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一、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杨耕[1](2021)在《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文中指出我之所以从"误入"哲学到如此"钟情"哲学,更重要的,是因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学说。正是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我体验出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透视出一种对人类生存异化状态的深切的关注之情,领悟到一种旨在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强烈的使命意识,看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远景。在众多的哲学体系中,我选择了马克思的哲学,我的研究方向和人生信仰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佩荣[2](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提出“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王毓茜[3](2021)在《洪谦形而上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孟祥宇[4](2020)在《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谦师从着名科学哲学家石里克,通过在维也纳学派多年的学习和与其他维也纳小组成员的探讨和辩论,继承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注重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哲学与科学上的问题,弘扬和发展了逻辑经验主义。作为维也纳学派的唯一中国成员,洪谦把逻辑经验主义带到了中国,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传播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理念、方法和精神,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科学哲学思想。此外,他严谨自律的学术风格为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在探究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了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价值。具体来说,全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探究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包括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即洪谦的求学之路、回国后的工作历程及20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维也纳学派哲学和石里克哲学是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第二部分系统阐述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洪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是意义澄清的活动及统一科学的理想;第三部分深入挖掘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理论价值体现在弘扬和发展了逻辑经验主义理论、理清了石里克与维特根斯坦之间的关系、对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关系的新理解以及使得科学哲学重新燃起了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兴趣;现实价值体现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夏睿[5](2020)在《尼采科学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后黑格尔时代伟大的哲学家,尼采的权力意志、超人学说、“上帝死了”等诸多哲学理论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现当代西方哲学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尼采关于科学的相关论述,并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尽管尼采没有专门的着作来阐释科学,他对科学的认识与思考散落在《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论道德的谱系》、《敌基督者》等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诸多作品中,展现了对科学的深刻洞见。尼采所生活的时代,近代自然科学获得迅猛发展,并深深改变了人类的文明形式和精神状态。受科学及其推动的工业革命的鼓舞,现代人身上到处洋溢着乐观主义、革命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息。与此同时,人也日益成为机器的奴隶,一方面是物质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是精神的“价值真空”,虚无主义无处不在。科学日益成为时代舞台的中心,人们把对宗教的虔诚渐渐转移到了科学上,却忽略了自己本身的价值。尼采洞悉了时代的秘密,开始踏上一条反思和批判科学的孤独的道路。尼采关于科学的思考,首先源于对柏拉图——基督教式形而上学传统的深深厌恶。这种形而上学本质上就是“生命力的颓废”,是虚无主义的开端。其次,是对现代科学发展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弊端的高度警惕。科学摧毁了作为最高价值的“上帝学说”,却无法提供一种新的最高价值。在尼采看来,尽管“上帝死了”,基督教日渐衰微,科学作为宗教的替代品,趁虚而入,是上帝之后的新上帝。科学理性至上,过于强调真理和逻辑,只会导致人们失去自我,是对人性的深层压抑。人不能盲目地去屈从一切时代所设定好的价值观,而应该从根本上有所思考并敢于去否定、去打破,让权力意志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实现。为此,尼采从科学动机、科学方法、科学理性及科学价值四个方面展开了对科学的批判。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极力倡导解放人性的狄俄尼索斯精神,要用艺术来取代真理,把艺术看得比真理更加重要。他提倡以艺术的眼光看待生命,以生命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同时,他反对真理和逻辑,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透视主义科学观,这是对当时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反对。在尼采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的真理,我们每个人由于所处角度和环境的不同,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毫无疑问,尼采早在19世纪中后期对科学展开的反思和批判,有力促进了人们对现代科学的反思,推动了科学和哲学的后现代转向,突出了科学与艺术的的相互交融,为当代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讨论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创新和智慧积淀。尽管尼采对真理和逻辑的深深厌恶、对科学之于生命价值的作用所持的消极态度,都有待我们辩证地审视,但整体来说,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科学的方法,开创了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科学的先河,并尤其告诫人们在发展科学的同时,要积极地去弘扬生命的价值。这一切,至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

