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眼肌麻痹24例临床分析

周围性眼肌麻痹24例临床分析

一、周围性眼肌麻痹2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叶业钦[1](2021)在《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次研究采用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客观评价其疗效,为后期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理论突破。方法:本次研究依照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包含脱落及剔除的20%)。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风池穴,治疗组采用速刺风池穴。两组以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记录分析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观察复视、斜视度、头晕、恶心、代偿头位的改善情况。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24.0分析软件计算。结果:(1)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2)经治疗,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9%。经过统计学计算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整体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表明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对复视、斜视度、头晕、恶心、代偿头位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问题,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龙凤[2](2021)在《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从就诊于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患者5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患者进入最终疗效评估。治疗组主要采用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电针疗法。两组疗程相同:6日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1天,2个疗程后对所有病例予以严密观察,整理并统计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疗效观察指标(H-B分级、Portmann评分、FDIP评分、FDI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组内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评分、FDIP评分、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等级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3.两组治疗后组间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评分、FDI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等级较对照组低,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组间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的平均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滞针法配合电针与常规针刺法配合电针均有利于周围性面瘫的康复。2.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时,滞针法配合电针较常规针刺法配合电针而言在改善面瘫症状和躯体功能方面的疗效更为显着,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杨雅琪[3](2021)在《从“治风先治血”阐义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牵偏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对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中医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纳入标准,筛选并收集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疗区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共7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针刺治疗。连续治疗6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症状和体征:包括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根据拟定标准给予相应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积分差值、总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经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症状和体征(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的积分差值,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及体征积分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的方法在改善上述五种观察指标中更为有效。2.根据疗效评定总标准,两组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患者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与针刺治疗,对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均有效。2.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本病中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的症状及体征,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在改善以上五种观察指标方面优于针刺治疗。3.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化裁和针刺治疗,两种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

张丽曼[4](2020)在《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HINTS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早期识别恶性眩晕。2探讨床旁HINTS(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在早期诊断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24h内均进行床旁HINTS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天均完成头颅MRI检查,包括T1、T2、FLAIR、DWI序列,并于入院第3天予以复查。依据患者入院第3天的头颅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检查结果阳性者纳入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组,阴性者纳入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学指标分析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计算HINTS检查早期诊断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进行前瞻性验证。结果1共收集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患者331例,其中中枢性AVS 81例(24.5%),周围性AVS 250例(75.5%)。2中枢性AVS患者的病因中,小脑梗死41例(50.6%),脑干梗死27例(33.3%),脑干合并小脑梗死8例(9.9%),丘脑梗死、额叶梗死、脑干出血、小脑出血、桥脑小脑角占位各1例(1.2%)。小脑病变部位中,小脑半球27例(33.3%)、小脑蚓部8例(9.9%)、绒球结节4例(4.9%)、小脑扁桃体3例(3.7%)。脑干病变部位中,延髓13例(16.1%)、桥脑11例(13.6%)、中脑4例(4.9%)。脑干合并小脑病变中,桥脑与小脑6例(7.5%)、延髓与小脑3例(3.7%)。51例患者查头颅核磁MRA显示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情况,其中小脑后下动脉21例(41.2%)、椎动脉14例(27.5%)、基底动脉4例(7.8%)、小脑前下动脉3例(5.9%)、混合血管病变9例(17.6%)。3中枢性AVS与周围性AVS比较,在年龄、男性、卒中史或TIA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表现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中枢性AVS的平均年龄高于周围性AVS,并且年龄在60-69岁是中枢性AVS的发病年龄高峰,卒中史或TIA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是中枢性AVS的独立危险因素。4初次应用HINTS检查早期诊断中枢性AVS的灵敏度为98.0%,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4.3%,Kappa值为0.949。再次对HINTS检查进行验证中诊断中枢性AVS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95.7%,阳性预测值为87.5%,Kappa值为0.870。结论1中枢性AVS发病年龄高峰是6069岁,男性多于女性。2有卒中史或TIA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是中枢性AVS的独立危险因素。3中枢性AVS的临床表现以头晕起病常见,可以无伴随症状。4 HINTS检查对中枢性AVS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图1幅;表14个;参153篇。

