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蟹种苗培育及稻田育种技术初探

南河蟹种苗培育及稻田育种技术初探

一、南方河蟹苗种培育及稻田养殖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会[1](2020)在《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又称河蟹或大闸蟹,是东亚地区土着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蟹类之一。尚不清楚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遗传特性,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性能和品质特性。因此本文比较了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系绒螯蟹的养殖性能、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差异,以期为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采用分子标记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了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四水系野生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7827~0.8580之间,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2.0722~2.4088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52101~0.87097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139~0.02796之间,四水系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不论是微卫星还是线粒体标记分析,南流江种群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均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瓶颈效应分析表明在符号检测和Wilcoxon符号检验的SMM模型下,四水系绒螯蟹种群均经历了瓶颈效应;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南流江种群独立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综上,通过微卫星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四水系野生绒螯蟹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相一致,瓯江和闽江种群更接近长江种群,而与南流江种群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绒螯蟹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2.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通过养殖实验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在扣蟹阶段生长性能、早熟率、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成蟹阶段生长性能、生殖蜕壳、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四水系扣蟹的平均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终体重以长江扣蟹最高。8-10月和10-11月四水系扣蟹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辽河扣蟹无早熟个体,其余三水系扣蟹存在一定早熟率,且差异显着(P<0.05)。辽河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而闽江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低,饲料系数最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7月)辽河蟹平均体重最高,生长后期(9-11月)长江蟹平均体重最高。3-5月和7-9月闽江蟹的WGR和SGR略高于辽河蟹和长江蟹。9月末雌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而雄体则持续到10月。9-11月闽江蟹性腺指数GSI增量最高,但11月长江蟹GSI最高。长江蟹成活率和产量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就终体重分布而言,长江雌体大规格(≥150.00 g/只)比例最高,辽河雄体大规格(≥200.00 g/只)比例最高,但不同水系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判断,在长江流域长江蟹养殖性能最优,闽江蟹性腺发育最晚,但性腺发育速度较快。这些研究结果将为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3.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PI组F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PI组F1雌体的WGR、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I组F1雌体成活率显着低于PHN组(P<0.05),雄体略低于PHN组;PHN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PI组F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PI组F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饲料系数显着低于PHN组(P<0.05);PHN组F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g的成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PI组F1TEY高于PHN组;就肥满度CF而言,PI组F1雌体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1龄早熟自交组F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饲料系数低的特点。4.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采用养殖实验、解剖、生化组成分析、脂肪酸分析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比较了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的肥满度、总可食率、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除三水系雌体GSI和雄体CF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HSI和MY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三水系绒螯蟹成蟹常规营养组成较为相近,除雌体肝胰腺中粗蛋白,雄体性腺中水分和总脂,肝胰腺中总脂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辽河种群雌体肝胰腺和性腺中C22:6n3(DHA)、C20:5n3(EPA)、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C18:2n6、C20:2n6以及则要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肌肉中DHA、雄体EPA和HUFA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4)辽河种群雄体性腺中牛磺酸Tau、色氨酸Trp和雌体肌肉中苏氨酸Thr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丙氨酸Ala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性腺中天冬酰胺Asn、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le和雄体肌肉中谷氨酰胺Gln均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性腺中主要呈味氨基酸为谷氨酸Glu和精氨酸Arg,肌肉主要呈味氨基酸为Glu、甘氨酸Gly、Ala和Arg。综上,三水系成蟹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但不同水系间DHA、EPA等脂肪酸和Tau、Trp、Thr等游离氨基酸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种质遗传特性有关。

周军,周刚,李旭光,邓燕飞,许郑超,陆全平[2](2020)在《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俗称河蟹)产业现状及产品质量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近十年来质量安全状况的前后变化。文章通过对河蟹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风险排查研究,分析了河蟹产业各环节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和主要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河蟹产业及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管理控制措施和监管政策,并对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对突发性的事件提供了应急预案,为中国河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13-28]

