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学研究

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学研究

一、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星[1](2021)在《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影像学、Micro-CT和有限元分析等对颈椎钩椎关节的形态学、内部显微结构进行观测,以发现钩椎关节及钩突显微结构随年龄、椎序增长的发育规律和变化特点。通过研究钩突骨小梁结构以及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为临床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CT扫描脊柱颈段后通过三维重建手段测量颈椎钩突和钩突与椎动脉位置关系的相关结构参数;2.利用Micro-CT对颈椎骨标本进行完整扫描,以观测钩突内部骨小梁的排布规律及形态特点;3.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颅底、颈椎、间盘及韧带等进行三维建模,从正常颈椎到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观测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结果:1.钩突长、高、宽等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也呈递增趋势,在侧别和性别间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双侧钩突间距、钩突前脚间距、钩突后脚间距和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但随年龄增长其变化不明显,总体呈波浪状,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钩突夹角约130°,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变化不明显;钩突矢状角约15°,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呈波浪状;神经管前后径、椎间孔面积随椎序递增和年龄增长总体变化不显着,椎间孔面积男性大于女性;椎间隙前高、椎间隙后高随椎序递增呈缓递增趋势,而随年龄增长则缓慢递减。2.钩突尖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总体呈“V”型,而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增;椎弓根最大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变化不大,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减;椎弓根最小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呈递减趋势,随年龄增长则不显着;椎弓根横倾角范围随椎序增加总体呈缓递增趋势;椎弓根宽总体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呈缓递增。3.钩突骨小梁的排布规律与椎体内相一致,冠状面多呈纵行走形,其骨小梁直接与椎体内相延续,三维重建后见钩突内骨小梁纵横交错,与椎体内排布相一致;钩突骨小梁相关参数TV、BV、BS、BS/BV、BV/TV、BS/TV、Tb.Th、Tb.N、Tb.Sp、Eu.N、Conn、DA 和 SMI 除个别外大多在侧别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颈椎钩突骨小梁各形态计量学参数不同椎序间比较,仅在TV、BV、BS、BV/TV、BS/TV、Eu.N、Conn和SMI的个别椎序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尤其是C5,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正常颈椎、左侧切除钩突50%、100%和双侧切除钩突100%后颈椎4组模型组相关结构受力特点中,钩突应力和位移值无论在何种运动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均位于C5;正常组应力值仅在左、右侧屈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位移值则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间有差异(P<0.05);模型组1的应力值仅在C5前屈、后伸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左、右侧屈中各椎侧别间均有差异(P<0.05),模型组2的应力值在所有工况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3的应力值各椎在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工况中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位移值在后三种模型组中无论何种工况下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C5与C3、C4、C6、C7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1、2和3间在某些工况下有差异(P<0.05)。关节突的应力和位移值在4组模型中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均呈尖峰状,峰值正常组位于C6、而模型1~3组则位于C5,4组各椎仅在左右侧屈中有差异(P<0.05),余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应力值在后伸、左右旋转下,C5与C1-C4及C6-T1各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前屈工况下正常组与模型1~3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椎间盘前后缘在4组模型中的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均呈递增趋势,且在六种工况下其峰值均位于C5/6,随后呈递减趋势,整体呈“尖峰状”,前后缘值在前屈、后伸和侧屈工况下有显着差异(P<0.05),左右缘的变化与前后缘一致,在前屈、左右侧屈和旋转工况下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缘和左右缘应力值在椎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仅表现在部分工况下正常与模型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整体应力值变化不明显。结论:1.钩椎关节中钩突的长、高、宽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缓慢递增趋势,符合脊柱重力发育规律;双侧钩突、钩突前脚、后脚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情况该三者间距变化不很显着;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变化不显着;神经管前后径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变化较小;钩突夹角、钩突矢状角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波浪状,钩突夹角约130°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角平均15°,有限制颈椎过度旋转作用;椎间孔面积总体男大于女,随椎序增加整体变化不明显,椎间孔面积总体随增龄变化较小,但钩突宽与椎间孔面积密切相关,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椎间隙前、后高随椎序增加呈缓慢递增,随增龄而呈下降趋势,这与脊柱生长发育规律相符,随年龄增长、脊柱过度运动等因素致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椎间隙高度降低,从而引起相应颈椎病症状。2.钩突与椎动脉之间的毗邻关系密切且复杂,钩突与椎动脉间距是评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评价指标,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可作为临床椎弓根置钉角度参考值,椎弓根宽是确保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椎弓根的保证。上述指标在侧别间比较无差异,且性别间比较总体上差异性不明显;钩突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变化不规律,随年龄增长呈缓慢递增趋势;椎弓根最大横倾角、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三者在椎序间的比较中多数与C7间存在差异,其中随椎序增加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变化不明显,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呈缓慢递减趋势,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中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呈缓慢递减趋势,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变化不明显,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则呈递增趋势;椎弓根宽随椎序增加和年龄增长均呈递增趋势。3.Micro-CT可清晰地观测颈椎钩突内骨小梁分布特征、计量和形态学参数,钩突内骨小梁在侧别间、椎序间差异不显着,为骨质疏松及颈椎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疗等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4.钩突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值位于远离重力线的C5,随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切除范围越大越影响颈椎稳定性;钩椎关节中的关节突应力和位移值在正常颈椎中其应力集中区位于C6,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其应力和位移值则集中于C5;颈椎间盘应力和位移值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均集中于C5/6,其受力不因钩突的切除而受影响。

