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城市中的决策支持模型研究——以多元韦伯区位模型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闵欣[1](2021)在《包头市医疗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权明姬[2](2019)在《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布局特征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其建设布局及优化配置等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其中医疗卫生事业是关系到公民健康生活的重点服务事业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养生规划、生活质量等的要求不断提升,对医疗设施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迎来了新的挑战;城市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设施布局的不合理;市区内大型医院负担重,依然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城乡空间和交通可达性不平等,等等这些问题成为了重点解决的课题。医疗设施的布局必须在结合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优化配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延边地区医疗设施的布局演化过程和特征,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设施的稳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性优化策略,对布局改善和资源配置提供建议,促进研究区域医疗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首先,为了获取接近实际的数据,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数据作为重点参考数据,结合网络数据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利用GIS画出2009年和2016年延边地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图,比较研究延边地区医疗设施演化过程及特征。延边地区医疗设施是受人口、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各县市市区为中心点发展的“多核心”演变特征。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延边地区居民的就医模式为大型医院为主,二级以上医院为次,其他医疗设施为补,公共医疗设施为后,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空间布局和交通可达性方面都显示出城乡医疗环境不平衡;公共医疗设施建设普及度较弱,其职能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还不能减轻大型医院的负担;同比迅速发展的医疗建设和设施设备完善速度,其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是当前改善医疗环境的最基本着手点。最后,以延边地区首府-延吉市为实证案例分析对象,从人口规模有效性、交通可达性、区域经济三个方面,对延吉市医疗设施布局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对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做出评价,并提出了借鉴性的优化策略:提出延边地区医疗设施集中在个县市的中心地带,城乡医疗环境、医疗资源配置、交通可达性不平衡;居民就医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大型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公共医疗服务设施的利用程度较弱,加强居民对公共医疗服务的信任度和认知度,提高公共医疗服务设施的工作质量,才能真正意义上减少大型医院的负担;空间可达性的盲目追求会导致资源的无效和浪费,因此先从交通着手是见效快、回报大的优化策略;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人才培养,利用有限的区域经济资源来合理投入,科学认识医疗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是课题的难点和重点。由于医疗设施的研究领域大部分在大城市进行,往往忽略小城市的研究。依据医疗设施布局与医疗资源的公平性这一最基本的特性和原则来讲,应当在各个城市、乡镇进行研究和发展。不仅把研究放在评价的角度上,还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规划的角度上,把发达地区研究经验、问题和优化策略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更实际的布局优化策略。达到欠发达地区布局优化与资源配置方面能够合理发展、少走弯路,真正实现科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其意义在于评价性和规划性的共赢。
闫阁[3](2018)在《竞争型设施区位及其设计问题》文中提出设施区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在现有城市格局、设施、市场域、需求等已知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一个或多个新设施位置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在区域中设置一个枢纽城市的位置选择。设施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理解的装置、设备等,除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仓储和商业设施,医院、学校等服务设施外,还可能包括公共汽车线路等抽象的设施,甚至是新增城市本身。设施区位的优劣会影响其服务能力、生产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商场、仓库等的区位优劣会直接影响其利润;因此设施区位理论的作用及意义不容忽视。本文旨在研究考虑竞争对手反应的竞争型设施区位及其设计问题,即在市场中已经存在提供相同货物的类似设施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如何定位一个新的设施,并确定它的服务质量。