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句法分析中所用基于范例的学习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刘定慧[2](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唐建华[3](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搭配是体现语言流利性与地道性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搭配习得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搭配中的重要类别“动名搭配”为研究对象,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习者自然输出的动名搭配包括正确部分和错误部分进行运用分析,以考察学习者对该类动词动名搭配的习得情况。然后,基于学习者对上述动名搭配的应用情况,反观汉语本体,阐释动名搭配形成的不同制约因素,为动名搭配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回归到动名搭配的教学实践,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并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包含八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思路等进行阐释。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生成词库理论、隐喻与转喻理论及语块教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语料库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第二章是搭配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搭配尤其是动名搭配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出本文的搭配概念不是国外传统的狭义搭配观,而是包含自由搭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在内的更广义的搭配观,并指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在对语料库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深度上有待加强。第三章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对动名搭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指出动名搭配是语言中动词项和名词项之间具有高频共现和相互期待关系的词语组合,并将动名搭配根据类推性强弱分为动名自由搭配、动名受限搭配和动名固定搭配三种类型。其中,动名受限搭配又可分为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与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同时,分析了动名搭配与语块的关系,认为语块是范畴概念,三种类型的动名搭配均属于语块,区别在于动名自由搭配是非典型语块,而动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是典型语块。其二,描写了 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择依据和在语料库中动名搭配的检索步骤。其三,阐述了对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进行对比分析的可行性。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主要根据不同动名搭配类型,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将学习者语料库中正确使用的动名搭配与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从搭配类型、动词义项、搭配名词语义类、搭配数目等维度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动名自由搭配习得效果较好,其次是动名受限搭配,再次是动名固定搭配。在动名自由搭配中,除个别动词外,学习者所使用的动词义项与本族语者差别不大。但搭配名词语义类对比显示二者仍存在差距,而且学习者对名词下位词的使用明显不足。另外,不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构成的动名自由搭配的习得不理想。在动名受限搭配中,由于其在开放性上不及自由搭配,在整体凸显性上不及固定搭配,导致学习者的动名受限搭配意识不强,在搭配各考察维度上与本族语者差距较大。另外,学习者对名词为目的、工具、处所、施事等宾语类型的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习得效果较差。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语义透明度较低,认知难度较大,导致学习者存在回避使用的问题,其搭配数目也远低于本族语者。第五章主要对语料库中错误使用的动名搭配进行偏误分析。在逐个分析10个动词的动名搭配偏误后,本文指出不同动名搭配类型并未呈现独特的偏误规律。无论是动名自由搭配、受限搭配还是固定搭配,其偏误均可归为词汇、句法和语用偏误三类。词汇偏误主要包括近音词、近形词、近义词(包括同译词、同素单双音节词等)以及同一语义场的相关词等引起的词汇混淆。句法偏误主要有助词误用、补语误用、语序偏误、词语漏用或冗余等。语用偏误指学习者因不了解动名搭配的使用条件而造成的与语境不符的情况,如在正式语境中用非正式搭配等。本章最后对学习者的动名搭配偏误进行了分层次归因,包括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其中,表层原因除了包括母语负迁移等常规因素外,本文认为媒介语负迁移也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而深层原因在于学习者未建立起汉语动名搭配的概念认知系统。第六章主要是结合学习者的动名搭配习得偏误反观汉语本体,探讨汉语动名搭配的独特制约因素,以启发汉语动名搭配教学。本文认为,动名搭配类型不同,所受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每种类型的动名搭配都包含其表层组合机制和深层生成机制。具体而言,动名自由搭配中的动名语义契合,名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其组合主要受句法和语义限制,属于纯粹类型选择;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特点是,动名语义契合,其名词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但并非所有满足动词语义要求的名词均可与动词搭配,这表明此类搭配除受句法、语义限制外,也受语言惯用等规约因素的制约,也属于纯粹类型选择;而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在表面上动名语义不契合,但出于凸显焦点信息的语用动机和语言经济性的双重需要,动词会强迫利用名词的关涉信息或其功用角色来满足其对名词的语义要求,且语用动机和语言的经济性并不是非常规受限搭配成立的充分条件,规约原则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搭配,使其既具强阐释性,又有弱预测性,属于类型强迫选择。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深层生成机制则是转喻认知方式。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出自历史典故,由本义引申出隐喻义,使得该类搭配中隐喻义的使用比本义的使用更常规化。由此可知,语言具有理据和规约双重原则,即理据原则体现的生成性与规约原则体现的程式性是语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但在二者发生冲突时,理据原则服从于规约原则。第七章主要结合语言的双重原则提出动名搭配教学建议。规约原则意味着将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动名搭配当作语块整体习得,理据原则意味着可适度阐释动名搭配产生理据。