李永标[2](2021)在《基于颈椎三维重建技术下Centerpiece钛板联合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影像学三维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是目前脊柱外科最常见的颈椎手术之一。自1972年以来,已经有许多文献报道了对该手术方式的修改。这些变化包括入钉点的选择,螺钉角度的变化,以及出钉点的差异。在这些技术中最广泛使用的是Roy-Camille等人[1]和Jeanneret等人[2]所报道的技术。其他许多作者,包括An等人[3]和Kim等人[4]都建议对这些技术进行修改。所有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确保颈椎侧块前外侧的神经和血管结构的安全。这些技术的改进使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成为一种更安全的手术方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术式,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金标准”。当患有CSM的患者同时合并有颈椎曲度反张、颈椎骨折或者颈椎不稳等疾病时,可采用颈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治疗这类患者,国内已经有相关文献报道这种术式的研究[5]。近年来对于颈椎测块钉道长度影像学测量相关数据的文献[6]较多见,但通过对颈椎侧块高度及宽度的影像学测量,探讨是否能在同一颈椎侧块进行Centerpiece钛板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较为少见。目的:通过颈椎三维重建技术对颈椎侧块进行影像学测量,对颈椎侧块高度及宽度的测量,探讨是否能在同一颈椎侧块进行Centerpiece钛板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对颈椎侧块空间大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相关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因颈椎病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39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及诊断等基本信息,并将术前颈椎三维CT的数据传至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其中女性57例,男性82例,平均身高(164.78±6.75)cm,年龄为33-76岁,平均年龄为(57.01±10.26)岁,平均体重(66.84±11.24)kg。测量所有下颈椎侧块(Cervical Lateral Mass,CLM)的高度及该侧块的宽度,根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将其分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测量的下颈椎C3~C7CLM平均高度为(14.70±1.29)mm,宽度为(12.35±1.16)mm,与以往相关文献研究测量的结果大致相同。男性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5.05±1.34)mm、(12.79±1.11)mm,女性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22±1.39)mm、(11.79±1.26)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体重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5.05±1.37)mm、(12.83±1.15)mm,低体重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45±1.36)mm、(11.98±1.2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身高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5.15±1.38)mm、(12.89±1.10)mm,低身高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23 ±1.35)mm、(11.76±1.2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69±1.47)mm、(12.23±1.22)mm,低年龄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79±1.31)mm、(12.54±1.13)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本研究中大样本的下颈椎侧块影像学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可以得出性别、身高及体重是下颈椎侧块大小的影响因素,年龄对下颈椎侧块大小可能没有影响,可为临床相关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陈希[3](2020)在《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测量和生物力学强度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介绍:颈椎病多见于我国中老年人群,随着国家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颈椎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内固定手术治疗作为目前治疗颈椎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手术方式及疗效已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和验证。颈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作为颈椎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目前以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为主。Abumi于1994年首次报道了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并随后报道其用于治疗下颈椎外伤骨折、肿瘤、感染、退行性病变和前路固定融合失败的疗效优于前路钉板内固定和侧块螺钉。目前,颈椎椎弓根螺钉相较于其他后路内固定技术优势明显。椎弓根是颈椎中非常坚强的结构,且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存在相对致密的松质骨,是提高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和把持力的有利条件。大量生物力学实验报道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峰值拔出力明显高于侧块螺钉,抗疲劳性能和稳定性同样优于侧块螺钉,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其优势更为明显。此外,对于颈椎严重外伤和肿瘤的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提供的颈椎稳定性可降低患者行二期颈前路内固定术的可能性。既往研究显示,颈椎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较长,但颈椎椎弓根解剖变异较大且结构细小,对于不同个体的同一颈椎节段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颈椎节段,椎弓根的高度和宽度、椎弓轴向投射点、轴线角度以及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均存在较大差异,是导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椎弓根皮质穿透率高达16.8%。此外,颈椎椎弓根与椎动脉、神经根、硬膜囊以及食管的解剖关系极为密切,置入过程缺乏明确的解剖标志,常发生椎动脉损伤(0.6%~1.0%)、神经根损伤(0.44%~7.6%)、硬膜囊撕裂(<0.1%)、食管穿孔(罕见)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颈椎椎弓根螺钉极高的置入难度。术中三维CT导航、O型臂导航和3D打印置钉模板等辅助置钉技术可部分提高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但其受制于术者熟练程度,目前尚未普及。颈椎侧块螺钉技术最初由Roy-Camille于1972年提出,发展至今已有Roy-Camille法、Magerl法、Anderson法等置入方式。侧块螺钉凭借其较高的手术安全性、相对较低的置钉难度、能提供较为满意的颈椎稳定性,已成为下颈椎最常用的后路螺钉固定技术之一。其并发症主要为神经根损伤(3.8%-5.6%)、椎动脉损伤(1.3%)和侵犯关节面(16.7%)。但对于需要坚强固定的手术方式、侧块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尤其是对于C7节段,置入侧块螺钉则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而并非手术最佳选择。近年来,日本学者Aramomi于2014年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下颈椎后入路内固定手术的新技术——颈椎椎间孔螺钉技术。其进钉点定位于侧块中线与头侧相邻椎体同侧下关节突交点内侧1mm处,竖直向内侧倾斜20°至25°,由此打入4.5mm×12mm螺钉。这项置钉技术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选用了“粗短”的螺钉,并使螺钉穿过分布于颈椎椎弓根入口附近相对致密的松质骨,这些特点均有利于提高椎间孔螺钉的稳定性。而较短的置入深度则足以避免螺钉直接损伤椎动脉,理论上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发现椎间孔螺钉具有比侧块螺钉更强的轴向拔出力。椎间孔螺钉被认为可以作为侧块螺钉置钉失败或因侧块骨折等原因无法置入侧块螺钉的有效替代方案,但目前尚缺乏基于我国人群的下颈椎椎间孔螺钉钉道解剖学参数研究和生物力学研究报道。本研究依据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钉道设计和既往影像学、解剖学研究,以我国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学测量分别获得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参数数据,并基于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设计了直接拔出力测试、疲劳测试和残余拔出力测试,以获取国人下颈椎椎间孔螺钉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参数数据,并对这三种螺钉的影像学参数和生物力学强度进行比较。目的:应用影像学测量方法获得国人下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参数,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并比较每种螺钉的力学强度差异,为临床术前手术设计和术中螺钉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连续行健康查体的受检者,共50名(男25名,女25名)的颈椎CT影像资料,年龄(56.00±15.90)岁(29~89岁)。对健康检查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依据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Magerl法)、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进钉点和钉道设计在三维重建模型上选定后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的重建图像上分别对C3~C7节段进行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测量,记录其最大内倾角度、最适内倾角度、最小内倾角度、最适钉道长度/轴长、椎弓根宽度等测量值。每两周由同一名脊柱外科专业医师对各影像学参数再次进行测量,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选取8具新鲜冰冻尸体,男4具、女4具,死亡时年龄(45.25± 11.23)岁。CT检查排除骨折、畸形、感染、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质破坏或其他异常,最终筛选出30个C3~C6颈椎脊椎。将制备完成的颈椎节段标本顺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标本,分别用于双侧置入椎间孔螺钉(4.5mm×12mm螺钉)、侧块螺钉(3.5mm×14mm)与椎弓根螺钉(3.5mm×24mm螺钉),螺钉型号均依前述据影像学测量数据选择。随机选取一侧进行直接拔出力测试(速度5mm/min),另一侧进行疲劳测试(位移± 1.0mm,频率1Hz,循环500次)及残余拔出力测试。结果: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和内倾角度为C3 10.65mm,21.12°;C4 10.12mm,22.62°;C5 9.82mm,23.66°;C6 9.19mm,24.13°;C7 9.10mm,27.54°。测得C3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长(p<0.05);C7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短(p<0.05),但与C6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7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度最大(p<0.05);C3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度最小(p<0.05)。男性在C4、C6-C7节段最适钉道长度长于女性,最适内倾角度小于女性(C410.44mm vs 9.81mm,21.11°vs 24.12°;C6 9.69mm vs 8.69mm,22.10°vs 26.16°;C7 9.90mm vs 8.30mm,24.95° vs 30.13°,P<0.05)。国人颈椎椎弓根螺钉总体最适钉道轴长和内倾角度为C3 30.94mm,33.92°;C4 30.50mm,34.95°;C5 31.92mm,33.42°;C6 30.50mm,31.94°;C7 29.87mm,31.01°;总体椎弓根宽度为 C3 5.35mm;C4 5.56mm;C5 5.99mm;C6 6.34mm;C7 6.86mm。男性在C3~C7节段最适钉道轴长和椎弓根宽度均长于女性(C3 32.59mm vs 29.29mm,5.89mm vs 4.81mm;C4 32.06mm vs 28.94mm,6.06mm vs 5.06mm;C5 33.85mm vs 29.98mm,6.40mm vs 5.57mm;C6 32.22mm vs 28.78mm,6.77mm vs 5.90mm;C7 31.56mm vs 28.18mm,7.26mm vs 6.46mm,p<0.05),在 C4~C5、C7节段最适内倾角度小于女性(C4 33.66°vs 36.24°;C5 32.24°vs 34.59°;C7 29.01°vs 33.02°,p<0.05)。国人颈椎侧块螺钉(Magerl法)总体最适钉道长度为 C3 14.84mm;C4 15.33mm;C5 15.44mm;C6 14.74mm;C7 14.06mm,男性在C3~C7节段最适钉道长度均长于女性(C3 15.56mm vs 14.12mm;C415.95mm vs 14.71mm;C5 16.11mm vs 14.77mm;C6 15.68mm vs 13.80mm;C714.82mm vs 13.29mm,p<0.05)。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在C3~C7节段均短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p<0.05),总体最适内倾角度在C3~C7节段均小于椎弓根螺钉(p<0.05)。椎间孔螺钉的直接拔出力为(327.10±17.07)N,侧块螺钉为(305.71±11.63)N,椎弓根螺钉为(635.67±22.82)N。椎间孔螺钉的残余拔出力为(265.62±18.19)N,侧块螺钉为(192.80±17.10)N,椎弓根螺钉为(494.89±41.79)N。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残余拔出力较直接拔出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01),分别下降了 18.8%、36.93%和22.15%。椎弓根螺钉的直接拔出力高于椎间孔螺钉和侧块螺钉(p<0.001),椎间孔螺钉略高于侧块螺钉(p=0.004)。残余拔出力椎弓根螺钉最高,椎间孔螺钉次之,侧块螺钉最小(p<0.001)。椎间孔螺钉的首次循环载荷和首次达到设定位置时载荷均高于侧块螺钉(p<0.001)和椎弓根螺钉(p=0.015),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椎间孔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末次循环载荷均高于侧块螺钉(p=0.003),但椎间孔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结论: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最适钉道长度在C3~C7节段均短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最适进钉内倾角度在C3-C7节段均小于椎弓根螺钉。国人男性颈椎椎间孔螺钉钉道长度稍长于女性,进钉内倾角度小于女性。椎间孔螺钉长度受限,不具备直接损伤椎动脉的风险,且具有较大的进钉安全角度。椎间孔螺钉的直接拔出力略高于侧块螺钉,残余拔出力明显高于侧块螺钉。椎间孔螺钉的抗疲劳性能与椎弓根螺钉相近并明显优于侧块螺钉。综上,颈椎椎间孔螺钉具有作为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有效替代的潜能。