为解决此问题,首先假设每个设施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其距离客户的距离和它的服务质量,将其描述成一个胡夫(Huff)概率模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设施的利润,我们采用了一个考虑到竞争对手反应的两阶段(质量决策阶段和位置决策阶段)的方法。在质量决策阶段,我们将发生在设施之间的竞争决策过程,模拟为一个博弈,并通过它的Nash均衡求解质量决策过程。质量决策过程的解可以表示为新设施位置的函数,在市场上只有一个设施的情况下,该函数是通过一个方程组的解析解获得的;或者市场上有不只一个(多个)设施的情况下,是通过多项式逼近获得的。在位置决策阶段,我们采用基于全局优化的区间算法来确定新设施的最佳位置。然后,我们使用随机生成的数值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本文中每个测试实例给出新设施的位置和质量及所有其它设施的质量找到一个近似最优的解。同时,该方法的计算时间是合理的。然后,本文以Visual Studio.Net 2010为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 10.1组件库,同时结合Matlab软件编程,开发一个竞争型设施区位系统。并对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等三个方面对竞争型设施区位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将本文开发的竞争型设施区位系统应用于具体的案例:在上海市普陀区新建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的区位问题。
郝天天[4](2016)在《呼和浩特市医疗卫生设施空间与需求空间分异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社会保障事业之一,是关系到公民生活与生存的大事。现阶段城市扩张加剧,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重中之重。城市内部人口分布不均衡、道路分布不均衡,使得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与居民需求产生分异,鉴别资源薄弱的区位进行优化研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二环以内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呼和浩特市人口统计数据、医疗卫生设施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以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对区域内164个社区内的113万社区居民的就医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首先,基于GIS对最近就医模型、潜能模型和改进的潜能模型的实现,获得抵达三级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空间可达性指标以及空间分布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两类等级医疗卫生设施的空间布局分析居民就医可达性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设施空间于居民需求空间上产生的分异。最后基于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原则、设施现有水平和改进的潜能模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并提出相对措施,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规划提供辅助支持。经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内三级综合医院空间分布集中,覆盖度不高,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差异大,城市中心极化严重,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分异现象明显;(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布松散,覆盖度较高,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较为均等,呈现东西分异,西部成为资源缺失区;(3)总体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存在整体空间差异明显、局部设施缺失和重复建设的问题;(4)以局部调整的方法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进行优化,资源过剩区,适量减少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资源缺失区,应在增加设施,同时提高设施水平和优化道路网。
王寅[5](2015)在《数字化城市视角下的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研究 ——基于GIS-DEA数字化模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空间增长潜力是一直被人们广泛讨论的城市发展问题。随着我国进入转型时期,城镇空间增长的情况变得比较复杂,需要通过新的方法科学地对城镇空间增长潜力作出评价和判断。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的评价指标方法研究。在此之前的同类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潜力评价指标选择的偏差性问题和未来潜力水平评定的不可预见性问题。在评价的应用上,评价结果也无法很好指导实践。本文采用数字化城市的最新技术和理论方法,构建出一套以GIS-DEA数字化区域模型方法为核心的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系统,在理论上化解了老的评价方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参考了数字化城市决策支持模型的研究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提出了数字化区域评价模型思路。其次是将这一思路转变为具体的评价逻辑与方法予以实现,通过评价逻辑的建立将城镇空间增长潜力科学地转换成潜在增长速度予以表达;然后,建立了综合理论模型(包含省域城镇用地规模有效增长理论模型、省域城镇空间增长的可持续内在动力理论模型、潜在有效增速理论模型三个专项模型);接着研究基于理论模型、按照潜在有效增速理论模型数理表达式的运算要求,选择了评价指标并构建了GIS-DEA数字化区域评价模型方法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最终在模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对方法的应用流程、系统嵌入方式,以及以该方法为核心的评价系统的实施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以云南省14市为例,对构建形成的评价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得到了云南省14市2013-2014年的空间增长潜力,并以其增速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将评价内容与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潜在有效增速评价结果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做了说明,进一步突出了评价方法的实际有效性。实证的内容表现出,基于数字化城市技术和增速逻辑的评价方式使得评价系统在成果应用方面也具备了直观性和指导性强的优势。
