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居全国第二(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钱珍[2](2019)在《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研究》文中指出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分散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确保出口企业转汇业务顺利开展,推动出口与对外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支持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职能日益完善。本文以江苏省出口信用保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对江苏出口贸易的贡献。首先,从理论层面上介绍了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概述及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其次,依据2005—2018年江苏省出口贸易与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数据,总结分析江苏省出口贸易、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出口信用保险对江苏出口贸易的支持现状,结果显示江苏省出口长期以来发展迅速且规模较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持续增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渗透率趋于上升且增长较快,现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通过重点考察出口信用保险对B行业、C行业、A行业的承保状况,B行业的承保保额占比最高。再次,根据理论与现状分析,运用出口贸易额、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费率、出口信用保险已决赔款等相关变量,采用不同方法验证出口信用保险对江苏出口贸易的支持作用。其中,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实证检验出口信用保险的三大指标对江苏出口贸易的支持作用,通过面板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出口信用保险对B行业、C行业、A行业出口贸易的整体支持作用,通过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方法验证了出口信用保险对每个行业的支持作用及存在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对江苏出口贸易具有显着的支持作用;在行业层面上,出口信用保险对江苏三大行业出口贸易的支持作用也较明显,但对于不同行业,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存在差异,其中A行业受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最为明显,而受到政策鼓励支持的B行业及C行业的支持作用却不甚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马兴瑞[3](2019)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8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广东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
浙江省人民政府[4](2018)在《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中指出规划评估,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听取和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实施方案》(浙人大常办[2018]29号)要求,对《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形成本报告。评估报告根据《纲要》确定的规划要求,评价实施进展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采用数据的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底。
侯颖楠[5](2018)在《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外贸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好的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影响至关重要,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研究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对于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研究也较为匮乏。本文通过绪论、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发展历程与成就、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存在问题、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借鉴和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七个部分,对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现有体系进行研究,揭示当前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研究对应的策略,从重塑对外贸易政府管理体系、构建对外贸易长期发展规划和提升对外贸易政府服务基准等方面来规范对外贸易政府管理行为,促进新时代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改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6](2018)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豫政办[2017]14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和《河南省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11月29日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为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
杨娴[7](2016)在《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及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推进,给云南省外经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云南省周边国家存在经济法律环境不佳、政局和政策不稳定、地缘冲突、恐怖活动多发、大国角力掣肘、风险水平突出等问题,云南省广大外经贸企业“走出去”发展需要借助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了防范风险、稳定增长、保证就业而出台并普遍采用的一项促进本国出口贸易的重要政策性金融工具,是WTO规则允许的、与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并列的三大对外贸易支持手段之一。中国信保是中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在垄断经营短期险近12年之后,已面临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竞争,但仍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已步入发展转型,由大到强的时期。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是中国信保服务云南的窗口,其总体业务规模占全国比重较小,亟需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规划,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是否能跟上中国信保打造国际一流信用保险机构的愿景目标,也关系到能否较好地促进云南省外经贸的发展。本文从云南省外经贸发展现状、出口信用保险在云南的发展现状及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的战略环境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应选择增长型发展战略的结论,制定了战略目标及保障措施,并展望了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徐厚永[8](2013)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呈现同步增长态势。2011年,全国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8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28.9%,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更是达到6012亿美元,增长9.6%,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9.3%。就安徽省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也实现了高速发展,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3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占出口总额的17.2%,2012年出口达到32.1亿美元,涌现出一批诸如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如何客观地看待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如何系统分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如何优化出口竞争力路径,如何得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这一主线,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入手,构建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影响因素,探索了提升策略。本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基于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系统分析,探索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提升最优路径。宏观层面,提出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出口信保支持、促进特殊监管区发展、提升科技兴贸平台建设、增加资金及制订规划引导等建议,促进出口竞争力提升,抢占国际市场;微观层面,通过指导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出口技能、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管理层支持等,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2、构建了相对全面严密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体系。建立了系统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MI(Michaely指数)和TCI(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三大指标评价体系,运用2003年以来的历年资料,全面分析、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得出高新技术中部分产品(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等)具有一定出口竞争力等结论。3、运用博弈论探讨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中小科技型生产企业和出口代理公司博弈及均衡,研究努力水平可观测、不可观察、外部可监控等情况下激励合同机制设计,促使出口代理商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投入,以更高价格销售产品,与中小科技型生产企业分享利润,并鼓励企业出口流程再造。4、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Eviews软件,进行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定量分析了研发投入(R&D)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间的关系,得出加大R&D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线性关系)的结论,由此建议加大企业研发投入。5、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策略。通过分析创新能力、经费投入、出口机制和相关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出口定位、金融发展、机制改进、管理提升等策略。从高新企业出口动机、出口技能、出口融资、出口收汇、出口利润、出口风险等角度,全方位提升出口竞争力。