由于规约原则高于理据原则,本文提出既要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又要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其中,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主要包括加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入、引起学习者对其注意、强化整体习得意识和在句子语境中增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出四个环节。而对于动名搭配的理据阐释,主要关注易混淆词辨析、语义阐释以及与句法规则的结合等方面。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梳理主要内容,重申了主要观点和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语料库对比分析全面考察学习者对相关动词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方法和内容提供借鉴;结合以名词语义特征分析为中心的生成词库理论和隐喻与转喻理论探讨不同类型动名搭配的产生机制,丰富和深化了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研究;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对两种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希望能为对外汉语动名搭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李璐[4](2020)在《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后修饰语是学界历来研究的难点问题。前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未能在该现象的界定层面达成一致。同时,以往研究在后修饰语的描写层面不够系统深入,就其产生的解释层面尚存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在结合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至上”“自同一层面”的三维研究模式,对后修饰语进行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相对全面、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首先,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元功能、系统与语境思想为依据,在回顾前人研究并尊重汉语实际的基础之上,对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研究指出,后修饰语是指名词词组中位于中心词之后表达“有定”的成分。在语义上,主要是通过详述、延伸、增强等方式对中心词从不同方面进行扩展,以协助名词词组实现所指的“事物有定”。在形式上,后修饰语系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次级系统,即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以及同位结构的后位。由此,本研究分别对三个次级系统的语义功能、句法功能,以及各次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在佐证本研究对后修饰语界定完善的同时,实现对汉语后修饰语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描写。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语义上均是通过增强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具体包括界定其指示、明确其数量、明晰其比例、确定其顺序、凸显其极性、圈定其类型、锁定其时间和空间位置。由此,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理论上可以分为7类,即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发生位移的种类限定词和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它们各自又可以根据表达的不同语义,被划分为更加细致的次类别,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定”或“无定”特性。然而在句法上,各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内部,只有倾向于表达“有定”特性的,才可以视为后修饰语,而倾向于表达“无定”特性的则不能在句法中出现。总体上,句法中出现的上述七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它们均表达“有定”且可以视为后修饰语。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在语义上是通过延伸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其语义功能可以刻画为一个以“描写”和“分类”为两级的连续统。这两种语义功能呈现为等级性,它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牵制关系。由此,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可以分为“分类性语义功能为主导”和“描写性语义功能为主导”的两类。其中,前者倾向于表达“有定”,而后者则倾向于表达“无定”。在句法上,通过对比两类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研究指出只有“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即倾向于表达“有定”)才能视为后修饰语,而“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则被视为独立小句的谓体。同位结构的后位,在语义上是通过增强、延伸和详述三种方式对中心词(即前位)进行扩展,它与前位之间是“语义共指”的关系。首先,按照“语义共指”关系的不同实现方式,同位结构的后位可分为两类,即“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其中,前者可以划分为“绝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相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后者则可以划分为“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此外,同位结构的后位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类型,即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根据其中“实际所指”与“修辞所指”的位置关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可以划分为“修辞所指+实际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总的来看,同位结构的后位是对中心词语义的详述(对前位内容的明确)、延伸(对前位本质/属性的描写)及增强(即对前位本身或数量的强调)。在句法上,同位结构内部均呈现为从属关系。其中,只有表现为:(1)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2)“前位<后位”的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以及(3)“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才能视为后修饰语。鉴于在封闭的同位结构内,前、后位可以实现相互限定与说明,因而后位一定程度上均可以看作是“有定”的。其次,后修饰语系统内部此三个次级系统之间,以及后修饰语系统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之间,均存在并协与互补的关系。在后修饰语系统内部,三个次级系统有各自表达的语义功能,但在本质上又具有统一性,即均是对中心词逻辑语义的扩展,以实现名词词组所指的“事物有定”,只不过在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当次级系统类型的解读出现歧义时,可以按照“同位结构的后位>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让步顺序,择取“有定性”程度高的次级系统做出相应的功能句法分析。在后修饰语系统外部,后修饰语与名词词组、小句以及语篇中的成分属于不同的语言层次,但本质上均可以协助名词词组表达“事物有定”。只不过,后修饰语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成分之间遵循“协作”的原则,包括同类性质的相互叠加和异类性质的相互配合。