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M板生产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21)在《AZ31镁合金薄板微弧氧化防护研究》文中提出
高建超[2](2020)在《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药行业是与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行业。伴随国家国力的突飞猛进,医药行业规模逐渐壮大。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加速,以及新农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和新医改政策的实施都对医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对于医药行业政策监管愈发严格,医药制造业整体增长速度趋缓,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要实现制药行业的良性发展,并购重组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上市公司是我国制药行业企业的典型代表,因此对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就有了其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经济绩效和创新活动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借鉴前人研究建立实证模型,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并购行为与公司绩效的动态因果关系,并按照医药行业产业链关系探究了不同并购类型对公司绩效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并购事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时间上是非线性的,同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这意味着不同时间点上,并购对绩效的影响系数不同。并购双方在资源整合、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磨合的过程,因此并购活动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后才会得到体现。具体来看:第一,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对经济绩效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对于细分并购类型间的异质效应,发现横向并购和产业链上游并购行为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绩效。产业链下游并购和多元并购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不显着。第二,制药公司的并购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较于并购行为,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累积效应,持续的研发投入对公司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第三,不同产业位置的并购行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不同。横向并购和产业链上游并购的并购双方在技术、知识等方面有相近性,并购后技术资源整合和知识吸收转化的速度较快,进而能促进企业提高研发投入。产业链下游并购和多元并购行为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创新产出方面,产业链上游并购短期内对创新产出有促进作用,中长期内抑制创新产出。横向并购、产业链下游并购和多元并购与创新产出负相关。最后,本文总结主要结论,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提高。
李秋婵[3](2020)在《三维大孔石墨相氮化碳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光催化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潜在清洁能源新技术。光催化剂是实现太阳能转化的核心载体,因此寻求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光催化剂是目前光催化技术研究的重点。非金属石墨相氮化碳(g-C3N4)由于其高物理化学稳定性、可见光吸收以及合适的能带结构而备受大量科研人员青睐。但是g-C3N4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比表面积低、可见光吸收不足和电子空穴易复合等,这些都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修饰,提高光催化活性。此外,三维大孔(3DM)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传送和扩散性能,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本论文主要通过模板法构建三维大孔g-C3N4并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修饰,增加表面活性位点和降低光生载流子复合率,以及与半导体材料复合构建异质结构,拓展光吸收范围,并通过界面协同效应,提升光催化活性。首先,我们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小球模板法一步煅烧合成三维大孔碳空位氮化碳(3DM C/g-C3N4)。该方法有效的形成了 g-C3N4大孔结构,促进了 g-C3N4的光利用率以及显着增加了表面活性位点。大量表面碳空位的引入有效扩大了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并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与未修饰的块状g-C3N4相比,3DM C/g-C3N4的光催化产氢速率和光还原CO2合成甲醇效率显着提高。实验结果证明构建三维大孔是一种有效提升g-C3N4光催化活性的方法。为了改善模板球在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我们选择了更为稳定的氧化硅有序球为模板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氮化碳(3DOM g-C3N4)结构。通过对实验条件优化获得了三维有序且互连的大孔结构,可有效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大幅缩短光生载流子迁移距离,减少体相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以及增加光化学反应位。相较于块状结构,3DOM g-C3N4有序孔的构建使得带隙变宽、比表面积增加且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制氢性能。最后,可见光吸收范围是光催化效率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宽可见光吸收与提高g-C3N4的光催化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在可见光下g-C3N4的高效制氢,我们采用光沉积法使三维有序大孔氮化碳与硫化镉纳米颗粒构建异质结构(3DOM g-C3N4/CdS)。在可见光下,3DOM g-C3N4/CdS异质结构表现出更高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活性。