张小丽[3](2019)在《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都平原稻田资源丰富,有数百万亩冬水田,在不破坏耕作层、保证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继承传统并创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以水养鱼、以渔促稻、稻鱼互利、生态经济效益同增,为成都市破解渔业发展瓶颈提供有效途径,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成都平原非常适合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生产上呈现出多样性,已经有一定养殖面积及一定技术研究的有“稻-鱼”、“稻-虾”、“稻-鸭-鱼”、“稻-鳅”、“稻-蛙”、“稻-鳖”、“稻-蟹”七种生产模式。同时,政府支持力度也较大,成都市出台《现代渔业发展奖励补助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实现种养效益增收3亿元以上。但长期以来受技术、观念等影响,我市稻田综合种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谈种养户和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作者近些年来从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实践经验,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多角度探索与全方位研究,分析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过去推广示范的局限性,得出如下结果:成都平原稻田综合存在规划布局问题、技术推广和引导机制问题、品牌问题等。即:(1)区域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模式覆盖率还不高;(2)产业基础薄弱,一二三产融合度还不够;(3)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种植养殖、农机农艺结合还不够;(4)产业化经营规模偏小,扶持政策时有时无;(5)品牌弱且杂,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发展建议:引入示范新品种、优化生产配置、研究新技术、开发新路径、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建立推广示范基地、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培育重点品牌、加强引导宣传机制建设等建议,辐射带动全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即:(1)合理规划,适当集中连片发展;(2)培育稻田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3)建立养殖与推广基地,提供推广渠道;(4)提高认识,健全政策扶持引导机制;(5)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宣传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崔婉娜[4](2019)在《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之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特种水产养殖业——河蟹产业获得蓬勃发展,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上海是长江品系中华绒螯蟹的“故乡”,蟹文化底蕴深厚。本研究作为上海市农委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的一个子课题,试图通过梳理和分析蟹文化资源潜在价值与应用理论基础、上海蟹文化社会认知情况与河蟹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借助SWOT分析工具对蟹文化资源在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中开发应用的优劣机威进行分析,着重就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中如何开发应用蟹文化资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上海河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溯源、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分析了河蟹产业发展轨迹与特点,发现蟹文化资源对上海河蟹产业发展存在以下价值与功能:一是蟹文化资源与河蟹产业融合可以增加河蟹产业附加值;二是可以促进河蟹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展,扩大河蟹产业增长空间;三是有助于提炼上海蟹文化特色,增加河蟹产业文化内涵,提升上海河蟹的地方品牌知名度;四是有助于发挥河蟹产业波及效应,促进河蟹文博会展业、蟹文化休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上海蟹文化的社会认知度不高。进入21世纪后,上海在河蟹种苗繁育和成蟹养殖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养殖方式也多样化,出现了崇明模式、松江模式等河蟹生态养殖方式。随着上海市农委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实施,上海不仅成为我国重要的河蟹种苗生产基地,上海科技人员培育的国家级良种“江海21号”种苗供不应求,上海努力推出的“崇明清水蟹”等成蟹产品知名度也日渐提升,在全国河蟹市场的影响力稳步扩大。尽管上海河蟹产业成绩不菲,然而仍存在不少挑战和问题,比如河蟹产业依然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对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足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上海河蟹产业的地方品牌知名度不高。本研究应用渔业经济管理、文化经济学、SWOT分析等理论与方法,聚焦上海如何融合蟹文化资源创造河蟹产业附加值问题,对上海在河蟹产业发展中开发应用蟹文化资源的状况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其优势是:上海食蟹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隽永绵长、底蕴深厚的蟹文化;上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长江品系河蟹的襁褓地,适宜河蟹种苗培养和养殖;经过多年积累,上海已形成浓郁的食蟹文化传统,并由河蟹衍生出蟹粉小笼、蟹粉生煎等众多经典美食。劣势是:自主创新意识比较欠缺,缺乏特色河蟹深加工产品与衍生产品开发;地方品牌意识薄弱,各产品之间的品牌张力大于上海地方品牌的凝聚力,规模化生产程度偏低。机会是:政府的重视与扶持,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河蟹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建设与功能发挥;上海河蟹市场依然充满潜力,对高品质河蟹及蟹糊、蟹酱、蟹粉等产品需求旺盛,人们对河蟹产品及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威胁是:全国各地好蟹竞相涌入上海河蟹市场,各种地方品牌众多,竞争激烈;蟹文化转化创新人才缺乏,对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综合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本研究提出上海河蟹产业发展,应就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增长型发展战略,即建立“河蟹+文化”产业发展示范点,延伸河蟹产业链,实现河蟹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文化经济化经营;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即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上海地方品牌识别力和影响力;多元化发展战略,即利用科技创新,在继续提高河蟹种苗优势的基础上,提升河蟹成蟹养殖规格和品质,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挖掘利用蟹文化资源,打造上海地方特色产品;协同式发展战略,即发挥合作机制,培养相关人才,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本研究针对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研究目标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背景,提出上海河蟹产业主动融合蟹文化资源的发展建议:挖掘上海蟹文化资源,分类研究,提炼特色,融入河蟹产业发展,提升地方品牌的文化亲和力;合理配置上海蟹文化资源,提升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应用能力,将蟹文化资源有机注入河蟹产业各生产环节,促进河蟹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并逐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加强蟹文化资源的推广与普及,浓郁河蟹及其衍生品消费氛围,加强河蟹品牌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河蟹产品开发能力,构建河蟹产业“科技+生态+经济+文化”的发展格局;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上海河蟹地方品牌在全国河蟹市场的影响力。

朱欣瑶[5](2019)在《河蟹“863”生态养殖模式对不同放养规格的影响及品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富含氨基酸、脂肪酸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能保障水产品的品质,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积极作用。生态养殖模式是养殖中华绒螯蟹的趋势。本实验通过对放养不同规格扣蟹,对养殖过程中生物学指数影响和对阳澄湖地区“863”生态养殖模式下塘蟹与围网湖蟹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为养殖优质中华绒螯蟹的生态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1.放养不同规格扣蟹对生物学指数影响及水质评价从体重、肌肉指数、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可食部分总指数、肥满度六个方面以蜕壳次数为时间节点,来研究3种不同规格的扣蟹生长变化过程。3种不同规格的分为A#塘为重量15-20g/只扣蟹,B#塘为重量10-15g/只扣蟹,C#塘为重量5-10g/只的扣蟹。通过研究发现,从体重来说,A#塘雄蟹规格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塘(P<0.05),雌蟹无显着差异。从肌肉指数来说,A#塘雄蟹肌肉指数显着低于C#塘(P<0.05),雌蟹无显着差异。从肝胰腺指数、可食部分总指数、性腺指数、肥满度来说,三个塘雌雄蟹均无显着性差异。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大规格的扣蟹对雄成蟹的规格有很大的影响,能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从食用角度来说,扣蟹规格的大小对雄蟹肌肉的饱满度无显着差异。大规格扣蟹对雌蟹生物学指数均无显着影响,在实际养殖中没必要追求大规格的雌扣蟹。河蟹“863”生态养殖模式养殖要点就是对水质的调控。水质数据氨氮、亚硝酸氮、总磷、总氮参照DB32/T1705-2018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水质属一类、二类水标准,均在安全范围内。2.阳澄湖地区“863”生态塘蟹与围网湖蟹营养成分分析比较(1)生物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雌蟹与雄蟹的肝胰腺指数比较相近,但雌蟹的性腺指数高于雄蟹,导致雌蟹的可食部分指数高于雄蟹,雄蟹的肥满度普遍高于雌蟹。塘蟹和湖蟹均无显着差异。