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药斯亚旦注射液过敏反应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培杰[1](2017)在《维药“毒”相关文献及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维吾尔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与丝绸之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医疗实践,与疾病不断作斗争,总结出相对完善的维医药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与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维吾尔医药主要应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但近年来,维成药因其具有较好的疗效,也逐渐被内地患者接受。因此,本论文通过对维药"毒"相关文献以及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以期提高对于维药毒性相关内容的重视,促进维医药的发展。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维医药简介及其毒性相关研究进展论文对维药学发展历程及维药学与维医方剂学基础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发现维药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维医药具有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且早在秦汉时期,就有维医运用有毒维药治疗疾病的记载,说明维医对于有毒药物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维药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毒性反应的相关记载,故论文对维药毒性相关内容现代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维药毒性评价的实验研究方面。但对于维药"毒"相关内容的理论研究以及维成药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却鲜有涉及。因此,对维药"毒"相关文献以及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2基于经典文献的维医药"毒"相关文献研究基于经典文献的维医药"毒"相关文献分为四部分进行研究,分别是基于经典文献的维医药"毒"涵义的相关文献研究、基于经典文献的单味毒性维药及其毒性反应汇总、基于经典文献的减毒文献整理以及基于经典文献的维药用药原则、毒性维药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的文献整理。论文基于《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以及《阿维森纳医典》三部维医药专着,对维医药"毒"涵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发现维医药经典文献中"毒"涵义可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致病因素即毒、病症名之毒以及药物之毒。其中致病因素又可分为外源性病因及内源性病因两类,药物之毒可分为广义之毒与狭义之毒。具体项下还有更为细致的划分,说明维医药"毒"涵义较为丰富。论文基于《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医学分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维吾尔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药材标准》(2010年版[第一册))五部维医药专着,对单味毒性维药及其毒性反应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明确标明有毒性的维药共有38味,未标明有毒,但属于性能较为峻烈的维药共72味;《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医学分册》中明确标明有毒性的维药共有29味,未标明有毒,但属于性能较为峻烈的维药共82味;《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中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共有5味,未标明有毒,但属于性能较为峻烈的维药共22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维吾尔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中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共有9味,未标明有毒,但属于性能较为峻烈的维药共23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药材标准》(2010年版(第一册))中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共有4味,未标明有毒,但属于性能较为峻烈的维药共3味。其中单味毒性维药毒性反应的累及系统和器官分为十五类,分别是皮肤组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内脏器官、全身反应、出血、休克、昏迷以及死亡。论文基于《阿维森那医典》、《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三部维医药专着,对毒性维药的减毒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毒性维药减毒方法可归纳为八类,分别是炮制减毒、矫正药减毒、改变剂型减毒、机体自身解毒、食疗减毒、导吐法减毒、药物联用减毒以及代用药减毒,说明维医非常重视维药的安全应用;维药减毒方法较为多样,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并对维药用药原则、毒性维药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进行整理研究。论文基于《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医学分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维吾尔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药材标准》(2010年版(第一册])以及《阿维森纳医典》六部维医药专着对维药用药原则、毒性维药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维药的用药原则可分为治疗炎症肿胀的用药原则、治疗疼痛的用药原则、催泻药的用药原则等六类用药原则;毒性维药的用药禁忌可分为孕妇禁用、儿童禁用、婴儿禁用等36类人群禁用,以及孕妇慎用、儿童慎用、老年人慎用等20类人群慎用;维医药专着中毒性药材的用量与《中国药典》(2015版)中的用量进行对比,发现维医药专着中记载的7味毒性药材的最大用量超过《中国药典》(2015版)中记载的最大用量,例如朱砂、雄黄、丁香、肉苁蓉、苏合香、胡椒、牛黄等药材,其余30味药材最大用量均等于或小于《中国药典》中记载的最大用量(见表),说明维医对于毒性维药剂量的规定是较为安全合理的。