袁莉蓉[5](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鲁佳,李丽霞,黄文盖,赵奕,陈楚云[6](2019)在《毫火针点刺为主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结合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受试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根结穴予毫火针点刺,其余穴位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所有穴位均采用针刺。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视像距离、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视像距离及症状积分分别为(3.17±0.56) cm、(4.98±4.03)分,对照组治疗后复视像距离及症状积分分别为(9.10±0.85) cm、(6.98±5.60)分,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示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显示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结合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翟志永,冯娟[7](2018)在《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头部磁共振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的头部磁共振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临床确诊为脑桥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头部磁共振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与梗死灶分布的关系。结果脑桥前内侧区梗死最为常见(56.3%),其次为前外侧区梗死(14.6%),分水岭梗死(10.4%),侧部(8.3%),混合型梗死(8.3%)及后部梗死(2.1%)。临床表现主要有偏瘫(72.9%)、构音障碍(68.8%)、感觉障碍(68.8%)、共济失调(37.5%)、头晕(22.9%)、复视(18.8%)、外展神经麻痹(16.7%)、双眼凝视(12.5%)、周围性面瘫(12.5%)等。梗死前有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为脑桥分水岭区梗死。脑桥混合型梗死及分水岭区梗死患者的基底动脉狭窄比例高,双侧脑桥梗死的椎动脉狭窄比例高。结论脑桥梗死以前内侧区梗死最为常见,机制主要为旁正中小动脉闭塞。而脑桥分水岭区梗死常提示基底动脉主干狭窄,混合型梗死多为基底动脉斑块同时堵塞多支穿支动脉开口,双侧脑桥梗死一般为基底动脉或椎动脉斑块脱落所致。而合并有核间性眼肌麻痹、两眼向病灶对侧偏视、病灶侧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特异性,最能提示梗死部位在脑桥。

杨爱萍,曹敏,厉馨,王东,柯长鸿,哈力甫[8](2018)在《眼周穴位艾灸联合五官超短波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眼周穴位艾灸联合五官超短波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眼周穴位艾灸联合五官超短波治疗。2组均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3 d,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眼球运动度及复视角度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愈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眼球运动度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复视角度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球运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复视角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3个疗程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眼周穴位艾灸联合五官超短波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眼球运动度、复视角度及临床症状,缩短治愈时间。

栗胜男[9](2018)在《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组与传统针刺对照组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以探讨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眼肌麻痹诊断标准的62例眼肌麻痹患者,按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和对照2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31人,治疗组31人,采用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施以传统针刺治疗方法。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每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对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进行眼位、斜视度检查,并观察头晕、恶心、代偿头位改善情况。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上所得的数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方法组与传统针刺治疗方法组眼位评分相比较,P<0.05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2.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方法组与传统针刺治疗方法组斜视度评分相比较,P<0.05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3.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方法组总有效率为96.77%,传统针刺治疗方法组为74.19%经过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的疗效相比较其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与传统针刺治疗方法对治疗眼肌麻痹均有效。2.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方法治疗眼肌麻痹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方法。

陈素英,刘刚,徐瑱,崔胤,刘现忠[10](2018)在《海绵窦病变眼肌麻痹伴疼痛症状病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伴疼痛症状的眼肌麻痹病例,探讨海绵窦病变引起眼肌麻痹的因果关系。方法回顾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4例伴不同程度疼痛症状的眼肌麻痹患者,对颅脑MRI、MRA、MRV进行分析,研究海绵窦相关病变的不同影像表现与眼肌麻痹的因果关系。结果伴疼痛症状的眼肌麻痹可由不同病因引起,海绵窦相关病变是引起眼肌麻痹的常见原因。MRI检查海绵窦相关的异常影像可为病变诊断提供依据。结论海绵窦病变是引起眼肌麻痹的常见原因,其引起的眼肌麻痹可伴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MRI及增强检查是诊断海绵窦病变的有效方法。

二、周围性眼肌麻痹2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围性眼肌麻痹2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 风牵偏视的中医综述
    二 麻痹性斜视的西医综述
临床试验研究
    1 诊断标准
    2 病例选择
    3 试验设计
    4 观测指标
    5 统计方法
试验结果
    1 完成情况分析
    2 基线比较
    3 疗效性分析
典型病例
讨论
本课题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1章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1 周围性面瘫的生理解剖学基础
        1.2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1.3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1.4 分期研究
    2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 病名研究
        2.2 病因病机研究
        2.3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3 滞针法概述
        3.1 滞针法的起源和发展
        3.2 滞针法和滞针的区别
        3.3 滞针法的操作要点
第2章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研究方法
        6.1 分组
        6.2 日常宣教
        6.3 材料准备
        6.4 治疗方法
        6.5 意外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6.6 观察指标
        6.7 疗效评价标准
        6.8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
        7.1 一般情况比较
        7.2 疗效观察指标
        7.3 安全性评价
第3章 讨论
    1 择期依据
    2 选穴依据
    3 电针的机制分析
    4 滞针法的机制分析
    5 结果分析
    6 量表选择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滞针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
附录2 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
附录3 FDIP评分量表
附录4 FDIS评分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1 发表论文
    2 参加学术会议
    3 获奖
致谢