张新秀,程耀东,张志华[6](2014)在《基于GIS的城区急救中心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20急救中心的优化选址和站点分布合理性评价,对应急处理方案制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兰州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ARCGIS软件对城关区主要医疗站点和交通主干道进行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形成服务覆盖区。根据分级要求对覆盖区进行分级,得到城关区医疗急救服务覆盖及服务等级分等定级图,直观地显示各区域的服务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兰州市城关区医疗急救站点分布过于集中,基本集中在市区中心,其站点分布不够合理,存在大量服务重叠区和一定区域的服务盲区。
王洪江[7](2013)在《基于GIS的深圳MD公司店面选址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我国的餐饮连锁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正在蓬勃发展中,整个连锁餐饮市场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入世以来,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以来,餐饮连锁店在各城市迸发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随着国际餐饮连锁企业的进入,中国餐饮连锁行业进入全新发展的阶段。但是发展机遇伴随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的公司快速发展,而有的连锁公司在经营上失败了,这里面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址的不当,违背了商圈理论原则,在发达国家,餐饮业也是选址的产业,足见选址在企业经营中所起的作用。店面选址是餐饮连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各种类型的连锁餐饮店数量显着增长,对选址的研究对连锁餐饮公司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可以说好的选址就使餐饮连锁公司业绩得到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深圳MD公司的选址为样本,探研其在深圳地区市场的店面选址问题并探研合理的店面开发策略。本文通过对公司餐厅的大量走访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市场营销和店面选址的相关理论,以顾客为中心,对市场进行细分,利用GIS等方法,输入数据制定出具体的选址方案。形成应用研究成果为深圳MD公司企业选址做出贡献,为餐饮连锁企业的店面选址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
李会民[8](2013)在《武汉城市公园多目标区位布局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维持城市复杂生态环境平衡的一道重要空间保障,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功能。科学布局的城市公园系统除了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诱导城市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还能够公平高效地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有利于缓解市民的精神压力、满足人们接触自然的愿望。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绿色开放空间逐渐被建设用地所替代,城市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居民对公园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公园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急需我们能从宏观层面,更加系统地来研究城市公园的区位布局优化问题,使城市公园满足居民游憩需求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现状分析,运用区位-配置模型(Location-AllocationModel,LA)、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以及区位理论和空间布局优化理论,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分布、空气污染、热岛效应、可达性4个因子,对武汉主城区(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进行多目标优化选址,得出研究区域城市公园系统的最优空间布局方案,并将优化结果与公园空间分布现状进行对比,得出目前30处公园位于合理位置,18处公园位置有待调整,存在24处公园“盲区”,并将优化方案以地图方式输出。在此基础上得出:现有城市公园分布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等,公园分布与实际人口分布、环境质量状况和热岛效应分布不适应。最后,根据优化结果对武汉市未来的公园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本文验证了使用多目标因子综合加权叠加替代单目标因子模拟分析时,模型能更有效地为城市公园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从而为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提供科学指导,以维持城市复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可以对其它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王铮,廖悲雨,隋文娟[9](2011)在《层次型应急设施布局模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应急设施的特殊性决定了应急设施布局作为特殊的设施布局问题,必须更加注重及时性。应急服务的级别决定应急布局模型的考虑因素,现实中往往同时布局多个层次的应急设施,本文基于一个p-中心重心的混合模型,建立了层次型应急设施布局模型。根据应急服务的真实情况,该模型对距离的测算进行了改进,以交通网络距离代替欧氏距离。最后,将其应用于上海市上海某区的医疗设施布局。