3基于现代文献的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论文基于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收集维成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文中所述维成药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中收录的维成药。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分别是维成药单独用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以及维成药联合疗法不良反应文献研究,并从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种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药物过敏史以及不良反应纠正结果五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共13种,且不良反应多发于皮肤系统及消化系统。经治疗,排除不良反应纠正结果不明的患者,其余患者愈后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药物中的毒性成分、作用增强、个体差异、给药途径以及联合用药有关。综上所述,论文从文献入手,对维药"毒"相关文献及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研究,提高对于维药毒性相关内容的重视,促进维药毒性理论的发展,为维药用药安全及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孙园园[2](2016)在《固发美髯汤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10水平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固发美髯汤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FN-γ、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固发美髯汤治疗斑秃的有效机制。方法:将60名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固发美髯汤,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汤,均以4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FN-γ、IL-10水平。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次要症状评分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FN-γ、IL-10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发美髯汤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优于六味地黄汤,两组药物均能改善血清中IFN-γ、IL-10水平,提示两组药物可能通过调整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善免疫功能,进而起到对斑秃的治疗作用。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3](2012)在《鹰嘴豆总皂苷的调脂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考察药食植物鹰嘴豆提取物、鹰嘴豆总皂苷(TSCAⅠ和TSCAⅡ)对采用实验法制备2型糖尿病(T2DM)大鼠体内血脂和血糖的影响,从血脂、糖代谢、组织病理变化、抗氧化及基因水平等方面探讨其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和靶点。方法:通过连续给予SD大鼠4w高脂饲料合并联合注射浓度为45mg·Kg-1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模型复制后,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1二甲双胍组(0.25g·Kg-1)、阳性药2血脂康组(0.14g.Kg-1)、鹰嘴豆提取物A配方低(0.7g·Kg-1)、中(1.4g·Kg-1)、高(2.8g·Kg-1)三个剂量组以及鹰嘴豆提取物B配方低(0.8g·Kg-1)、中(1.6g·Kg-1)、高(3.2g·Kg-1)三个剂量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4w后,观察大鼠体重变化、肝脏指数、空腹血糖(FPG)水平、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血清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改变,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到肝脏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观测各组大鼠肝脏、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鹰嘴豆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后,得到鹰嘴豆总皂苷(TSCA Ⅰ和TSCAⅡ)。采用建立的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g.Kg-1)、TSCAⅠ低(0.1g·Kg-1)、高(0.3g·Kg-1)两个剂量组和和TSCAⅡ低(0.1g·Kg-1)、高(0.3g·Kg-1)两个剂量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4w后,观察大鼠体重变化,通过检测大鼠FPG和FIns水平,以及TC、TG、HDL-C和LDL-C水平的变化,通过公式计算得到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改变,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白介素-6(IL-6)、肌/肝糖原(MG/HG)、骨骼肌中己糖激酶(HK)活性的变化,同时观察胰腺的病理改变;测定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1(ET-1)的含量,血浆中血栓素B(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含量,考察TSCA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通过总过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一氧化氮酶(TNOS)活性的检测,考察TSCA抗氧化活性;最后检测PPAR-γ基因转录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鹰嘴豆提取物配方A、配方B各剂量组都能够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肝脏指数。