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佩克:增产能否救市(论文文献综述)
田冉冉,杨言洪[1](2021)在《全球能源变局下海湾产油国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能源问题与气候变化问题高度融合,全球能源系统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加剧了能源转型的不确定性和石油市场供需失衡的影响,世界能源前景面临巨变。高度依赖石油财政的海湾国家亟需寻求适应性战略,以应对经济难局。财政紧缩政策和产油国联合减产等纾困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但要实现经济自主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快重塑地区国家经济结构。长期来看,经济多元化仍应是海湾产油国应对全球能源变局的战略方向,而重视发挥石油产业在转型期间的战略作用,将碳循环经济作为多元化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石,依然是海湾产油国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吴从新[2](2019)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混频数据模型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
王君妍[3](2018)在《互文性理论视角下解释性翻译法研究 ——以能源类新闻翻译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文本并非处于封闭状态,诸多要素在文本内部及周遭信息网络大环境中相互投射,呈现出强互文性特点。因此在翻译新闻类文本时,有效识别原语新闻中的互文性有利于译者全面正确地了解原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恰当的翻译技巧,则能有效增强译语文本的传播性。本文以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网站主页、期刊中发布的能源新闻中文翻译为研究语料,以Hatim和Mason提出的主动互文性与被动互文性为理论支撑,探究当原语新闻互文性明显时,如何恰当运用解释性翻译法处理译文,提高译语新闻可读性。研究表明,能源新闻互文属性较强,译者准确识别互文符号,迅速抓取文本主动或被动互文信息,通过增补、替补方式进行解释性翻译,重构译文,明晰译文逻辑,能显着扫除读者理解障碍,增强目的语新闻文本的可传播性。
范金榜[4](2017)在《反向石油危机中欧佩克产量政策选择逻辑 ——以本世纪两次反向石油危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向石油危机是指短期内国际油价暴跌,并且在较低水平持续一段时间,对以石油出口作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石油出口国的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形。反向石油危机由供给、需求、金融市场因素、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供需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不同时期的反向石油危机爆发原因存在区别,从类别上可以将反向石油危机区别为需求不足主导的反向石油危机和供给过剩的反向石油危机。欧佩克在国际石油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欧佩克组织的目标包括实现合理油价和获得市场份额两点。调节石油产量是欧佩克在现代石油市场中为实现组织目标通常采取的政策。欧佩克内两类成员国温和派国家和激进派国家的博弈决定欧佩克的石油产量政策选择。欧佩克组织内的权力分布并不均匀,以沙特为首的温和派国家处于欧佩克组织内的核心地位,主导欧佩克产量政策的制定。2008-2009年和2014-2016年爆发的两次反向石油危机分别由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因素主导,主导因素的不同导致欧佩克在跌幅相似的两次反向危机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产量政策。在需求不足主导的反向危机中,油价成为欧佩克成员国共同关注的对象,欧佩克易于达成减产的协定以提振油价;在供给过剩主导的反向危机中,相对于油价而言温和派国家更加重视本国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地缘政治因素在决定石油产量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反向石油危机的概念、表现以及欧佩克的影响力、内部分类及其产量政策。第二部分以2008-2009年和2014-2016年两次反向危机为例,分析两次反向危机产生的原因、欧佩克的产量政策以及产量政策制定过程中成员国的博弈。第三部分在对比研究两次反向危机中欧佩克所采不同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欧佩克内的权力分布、话语权占优势的成员国在制定石油产量政策时关注的焦点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于欧佩克政策形成的影响,并评估欧佩克减产政策可能取得的效果。
吴成良,吴志华,谢亚宏,朱玥颖[5](2015)在《油价暴跌,背后几多玄机?》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带来极大影响。价格下跌背后,各种论调纷纭。油价下跌对世界经济和能源格局将带来何种影响?油价下行压力是否将持续? 黄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安德鲁·霍兰德(美国智库美国安全项目高?