石磊[4](2019)在《颈椎椎板螺钉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椎板螺钉在颈椎应用的影像解剖学基础,从影像解剖测量数据中对比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正常人群椎管周围骨性结构的差异,并对各节段颈椎椎板和椎弓根螺钉的可接受率进行总结;2.研究椎板螺钉创新技术在颈椎应用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3.结合典型病例阐述颈椎椎板螺钉临床应用的方法和适应症。方法:1.通过CT三维重建进行C2-C7椎管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解剖形态学测量,将研究对象分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组(Developmental Cervical Stenosis,DCS)和正常组(Normal Control,NC),测量椎弓根、侧块和椎板的多项解剖参数,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最后分析不同节段椎板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接受率;2.创新性提出寰椎双螺钉与同侧C2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结合对侧C2椎板螺钉的混搭固定方式(Group C),测量C1双螺钉的解剖学参数,并将该技术与传统双侧C1-C2椎弓根螺钉(Group B)和单侧C1-C2椎弓根(Group A)进行生物力学的比较,分析其可行性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3.创新性提出下颈椎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椎板螺钉的混合固定技术(UPS+CTLS),将该技术与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BPS)和双侧侧块螺钉(BMS)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的对照研究,分析其可行性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4.展示不同类型椎板螺钉混搭的固定方法在典型病例中的应用,包括病史简介、影像检查分析和治疗结果等,讨论椎板螺钉在颈椎应用的方法和适应症。结果:1.解剖形态学分析显示,在C2的测量中,DCS组PW和LW均显着高于NC组,而PTA显着小于NC组,其余参数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下颈椎测量中,VBSD和SCSD两组间在各节段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除C7的LMW无差异外,DCS组的宽度参数PW、LW和LMW在各节段的均值均显着高于NC组;角度测量显示DCS组的PTA在各节段的均值显着小于NC组,而LTA的均值在C4-6节段显着高于NC组;长度测量参数除了C5存在统计学差异外,LL和LML两组之间在各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DCS组的PL在各节段均显着小于NC组。最后,分析结果显示,在C3-C7节段,DCS组不同直径PS或TLS的接受率均高于NC组。2.寰椎双螺钉的测量结果显示,C1 PS的工作厚度≤3.5mm的标本仅有1例(1/15=6.7%),其余参数均大于3.5mm。上颈椎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固定组的活动度与完整组和失稳组比较,各方向的活动度均显着减少,此外,三个内固定组间比较,Group B和Group C相对于Group 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Group B与Group 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下颈椎生物力学结果显示,UPS+CTLS组与BMS组相比较,在三个平面的活动度均无显着差异,然而与BPS组相比,虽然在屈伸和轴向旋转方向上无显着差异,但侧屈活动度却显着高于BPS组(P<0.05)。C4和C5 PS的抗拔出强度明显高于LMS和TLS,TLS的抗拔强度稍高于LMS,但是无显着统计学差异。4.C2椎板螺钉混合固定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并无明显技术难度,其作为一个锚定点可与多种方式进行搭配固定;下颈椎椎板螺钉由于椎板解剖条件限制,需要将CT测量作为其使用的前提条件。结论:1.颈椎椎管狭窄患者椎管周围的骨性结构(C2-C7)明显比正常人更宽大,选择不同直径的内固定更具优势;2.寰椎双螺钉与同侧C2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C2椎板螺钉的混搭固定方式作为一种替代技术应用于寰枢椎不稳是可行的,可将其作为椎板螺钉在上颈椎应用的一项技术补充;3.短节段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椎板螺钉的混合固定方式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与双侧侧块螺钉技术相当,可考虑将其作为在下颈椎短节段固定的一项替代技术;4.椎板螺钉在临床应用中作为替代方案可与多种螺钉固定方式进行搭配,建议使用前进行CT扫描分析椎板的解剖形态结构。

