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地球葡萄地热温室育苗技术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赵航[1](2019)在《枣树土壤微域环境及其成花坐果对增温水灌溉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新疆南疆地区灌溉水温过低对枣树生长发育的抑制问题,并探究枣树生长的最适灌溉水温。本试验于2018年在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采用单因素多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定5个恒温水处理(自然水温、10℃、20℃、30℃、40℃)试验,并在枣树的枝叶生长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生长期以30℃和10℃为灌溉水温,设定三个变温处理和一个30℃恒温对照处理试验。试验以单行为小区,每小区10株枣树,各小区采用槽式隔离栽培。通过不同灌溉水温对枣树进行灌溉处理,并对枣树的土壤微域环境及其成花坐果指标进行了调查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增温水灌溉可以显着影响各土层的土壤温度,且灌溉水温越高,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也越大。全生育阶段,0-25cm土层内30℃处理较10℃处理地温各土层分别提高0.58℃、0.54℃、0.49℃、0.76℃、0.77℃;且0-10cm土层的土壤温度受气温变化较为敏感,15-25cm土层土壤温度受水温变化较为敏感。(2)增温水灌溉对枣园土壤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显着。在4-10月恒温及变温处理的土壤pH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土壤电导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6-8月变化明显。灌溉水温对土壤养分影响明显,其中10℃水温处理会明显降低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而不同水温处理在10-20cm土层深度对速效氮、速效磷含量的积累较为敏感,在0-10cm和20-40cm土层深度对速效钾含量的积累较为敏感。(3)增温水灌溉对枣树花果结实及光合特性影响显着。30℃水温处理可以明显促进枣树成花并提高座果率;枣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表现为单峰型,且以30℃水温处理最好,当灌溉水温过高(40℃)或过低(10℃)均会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枣树叶片的SPAD值会随着灌溉水温的升高而增高,当灌溉水温超过30℃后,SPAD值明显降低。(4)增温水灌溉对枣树产量及果实品质影响显着。恒温及变温处理的30℃水温在单果重、亩产量及果实横径均最优;枣果中维生素C和有机酸含量会随水温升高表现出先增后降低现象,当水温达到40℃,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降低;恒温30℃处理能够提高果实的维生素C、降低有机酸、提高枣果的糖酸比,变温中B3处理的有机酸含量显着降低且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其糖酸比明显提高。
陈银帆[2](2017)在《广西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柳江县葡萄产业凭借便捷的交通优势,适宜的气候条件,果农的积极性高,已发展成为我区主要葡萄生产区之一。目前柳江县葡萄产业的产业化水平、霜霉病防治、种植品种单一严重制约着柳江县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了柳江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SWOT分析法总结出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对策,对柳江县发展柳江县的资源优势,增长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柳江县目前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1.5万亩,主要以种植巨峰为主。柳江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葡萄,加上良好的交通优势,可种植的土地资源丰富,农村人口多等良好的基础条件,葡萄上市时间是空白期,为柳江县葡萄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柳州市政府以及柳江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出台相关的政策,力保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制约因素有:(1)霜霉病严重;(2)标准化葡萄基地缺乏;(3)生产规模小;(4)树立品牌受阻;(5)品种结构单一;(6)果品品质低下;(7)销售渠道不健全;(8)种植方式传统;(9)技术人才缺乏3.本文提出的对策:(1)控制霜霉病的发生;(2)加快葡萄基地的建设;(3)推进产业化经营;(4)推进品牌建设,扩大影响力;(5)调整品种结构;(6)研发新品种;(7)加强与葡萄示范地区的合作;(8)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9)提倡绿色生产,提升品质;(10)引进人才