(2)常规生化成分研究表明:塘养雌蟹的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水分、灰分、粗蛋白雌雄蟹均无显着差异。(3)脂肪酸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性腺与肝胰腺混合样品共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PUFA检测到10种脂肪酸,种类最多,其次是SFA共检测到8种脂肪酸,MUFA检测到4种脂肪酸。湖养雄蟹MUFA含量显着高于塘养雄蟹(P<0.05),湖养雌蟹MUFA同样显着高于塘养雌蟹(P<0.05)。塘养雄蟹PUFA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塘养雌蟹PUFA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雌蟹(P<0.05)。n-3PUF 包括 C18:3、C20:5(EPA)、C22:6(DHA)三种脂肪酸。塘养雄蟹n-3PUFA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塘养雌蟹n-3PUFA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雌蟹(P<0.05)。从EPA+DHA与DHA/EPA的值来看,塘养雄蟹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塘养雌蟹显着高于湖养雌蟹(P<0.05)。n-6PUFA包括C18:2和C20:4(ARA)。两种养殖模式中雄蟹与雌蟹的n-6PUFA含量相近。(4)氨基酸研究结果表明:塘养雄蟹lys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在NEAA中湖养雄蟹pro含量显着高于塘养雄蟹(P<0.05)。塘养雌蟹的EAA、NEAA、TAA含量略高于湖养雌蟹。EAA中塘养雄蟹的lys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塘养雌蟹的met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雌蟹。综合来说阳澄湖地区“863”生态养殖模式下的塘蟹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种类优于湖蟹。3.阳澄湖地区“863”生态养殖塘蟹与围网湖蟹风味品质分析比较(1)游离氨基酸研究结果表明: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塘养雄蟹>塘养雌蟹>湖养雄蟹>湖养雌蟹,雄蟹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普遍大于雌蟹。塘蟹没有检出asp。cys-s在塘养雄蟹和湖养雌蟹中均未检出。Flavor AA是游离氨基酸的鲜味来源,Flavor AA中塘养雌蟹gly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雌蟹(P<0.05);塘养雄蟹thr、pro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塘养雌蟹ala含量显着低于湖养雌蟹(P<0.05)。苦味氨基酸中塘养雄蟹leu的含量显着低于湖养雄蟹(P<0.05)。无味氨基酸中塘养雄蟹tyr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2)呈味核苷酸研究结果表明:塘蟹和湖蟹中含量最高的呈味核苷酸均为AMP;塘养雌蟹AMP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雌蟹(P<0.05)。核苷酸值最高的为塘养雌蟹中AMP的含量,且显着高于湖养雌蟹AMP的含量(P<0.05)。塘养雄蟹中HXR、IMP、GMP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HX含量显着低于湖养雄蟹(P<0.05)。(3)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共检测醛类13种、酮类12种、醇类14种、烃类17种、芳香族3种、呋喃类3种、含氮类2种、含硫类3种、酯类2种共6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本实验检测到烃类的种类最多,共17种,且塘蟹中的烃类显着高于湖蟹(P<0.05)。只在雄蟹中检出的物质为苯乙醛;只在雌蟹中检出的是苯乙烯、邻二甲苯、二甲基硫醚;只在塘养雄蟹中检出的物质是3-丁烯-2-酮、4-氰基环己烯、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只在塘蟹中检出的物质为二烯-2-酮、CIS-4-庚烯醇、2-氨基丙烷、六甲基环三硅氧烷、乙基苯;只在湖蟹中检测出的物质为乙二醇单丁醚。塘养雄蟹中2,3-戊二酮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雄蟹(P<0.05);塘养雌蟹中CIS-4-庚烯醇含量显着高于湖养雌蟹(P<0.05)。塘养雄蟹中甲基庚烯酮、1-辛烯-3-酮、十二烷含量显着低于湖养雄蟹(P<0.05);塘养雌蟹中2-壬酮、酮类小计、戊醇、醇类小计含量显着低于湖养雌蟹(P<0.05)。从风味品质来看,“863”生态养殖模式下的塘蟹品质优,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蟹。

赵娜[6](2014)在《盘山县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盘山县的主导产业,特别是稻蟹种养产业更是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经多年的探索、培育和发展,盘山县已从单一的稻田养蟹到“蟹田种稻、稻蟹综合种养”,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已经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中国北方特有的种稻养蟹新模式——生态种养稻蟹双赢模式。目前,稻蟹种养已成为盘山县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然而,在现实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影响实现稻蟹持续双赢的技术瓶颈问题。如何保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使稻蟹种养产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食品安全型产业,是摆在盘山县农业科研部门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就是针对以解决稻蟹生态种养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为突破口,提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路径、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引入示范新品种、优化生产配置、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等建议。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引导机制,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备受认可的科技创新机制,提供技术保障;建立完善的流转与服务机制,提供组织保障;建立高标准品牌效应机制,提供市场保障四个方面的措施,为稻蟹生态种养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武[7](2008)在《北方稻田养蟹产业发展思路》文中指出在8月2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所做《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中指出,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与此同时,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至3.33∶1(1984年为1.71∶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创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大的一年。

杨勇[8](2004)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三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着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着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殷悦,高钰一,陈风蔚,付龙龙,周军,张彤晴,蒋琦辰,吕林兰[9](2021)在《中国稻蟹养殖的发展近况与存在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稻田综合养殖的概念开始被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稻田综合养殖模式在实践中被探索出来,而稻蟹养殖就是属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与探索。稻蟹养殖模式在国内外均有分布,我国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该文对生产中稻蟹养殖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回顾,对一些地方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稻蟹养殖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稻蟹养殖的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为稻蟹养殖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沈玺钦[10](2020)在《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文中认为稻渔综合种养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水稻方面种植既要求产量品质,又要求节省减肥,去除养殖尾水的氮、磷等营养;渔业方面养殖既要求高品高产,又要求减少投喂。本文从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和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等多个方面阐述新时代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方法,本质要求。一、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研究。面对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应用陆基生态渔场技术开展了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生态应用。应用水质分析仪对系统内的部分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系统阐述了光明渔村养殖鱼塘系统、稻蟹共生系统和循环沟渠净化系统(稻田-池塘复合统)的水质变化规律。