肖小文[10](2010)在《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位对于设施建设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学的选址能减少运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更好地使其为需求服务。设施的位置选择科学与否几乎决定该设施建设的成败。设施区位理论的发展为科学选址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但其复杂的模型和困难的求解算法让选址决策者难以应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设施区位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结合,研究开发了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让决策者更为简便的利用设施区位理论解决选址问题。文章致力于利用设施区位理论给决策者提供科学选址支持,将设施区位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结合,重点分析了设施区位各种模型和算法及其如何解决选址问题,研究更准确的模拟设施区位模型中需求点到设施点寻求服务的成本,并根据决策支持框架的三库结构,设计和实现了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是对三库结构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数据库和算法库的详细研究。第二章探讨了设施区位模型库中设施区位问题的分类体系,并详细分析了自由选址问题和布局问题中各种模型的结构及模型的适用范围,从而形成了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库。第三章,详细分析了设施区位众多模型中的数据需求,对各个数据的表字段结构和表之间关系进行详细设计,利用ArcGIS的Network Dataset模型对现实道路进行模拟,得到更为真实的需求点到设施点寻求服务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设施区位数据库子系统。第四章主要涉及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算法,详细研究了Weiszfeld迭代算法、分支定界法、贪婪算法、节点交换搜索算法和Minieka算法在设施区位模型计算中的应用,并通过C#语言实现了算法对模型的计算,实现了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的算法库。第五章是在系统建立后,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在不同道路网络情景下对p-重心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然后对各个算法的优劣和适用性进行了例证分析。研究得到结论是节点交换搜索算法在速度和结果方面都表现最好,是决策者进行决策时首选算法。最后一章第六章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二、数字城市中的决策支持模型研究——以多元韦伯区位模型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城市中的决策支持模型研究——以多元韦伯区位模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布局特征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特征 |
2.1.1 医疗设施的概念 |
2.1.2 医疗设施分类及其特征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空间布局理论 |
2.2.2 空间分析理论 |
2.2.3 城市规划理论 |
2.2.4 设施区位理论 |
2.2.5 国务院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布局演变过程及特征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收集 |
3.3 延边地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演变过程 |
3.3.1 医院演变过程 |
3.3.2 公共医疗设施演变过程 |
3.4 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布局现状及特征 |
3.4.1 医疗设施现状 |
3.4.2 医疗设施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实证分析 |
4.1 延吉市医疗设施布局评价 |
4.1.1 人口规模有效性评价 |
4.1.2 交通可达性评价 |
4.1.3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评价 |
4.2 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布局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3)竞争型设施区位及其设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竞争型设施区位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模型体系 |
2.1 竞争型设施区位问题的要素 |
2.2 模型的表达 |
2.2.1 市场份额模型 |
2.2.2 区位和设计模型 |
2.3 两阶段方法 |
2.3.1 质量决策阶段 |
2.3.2 位置决策阶段 |
2.4 均衡分析 |
2.4.1 单设施情形 |
2.4.2 多设施情形 |
2.5 质量函数的多项式逼近 |
2.6 区间分支定界算法的区位决策 |
第三章 计算实验 |
3.1 单设施情形 |
3.2 多设施情形(m?2) |
3.2.1 部分枚举法 |
3.2.2 两阶段方法的性能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4.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4.2 系统的设计 |
4.2.1 系统的结构设计 |
4.2.2 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 |
4.3 系统的实现 |