陈栋[4](2020)在《基于过冷水动态制冰的冷冻法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镀废水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现有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处理方法是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在处理过程中投入化学药剂,产生大量的污泥,二次污染严重,实质是污染物的增加和转移,不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对电镀水洗废水进行浓缩后回用于电镀槽,可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目前国内外电镀水洗废水浓缩处理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反渗透和蒸发浓缩。常用的电镀工艺中,酸铜工艺、氧化镍工艺、镀铬工艺水洗废水为pH值小于2的强酸性,碱铜工艺、锌酸盐镀锌工艺水洗废水为pH值大于12的强碱性,均超出了现有反渗透膜的容许pH值范围,使反渗透法在电镀废水处理领域适用范围很小。而蒸发浓缩法,能耗大,成本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适用性广、能耗低、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电镀水洗废水处理新技术。本研究探讨采用冷冻法进行电镀水洗废水的处理,并采用了过冷水动态制冰技术,利用冷冻结晶提纯中水回用于电镀水洗槽或者电镀前处理,冷冻浓缩水洗废水形成电镀液回用于电镀槽,变废为宝。新研发的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相比现有的冷冻法水处理技术,具有溶质去除率高、能耗低、产水率高的特点。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证明了冷冻法能够处理各种不同工艺的电镀水洗废水。找出常规的界面渐进冷冻法处理电镀水洗废水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问题,探索工程应用中可行的冷冻制冰新方法。(2)通过对过冷水成冰机理研究,寻找出更高冰晶纯度和更低能耗的制冰新方法。结合经典成核理论,通过过冷水冰晶生长试验和过冷水雾化试验,提出了“氢键角壁垒”技术观点,解释水不能在0℃结冰而是形成过冷水的原因。进而得出人为促冰的方法是:减少液体束缚,加大水体的流动,形成水力冲击,减少“氢键角壁垒”。并由此设计出最高温度能在-0.5℃就产生细小冰晶的新制冰方式用于冷冻法水处理。(3)通过冰晶尺寸与溶质去除率关系试验,寻找最合适的冰晶尺寸:厚度1 mm左右的冰粉状冰和冰絮状冰,是过冷水动态制冰法进行水处理的最优选择。且形成此形态冰的能耗,仅为界面渐进式间接冷冻法的62%。通过冰水分离方式研究试验,选择最合适的冰水分离方式:在处理电镀水洗废水的工程应用中,采用过冷水动态制冰同时进行重力过滤分离,再进行离心分离的冰水分离方式,是综合考虑杂质去除率、能耗、耗时的最优选择。产淡水率可达到59%,远高于常规的界面渐进间接冷冻法的25%。(4)通过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处理3种有代表性的电镀水洗废水的试验,确定了最合适的冷冻法电镀水洗废水处理总流程。并计算得出整个处理流程的总能耗不到采用纯蒸发浓缩法能耗的1/10。(5)为解决了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了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处理电镀水洗废水工艺流程设计、核心处理器设计、整体处理系统设计。研究确定了可以在一个处理设备中,同时完成动态制冰、重力过滤分离、离心脱水、融冰四个步骤的核心处理器。以酸铜电镀工艺为例的经济分析显示,该系统的计算运行利润率可达到1.5倍。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处理电镀水洗废水,有着可观的运行经济效益,为电镀厂家采用此系统进行电镀水洗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梦[5](2020)在《电池制造商公平偏好下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动力蓄电池梯次回收利用遂成为闭环供应链中的热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具有公平偏好行为的企业在做决策时不仅关注自身的利润,还会将自身利润与其他企业的利润进行比较得到公平偏好效用,从而根据公平偏好效用进行决策,这类行为偏好问题加大了供应链成员决策的难度和复杂度。大数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对消费市场需求的信息预测也成为企业决策时关注的重点方向。本文在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中首先分析新能源电池制造商(以下简称电池制造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以下简称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回收商(以下简称回收商)决策及效用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考虑汽车制造商对消费市场需求信息的预测和信息分享决策;另外为电池制造商设计成本分担-利润共享契约协调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中企业的合作;最后引入政府角色,探讨了成本补贴政策对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电池制造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增加了自身的效用;批发价、零售价、回收率、汽车制造商效用和回收商效用随着电池制造商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绿色创新技术成本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绿色创新技术有利于提高电池制造商的效用。(2)当预测的市场需求量高于一级消费市场确定性的需求量时,电池制造商效用、汽车制造商效用、回收商效用和回收率都随着信息精确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汽车制造商信息分享减少了自身的效用,因此汽车制造商不愿意在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中分享预测信息。(3)电池制造商积极与汽车制造商签订并执行成本分担-利润共享契约,由于承担绿色创新成本将得到同比例的共享利润,因此汽车制造商希望承担所有绿色创新成本,但是电池制造商不会将所有绿色创新成本分担给汽车制造商;成本分担-利润共享契约促进了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研发绿色创新技术,有利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汽车制造商承担的绿色创新成本越多,回收商的效用越大。(4)成本补贴政策有效:政府增加对回收商的回收成本补贴比增加对电池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补贴更有利于提高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效用、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效用;成本补贴政策缓解了电池制造商的公平偏好程度,但是没有激励汽车制造商分享预测信息。综上所述,电池制造商的绿色创新技术提高了回收商的回收率;电池制造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增加了自身效用,但是减少了汽车制造商和回收商的效用。汽车制造商信息分享减少了自身效用,所以他不会主动与其他成员分享预测信息。而成本补贴政策可以缓和电池制造商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加;政府对回收商给予更多补贴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效用,更有利于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发展。该论文有图26幅,表4个,参考文献107篇。
王磊[6](2020)在《焊剂片约束电弧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工艺方法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要求下,如何通过材料的革新使高速载具轻量化成为重要议题。高强钢三明治板因其具有比强度高、比高度大、吸能性好的优点,为高速载具轻量化提供了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如何有效连接芯板与面板一直是金属三明治板加工过程的首要难题。为弥补激光焊高强钢三明治板T型接头焊缝宽度,根部存在明显间隙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焊接方法,焊剂片约束电弧焊(FBCA)方法,用来加工制造高强钢三明治板。针对FBCA焊接T形接头过程中的焊剂片约束机理、电弧行为、熔滴过渡特性和电弧稳定性的问题,本文搭建了一套完整的FBCA焊接T形接头设备平台以及采集电弧行为的高速摄像系统和采集焊接过程中电信号的实时电流-电压采集系统。系统地研究了FBCA焊接T形接头的方法及设备,超窄间隙焊道内焊剂片对电弧的约束机理,不同工艺下FBCA焊接T形接头过程中的焊缝成形机理,不同工艺对FBCA焊接T形接头电弧行为的影响规律,不同工艺对FBCA焊接T形接头熔滴过渡特性及其电弧稳定性问题。并对最优工艺下的FBCA焊接T形接头焊缝的显微硬度,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提出了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的设备方法,论证了FBCA焊接方法用于高强钢三明治板生产的优势和可行性。此项工作的完成,系统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具潜力的FBCA焊接方法,为进一步认识在超窄间隙焊道内,焊剂片作用下的电弧行为机理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支持,丰富了电弧物理内容,为FBCA焊接方法提供了工艺基础,同时为将FBCA焊接方法用于高强钢三明治板生产加工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方法。