邹志强[6](2013)在《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走向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前台和中心,通过快速推进制度化建设和连续举办多次首脑会议,G20取得了丰富成果,也获得了巨大影响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沙特作为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的G20成员,对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行深入研究也具有了日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构建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全球经济治理是指主权国家及其延伸力量通过具有约束力和规范作用的国际机制和规则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维持正常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而采取的联合行动或措施。国家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主体,全球经济治理实质上是国际社会的权力与结构格局及其变动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反映。全球经济治理主要针对全球经济发展与失衡带来的全球性经济问题,通过治理实现全球贸易、金融、货币、资本、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机制的稳定与平衡。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可以分为全球贸易治理、全球金融(货币)治理、全球投资治理、区域经济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等五个方面。沙特拥有的诸多优势与条件使其在G20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沙特之所以能在G20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根本上来说在于沙特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其拥有的多重代表性、丰富油气资源、巨额金融资金、温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及独特“软实力”等方面。沙特拥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强烈愿望,努力发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大国作用,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主要体现在全球石油贸易、“石油金融”、“石油美元”、伊斯兰金融、主权财富基金、海湾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在G20框架之下,沙特的全球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它增强了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机制的代表性、合法性与有效性,提升了G20的权力地位,而G20也成为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领域及其治理中占有关键而重要的地位。沙特依托自身固有优势在全球石油贸易与权力格局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发挥着全球石油供应浮动国、机动国的角色,稳健、温和、合作性的石油政策也使其受到世界各方信任与支持,同时作为OPEC的核心成员也使沙特可以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其次,沙特在“石油金融”、伊斯兰金融领域及其治理中占有关键的基础地位。依托巨额石油美元,沙特的金融实力与影响力不断上升,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沙特在“石油金融”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实体基础地位,也是左右伊斯兰金融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力量。再次,“石油美元”是沙特参与全球投资和经济治理的重要权力基础。沙特依托巨额“石油美元”成为国际资本和投资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沙特的投资以及由此带动的海湾地区及全球石油美元的投资动向深深地影响着全球投资市场及其格局,沙特以其重要地位在当今有关“石油美元”与主权财富基金的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海合会是沙特参与区域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沙特在海合会中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参与区域经济治理也是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沙特的对外经济影响力和全球经济治理作用在海合会的依托下呈现出放大效应。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不断上升,但在短期内对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期待过高也不现实。从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来看,沙特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影响力,具有较强的联合他国扩大影响的能力,在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和地位也逐步提高,通过G20这一机制更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大国之一,也是当今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沙特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国家实力地位和对外关系的特殊性使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也受到较为明显的制约。
周建元[7](2011)在《调控型公共财政论》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选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都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认识公共财政体制则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出现过生产建设财政、双元财政和公共财政三种财政模式。我国现有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财政从竞争性领域大幅度收缩乃至彻底退出。根据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能够较好地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能够较好地解决财政“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但无法应对经济周期波动这一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敌,在我国处于内外经济非均衡这一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己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提出了调控型公共财政这一新理论,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我国乃至当前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应该采取的财政模式,也是可以预见的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财政模式。