因此,后修饰语还需要依据系统内部的“让步”原则和系统外部的“协作”原则共同作出判断。最后,后修饰语的产生是语言系统各个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来说,(1)语音/音系层面对音韵美感的追求,(2)词汇—语法层面对句式变化的要求,以及句法核心存在尽早确认的倾向,(3)语义层面对语义的强调,以及语义存在精密化发展的趋势,(4)语境层面语篇连贯,以及古汉语时期汉语句式的遗留,五四运动前后外来句式的影响,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后修饰语的出现。总体而言,本研究创新性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了相对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丰富汉语后修饰语的相关研究,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词组层面的精密度,推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本土化进程。从实践层面来看,本研究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安祾忻[5](2020)在《3-6岁幼儿口语句法结构特点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受到了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学者们的青睐。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句子作为语言传递的工具,在交流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句法结构是口语句子表达的基础,研究3-6岁幼儿口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有助于发现幼儿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于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教育建议,帮助3-6幼儿获得更好的语言发展。本研究从收集幼儿最真实句子的角度出发,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对沈阳市某X幼儿园的60名幼儿进行研究。在园内三个年龄段中各年龄段挑选20名幼儿,男女参半,共60名。小班月龄范围为40-48个月,中班月龄范围为50-58个月,大班月龄范围为62-72个月。所有幼儿均智力正常,以普通话或东北话作为日常交流语言。根据幼儿日常在幼儿园时的语言表现,从幼儿口头语言中筛选出陈述语句,将其分为单词句、简单句、复合句三类,从数量、类型、结构形式、修饰情况以及关联词的使用等方面,探讨其变化规律,最后总结出3-6岁幼儿口语句法结构的特点为:1.3-6岁幼儿单词句词类丰富,3-6岁幼儿单词句中词类丰富,名词最多,动词次之,副词、形容词紧跟其后,同时伴有少量的拟声词、代词。2.在3-6岁幼儿简单句中,修饰谓语的句子居于首位,其次是修饰宾语的句子,最少的是修饰主语的句子。其中,使用代词修饰主语的频率最高,“我”、“那个”、“这个”使用频率最高,动词、名词、形容词修饰主语的使用较少;使用副词修饰谓语的频率最高,其次是使用动词修饰谓语,最少的是形容词;使用数量名词修饰宾语的频率最高,其次是使用代词,极少的使用动词和形容词来修饰宾语。3.3-6岁幼儿复合句中,联合复合句的发展优于偏正复合句;联合复合句中承接复合句使用频率最高,偏正复合句中因果复合句使用频率最高。4.在复合句中,幼儿基本能够使用一种或两种关联词,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联词的类型也在增加,但对部分复合句而言,幼儿只能掌握其中的一种关联词,并且部分幼儿在复合句中缺乏对明确关联词的使用。5.在复合句中,幼儿基本能够使用一种或两种关联词,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联词的类型也在增加,但对部分复合句而言,幼儿只能掌握其中的一种关联词,并且部分幼儿在复合句中缺乏对明确关联词的使用。6.复合句使用的场景具有年龄差异,4-5岁幼儿习惯在区角活动时使用复合句,而5-6岁幼儿习惯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语言教学活动中使用复合句。针对于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教育建议:1.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修饰词,促进简单句结构的发展2.鼓励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形容词3.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动作,习得动词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5.让幼儿在故事活动中加强逻辑思维,促进语言的发展
戴茹冰[6](2020)在《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语义表示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重难点,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语言计算从句法向语义层面转型的大趋势,现有的语言资源包括概念语义、框架语义和情境语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将多层次多类型的语义资源融合,构建一个深层语义表示的语言知识库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语义表示的研究不论是从语言理论还是自动分析领域,研究方向都逐渐从句法走向了语义,句法结构的表示方法也由最初树形(tree)结构,到非投影树(non-project tree)结构,再到初步尝试和应用图(graph)结构,经历了由树到图的发展进程。而抽象语义表示AMR(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AMR)作为一种全新的语义表示方法,将句子的语义抽象为一个单根有向无环图。这种抽象语义表示方法将句法和语义信息相结合,以图结构来表示语义,揭示树结构所无法表征的论元共享现象,给句子语义以更加清晰的表达。然而句子中的词语和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动分析效果和语料标注质量,同时中文还未有较大规模的AMR语料库。本文借鉴英文AMR语义表示理念,结合汉语自身特点并融合概念对齐信息,提出一套适用于汉语的句法语义一体化的表示方法,即概念对齐汉语抽象语义表示CA-CAMR(Concept-to-word Alignment Chinese 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CA-CAMR)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图结构处理论元共享问题,融合句子词语到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以提升语义表示能力,并在CA-CAMR标注体系中规定汉语特殊结构及复句关系标注方法。通过英汉AMR在语义表示的对比,总结CA-CAMR对AMR的继承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证明本文提出的CA-CAMR表示体系在描写汉语语义的优势,并且融合概念对齐信息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自动分析算法设计都具有一定价值。CA-CAMR表示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概念对齐的汉语抽象语义表示语料库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CA-CAMR语料库构建。以CA-CAMR标注规范为指导,采用人机结合的语料库标注方式,通过CAMR语料标注平台CAMR Anno Kit构建汉语抽象语义标注语料库。CA-CAMR语料库目前包含来自《小王子》、宾州中文树库CTB8.0(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CTB)的网络媒体语料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共20149句语料。本文详细展示语料标注情况,针对试标语料的不一致现象给出消解策略,并对语料库数据进行系统地统计与分析,包括图结构、论元共享现象及汉语特殊句法结构的标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所标CA-CAMR语料库达到一定规模,并在深层语义表示及特殊句法结构上具有优势,实现句法语义一体化标注,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语料资源支持。