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广技术 发布信息 指出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浩[1](2021)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术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已成为调动企业创新活力、谋求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标准化热潮下,众多企业纷纷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试图凭借技术标准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然而,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催生的环境不确定性加快了技术标准更新换代的速度,导致企业的标准化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并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管理体制,驱动着组织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演进,企业如何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被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培育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便成为标准化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团体标准发展的如火如荼,网络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标准化的全新支撑点。企业通过参与一个或多个技术标准联盟,以直接或间接联结的标准化合作关系与其他企业嵌入至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共同制定、实施和推广技术标准。这种标准化参与形式不仅可以吸纳和集聚联盟成员的资源和能力,推动不同企业围绕标准研发展开深度合作,也使标准化的投入成本和创新风险得以分散,有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然而,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发展成熟。在标准化实践中,即便是身处同一联盟之中,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现预期的联盟目标。事实上,尽管技术标准联盟可能会使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但成员企业能否真正获益仍有赖于自身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参与标准化联盟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有必要对其标准化活动予以规范引导。但是,与发展势头强劲的技术标准联盟相比,标准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却较为滞后。以往研究主要围绕技术标准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尽管部分研究指出了参与标准化的积极影响,但却多探讨其对于宏观经济或中观产业的影响,而鲜有研究涉及微观企业层面,且并未明晰企业自身经由联盟参与标准化而获益的实现路径。同时,技术标准联盟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联盟形式,学者们多围绕其他联盟形式进行研究,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作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联盟参与标准化可获得哪些益处(What)?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盟绩效为何存在差异(Why)?企业又应如何在标准化联盟合作中实现更高的绩效水平(How)?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尚不可知,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微观层面为切入点,聚焦于我国技术标准联盟情境下的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以联盟绩效(标准化合作结果)为导向,由网络视角来探讨参与标准化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机制,试图解释联盟内部企业之间绩效差异的缘由及其绩效增进路径,所剖析的研究问题包括:(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3)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发挥的作用;(4)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依据,在系统回顾和梳理技术标准联盟、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联盟绩效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深圳、长春、杭州和上海的4家标准联盟企业的案例分析,对核心研究构念进行界定,深入阐述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构建得到理论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针对我国团体标准这一市场驱动下的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立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内的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为目标样本,收集到来自437家联盟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收据,借助SPSS 25.0和AMOS 22.0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此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多数研究假设得到了实证数据支持,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边缘企业,中心企业能够借助网络位置优势来影响标准化合作结果,显着提升自身绩效水平。同时,与联盟合作伙伴编织紧密的关系网络,亦可帮助企业从标准化合作中实现更多收益;(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潜在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现实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4)技术不确定性能够增强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不确定性能够增强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展开研究,针对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技术标准联盟现象,构建了“资源—能力—绩效”这一内外联动的整合性理论分析框架,由此明晰了企业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创新点和理论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网络视角对技术标准联盟现象展开分析,丰富了标准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联盟研究拓展至技术标准联盟情境,并引入网络视角来深入挖掘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剖析企业参与标准化的内在逻辑,不仅探究参与标准化是否会对企业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如何从参与标准化合作中取得更好的联盟绩效。区别于以往的标准化研究,本文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视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渠道,按照“结构—关系”两分法来整合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关系强度两个维度,深入阐释其对于企业联盟绩效背后的影响机制,即联盟企业应借助网络位置优势和紧密联结的网络关系来增加标准化产出、促动联盟绩效提升。由此,本文突破了标准化研究多集中于影响标准内容、市场采用等领域的局限,使联盟网络的应用范围得以延伸,弥补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研究空白,基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揭示了企业联盟绩效的网络影响机制与规律,彰显了我国团体标准这一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的现实价值。(2)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理论研究框架,由知识层面强调了企业内部动态能力的重要性。技术标准与知识紧密相关,虽然以往研究指出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标准化具有促动作用,但这一论断尚缺乏有效的实证支持。一方面,本研究搭建了知识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获取机制的联系,考察了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前者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验证了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尽管联盟网络为企业提供了外部知识来源渠道,但能否有效吸收和利用这些资源取决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高低。因此,由“资源—能力”互动角度来探讨企业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有效解释了企业调动联盟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将其吸收利用进而转化为企业联盟绩效的过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由此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企业提升联盟绩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动态能力研究的全新视角。(3)通过探究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展现了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的新规律。