一是社会的分工和发展要求财政具有公共性。财政的公共性,是指财政应具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公共财政的形成是导源于社会分工。分工导致社会产品分化为盈利性产品和非盈利性产品,盈利性产品可以由市场机制有效提供,非盈利性产品则必须由公共财政提供,因此,社会要发展,需要以财政的公共性为前提。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财政具有反周期能力。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平衡性,其表现就是经济的周期性。世界经济从亚当·斯密时代、马克思时代、凯恩斯时代到最近的“次贷危机”时期,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始终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始终无法消除,只有运用财政手段调控才能使市场的非均衡性得到缓解,这就要求现代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财政模式的选择带来了三大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要求我国财政必须具有公共性和调控性。一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部经济冲击持续存在,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平衡的巨大威胁。二是我国财政模式的选择存在效率约束条件。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出现了要素成本上升、三大战略性产业见顶、人口老龄化过快等问题,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大滞胀问题。三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而且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还会进一步加大。新中国财政经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后三十年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经济体制。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模式变更的基本脉络是从调控型财政模式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模式,这一过程的终点应该是财政公共性和调控性的平衡点。公共财政能够与原生的市场经济相匹配,这是其与生产建设型财政的本质区别,但公共财政不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不能很好地应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公共财政因此又是一种消极的财政体制。公共财政的理论渊源是经济自由主义,其政策主张的实质就是自由放任,这种主张纯粹是从财政收支平衡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消极落后的财政模式。单纯的公共财政体制,将使财政体制丧失资源配置职能和“相机抉择”能力。本研究构建了财政效率全覆盖模型,并结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研究了我国公共财政带来的效率损失。笔者根据三种财政模式设计了三种财政政策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实施纯公共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将难以应对外部冲击而陷于崩溃,财政自身也难保。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上“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是我国政府财政思想的主流;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现象,公共财政具有遏制“投资饥渴症”和经济“过热”的功能;公共财政在保持收支平衡和方便管理上,均具有操作性上的明显优势。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扬弃,调控型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包括公共财政目前的所有范围,以弥补市场的失灵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但由于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长期存在,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管理始终要把调控性放在重要地位,并兼顾领先经济周期和适应经济周期的双重需要。总之,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对于生产建设财政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继承和发展,能将财政的调控性和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是符合我国和世界市场经济国家需要的财政模式。我国财政模式从公共财政过渡到调控型公共财政,将是一个革命性突破和财政管理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了现代财政的“双性定律”。本研究认为“调控性”和“公共性”这“双性”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内涵,是具有永恒性的范畴,也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属性,必须上升为定律,即“财政双性定律”,为世界各国制定财政政策提供依据。(2)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只解决了市场的结构缺陷,并没有解决市场的波动性缺陷,因而公共财政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才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调控型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3)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滞胀理论。由于面临着要素成本低廉优势正在被急剧削弱、三大战略性产业出现见顶迹象、人口老龄化可能提前到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引擎开始出现衰竭问题,我国今后要不断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这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轮番上涨,并将不断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我国经济可能落入“中国式滞胀陷阱”。(4)认为我国目前的公共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极财政观。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是与“自由放任”的亚当·斯密时代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公共财政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实现均衡,否认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因而主张放弃财政的调节职能,听任市场自由波动。在我国今后经济崛起的非均衡国际经济环境下,运用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导致我国经济难以稳定增长。(5)提出了“调控性-公共性”这一财政体制分析框架。所有财政体制选择的分析都离不开历史分析,研究历史数据和历史事件是财政体制选择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财政历史的过程中,大多仅停留在集权和分权的分析上。本研究通过建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调控性一公共性”分析盒式框架,分析了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趋势,且分析结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是令人满意的。