同时均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得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但各剂量组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较小。鹰嘴豆提取物配方A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胆固醇水平,低、中剂量组能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鹰嘴豆提取物配方B各剂量组均能够降低模型大鼠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低、中剂量组能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而鹰嘴豆提取物的两个配方比较,除甘油三酯水平略有差异,二者在调节血脂降低血糖方面的作用,基本上无显着性差异。病理学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鹰嘴豆提取物配方A、配方B各剂量组全都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治愈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对模型大鼠肝脏、肾脏等器官所造成的损害。鹰嘴豆总皂苷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FPG、TC、TG、LDL-C、FInss、IRI、 FFA水平及IL-6含量下降,HDL-C/TC、BUN、Scr、MG和HG含量以及HK的活性升高(P<0.05,P<0.01),对2型糖尿病造模所致的胰岛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TSCA Ⅱ的降糖作用优于TSCA Ⅰ:鹰嘴豆总皂苷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等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血管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抗氧化指标的结果表明TSCA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此外TSCA能够升高2型糖尿病大鼠PPAR-γ基因转录水平。结论:鹰嘴豆提取物及总皂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提高外周组织利用糖的能力、修复胰岛和肾血管,增强抗氧化能力以及提高PPAR-γ基因转录水平。
吐尔孙·吾甫尔,卡哈尔·卡得尔[4](2001)在《维药斯亚旦注射液过敏反应及处理》文中提出斯亚旦(黑种草子)为毛莨科植物瘤果黑种草(Nigellaglandulifera Freyn)的干燥成熟种子,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斯亚旦注射液是应用现代植物化学技术提取研制的单方注射制剂,性3级干热,具有清除异常粘液质,强胃健脾,消散寒气,温肤着色,利尿,通经,强筋乌发、养发等功效,临床用
二、维药斯亚旦注射液过敏反应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药斯亚旦注射液过敏反应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维药“毒”相关文献及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维医药简介及其毒性相关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维医药简介 |
1 维药学及其发展过程简介 |
1.1 维药学发展萌芽期 |
1.2 维药学发展形成期 |
1.3 维药学发展成熟期 |
1.4 建国后维药学的发展与成就 |
2 维药学基础理论简介 |
2.1 维药的分类 |
2.2 维药的药味理论 |
2.3 维药的药性理论 |
2.4 维药的性级理论 |
3 维医方剂学基础理论简介 |
3.1 组方目的 |
3.1.1 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
3.1.2 保持或增强药物的疗效,扩大药物的治疗范围 |
3.1.3 利于保存 |
3.2 方剂的性味理论 |
3.2.1 方剂的药性理论 |
3.2.2 方剂的性级理论 |
3.3 方剂的用量规定 |
第二节 维药毒性相关内容现代研究进展 |
1 维药毒理学实验研究进展 |
1.1 单味维药毒理学实验研究进展 |
1.2 维成药及维成方毒理学实验研究进展 |
2 维药毒性成分定量化学分析研究进展 |
3 维药炮制减毒方法研究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经典文献的维医药"毒"相关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经典文献的维医药"毒"涵义的相关文献研究 |
1 致病因素即毒 |
1.1 外源性病因 |
1.1.1 中毒性病因 |
1.1.2 外热即毒 |
1.2 内源性病因 |
1.2.1 异常体液即毒 |
1.2.2 脏器腐败即毒 |
2 病症名之毒 |
2.1 脓毒 |
2.2 丹毒 |
3 药物之毒 |
3.1 广义之毒 |
3.2 狭义之毒 |
3.2.1 铅之毒 |
3.2.2 催吐剂及催泻剂之毒 |
3.2.3 热性药物之毒 |
3.2.4 饮用水之毒 |
3.2.5 酒之毒 |
3.2.6 其他 |
4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经典文献的单味毒性维药及其毒性反应汇总 |
1 基于经典文献的单味毒性维药汇总 |
1.1《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单味毒性维药汇总 |
1.1.1 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 |
1.1.2 未明确标明具有毒性但性能峻烈的维药 |
1.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医学分册》单味毒性维药汇总 |
1.2.1 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 |
1.2.2 未明确标明具有毒性但性能峻烈的维药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单味毒性维药汇总 |
1.3.1 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 |
1.3.2 未明确标明具有毒性但性能峻烈的维药 |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维吾尔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单味毒性维药汇总 |
1.4.1 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 |
1.4.2 未明确标明具有毒性但性能峻烈的维药 |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药材标准》(2010年版(第一册))单味毒性维药汇总 |
1.5.1 明确标明具有毒性的维药 |