精养鱼塘系统:平均氨氮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793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1.553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094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0.226mg/L。稻蟹共生系统:氨氮浓度从进水口的0.42mg/L降低到出水口的0.13mg/L,净化效率达到69.05%,磷酸盐含量进水口浓度低,出水浓度高,边沟中由于扰动,磷酸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田中间的氨氮、磷酸盐浓度相对中等。沟渠循环净化系统:平均氨氮含量从1.247mg/L降低到0.363mg/L,磷酸盐平均含量从0.203mg/L降低到0.01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的悬浮有机物浓度:8月2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127.45mg/L,8月6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20.36mg/L,8月30日稻田退水前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85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水质:亚硝酸盐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多次测得0mg/L,各田块环沟平均氨氮浓度为0.105mg/L,平均磷酸盐浓度为0.04mg/L。清水输入鱼塘,鱼塘排出了大量肥水通过沟渠进入稻田中,经沟渠和稻田净化后的清水再次注入鱼塘,使得整个系统水质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以及产量因此大大提高。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实现养殖污染资源化。二、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稻田的灌溉模式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实验分为每隔5d灌溉一次鱼塘水,每隔7d灌溉一次鱼塘水以及不灌溉鱼塘水。水稻种植品种为“吉宏6号”,水稻平均亩产1089.93斤,总体旱田亩产高于水田,不同灌溉周期亩产5d灌溉一次>7d灌溉一次>不灌溉鱼塘水。地上部分生物量旱田大于水田,旱田水稻生物量到成熟期平均达到115.86g/穴,而水田水稻生物量在成熟期平均值只有55.04g/穴。7号田和11号田为每隔5d灌溉一次,生物量在同比于其它水田较高,平均值达到68.9g/穴。各田块秆长在抽穗期过后便不再增长,相对于其它指标,秆长在抽穗期过后还算比较稳定。各个田块株高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之后略有减少。水稻秆基部外径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到成熟期略有减少。灰色关联度分布在0.576-0.907之间,各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根长(0.907)>秆基部外径(0.863)=穗基部外径(0.863)>秆长(0.846)>株高(0.829)>穗长(0.776),根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根茎秆构成因子,穗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根茎秆构成因子;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有效穗数(0.869)>穗粒数(0.847)>生物量(0.813)>结实率(0.806)>千粒重(0.759)>每公顷穴数(0.715)>根干重(0.625)>成穗率(0.576),有效穗数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成穗率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产量构成因子。三、为了探求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阶段的生殖特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采用了统计学、资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中稻田养蟹基地稻田中华绒螯蟹性腺、肝胰腺、条件指数,以了解目前银川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成熟群体的生长生殖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基地稻田产量大但规格偏小,这主要受当年气温偏低且采用不投料的粗放养殖模式所致。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2-61mm之间,头胸甲长分布在37-59mm之间,体重在22-101g之间。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5-50mm,而11月20日主要分布在35-55mm。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10月24日主要分布在40-50mm,而11月20日则各区间都有一定分布。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体重主要分布在20-50g,而11月20日在20-65g各个组里相对更平均的分布。整体上有趋于平均的趋势。中华绒螯蟹体重与头胸甲宽呈幂函数关系,雄性y=0.001x2.8875,R2=0.8877,雌性y=0.0016x2.7204,R2=0.9315。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CW=0.9017CL+0.5638,R2=0.9759,雌性CW=0.9466CL-1.1013,R2=0.9377。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雄性W=0.0006CL2.9316,R2=0.233,雌性W=0.0007CL2.8717,R2=0.9363。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与肝胰腺重呈线性关系,雄性:HW=0.2351CW-7.5852,R2=0.8117,雌性HW=0.0904CW-1.9197,R2=0.2305。肝体指数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为正相关,雌性为负相关。雄性HIS=0.1064CW-0.3422,R2=0.3102,雌性HIS=-0.0993CW+8.6023,R2=0.0538。输精管重和肝胰腺重呈指数函数关系,HW=0.8129e0.8991VW,R2=0.602。肝胰腺重与卵巢湿重呈二次函数关系HW=0.0581OW2-0.2266OW+1.835,R2=0.1075。四、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水稻亩产量总体上旱田高于水田,这是由于种植模式不同的原因。有的水田水稻产量不高但是因为放养中华绒螯蟹,故亩产值较高,养殖中华绒螯蟹是让农民增加收入的较好的办法,3号田的亩产值可以达到1号旱田的两倍,达到8294.71元/667m2。将2019年全场各个品种产量归总,总计鱼产量为44.78万kg;水稻总产量286552kg,中华绒螯蟹总产量5078.5kg。水产品产量和水稻产量的比值为1:1.43。俗称“1斤鱼:1.5斤稻”模式。也就是亩产1430斤稻,耦合集约水产养殖系统产鱼亩产1000斤。鱼塘面积和稻田面积比是290:776,即养殖面积占27%左右。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进行突破提升,在水循环、精养鱼塘系统营养物质去除、稻蟹共生系统营养物质吸收、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生长规律、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宁夏地区的生产规律,从而对来年的生产科研进行指导,对宁夏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精养鱼塘中营养物质的排出能够减缓水体老化和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灌溉进稻田使得秧苗更加粗壮同时又净化了水体,循环用的生态沟渠缓冲了养殖尾水营养物质的高浓度,中华绒螯蟹在西北地区特殊的养殖气候与养殖地位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生殖特征条件影响。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我们对精养鱼塘水质调控、稻田生态功能、水稻减少施肥、中华绒螯蟹较少投喂进行了创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个西北地区做一个先行者、开拓者。在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加大科学研究,将基础研究做踏实,在基础水化学的测定、水稻基本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华绒螯蟹基础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水循环效率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初步揭示该复合系统的耦合和循环机制。

二、南方河蟹苗种培育及稻田养殖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河蟹苗种培育及稻田养殖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1.1 形态学评价
    1.2 遗传多样性评价
        1.2.1 细胞核基因组DNA标记
        1.2.2 线粒体基因组DNA标记
    1.3 养殖性能评价
    1.4 品质评价
        1.4.1 营养品质评价
        1.4.2 风味品质评价
        1.4.3 色泽品质评价
第二章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比较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2.2 方法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总DNA质量检测
        2.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2.2.4 数据处理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2.3.2 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群体遗传多样性
        2.3.3 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2.3.4 线粒体COI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2.3.5 瓶颈效应分析
        2.3.6 遗传结构分析
    2.4 讨论
        2.4.1 遗传多样性
        2.4.2 遗传分化