黄莺,张茂荣[8](2011)在《国际能源机构第三次“释储”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6月23日,国际能源机构突然宣布,未来30天将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弥补因利比亚原油出口中断造成的供应缺口。此举是对欧佩克拒绝增产的强硬回应,也可能预示战略石油储备的功能出现重大调整。①未来一段时间,全球
季托[9](2011)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行为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石油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世界各地分布极其不均衡,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石油价格长期稳定而且相对低廉,很少有学者关注石油价格的波动,70年代中后期的两次战争引起了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剧烈波动,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更是上升迅速,一路高涨,而且波动频繁,除了给工业化国家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对油价波动原因及其预测模型的广泛研究,油价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首先以时间为主线,根据研究方法和角度选取的不同分类、整理了相关石油价格的研究文献,将其归为三大类:非正式模型、理论模型和模拟模型。其中,非正式模型主要指的是经济学家对石油价格和石油市场结构的观点,这方面的文章对相关石油政策的制定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石油价格预测的理论模型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石油资源拥有者如何使用市场支配力;模拟模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另一个系统替代原系统的方法,属于定量模型,这种模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研究增多。其次,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看成一个系统,影响因素包括OPEC的产量、全球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产油国的突发政治事件、经济危机、自然环境变化等等是系统中的要素,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是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系统的结构,即石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影响因素与石油市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体现了系统的功能,表现在石油价格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寻找新的稳定区域。并进一步从九个方面分析了这个系统的复杂性,并以涌现和学习特性为例阐述了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系统具有“人”的智能行为,石油价格波动不仅受到系统因素中人的决策影响,最重要的智能行为体现在其具有历史性、记忆性和自动生长性。再有,从复杂系统的表征能力出发,整理了从1970年到2010年间对石油价格波动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自然各领域,并对其进行简单的量化最后,在TEI@I方法论的基础上,依据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系统智能行为,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不确定推理的石油价格预测支持系统模型框架,加强了专家模块在知识库中的功能,更好地诠释了“人-机结合”处理问题的模式,并以对突发事件的预测为例,利用不确定性推理公式简单介绍专家系统中预测石油价格的操作方法。
黄佳音[10](2010)在《聚焦失衡 在不确定中谋求发展——“2011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之国际篇》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危机,影响广泛而深刻,加速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在经历了超常规的全球联合救助经济行动之后,世界经济止跌回升,但主要国家复苏步调不一,世界经济前景依然混沌不清。由于量化宽松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被普遍采用,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竞相贬值,汇率争执喋喋不休,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通胀之潮激流暗涌??全球化带来的不平衡问题,反过来开始成为全球化的制约,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分治化的矛盾日益明显。然而,人类面临的难题远非经济本身。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全面制约,而且日益频发的各类灾害不断"提醒"人类需要整体反思过去的增长模式。在当前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世界充满困难、矛盾和冲突,形势也非常混乱、混沌和多变,表现为各种力量交错发展,大国博弈精彩上演,全球能源市场不断震荡颠实。2010年,国际油价围绕70?85美元/桶反复震荡,涨幅远远落后于再创新高的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于2010年12月8-9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办了"2011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本次会议有四个议题,分别是:1)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与主要国家宏观政策趋势;2)全球油气上游投资与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形势;3)"十二五"中国经济及炼油行业发展对石油市场的影响;4)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与政策前瞻。14位专家应邀在本届会议上发言,与各方代表共同探讨了"后危机"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石油市场发展的趋势和突出特点。本篇将聚焦会议的前两个议题,即国际部分,撷取与会专家的核心观点,与本刊读者分享他们的智慧思想。