杨志刚[3](2016)在《长期CO2加富对温室辣椒结果期生长的影响及生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O2施肥技术是一项对蔬菜增产提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然而,目前设施蔬菜生产的CO2施肥技术缺乏精确的量化调控指标,特别是设施辣椒长期CO2施肥对其生长发育、光合变化规律及其深入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导致设施辣椒生产的CO2施肥技术潜力未能发挥。因此,本研究以栽培面积较大的辣椒为试材,设定不同梯度的CO2供应浓度,系统地研究了长期CO2加富对秋冬茬和早春茬温室辣椒生长发育、光合生理、叶片超显微结构、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阐明长期CO2加富对辣椒生长发育、光合变化规律影响的生理机制,旨在为设施辣椒生产的CO2施肥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发明了一套CO2施肥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与钢瓶液化CO2配合使用能够提高施肥安全性,延长施肥时间,装置可操控性强和施肥均匀,在生产和试验中具有实用价值。(2)长期CO2加富对辣椒生长有促进作用。加富CO2 1200±50μl·L-1显着促进了辣椒的地上部株高、茎粗,其促进作用表现为前期大于中后期;同时也促进了地下部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根系干重、根系鲜重和根系活力等生长指标的增加。此外,早春茬加富CO2 1200±50μl·L-1座果率显着提高。(3)长期CO2加富对辣椒Pn有促进作用。加富CO2 1200±50μl·L-1可使秋冬茬和早春茬辣椒的Pn均值比对照分别提高16.1%和36.6%;CO2加富的不同茬口辣椒Pn均表现随生育进程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秋冬茬和早春茬分别在CO2加富处理后30天和40天出现了辣椒长期CO2加富的光合适应现象。(4)长期CO2加富提高了辣椒叶片Rubisco和RCA活化酶活性。两茬试验辣椒叶片Pn与Rubisco,Pn与RCA活化酶,Rubisco与RCA活化酶之间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CO2加富条件下辣椒Rubisco和RCA活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在CO2加富前期促进了RCA活化酶对Rubisco的活化作用,从而提高了辣椒光合作用;后期降低了对RCA活化酶的促进作用,进而降低Rubisco的活化,出现了辣椒长期CO2加富的光合适应现象。(5)长期CO2加富促进了辣椒叶片气孔的关闭,进而显着降低了辣椒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长期CO2加富可使叶绿体内部淀粉粒显着增加,进而造成叶绿体内部空间拥挤,加速叶绿体部分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分裂解体,从而导致长期CO2加富后光合作用减弱。同时淀粉粒数量随着CO2浓度升高而显着增加。(6)长期CO2加富可显着提高辣椒抗性能力。加富CO2 1200±50μl·L-1可显着提高SOD、POD、CAT及总抗氧化能力指标,同时显着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而显着降低了MDA、电导率等膜脂过氧化指标。(7)长期CO2加富有助于提高辣椒的外观和营养品质。两茬试验加富CO21200±50μl·L-1辣椒果实纵径、单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8)长期CO2加富可提高辣椒产量。加富CO2 1200±50μl·L-1在两茬试验中分别比对照辣椒经济产量增加了7.0%和13.0%,生物学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3.6%和15.2%。
王忠红,关志华,李丹[4](2010)在《基于地域资源优势的西藏设施农业发展分析》文中认为为充分利用西藏特殊及丰富的资源促进当地设施农业步入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通过对西藏独特资源的梳理分析,认为西藏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结合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充分利用特殊的气候资源,丰富的太阳能、地热、林下凋落物及畜牧业副产品等资源,能使当地设施农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同时可有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
赵现华[5](2009)在《瑞引葡萄品种Granoir特性及配套栽培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瑞引红色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植物学性状、农业生物学性状、酿酒特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研究Granoir的温室营养钵育苗技术及套袋、合理负载量、果枝留叶量等配套栽培措施,以期为其品种推广栽培提供实践指导意义。结果如下:1. Granoir物候期及性状在杨凌地区,Granoir一般3月下旬萌芽,6月末进入转色期,采收期在8月上旬。梢尖浅绿色,边缘浅红色,有绒毛;幼叶黄色,有光泽;新梢半直立,有绒毛,节间红色;一年生枝黄褐色;叶片小,圆形或者近圆形,叶面平展,叶背有丝状绒毛;多数五裂少数三裂,上裂刻深,开张,基部U形,叶缘锯齿双侧直;叶柄洼开张椭圆形,基部V字形;两性花。果穗平均重159.86g,圆柱形,单歧肩,有的有副穗,紧或极紧;果粒中等,平均重1.41g,圆形,紫黑色,果粉中等厚,果皮中;出汁率66.13%,果汁浅红色,可溶性固形物188.5g/kg,还原糖194.25g/L,总酸8.36g/L,丹宁1.497g/L;色素0.217g/L;总酚1.811g/L;每粒果实有种子24个。2. Granoir温室育苗技术研究激素浸蘸方式下,基质组合土1:腐殖土1:珍珠岩1、0: 1: 1和2: 1: 1基质组合的隶属函数值分别为3.7868、4.2981和0.8683;生物肥浸蘸方式下,隶属函数值分别为3.4553、2.1337和0.7181。六个处理生根成活率分别为46.67﹪、40.83﹪、28.33﹪、42.50﹪、34.17﹪、和24.17%。