王文昌[6](2020)在《试论知识论变革与工程知识论研究的兴起》文中认为从古希腊至今的传统知识论是“理论优位”的知识论,即将知识定义为得到证实的真信念,是对于世界的理论表征。它以科学知识为典型样板,认为所有知识都应该像科学知识那样“科学化”地发展或被“科学化”地改造,真理性的知识要么是科学知识,要么是科学知识的运用。按照这种知识论,工程知识自然被看做是科学知识的应用形态,对其知识论的研究也不过是正统知识论在工程领域中的拓展,工程知识没有独立的知识论地位。随着现当代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和对“理论优位”的知识论的不满,学术界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现象学、当代认知科学等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人类的知识,探索并形成“实践优位”的知识论进路。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表明,人工物越来越取代自然物直接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知识发生的过程出现了一种“翻转”,即在自然物那里,知识来自思想对现成自然对象的认识,“先有存在者,后有知识”。然而,在人工物那里,势必先要建构人工物的知识,然后才能据此制作相关的人工物,即“先有知识,后有存在者”。在此知识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从对现成存在者进行认知、理解、解释意义上的“知”知识,转变为先通过人工物本身以及“怎么做”的知识运作,进而据此建造出人工物存在的“做”知识。现实充分表明,仅从“理论优位”的知识论是难以把握工程知识的,必须转向“实践优位”的知识论,才能深入开展工程知识论的研究。在当代知识论变革和工程哲学兴起的背景下,本文依据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把工程理解为设计、建造和使用人工物的实践活动,它必然要以工程知识的生产与运作为前提。工程知识作为人工物本身的知识(Know what)以及实施人工物建造“怎样做”知识(Know how),其生产与运作贯穿在工程实践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之中。本文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批判地借鉴荷兰学派的人工物理论,对活生生的工程实践活动的结构关系和生命周期过程展开研究,力图揭示工程知识的实践本质和基本形态,并使其全周期性、集成性、情境性、社会性、对象性和具身性等复杂特征呈现出来。工程知识作为“实践优位”知识论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对其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将利于把“实践优位”的知识论推进到新的层次和深度;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工程造物,在实践中更好地通过工程知识的生产与运作去开展造物活动。

郑墩[7](2019)在《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文中指出宪法的正确解释取决于正确的宪法观,正确的宪法观取决于正确的国家观。宪法归根结底处理的是整体与个人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形成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种国家观,二者都是建立在超验预设基础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了解决二律背反,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应当对国家进行批判,这是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解决先验宇宙论二律背反给我们的启示。国家批判的首要环节是国家意识形态批判,在各种国家意识形态中,形而上学国家观最具代表性,首当其冲地应受到批判。国家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国家概念的界定,出于有利于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国家的核心要素应当界定为政治统治关系,那么国家就是政治统治的现象总和。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哲学基础批判,这些哲学基础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们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具有片面性,却借用普遍性的名义以偏概全,从而成为为政治统治辩护的工具。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古典形而上学批判,古典形而上学与本体论哲学是同义语,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诸多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为相应的形而上学国家观奠定了哲学基础,二者具有逻辑上的密切联系。形而上学国家观具备三种形态。首先,它可以区分成目的论的、理想主义的国家观和非目的论的、非理想主义的两种形态,后者只是本体论哲学的不自觉运用,将共同体的公意、传统、同质性等事物在本体论上预设起来,因此是纯粹的共同体主义国家观。其次,理想主义国家观又包含着极端与温和两种立场,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除理想之外毫不妥协,不承认其它事物的合理性,而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则将理想转化为理想层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调和。于是,极端理想主义、温和理想主义、共同体主义就成为形而上学国家观的三种形态,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以柏拉图、奥古斯丁、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为代表,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以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为代表,共同体主义国家观则以卢梭、柏克、施米特为代表。