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和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之中,企业愈发需要积极响应和匹配外部环境变化,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因此,本文以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为依据,由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来分析环境特征对于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的影响,证实企业联盟绩效源于外界环境和内部适应的协同互动效应。由此,本文探明了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联盟绩效的边界条件,且所得研究结论适用于我国情境特征的技术标准联盟,对于反映我国企业的标准化实践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握本土化的技术标准化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同时,弥补了以往标准化研究对于环境要素作用关注不足的缺陷,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转型期企业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贾保营[2](2021)在《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中国乡村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晚清民国以来,为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政府与民间力量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进行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集体化时代虽然没有出现“减贫”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改革开放后乃至当前的减贫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发出“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并提出“给农业插上科学的翅膀”。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可以为当前的减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因此,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极具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昔阳县为例,以报纸、地方史志与基层档案为主体资料,并辅以田野口述,尝试揭示环境、技术、制度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减贫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昔阳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制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了解昔阳原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集体化时代国家重要文献的梳理,找出国家对贫困的理解以及反贫困措施。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是国家不同阶段反贫困措施在昔阳县的实践效果。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土改如何在昔阳展开以及土改后昔阳农村的状态。通过对土改前后的昔阳县的考察,我们既可以看到土改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大意义,又可以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背景与实践逻辑。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合作化与技术改革是如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以摆脱贫困的。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述的是农业水利化与农业机械化。第七章以井沟为例,进行了微观史的研究。第八章则是呈现集体化后期昔阳的面貌,总结分析昔阳反贫困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通过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制度优势为依托,以技术为发展引擎,通过积累偏高、消费偏低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跳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公社体制虽未彻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技术实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积蓄了潜能。集体化时代改造传统农业的举措,使农民的能力、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培育了人力资本。这看似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相似,但其改造传统农业的具体路径则与舒尔茨所提倡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集体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极度稀缺,传统的农民却数量众多,市场机制并不能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的力量,将稀缺的现代化生产要素下沉到乡村,并借此改造了传统农业,培育了人力资本,积累了国家资本,摆脱了恶性贫困循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改造传统农业,极具启发意义。
王昭[3](2021)在《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快速增长累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相继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持续集约技术以其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收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性受到了学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和采用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本文从空间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问题,致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首先,借鉴经济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和采用系统,并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三,从空间视角研究了异质环境下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机理;最后,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为机理的揭示,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构建。基于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扩散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扩散源,以可持续集约技术为代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以特定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支撑,以技术“势差”为动力,以信息和物资的流通为条件的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技术扩散和采用的分析框架,在对扩散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空间扩散规律;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看成是“技术信息获取—采用意愿形成—做出采用决策”的行为过程,并对这一行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2)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与验证。构建以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扩散源,以苹果矮砧技术为可持续集约技术典型代表,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技术扩散区域,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的扩散与采用系统。通过识别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来源、偏好及其与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信息联系,分析技术信息联系对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影响,验证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的现实存在。(3)揭示了异质环境下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基于扩散环境评价,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的技术扩散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由气候、地形、外部交通联系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园区苹果矮砧技术在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表现出以扩展扩散为主、带状扩散和等级扩散为辅的空间扩散规律;在扩散环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扩散概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扩散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效应;扩散概率的衰减程度随着扩散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改善扩散环境可以削弱距离的衰减效应。