以1:1:1组合为扦插基质,以激素浸蘸的插条成活率为46.67%;平均根数达10.6条;根、茎、叶生长量最大,平均株干重达0.7757g;愈伤组织出现早,愈伤根和气孔根的根数较多,且生长健壮。建议生产上采用土1:腐殖土1:珍珠岩1基质组合,用北京艾比蒂(ABT)研究开发中心生产的ABT1号蘸根进行扦插育苗。相同基质下,用生物菌剂蘸穗的苗木质量不如激素处理所得的苗木,但是处理的Pro、SOD、POD含量高于激素处理的植株,植株根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3. Granoir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随着负载量增大,单粒重和还原糖含量及第二年萌芽率降低,每株树留12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留3个果穗的处理,果实单粒重为1.31g、还原糖含量193.27g/L、总酸为8.27g/L、单宁为1.422g/L、色素为0.254g/L、总酚为1.7680g/L,岀汁率为63.53﹪;从以上指标来看,生产上,对于Granoir成年健壮树来说,每棵树留12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留3穗果果实品质较佳,产量在16500kg/hm左右。随着每个新稍留叶量的增加,单粒重、还原糖和总酚含量增加,成年健壮树体,每棵树留12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留16至18片叶较合理。套袋果与未套袋果相比,还原糖、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下降,套袋果外观品质提高,果粒大小均匀、果皮细腻、果粉增多、果面整洁美观,而病果率则显着下降。
陈森森,刘军弟,胡茜茜,王效华[6](2007)在《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地热资源的开发力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却未对地热资源进行专门立法。从我国地方相关立法出发,探讨进一步立法应遵循的原则、基本概念与体系的构建。
管仲新[7](2005)在《红地球葡萄浆果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六年生红地球葡萄(Red Globe)为试验材料,对浆果生长发育动态和品质形成、净光合速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从红地球葡萄浆果纵径、横径生长动态表现为明显的双“S”曲线,整个生长期可分为3 个时期,各时期分别持续35 天、26 天、51 天。低剂量的外源赤霉素处理、结果枝环剥、光呼吸抑制剂处理不改变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只是增强了峰值。浆果不同生长发育期糖、酸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始熟后,浆果的硬度逐渐下降,绿色下降的同时,亮度和红色逐渐升高。环剥处理、光呼吸抑制剂处理、赤霉素处理均有增大果粒的作用。环剥处理对改善浆果的品质效果最优。光呼吸抑制剂处理有延迟浆果成熟的作用。随着每个果穗上留果量的减少,浆果的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高,留果量以每个果穗40 粒~60 粒形成的果穗较为标准,且浆果的商品品质较好。外源赤霉素处理明显的提高了浆果生长前期内源激素含量。赤霉素高峰的出现和浆果的两次生长高峰较为吻合。红地球葡萄结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副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主梢叶片;光呼吸抑制剂处理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环剥通过改变了光合产物的流向而改变浆果的品质。
冯祥元[8](2004)在《武威市酿酒葡萄优质丰产栽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威中部平川区是我国生产葡萄酒原料的最佳区域之一。在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基地建设之际,通过研究,全面总结武威酿酒葡萄优质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面向生产推广,将有效促进基地管理的规范化、优质化、标准化进程,发挥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开展栽培区域划分与品种选定、优质苗木快繁技术、园地的选择与定植建园技术、优质丰产管理技术、越冬防寒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1、栽培区域划分和优质品种选定。将武威产区划分为3个栽培区域,分别为石羊河下游栽培区,主栽品种依次选择赤霞珠、梅露辄、黑比诺、品丽珠、法国蓝。凉州沙漠沿线栽培区,以梅露辄、黑比诺为主,适当发展霞多丽、薏丝琳、雷司令。古浪干(塘)武(威)铁路沿线栽培区,依次选择霞多丽、雷司令、白比诺,适量发展黑比诺、法国蓝。2、苗木快繁技术。以100~150mg/kg的ABT2号生根粉浸泡4h后,再电热温床催根12~14d,利用日光温室营养袋育苗,可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栽植的快繁要求;通过组培研究,筛选出了离体脱毒微繁的最佳培养基,成功脱除葡萄扇叶病毒和卷叶病毒,解决了HgCl2杀菌枯死率较高的问题,发现了培养基中青霉素既有效预防内部杂菌,又可显着提高葡萄茎尖发芽数和生长量的重要作用。3、园地选择。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层厚度1m以上,沙壤土,PH值<8.5,以避风向阳的沙漠沿线新开发区为主。4、建园设计。主林带(南北向)和副林带(东西向)网格状配置,网格长(主林带间距)170~200m,宽100m。株距0.70~1.2m,行距2.5~3m,南北行向;一地一品,单品种规模连片。5、定植建园。按照开沟改土施肥、栽植、覆膜的程序进行。定植时期:成品苗在4月下旬。