王嘉珏[9](2011)在《浙江:举办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研讨培训班》文中指出11月16日~18日全省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研讨培训班在杭州举办。浙江省各市、县(市、区)科技局,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科技中介组织等负责同志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省科技厅举办本次金融培训班,是根据国家科技部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和省政府
黄小晶[10](201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议案》文中研究指明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经福建省人民政府研究通过,现提请审议。省长:黄小晶2011年1月1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前言"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海峡西
二、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居全国第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居全国第二(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
2.1.1 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 |
2.1.2 出口信用保险的分类 |
2.1.3 出口信用保险的特点 |
2.2 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分析 |
2.2.1 微观层面作用分析 |
2.2.2 宏观层面作用分析 |
第三章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
3.1 江苏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
3.1.1 出口贸易规模分析 |
3.1.2 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
3.1.3 主要出口贸易地区分布 |
3.2 江苏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 |
3.2.1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分析 |
3.2.2 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及赔付支出分析 |
3.2.3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业务结构分析 |
3.3 出口信用保险对江苏出口贸易的支持现状分析 |
3.3.1 主要承保出口行业分析 |
3.3.2 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趋势分析 |
第四章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的变量、数据来源及方法 |
4.2 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4.2.1 单位根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2.3 回归分析 |
4.3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费率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3.3 回归分析 |
4.4 出口信用保险已决赔款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4.4.1 单位根检验 |
4.4.2 协整检验 |
4.4.3 回归分析 |
4.5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省出口贸易的行业层面实证分析 |
4.5.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5.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3 单位根检验 |
4.5.4 协整检验 |
4.5.5 回归分析 |
4.6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的行业对比实证检验分析 |
4.6.1 B行业 |
4.6.2 A行业 |
4.6.3 C行业 |
4.6.4 对比分析 |
4.7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
5.1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
5.1.1 出口信用保险需求侧存在的问题 |
5.1.2 出口信用保险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
5.2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出口信用保险组织管理、预算管理与监管运行体系不健全 |
5.2.2 政策性保险的经营定位导致承保效率不高 |
5.2.3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策略不能很好地贴合市场需求 |
5.2.4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缺乏创新能力,服务对象范围窄 |
5.2.5 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营销策略运用不足,出口企业认知度低 |
5.3 提升信用保险对江苏出口贸易支持作用的对策建议 |
5.3.1 改进与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的监督管理机制 |
5.3.2 深化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与市场化相结合 |
5.3.3 提高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能力 |
5.3.4 促进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创新,优化业务结构 |
5.3.5 建立信保机构与出口企业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工作回顾 |
二、2019年工作安排 |
(一)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
(二)咬定三大攻坚战目标不放松,确保取得决定性进展 |
(三)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四)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
(六)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七)切实抓好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
(八)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
(九)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2019年省十件民生实事 |
(5)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背景 |
(二) 研究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关于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关于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一、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概念界定 |
(一) 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定义 |
(二) 对外贸易政府管理主体 |
(三) 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原则与取向 |
二、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基本特征 |
(一) 宏观性 |
(二) 统一性 |
(三) 协调性 |
(四) 政治性 |
(五) 国际性 |
三、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理论依据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 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 新贸易理论 |
第二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发展历程与成就 |
一、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演变及特点 |
(一) 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演变 |
(二) 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演变特点 |
二、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
三、当前江苏省对外贸易运行成效 |
(一) 对外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
(二) 对外贸易结构持续升级 |
(三) 新业态发展提速 |
第三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对外贸易政府管理调控机制 |
(一) 市场易受到政府权力束缚 |
(二) 对外贸易政府管理职能呈现碎片化 |
(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完善 |
(四) 外贸政府管理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
二、对外贸易长期发展目标不明确 |
(一) 对外贸易布局不优化 |
(二) 自主出口品牌数量较低 |
(三) 新业态发展进度较慢 |
三、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
(一) 对外贸易促进组织机构体系不完善 |
(二)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水平不高 |
(三) 贸易救济体系不完善 |
(四) 涉外金融支持外贸力度较弱 |
第四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一、对外贸易政府管理体系不完善 |
(一) 缺乏对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认识 |
(二) 缺乏统一的外贸政府管理协调主体 |
(三) 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四) 缺乏外贸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 |
二、对外贸易战略格局目标模糊 |
(一) 缺乏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目标体系 |
(二) 品牌建设水平较低 |
(三) 新业态发展监管政策瓶颈多 |
三、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 |
(一) 对外贸易促进机构的定位和管理存在弊端 |
(二)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范围较小 |