形而上学国家观具备许多共同的本质特性,它们都具备意识形态性,都秉持整体主义立场,并且以自己的逻辑将部分人视为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使他们获得统治他人的正当权力。形而上学国家观是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对它进行批判并未完成全部的批判工作。此外,还应当对其它国家意识形态,如社会契约论、科学主义国家观展开批判,最后还要从正面对国家进行分析。批判工作只有同时具备批评意义和分析意义才能完整,从正反两面对国家展开批判,最终才能建构正确的国家观。以上工作应当分步骤进行,完成对国家的批判工作,具备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将有助于宪法的正确实施。从哲学史的视角出发,分析各种国家观的哲学基础,对它们展开深入的意识形态批判,是宪法学元理论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宪法学的基础研究,一般侧重于在政治哲学的学科范围内,对国家与宪法的元概念和元问题展开探讨,并将结论作为宪法学的理论基础。然而,世界观决定国家观,政治哲学的一般观念并非具有绝对的独立性,而是取决于具有总体性的哲学观念,国家观归根结底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故此,在哲学层面上进行研究,将更有利于准确理解各种国家观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以产生的根源,而且,哲学基础批判能够加强批判错误国家观的现实效果,产生更强的说服力。所以,这种宪法学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不仅有创新性,而且能够抛砖引玉,以期对宪法学的发展做出绵薄的贡献。

刘永金[8](2019)在《形而上学的地位及其命运》文中认为形而上学本身便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命题。诸多哲学家均展现出对于“形上”之维的无限热爱与追求,从提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的泰勒斯到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形而上学始终被视为“科学的女皇”、“最高的学问”。然而自罗素、摩尔等人开创分析哲学以来,“反形而上学”却成为了整个分析哲学的明显标志。整体观之,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是拒斥、消解传统形而上学。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深入探讨与挖掘形而上学的地位及其命运具有深刻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论文首先对形而上学的三重内涵进行必要勘定,认为广义形而上学等义于哲学、狭义形而上学释义于本体论、特义形而上学同义于知性思维方式;其次对形而上学(本体论)之于哲学的地位进行分析与概括:西方哲学发展史逻辑主线、最浪漫的理性之终极关怀以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基础等;再次对形而上学(哲学)的文化地位进行凝练与总结:深刻地把握文化实践创造性本质、巧妙地促使西方文化哲学进行反思、批判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等;最后对形而上学合法性地位做出系统阐释:奠基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承载人类内心的“永恒追求”、提升人类生活的修养与层次等。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以马克思实践形而上学为切入点,实现对形而上学将“何去何从”的当代命运进行有价值的理性思考。论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概括与总结出形而上学的三重内涵;采用系统分析法,考察本体论同哲学之间作为要素和系统的相互关系;运用纵向比较法,探究形而上学历史演变所呈现出来的历史性纵向反差,进而揭示出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地位及其命运。

李钊[9](2019)在《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原理》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围绕能够推动社会变革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建立哲学反思话语的尝试。有关公共行政合法性问题与合理性问题的文献涉及大量的哲学论辩。只是传统理论在回应这两个问题的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批判理论与实用主义的传统不仅能够弥补主流理论的缺陷,有助于深化对公共行政现象的理解,还能够为推动富于意义的社会变革提供理论资源。但这两种理论自身都因内在的哲学难题,需要得到修正和澄清。本研究通过自然经验原理修正与整合批判理论与实用主义,为变革型公共行政模式的设计提供哲学基础。这个项目首先围绕公共行政理论的基础、形态和目标,在哲学层面对变革进行概念化。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哲学与公共行政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和考察,对推动变革型公共行政理论筹划的问题意识作出界定。这个问题意识呼吁新型公共行政模式能够在政治层面,以符合人性的方式,从规范性社会结构中建构出来。本研究在对主导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局限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确立了变革型公共行政合法的范式,即自然经验主义范式。其将前理论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通达可靠知识的必然途径,并且拒绝任何理论超越自身处境去整合模态规则的研究方式。概念化的变革、独立的问题意识与自然经验主义范式为新型公共行政模式奠定了基础。建构变革型公共行政模式的第一步是在政治层面重构行政行动,将公共行政转变为改善人类处境的媒介。历史分析和价值分析使公共行政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能够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之上,对社会现象背后不均衡的权力关系和结构进行界定。基层公共行政人员可以基于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对处境的特殊性作出判断,通过推动有意义的社会变革实现公共行政的政治职能。本研究接着以符合人性的方式重构公共组织,将公共行政转变为实现人类联合行动的组织媒介。在组织经验被重构为个体相互协作的动态模式中所发生的创造性经验的基础之上,公共组织就能够通过自然语言的媒介在组织成员中推动整合性的群体过程。为将公共组织的匿名性维持在最低限度之内,官僚制度的职权结构被重构为以项目小组为基本单元的协作型组织模型。本研究最后通过界定该领域在规范性社会图景中的位置,使公共行政系统能够推动社会环境朝向规范性结构变革。这种社会图景是由个体存在于历时性经验之中所展开的分疏化结构所界定的。操作系统和元系统的设计能够保障公共行政的运作模式符合分疏化社会的多模态秩序。公共行政只有在尊重所有非民事秩序领域符合各自主导功能的内部运作的前提下,才能切实可行地运作于规范性的社会图景中。本研究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哲学的反思性话语重构公共行政,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推动富于意义的社会变革提供理论资源。当以上范畴所构造的原理被政府的实证形式所吸收时,公共行政领域就能展现出推动社会变革的塑造力。