营养袋苗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用成品苗春季定植,容器苗6、7月份补植的栽植程序。6、优质丰产栽培技术。①架式:“V”字型宽顶篱架和棚篱架。②株形:多主蔓自然扇形,成形后不留主干,每株3~4个主蔓,基部设置为向行的两端倾斜的状态。③主蔓摘心和副梢处理:在花前4d、果穗上留4片叶摘心;将果穗以上2~3个副梢留2~3片叶摘心,顶部3~4个副梢留4~6片叶摘心,其余副梢全部抹除。④冬季修剪:按不同的品种和目标产量,计算出单株芽眼负载量后,采用中短梢混合修剪。⑤土壤管理:改良土壤最有效的方式为增施有机肥尤为翻压绿肥。中耕除草每年用人畜或机械中耕3~4次,深度10~15cm。行间间作种植品种应以瓜类、豆类、绿肥等低矮、生长期短的作物为好。并给植株留足宽1.2m左右的营养空间。⑥配方施肥:N、P、K元素比例为4:2:5。施肥方法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相结合。⑦灌水:保持土壤(沙壤土)水分含量>8%。在萌芽期、开花前(7~10d)、落花落果后、果实膨大期和落叶埋土前4个关键时期,保证水分充足供应。开花期和浆果成熟采收期不灌水。⑧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视不同地域、不同品种,对症选择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着色剂)喷洒处理。⑨病虫害防治:以“合理防治法”理论为指导,种苗消毒和种植无病毒苗木为起点,检疫和营林措施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有效控制危害。⑩日烧现象防止:顺理果穗时,将果穗藏于叶幕内。也可在暴露的果穗上覆盖枝叶及果实套袋等。7、越冬防寒和防霜冻技术。越冬防寒最可靠、最简便的办法是埋土越冬。并注意搞好夏秋树体和水肥管理,促进枝蔓充分成熟;推广沟栽,可使根系加深分布;采用抗寒砧木等措施,可有效增加植株的抗寒力。采用聚丙烯防霜膜覆盖是本区防止葡萄强晚霜冻的最有效措施。早春葡萄出土前后灌水,延迟发芽,也是避免和减轻晚霜危害的实用、有效办法。8、总结提出了武威市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要点。
刘洪章,苗博瑛,赵宪争[9](2003)在《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营养袋快速育苗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营养袋快速育苗方法在日光温室内繁育红地球葡萄苗木,根据红地球葡萄品种的特点,合理配置营养土,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防治病虫害。几年来共繁育苗木80万株,实现了红地球葡萄的快速建园。
张翠萍[10](2003)在《葡萄营养袋育苗和栽植技术》文中提出通过3年的试验,探索总结出了在早春多风、低温、干旱地区日光温室葡萄营养袋育苗和栽植配套技术,促进了葡萄基地建设的发展。
二、红地球葡萄地热温室育苗技术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地球葡萄地热温室育苗技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枣树土壤微域环境及其成花坐果对增温水灌溉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灌溉水温对土壤微域环境的影响 |
1.2.2 灌溉水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灌溉水温对植物生长结实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恒温水处理试验设计 |
2.2.2 变温水处理试验设计 |
2.2.3 试验地增温水灌溉装置图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温度及气温的测定 |
2.3.2 土壤pH及电导率的测定 |
2.3.3 土壤养分指标的测定 |
2.3.4 叶片光合指标的测定 |
2.3.5 花果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增温水灌溉对土壤微域环境的影响 |
3.1.1 增温水灌溉对枣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2 增温水灌溉对枣园土壤pH的影响 |
3.1.3 增温水灌溉对枣园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1.4 增温水灌溉对枣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 增温水灌溉对枣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
3.2.1 增温水灌溉对枣树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2 增温水灌溉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3 增温水灌溉对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4 增温水灌溉对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
3.2.5 增温水灌溉对枣树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6 增温水灌溉对叶片气孔限制值的影响 |
3.2.7 增温水灌溉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增温水灌溉对枣树成花坐果的影响 |
3.3.1 增温水灌溉对枣吊长度的影响 |
3.3.2 增温水灌溉对骏枣落花落果的影响 |
3.3.3 增温水灌溉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土壤环境与灌溉水温的关系 |
4.1.2 植物光合作用与灌溉水温的关系 |
4.1.3 植物花果形成与灌溉水温的关系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广西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葡萄产业生产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葡萄面积、产量情况 |