(三) 贸易救济手段不丰富 |
(四) 涉外金融政策和工具不完善 |
第五章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借鉴 |
一、对外贸易大国的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情况 |
(一) 美国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情况 |
(二) 欧盟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情况 |
(三) 日本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情况 |
二、国内其他省份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先进经验 |
(一) 广东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先进经验 |
(二) 浙江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先进经验 |
三、启示 |
(一) 国家利益是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根本目的 |
(二) 简政放权,增加贸易自由度 |
(三)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贸易质量 |
(四) 转变角色,服务至上 |
第六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坚持新时期对外贸易政府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一) 改革创新 |
(二) 开放和良性竞争 |
(三) 服务者的角色定位 |
(四) 注重多种所有制主体的诉求表达 |
二、重塑对外贸易政府管理体系 |
(一) 减少直接干预,实现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
(二) 加快整合外贸政府管理职能 |
(三) 推进对外贸易领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四) 建立“江苏省对外贸易调控政策效果评价体系” |
三、构建对外贸易长期发展规划 |
(一) 优化对外贸易发展布局 |
(二) 提升出口品牌建设 |
(三) 加快新业态发展进度 |
四、提升对外贸易服务基准 |
(一) 健全对外贸易促进机制 |
(二) 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
(三) 完善贸易救济机制 |
(四) 推动涉外金融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信用保险理论 |
2.2 国际贸易理论 |
2.3 战略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 云南省外经贸发展与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 |
3.1 云南省外经贸发展现状 |
3.1.1 对外贸易情况 |
3.1.2 云南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
3.1.3 云南省外经贸发展机遇 |
3.1.4 云南省外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云南外经贸发展情况 |
3.2.1 出口信用保险的内涵 |
3.2.2 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历程 |
3.2.3 云南省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PSET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Legal) |
4.1.2 经济环境(Economic) |
4.1.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Cultural) |
4.1.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现有竞争对手 |
4.2.2 潜在竞争对手 |
4.2.3 买方议价能力 |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4.2.5 替代品威胁 |
4.3 核心竞争力分析 |
4.3.1 战略一致性分析 |
4.3.2 产品特性分析 |
4.3.3 可持续性分析 |
4.3.4 卓越性分析 |
4.4 SWOT分析 |
4.4.1 机会和威胁 |
4.4.2 优势和劣势 |
4.4.3 建立内外部因素评价模型 |
4.4.4 匹配SWOT模型 |
5. 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发展战略 |
5.1 发展定位和指导思想 |
5.1.1 发展定位 |
5.1.2 指导思想 |
5.2 发展重点 |
5.2.1 明确业务目标 |
5.2.2 调整业务结构 |
5.2.3 改进渠道建设 |
5.2.4 提升客户服务 |
5.2.5 强化经营管理 |
5.2.6 加强风险管控 |
5.2.7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3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
5.3.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
5.3.2 选准用好干部 |
5.4 建立高效运营机制 |
5.4.1 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
5.4.2 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
5.4.3 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
5.5 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
5.5.1 使命和愿景 |
5.5.2 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
5.5.3 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 |
5.5.4 团队理念和执行理念 |
5.5.5 学习理念和沟通理念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参与原因及规模 |
2.1.1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解释出口原因 |
2.1.2 出口与生产率、利润率关系 |
2.1.3 企业出口参与的条件 |
2.1.4 企业出口的影响因素 |
2.2 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理论研究 |
2.2.1 竞争力的经典理论 |
2.2.2 TCI、MI、GL三大竞争力指数 |
2.2.3 博弈论角度的高新产品出口分析 |
2.2.4 引力模型与出口竞争力提升 |
2.3 出口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 |
2.3.1 微观角度:企业的选择 |
2.3.2 宏观角度:政府的需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历史演变 |
3.1.1 出口管理的历史演变 |
3.1.2 出口发展的最新动向 |
3.1.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走高 |
3.1.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 |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区域比较 |
3.2.1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体情况 |
3.2.2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区域情况比较 |
3.2.3 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较 |
3.3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行业比较 |
3.4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宏观政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创新能力 |
4.2 经费投入 |
4.2.1 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
4.2.2 R&D投入的计量模型分析 |
4.3 出口机制 |
4.3.1 出口加工区的促进作用分析 |
4.3.2 职能部门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
4.4 相关政策的影响 |
4.4.1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与竞争力 |
4.4.2 退税率、汇率、利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
5.1 出口定位 |
5.1.1 出口技能与出口竞争力 |
5.1.2 发展层次与出口竞争力 |
5.1.3 人力资本与出口竞争力 |
5.1.4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 |
5.2 金融业发展 |
5.2.1 人民币跨境结算效应 |
5.2.2 出口信保的保驾护航 |
5.3 出口机制改进 |
5.4 相关政策建议 |
5.5 出口管理水平提升 |
5.5.1 依靠政策规划强力引导发展 |
5.5.2 借助平台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
5.5.3 优化环境促进高新产品出口 |
5.5.4 有关高新产品出口政策建议 |
5.5.5 高新产品出口的机遇和挑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研究: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 |
6.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
6.1.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
6.1.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 |
6.1.3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点 |
6.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
6.2.1 基于TCI、MI和GL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影响因素 |
6.3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
6.4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
6.5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业政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四、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居全国第二(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江苏出口贸易研究[D]. 钱珍. 江苏大学, 2019(05)
- [3]政府工作报告[N]. 马兴瑞. 南方日报, 2019
- [4]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J].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人大(公报版), 2018(05)
- [5]江苏省对外贸易政府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D]. 侯颖楠.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05)
- [7]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杨娴. 云南大学, 2016(05)
- [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 徐厚永.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9]浙江:举办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研讨培训班[J]. 王嘉珏. 今日科技, 2011(11)
- [10]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议案[J]. 黄小晶.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