(4)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Tobit模型和CLAD模型检验了推广服务、社会网络、技术来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和与技术信息联系强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弱社会联系有显着促作用,社会网络密度和强社会联系有显着抑制作用;公共推广来源和大众媒体来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和私人推广来源的影响不显着;教育和信贷获取有显着促进作用,负责人年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并不显着。(5)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技术采用意愿和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所有因素中,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差异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对优势、感知障碍和农技推广服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有显着影响,但在采用意愿阶段的作用小于采用决策阶段;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对采用意愿都没有影响,而对采用决策则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规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没有影响;采用意愿对采用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6)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技术采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从技术扩散路径优化和技术采用行为干预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技术扩散路径优化方面: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等方式改善技术扩散环境;要注重等级效应发生的区域,通过在此类区域建设实验示范站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均衡发展。技术采用行为干预方面:要实施以经营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策略;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要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在所推广区域的适宜性;要针对潜在采用者制定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方案。
肖雄[4](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赵秋倩[5](2021)在《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命题。目前,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化学投入品的过量施用,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地板”的抬升,而且容易引发农业污染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进农药减量施用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但是农药减量行动的开展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一方面农户家庭就业非农化现象严重,留守劳动力生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药减量施用的替代技术较为复杂,农药减量行动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整。因此,有必要从技术推广视角研究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切实破解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中的劳动力困境与技术难题,达到技术要素助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推广框架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理论,构建了“技术推广类别(推广技术属性)——技术推广组织方式——技术推广渠道”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利用山东省和陕西省95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分别从技术推广的内容属性、组织方式、推广渠道三个维度,考察其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的影响机理,并分析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的行为效应,旨在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生产中农户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严重。从农户层面看,菜农过度依赖农药,对农药减量施用存在认知偏差;从村庄层面看,农户行为羊群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从政府层面看,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农药减量支持体系缺乏;从技术层面看,农药减量替代技术较为复杂,替代优势不明显。(2)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在行为意向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在行为决策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3)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在行为意向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三者边际效应绝对值为农资经销商>合作社>农技推广站。在行为决策阶段,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农技推广站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农资经销商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负向影响。(4)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不同渠道之间存在替代、互补关系。在技术推广渠道影响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中,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及其下属的人际渠道数量和人际渠道质量、互联网渠道下的互联网浅层使用和互联网深层使用变量均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在行为意向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互联网深层使用均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呈现替代关系。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均对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具有显着的替代作用,互联网深层使用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均呈现互补关系。(5)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食品安全效应。进行农药减量施用对蔬菜种植户的亩均年产出影响不显着,对蔬菜种植户亩均年净收益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可以提高蔬菜种植户亩均年收入1845.49元。蔬菜种植户进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水平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6)典型案例分析中,合作社的推广示范、替代技术的推广、良好的产销体系,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且农药减量会带来经济、生态、食品安全多方面效益。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鲁旭,汪晓燕,桂晓璟,王利军[6](2020)在《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江苏省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各种政策工具的合理组合、有效搭配,进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内容分析法,构建"创新政策工具功能面维度-创新活动线性模式维度-创新政策工具层次结构维度"三维分析框架,以选取的2010—2019年江苏出台的45份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为实证分析对象,对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江苏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在选择、匹配及构建中,存在组合结构不均衡、阶段分布差异明显、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文章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江苏及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陆倩倩[7](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自1978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逐渐从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推广模式向以政府、市场经济主体、科研院校为主的多元主体推广模式转变。