1.2.2 国内外葡萄品种结构概况 |
1.2.3 国内外种植葡萄地理位置分析 |
1.2.4 国内外葡萄采后加工情况 |
1.3 国内外葡萄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葡萄栽培技术 |
1.3.2 葡萄育苗方式技术 |
1.3.3 灌溉技术与施肥技术 |
1.3.4 病虫害防治技术 |
1.3.5 商品化处理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柳江县葡萄产业现状 |
2.1 柳州市葡萄生产发展分析 |
2.1.1 柳州市葡萄面积、产量分析 |
2.1.2 柳州市葡萄品种结构分析 |
2.1.3 柳州市种植葡萄地理位置分析 |
2.3 柳江葡萄产量与面积分析 |
2.4 柳江葡萄种植地区分析 |
2.5 柳江县葡萄品种结构、栽培、育苗和病虫害分析 |
2.5.1 柳江县葡萄品种结构分析 |
2.5.2 柳江县葡萄栽培技术 |
2.5.3 柳江县葡萄育苗和病虫害技术 |
2.6 柳江葡萄产出情况 |
2.6.1 柳江县葡萄销售市场概括 |
2.6.2 柳江县葡萄采后加工情况 |
2.6.3 柳江县葡萄贮藏保鲜技术 |
2.7 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案例分析--以鲁比村为例 |
2.7.1 鲁比村区位分析 |
2.7.2 鲁比葡萄产量、面积分析 |
2.8 鲁比村葡萄发展途径 |
2.8.1 大力推广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
2.8.2 一年两熟葡萄种植技术成熟 |
2.8.3 建立鲁比葡萄合作社 |
2.9 鲁比村葡萄成功经验借鉴 |
2.9.1 加强葡萄技术投入,先进技术的推广能顺利实施 |
2.9.2 建立重点示范种植村 |
2.9.3 葡萄协会的建立有助于产业化发展 |
第三章 柳江县葡萄产业与兴安县比较分析 |
3.1 兴安县葡萄产量分析 |
3.2 兴安县葡萄栽培面积分析 |
3.3 兴安县葡萄产地和品种分析 |
3.4 兴安县葡萄施水肥分析 |
3.5 兴安县葡萄产后分析 |
3.6 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借鉴兴安县的经验 |
3.6.1 建立葡萄产品批发市场,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
3.6.2 推进标准化采前和采后生产技术 |
3.6.3 调整葡萄品种结构,加大抗病虫品种的选育 |
3.6.4 建立灌溉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种植水平 |
3.6.5 加快葡萄重点示范户和葡萄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 |
第四章 柳江县葡萄产业生产现状的SWOT分析 |
4.1 柳江县葡萄产业生产的优势 |
4.1.1 气候和地理优势 |
4.1.2 技术推广人员较多 |
4.1.3 果农积极性高 |
4.2 柳江县葡萄产业生产的劣势 |
4.2.1 采后处理水平低 |
4.2.2 高技术人员缺乏 |
4.2.3 生产规模小,盲目跟风种植 |
4.3 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的机会与机遇 |
4.3.1 自治区政府和柳州市政府的重视 |
4.3.2 葡萄市场档期空白上市 |
4.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4.4 柳江县葡萄产业面临的挑战 |
4.4.1 周边葡萄省份的挑战 |
4.4.2 育种领域竞争激烈 |
第五章 柳江县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
5.1 品种搭配不合理 |
5.2 葡萄种植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较低 |
5.3 产业化经营滞后,缺乏有一定规模的加工龙头企业 |
5.4 霜霉病严重 |
5.5 葡萄园规划不科学,基础设施较落后 |
5.6 品牌树立受阻 |
5.7 葡萄品质低,利润不理想 |
第六章 提高柳江县葡萄产业生产措施和建议 |
6.1 加快标准化葡萄基地的建设,控制葡萄霜霉病的控制 |
6.2 推进柳江县葡萄产业化的经营,达成果农共赢 |
6.3 推进品牌建设,提升柳江县葡萄品牌的影响力 |
6.4 改变单一品种结构,全面推进葡萄产业发展 |
6.5 加强国内外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外葡萄市场 |
6.6 绿色果品生产,提升葡萄果品品质 |
6.7 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加大育种领域的研发力度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长期CO2加富对温室辣椒结果期生长的影响及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以及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
1.1.2 我国设施蔬菜种植特点及存在问题 |
1.1.3 设施蔬菜生产环境调控技术 |
1.1.4 CO_2施肥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
1.2.2 设施蔬菜CO_2施肥研究进展 |
1.2.3 设施辣椒栽培CO_2施肥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CO_2施肥方法效果评价及CO_2施肥辅助装置的研制 |
2.1.2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的影响 |
2.1.3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光合生理的影响 |
2.1.4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叶片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2.1.5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2.1.6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 |