最后探索构建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在语言本体及自然语言处理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省略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传统的句法语义表示方式中,含有省略信息的语言结构往往被忽视。本文利用CA-CAMR语料库考察汉语语义省略结构在大规模真实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大致描写出汉语省略现象的概貌。然后以省略现象中所占比例最高(47.3%)的省略“的”字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自动识别与自动补全省略中心语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CA-CAMR语料中有效识别及补全省略的“的”字结构,证明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对汉语深层语义关系表达的研究价值。
皮乾东[7](2020)在《基于规则与条件随机场的汉语句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中,相比分词、命名实体识别、词性标注等一些浅层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来说,句法分析、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等深层次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也越来越受研究者关注。句法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它判断输入的词语序列的构成是否满足给定语法,分析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结构,并将分析结果转换成一棵句法树。根据句法分析结果,计算机可以深刻地理解语句结构、词语间的关系等。这样更便于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很多任务。在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自动摘要等深层次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广泛使用着句法分析技术,所以提高句法分析的性能及准确率,对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很多深层次或上层任务有着很大的意义。句法分析主要分为结构句法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结构句法分析结果信息丰富,可以根据依存树与结构树转换规则,把结构句法分析结果转化为依存树,然而依存树却很难被转化为结构句法树。汉语依存句法分析从国外引入,汉语与其他语言也有着很多不同,依存句法分析也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汉语的句法分析。当前汉语句法分析具有多种数学模型,但是却没有公认较好的数学模型。本文结合个人在研究中对汉语的了解和发现,认识到汉语有众多独特的语言特征,如汉语语序、汉语句法分析中涉及多元规则、“前修饰后”规则、汉语句法规则具有一定优先级等,构建了一个算式化汉语融合句法分析模型。该模型算式化运算规则是根据个人总结和语料统计得到的句法分析规则的一种数学化映射。本文根据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的缺点,引入了改进的条件随机场组块识别算法,结合了具有不同优先级的多元句法规则。通过对语料分析,设定特征函数,选取符合模型的语料进行训练,得出一个组块识别模型。接着对分词后的语句进行组块识别,然后结合汉语众多特征,采用逆向扫描的方式,使用具有不同优先级的多元规则进行下一步的层次化句法分析,最后得出句法分析结果。本文将句法分析结果使用XML格式保存,便于计算机进行下一步处理,使用LATEX展示成一棵类句法树,便于自动化操作以及查看句法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的模型使用了人民日报语料和CTB8.0语料进行实验。在综合实验中使用5-折交叉验证方式比较二元规则的算式化句法分析方法、多元规则的算式化句法分析方法、结合条件随机场组块识别与二元规则的算式化句法分析方法以及结合条件随机场组块识别与多元规则的算式化句法分析方法。综合实验表明使用结合条件随机场组块识别与多元规则的算式化句法分析结果表现最好,在实验语料中平均正确率达到85%左右。
徐晗[8](2019)在《《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通用汉言之法》和《中国言法》是两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马士曼分别出版于1815年和1814年的汉语语法着作。作为英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先河之作,两部着作对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部着作可以看做是英国早期汉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英国汉学走向专业的标志,为以后的英国汉学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向和范例,对后来英国传教士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描写与解释结合的方法,共时和历时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挖掘两部着作的语言学价值与相互关系。本文的写作对于欧洲汉学史、世界汉语教学史、汉语语法学史以及丰富两部着作的研究成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有关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第二至七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将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对比。第二章介绍两位作者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并将两部着作的整体框架进行对比。第三章将两位作者的语言背景进行对比,从着作体现的语言背景以及语料选择两个方面展开,这对作者语法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将两部着作的词类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时以现代汉语标准为参照,并分析其认识的正确性与不足。第五章对两部着作的句法研究进行对比,关注两位作者对汉语语序认识的正误。第六章分析两位作者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揭示其语言学背景。第七章将两部着作与《马氏文通》进行对比,考察其学术地位及其局限性。第八章为结语,概括本文的考察结果,指出自已存在的不足。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在词类上,两部着作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大体相似,均受到西方语法体系影响,和前人比更重视汉语独特性,为之后传教士的汉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二、在句法上,两位作者注意到了汉语语序的重要性,符合汉语实际。马士曼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汉语构词法以及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关系,较前人更为进步。三、两部着作年代接近,理论基础相似,某些观点相似在情理之中。但《通用汉言之法》是一部口语语法着作,而《中国言法》是一部文言语法着作,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因此,笔者认为两部着作之间不构成抄袭,但可能存在借鉴和参考。