二、欧佩克:增产能否救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佩克:增产能否救市(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能源变局下海湾产油国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全球能源发展新态势 |
(一) 能源转型趋势 |
(二) 能源转型速度 |
(三) 国际石油市场变局 |
二、 海湾产油国的短期应对路径: 财政紧缩与联合减产 |
三、 海湾产油国的长期战略选择: 碳循环经济与经济多元化 |
(一) 发挥石油产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作用 |
1. 石油需求前景 |
2. 碳循环经济 |
3. 可行性措施及现实挑战 |
第一,新型技术投入。 |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创建新型商业模式。 |
第四,建立支持性政策。 |
(二) 推动经济多元化转型 |
四、 结语 |
(3)互文性理论视角下解释性翻译法研究 ——以能源类新闻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二部分 翻译稿 |
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
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 |
1.1 项目概况 |
1.2 研究意义 |
第2章 互文性理论概述 |
2.1 互文性的发展 |
2.2 Hatim和 Mason的互文性理论 |
第3章 解释性翻译法 |
3.1 解释性翻译法的含义 |
3.2 互文性视角下的解释性翻译 |
第4章 解释性翻译法在能源新闻汉译中的应用 |
4.1 解释性增补 |
4.1.1 补充背景信息 |
4.1.2 补充省略部分 |
4.1.3 补充修辞意义 |
4.2 解释性替补 |
4.3 解释性重构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发现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反向石油危机中欧佩克产量政策选择逻辑 ——以本世纪两次反向石油危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欧佩克组织性质 |
二、欧佩克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力 |
三、欧佩克的石油政策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论文的特色以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反向石油危机与欧佩克的产量政策 |
第一节 反向石油危机辨析 |
一、反向石油危机的概念及表现 |
二、反向石油危机和石油危机的本质区别 |
三、反向石油危机下影响油价的因素 |
第二节 欧佩克的产量政策 |
一、产量政策:欧佩克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工具 |
二、欧佩克内部关于产量政策的博弈 |
第三节 欧佩克的影响力与产量政策的局限性 |
一、欧佩克影响力来源 |
二、欧佩克产量政策的局限性 |
第三章 2008-2009年反向危机中欧佩克产量政策选择逻辑 |
第一节 反向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
一、反向危机的爆发 |
二、2008-2009年油价暴跌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反向危机中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减产 |
一、欧佩克的减产政策 |
二、主导欧佩克产量政策的因素:稳定油价 |
三、减产政策的效果:油价快速反弹 |
第三节 减产协议获得成功的原因 |
一、政治因素:欧佩克成员国的内部妥协 |
二、需求因素:经济的快速复苏 |
三、金融因素:美元贬值 |
第四章 2014-2016年反向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价格危险点的出现 |
一、欧佩克石油的可替代性 |
二、价格危险点的两面性 |
第二节 主导因素分析:供给过剩 |
一、国际石油市场的新成员:美国页岩油 |
二、化石能源的挑战:蓬勃发展的新能源 |
三、供给过剩主导的反向石油危机 |
第三节 经济下行、库存增加导致的需求疲软 |
一、世界经济进入"新平庸"时代 |
二、原油库存增加 |
第四节 金融市场因素分析 |
一、投机因素 |
二、货币因素 |
第五章 欧佩克产量政策选择困境 |
第一节 反向危机前期的欧佩克产量政策 |
一、产量政策的核心:不减产 |
二、组织内部关于产量政策的博弈 |
第二节 产量政策选择困境的内部原因分析 |
一、组织内成员国关于市场份额的竞争 |
二、中东地缘政治矛盾激化 |
三、20世纪80年代欧佩克配额制度失败带来的阴影 |
第三节 产量政策选择困境的外部原因分析 |
一、沙特、俄罗斯、美国页岩油厂商对于市场份额的竞争 |
二、石油权力的转移 |
第六章 欧佩克产量政策的选择逻辑及减产协议的未来 |
第一节 核心成员国主导欧佩克产量政策的制定 |
一、欧佩克核心成员国:以沙特为首的温和派国家 |
二、温和派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
第二节 关注焦点的轮换主导石油政策的选择 |
一、需求下降主导的反向石油危机中的政策焦点:合理油价 |
二、供给增加主导的反向石油危机中的政策焦点:市场份额 |
第三节 :地缘政治因素对于欧佩克政策制定的影响上升 |
一、2008-2009年反向石油危机时欧佩克内外关系 |
二、美国战略收缩后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
第四节 多重博弈下的减产协议及其未来 |
一、本次反向石油危机中的首份减产协议 |
二、减产协议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有关图表一览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论文总体思路与结构 |
四、 论文研究方法 |
五、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认知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一、 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初探 |
二、 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变化 |
三、 全球经济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
第三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基本范畴 |
一、 全球贸易治理 |
二、 全球金融(货币)治理 |
三、 全球投资治理 |
四、 区域经济治理 |
五、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身份、动因与权力 |
第一节 沙特能源大国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动因分析 |
一、 “石油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二、 突出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权力地位的要求 |
三、 多重国际身份、追求大国地位的需要 |
四、 “复合民族主义”理念与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条件分析 |
一、 沙特拥有多重代表性 |
二、 沙特拥有丰富油气资源 |
三、 沙特拥有巨额石油美元 |
四、 沙特拥有内政外交条件 |
五、 沙特拥有独特“软实力” |
第四节 沙特在 G20 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
一、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沙特 |