        2.4.3 瓶颈效应与遗传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3.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3.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3.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3.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4.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4.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4.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4.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
    5.1 材料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5.2 方法
        5.2.1 肥满度和总可食率测定
        5.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5.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5.2.4 游离氨基酸组成测定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比较
        5.3.2 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5.3.3 可食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
        5.3.4 可食组织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呈味强度比较
    5.4 讨论
        5.4.1 肥满度、总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5.4.2 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
    5.5 本章小结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1.1 所属科目与种类
    1.2 养殖特点
2 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概况
    2.1 河蟹产业总体概况
    2.2 河蟹产业质量概况
    2.3 近十年河蟹质量安全状况前后变化分析
3 河蟹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
    3.1 河蟹苗种
        3.1.1 河蟹育苗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3.1.2 蟹种培育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3.1.3 蟹种捕、运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3.2 渔用药物
        3.2.1 河蟹养殖用药对产品质量的风险隐患
        3.2.1.1 常用药物
        3.2.1.2 偶用药物
        3.2.1.3 混养用药
        3.2.1.4 周围农田及其他用药
        3.2.1.5 非药品
        3.2.2 禁用药物对河蟹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
        3.2.2.1 孔雀石绿
        3.2.2.2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
        3.2.2.3 氯霉素
        3.2.2.4 五氯酚钠
    3.3 养殖环境
        3.3.1 外源水对河蟹产品质量的风险隐患
        3.3.2 池塘淤泥带来的潜在风险
        3.3.3 稻田养蟹存在的质量风险
        3.3.4 池塘施肥不当造成的潜在风险
    3.4 河蟹饲料
        3.4.1 饲料添加抗生素造成的质量安全风险
        3.4.2 饲料添加激素对河蟹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
        3.4.3 饲料重金属超标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3.4.4 生物性饵料对河蟹质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3.4.5 饲料掺假造假对河蟹质量带来的安全风险
        3.4.6 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河蟹对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
    3.5 非规范用药
        3.5.1 超剂量用药
        3.5.2 使用禁用药物
        3.5.3 超病程使用药物
        3.5.4 使用不合格药品
    3.6 生物毒素
    3.7 生物危害
    3.8 水产品流通
        3.8.1 河蟹暂养对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
        3.8.2 运输过程的质量安全风险
        3.8.3 药物清洗商品蟹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3.8.4 加工环节河蟹质量安全隐患
4 对策和建议
    4.1 管理措施建议
        4.1.1 实行市场准入制,保证种苗的质量
        4.1.2 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河蟹安全用药评价体系
        4.1.3 建立河蟹饲料的安全生产和监控体系
        4.1.4 推行渔药的安全使用
        4.1.5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4.1.6 加强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
        4.1.7 推进河蟹产业化经营并规范河蟹养殖技术
    4.2 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
        4.2.1 进一步加强河蟹药物及相关制品的基础研究
        4.2.2 加强和强化河蟹营养饲料的基础研究力度
        4.2.3 加强对渔用非药品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4.2.4 开展新型渔药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和开发研究
        4.2.5 研究建立河蟹质量追溯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4.2.6 河蟹产业重大公共灾害预警机制研究
    4.3 河蟹产业应急预案
        4.3.1 重大突发性涉渔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4.3.2 成立中国河蟹重大事件处理工作组
        4.3.3 建立完善质量安全事件处理程序
        4.3.4 建立对外宣传及媒体沟通机制
        4.3.5 建立质量安全事件备忘录制度
    4.4 前瞻性建议

(3)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稻田综合种养的基本概念
    2.2 循环经济的理论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定义
        2.2.2 循环经济型农业
    2.3 稻田综合种养的生物学原理
    2.4 稻田综合种养的生态学原理
        2.4.1 稻田综合种养生态系统的构成分析
        2.4.2 稻田综合种养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三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现状
    3.1 国内外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历史与现状
        3.1.1 国内稻田综合种养历史与现状
        3.1.2 国外稻田综合种养历史和现状
    3.2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由来
    3.3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
    3.4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生产模式
        3.4.1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3.4.2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3.4.3 “稻-鸭-鱼”综合种养模式
        3.4.4 “稻-鳅”综合种养模式
        3.4.5 “稻-蛙”综合种养模式
        3.4.6 “稻-鳖”综合种养模式
        3.4.7 “稻-蟹”综合种养模式
    3.5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特点
        3.5.1 稻田综合种养已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
        3.5.2 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稻田综合种养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大
        3.5.3 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日趋成熟,效益趋于稳定
        3.5.4 科技支撑力度大,技术推广普及
        3.5.5 综合效益高,示范引领到位
    3.6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推广前景
    3.7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效益对比分析
        3.7.1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3.7.2 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3.7.3 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第四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4.1 稻田综合种养规划布局问题
    4.2 劳动力技术要求高和人力资源问题
    4.3 技术推广和引导机制问题
        4.3.1 产业化发展的配套体系不完善
        4.3.2 资金缺乏、引导机制不完善
        4.3.3 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4.4 品牌建设问题
第五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建议