具体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了FBCA焊接T形接头。通过大量焊接实验,发现焊偏,焊漏与气孔夹渣是FBCA焊接T形接头过程中的主要缺陷。通过建立T形接头单侧焊漏模型,发现焊丝偏移量(Δx)、焊接电流(I)、焊根部表面长度(Lr)是影响焊缝侧漏的主要因素,控制焊丝对中运动误差小于1 mm时,可以有效防止焊偏,同时添加铜焊接垫片可以有效预防焊漏。而焊缝夹渣和气孔则主要由于焊剂片倒塌导致,外置贴片法可有效保证焊剂片状态稳定,避免焊缝夹渣和气孔。通过开展对焊剂片高温状态的研究和对比贴服焊剂片前后电弧行为的讨论,获得了焊剂片约束电弧的作用机理。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固壁约束作用(SWCE):固态焊剂片不导电,绝缘的焊剂片可以有效防止电弧与侧壁导电,从而抑制电弧攀升现象,提高电弧燃烧稳定性。同时固态的焊剂片对电弧施加挤压效果,改变电弧形貌,从而相应改变熔滴过渡特性;2.热压缩效应(TCE):焊剂片高温熔解,会带走大量电弧热量,从而调控电弧在坡口内的热量分布,改变面板和芯板熔深,同时,焊剂片熔解会对压缩电弧斑点,进一步改变电弧形貌和熔滴过渡形式;3.自造气-造渣功能:焊剂片熔化产生CO2气体和CaO-CaF2渣系,产生了特有的冶金保护效果,又由于焊剂片熔解产生了焊剂片熔滴,焊剂片熔滴与金属熔滴的作用过程形成了FBCA焊接过程特有的熔滴过渡特性。通过进一步开展不同焊接参数下的焊缝成形规律研究发现:FBCA焊接T形接头最佳工艺范围为:220-300 A,23-29 V,坡口宽度5-8 mm。FBCA焊接T形接头焊缝形貌与传统焊缝不同,呈现出类似正方形形貌,在焊缝表面呈现出扇形形貌,焊缝形貌扇形趋势随着焊接电压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探讨不同焊接参数下的电弧行为揭示了焊缝成形机理:电弧形貌与焊缝最终成形形貌一致。随着焊接电压的增加,电弧形貌由钟罩型转变为正方形;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电弧形貌由长方形转变为正方形再转变为锥形;而随着坡口间隙的增加,电弧形貌由正方形逐渐恢复到钟罩型。而焊缝表面呈现出扇形趋势主要是由于电弧在超窄间隙焊道内受到挤压,与传统电弧形貌分析不同,电弧在焊接长度方向被拉长,电弧形貌由于焊剂片失效成为燕尾形,导致焊缝表面熔宽增大。通过对不同工艺下FBCA焊接过程中熔滴过渡特性的研究发现:有短路过渡,弧桥并存过渡,细滴过渡和排斥过渡四种模式。焊接电压影响焊剂片约束电弧的程度。弱约束情况下,电弧形貌改变不大,电弧弧长短,熔滴有足够空间长大,金属熔滴重力成为主要熔滴过渡主导力,形成典型的短路过渡。强约束下,电弧被挤压,电弧形貌改变成正方形,电弧阳极斑点跳至焊丝端部,使金属熔滴整体受力阻碍其向下过渡,形成特有的弧桥并存过渡;其中成“桥”条件为金属熔滴受力为阻碍熔滴向下过渡,同时焊剂片熔滴直径大于金属熔滴直径。通过对不同工艺下的焊接过稳定性分析发现弧桥并存过渡和细滴过渡下由于其具有少的熄弧时间和短路时间,从而电弧稳定性最高。通过对FBCA焊接T形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发现:FBCA焊接T形接头没有出现明显的热影响区软化问题,接头的最大拉伸、弯曲和剪切载荷均大于激光焊接T形接头,主要因其有效地避免了T形接头根部的应力集中。最终,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整板实验,搭建了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长焊缝的设备平台,获得了良好的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长焊缝的成形,并对其进行了无损检测,发现没有明显的焊接缺陷,为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生产提供了工艺基础。
赖志强[7](2020)在《高速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互连微孔的研究与应用高速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互连微孔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5G等高新信息技术已慢慢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高新技术必然要求更高的制造工艺与技术,这就对承载这些高新技术并且被称为“电子信息产品之母”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制造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PCB不断向小型化、功能化、高度集成化和高稳定性发展。实现PCB层间互连孔金属化的电镀铜技术是决定PCB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铜镀层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PCB的可靠性和电气性能,而为了保证铜镀层的可靠性,目前工业生产上往往采用较低的电流密度来实现,比如PCB通孔电镀和盲孔电镀的电流密度一般不超过3 A/dm2和2 A/dm2,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目前电镀铜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尚未透彻了解。然而在增产增效的不断推动下,提高施镀电流密度以提高产能的需求越来越急切,因此,深入透彻地了解镀铜添加剂的作用机制是合理提高电流密度的必要前提。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MD)、电化学测试和测试板电镀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电镀铜镀液中添加剂的作用机制,重点是加速剂、整平剂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升高电沉积温度对抑制剂作用机制的影响。从添加剂配方优化和提高施镀温度两个方面成功实现了高速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的微孔互连,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对未来电镀铜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DFT计算了电镀铜中三类典型添加剂的价带电子结构参数,分别是加速剂3-巯基-1丙烷磺酸钠(mercaptopropane sulfonic acid,MPS)和聚二硫丙烷磺酸钠(bis-(acid-sulfopropyl)-disulfide,SPS)、抑制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整平剂健那绿(janus green b,JGB),同时采用MD模拟了这四种添加剂分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铜面的吸附过程。DFT计算获得了这四种添加剂分子的基本量子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官能团,发现MPS是一个很强的金属配体,SPS的二硫键不稳定,PEG的化学性质最稳定,JGB的分子反应活性最高;MD模拟获得了这四种分子在不同温度下在铜面的吸附构型和吸附能,表明MPS和SPS的吸附较弱,JGB的吸附最强,并且升高温度将削弱MPS和SPS的吸附而增强JGB和PEG的吸附,同时升高温度会改变MPS和SPS的吸附构型。这些理论数据为后续深入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以及解释相关实验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2)证实并完善了Dow提出的以MPS为代表的加速剂的作用机制。采用DFT计算了加速剂中间体MPS-Cu(I)-Cl-Cu(II)得到不同数量电子后的构型,发现当中间体得到两个电子后,与MPS磺酸基键合的Cu(II)将会被还原,而Cu(I)仍与巯基保持着很强的键合作用,这是MPS加速作用的核心;根据MD结果可推测在Cu(II)被还原后,MPS中间体有几率从铜表面脱吸附。随后的电化学实验和电镀实验证实了MPS-Cu(I)在铜电沉积过程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并且当Cu(II)被还原后,中间体会发生脱吸附进入溶液并持续发挥加速作用。这一较完整的MPS加速机理能较合理地解释当前电镀铜中的绝大多数实验现象,比如在旋转环盘电极实验中巯基一价铜配合物会在阴极积累等。(3)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的方法比较了两类典型整平剂JGB和咪唑环氧氯丙烷聚合物(polymerizates of imidazole and epichlorohydrin,IMEP)的整平机制,提出了高ESP值的整平剂更有利于高速电镀,成功实现了以高ESP值整平剂为核心添加剂的高速电镀铜。