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可以联结不同主体,互相弥补单主体推广时的不足,不仅能提高供给端能力,也能激活需求端的潜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必须要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产业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力量的重要途径,产业扶贫需要通过推广农业技术给予支撑。就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而言,尽管政府已明确划分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且呼吁各方主体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无法形成有效匹配的问题依旧存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读、比较分析数据、实地调研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析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未能深度耦合的因素。在借鉴了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法国以农民协会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色列以政府系统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日本官民双轨运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4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后,得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其一是,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贯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首尾端;其二是,要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加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是公共农业R&D能力建设和科研院校技术创新辐射能力;其三是培育市场需求端拉力主体,主要包括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技推广中介机构;最后是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的法律政策,激励多元主体积极投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农业发展存在技术供需矛盾的问题,表现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技术与市场接轨不洽等方面。农村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发展农业需要更多具有地域性、针对性的农业关键性技术。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尤其注重地域性技术的推广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多元主体推广农业技术不断给农民赋能,提高农民可持续自主发展能力。
李雁星[8](2020)在《南宁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实践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物联网农业的发展正在由我国传统的农业信息化走向物联网现代化装备农业的重要进程中。物联网现代化的农业与我国传统的农业信息化相比体现的优势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一个组成方面。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倡议的指导意见》,多次提到了我国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提出了目前适用于物联网现代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成熟且可完全复制的技术和模式,从而将现代农业物联网在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广泛应用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因此,物联网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实践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物联网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推广和物联网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物联网技术在南宁市农业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本文采用系统与文献分析、对比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和创新技术推广、现代农业推广理论,分别实地调研了广西农科院实验基地葡萄种植基地、南宁隆安县火龙果产业示范区、广西家禽养殖全环节监控及可追溯体系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结果表明:(1)农业物联网技术处于示范和宣传阶段;(2)专业人员缺乏;(3)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自身问题较多;(4)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对国内物联网农业应用实践的成功案例进行的调研和查阅文献,结果表明:(1)政府正确引导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营造了良好环境;(2)有专业的企业人员协助管理,同时新型的农业从业者会使用新技术;(3)示范基地规模较大,广大农民受益。调研了南宁市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实践应用情况,同时也比较了国内成功应用的案例,得出南宁市落后的几个方面原因:(1)政府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2)专业人员缺乏;(3)示范基地规模不大。最后,要进一步推进南宁市物联网农业应用实践推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1)政府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环境;(2)以点带面建立试点示范;(3)给农户提供补贴和技术支持;(4)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5)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模式;(6)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和推广。
凌春燕[9](2020)在《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项目管理与传统行业的项目管理存在明显区别,传统的理论指导意义较为有限。因此,分析获取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中的成功因素,并找到其中的关键成功因素非常具有探索价值。通过文献法研究,本文结合互联网项目管理的特点、知识创造与实践智慧理论,明确了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的过程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实践智慧是驱动知识创造、成功进行项目管理实践的重要因素。其次,根据扎根理论方法指导,本文对30个分布在不同互联网企业且具有产品项目管理实践成功经验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使用质性研究软件Nvivo11辅助对30个资料样本进行深度研究分析,识别出40个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并构建了以项目外部因素、项目团队因素和项目管理过程因素为维度的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理论模型。然后,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探索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因素间的联系,构建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严谨计算得出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10大成功因素:减少人力成本浪费;争取资源;合理的工作分配,架构职责分明;统一的团队项目目标和认知;招聘成本最小化;敏捷缩短迭代,尽快交付;提高团队人员项目专业能力;行业变化信息收集与分析;干系人管理到位;专业的项目管理能力。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六个维度:资源配置与管理、产品探索,响应行业变化、项目经理具备专业实力、团队建设、团队协作、专业有效的项目跟进与改进。最后,基于实践智慧理论模型对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验证,证明研究所得的关键成功因素符合实践智慧理论能力模型,是具备实践成功能力的。总之,本文把实践智慧理论引入到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得到六大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目的是为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提供经验参考。