(3)从“治风先治血”阐义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牵偏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风牵偏视的认识和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眼肌麻痹的认识和治疗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及分析
    1 基线分析
    2 临床疗效分析
    3 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4 临床疗效判定
    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治风先治血”理论的来源
    2 “治风先治血”理论的内涵
    3 “治风先治血”理论的临床应用
    4 立论依据
    5 桃红四物汤化裁的组方分析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HINTS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资料收集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中枢性AVS临床特征分析
        1.2.2 HINTS床旁检查在中枢性AV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3 讨论
        1.3.1 中枢性AVS的病因学分析
        1.3.2 中枢性AVS的临床特征分析
        1.3.3 HINTS检查对中枢性AVS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1 AVS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2.2 AVS的病因学
    2.3 引起中枢性AVS临床表现的可能解剖结构
        2.3.1 中枢性AVS出现眩晕/头晕的可能解剖结构
        2.3.2 中枢性AVS眼球运动异常及眼震形式的解剖部位
    2.4 AVS常见病因的临床特点
    2.5 AVS的诊断和治疗
        2.5.1 AVS的诊断
        2.5.2 AVS的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A 眩晕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6)毫火针点刺为主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标准[7]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复视像距离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7)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头部磁共振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
    2.2 临床表现
    2.3 头部MRI检查结果
    2.4 脑桥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硬化的关系
3 讨论

(8)眼周穴位艾灸联合五官超短波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治疗组
        1.3.2.1眼周穴位艾灸
        1.3.2.2五官超短波
        1.3.3 疗程及其他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5 疗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2组治疗前后眼球运动度及复视角度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2.4 2组治愈时间比较
3 讨论

(9)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眼肌麻痹的研究
        1.1 眼肌麻痹的中医源流
        1.2 眼肌麻痹的病因病机
    2. 治疗现状
        2.1 针灸治疗
        2.2 中药治疗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2.4 西医治疗
    3. 现代医学对眼肌麻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3.1 急性和亚急性炎症
        3.2 脑干疾患
        3.3 神经炎性疾患
        3.4 毒素影响
        3.5 眶内疾病
        3.6 血管性疾病
        3.7 肿瘤
        3.8 维生素缺乏
        3.9 内分泌疾患
        3.10 肌源性疾患
        3.11 神经源性病变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中止及脱落标准
        1.6 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比较
        1.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1.2 两组患者病因比较
        1.3 两组患者受累脑神经比较
        1.4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病程相比较
        1.5 两组患者眼位评分
        1.6 两组患者斜视度评分
        1.7 两组的主症积分在治疗前后的疗效相比较
        1.8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腧穴选择依据
        2.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2 本病病因病机
        2.3 针灸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
    3. 取穴原则
        3.1 主穴1
        3.2 主穴2
        3.3 选穴的解剖学基础
    4.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学原理
        4.1 电针法的作用机制
    5. 电针的频率、波形、强度的选择
        5.1 电针的频率
        5.2 电针的波型
        5.3 电针的刺激强度
    6. 临床疗效分析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10)海绵窦病变眼肌麻痹伴疼痛症状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四、周围性眼肌麻痹2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临床观察[D]. 叶业钦.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 龙凤.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3]从“治风先治血”阐义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风牵偏视的临床研究[D]. 杨雅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HINTS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张丽曼.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毫火针点刺为主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研究[J]. 鲁佳,李丽霞,黄文盖,赵奕,陈楚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19(01)
  • [7]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头部磁共振特点分析[J]. 翟志永,冯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9)
  • [8]眼周穴位艾灸联合五官超短波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J]. 杨爱萍,曹敏,厉馨,王东,柯长鸿,哈力甫. 河北中医, 2018(09)
  • [9]电针风池及天柱穴配合眼周穴位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D]. 栗胜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海绵窦病变眼肌麻痹伴疼痛症状病因分析[J]. 陈素英,刘刚,徐瑱,崔胤,刘现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10)

标签:;  ;  

周围性眼肌麻痹24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