理论计算结合电化学实验证实了IMEP的阴极极化作用要强于JGB,并且对于铜离子的沉积,IMEP与MPS之间不仅存在着对抗作用同时还存在着协同作用,而JGB与MPS之间则只有对抗作用,并且在高电流密度下(3 A/dm2),JGB会完全消除MPS的加速作用。电镀实验则直接证实了高ESP值的IMEP更利于高速电镀:对于孔深和孔径分别为1.60 mm和0.25 mm的通孔(厚径比6.4:1),将电流密度从1 A/dm2提高到3 A/dm2,使用两种整平剂的均镀能力(throwing power,TP)分别从84.2%降低到74.4%(IMEP)和86.2%降低到63.7%(JGB),与理论计算的推测一致。之后选用高ESP的整平剂IMEP和咪唑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合物(copolymers of imidazole and 1,4-butandiol diglycidyl ether,IBDGE)在更高电流密度下施镀,如在6 A/dm2的电流密度下,仍能维持55%左右的TP值。另外,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合理解释了在实际电镀过程中出现的孔口悬垂(overhang)与孔口塌陷(thin knee)的原因是来自于整平剂与加速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实际的工业电镀有着重要意义。(4)深入研究了提高温度对电镀铜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对添加剂作用的影响,成功实现了以提高温度为手段来达到高速电镀铜的目的,弥补了电镀铜微孔填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电化学实验表明提高温度能够提高铜沉积的极限电流密度,从而有效地实现高速电镀铜,另外,升高温度Cl-的去极化作用将被削弱;PEG的极化作用将被削弱;MPS或者SPS在低铜镀液中去极化作用急剧减弱,而在高铜镀液中的去极化作用缓慢增强;IMEP的极化作用将增强;JGB受到温度的影响则没有明显的规律。通过电化学实验筛选出了适用于高速填盲孔的镀铜液,分别在4A/dm2,35°C(加入SPS的镀液)和50°C(加入MPS的镀液)条件下,对于孔径和孔深分别为100μm和70μm的盲孔,20 min便能实现盲孔的填充,将目前填盲孔的时间缩短40%以上,提高了实际电镀效率。通过电镀铜优化实验开发了一款适用于高温高速通孔电镀铜的镀液配方,该配方对于孔径和孔深分别为0.25 mm和1.6 mm的通孔,在35°C,4.3 A/dm2的电镀条件下,TP值可达到80%以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添加剂在高温下的用量改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最后,成功解决了高温下镀层光亮性差的问题,并分析出高温下镀层不亮的原因并且实现了在更高温度下的高速通孔电镀。(5)采用DFT计算结合电化学实验和电镀实验的方法仔细论证了升高温度对PEG抑制作用的影响。DFT计算表明升高温度将很大地削弱PEG-Cu(I)-Cl结构中PEG的氧原子与Cu(I)之间的键合作用,同时升高温度也将削弱Cl-在铜面的吸附作用,致使PEG-Cu(I)-Cl中的Cu(I)极易被氧气氧化或被电子还原,这是升高温度PEG极化作用减弱的根本原因,之后的电化学实验和电镀铜实验则直接证明了这一结论。另一方面,探究了Br-在高温下取代Cl-进行高温高速电镀铜的可行性,DFT计算表明升高温度对Br-在铜面的吸附以及PEG-Cu(I)-Br抑制结构无较大影响,电化学实验则确实表明Br-镀铜体系可实现高温高速填盲孔,最终的电镀铜实验则证实了在4 A/dm2,50°C条件下,只需20 min便可实现孔径和孔深分别为100μm和70μm的盲孔的快速填充,将目前工业常规填盲孔的时间缩短40%以上。
何云飞,周玉林,刘宏文,侯俊达[8](2019)在《冷轧电镀锡板生产之关键技术的探讨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镀锡板产品的生产工艺及产品用途与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与镀锡板生产相关的各冷轧工序的关键技术与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有利于冷轧电镀锡板生产技术的推广,对新建镀锡板厂的设备选型、先进技术采用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刘汗青[9](2019)在《基于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的电磁干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以太阳能为代表的一系列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通常需要通过并网逆变器来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生产的电能输送至电网中,由于Z源逆变器以其可代替逆变器与变换器的特殊级联结构,独特的升降压特性,将Z源逆变器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中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光伏系统效率和缩减成本等等。但是,Z源逆变器与传统的逆变器一样存在着严重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进而引起并网电流的畸变,使光伏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以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传导EMI、辐射EMI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基于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并分析了CM-EMI(Common Mod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共模电磁干扰)、DM-EMI(Differential Mod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差模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和耦合路径;并对Z源逆变网络的电容、电感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Z源逆变器的调制策略,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并对干扰电压和电流进行分析。其次,推导出单相Z源逆变器产生的CMV(Common Mode Voltage,共模电压),并对其漏电流流通路径进行分析,建立了传导电磁干扰路径的高频模型;在单极性PWM方法调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一种改变Z源逆变器开关状态的方法来抑制CMV,并通过MFT(Modulated Fourier Transform,调制傅里叶变换),将采取抑制措施后的CMV与传统Z源逆变器产生的CMV在频域范围内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抑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再次,根据电磁干扰三要素,从电磁干扰源头入手,为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设计了LCL滤波器,由于LCL滤波器是三阶滤波器,实际使用时会不可避免的带来谐振问题,因此本文采取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来消除谐振峰,通过仿真将LCL滤波器接入电路和未接入电路前的系统输出EMI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LCL滤波器对传导EMI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最后,对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的辐射电磁干扰进行了原理分析,将Z源逆变器作为辐射干扰源,在Ansoft HFSS仿真软件中搭建辐射干扰双环模型,用偶极子天线理论对产生的辐射干扰进行分析,采用对机箱进行屏蔽的方法来抑制辐射干扰并进行仿真,验证了屏蔽方法的有效性。