孙成娇[9](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陈春荣[10](2019)在《现代汉语强调形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研究》文中提出强调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其主要起凸显主题、突出语义、加强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强调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以语言表达形式入手,将现代汉语强调形式分为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篇章五个层面,从表达形式、对应情况两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强调形式的维吾尔语对应表达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方法、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强调的相关概念界定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单一语言中和多语言中强调相关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汉维语强调表达形式,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篇章五个层面介绍了现代汉语和现代维吾尔语的强调表达形式;第四部分是现代汉语强调形式的维吾尔语对应表达,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篇章五个层面分析和归纳了现代汉语强调形式在维吾尔语中对应的表达形式;第五部分是现代汉语强调形式的维吾尔语表达的对应情况,主要从句类分布和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就完全对应、不完全对应和完全不对应三种情况介绍了现代汉语强调形式的维吾尔语表达的对应情况,并从认知和语言类型的角度对其对应原因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启示。总之,本文采用从量化到质化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强调形式的维吾尔语如对应表达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以期为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对今后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提供借鉴。
二、汉语句法分析中所用基于范例的学习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句法分析中所用基于范例的学习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
1.6.1 语言接触研究 |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
3.2.3 特殊匹配 |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3.3.1 汉俄语音差异 |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
4.2.3 音译形式独立 |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
4.3.1 音义相兼 |
4.3.2 词义变化 |
4.3.3 语用意义变化 |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
5.2.1 活力程度 |
5.2.2 活力特征 |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背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 国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1. 搭配概念的界定研究 |
2.1.2. 动名搭配的定量研究综述 |
2.1.3. 搭配的定性研究综述 |
2.2. 国内搭配研究综述 |
2.2.1. 英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2. 汉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3. 对外汉语教学界搭配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动名搭配”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语料操作步骤 |
3.1.“搭配”概念的厘定 |
3.1.1. 搭配与词、短语的关系 |
3.1.2. 搭配与熟语的关系 |
3.1.3. 搭配与离合词的关系 |
3.1.4. 搭配与语块的关系 |
3.1.5. 搭配与类联接的关系 |
3.2. 动名搭配的界定与分类 |
3.2.1. 动名搭配的界定 |
3.2.2. 动名搭配的分类 |
3.3. 不同动名搭配类型的特点 |
3.4. 动名搭配习得的考察内容 |
3.5.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取依据和步骤 |
3.6. 语料库介绍 |
3.6.1. 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介绍 |
3.6.2.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介绍 |
3.6.3. 语料库间的可比性分析 |
3.6.4. 语料库检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3.7 小结 |
第四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正确动名搭配对比分析 |
4.1.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正确动名搭配的个案分析 |
4.1.1. “吃”+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2. “喝”+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3. “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4. “打”+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5. “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6. “放”+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7. “开”+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8. “坐”+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9. “走”+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10. “跑”+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2.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正确习得的逐类分析 |
4.2.1. 自由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2. 受限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3. 固定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及相关偏误分析 |
5.1. 偏误动名搭配语料的提取过程说明 |
5.2.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 “吃”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2. “喝”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3. “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4. “打”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5. “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6. “放”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7. “开”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8. “坐”的动名搭配错误分析 |