张迪[5](2018)在《颈腰椎脊柱内固定解剖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些疾病多发在高龄人群,而高龄患者手术耐受能力较差,并且由于广泛的退变增生,手术难度较高。由于内固定的出现,提高了手术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然而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使外科医生开始思考如何更佳合理的置入内固定。内固定置入的方法纷繁复杂,但是不论哪种内固定,其操作基础都是依靠局部的解剖学标志和解剖学相对位置。对手术相关的解剖学标志和解剖学相对位置的测量有利于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作为颈后路手术经典术式之一,对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面获得满意疗效。侧块螺钉置入技术在下颈椎的应用虽然较椎弓根螺钉把持力稍逊,但能够满足颈后路手术所需的即刻稳定性要求,而且其安全性高于椎弓根螺钉,技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椎弓根螺钉,已经成为颈后路手术最常用的内固定置入方法之一。RoyCamille首先将侧块螺钉的置入技术应用于临床,并首次提出了置钉方法。之后,Magerl,Anderson和An分别介绍了各自置入侧块螺钉的方法。椎动脉和神经根损伤是两种因置入侧块螺钉的位置不当所导致的严重医源性并发症。由于个体间存在解剖学差异且同一个体的每个椎体的解剖结构也不尽相同,故侧块螺钉的置入也应是个体化的,相同的角度和方向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患者或所有椎体。所以我们提出了个体化的侧块螺钉置入的方法。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把持力,可以提供即刻稳定的内固定置入方法。腰椎减压融合术在椎弓根钉的支持下能有效的防止节段不稳,并降低复发风险。自从Harrington等人首次应用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手术。椎弓根螺钉提供了三柱的稳定,在一些手术和疾病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腰椎椎弓根的内侧和下方都有神经通过,当椎弓根螺钉被误置时,就可能刺激神经产生椎弓根螺钉相关并发症,严重的需要翻修手术。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广泛的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包括:Roy-Camille置入技术、Magerl置入技术和Weinstein置入技术等。由于个体间存在解剖学差异且同一个体的每个椎体的解剖结构也不尽相同,相同的角度有时候并不适用于所有腰椎,所以我们提出了我们个体化的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方法。第一部分颈腰椎置钉相关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测量腰椎和颈椎患者术前影像学相关解剖结构及相关角度,为腰椎椎弓根螺钉和颈椎侧块螺钉的置入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2017年1月1日起,纳入连续30例行术前腰椎CT平扫和X线的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和30例行术前颈椎CT平扫的颈椎病患者。应用Synapse系统对颈椎侧块和腰椎椎弓根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颈椎测量:应用颈椎1 mm连扫CT测量C3-7每个椎体的:1)椎管横径;2)横突孔横径,分别测量左右两侧的横突孔横径;3)横突孔内壁与椎管外壁的距离,分别测量左右两侧数值;4)侧块外壁与横突孔外壁的距离,分别测量左右两侧数值。腰椎测量:应用腰椎侧位X线测量L1-L5每个椎体的:1)椎弓根高度;2)腰椎侧位X线上下关节突连线与椎体后缘的角度。应用腰椎1 mm连扫CT测量L1-L5每个椎体的:1)椎弓根宽度;2)上关节突外缘为进钉点时,螺钉置入的角度范围,即从上关节突外缘做椎体外侧缘切线与从上关节突外缘做椎管外壁切线的夹角;3)横突根部为进钉点时,螺钉置入的角度范围,即从横突根部做椎体外侧缘切线与从横突根部做椎管外壁切线的夹角。结果:颈椎椎管横径与C3-7椎体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731)。C3-6椎体的横突孔横径值相近,而C7椎体的横突孔横径明显较其他减小,左侧除C7椎体外其他椎体的横突孔横径均较右侧稍大。C3-6椎体的横突孔内壁均在椎管外壁内侧,C4椎体横突孔较其他椎体更靠内,C4椎体向上下椎体方向,横突孔内壁相对椎管外壁的距离逐渐靠外,只有C7椎体的横突孔内壁在椎管外壁的外侧。C3-5横突孔外壁到侧块外壁的距离逐渐增大,而从C6和C7椎体的横突孔外壁到侧块外壁的距离较快速的变小。腰椎椎弓根高度X侧位上相似,而椎弓根宽度的最大值出现在L5椎体上,从L1到L5逐渐增大。腰椎椎弓根的宽度均小于高度。L1-5椎体侧位X线上下关节突连线与椎体后缘的角度均在5度之内,平均角度均在1.5度左右。以关节突外缘为进钉点时,螺钉置入的角度范围在L1-5椎体上均小于横突根部为进钉点时的螺钉置入的角度范围(P<0.001)。无论是节突外缘为进钉点时的螺钉置入的角度范围,还是以横突根部为进钉点时的螺钉置入的角度范围,最小值都出现在L1椎体,L5为最大值第二部分个体化颈后路侧块螺钉置钉策略目的:基于术中解剖和术前影像学测量,提出个体化的颈椎侧块螺钉的置钉新策略,并对患者术后行X线和薄层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从2014年7月到2015年3月,24名接受C3-C6颈后路全椎扳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侧块螺钉置入技术均应用我们提出的个体化置钉策略,即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分析和术中的解剖学标志。术后行X线确定侧块螺钉的位置和测量颈椎曲度。患者的神经功能由日本骨科协会残疾量表(JOA),颈部残疾指数(NDI)及其分级评估。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别为472.92±165.49分钟,166.46±37.78毫升。术后CT扫描示全部192枚侧块螺钉均置入于绝对安全或相对安全区域,其中149枚螺钉(77.6%)位于绝对安全区,43枚螺钉(22.34%)位于相对安全的区域。横突孔及椎管外壁皮质清晰,未见损伤证据。经测量,C3-C6置入的螺钉安全角度分别为23.83±2.06度,21.21±1.72度,18.13±1.85度,23.13±2.17度。C3-C6置入的螺钉外展角分别为42.54±5.07度,40.08±4.79度,37.77±6.12度,41.58±4.55度。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如医源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硬膜撕裂、血肿或感染。然而,1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C5神经麻痹,末次随访时(25个月),患者三角肌和肱二头肌肌力基本恢复正常。随访时,未见明显并发症如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迟发性神经血管损伤,迟发性切口感染、螺钉和/或连接棒松动、断裂或位移。24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79(20-30)个月。随访时CCI较术前未见明显丢失(P=0.111)。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显着提高(P<0.001),NDI评分较术前显着降低(P<0.001)患者神经症状改善率为60.49%±13.46%。NDI术前5例患者为轻度功能障碍,14例为中度功能障碍,4例为重度功能障碍,1例为完全功能障碍;术后6例无功能障碍,16例患者为轻度功能障碍,1例为中度功能障碍,1例为重度功能障碍,随访与术前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第三部分个体化腰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策略目的:基于术中解剖和术前影像学测量,提出个体化的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新策略,并对患者术后行X线和薄层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从2011年3月到2012年1月应用该研究置钉方法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患者74例。74例患者均为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患者,均行PLIF或TLIF手术。螺钉进钉点位于关节突外缘,横突向下4 mm处;上下关节突关节连线的的垂线作为螺钉置入的头尾角方向。术后应用X线和CT以评价螺钉位置和测量相关角度,椎弓根置钉相关解剖学测量在CT上进行,角度α是理想进钉通道与轴面的夹角,角度β是椎体上终板与轴面的夹角,α-β是理想进钉通道与该椎体上终板的夹角,正数表示理想进钉通道的尖端向头向偏离椎体的角度,负数表示理想进钉通道的尖端向尾向偏离椎体的角度。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62例患者(27名男性和3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58.95±8.45岁)完成了三年及以上随访。平均手术时间为169.60±41.21分钟,出血量为489.52±189.38ml。62名患者总共置入274枚椎弓根螺钉,其中置入L1椎弓根14枚(5.11%);置入L2椎弓根30枚(10.95%);置入L3椎弓根64枚(23.36%);置入L4椎弓根100枚(36.50%);置入L5椎弓根66枚(24.09%);根据Lothar Wiesner’s分类,11枚螺钉(4.01%)I度穿透骨皮质;2枚螺钉(0.73%)II度穿透骨皮质。轴位CT可见9处椎弓根螺钉穿透皮质,其中穿透椎弓根外侧壁6处(2.19%),5处I度穿透骨皮质,1处II度穿透骨皮质;穿透椎弓根内壁1处(0.36%),为I度穿透骨皮质;穿透椎体前壁3处(1.09%),其中2处I度穿透骨皮质,1处II度穿透骨皮质。矢状面CT可见6枚椎弓根螺钉穿透皮质,其中穿透椎体前端皮质3处(1.09%),这3处与在轴位CT所见为相同螺钉所致;穿透椎弓根皮质3处(1.09%)均为I度穿透骨皮质,其中穿透椎弓根上壁2处,穿透椎弓根下壁1处。L1-5除了L4椎体的︱β︱与︱α-β︱未见显着统计学差异,其余椎体的β与α-β、︱β︱与︱α-β︱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6.03(36-60)个月。术前和术后及随访时JOA评分、ODI评分和VAS评分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通过JOA评分计算患者康复率为52.92%±19.10%。所有患者均未见神经损伤等相关表现。术后4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其中3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完全恢复,1例末次随访时感觉减退未完全恢复,但较术前明显减轻。末次随访未见不融合、螺钉松动及断裂脱出。结论:1.C3-6椎体适于侧块螺钉的置入,而C7椎体为颈胸锥过度椎体,横突孔趋于消失,且更靠外侧,椎弓根宽大,建议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椎弓根粗大,能满足较粗的椎弓根螺钉安全置入,腰椎上下关节突连线与椎体后缘几乎平行,可作为术中置钉选择角度的理想参照平面;2.该研究介绍的侧块螺钉置入方法是安全和易于理解、操作的。此种置入方法准确率较高,能有效的避免因个体差异、麻醉、肌肉等因素造成的螺钉置入不准确的问题。此技术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更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提出三个区域:绝对安全区域、相对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用以评估侧块螺钉钉道;3.腰后路椎弓根螺钉应用广泛,置入方法多种多样,但神经血管损伤风险仍不可忽视。进钉点选取位于上关节突外缘,横突向下4 mm处,头尾角为上下关节突连线的垂线方向,外展角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本研究介绍的置钉方法能有效的避免因个体差异、体位、麻醉等因素造成的螺钉置入不准确的问题。经术后CT评估,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螺钉松动、断裂及脱出。