1.5.2 未明确标明具有毒性但性能峻烈的维药 |
1.6 基于经典文献的毒性维药记载异同的汇总整理 |
1.7 中医与维医对于毒性药材描述异同的汇总整理 |
2 基于经典文献的单味毒性药物毒性反应汇总整理与分析 |
2.1 基于经典文献的单味毒性药物毒性反应汇总整理 |
2.1.1 矿物药 |
2.1.2 植物药 |
2.1.3 动物药 |
2.2 基于经典文献的单味毒性药物毒性反应累及系统和器官 |
3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经典文献的减毒方法文献整理与归纳 |
1 炮制减毒 |
1.1 炮制减毒的总体目的 |
1.1.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
1.1.2 改变和缓和药性和性级 |
1.1.3 便于服用 |
1.2 炮制减毒方法 |
1.2.1 净选 |
1.2.2 洗法 |
1.2.3 炒法 |
1.2.4 "库西台"法 |
1.2.5 炙法 |
1.2.6 去毒法 |
1.2.7 浮沉法 |
1.3 具体单味毒性维药的炮制方法汇总整理 |
1.3.1 具体毒性矿物药的炮制方法汇总整理 |
1.3.2 具体毒性植物药的炮制方法汇总整理 |
1.3.3 具体毒性动物药的炮制方法汇总整理 |
2 矫正药减毒 |
2.1 配伍减毒 |
2.1.1 毒性药物常用配伍药对整理方法 |
2.1.2 毒性药物常用配伍药对整理结果 |
2.1.3 部分毒性药物常用配伍药对分析 |
2.2 矫正药对不良反应的纠正 |
2.3 具体毒性维药的矫正药汇总整理 |
2.3.1 具体毒性矿物药的矫正药汇总整理 |
2.3.2 具体毒性植物药的矫正药汇总整理 |
2.3.3 具体毒性动物药的矫正药汇总整理 |
3 改变剂型减毒 |
4 机体自身解毒 |
4.1 天生热维持天然体液 |
4.2 天生热抵御寒热药物的入侵 |
5 食疗减毒 |
5.1 食疗减食物之毒 |
5.2 食疗减药物之毒 |
6 导吐法减毒 |
7 药物联用减毒 |
8 代用药减毒 |
8.1 代用药的概念 |
8.2 具体毒性维药代用药汇总整理 |
8.2.1 具体毒性矿物药的代用药汇总整理 |
8.2.2 具体毒性植物药的代用药汇总整理 |
8.2.3 具体毒性动物药的代用药汇总整理 |
9 小结 |
第四节 维药用药原则、毒性维药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的文献整理 |
1 维药的用药原则 |
1.1 维药用药原则概述 |
1.2 治疗炎症肿胀的用药原则 |
1.3 治疗疼痛的用药原则 |
1.4 催泻药的用药原则 |
1.5 放血疗法的用药原则 |
1.6 特殊人群的用药原则 |
1.6.1 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原则 |
1.6.2 孕妇的用药原则 |
1.6.3 婴儿的用药原则 |
1.6.4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
2 毒性维药的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的汇总整理 |
2.1 具体毒性维药的用药禁忌汇总整理 |
2.1.1 具体毒性矿物药的用药禁忌汇总整理 |
2.1.2 具体毒性植物药的用药禁忌汇总整理 |
2.1.3 具体毒性动物药的用药禁忌汇总整理 |
2.2 具体毒性维药的用法与用量汇总整理 |
2.2.1 具体毒性矿物药的用法与用量汇总整理 |
2.2.2 具体毒性植物药的用法与用量汇总整理 |
2.2.3 具体毒性动物药的用法与用量汇总整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现代文献的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维成药单独用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2.1 单独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种类的统计与分析 |
2.1.1 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种类 |
2.1.2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维成药中所含维药的关系 |
2.2 不良反应常见症状的统计与分析 |
2.2.1 概述维成药单独用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 |
2.2.2 具体维成药单独用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 |
2.2.3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人体组织系统的关系 |
2.3 给药途径的统计与分析 |
2.3.1 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的给药途径汇总 |
2.3.2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给药途径的关系 |
2.4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
2.5 不良反应纠正结果 |
第二节 维成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2.1 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及其联合种类 |
2.1.1 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种类 |
2.1.2 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联合种类 |
2.1.3 小结 |
2.2 不良反应常见症状的统计与分析 |
2.2.1 概述维成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 |
2.2.2 具体维成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 |
2.2.3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人体组织系统的关系 |
2.3 给药途径的统计与分析 |
2.3.1 发生不良反应的维成药联合用药的给药途径汇总 |
2.3.2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给药途径的关系 |
2.4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
2.5 不良反应纠正结果 |
3 小结 |
4 讨论 |
4.1 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
4.1.1 药物因素 |
4.1.2 机体因素 |
4.1.3 用药因素 |
4.2 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固发美髯汤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10水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1 中医对斑秃的认识 |
1.1 中医古籍对斑秃的描述 |
1.2 中医的病因病机 |
1.2.1 肝肾不足 |
1.2.2 情志因素 |
1.2.3 血虚不能养发 |
1.2.4 劳逸过度 |
1.2.5 饮食失调 |
1.2.6 血热、血瘀 |