赵超[10](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绿色、环保等优点,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之一,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多种构造形式,近些年关于叠合楼板新构造形式研究一直止步不前,研究叠合楼板的新构造形式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文对叠合楼板的构造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共同进行研究,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从国内外装配式叠合楼板发展和研究状况开始进行介绍,主要了解国内外叠合板发展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论述总结普通叠合楼板制作工艺、施工工艺、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列举了四种典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桁架叠合板、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构造、制作工艺和特点,彼此构造上的优势对比,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国内代表性企业的叠合板生产和施工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完整的了解叠合楼板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的全过程,为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楼板构造形式研究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重点分析了新型叠合楼板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理念、材料、构造形式、制作工艺、吊装安放以及施工工艺,论述总结了现阶段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优缺点,分析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为确定叠合板合理选用类型,对不同构造形式装配式叠合板进行材料预算分析。结论如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整个材料预算造价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单向板和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适用于小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双向板整体材料预算造价相对偏高,但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可根据实际工程进行选用。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在小跨度时造价偏高,随着跨度的增加,相对造价越低,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图[75]表[22]参[58]
二、DM板生产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M板生产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并购与经济绩效 |
2.1.1 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 |
2.1.2 并购对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 |
2.2 企业并购与创新活动 |
2.3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文献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并购行为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
3.2 并购行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
3.3 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第四章 实证计量模型及样本数据 |
4.1 计量模型 |
4.1.1 经济绩效计量模型 |
4.1.2 创新活动计量模型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设计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控制变量 |
4.4 描述性分析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5.1 经济绩效回归结果 |
5.1.1 基础回归模型 |
5.1.2 不同产业位置并购的回归结果 |
5.2 创新活动回归结果 |
5.2.1 基础回归模型 |
5.2.2 不同产业位置并购的回归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三维大孔石墨相氮化碳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光催化的反应机理 |
1.2.2 光催化的应用进展 |
1.3 三维大孔材料 |
1.3.1 多孔材料的简介 |
1.3.2 光催化大孔材料的简介 |
1.3.3 光催化大孔材料的主要应用 |
1.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光催化材料 |
1.4.1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简介 |
1.4.2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结构特点 |
1.4.3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改性 |
1.4.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大孔结构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试剂、样品表征以及性能测试 |
2.1 实验试剂 |
2.2 样品表征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4 热重分析(TGA) |
2.2.5 比表面积测试(BET)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2.7 拉曼光谱仪(Raman) |
2.2.8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2.9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 |
2.2.10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2.2.11 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 |
2.2.12 阻抗(EIS)与肖特基测试(Mott-Schottky) |
2.3 光催化剂性能测试 |
2.3.1 光催化制氢性能 |
2.3.2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测试 |
2.3.3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三维大孔氮化碳(g-C_3N_4)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有序大孔氮化碳(g-C_3N_4)的构建及其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有序大孔氮化碳/硫化镉(g-C_3N_4/CdS)异质结构的构建及其可见光制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过冷水动态制冰的冷冻法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镀废水 |
1.1.1 电镀简介 |
1.1.2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1.3 电镀废水的危害性 |
1.2 现有主要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吸附法 |
1.2.4 蒸发浓缩法 |
1.2.5 膜分离法 |
1.3 现有电镀废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
1.3.1 电镀工业园废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2 大型PCB板生产厂电镀废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3 现行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主要问题 |
1.3.4 电镀废水处理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
1.4 冷冻法水处理技术 |
1.4.1 冷冻法水处理技术的优势 |
1.4.2 国内外现有的冷冻法水处理技术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2.1 试验用水 |
2.1.1 实际电镀液和电镀水洗废水 |
2.1.2 模拟电镀水洗废水 |
2.1.3 试验用NaCl溶液 |
2.2 试验设备 |
2.2.1 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设备 |