二、 G20 视角下的沙特与全球经济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特与全球贸易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沙特的对外贸易概况 |
二、 沙特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
一、 全球石油贸易体系概述 |
二、 沙特的石油战略政策演变及其特点 |
三、 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四、 OPEC 视角下的沙特与全球石油贸易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特与全球金融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沙特金融发展概述 |
二、 沙特在全球金融治理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石油金融”治理中的实体基础地位 |
一、 “石油金融”概述 |
二、 “石油金融”视野下的沙特与全球金融治理 |
第三节 沙特在伊斯兰金融治理中的推动作用 |
一、 伊斯兰金融简介 |
二、 沙特的伊斯兰金融发展及政策 |
三、 伊斯兰金融视野下的沙特与全球金融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特与全球投资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投资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沙特对外投资与外来投资概述 |
二、 沙特在全球投资治理中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石油美元”治理中的关键地位 |
一、 “石油美元”简介 |
二、 “石油美元”与主权财富基金 |
三、 “石油美元”视野下的沙特与全球投资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沙特与区域经济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区域经济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中东海湾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概况 |
二、 沙特在区域经济治理中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海合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
一、 海合会经济合作进程简介 |
二、 全球经济治理视野下的海合会 |
三、 海合会视野下的沙特与区域经济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表现评价 |
一、 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分析 |
二、 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评价 |
三、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约因素与前景展望 |
一、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约因素 |
二、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调控型公共财政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研究的重大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2 我国的主要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3 我国财政体制中国有经济地位的相关理论综述 |
1.2.4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5 微观运行层面的财政理论综述 |
1.2.6 对国内外财政体制理论的总体评述 |
1.3 本研究采用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 |
1.3.1 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
1.4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调控型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下现代财政体制的必然选择 |
2.1 公共性及公共财政的内涵分析 |
2.1.1 对财政公共性的分析 |
2.1.2 对公共财政基本内涵的分析 |
2.1.3 公共性与财政、经济的两大矛盾分析 |
2.2 历史的新视角:财政公共性的成因分析 |
2.2.1 社会分工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
2.2.2 社会分工必然产生财政的公共性 |
2.2.3 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要保持财政的公共性 |
2.2.4 财政公共性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
2.2.5 关于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帕累托效率分析 |
2.2.6 推进社会分工是永恒的主题,公共财政规模将持续扩大 |
2.3 关于现代经济非均衡性问题的分析 |
2.3.1 市场经济初期的经济非均衡性及其后果分析 |
2.3.2 宏观经济非均衡的激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
2.4 市场经济非均衡的必然性:从均衡工具得出的非均衡结论 |
2.4.1 凯恩斯主义并不能消除市场经济的内在非均衡性 |
2.4.2 经济动态分析: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有强化的趋势 |
2.5 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调控型公共财政具有必然性 |
2.5.1 财政公共性的历史地位分析 |
2.5.2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体制必须具有调控性 |
2.5.3 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三大约束条件分析 |
3.1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外部约束条件:小国经济体论 |
3.1.1 一个误区: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吗? |
3.1.2 我国转轨经济下的IS-LM-BP模型均衡分析 |
3.1.3 内外均衡的米德冲突及财政政策的作用分析 |
3.2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效率约束条件:大滞胀论 |
3.2.1 经济引擎已经出现衰竭征兆:我国实体经济将中长期下行 |
3.2.2 虚拟经济膨胀的内生化:论我国的中长期结构性通胀 |
3.2.3 “中国式滞胀”与“欧美式滞胀”的内在区别 |
3.2.4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经济下滑 |
3.2.5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资产膨胀 |
3.3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社会公平收入约束条件:分配失衡论 |
3.3.1 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3.3.2 我国分配的现状及国内外比较研究 |
3.3.3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历史规律分析 |
4.1 调控性和公共性的冲撞:我国财政体制历史演变的总规律 |
4.1.1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总体阶段划分 |