1.3 中医的治疗方法 |
1.3.1 中医内治法(辨证分型) |
1.3.1.1 肝肾不足证 |
1.3.1.2 气血两虚证 |
1.3.1.3 气滞血瘀证 |
1.3.1.4 血热风燥证 |
1.3.2 中医外治法 |
1.3.2.1 药物疗法 |
1.3.2.1.1 酊剂 |
1.3.2.1.2 溶液 |
1.3.2.1.3 软膏 |
1.3.2.1.4 中药提取制剂 |
1.3.2.2 针灸治疗 |
1.3.2.2.1 梅花针 |
1.3.2.2.2 毫针针刺 |
1.3.2.2.3 耳针 |
1.3.2.2.4 火针 |
1.3.2.2.5 灸法 |
1.3.2.2.6 穴位注射 |
1.3.2.2.7 穴位埋线 |
1.3.2.2.8 蜂针 |
1.3.3 药线点灸 |
1.3.4 中医心理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斑秃的认识 |
2.1 流行学 |
2.2 斑秃的病因 |
2.2.1 精神心理因素 |
2.2.2 自身免疫因素 |
2.2.2.1 T淋巴细胞相关 |
2.2.2.2 细胞因子 |
2.2.2.2.1 IFN-γ细胞因子 |
2.2.2.2.2 IL-10细胞因子 |
2.2.3 遗传因素 |
2.2.4 微量元素 |
2.3 西医的治疗方法 |
2.3.1 药物疗法 |
2.3.1.1 糖皮质激素 |
2.3.1.2 复方甘草酸苷 |
2.3.1.3 米诺地尔 |
2.3.1.4 接触致敏剂 |
2.3.1.5 他克莫司 |
2.3.1.6 其他 |
2.3.2 物理疗法 |
2.3.2.1 光疗法 |
2.3.2.1.1 红光 |
2.3.2.1.2 紫外线 |
2.3.2.1.3 308nm准分子激光 |
2.3.2.1.4 光化学疗法 |
2.3.2.1.5 激光 |
2.3.2.1.5.1 二氧化碳激光 |
2.3.2.1.5.2 CO_2氦氖激光 |
2.3.2.1.5.3 氦氖激光 |
2.3.2.1.5.4 半导体激光 |
2.3.2.1.5.5 其他 |
2.3.2.2 微波疗法 |
2.3.2.3 特定电磁波疗法 |
2.3.2.4 冷冻疗法 |
2.3.3 心理疗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2.1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3.1 病例纳入标准 |
1.3.2 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 |
1.3.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入选病例的脱落标准及脱落处理 |
1.4.1 脱落标准 |
1.4.2 脱落处理 |
1.5 受试者权益保障 |
1.6 研究对象分组 |
2 实验方案 |
2.1 实验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疗效性观察 |
2.3.2 安全性观察 |
2.4 次要症状评分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7 实验步骤 |
2.7.1 IFN-γ检测 |
2.7.1.1 标本的采集 |
2.7.1.2 操作方法 |
2.7.1.3 标准品的稀释 |
2.7.1.4 加样 |
2.7.1.5 温育 |
2.7.1.6 洗涤、加酶 |
2.7.1.7 温育、洗涤 |
2.7.1.8 显色、终止反应 |
2.7.1.9 测定并计算 |
2.7.2 IL-10测定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病例脱落情况 |
3.2 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
3.2.1 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2.2 治疗4周后两组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
3.3 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
3.3.1 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3.2 治疗8周后两组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
3.4 治疗12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
3.4.1 治疗12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4.2 治疗12周后两组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
3.5 两组起效时间比较 |
3.6 两组患者3个月复发率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10含量水平变化的比较 |
3.7.1 两组患者治疗前IFN-γ、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
3.7.2 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斑秃立法依据 |
1.1 肝肾不足是斑秃基本病机 |
1.2 "补益肝肾"是斑秃的基本治疗大法 |
2 固发美髯汤方药组成及方义分析 |
3 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4 各项检测指标的确立 |
5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鹰嘴豆总皂苷的调脂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鹰嘴豆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鹰嘴豆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
实验研究一 鹰嘴豆总皂苷制备工艺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研究二 鹰嘴豆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鹰嘴豆总皂苷调脂降糖作用机制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维药斯亚旦注射液过敏反应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维药“毒”相关文献及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D]. 王培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2]固发美髯汤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10水平影响[D]. 孙园园.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6)
- [3]鹰嘴豆总皂苷的调脂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D].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1)
- [4]维药斯亚旦注射液过敏反应及处理[J]. 吐尔孙·吾甫尔,卡哈尔·卡得尔.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