郝申申,刘志斌,王飞[6](2017)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研究热点与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够贯通脊柱前中后三柱,有效恢复颈椎矢状序列、提供坚强内固定和高融合率,是颈椎生物力学上最稳定的内固定。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关的椎弓根解剖结构、置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应用等方面进行概括。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7年1月Pub 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lower cervical,pedicle screw,3D printing technology",中文检索词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3D打印技术"。总计收集文献193篇,排除重复性研究、个案报道及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1)最终纳入52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2)综述结果显示,尽管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很高的风险,只要进行充分的术前个性化评估和术中精准的置钉技术,可将其风险至最低甚至避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7](2017)在《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三维定位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现有的下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均以关节突和侧块为参考标志,由于术者主观判断的差异,加之关节突增生的影响,进钉点的选择常有一定误差,易发生椎动脉或颈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限制了该技术临床推广。目前临床上选择一个恒定的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标志显得尤为重要。目的:通过三维重建CT图像测量明确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定位关系。方法:对排除颈椎畸形的30例患者颈椎行三维重建CT扫描,观察"关节突间侧凹"的出现率和形态特征。在重建后的C3-C7特定CT图像上测定以下参数:(1)进钉点至侧块外缘的距离: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图像上椎弓根轴线在后柱表面投影点与侧块最外缘的距离;(2)进钉点至"关节突间侧凹"的距离: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图像上椎弓根轴线在后柱表面投影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距离。统计每组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比较各节段统计数据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下颈椎"关节突间侧凹"明显,出现率为100%,解剖标志恒定且少有增生;(2)利用三维重建CT技术,可以成功获取C3-C7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和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的图像;(3)在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图像上,C3-C7左右两侧进钉点至侧块外缘的距离分别为(4.1±0.9)mm和(4.3±0.9)mm,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609)。除了C3与C7、C4与C7,各节段同侧测量值的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4)在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的图像上,C3-C7左右两侧进钉点至"关节突间侧凹"的距离距离分别为(-0.3±1.7)mm和(-0.3±1.6)mm,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916)。除了C3与C4,各节段同侧测量值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5)以上结果提示,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在横断面上存在相对恒定的定位关系,而在矢状面上变异较大。