4.1.2 基本脉络:从调控型财政体制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 |
4.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
4.2.1 我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形成 |
4.2.2 1953-1967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
4.2.3 1968-1970我国财政体制的再度集中及原因分析 |
4.2.4 1971-1979年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
4.3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分析 |
4.3.1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分析 |
4.3.2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演变及内在规律分析 |
4.3.3 我国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意义分析 |
4.4 集权与分权的复合体:分税制及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
4.4.1 分税制:在财政分权的名义下矫正财政的过度分权 |
4.4.2 构建公共财政:力图改变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
4.5 走向财政集权:两次金融危机及两次财政矫正 |
4.5.1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1998-2004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
4.5.2 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2010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种消极财政体制: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缺陷分析 |
5.1 公共财政与纯公共财政的辨析 |
5.1.1 目前国内外对“公共财政”的界定缺乏学术价值 |
5.1.2 “纯公共财政”概念的引入 |
5.1.3 本研究的“公共财政”严格限定于“纯公共财政” |
5.1.4 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是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的突破 |
5.2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归宿 |
5.2.1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其主张分析 |
5.2.2 公共财政的经济学理论渊源:古典经济学 |
5.3 核心职能的缺失:对公共财政职能的分析 |
5.3.1 国内外有关财政职能界定的主要观点 |
5.3.2 关于财政投资职能的一般规范分析 |
5.3.3 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分析 |
5.3.4 借鉴:德国经济崛起时的财政职能定位分析 |
5.4 无法相机抉择:公共财政的政策障碍效应分析 |
5.4.1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分析 |
5.4.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关键在于运用公共投资手段 |
5.4.3 总体评价:公共财政理论是缺陷明显的理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一种低效率财政体制: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效率损失的实证分析 |
6.1 财政效率及财政效率模型的设计和运用分析 |
6.1.1 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辨析 |
6.1.2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投资效率的全覆盖模型 |
6.1.3 开放经济条件下衡量我国财政效率的主要指标 |
6.1.4 简化后的我国财政预算内支出效率全覆盖模型 |
6.2 三种方案:对我国2008年后积极财政政策效率的分析 |
6.2.1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
6.2.2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
6.2.3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三种应对方案的设计思路 |
6.2.4 实施“方案一”的效率损失测算 |
6.2.5 实施“方案二”的效率改善状况分析 |
6.2.6 在“次贷危机”下实施“方案三”的效率损失测算 |
6.3 对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
6.3.1 三种方案带来的总效率变化分析 |
6.3.2 三种方案下的我国失业率变化分析 |
6.3.3 三种方案带来的财政收入变化分析 |
6.4 财政调控优于货币调控:对2009-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分析 |
6.4.1 2009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财政政策效率尚未充分挖掘 |
6.4.2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货币政策被过度使用 |
6.4.3 “次贷危机”下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及效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成因分析 |
7.1 “量入为出”在我国历史上是主流财政思想 |
7.1.1 “量入为出”是与“治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
7.1.2 “量出为入”是与“乱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
7.1.3 “凯恩斯困局”及其启示 |
7.2 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问题 |
7.2.1 经济“过热”与公共财政的内在关系辨析 |
7.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超高增长速度 |
7.2.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共财政理论的阶段性分析 |
7.3 投资膨胀及投资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
7.3.1 预算内投资膨胀长期是我国经济膨胀的主要原因 |
7.3.2 投资多元化有利于减少预算内财政投资 |
7.3.3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有利于减少财政预算内投资 |
7.4 平衡财政收支缺口压力巨大 |
7.4.1 建国后长期实行平衡预算 |
7.4.2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 |
7.4.3 我国财政赤字可能不断扩大,公共财政理论依然会有市场 |
7.5 从年度平衡预算到周期性平衡预算存在巨大跨越 |
7.5.1 年度预算平衡明了但不利于反周期 |
7.5.2 周期性预算平衡具有调控性但比较复杂 |
7.6 对公共财政理论本身的认识也需逐步深化 |
7.6.1 我国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 |
7.6.2 全面认识公共财政的内涵还须结合研究国际经济思潮 |
7.6.3 我国传统财政思想对认识公共财政理论也具有重大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通往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之路 |