2.2.2 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试验设备 |
2.3 分析仪器设备 |
2.3.1 主要检测内容和分析方法 |
2.3.2 主要分析仪器型号 |
2.3.3 主要分析仪器使用方法 |
第三章 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初步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2 实际电镀水洗废水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 |
3.2.1 酸铜工艺电镀水洗废水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 |
3.2.2 镀铬工艺电镀水洗废水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 |
3.2.3 镀镍工艺电镀水洗废水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 |
3.2.4 锌酸盐镀锌工艺电镀水洗废水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 |
3.2.5 实际电镀水洗废水界面渐进静态冷冻法试验结果讨论 |
3.3 各种条件下冷冻法对硫酸铜去除率的影响 |
3.3.1 溶液浓度与溶质去除率的关系 |
3.3.2 冰冻率与溶质去除率间的关系 |
3.3.3 溶液成分与溶质去除率间的关系 |
3.3.4 pH值与溶质去除率间的关系 |
3.3.5 冷冻温度与溶质去除率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冷水成冰机理研究 |
4.1 过冷水成冰机理 |
4.1.1 过冷水成冰和经典成核理论 |
4.1.2 光学显微镜成相试验 |
4.2 由“临界冰核”推导最小冰晶尺寸 |
4.2.1 临界冰核 |
4.2.2 计算最小冰晶尺寸 |
4.2.3 绘制最小冰晶结构 |
4.3 过冷水冰晶生长过程演示试验 |
4.4 过冷水雾化试验 |
4.5 “氢键角壁垒”的提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主要技术参数研究 |
5.1 冰晶尺寸与溶质去除率关系研究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2 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能耗分析 |
5.2.1 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 |
5.2.2 计算界面渐进式间接冷冻法的能效比 |
5.2.3 计算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的能效比 |
5.3 冰水分离方式研究 |
5.3.1 主要的冰水分离方法 |
5.3.2 试验方案 |
5.3.3 重力过滤分离时间与溶质去除率的关系 |
5.3.4 离心脱水时间与溶质去除率的关系 |
5.4 产淡水率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处理电镀废水流程研究 |
6.1 试验方案 |
6.2 试验结果和讨论 |
6.2.1 实际电镀液和电镀水洗废水水质 |
6.2.2 过冷水动态制冰处理效果和重力分离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6.2.3 离心固液分离试验 |
6.2.4 浓缩比计算 |
6.2.5 二次冷冻处理试验 |
6.3 处理流程总述 |
6.4 处理流程总能耗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处理电镀废水设备及系统设计 |
7.1 处理设备废水处理量的确定 |
7.1.1 理论废水量 |
7.1.2 实测废水量 |
7.1.3 处理设备设计废水量 |
7.2 冷冻法处理电镀废水工艺流程设计 |
7.3 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电镀废水处理设备设计 |
7.3.1 处理设备基本原理 |
7.3.2 核心处理器设计 |
7.3.3 整体处理系统设计 |
7.3.4 处理系统和主处理器工作流程 |
7.4 过冷水动态制冰冷冻法处理电镀废水经济分析 |
7.4.1 以酸铜电镀工艺为例经济分析 |
7.4.2 以镀镍电镀工艺为例经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研究成果情况 |
致谢 |
(5)电池制造商公平偏好下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的研究综述 |
2.2 公平偏好行为的研究综述 |
2.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3 电池制造商投入绿色创新技术对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
3.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3.2 公平中性的电池制造商未投入绿色创新技术情形 |
3.3 公平中性的电池制造商投入绿色创新技术情形 |
3.4 公平偏好的电池制造商投入绿色创新技术情形 |
3.5 比较与分析 |
3.6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汽车制造商信息分享对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2 电池制造商公平中性情形 |
4.3 电池制造商公平偏好情形 |
4.4 比较与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成本分担-利润共享契约对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
5.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5.2 汽车制造商未分享信息情形 |
5.3 汽车制造商分享信息情形 |
5.4 比较与分析 |
5.5 算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政府成本补贴政策对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
6.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6.2 无政府补贴时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6.3 存在政府补贴时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
6.4 比较与分析 |
6.5 算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焊剂片约束电弧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工艺方法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明治板的研究 |
1.2.2 熔化极窄间隙焊接(NG-GMAW)的研究 |
1.2.3 熔化极电弧焊工艺过程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焊剂片约束电弧焊高强钢T形接头试验方法及缺陷预防 |
2.1 引言 |
2.2 焊剂片约束电弧(FBCA)焊接方法设计思路 |
2.3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设备 |
2.3.3 焊剂片设计及其制备工艺 |
2.3.4 FBCA焊接T形接头焊接方法 |
2.4 FBCA焊接过程缺陷形成及其预防措施 |
2.4.1 焊丝运动精度的影响 |
2.4.2 FBCA焊接T形接头焊缝芯板侧漏模型 |
2.4.3 焊接垫片的影响 |
2.4.4 焊剂片贴服方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焊剂片约束电弧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3.3 焊剂片的高温状态 |
3.4 焊剂片对于电弧燃烧位置的作用 |
3.4.1 电弧攀升现象 |
3.4.2 FBCA焊接T形接头电弧燃烧位置 |
3.4.3 电弧燃烧位置模型 |
3.5 焊剂片对于电弧形貌的作用 |
3.6 焊剂片对于电弧热量分布的作用 |
3.7 焊剂片对于电弧稳定性的作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FBCA焊T形接头电弧行为及成形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3 焊缝形貌的表征 |
4.4 焊接工艺对FBCA焊接T形接头焊缝形貌的影响 |
4.4.1 电弧电压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4.2 焊接电流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4.3 坡口宽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4.4 热输入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5 FBCA焊接T形接头中的电弧行为 |
4.5.1 电弧电压对电弧行为的影响 |