5.2.9. “走”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0. “跑”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3.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偏误动名搭配的逐类分析 |
5.3.1. 动名搭配中的词汇偏误 |
5.3.2. 动名搭配中的句法偏误 |
5.3.3. 动名搭配中的语用偏误 |
5.4.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原因分析 |
5.4.1. 动名搭配偏误的表层原因 |
5.4.2. 动名搭配偏误的深层原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形成的制约因素 |
6.1. 动名搭配产生的制约因素 |
6.2. 动名搭配理据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1. 生成词库理论 |
6.2.2. 隐喻与转喻理论 |
6.2.3. 物性结构与隐喻、转喻理论的关系 |
6.3. 动名自由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 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1. 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2. 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5. 动名固定搭配的制约因素 |
6.6. 小结 |
第七章 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的教学启示 |
7.1. 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 |
7.1.1. 语块相关理论 |
7.1.2. 语块教学相关理论 |
7.1.3. 动名搭配语块教学的设想 |
7.2. 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 |
7.2.1. 动名搭配易混淆词的辨析 |
7.2.2. 动名搭配的语义阐释 |
7.2.3. 动名搭配在使用中的句法规则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1920s-1950s初的后修饰语研究 |
2.3 1950s末-1990s末的后修饰语研究 |
2.4 2000 s至今的后修饰语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层次的思想 |
3.3 元功能的思想 |
3.4 系统的思想 |
3.5 语境的思想 |
3.6 小结 |
4 汉语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及语义功能 |
4.1 引言 |
4.2 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 |
4.3 后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
4.4 小结 |
5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 |
5.1 引言 |
5.2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3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4 小结 |
6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1 引言 |
6.2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
6.2.1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回顾 |
6.2.2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再思考 |
6.3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句法功能 |
6.3.1 “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3.2 “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4 小结 |
7 同位结构的后位 |
7.1 引言 |
7.2 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2.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2.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3 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3.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3.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4 小结 |
8 后修饰语系统的并协与互补 |
8.1 引言 |
8.2 后修饰语系统内部的并协与互补 |
8.3 后修饰语系统外部的并协与互补 |
8.3.1 名词词组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
8.3.2 小句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
8.3.3 语篇层面语境的影响 |
8.4 小结 |
9 后修饰语的产生 |
9.1 引言 |
9.2 语音/音系层面因素 |
9.3 词汇—语法层面因素 |
9.4 语义层面因素 |
9.5 语境层面因素 |
9.6 小结 |
10 总结 |
10.1 研究发现 |
10.2 研究贡献 |
10.3 研究局限 |
10.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3-6岁幼儿口语句法结构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 |
(二)句法结构的发展是衡量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指标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幼儿口语 |
(二)句法结构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幼儿口语表达的研究 |
(二)关于句法结构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四、研究步骤 |
(一)查阅相关文献 |
(二)语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3-6岁幼儿单词句的类型及数量 |
(一)单词句的类型 |
(二)单词句的数量 |
二、3-6岁幼儿简单句的结构形式及修饰情况 |
(一)简单句的结构形式 |
(二)简单句的修饰情况 |
三、3-6岁幼儿复合句的类型及关联词的使用 |
(一)复合句的类型 |
(二)复合句关联词的使用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一、3-6岁幼儿单词句的特点 |
(一)3-6岁幼儿单词句中词类丰富,名词的使用频率最高 |
二、3-6岁幼儿简单句的特点 |
(一)代词、动词、名词、形容词修饰简单句中的主语 |
(二)副词修饰谓语的频率最高,动词第二,形容词最少 |
(三)数量名词修饰宾语的频率最高,其次是使用代词修饰 |
三、3-6岁幼儿复合句的特点 |
(一)联合复合句的发展优于偏正复合句;承接复合句使用频率高于因果复合句 |
(二)幼儿掌握关联词类型单一,还不能正确的使用多种类型的关联词 |
(三)4-5岁时复合句增长速度最快,5-6岁时复合句占比最高 |
(四)复合句使用的场景具有年龄差异,4-5岁幼儿在区角活动时使用复合句,5-6岁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使用复合句 |
第五章 结论 |
一、单词句词类丰富,但以名词为主 |
二、简单句中,修饰谓语的句子居于首位,其次是修饰宾语的句子,最少的是修饰主语的句子 |
三、联合复合句的发展优于偏正复合句 |
四、复合句存在年龄差异 |
第六章 建议 |
一、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修饰词,促进简单句结构的发展 |
二、鼓励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形容词 |
三、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动作,习得动词 |
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 |