2.1.7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产量的影响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时间以及试验场地情况 |
2.2.2 试验材料及栽培管理措施 |
2.2.3 试验温室气候及CO_2浓度测试方法 |
2.2.4 试验设计 |
2.2.5 试验期间温室内外气温变化情况 |
2.2.6 数据分析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CO_2施肥辅助装置的研制及不同CO_2施肥装置施肥效果评价 |
3.1 测试方法与测试项目 |
3.1.1 CO_2施肥辅助装置的研制方法 |
3.1.2 不同CO_2施肥方法 |
3.1.3 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CO_2施肥辅助装置的研制与CO_2均匀施肥的实现 |
3.2.2 不同CO_2施肥方法的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
4.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4.1.1 辣椒营养生长指标的测定 |
4.1.2 辣椒根系生长指标的测定 |
4.1.3 辣椒开花及果实生长和落花、落果指标的测定 |
4.1.4 根系活力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地上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根系生长的影响 |
4.2.3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落花、落果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光合生理的影响 |
5.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5.1.1 光合作用的测定 |
5.1.2 Rubisco和RCA的测定 |
5.1.3 SPAD值的测定 |
5.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 |
5.3.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叶片Rubisco活性和RCA活性的影响 |
5.3.3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叶片SPAD值的影响 |
5.3.4 CO_2加富处理辣椒光合作用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 |
5.4.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Rubisco和RCA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叶片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6.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6.1.1 TEM观察 |
6.1.2 SEM观察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叶片表皮气孔的影响 |
6.2.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叶片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叶片表皮气孔的影响 |
6.3.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叶片叶绿体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7.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7.2 数据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7.3.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质膜透性的影响 |
7.3.3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7.3.4 隶属函数法对不同CO_2加富处理下辣椒抗性生理的评价 |
7.4 讨论 |
7.4.1 CO_2加富对辣椒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7.4.2 CO_2加富对辣椒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7.4.3 CO_2加富对辣椒整体抗性的评价 |
7.5 小结 |
第八章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8.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8.1.1 辣椒外观品质的测定 |
8.1.2 辣椒营养品质的测定 |
8.1.3 辣椒产量的测定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外观品质的影响 |
8.2.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营养品质的影响 |
8.2.3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8.3 讨论 |
8.3.1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
8.3.2 长期CO_2加富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CO_2施肥辅助装置的研制及不同CO_2施肥装置施肥效果评价 |