4.3.1 系统界面 |
4.3.2 系统功能介绍 |
第五章 应用实例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呼和浩特市医疗卫生设施空间与需求空间分异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经典区位理论的研究 |
1.2.2 设施区位理论的研究 |
1.2.3 区位模型在公共设施布局中的应用研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医疗服务 |
1.3.2 医疗资源 |
1.3.3 医疗卫生设施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的筛选与处理 |
2.3 应用模型 |
2.3.1 空间可达性的定义 |
2.3.2 就医空间可达性指标的选取 |
2.3.3 应用模型 |
3 呼和浩特市医疗卫生设施空间与需求空间的分异 |
3.1 最近就医距离模型的实现 |
3.1.1 三级综合医院的空间覆盖分析 |
3.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的空间覆盖分析 |
3.2 潜能模型以及改进的潜能模型的实现 |
3.2.1 基于三级综合医院可达性的测算 |
3.2.2 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可达性的测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呼和浩特市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分布的优化研究 |
4.1 基于改进的潜能模型医疗设施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 |
4.1.1 三级综合医院空间分布中心级化现象明显,差距较大 |
4.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 |
4.1.3 设施空间分布呈现出缺失和重复设立现象 |
4.2 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
4.2.1 基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原则 |
4.2.2 基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
4.2.3 基于就医空间可达性的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社区居民抵达三级综合医院的最近就医距离 |
附录2 社区居民点抵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最近就医距离 |
附录3 社区居民点的可达性指标 |
致谢 |
(5)数字化城市视角下的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研究 ——基于GIS-DEA数字化模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
1.2.2 城镇空间增长评价研究 |
1.2.3 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研究 |
1.3 问题及研究视角 |
1.3.1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视角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基于数字化城市的研究思路 |
2.1 认识数字化城市技术 |
2.2 数字化城市的决策支持模型 |
2.2.1 决策支持模型研究进展 |
2.2.2 决策支持模型的优势 |
2.3 数字化区域评价模型思路 |
3 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研究 |
3.1 评价总思路 |
3.1.1 评价研究的原则 |
3.1.2 相关概念界定 |
3.1.3 评价的逻辑 |
3.1.3.1 抽象逻辑层面 |
3.1.3.2 增量逻辑层面 |
3.1.3.3 增速逻辑层面 |
3.1.4 模型方法与评价系统 |
3.2 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模型方法研究 |
3.2.1 评价的理论模型 |
3.2.1.1 省域城镇用地规模有效增长模型 |
3.2.1.2 省域城镇空间增长的可持续内在动力模型 |
3.2.1.3 潜在有效增速模型及其数理形式推导 |
3.2.2 评价的指标体系 |
3.2.3 评价模型方法的构建 |
3.2.3.1 评价的方法体系 |
3.2.3.2 模型方法的数字化结构 |
3.2.4 评价模型方法的应用 |
3.2.4.1 模型方法应用流程 |
3.2.4.2 模型方法的系统嵌入方式 |
3.3 评价的系统实施 |
3.3.1 评价系统结构及软件平台 |
3.3.2 信息采集功能 |
3.3.3 评价的运算系统与模型优化功能 |
3.3.4 结果发布功能 |
4 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实证研究——以云南省14市为例 |
4.1 实证研究总述 |
4.1.1 实证研究的意义 |
4.1.2 实证对象的选择依据 |
4.1.3 实证研究的重点内容 |
4.2 数据获取与软件平台准备 |
4.2.1 数据选取原则、渠道及指标确定 |
4.2.1.1 数据选取原则 |
4.2.1.2 数据获取渠道 |
4.2.1.3 指标确定 |
4.2.2 软件平台准备 |
4.3 云南省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 |
4.3.1 评价的基础指标数据准备 |
4.3.1.1 指标数据的类别 |
4.3.1.2 基础空间指标数据的准备 |
4.3.1.3 基础非空间指标数据的准备 |
4.3.2 评价模型运算 |
4.3.2.1 城镇用地规模有效增长的模型运算 |
4.3.2.2 可持续内在动力的模型运算 |
4.3.2.3 可持续效益水平的模型运算 |
4.3.2.4 空间规模限制的模型运算 |
4.3.2.5 曲率变化校正与评价模型运算成果 |
4.3.3 评价结论 |
4.4 评价效果对比研究及成果应用途径 |
4.4.1 评价效果对比研究 |
4.4.1.1 与云南城镇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内容的比较 |
4.4.1.2 与云南城镇体系规划空间结构与职能结构内容的比较 |
4.4.1.3 与昆明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指标的比较分析 |
4.4.1.4 城镇管理中的征地引导效果比较分析 |
4.4.2 评价成果应用的途径 |
5 研究总结 |
5.1 内容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GIS的城区急救中心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域概况 |
2研究方法和数据 |
2.1数据收集 |
2.2研究方法 |
2.2.1缓冲区分析 |
2.2.2叠加分析 |
3城关区急救中心空间分布分析 |
3.1分析要求 |