8.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分析 |
8.1.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
8.1.2 我国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 |
8.1.3 我国财政必须是公共性和调控性的有机结合 |
8.2 构建调控型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 |
8.2.1 坚持吸收公共财政体制已有成果的原则 |
8.2.2 坚持以财政的调控性应对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的原则 |
8.2.3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 |
8.3 构建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若干具体设想 |
8.3.1 改变财政管理思维,变财政集权为提高财政效率 |
8.3.2 改变财政投资观点,变削减乃至取消财政投资为财政适度投资 |
8.3.3 改变预算编制方式,变单一预算为复式预算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国际能源机构第三次“释储”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筹谋数月 |
二、显着特点 |
三、驱动因素 |
第一, 今年下半年原油市场供需矛盾将趋紧张。 |
第二, 欧佩克陷入分裂, 未能达成增产共识。 |
第三, 世界经济复苏速度放缓, 难以抵挡高油价冲击。 |
第四, 美国刺激经济政策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释储”成为非常选择。 |
四、影响和趋势 |
第一, “释储”短期内对国际油价形成明显冲击。 |
第二, “释储”难以影响国际油价的长期走势。 |
第三, 国际能源机构和欧佩克的博弈进入微妙期。 |
(9)国际石油价格波动行为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石油价格波动频繁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研究的创新点 |
1.3.5 研究框架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石油价格预测模型综述分析 |
2.1 石油峰值论 |
2.2 石油价格预测非正式模型 |
2.2.1 供需方面 |
2.2.2 其它影响因素 |
2.3 石油价格预测理论模型 |
2.3.1 Hotelling 模型 |
2.3.2 基于复杂科学的模型 |
2.4 石油价格预测模拟模型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文本挖掘(Text Mining) |
2.5 综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系统性 |
3.1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系统本质 |
3.1.1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系统含义 |
3.1.2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系统特性 |
3.2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系统复杂性 |
3.2.1 石油价格系统的复杂含义 |
3.2.2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3.3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系统的智能行为 |
3.3.1 影响石油价格因素中的决策者 |
3.3.2 石油价格系统的生长性 |
3.3.3 石油价格系统的简单记忆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油价格复杂系统的建模 |
4.1 石油价格系统的表征能力 |
4.1.1 石油价格的形成 |
4.1.2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分析 |
4.2 石油价格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
4.2.1 石油价格系统的自组织属性 |
4.2.2 基于自组织的石油价格预测模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人工智能推理机制的油价预测支持系统模型框架 |
5.1 石油价格预测系统的数据仓库 |
5.1.1 系统数据的收集和集成 |
5.1.2 数据仓库的结构 |
5.1.3 石油信息的文本挖掘流程 |
5.2 基于知识仓库与人工智能推理机制的石油价格预测模型框架 |
5.2.1 知识仓库模块 |
5.2.2 人工智能推理机制模块 |
5.3 实例分析—基于不确定性推理的石油价格预测专家支持系统 |
5.3.1 不确定性推理的几个公式 |
5.3.2 基于不确定性推理的油价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聚焦失衡 在不确定中谋求发展——“2011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之国际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经济复苏前景 |
1.复苏不均衡导致全球复苏颠簸蹒跚 |
2.2011年全球复苏面临更大挑战 |
3.经济刺激政策存在不良反应 |
二、中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
1.内部:警惕“中等国家陷阱” |
2.外部:让世界适应崛起的中国 |
三、国际石油市场及原油价格走势 |
1.短期:供需走向紧平衡 |
2.中期:全球原油产能建设快于需求增长, 油价将经历走低过程 |
3.传统经济学能否解释油价波动? |
四、货币战争及其影响下的石油市场风险 |
1.无锚的美元在经济危机中信用泛滥 |
2.美元阻击人民币 |
3.美元货币体系下中国石油产业面临多重风险 |
四、欧佩克:增产能否救市(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能源变局下海湾产油国的战略选择[J]. 田冉冉,杨言洪.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1(03)
- [2]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混频数据模型与实证研究[D]. 吴从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3]互文性理论视角下解释性翻译法研究 ——以能源类新闻翻译为例[D]. 王君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 [4]反向石油危机中欧佩克产量政策选择逻辑 ——以本世纪两次反向石油危机为例[D]. 范金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1)
- [5]油价暴跌,背后几多玄机?[N]. 吴成良,吴志华,谢亚宏,朱玥颖. 人民日报, 2015
- [6]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D]. 邹志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7]调控型公共财政论[D]. 周建元. 湖南大学, 2011(04)
- [8]国际能源机构第三次“释储”解读[J]. 黄莺,张茂荣. 国际资料信息, 2011(07)
- [9]国际石油价格波动行为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D]. 季托. 东北石油大学, 2011(11)
- [10]聚焦失衡 在不确定中谋求发展——“2011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之国际篇[J].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