1 泛光照明的定义
        2.1.2 外立面泛光照明方式
    2.2 光污染
        2.2.1 光污染的定义
        2.2.2 光污染的分类
        2.2.3 中间视觉
    2.3 光污染评价标准
        2.3.1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
        2.3.2 欧盟对光污染的评价标准
        2.3.3 日本对建筑物光污染的研究及控制
        2.3.4 我国对建筑物光污染的评价标准
第3章 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问题
    3.1 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照度过大
        3.1.1 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过亮
        3.1.2 玻璃幕墙对泛光照明的二次反射
    3.2 泛光照光污染危害多
        3.2.1 对身体健康的伤害
        3.2.2 对交通安全的干扰
        3.2.3 对动植物的影响
        3.2.4 对天文观测的危害
    3.3 泛光照明色彩搭配失调
    3.4 建筑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法律空白
        3.4.1 责任监管部门不明确
        3.4.2 光污染无法可依投诉却难
第4章 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防治
    4.1 科普市民光污染危害常识
        4.1.1 推出媒体类公益广告
        4.1.2 开展污染源投放者访谈
        4.1.3 赠送科普知识读物
    4.2 某商会大厦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的预防和技术控制
        4.2.1 工程概况
        4.2.2 技术处理
        4.2.3 大厦泛光照明效果
        4.2.4 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预防技术体会
    4.3 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急需制定
        4.3.1 提倡各地制定光污染标准
        4.3.2 修改环境保护法
        4.3.3 尽快制定光污染防治法
    4.4 加强泛光照明监管机制
        4.4.1 城市夜景观宏观规划
        4.4.2 借用现有法律治理光污染
        4.4.3 加大光污染的执法取证力度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环境中的光污染及其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光度学的基本概念[1]
    2.1 辐射通量
    2.2 光视效率
    2.3 光通量
    2.4 发光强度
    2.5 照度
3 光源及其分类
    3.1 光源的定义
    3.2 光源的分类
    3.3 电光源的技术参数
4 什么是光污染
5 光污染的本质和特征
    5.1 光污染的本质
    5.2 光污染的特征
6 光污染的来源
    6.1 夜间景观照明产生的光污染
    6.2 商业霓虹灯产生的光污染
    6.3 汽车远视灯的光污染
    6.4 电焊作业弧光产生的污染
    6.5 红外线产生的光污染
    6.6 紫外线产生的光污染
    6.7 激光产生的光污染
    6.8 照相机闪光灯产生的污染
7 光污染的主要形式-眩光[4]
    7.1 什么是眩光
    7.2 眩光污染的定义
    7.3 眩光污染的分类
    7.4 眩光指数及其评价标准
8 光污染的危害
    8.1 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8.2 光污染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8.3 光污染对动植物的影响
    8.4 光污染对天文观测的影响
    8.5 光污染的其他不良影响
9 光污染的防护和治理
    9.1 可见光污染的防护和治理
    9.2 紫外线光污染的防护和治理
    9.3 红外光污染的防护和治理
    9.4 激光污染的防护和治理
    9.5 相机闪光污染的防护和治理
    9.6 公用设施光污染的防护与治理
    9.7 个人的光污染防护
    9.8 公众参与
    9.9 光污染的其他防护措施
10 结论和建议

四、预防光污染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地区城镇夜空广域光形态定量模型研究[D]. 韩则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D]. 白明轩. 长安大学, 2020(06)
  • [3]空间污染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 钟玮.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我国城市光污染防治立法的困境与出路[D]. 张宸浩.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7)
  • [5]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鹏程.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6]浅谈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 杜瑞娟. 科学技术创新, 2018(21)
  • [7]光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 张岱. 河北地质大学, 2016(07)
  • [8]打造杭州低碳之城——杭州城市景观与光污染问题分析[J]. 石坚韧,雷雅昕,杜敏. 生态经济, 2015(09)
  • [9]建筑物外立面泛光照明光污染防治[D]. 林晓星. 华侨大学, 2014(03)
  • [10]环境中的光污染及其危害[J]. 杨新兴,尉鹏,冯丽华. 前沿科学, 2013(01)

标签:;  ;  ;  ;  ;  

防止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