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的使用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课件的使用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课件使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余云露[1](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林安军[2](2020)在《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讲述法是指教师用口头语言进行讲述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知识传递效率高、教师课堂把控强等优点。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讲述法在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作用大、地位低的异常现象。通过调查问卷得知,讲述法是初中历史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运用讲述法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教师想讲不敢讲、该讲不会讲的矛盾,以及学生想讲不能讲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讲述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实现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正常使用。实施策略包括如下五点:一是对知识进行分类,依据知识类型选择正确的讲述方法;二是在讲述法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讲”进行问题引导,通过创设情景来“重建”历史,同时辅以历史教师的问题引导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与思考,从而加强讲述法教学的启发性;三是通过提升历史教师的讲述技巧,将冰冷的历史知识讲出深度、讲出温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讲述法教学下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四是将讲述法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优势,也要避免“机灌”问题的出现。同时,历史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注重史料的价值,将教师情感融入于讲述法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李露露[3](2019)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较为深刻。如今各学校多媒体教室已成为标配,多媒体、网络已成为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生进行学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技术与教学的不断融合,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有关研究显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课件设计不规范、媒体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始终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国家对建设“金课”的提倡,国家对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提升课程质量、更好培育人才,已成为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问题解决办法,以期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支撑和实操对策。论文以H院校为调查研究范围,通过学生问卷调查、选择对象访谈,并选择教师的课堂教学所用课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在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具体来说,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教育传播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理论及其它教学理论设计出调查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的问卷,并使用SPSS等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学生的视角深入了解如今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及应用效果等。同时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学生深入访谈。并进一步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主要信息载体——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使用的软件过于单一;课件中文字量过大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技术如自定义动画的使用存在过多的情况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课堂教学信息呈现不清晰,增加学生外在认知负荷,进而造成信息过载问题的产生。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发现,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用而用的问题,这些会加重学生心理和视觉感官上的负担,同样容易造成信息过载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类型归纳如下:信息呈现不合理,造成视听冗余;教学无关信息过多,增加外在认知负荷;视听环境不协调,加重了外在认知负荷。结合信息过载的问题类型,论文从学校、教师、学生诸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策略。

张小敏[4](2019)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不断利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提升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举措,也逐渐对教师及职前教师的信息素养开始关注与发展。本文首先梳理现有的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对目前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针对现有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其次,确定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具体表现。由于受到数学师范生是未来数学教师这一职业和数学学科特殊性的影响,结合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数学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技术融合能力。再次,确定数学师范生技术融合的指标体系。本章在数学教师技术融合能力的基础上,借鉴各国既定标准,同时结合本国国情,以及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数学学科的特征建立了一套比较通用的数学师范生技术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调查问卷。然后,对数学师范生技术融合能力进行调查。选取数学教育专业的不同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技术融合能力为研究内容,重点对数学师范生在文字信息处理、优化课堂教学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三个维度的能力展开现状调查,分析得出数学师范生的技术融合能力整体水平偏低。调查也反映出数学师范生对于数学教案、试卷、论文等的编制能力偏低,缺乏解决常见软件的安装、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处于模仿学习阶段,辅助教学软件使用率偏低且种类单一,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于目前较热门的新兴学习方式和相关技术,了解和使用都较少且涉略不够广泛,更加缺乏将之应用与教学的能力。同时,通过调查还了解到相关教育技术课程、计算机等级、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新技术的使用、新型培养模式均对数学师范生的技术融合能力存在较大影响。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对高校和数学师范生自身如何培养技术融合能力,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高校教师的技术融合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及网络道德环境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于凤芹[5](2014)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有感于杨叔子院士的《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文中研究指明有感于杨叔子院士两次发表关于抓课堂教学质量的论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即构建课程体系内容与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与提升教学基本功的统一关系;建立学生学习主体性与定位教师主导性的模式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与提升科研能力的促进关系。

宋艳萍[6](2012)在《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为了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数学教学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以加快本国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为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对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与教的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对时代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改革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利用文献法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并找出问题、成因,发现国外都积极地进行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整合研究,并做了一些基础实验,取得正面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计算能力减弱、整合较多关注课前、课后等;我国则较多强调课堂整合,在获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如多媒体使用不当、课前课后网络交流不多等。接着从现代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教育传媒理论及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四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理论基础探讨。然后分层抽样选取甘肃省18所中小学为样本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得出整合的现状及问题:数学教师在理念和行动上都已经进行了整合的改变,实践中有新的探索和收获,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很支持,但教师们普遍反映资源不太充分;整合过程中还遇到一些问题,如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强,数学教学软件还有待开发,数学教学资源还需丰富等。进而依据整合理论提出有效整合的途径与策略:转变数学教师整合的理念;加强数学教师培训,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综合实践;采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有效评价;立足现实,努力实现终身学习。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与建议思考,并提出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结论:数学教师比较关注新课改实验,并在整合中学习提升自我;数学教师对于整合的理论认识仍需加深;数学教师关于整合的实践操作仍需改进。建议:加强对部分偏远地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和使用监督;丰富数学教师所能利用的整合的教学资源;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提供整合所要求的技术和实践支持。

李保臻,孙名符,韩晓玲[7](2011)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数学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信息技术客体的有效辅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整合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师恰当把握课堂教学的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以信息技术为交流媒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地位与学生的角色。正确处理好这几个关系,有助于厘清数学教师含混不清的理念认识,指导无所适从的教学实践,从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臧勇[8](2009)在《关于多媒体辅助德育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对策》文中指出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德育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及问题,本文对这些误区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并列出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黄先银,唐新娥[9](2008)在《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能帮助我们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佳。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要较好地运用多媒体并发挥其优点,为物理教学服务,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师的关系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教