周士琳[10](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崛起,互联网不仅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在国家经济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主要是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因此互联网正冲击着国家经济发展,同时国家将发展互联网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进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巨大影响,对企业的品牌推广也带来了不少潜在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也得到提升,美容养生保健等消费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面膜在护肤品行业也在与日俱增的先前发展。在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对于吉茜大米面膜企业来说也是自我向前发展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将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根据吉茜大米面膜产品特征制定合理的品牌推广策略,加以促进企业自身品牌的发展,为企业品牌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策略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品牌推广及网络营销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了解当前国内面膜品牌概况,并对品牌推广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策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吉茜大米面膜品牌现有推广问题存在企业对“互联网+品牌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行推广方式与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脱节、推广方式与互联网融合性差等;根据吉茜大米面膜的市场定位面向消费者群体发放“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网络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中存在问题结合分析与总结,制定出加强企业“互联网+品牌推广”团队建设、加强品牌网络推广方式与推广对象的对应性、增加“互联网+短视频”品牌推广形式等在“互联网+”背景下吉茜大米面膜品牌的推广策略。本研究一方面旨在解决当前企业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可借鉴的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我国打造稻米工业价值增值链和大米面膜品牌的自身发展,增强企业竞争的力同时,提高国家在护肤品行业中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广技术 发布信息 指出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广技术 发布信息 指出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网络理论 |
2.1.2 知识基础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标准联盟相关研究 |
2.2.2 联盟网络相关研究 |
2.2.3 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 |
2.2.4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
2.2.5 联盟绩效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提出 |
3.1.2 研究方法选择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与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结果分析 |
3.3.1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
3.3.2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 |
4.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 |
4.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2 样本选择与调研流程 |
5.3 变量测量 |
5.3.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测量 |
5.3.2 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 |
5.3.3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
5.3.4 企业联盟绩效的测量 |
5.3.5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4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样本特征 |
6.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4.1 信度检验 |
6.4.2 效度检验 |
6.5 假设检验 |
6.5.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
6.5.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
6.5.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5 变量间关系的总效应检验 |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
6.6.2 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
6.6.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6.6.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昔阳县自然社会状况 |
第一节 生态环境 |
(一)多山少土 |
(二)交通闭塞 |
(三)灾害多发 |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生活水平 |
小结 |
第二章 贫穷的本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减贫实践及其失败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解构与重构 |
(一)土地改革与道路选择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技术革命” |
(三)技术赋能 |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革命:穷富拉平 |
第一节 昔阳旧貌 |
(一)人口与土地 |
(二)农民生活 |
(三)生态环境 |
(四)农民与农业 |
第二节 土改过程 |
第三节 土改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革命:提高产量 |
第一节 组织起来与学习技术 |
第二节 技术革新的路径 |
(一)培育良种 |
(二)合理种植 |
(三)改良土质 |
(四)工具改革 |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张力 |
小结 |
第五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
第一节 “秃岭”遇“山洪” |
第二节 水利建设 |
(一)改造“三跑田”与闸沟垫滩 |
(二)修建水库 |
(三)治河与打井 |
(四)机电灌溉 |
第三节 水利工程与粮食增产 |
第四节 治水与“育人” |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第一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实践 |
(一)土壤改良 |
(二)良种培育 |
(三)密植与管理 |
(四)水利灌溉 |
(五)道路与运输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
小结 |
第七章 减贫的微观史研究——井沟村 |
第一节 井沟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默汉”的消逝 |
第三节 “井沟学大寨,大寨帮井沟” |
第四节 机械灌溉 |
第五节 减贫的效果 |
小结 |
第八章 昔阳县减贫的成就及历史地位 |
一、集体化时期昔阳县取得的历史成就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昔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3)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集约技术 |
2.1.2 苹果矮砧技术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业技术采用 |
2.1.5 农业科技园区 |
2.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扩散理论 |
2.2.2 行为地理学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文献回顾与研究评述 |
2.3.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
2.3.2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1 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 |
2.4.2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分析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选择 |
3.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 |
3.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主推技术 |
3.1.3 苹果矮砧技术—典型可持续集约技术 |
3.1.4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 |
3.1.5 苹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
3.2 实地调研及数据获取 |
3.2.1 调研安排 |
3.2.2 调研内容 |
3.2.3 空间及统计数据收集 |
3.3 数据分析 |
3.3.1 样本特征分析 |
3.3.2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来源及偏好 |
3.3.3 技术来源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4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5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3.6 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空间扩散 |
4.1 技术扩散环境评价及HSDM参数确定 |
4.1.1 扩散环境质量评价 |
4.1.2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思路 |
4.1.3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参数的确定 |
4.2 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技术扩散规律 |
4.2.1 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 |
4.2.3 扩散概率和扩散环境的相互关系 |
4.3 扩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 |