9.2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
9.3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光合生理的影响 |
9.4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叶片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9.5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9.6 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瑞引葡萄品种Granoir特性及配套栽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酿酒葡萄品种引种 |
1.1.1 引种的概念及理论 |
1.1.2 我国酿酒葡萄品种引种的历史 |
1.1.3 我国酿酒葡萄品种引种存在的问题 |
1.1.3.1 引种目标不明确 |
1.1.3.2 引种品种过于单一 |
1.1.3.3 重“引”轻“研” |
1.1.3.4 缺乏相关的职能机构 |
1.1.4 我国酿酒葡萄品种引种对策 |
1.1.4.1 考察论证阶段 |
1.1.4.2 引种、试验及区域化阶段 |
1.1.4.3 区域化阶段 |
1.2 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因子 |
1.2.1 品种 |
1.2.2 栽培方式 |
1.2.2.1 整形修剪 |
1.2.2.2 定植方式 |
1.2.2.3 肥水管理 |
1.2.2.4 病虫害防治 |
1.2.3 植株状况 |
1.2.4 气候及气象因子 |
1.2.4.1 温度 |
1.2.4.2 降雨 |
1.2.4.3 光照 |
1.2.5 葡萄园的土壤的耕作 |
1.2.6 果穗套袋 |
1.2.6.1 套袋对果皮颜色的影响及机理 |
1.2.6.2 套袋对果实内质、风味的影响 |
1.2.6.3 不同除袋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2.7 环剥对浆果品质的影响 |
1.3 葡萄的扦插繁殖 |
1.3.1 扦插生根解剖学及生根原理 |
1.3.2 影响插条生根的内在因素 |
1.3.2.1 种和品种 |
1.3.2.2 插条状况 |
1.3.2.3 枝龄、树龄、穗龄及枝条部位 |
1.3.3 影响插条生根的外部因素 |
1.3.3.1 湿度 |
1.3.3.2 温度 |
1.3.3.3 光照 |
1.3.3.4 催根药剂 |
1.3.3.5 基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性状及酿酒特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及地点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2.1 品种特状观察 |
2.2.2 成熟过程中果实主要化合物的变化 |
2.2.3 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GC/MS 分析 |
2.2.4 单品种酿酒试验 |
2.2.4.1 酿酒工艺流程 |
2.2.4.2 发酵曲线的绘制 |
2.2.4.3 单品种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品种特性 |
2.3.1.1 物候期 |
2.3.1.2 植物学性状 |
2.3.1.3 果实性状 |
2.3.2 成熟过程中果实主要化合物的变化 |
2.3.2.1 还原糖和滴定酸的变化 |
2.3.2.2 单宁、总花色苷和总酚的变化 |
2.3.2.3 糖酸比和可溶性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
2.3.3 果实挥发性物质分析 |
2.3.4 酿酒特性分析 |
2.3.4.1 发酵曲线 |
2.3.4.2 单品种酒的基本理化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温室营养钵育苗技术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和处理 |
3.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2.1 形态指标 |
3.1.2.2 理化指标 |
3.1.2.3 叶面积测定 |
3.1.2.4 苗木生长强弱的判断 |
3.1.2.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基质对葡萄扦插萌芽和生根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扦插苗叶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扦插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及茎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扦插苗根系质量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Granoir 硬枝扦插生根影响的隶属函数值 |
3.2.6 结论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4.1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1.1 不同负载量对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果实品质的影响 |
4.1.2 不同留叶量对Granoir 果实品质的影响 |
4.1.3 套袋对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果实品质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负载量对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的影响 |
4.2.1.1 不同负载量对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果实的影响 |