    5.1 合理规划,适当集中连片发展
    5.2 建立养殖与推广基地,提供推广渠道
        5.2.1 建设稻田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区
        5.2.2 完善稻田综合种养产品营销管理体系
        5.2.3 培育和宣传农产品知名品牌
        5.2.4 稻田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5.2.5 培育稻田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
        5.2.6 健全和完善科技推广平台
    5.3 提高认识,健全政策扶持引导机制
        5.3.1 完善扶持政策
        5.3.2 探索金融服务政策
        5.3.3 建立规范诚信市场
    5.4 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之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研究综述
        1.3.1 河蟹产业发展研究
        1.3.2 蟹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
        1.3.3 文献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技术路线和论文创新点
        1.6.1 技术路线图
        1.6.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蟹文化资源应用理论基础与价值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文化经济学
        2.1.2 文化资源学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蟹文化的定义
        2.2.2 蟹文化资源定义
    2.3 河蟹产业发展轨迹与特点
        2.3.1 天然捕捞期
        2.3.2 人工增殖期
        2.3.3 人工养殖期
        2.3.4 生态养殖期
    2.4 蟹文化资源类型与功能
        2.4.1 蟹文化资源类型
        2.4.2 蟹文化资源功能与价值
第三章 上海蟹文化与河蟹产业发展现状
    3.1 上海蟹文化的社会认知情况
        3.1.1 上海蟹文化认知情况总体评价
        3.1.2 上海蟹文化基本知识认知情况评价
        3.1.3 上海蟹文化其他知识认知情况评价
    3.2 上海河蟹产业发展现状
        3.2.1 空间分布差异化
        3.2.2 养殖技术模式化
        3.2.3 河蟹品牌多样化
        3.2.4 扣蟹供应市场化
    3.3 上海蟹文化与河蟹产业之间的问题
第四章 上海“河蟹+文化”产业模式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上海食蟹历史悠久,蟹文化底蕴深厚
        4.1.2 上海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河蟹养殖
    4.2 劣势分析
        4.2.1 蟹文化创新意识薄弱,缺乏特色河蟹深加工产品
        4.2.2 地方品牌意识不强,规模化养殖程度低
    4.3 机遇分析
        4.3.1 政府重视与扶持,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的助力
        4.3.2 市场发展广阔,食蟹品蟹氛围浓厚
    4.4 威胁分析
        4.4.1 地方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4.4.2 人才缺乏,蟹文化资源挖掘不足
    4.5 战略选择
        4.5.1 SO战略(增长型战略)
        4.5.2 WO战略(转型升级战略)
        4.5.3 ST战略(多元化战略)
        4.5.4 WT战略(协同式战略)
第五章 上海推进“河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5.1 挖掘蟹文化资源,提炼上海地方品牌文化特色
    5.2 合理配置蟹文化资源,延伸上海河蟹产业链
    5.3 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河蟹产业地方品牌建设
    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河蟹产品开发能力
    5.5 加强营销和推广,提高上海地方品牌市场占有率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河蟹“863”生态养殖模式对不同放养规格的影响及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养殖水环境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1.1 溶解氧
        1.2 pH值
        1.3 温度
        1.4 光照
        1.5 氮类污染物
    2. 养殖模式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2.1 养殖密度
        2.2 苗种
        2.3 饵料
        2.4 养殖方式
        2.5 养殖载体
    3. 水产品的品质评价依据
        3.1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3.2 水产品的风味品质
第二章 不同放养规格对生物学指数的影响及水质评价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时间与地点
        2.2 试验设计与蟹塘概况
        2.3 试验样品
        2.4. 仪器设备
        2.5. 试验方法
        2.6. 数据分析与水质评价
    3. 结果
        3.1. 不同放养规格蟹塘水质分析
        3.2. 不同放养规格对中华绒鳌蟹生物指数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塘蟹与湖蟹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品
        2.2. 实验器材
        2.3. 试验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塘蟹与湖蟹生物学指数比较分析
        3.2. 塘蟹与湖蟹常规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3.3. 塘蟹与湖蟹性腺和肝胰腺中脂肪酸比较分析
        3.4 塘蟹与湖蟹肌肉中氨基酸比较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阳塘蟹与湖蟹滋味品质比较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品
        2.2. 实验器材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塘蟹与湖蟹肌肉游离氨基酸比较分析
        3.2 塘蟹与湖蟹可食部分呈味核苷酸比较分析
        3.3. 塘蟹与湖蟹可食部分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盘山县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意义
        1.1.3 目的
    1.2 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生态养殖技术的内涵
    2.2 农业生态学理论
    2.3 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
    2.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与基本思想
        2.4.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盘山县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现状
    3.1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由来
    3.2 盘山县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3.3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3.3.1 河蟹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3.3.2 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3.3.3 建设河蟹出口示范区
    3.4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优势
        3.4.1 科技优势
        3.4.2 潜力优势
    3.5 示范引领优势
    3.6 综合效益优势
    3.7 推广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前景
第四章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与一般水稻种植模式效益对比分析
    4.1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1.1 稻田试验对比数据
        4.1.2 ——结论
    4.2 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4.3 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第五章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5.1 成蟹养殖及主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5.1.1 成蟹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5.1.2 养殖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5.1.3 其它技术问题
    5.2 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5.2.1 规模化、产业化配套不完善
        5.2.2 资金和科技支撑缺乏
    5.3 种蟹培育上存在的问题
    5.4 饵料开发上存在的问题
    5.5 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盘山县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发展对策
    6.1 建立养殖与推广基地,提供推广渠道
    6.2 建立政策引导机制,提供资金保障
    6.3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提供技术保障
    6.4 建立流转与服务机制,提供组织保障
    6.5 建立品牌效应机制,提供市场保障
参考文献

(7)北方稻田养蟹产业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稻田养殖问题
    1. 水稻不减产, 又提高品质、增效