五、让幼儿在故事活动中加强逻辑思维,促进语言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句法语义的理论发展及应用探索 |
第一节 句法语义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句法结构表示方法及资源建设概述 |
第三节 英文AMR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A-CAMR表示体系 |
第一节 英汉AMR表示体系 |
第二节 CA-CAMR表示方法 |
第三节 CA-CAMR标注体系 |
第四节 CA-CAMR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CAMR语料库构建 |
第一节 人机结合的CAMR语料标注方法 |
第二节 语料标注一致性统计与问题分析 |
第三节 语料标注不一致现象消解策略 |
第四节 CA-CAMR语料标注规范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CAMR语料库标注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一节 CA-CAMR基本数据及图结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CA-CAMR论元共享统计分析 |
第三节 CA-CAMR特殊句法结构表示及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CAMR应用:语义省略研究 |
第一节 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基于CA-CAMR汉语语义省略研究 |
第三节 基于CA-CAMR省略“的”字结构自动识别与补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基于规则与条件随机场的汉语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句法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组块句法分析发展情况 |
1.2.3 国内组块句法分析发展情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结构句法研究 |
2.1 结构句法分析 |
2.1.1 概述 |
2.1.2 结构句法分析与依存句法分析 |
2.1.3 传统的句法分析类型 |
2.1.4 汉语的结构句法 |
2.2 汉语特征 |
2.2.1 汉语语序特征 |
2.2.2 多元规则 |
2.3 组块识别 |
2.3.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组块识别方法 |
2.3.2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组块识别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汉语算式化句法分析研究 |
3.1 句法修饰等级特征 |
3.2 概念定义 |
3.3 算式化融合模型 |
3.4 模型算法描述 |
3.4.1 模型算法复杂度分析 |
3.4.2 模型算法流程 |
3.5 实验分析 |
3.5.1 语料选择与预处理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合CRF组块识别与多元规则的句法分析研究 |
4.1 提出背景 |
4.2 结合CRF组块识别与多元规则句法分析模型 |
4.2.1 组块定义与处理 |
4.2.2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组块识别模型 |
4.2.3 汉语多元规则选择 |
4.2.4 模型实现 |
4.3 实验分析 |
4.3.1 语料选取与实验设计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实验分析 |
5.1 实验背景 |
5.1.1 语料选择 |
5.1.2 算法实现 |
5.2 数据预处理与实验设计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实验设计 |
5.2.3 评测指标 |
5.2.4 实验结果保存与展示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核心程序源代码) |
(8)《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法角度研究 |
1.2.2 世界汉语教学角度研究 |
1.2.3 语音角度研究 |
1.2.4 韵律角度研究 |
1.2.5 语料角度研究 |
1.2.6 其他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
1.4.2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对比研究的方法 |
1.4.4 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作者及其着作 |
2.1 马礼逊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2.1.1 马礼逊生平 |
2.1.2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
2.1.3 马礼逊的学术成就 |
2.2 马士曼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2.2.1 马士曼生平 |
2.2.2 马士曼的汉语学习经历 |
2.2.3 马士曼的学术成就 |
2.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简介 |
2.3.1 《通用汉言之法》简介 |
2.3.2 《中国言法》简介 |
2.3.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内容大纲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言背景对比研究 |
3.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体现出的语言背景 |
3.1.1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
3.1.2 马士曼《中国言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
3.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对比研究 |
3.2.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来源对比 |
3.2.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选择缘由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词类对比研究 |
4.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名词对比研究 |
4.1.1 名词概述对比研究 |
4.1.2 名词的数对比研究 |
4.1.3 名词的格对比研究 |
4.1.4 名词的性对比研究 |
4.1.5 名词对比研究小结 |
4.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量词对比研究 |
4.2.1 量词表对比研究 |
4.2.2 早期传教士汉语量词研究 |
4.2.3 量词对比研究小结 |
4.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形容词对比研究 |
4.3.1 形容词原级对比研究 |
4.3.2 形容词比较级对比研究 |
4.3.3 形容词最高级对比研究 |
4.3.4 形容词对比研究小结 |
4.4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数词对比研究 |
4.4.1 数词写法对比研究 |
4.4.2 基数词与序数词对比研究 |
4.5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代词对比研究 |
4.5.1 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
4.5.2 物主代词对比研究 |
4.5.3 疑问代词对比研究 |
4.5.4 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
4.5.5 关系代词对比研究 |
4.5.6 分布代词对比研究 |
4.5.7 不定代词对比研究 |
4.5.8 集体代词和相互代词 |
4.5.9 代词对比研究小结 |
4.6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动词对比研究 |
4.6.1 动词分类对比研究 |
4.6.2 动词语气对比研究 |
4.6.3 时态对比研究 |
4.6.4 动词对比小结 |