周彬彬[8](2016)在《C3-C7横突根部高度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颈椎弓根置钉方面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C3-7的横突根部高度进行解剖学测量,研究C3-7各个节段横突根部的高度H是否有规律可循,计算出H/2的平均值。以期在术中只需探得横突根部上缘,再向下移动H/2距离作为横突中线水平,为C3-7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理论依据。方法:吉林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40具成人颈椎干燥骨标本(排除增生严重、骨折、先天畸形及病理性破坏的标本)。骨标本不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取其中C3-7共200个标本,观察各节段横突的解剖特征,直视下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横突根部高度。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3-C7横突根部高度逐渐增大,呈递增趋势。(2)C3-C7各节段左右横突根部高度H/2分别配对t检验,均显示无差异性(P>0.05)。遂给予合并后得出C3-7平均横突根部高度的一半,即H/2分别为:2.60±0.05mm,2.82±0.08mm,3.35±0.17mm,4.00±0.12mm,5.40±0.15mm。(3)在C3-C7节段上,直视下从横突根部上缘下移H/2的距离作为横突的根部中线,该水平线与“峡部”中外1/3垂线的交点位于椎弓根轴在侧块后方的投影上。结论:通过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发现C3-C7横突根部高度逐渐增大,统计后得出C3-7横突根部的平均高度的一半,即H/2分别为:2.60±0.05mm,2.82±0.08mm,3.35±0.17mm,4.00±0.12mm,5.40±0.15mm。通过横突根部上缘下移H/2距离,作为横突中线安全可行,这将为术中颈椎弓根螺钉进针点的确定上提供理论依据,并使颈椎弓根置钉方法大大简化。