4.5.2 焊接电流对电弧行为的影响 |
4.5.3 坡口宽度对电弧行为的影响 |
4.6 焊缝成形机理的讨论 |
4.6.1 电弧三维形貌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6.2 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成形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FBCA焊T形接头熔滴过渡特性及电弧稳定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备和方法 |
5.3 FBCA焊接T形接头熔滴过渡特性 |
5.3.1 短路过渡 |
5.3.2 渣壁过渡 |
5.3.3 弧桥并存过渡 |
5.3.4 细滴过渡 |
5.3.5 排斥过渡 |
5.4 熔滴过渡特性的讨论 |
5.4.1 焊接工艺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5.4.2 成“桥”条件的讨论 |
5.5 FBCA焊接T形接头电弧稳定性分析 |
5.5.1 焊接电流、电压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5.5.2 坡口宽度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FBCA焊高强钢T形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6.3 FBCA焊接T形接头显微硬度 |
6.4 FBCA焊接T形接头显微组织 |
6.5 FBCA焊接T形接头力学性能 |
6.5.1 FBCA焊接T形接头焊缝金属力学性能 |
6.5.2 FBCA焊接T形接头拉伸、弯曲与剪切性能 |
6.5.3 FBCA焊接T形接头弯曲与剪切DIC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FBCA焊高强钢三明治板大板实验 |
7.1 引言 |
7.2 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设备的搭建 |
7.3 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长焊缝成形 |
7.4 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长焊缝探伤 |
7.5 研究展望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高速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互连微孔的研究与应用高速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互连微孔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CB电镀铜技术简介 |
1.2.1 铜电结晶和电沉积原理 |
1.2.2 电镀铜体系发展概况 |
1.3 酸性电镀铜在PCB制造中的应用 |
1.3.1 酸性电镀铜在PCB的通盲孔电镀中的应用 |
1.3.2 酸性电镀铜在封装基板的铜柱电镀中的应用 |
1.3.3 酸性电镀铜设备发展概况 |
1.4 酸性电镀铜研究进展 |
1.4.1 酸性电镀铜添加剂研究进展 |
1.4.2 电镀铜模型和数值分析 |
1.4.3 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添加剂研究中的应用 |
1.4.4 酸性电镀铜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电镀铜中三类典型添加剂作用的理论研究 |
2.1 添加剂结构的密度泛函分析 |
2.1.1 计算步骤与计算参数设置 |
2.1.2 量子化学参数简介 |
2.1.3 添加剂分子量子化学参数分析 |
2.2 添加剂分子在铜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2.2.1 吸附模型的建立 |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设置 |
2.2.3 四种添加剂分子在铜面的吸附模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速剂MPS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MPS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1 MPS作用机制的量子化学分析 |
3.1.2 MPS作用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 MPS作用机制的实验分析 |
3.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3.2.2 MPS作用机制的电化学实验分析 |
3.2.3 MPS作用机制的电镀铜实验分析 |
3.3 MPS的加速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类典型整平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
4.1 IMEP和 JGB整平机制的理论分析 |
4.1.1 IMEP和 JGB整平机制的量子化学分析 |
4.1.2 IMEP和 JGB整平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 IMEP和 JGB整平机制的实验分析 |
4.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2.2 IMEP和 JGB整平机制的电化学实验分析 |
4.2.3 IMEP和 JGB整平机制的通孔电镀铜实验分析 |
4.3 IMEP和 JGB的整平机制 |
4.4 高ESP值的整平剂在高速通孔电镀铜中的应用 |
4.4.1 IBDGE的量子化学分析 |
4.4.2高速通孔电镀铜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高速下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互连微孔的研究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 温度对电镀铜体系影响的研究 |
5.2.1 温度对电镀铜极限电流密度的影响 |
5.2.2 温度对电镀铜沉积过程的影响 |
5.2.3 温度对氯离子在铜电沉积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2.4 温度对抑制剂在铜电沉积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2.5 温度对加速剂在铜电沉积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2.6 温度对整平剂在铜电沉积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3 高温高速盲孔电镀铜研究 |
5.3.1 盲孔电镀实验设置 |
5.3.2 盲孔电镀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高温高速通孔电镀铜研究 |
5.4.1 通孔电镀实验设置 |
5.4.2 通孔电镀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对流方式对高温电镀铜光亮性影响的研究 |
5.5.1 电镀实验设置 |
5.5.2 电镀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 温度对电镀铜中卤素电子桥影响的研究 |
5.6.1 理论分析升高温度对氯离子在铜面吸附的影响 |
5.6.2 理论分析升高温度对PEG-Cu(I)-Cl抑制结构的影响 |
5.6.3 电化学实验验证升高温度对PEG-Cu(I)-Cl抑制结构的影响 |
5.6.4 电镀铜实验验证升高温度对PEG-Cu(I)-Cl抑制结构的影响 |
5.6.5 高温下使用溴离子替代氯离子电镀铜的理论分析 |
5.6.6 高温下使用溴离子替代氯离子电镀铜的电化学实验分析 |
5.6.7 高温下溴离子电镀铜的实验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冷轧电镀锡板生产之关键技术的探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镀锡板生产企业概况 |
3 我国镀锡板生产存在的问题 |
4 镀锡板生产的关键技术分析与探讨 |
4.1 钢坯的低杂质洁净化技术与对策 |
4.2 良好的热轧条件 |
4.3 高精度冷轧减薄轧制技术 |
4.4 高速化、专业化连续退火处理技术 |
4.5 连续高效的电镀锡生产技术 |
5 结论与建议 |
(9)基于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的电磁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兼容标准 |
1.2.2 光伏逆变系统EMC研究现状 |
1.2.3 Z源逆变器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传导EMI分析 |
2.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及Z源逆变器工作原理 |
2.1.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 |