郭鑫涛[10](2019)在《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实证主义哲学,并在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独立的思想运动,对于近代科学哲学与实证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逻辑实证主义在继承了以往实证主义的相关理论之后,形成了以经验证实,数理逻辑为基础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在科学、哲学领域,逻辑实证主义为科学标准的统一、科学的发展规律等问题都进行了建设性论述;在意识形态领域,它的理性思维模式、意义判断的标准等性质特征更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有着重要影响。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它的意识形态功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范围逐渐从科学领域扩展到整个社会大众领域。与传统意识形态鲜明的政治特征和阶级性不同,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逻辑合理性、无阶级性、影响方式的无意识性特征,使社会大众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其影响,导致整个社会呈现出理性的态势。同时由于这些特征,它本身特别容易被处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影响、控制,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因此,在后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地位的提高,一方面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理性思维发展,使社会大众更加理性,生产率也更加高效;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强调技术理性,从而导致了科技异化,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相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批判反思技术理性本身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并未看清这些问题的背后本质,忽略了技术理性背后资产阶级的统治影响,以及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性质、特点与适用范围。因此,对于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明确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其本身与科学、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说明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针对其局限性找到突破口,发挥它真正的作用。论文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发展脉络,系统阐述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背景、概念、影响作用。论文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概念,以及意识形态化过程和所带来的影响。论文第四个部分,对于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所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论述,并针对其局限性所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哲学反思。

二、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1)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误入”哲学到“钟情”哲学
二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领悟哲学
三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走进马克思

(2)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1.2 综述与反思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1.3 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献说明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2.1 天下失序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2.2.1 周德与天命
        2.2.2 礼制与宗法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3.1.1 史官之学
        3.1.2 史官之术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3.2.1 巫与无
        3.2.2 易与道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3.3.1 天命信仰
        3.3.2 天道自然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4.1.2 玄览:“知常曰明”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4.3.1 天之道
        4.3.2 人之德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5.2.1 “德”之字源解析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5.3.3 自然的根基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5.4.1 “无为”的涵义
        5.4.2 “无为”的实现
        5.4.3 “无为”的意义
第6章 结论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及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
    (一)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1. 洪谦的欧洲求学之路
        2. 回国后的工作历程
        3.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
    (二)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1. 维也纳学派哲学
        2. 石里克哲学