杨雪[9](2012)在《国人TAS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有多种经后路下位颈椎内固定技术方法用于治疗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下位颈椎的不稳定。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或棒)固定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由于其诸多优势如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同时它能较强的重建颈椎的即时稳定性等等,使其目前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而经关节螺钉以及颈椎椎弓根螺钉则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本实验旨在测量中国人下颈椎骨骼标本与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技术(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简称TAS技术)密切相关的参数,为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简化进钉技术,促进国人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开展。降低术中意外情况发生的机率。方法1.选择成人颈椎干骨标本14套,每套均按C3-C7顺序排列,分别用电子游标卡尺(精确度0.1mm)测量并记各下颈椎节段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的长度L、宽度W、下关节突的高度h、侧快高度H,等。用数码相机拍摄下颈椎骨标本标准水平位、侧位照片,将图片输入电脑,用photoshop软件测量上关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R的数值,以及上关节面最长径与矢状面的夹角A。分析讨论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统计各测量指标的均数、范围,分析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固定技术理想进钉点的进钉区间。建立较为简便的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技术。2.在对5例临床病例的实际手术操作中,依据测量、分析结果,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的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进钉方法置钉,了解手术操作中影响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螺钉准确置入的因素。术后对患者颈椎进行X光拍摄及CT钉道扫描(如下图)以观察和判断置钉效果。临床病例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随访了解应用下颈椎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融合率。结果1.标本测量结果:C3-C7上关节面的平均宽度为10.1~13.4mm,长度为8.1~10.8mm。下关节高度h在C3-C7逐渐增大:9.5~11.7mm。α范围约46.8°-52.0°。侧块上关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C3~C5较为接近,均值范围为48.4~-54.2°。C6、C7与水平面夹角(R)较大,均值70.0°左右,其中C6小于C7。下颈椎侧块高度呈增大趋势,范围C3-C7:10.3~16.7mm。2.手术操作中根据测量结果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螺钉技术进行置钉,术后对患者颈椎进行X光拍摄及CT钉道扫描,结果经关节突关节螺钉置入准确,螺钉穿过关节突关节复合体,4层皮质固定,未出现损伤血管、神经的情况。结论1.作者通过对标本实物的观察和测量,认为经关节螺钉置钉技术能够在下颈椎安全置入,螺钉损伤血管、神经可能性较小,副损伤的可能性比较低,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下关节面的中心点在侧块后面中心的下方大约2mm,此关节复合体可为经关节螺钉固定提供足够强度的皮质骨。在第3颈椎至第7颈椎之间的下位颈椎骨行TAS内固定技术存在稳定并且相对安全的置钉区间:即以侧块中心略偏向内侧为TAS的进钉点,螺钉在矢状面上尾倾的角度尽可能在枕骨对置钉的阻挡的范围许可内趋向40°,钉道与矢状面的夹角在10°趋向于角A这个区间之内。