5.1 技术信息获取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1 推广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1.2 社会网络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5.2.1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计量模型 |
5.2.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变量界定 |
5.3 公共推广服务、社会网络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5.3.1 公共推广服务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3.2 社会网络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4 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
5.4.1 影响因子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模型结果对比 |
5.4.3 公共推广服务的影响分析 |
5.4.4 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 |
5.4.5 技术来源的影响分析 |
5.4.6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 |
6.1 技术采用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1 技术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2 组织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3 环境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4 采用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2 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6.2.1 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 |
6.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分析 |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性检验 |
6.4 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技术属性的影响分析 |
6.4.2 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 |
6.4.3 自然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
6.4.4 采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7.1 技术扩散路径优化 |
7.1.1 改善技术扩散环境 |
7.1.2 加强技术扩散网络节点建设 |
7.1.3 提高技术扩散滞后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
7.2 技术采用行为干预 |
7.2.1 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策略 |
7.2.2 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园区技术扩散模式 |
7.2.3 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的区域适宜性 |
7.2.4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扩散方案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药施用相关研究 |
1.3.2 蔬菜种植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3.3 技术推广相关研究 |
1.3.4 技术推广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的研究 |
1.3.5 农户农药减量施用效果研究 |
1.3.6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蔬菜种植户 |
2.1.2 技术推广 |
2.1.3 推广技术属性 |
2.1.4 技术推广渠道 |
2.1.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 |
2.1.6 蔬菜生产中的农药减量施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技术扩散理论 |
2.2.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5 技术推广框架理论 |
2.3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分析 |
2.3.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阶段划分 |
2.3.2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蔬菜生产特征与产业发展趋势 |
3.1.1 蔬菜生产特征 |
3.1.2 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
3.2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与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2.1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 |
3.2.2 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 |
3.3.1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 |
3.3.2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 |
3.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 |
3.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果 |
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问题 |
3.4.1 农户层面:生产习惯使然,农户农药施用存在认知偏差 |
3.4.2 村庄层面:羊群行为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
3.4.3 政府层面: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减量支持政策乏力 |
3.4.4 技术层面: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农药减量替代技术推广任重道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2.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3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4.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4.3.2 研究方法 |
4.4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4.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5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6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4.6.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7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分析 |
4.7.1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分析 |
4.7.2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2 农资经销商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3 农技推广站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3 变量说明与研究方法 |
5.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3.2 研究方法 |
5.4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5.7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进一步讨论 |
5.7.1 内在传导机制:安全生产认知的中介作用 |
5.7.2 农户感知差异:制度信任的调节作用 |
5.8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进一步讨论 |
5.8.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空间自相关判断 |
5.8.2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施行为实施影响的空间效应 |
5.8.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示范效应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2 互联网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3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 |
6.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6.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6.3.2 研究方法 |
6.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6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6.7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分析 |
6.8 老龄化背景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与行为实施讨论 |
6.9 稳健性检验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分析 |
7.1 问题提出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7.3.1 .变量选取 |
7.3.2 模型选择 |
7.4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t检验结果 |
7.4.2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决策方程估计 |