    2. 稻田中的河蟹可生长成大规格优质蟹
    3.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4.“水稻+水产”结合, 1+1=4
    5. 定位正确
    6. 符合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当前稻田种养新技术存在问题
    1. 辽河水系野生河蟹的种质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 没有建立大规格蟹种培育的技术体系。
    3. 缺少饲料蛋白源。特别是养大蟹的关键:饲料中的动物蛋白质远远不足。
    4. 目前河蟹生长缺乏营养学理论
    5.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虽然实
    6.“科、种、养、加、销、游”一体化的产业链还没有连接起来、固定下来。
    7. 稻田养蟹行业协会、生产合作社刚刚开始, 对农民吸引力不强。
    8. 全县河蟹协会没有建立, 缺乏
三、发展北方河蟹养殖业的思路
    1. 树立一只蟹就是一个大产业的观念
    2. 优化空间布局, 将盘锦的河
    3. 以“种苗工程”为基础, 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 以饲料动物蛋白源的开发为突破口, 提升产业质量
    5. 进一步完善盘山模式
    6. 加强人才开发
    7. 组织起来, 联合起来, 加强
    8. 发展休闲渔业, 弘扬“蟹文化”
    9. 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 申报大型科研项目, 联合攻关
    1 0.采用科技入户运行机制, 在

(8)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2 稻渔共作的历史与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我国稻渔共作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2.2 国外稻渔共作生产的发展
    3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生产技术的若干研究背景
        3.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与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3.1.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的初步形成
        3.1.2 稻渔共作的生态特征
        3.2 稻渔共作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3.2.1 稻渔共作的生产模式
        3.2.2 稻渔共作水产品的养殖技术
        3.2.3 稻渔共作稻田水层的管理
        3.2.4 稻渔共作水稻的播栽技术
        3.2.5 稻渔共作稻田肥料的施用
        3.2.6 稻渔共作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
    4 试验所在地区-江苏里下河稻区稻渔共作生产状况调查与分析
        4.0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区域概况
        4.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稻渔共作对稻田生产模式的影响
        4.2.2 稻渔共作对稻田农、渔用化学品投入的影响
        4.2.3 稻渔共作对稻田经济产出的影响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的总体方案
    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 研究的思路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地区概况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稻渔共作生态环境特点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1.4 水体理化性状测定
        1.5 稻田有害、有益生物的调查
        1.6 系统物质输入、输出的记载及能量、养分的折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1.1 物理结构与生态位
        2.1.2 种群结构与食物链
        2.2 稻渔共作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特点
        2.2.1 剖面形态特征
        2.2.2 土壤物理性状
        2.2.3 土壤肥力性状
        2.3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水温变化特点
        2.3.1 水温的季节与水平变化
        2.3.2 水温的垂直变化
        2.3.3 不同稻田生态系统水温的差异
        2.4 水体溶解氧变化特点
        2.4.1 影响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因素
        2.4.2 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与昼夜变化
        2.4.3 水体中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2.5 其它水体理化性状
        2.5.1 PH值
        2.5.2 水色、透明度及电导率
        2.6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特征
        2.6.1 能量投入产出结构
        2.6.2 养分输入输出结构
    3 讨论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稻渔共作田间工程建设
        3.2 加强人为调控在改善稻渔共作系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3 稻渔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3.4 稻渔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阐明
    参考文献
第4章 稻渔共作水稻生态特征与产量品质形成特点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田间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
        1.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生长动态
        2.1.1 生育进程
        2.1.2 茎蘖动态
        2.1.3 叶面积发展
        2.1.4 干物质积累
        2.1.5 籽粒灌浆动态
        2.2 稻渔共作水稻株型特点
        2.2.1 叶片性状
        2.2.2 茎秆性状
        2.2.3 根系性状
        2.2.4 水稻群体空间结构
        2.2.5 植株含氮率
        2.3 产量及其结构
        2.4 籽粒品质特性
    3 讨论
        3.1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定义
        3.2 稻渔共作半深水环境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3.3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深化研究与栽培对策
    参考文献
第5章 稻渔共作水稻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
    Ⅰ 不同稻作方式的特性与应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情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特性
        2.1.1 生育进程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2.1.3 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
        2.1.4 干物质积累
        2.1.5 茎秆性状
        2.1.6 根系性状
        2.1.7 氮素吸收与积累
        2.2 产量及其构成
        2.3 稻米品质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Ⅱ 适宜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与抗倒性
        2.1.1 生育进程
        2.1.2 株型特征与抗倒性
        2.1.3 群体发展动态
        2.2 抗病性与避螟
        2.3 产量及其结构
        2.4 稻米品质特性
        3 小结与讨论
    Ⅲ 适宜播期的确定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特性
        2.1.1 生育进程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2.1.3 干物质积累
        2.1.4 株型性状
        2.1.5 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
        2.2 产量及其结构
        2.3 稻米品质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Ⅳ 合理的种植密度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移栽稻的栽插密度
        2.1.1 产量及其结构
        2.1.2 稻米品质特点
        2.2 稻渔共作直播稻的种植密度
        2.2.1 产量及其结构
        2.2.2 稻米品质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Ⅴ 施肥模式与技术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需氮量及合理运筹方式
        2.2 生物有机肥的一次性基施
        2.2.1 产量及其结构
        2.2.2 稻米品质特点
        2.2.3 水稻群体发展
        2.2.4 土壤肥力性状
        2.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的氮肥运筹模式
        2.3.1 产量及其结构
        2.3.2 稻米品质特点
        2.3.3 水稻群体发展与株型特征
        3 小结与讨论
    Ⅵ 水稻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虫草发生情况调查
        1.2 药剂防效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2.1.1 病害