赵刘军,徐荣明,蒋伟宇,马维虎,夏华杰,华群,许楠剑,王国平[10](2011)在《三种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3种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下颈椎经关节螺钉的植入方法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方法:选用新鲜颈椎标本(C1-T1)24具(男14具,女10具),年龄55~80岁,平均68岁。采用抽签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每一颈椎标本两侧用不同的植入方法植入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根据进钉点及进钉方向的不同,采用Takayasu法(A组)、Dalcanto法(B组)、Klekamp法(C组)作为下颈椎经关节螺钉的植入方法。Takayasu法选用侧块中线上中1/3交界处作为进钉点,螺钉向前侧、尾侧倾斜,与侧块冠状面呈60°~80°,平行于矢状面作为进钉方向;Dal-canto法采用进钉点在侧块中点下方2mm,方向向尾侧倾斜40°,向外侧倾斜20°;Klekamp则将侧块中点内下方1mm为进钉点,方向向尾侧倾斜40°,向外侧倾斜20°。对A、B、C组分别统计植入时关节突关节劈裂、植入后椎动脉侵犯、神经根前后支损伤和螺钉通过关节突关节的情况。结果:24具颈椎标本共48侧,植入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192枚,其中A、B、C组各64枚。A组未见下关节突劈裂;B组见下关节突下缘劈裂17例,外缘劈裂8例;C组下关节突下缘劈裂1例,外缘劈裂1例。3组均未见上关节突劈裂。3组螺钉植入时关节突关节劈裂情况比较,B组下关节突劈裂最多,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AB=31.07,P<0.01;χ2BC=24.83,P<0.01)。C组2例下关节突劈裂,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AC=2.03,P>0.05)。A组36枚螺钉侵犯椎动脉,B、C组均未见椎动脉侵犯。3组螺钉植入后椎动脉受累情况,A组高于其他2组(χ2AB=50.09,P<0.01;χ2AC=50.09,P<0.01)。神经根前支损伤A组40例,B组5例,C组3例;神经根后支损伤A组16例,B组18例;C组14例。3组间颈神经根前支受累比较,A组高于其他2组(χ2AB=41.98,P<0.01;χ2AC=47.94,P<0.01),而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神经根后支受累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AB=0.16,P>0.05;χ2AC=0.17,P>0.05;χ2BC=0.67,P>0.05)。A组5例未经过关节突关节,B、C2组均经过关节突关节,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AB=3.33,P>0.05;χ2AC=3.33,P>0.05)。结论:Takayasu法在螺钉植入过长时易引起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而Dalcanto法在植入螺钉时易引起下关节突的劈裂。相比较而言,Klekamp法临床上更值得推崇。

二、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颈椎钩椎关节与颈椎病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1 “钩椎关节”概念的提出
    2 钩椎关节的解剖毗邻
    3 钩椎关节的发育学说
    4 钩椎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5 钩椎关节与颈椎病的关系
    6 钩椎关节病变的诊断依据
    7 钩椎关节病变的治疗
    8 展望
    9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钩突的增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颈椎钩突与椎动脉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基于Micro-CT在颈椎钩突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钩椎关节及相关结构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颈椎三维重建技术下Centerpiece钛板联合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影像学三维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颈椎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髄型颈椎病并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测量和生物力学强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脊柱生物力学发展简史及下颈椎后路螺钉内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颈椎椎板螺钉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椎管及周围骨性结构的形态学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侧寰椎双螺钉与同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和对侧椎板螺钉钉棒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下颈椎椎板螺钉结合对侧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颈椎椎板螺钉临床应用典型案例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5)颈腰椎脊柱内固定解剖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颈腰椎置钉相关解剖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个体化颈后路侧块螺钉置钉策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个体化腰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策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下颈椎后路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研究热点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 下颈椎椎弓根解剖学研究
    2.2 置钉固定的生物力学
    2.3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的应用
3 总结与展望Conclusion and prospect

(7)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三维定位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椎弓根钉进钉点:
    关节突间侧凹: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设计
    1.2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1.4 方法
        CT扫描方法:
        测量方法: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下颈椎“关节突间侧凹”的位置和形态
    2.3 相关测量结果
        测量者自身的测量误差:
        测量者间的误差:
        进钉点至侧块外缘的距离:
        进钉点至“关节突间侧凹”的距离:
3 讨论Discussion
    3.1 研究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三维定位关系的影像解剖学依据
    3.2 以下颈椎“关节突间侧凹”作为椎弓根钉进钉点参考标志的优点
    3.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问题:
文章查重:
文章外审:
作者声明:
文章版权:
开放获取声明:

(8)C3-C7横突根部高度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颈椎弓根置钉方面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颈椎弓根螺钉发展史
    2.2 颈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优势
    2.3 颈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
        2.3.1 徒手置钉法
        2.3.2 计算机导航置钉法
    2.4 浅述各种置钉方法参照系的选择及不足
    2.5 我们前期提出的以颈椎横突及“峡部”作为参照系的置钉方法
    2.6 该方法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2.7 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标本及工具
    3.2 方法
第4章 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颈椎横突的解剖学研究
    5.2 选择横突及“峡部”作为置钉参照系的意义
    5.3 颈椎弓根徒手置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5.4 徒手置钉的并发症及预防
        5.4.1 徒手置钉的并发症
        5.4.2 并发症的预防
    5.5 测量中可能的偏差原因及意义
    5.6 总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国人TAS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标本取材
    2 测量工具
    3 测量指标
    4 实验方法
    5 数据的处理
结果
讨论
    1 TAS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2 TAS相关的下颈椎的应用解剖测量的必要性
    3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4 置钉技术
    5 中医骨伤科学对颈椎疾患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三种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模拟植入
    1.3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展现状
    3.2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方法探讨
    3.3 本研究与临床实践差异的分析

四、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王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颈椎三维重建技术下Centerpiece钛板联合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影像学三维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永标.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3]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测量和生物力学强度比较[D]. 陈希. 山东大学, 2020(02)
  • [4]颈椎椎板螺钉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D]. 石磊.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5]颈腰椎脊柱内固定解剖和临床研究[D]. 张迪. 河北医科大学, 2018(12)
  • [6]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研究热点与进展[J]. 郝申申,刘志斌,王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35)
  • [7]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三维定位关系[J]. 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11)
  • [8]C3-C7横突根部高度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颈椎弓根置钉方面的临床应用[D]. 周彬彬. 吉林大学, 2016(09)
  • [9]国人TAS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杨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2)
  • [10]三种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方法的比较研究[J]. 赵刘军,徐荣明,蒋伟宇,马维虎,夏华杰,华群,许楠剑,王国平. 中国骨伤, 2011(12)

标签:;  ;  ;  ;  ;  

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安全性的解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