7.4.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蔬菜产出和收入影响估计 |
7.4.4 双重检验 |
7.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生态效应的实证分析 |
7.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食品安全效应的实证分析 |
7.7 稳健性检验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的案例分析 |
8.1 调研方法选择与案例选取 |
8.2 访谈设计与过程介绍 |
8.3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3.1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3.2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3.3 典型经验总结 |
8.4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4.1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4.2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4.3 典型经验总结 |
8.5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5.1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5.2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5.3 典型经验总结 |
8.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潜力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蔬菜生产中农户过量施药问题严重 |
9.1.2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 |
9.1.3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 |
9.1.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不可忽视 |
9.1.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多维效应 |
9.2 政策建议 |
9.2.1 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 |
9.2.2 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 |
9.2.3 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
9.2.4 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 |
9.2.5 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江苏省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回顾 |
3 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框架构建与设计 |
3.1 X维度:创新政策工具功能面维度 |
3.2 Y维度:创新活动线性模式维度 |
3.3 Z维度:创新政策工具层次结构维度 |
3.4 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
4 江苏科技创新政策文本选择与统计分析 |
4.1 政策文本选择 |
4.2 政策文本统计分析 |
5 政策文本编码 |
6 维度分析 |
6.1 创新政策工具功能面维度分析 |
6.2 创新活动线性模式维度分析 |
6.3 创新政策工具层次结构维度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8 结语 |
(7)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研究 |
1.4.2 定量研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精准扶贫 |
2.1.2 农业技术推广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农业发展思想 |
2.2.2 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科技推力与需求拉力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3.1 1949 —1978 年四级推广网络形成期 |
3.2 1979 —2003 年五级推广网络重构期 |
3.3 2004 —2016 年多元推广网络形成期 |
3.3.1 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发展―十五‖计划 |
3.3.2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 |
3.4 2017 年至今多元推广网络发展期 |
3.4.1 “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要求 |
3.4.2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发展要求 |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体 |
4.1 政府 |
4.1.1 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 |
4.1.2 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 |
4.2 科研院校 |
4.2.1 科研院校服务动力 |
4.2.2 科研院校经典推广形式 |
4.3 市场经济主体 |
4.3.1 涉农企业 |
4.3.2 农民合作社 |
4.3.3 农业技术扩散中介机构 |
第五章 多元主体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 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 |
5.1.1 政府对农业技术发展投入不足 |
5.1.2 科研院校辐射范围碎片化 |
5.2 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 |
5.2.1 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较小 |
5.2.2 涉农企业服务功能弱化 |
5.2.3 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成长速度慢 |
5.3 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 |
5.3.1 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法律留白空间大 |
5.3.2 配套政策难调动多元主体推广积极性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1.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1.2 美国以大学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6.2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2.1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2.2 法国以农业协会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6.3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3.1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3.2 以色列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6.4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4.1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4.2 日本以官民双轨农协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第七章 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
7.1 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 |
7.1.1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 |
7.1.2 培育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 |
7.2 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 |
7.2.1 政府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硬件投入 |
7.2.2 科研院校提升农技推广辐射能力 |
7.3 培育市场需求拉力端主体 |
7.3.1 整合壮大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 |
7.3.2 挖掘本地涉农企业内生发展力量 |
7.3.3 扶助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 |
7.4 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法律政策 |
7.4.1 更新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耦合法律 |
7.4.2 制定配套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激励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宁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实践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2 物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
2.1 国外物联网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物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
2.1.2 国外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 |
2.1.3 国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
2.2 国内物联网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物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
2.2.2 国内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 |