        2.1.2 虫害
        2.1.3 草害
        2.2 农业防治技术
        2.3 农药合理使用技术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稻渔共作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体试验
        1.1.1 试验设计
        1.1.2 田间管理
        1.1.3 观测内容与方法
        1.2 辅助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渔共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2.1.1 稻田环境中河蟹的生长动态
        2.1.2 不同稻渔共作模式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
        2.2 蟹等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2.2.1 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2.2.2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及种苗的选择与放养
        2.2.3 创造适宜蟹虾优质高产的生态环境
        2.2.4 饵料的科学投喂
        2.2.5 蟹虾病虫害及时预防及敌害生物的清除
        2.2.6 蟹等水产品的捕获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1 稻渔共作区温、光、水资源特点
    2 稻田内1龄蟹种的生长发育与季节的优化同步
    3 偏迟熟水稻安全生育与1龄蟹种共作期的优化同步
    4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参考文献
第8章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评价与标准化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效益
        2.2 生态效益
        2.2.1 创造了稻田多种生境条件,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2.2.2 延长了食物链,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
        2.2.3 水稻与水产品病虫草害减轻,减少了化学物质使用,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
        2.2.4 改善了稻田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减少了肥料投入
        2.2.5 增加了蓄水量,有利于农田小气候的调节
        2.2.6 改善了农村生态卫生环境
        2.3 社会效益
        2.3.1 节本增效,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2.3.2 食品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
        2.3.3 技术密集,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2.3.4 因地制宜,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3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3.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稻渔共作类型
        3.4 环境条件
        3.5 稻田选择与改建
        3.6 苗种放养
        3.7 水稻栽培
        3.8 水质管理
        3.9 饲料投喂
        3.10 病害防治
        3.11 日常管理
        3.12 捕捞收获
    参考文献
第9章 主要结论及讨论
    1 主要结论
    2 几点讨论
    3 主要创新点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主要创新点
        3.2 存在的不足之处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稻蟹养殖的发展近况与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稻蟹养殖的兴起与现状
2 稻蟹养殖的技术要点
    2.1 苗种选择
    2.2 种养密度
    2.3 稻田改造
    2.4 虫草鸟害防治
3 稻蟹养殖的模式
    3.1 盘山模式
    3.2 其他模式
4 稻蟹养殖对稻田环境的影响
    4.1 土壤理化性质
    4.2 水质
    4.3 生物多样性
        4.3.1 浮游生物
        4.3.2 底栖动物
        4.3.3 病害虫与根系微生物
5 稻蟹养殖面临的问题
    5.1 标准规范
    5.2 种养技术
6 展望

(10)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稻渔综合种养研究背景
    1.2 稻渔共作系统研究
        1.2.1 稻鱼共生进展研究
        1.2.2 稻蟹共生进展研究
        1.2.3 稻虾共作进展研究
    1.3 精养鱼塘水质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鱼塘水质变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条件
        2.1.2 精养鱼塘系统
        2.1.3 养殖鱼塘系统水质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精养鱼塘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2.2.2 养殖鱼塘系统总进出水口氨氮变化规律
        2.2.3 流水槽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2.2.4 精养鱼塘系统中典型鱼塘进出水口悬浮有机物含量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稻蟹共生系统
        3.1.2 循环沟渠系统
        3.1.3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检测
        3.1.4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3.2.2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3.2.3 稻蟹共生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浓度
        3.2.4 稻蟹共生8月生产旺季稻田环沟水质
    3.3 讨论
第四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条件
        4.1.2 实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稻田地面上部生物量、秆长、株高、秆基部外径动态变化
        4.2.2 水稻产量与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产量构成因素关系
    4.3 .讨论
        4.3.1 稻蟹共生水稻生长指标的探讨
        4.3.2 .灌溉鱼塘水对水稻的影响
        4.3.3 稻蟹共生中水稻根茎秆、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第五章 大型稻蟹共作—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中华绒螯蟹体长的分布变化
        5.2.2 中华绒螯蟹体重的分布变化
        5.2.3 中华绒螯蟹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5.2.4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变化
        5.2.5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条件指数变化
    5.3 讨论
第六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研究
    7.2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研究
    7.3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7.4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7.5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研究
    7.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南方河蟹苗种培育及稻田养殖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D]. 王世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2]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风险研究[J]. 周军,周刚,李旭光,邓燕飞,许郑超,陆全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1)
  • [3]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D]. 张小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4]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之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 崔婉娜.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5]河蟹“863”生态养殖模式对不同放养规格的影响及品质评价[D]. 朱欣瑶.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盘山县稻蟹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D]. 赵娜. 延边大学, 2014(02)
  • [7]北方稻田养蟹产业发展思路[J]. 王武. 中国水产, 2008(10)
  • [8]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04)
  • [9]中国稻蟹养殖的发展近况与存在的问题[J]. 殷悦,高钰一,陈风蔚,付龙龙,周军,张彤晴,蒋琦辰,吕林兰. 水产养殖, 2021(03)
  • [10]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D]. 沈玺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南河蟹种苗培育及稻田育种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