4.2.1.2 不同负载量对树体新梢成熟节数及第二年萌芽率和果枝率的影响 |
4.2.2 不同留叶量对Granoir 果实的影响 |
4.2.3 套袋对瑞引酿酒葡萄品种Granoir 果实的影响 |
4.2.3.1 套袋对Granoir 果实外观的影响 |
4.2.3.2 套袋对Granoir 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红地球葡萄浆果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地球葡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 |
1.2 红地球葡萄栽培方式的创新 |
1.3 红地球葡萄果实生产与调控 |
1.4 红地球葡萄病、虫、鸟害防治与无公害生产 |
1.5 红地球贮藏和保鲜 |
1.6 红地球苗木繁殖与砧木选择 |
1.7 红地球葡萄育种 |
1.8 生物新技术在红地球上的应用 |
1.9 红地球葡萄加工 |
第二章 红地球葡萄生物学特性观察试验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浆果品质的影响 |
4.1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浆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5.1 采样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浆果发育过程中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 |
6.1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武威市酿酒葡萄优质丰产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酿酒葡萄栽培综述 |
2.1 世界酿酒葡萄概况 |
2.2 我国酿酒葡萄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
2.3 研究综述 |
3 研究区自然概况 |
3.1 地理位置及地貌 |
3.2 气候 |
3.3 土壤 |
3.4 水资源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栽培区域划分与品种选定 |
5.2 优质苗木快繁技术研究 |
5.3 园地选择与定植建园研究 |
5.4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5.5 越冬防寒和防霜冻技术研究 |
6 结论 |
附录 武威市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要点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营养袋快速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条的采集与贮藏 |
1.1 种条的采集 |
1.2 种条的贮藏 |
2 育苗前的准备 |
2.1 棚室准备 |
2.2 营养土的配置 |
2.3 催根床的准备 |
2.4 插条的准备 |
3 催根 |
4 扦插入袋与苗期管理 |
4.1 扦插入袋 |
4.2 温度控制 |
4.3 湿度控制 |
4.4 施肥 |
4.5 预防病虫害 |
4.6 炼苗 |
(10)葡萄营养袋育苗和栽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温室育苗 |
1.1 温室概况 |
1.2 种条的选择 |
1.3 插条的剪截 |
1.4 电热温床催根与插条处理 |
1.4.1电热温床的制作 |
1.4.2插条处理 |
1.4.3上床催根 |
1.5 营养土的配制与扦插 |
1.5.1营养袋的准备 |
1.5.2营养土的配制 |
1.5.3整畦装袋 |
1.5.4扦插 |
1.6 温室苗床管理 |
1.6.1温、湿度的调控 |
1.6.2蹲苗 |
1.6.3苗木出圃的规格 |
2大田定植 |
2.1 开沟施肥 |
2.2 栽植时间 |
2.3 覆膜 |
2.4 栽植方法 |
2.5 苗木定植后的管理 |
四、红地球葡萄地热温室育苗技术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枣树土壤微域环境及其成花坐果对增温水灌溉的响应[D]. 赵航. 塔里木大学, 2019(07)
- [2]广西柳江县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陈银帆. 广西大学, 2017(01)
- [3]长期CO2加富对温室辣椒结果期生长的影响及生理基础研究[D]. 杨志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10)
- [4]基于地域资源优势的西藏设施农业发展分析[J]. 王忠红,关志华,李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0)
- [5]瑞引葡萄品种Granoir特性及配套栽培措施研究[D]. 赵现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6]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立法研究[J]. 陈森森,刘军弟,胡茜茜,王效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9)
- [7]红地球葡萄浆果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D]. 管仲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05(05)
- [8]武威市酿酒葡萄优质丰产栽培研究[D]. 冯祥元.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9)
- [9]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营养袋快速育苗技术[J]. 刘洪章,苗博瑛,赵宪争. 北方园艺, 2003(04)
- [10]葡萄营养袋育苗和栽植技术[J]. 张翠萍. 甘肃林业科技,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