2.2.3 国内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
3 相关理论介绍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农业信息化 |
3.1.2 物联网技术 |
3.2 基本理论 |
3.2.1 创新技术推广理论 |
3.2.2 现代农业推广理论 |
3.3 物联网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结合 |
3.4 小结 |
4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南宁市的应用现状 |
4.1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南宁市的应用现状 |
4.1.1 广西农科院实验基地葡萄种植基地实地调研 |
4.1.2 南宁隆安县火龙果产业示范区的实地调研 |
4.1.3 物联网农业在广西家禽养殖全环节监控及可追溯体系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的实地调研 |
4.2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南宁市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农业物联网技术处于示范和宣传阶段 |
4.2.2 专业人员缺乏 |
4.2.3 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自身问题较多 |
4.2.4 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 |
4.3 小结 |
5 国内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成功案例及其发展前景 |
5.1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各领域的应用现状 |
5.1.1 青海大通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物联网农业的应用案例 |
5.1.2 重庆市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农作物种植的应用案例 |
5.1.3 吴江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水稻种植的应用案例 |
5.2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
5.3 小结 |
6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南宁的推广方案 |
6.1 政府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
6.2 以点带面建立试点示范 |
6.3 给农户提供补贴和技术支持 |
6.4 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
6.5 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
6.6 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和推广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 |
7.3 展望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 |
2.1 互联网项目管理理论 |
2.1.1 互联网项目管理特点 |
2.1.2 互联网项目管理发展及研究现状 |
2.2 实践智慧理论 |
2.2.1 知识创造与实践智慧 |
2.2.2 实践智慧与项目管理实践的关系 |
2.2.3 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的研究现状 |
2.3 关键成功因素理论 |
2.3.1 关键成功因素的定义 |
2.3.2 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研究现状 |
2.3.3 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识别 |
3.1 扎根理论方法 |
3.1.1 扎根理论概述 |
3.1.2 扎根理论的选用 |
3.1.3 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步骤 |
3.2 质性研究软件Nvivo11的选用及其概述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识别 |
3.3.1 研究问题的产生 |
3.3.2 研究样本介绍及收集 |
3.3.3 数据处理 |
3.3.4 理论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分析 |
4.1 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1.1 AHP与 ANP |
4.1.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用 |
4.1.3 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
4.2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评价模型 |
4.2.1 确定研究步骤 |
4.2.2 控制层与网络层的确定 |
4.2.3 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ANP 结构模型构建 |
4.3 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指标权重计算 |
4.3.1 影响指标间ANP判断矩阵的构造原理 |
4.3.2 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ANP判断矩阵构造及计算过程 |
4.3.3 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成功因素权重排序 |
4.4 基于实践智慧理论的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论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扎根理论访谈纲要 |
附录2 开放性编码分析举例(b) |
附录3 网络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互联网+”背景下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品牌的含义及重要性 |
2.1.1 品牌的定义 |
2.1.2 品牌的重要性 |
2.2 品牌推广 |
2.2.1 品牌推广的定义 |
2.2.2 品牌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3 品牌推广的意义 |
2.3 互联网对品牌推广的影响 |
2.3.1 互联网促进了品牌推广形式的多样化 |
2.3.2 互联网增强了品牌推广的互动性 |
2.3.3 互联网拓宽了品牌推广的技术和数据平台 |
第三章 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企业概述 |
3.2 吉茜大米面膜产品特点 |
3.2.1 产品成分 |
3.2.2 产品功效 |
3.3 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
3.3.1 目标市场情况 |
3.3.2 市场定位 |
3.4 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现状及成效 |
3.4.1 现有品牌推广的团队构建现状 |
3.4.2 现有品牌推广渠道及方式 |
3.4.3 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成效 |
3.5 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企业对“互联网+品牌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3.5.2 现行推广方式与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脱节 |
3.5.3 推广方式与互联网融合性差 |
3.5.4 品牌推广手段落后 |
3.5.5 网络推广渠道单一 |
3.5.6 品牌推广过程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差 |
第四章 吉茜大米面膜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4.1.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1 目标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
4.2.2 使用过吉茜大米面膜的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情况 |
4.2.3 消费者对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的偏好情况 |
4.3 调查问卷结果总结 |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的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策略 |
5.1 加强企业“互联网+品牌推广”团队建设 |
5.2 加强品牌网络推广方式与推广对象的对应性 |
5.3 增加“互联网+短视频”品牌推广形式 |
5.4 采用多样化的品牌推广方式 |
5.5 加强品牌网络宣传与促销 |
5.6 投入“互联网+产品服务”体系构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推广技术 发布信息 指出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D]. 吴玉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2]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D]. 贾保营. 山西大学, 2021(12)
- [3]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D]. 王昭. 西北大学, 2021(10)
- [4]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D]. 赵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江苏省科技创新政策研究[J]. 鲁旭,汪晓燕,桂晓璟,王利军. 科技情报研究, 2020(03)
- [7]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D]. 陆倩倩.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8]南宁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实践应用研究[D]. 李雁星. 广西大学, 2020(07)
- [9]互联网项目管理实践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 凌春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互联网+”背景下吉茜大米面膜品牌推广策略研究[D]. 周士琳.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