2.1.2 Z源逆变器工作原理 |
2.2 Z源逆变器调制策略 |
2.3 Z源网络的设计 |
2.3.1 Z源网络电容的设计 |
2.3.2 Z源网络电感的设计 |
2.4 电磁干扰源分析 |
2.4.1 功率开关管 |
2.4.2 功率二极管 |
2.5 Z源逆变器传导EMI产生机理 |
2.5.1 差模干扰机理分析 |
2.5.2 共模干扰机理分析 |
2.6 EMI传播路径分析 |
2.7 CM和 DM的分离和提取 |
2.8 辐射EMI机理分析 |
2.9 小结 |
3 单相Z源逆变器共模漏电流的抑制 |
3.1 单相Z源逆变器拓扑及其工作原理 |
3.1.1 单相Z源逆变器拓扑 |
3.1.2 单相Z源逆变器工作原理 |
3.1.3 单相Z源逆变器的调制策略 |
3.2 单相Z源逆变器的共模分析 |
3.2.1 共模漏电流流通路径 |
3.2.2 单相Z源逆变器的共模电压 |
3.2.3 共模电压的分析 |
3.2.4 共模电压的抑制方法 |
3.3 仿真分析 |
3.4 小结 |
4 三相并网Z源逆变器传导EMI抑制措施研究 |
4.1 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MPPT控制 |
4.2 Z源逆变器输出传导EMI分析 |
4.2.1 共模电压仿真分析 |
4.2.2 差模电压仿真分析 |
4.3 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传导EMI抑制方法研究 |
4.3.1 EMI抑制方法 |
4.3.2 LCL滤波器参数设计 |
4.3.3 LCL滤波器的谐振峰抑制 |
4.4 电容电流反馈系数整定 |
4.5 仿真分析 |
4.6 小结 |
5 Z源逆变器系统辐射EMI研究 |
5.1 Z源逆变器系统辐射EMI分析 |
5.1.1 辐射EMI机理分析 |
5.1.2 辐射干扰源 |
5.2 Z源逆变器系统辐射EMI建模与仿真分析 |
5.2.1 辐射干扰模型建立 |
5.2.2 辐射EMI仿真分析 |
5.3 Z源逆变器系统辐射EMI抑制措施 |
5.3.1 电磁屏蔽 |
5.3.2 电磁场屏蔽 |
5.4 电磁屏蔽仿真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
1.2.1 国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叠合板发展状况 |
1.3 国内外叠合板试验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叠合板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叠合板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介绍 |
2.1 引言 |
2.2 叠合楼板的典型受力特性 |
2.3 普通叠合楼板的制作与施工 |
2.3.1 叠合板底板制作工艺 |
2.3.2 预制过程注意事项 |
2.3.3 现场施工工艺 |
2.3.4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
2.4 叠合楼板的优缺点 |
2.4.1 叠合楼板的优点 |
2.4.2 叠合楼板的缺点 |
2.5 典型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
2.5.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
2.5.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2.5.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2.5.4 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
2.5.5 构造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
3.1 概况 |
3.2 材料 |
3.2.1 M型轻钢 |
3.2.2 金属板网 |
3.2.3 保温板 |
3.2.4 焊接材料与紧固件 |
3.3 材性试验结果 |
3.4 制作工艺 |
3.5 吊装安放及施工工艺 |
3.5.1 预制底板的吊装和安放 |
3.5.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 |
3.6 部分构造要点介绍 |
3.6.1 叠合板构造 |
3.6.2 底部构造钢筋连接 |
3.6.3 拼缝构造 |
3.6.4 墙板,梁节点构造 |
3.7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特点 |
3.7.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优点 |
3.7.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不足 |
3.8 发展和应用前景 |
3.8.1 发展前景 |
3.8.2 应用前景 |
3.9 本章小结 |
4 不同叠合板材料预算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2.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2.2 材料预算 |
4.2.3 预算分析 |
4.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3.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3.2 材料预算 |
4.3.3 预算分析 |
4.4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1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4.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4.4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5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算分析 |
4.5 叠合板材料预算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调研 |
5.1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有限公司 |
5.1.1 公司简介 |
5.1.2 ZDB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
5.2 山东省济南市港新园项目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叠合板的生产和验收把关 |
5.3 中海华山西项目 |
5.3.1 项目概况 |
5.3.2 锚固及拼缝构造要点 |
5.4 调研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片索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DM板生产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AZ31镁合金薄板微弧氧化防护研究[D]. 张旭.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 高建超. 山东大学, 2020(02)
- [3]三维大孔石墨相氮化碳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李秋婵. 南昌大学, 2020(01)
- [4]基于过冷水动态制冰的冷冻法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 陈栋. 广州大学, 2020
- [5]电池制造商公平偏好下动力蓄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研究[D]. 张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焊剂片约束电弧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工艺方法及机理研究[D]. 王磊.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7]高速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互连微孔的研究与应用高速电镀铜构建印制电路互连微孔的研究与应用[D]. 赖志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冷轧电镀锡板生产之关键技术的探讨与分析[A]. 何云飞,周玉林,刘宏文,侯俊达. 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表面与涂镀, 2019
- [9]基于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的电磁干扰研究[D]. 刘汗青.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10]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D]. 赵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