二、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 洪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1. 逻辑经验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
        2. 洪谦关于形而上学的独特见解
    (二) 哲学是意义澄清的活动
    (三) 洪谦的统一科学理想
三、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价值
    (一)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 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尼采科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第一章 尼采科学观产生的背景和动机
    一、柏拉图——基督教式形而上学
        (一)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
        (二)基督教的理想道德
    二、现代科学的“病症”
    三、哲学家们的理论缺陷
        (一)德国哲学的道德桎梏
        (二)实证主义的思想弊端
第二章 尼采科学观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科学问题”
    二、对科学的批判
        (一)对科学动机的批判
        (二)对科学方法的批判
        (三)对科学理性的批判
        (四)对科学价值的批判
    三、透视主义认识论
        (一)何谓透视主义
        (二)对真理的透视主义理解
        (三)用艺术和生命的眼光看待科学
第三章 对尼采科学观的评价
    一、积极影响
        (一)促进了对现代科学的反思
        (二)推动了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三)突出了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交融
    二、消极影响
        (一)形而上学的烙印
        (二)主观化的科学观
        (三)虚无主义的轮回
    三、对尼采科学观的个人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试论知识论变革与工程知识论研究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2.“理论优位”的知识论
    2.1 古代本体论基础上的知识论
        2.1.1 古希腊时期对存在问题的追问
        2.1.2 古希腊时期存在问题向知识问题的转向
    2.2 近代认识论基础上的知识论
        2.2.1 唯理论者的知识论观念
        2.2.2 经验论者的知识论观念
        2.2.3 康德对知识的划界
    2.3 现代实证主义的“唯科学”知识论
        2.3.1 孔德的实证主义观念
        2.3.2 马赫对实证主义的发展
    2.4 当代分析哲学信念辩护的知识论
        2.4.1 分析哲学对知识论问题的贡献
        2.4.2 维也纳学派的科学主义知识观
        2.4.3 对信念论的怀疑
3.“实践优位”的知识论
    3.1 实践的两种解释
        3.1.1 传统的实践概念
        3.1.2 实践概念的扩展
    3.2 马克思“改造世界”的实践进路
        3.2.1 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论述
        3.2.2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定义
        3.2.3 马克思关于异化的讨论
    3.3 “实用主义”的实践进路
        3.3.1 皮尔士对传统知识论的批判
        3.3.2 詹姆士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
        3.3.3 杜威的工具主义思想
    3.4 “默会知识”的实践进路
        3.4.1 维特根斯坦的实践进路
        3.4.2 波兰尼的实践进路
        3.4.3 赖尔的实践进路
    3.5 当代认知科学的“具身性”实践进路
        3.5.1 亲知对具身性知识的拓展
        3.5.2 默会知识对具身性知识的拓展
        3.5.3 当代“具身性”认知科学
    3.6 现象学“存在论”的实践进路
        3.6.1 胡塞尔“范畴直观”的提出
        3.6.2 再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6.3 现象学视域下的知识论
4.工程知识论研究的兴起
    4.1 当代工程哲学研究的兴起
        4.1.1 工程知识的变革和工程哲学的出现
        4.1.2 技术哲学中的知识论研究
        4.1.3 国内工程哲学研究的进展与工程知识论研究的兴起
        4.1.4 工程知识的演进历程
    4.2 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划界
        4.2.1 科学活动、技术活动、工程活动的区别
        4.2.2 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的区别
    4.3 技术人工物和工程人工物的比较
        4.3.1 荷兰学派的技术人工物分析
        4.3.2 中国学者对人工物的工程本体论分析
        4.3.3 两种人工物与人的存在关系
    4.4 工程人工物的现象学存在论分析
        4.4.1 人工物的存在问题
        4.4.2 亚里士多德对人工物存在的分析
        4.4.3 海德格尔对人工物存在的分析
5.现象学视域下工程知识的形态、特征与意义
    5.1 “理论优位”的工程知识与“实践优位”的工程知识之差异
        5.1.1 两种知识论下人与世界的关系
        5.1.2 两种知识论下人与知识的关系
        5.1.3 两种知识论下人与工程人工物的关系
    5.2 朝向人工物的工程知识
        5.2.1 工程人工物的结构维度
        5.2.2 工程人工物的功能维度
        5.2.3 工程人工物的形态维度
    5.3 工程知识的基本形态
        5.3.1 身体形态的工程知识
        5.3.2 用具形态的工程知识
        5.3.3 符号形态的工程知识
    5.4 工程知识的本质特征
        5.4.1 工程知识的全周期性
        5.4.2 工程知识的集成性
        5.4.3 工程知识的情境性
        5.4.4 工程知识的社会性
        5.4.5 工程知识的强对象性
        5.4.6 工程知识的具身性
    5.5 现象学视域下工程知识及工程知识论研究的意义
        5.5.1 认识论意义
        5.5.2 本体论意义
        5.5.3 生存论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7)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五、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一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必要性
    第一节 争论迭起:中国宪法学的难题
        一、宪法释义学的局限性