3.2数据分析 |
3.3结果综合 |
3.4结果分析 |
4结束语 |
(7)基于GIS的深圳MD公司店面选址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中心地带理论 |
2.2 商圈理论 |
2.3 连锁店理论 |
2.4 GIS理论 |
2.5 餐饮连锁选址研究现状 |
3 MD公司店面选址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深圳MD公司简介 |
3.2 深圳MD公司店门选址状况概述 |
3.3 深圳MD公司店门选址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3.4 深圳MD公司应用GIS解决店面选址问题的必要性 |
4 深圳MD公司店面优化选址的方案设计 |
4.1 连锁餐饮店面选址的基本原则 |
4.2 连锁餐饮店面选址的影响因素 |
4.3 深圳MD公司GIS系统选址基本环节 |
4.4 GIS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 |
4.5 GIS系统餐饮连锁店面选址主要决定因子 |
5 深圳MD公司店面选址问题解决方案措施 |
5.1 深圳MD公司店面选址在网点规划中的解决方案 |
5.2 深圳MD公司店面选址在商圈分析中的解决方案 |
5.3 深圳MD公司具体店面选址的解决方案 |
5.4 深圳MD公司正确测算人流量的解决方案 |
5.5 深圳MD公司对已开店面的分析解决方案 |
5.6 实例研究 |
6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结论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武汉城市公园多目标区位布局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外城市公园布局研究概述 |
2.3 国内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研究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 武汉市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优化 |
4.1 城市公园规划与多目标区位配置模型 |
4.2 评价因子适宜性等级划分 |
4.3 单目标因子优化 |
4.4 多目标优化 |
4.5 优化结果比较 |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武汉市城市公园优化措施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层次型应急设施布局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层次型应急设施区位模型 |
2.1 低层设施布局——p-中心模型 |
2.2 高层设施布局——p-重心模型 |
3 实例分析 |
4 结语 |
(10)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1.1 设施区位问题 |
1.1.1 设施区位问题概述 |
1.1.2 设施区位问题研究进展 |
1.2 决策支持系统 |
1.2.1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
1.2.2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体系 |
1.3 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 |
1.4 设施区位DSS构建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模型库子系统模型体系 |
2.1 基础设施区位问题 |
2.1.1 自由选址问题 |
2.1.2 布局问题 |
2.2 特殊设施区位问题 |
2.2.1 竞争型设施区位问题 |
2.2.2 邻避型设施区位问题 |
2.2.3 层次型设施区位问题 |
2.3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库子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DSS数据库子系统的设计特点 |
3.2 设施区位DSS数据需求分析 |
3.3 设施区位DSS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四章 算法库设计 |
4.1 自由选址模型算法设计及实现 |
4.1.1 Weiszfeld迭代算法 |
4.2 布局模型的计算算法 |
4.2.1 一般算法:分支定界法 |
4.2.2 启发式搜索算法:贪婪算法 |
4.2.3 启发式搜索算法:节点交换搜索法 |
4.2.4 启发式搜索算法:Minieka算法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及算法探讨 |
5.1 区域及数据介绍 |
5.2 不同道路情景下实例分析 |
5.2.1 情景设定 |
5.2.2 p-重心模型计算结果 |
5.3 算法优劣及适用性分析 |
5.3.1 分支定界法和节点交换搜索算法对比分析 |
5.3.2 贪婪算法和节点交换搜索算法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数字城市中的决策支持模型研究——以多元韦伯区位模型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包头市医疗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D]. 闵欣.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延边地区医疗设施布局特征及优化研究[D]. 权明姬. 延边大学, 2019(01)
- [3]竞争型设施区位及其设计问题[D]. 闫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呼和浩特市医疗卫生设施空间与需求空间分异及优化研究[D]. 郝天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5]数字化城市视角下的省域城镇空间增长潜力评价研究 ——基于GIS-DEA数字化模型方法[D]. 王寅. 云南大学, 2015(09)
- [6]基于GIS的城区急救中心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价研究[J]. 张新秀,程耀东,张志华. 应用科技, 2014(01)
- [7]基于GIS的深圳MD公司店面选址方案优化研究[D]. 王洪江. 西北大学, 2013(S2)
- [8]武汉城市公园多目标区位布局优化配置研究[D]. 李会民.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9]层次型应急设施布局模型及其应用[J]. 王铮,廖悲雨,隋文娟. 中国管理科学, 2011(06)
- [10]设施区位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 肖小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