辛建生[10](2008)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围绕中学化学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这一主题,从化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要点及实例,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课件使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件使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讲述法概述
    2.1 讲述法的概念及分类
    2.2 讲述法的优势及局限
3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3.1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卷调查
    3.2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3.3 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不足
4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讲述法的基本策略
    4.1 依据知识类型合理选择讲述方法
    4.2 注意讲述法教学中的问题引导
    4.3 提升教师的讲述技巧
    4.4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讲述法教学
5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讲述法应注意的问题
    5.1 更新教学理念
    5.2 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5.3 重视史料在讲述法教学中的价值
    5.4 注重教师情感在讲述法教学中的渗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1.1.2 “金课”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1.1.3 新时代的教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多媒体辅助教学
        1.4.2 信息过载
        1.4.3 多媒体课件
    1.5 理论基础
        1.5.1 教育传播理论
        1.5.2 相关的教学理论
        1.5.3 认知负荷理论
        1.5.4 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理论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综述
    2.2 关于“信息过载”的综述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问卷调查对象
        3.1.3 问卷调查问题
        3.1.4 问卷基本结构
        3.1.5 问卷问题设置与分析
    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3.2.1 问卷的发放
        3.2.2 问卷的统计与回收
    3.3 学生访谈的设计
        3.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3.3.2 访谈内容设计
    3.4 多媒体课件内容分析的设计
        3.4.1 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进行内容分析的重要性分析
        3.4.2 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分析的目的
        3.4.3 多媒体教学课件抽样
        3.4.4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分析框架
4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表现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4.1.1 问卷的人口学分析
        4.1.2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4.1.3 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的描述性分析
        4.1.4 多媒体辅助教学意见分析
    4.2 访谈结果分析
    4.3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分析
        4.3.1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分析框架
        4.3.2 内容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
5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类型及原因分析
    5.1 信息过载问题的类型
        5.1.1 多媒体信息呈现不合理,造成视听冗余
        5.1.2 教学无关信息过多,增加了外在认知负荷
        5.1.3 视听环境不协调,加重了外在认知负荷
    5.2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的探因分析
        5.2.1 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存在问题
        5.2.2 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设计匮乏
        5.2.3 学校缺乏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系统培训
        5.2.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6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的改进策略
    6.1 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本”的教学理念
    6.2 完善多媒体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中课件质量
    6.3 及时更新和维护多媒体教学设备
    6.4 增加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互动性内容
    6.5 完善多媒体课件评价机制,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6.6 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培训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互联网+教育”
        2.1.2 师范生/数学师范生
        2.1.3 信息素养
    2.2 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
    2.3 技术融合
    2.4 中小学数学教师技术融合能力现状
3 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表现研究
    3.1 文字信息处理能力
        3.1.1 数学教案排版
        3.1.2 数学试卷编排
        3.1.3 数学图形绘制
    3.2 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3.2.1 数学知识具体化
        3.2.2 数学知识形象化
        3.2.3 数学知识动态化
    3.3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
        3.3.1 慕课、微课的开发能力
        3.3.2 教学交互的设计能力
        3.3.3 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
        3.3.4 学习空间或学习环境的构建能力
4 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4.1.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4.1.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4.1.3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 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现状调查
    5.1 调查设计
        5.1.1 调查对象
        5.1.2 调查内容设计
        5.1.3 调查过程
    5.2 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现状整体分析
        5.2.1 数学师范生技术融合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5.2.2 文字信息处理能力
        5.2.3 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5.2.4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
        5.2.5 信息道德水平分析
    5.3 数学师范生技术融合能力差异分析
    5.4 调查结果
6 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6.1 对学校的建议
        6.1.1 加强对学生技术融合能力教育的重视
        6.1.2 提升授课教师的技术融合能力
        6.1.3 构建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6.1.4 编制适用于提升数学师范生技术融合能力的教材
        6.1.5 开展各种新教法的实践与探索
        6.1.6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
    6.2 对数学师范生的建议
        6.2.1 重视实践教学
        6.2.2 关注新兴技术
        6.2.3 积极参加利于技术融合能力提升的活动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评分表
致谢

(6)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三部分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理论基础
    一、 现代学习理论
    二、 现代教学理论
    三、 教育传媒理论
    四、 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 甘肃省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现状调查
    一、 调研目的
    二、 样本选取
    三、 研究方法及工具制作
    四、 调研过程
    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 调研结果与结论
第五部分 甘肃省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有效整合的途径与策略
    一、 转变数学教师关于新课程实施整合的理念
    二、 加强数学教师培训,提高数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 增强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综合实践
    四、 采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有效评价
    五、 立足现实,努力实现终身学习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思考及建议
    三、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009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0)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制作要点及实例
    1.1 确定课题
    1.2 备课,编写脚本
    1.3 收集素材,编制课件
    1.4 上课
    1.5 修改刻录
2 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1 要处理好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关系
    2.2 要处理好与学科特点的关系
    2.3 要处理好大容量和高效益的关系

四、课件使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林安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D]. 李露露. 河南大学, 2019(01)
  • [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学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D]. 张小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有感于杨叔子院士的《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A]. 于凤芹.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
  • [6]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研究[D]. 宋艳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7]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 李保臻,孙名符,韩晓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5)
  • [8]关于多媒体辅助德育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 臧勇. 中等职业教育, 2009(06)
  • [9]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黄先银,唐新娥.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8(11)
  • [10]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辛建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标签:;  ;  ;  ;  ;  

课件的使用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