        二、立场分歧:宪法实现的困惑
        三、宪法哲学:多元立场的理论基础
        四、结论
    第二节 国家观的困惑:整体性与个人权利的二律背反
        一、二律背反之正题
        二、二律背反之反题
        三、正题之证明
        四、反题之证明
        五、结论:国家观的困惑
    第三节 康德的启示: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
        一、康德的启示:纯粹理性批判
        二、国家批判的必要性
        三、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
    第四节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必要性
第二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国家:实施统治的政治体
        一、“国家”概念的四种主张
        二、国家批判中“国家”概念的确定
        三、结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批判
        一、作为正当性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二、意识形态分析:含义、功能与阶段
        三、意识形态批评:政治统治的工具
    第三节 古典形而上学批判
        一、古典形而上学在哲学史发展逻辑中的地位
        二、古典形而上学的内涵
        三、古典形而上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批判
    第一节 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批判
        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批判
        三、教皇专制主义批判
    第二节 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批判
        二、阿奎那政治学说批判
        三、黑格尔伦理国家观批判
    第三节 共同体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卢梭共和国理论批判
        二、柏克保守主义批判
        三、施米特政治共同体理论批判
结论
    一、形而上学国家观的谬误
    二、对中国宪法学的回应与展望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8)形而上学的地位及其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1.3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2章 形而上学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2.1 形而上学的三重内涵
        2.1.1 广义形而上学
        2.1.2 狭义形而上学
        2.1.3 特义形而上学
    2.2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2.2.1 “第一哲学”
        2.2.2 “经院哲学”
        2.2.3 “拒斥形而上学”
    2.3 形而上学的特质
        2.3.1 对“终极存在”绝对追求
        2.3.2 对“理性思维”无限崇拜
        2.3.3 对“形上之维”理想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形而上学之于哲学的地位
    3.1 怀疑主义对形而上学的诘难
        3.1.1 高尔吉亚“三个命题”
        3.1.2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3.1.3 休谟“温和的怀疑论”
    3.2 形而上学的“居死而生”
        3.2.1 康德、黑格尔本体论有效性追问
        3.2.2 海德格尔“此在总是我的存在”
        3.2.3 蒯因“本体论承诺”
    3.3 形而上学的“无可避免”
        3.3.1 西方哲学发展史逻辑主线
        3.3.2 最浪漫的理性之终极关怀
        3.3.3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基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形而上学的文化地位
    4.1 对形而上学文化中心地位的挑战
        4.1.1 “后哲学文化”中的形而上学
        4.1.2 “文化转向”中的形而上学
        4.1.3 全球化时代文化背景下的形而上学
    4.2 形而上学之于一般文化财产的意义
        4.2.1 形而上学是科学建构的基础
        4.2.2 形而上学是超越宗教的世界观
        4.2.3 形而上学是艺术的高度理性方式
    4.3 形而上学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
        4.3.1 深刻地把握文化实践创造性本质
        4.3.2 巧妙地促使西方文化哲学进行反思
        4.3.3 批判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及其命运
    5.1 “反形而上学”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
        5.1.1 “反形而上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必然
        5.1.2 “反形而上学”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
        5.1.3 无意构建另一种形态形而上学
    5.2 无法遮蔽的形而上学光芒
        5.2.1 奠基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
        5.2.2 承载人类内心的“永恒追求”
        5.2.3 提升人类生活的修养与层次
    5.3 形而上学之“下”的实践求索
        5.3.1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践活动考察
        5.3.2 实践形而上学范畴的基本确立
        5.3.3 实践形而上学建设性意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初步界定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公共行政的哲学研究
    2.2 批判理论的变革研究
    2.3 实用主义的变革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
    3.1 合法性问题与批判理论传统
    3.2 合理性问题与实用主义哲学
    3.3 自然经验对两种理论的整合
    3.4 小结
4 以变革为导向的公共行政研究
    4.1 公共行政研究的变革基础
    4.2 导向变革的理论形态
    4.3 行政研究的变革目标
    4.4 小结
5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问题意识
    5.1 公共行政研究的古典渊源
    5.2 公共行政研究的现代背景
    5.3 公共行政研究的当代处境
    5.4 小结
6 变革型公共行政研究的合法性
    6.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式
    6.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语言模式
    6.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理论关涉
    6.4 小结
7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政治建构
    7.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历史分析
    7.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价值分析
    7.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个体原则
    7.4 小结
8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组织建构
    8.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组织经验
    8.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组织原理
    8.3 变革型公共组织的职权建构
    8.4 小结
9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
    9.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人类模型
    9.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社会模型
    9.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运作原理
    9.4 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逻辑实证主义理论研究文献
        (二)意识形态性质概念划分文献
        (三)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哲学研究文献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逻辑实证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历史背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时代背景
        (二)思辨哲学困境的理论背景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渊源
        (一)早期孔德、穆勒、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
        (二)马赫主义进一步发展
        (三)逻辑原子主义的补充发展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概念
        (一)哲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和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三)意义与证实理论
        (四)统一科学理论
    四、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一)对学科的影响
        (二)对哲学的影响
        (三)对科学的影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发展与影响
    一、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
        (一)传统意识形态概念性质
        (二)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
        (三)传统意识形态与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区别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发展过程
        (一)科学地位的不断提高
        (二)工艺的合理性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形成
        (三)科技发展对社会制度框架的重构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的积极影响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的消极影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哲学反思
    一、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哲学发展的历史选择
        (二)理性社会发展模式得以建立
        (三)科学由分散走向统一
    二、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局限性分析
        (一)还原论与价值论的混乱
        (二)科学标准的程式化
        (三)单向度思维模式的局限
        (四)形而上学与实证科学的割裂
    三、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局限性突破
        (一)明确还原论的目标
        (二)实证与形而上学的辩证统一
        (三)变革单向度思维模式
        (四)提升人文学科的地位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J]. 杨耕.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 2021(00)
  • [2]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3]洪谦形而上学思想研究[D]. 王毓茜.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4]洪谦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孟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尼采科学观研究[D]. 夏睿.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试论知识论变革与工程知识论研究的兴起[D]. 王文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D]. 郑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形而上学的地位及其命运[D]. 刘永金. 燕山大学, 2019(03)
  • [9]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原理[D]. 李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研究[D]. 郭鑫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孔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