4.7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副词对比研究 |
4.7.1 相似副词 |
4.7.2 次数和序数副词 |
4.7.3 数量和比较副词 |
4.7.4 时间和位置副词 |
4.7.5 约数、疑问、肯定、否定副词 |
4.7.6 副词对比研究小结 |
4.8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虚词对比研究 |
4.8.1 叹词对比研究 |
4.8.2 介词对比研究 |
4.8.3 连词对比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
5.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概述对比研究 |
5.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
5.2.1 名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2 形容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3 代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4 动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5 副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6 虚词用法对比研究 |
5.3 《中国言法》汉语构词法研究 |
5.3.1 表示阶层、职业和称呼的复合词 |
5.3.2 汉字重叠构成的复合词 |
5.3.3 意义相近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
5.3.4 意义不同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
5.3.5 国内构词法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来源研究 |
6.1 西方语言学理论背景 |
6.1.1 希腊—罗马语言学系统 |
6.1.2 内布利亚拉丁语法 |
6.1.3 普遍唯理语法 |
6.1.4 普遍语法 |
6.2 早期西方汉语语法研究 |
6.2.1 《通言》与《中国言法》之前的传教士汉语语法着作 |
6.2.2 欧洲本土汉学家汉语语法研究 |
6.2.3 《华语官话语法》与《中国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 |
6.3 马礼逊和马士曼对语法体系认识的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的学术地位 |
7.1 《通用汉言之法》、《中国言法》与《马氏文通》语法体系比较 |
7.1.1 词类对比研究 |
7.1.2 句法对比研究 |
7.2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与局限 |
7.2.1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
7.2.2 《通用汉言之法》的局限 |
7.3 《中国言法》的价值局限 |
7.3.1 《中国言法》的价值 |
7.3.2 《中国言法》的局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 研究理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
2.1 话题概念 |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
2.1.2 Hockett-话题 |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
2.6.1 传统解释 |
2.6.2 形式句法解释 |
2.6.3 语义/语用解释 |
2.6.4 动态句法解释 |
2.6.5 评述 |
2.6.6 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理论概述 |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
3.2 核心概念 |
3.2.1 语言知识 |
3.2.2 句法与语义 |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
3.2.4 语境 |
3.2.5 线性与递增性 |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
3.3 模型工具 |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
3.3.2 树结构“生长” |
3.4 理论优势 |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
3.5.1 左边缘结构 |
3.5.2 右边缘结构 |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5 总结 |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4 总结 |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5 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7 本章小结 |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
8.7.1 副词的易位 |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
8.8 本章小结 |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10.1 多话题句简介 |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话 |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现代汉语强调形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缘起 |
1.2 研究方法及意义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语料来源 |
1.3.3 语料处理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现代汉语和现代维吾尔语 |
1.4.2 强调和强调形式 |
1.4.3 对应表达 |
1.5 文献综述 |
1.5.1 在单一语言中的强调研究 |
1.5.2 在跨语言中的强调研究 |
2 现代汉语的强调形式 |
2.1 语音层面 |
2.1.1 重音 |
2.1.2 停顿 |
2.2 词汇层面 |
2.3 句法层面 |
2.3.1 非常规语序 |
2.3.2 固定格式 |
2.4 修辞层面 |
2.5 篇章层面 |
3 现代汉语强调形式的维吾尔语对应表达 |
3.1 语音层面 |
3.1.1 重音 |
3.1.2 停顿 |
3.2 词汇层面 |
3.2.1 单纯式强调 |
3.2.2 复合式强调 |
3.3 句法层面 |
3.3.1 非常规语序 |
3.3.3 固定格式 |
3.4 修辞层面 |
3.4.1 排比 |
3.4.2 反复 |
3.4.3 反问 |
3.5 篇章层面 |
3.5.1 段落首尾位置 |
3.5.2 标示重要内容 |
4 对应表达的分布状况及成因分析 |
4.1 对应表达的分布状况 |
4.1.1 从句类角度看 |
4.1.2 从使用角度 |
4.2 现代汉语强调形式的维吾尔语对应情况成因分析 |
4.2.1 从认知角度 |
4.2.2 从语用角度 |
4.2.3 从语言类型角度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研究的启示 |
5.3 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论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汉语句法分析中所用基于范例的学习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D]. 唐建华. 山东大学, 2020(09)
- [4]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D]. 李璐.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3-6岁幼儿口语句法结构特点的研究[D]. 李安祾忻.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戴茹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规则与条件随机场的汉语句法研究[D]. 皮乾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D]. 徐晗. 厦门大学, 2019(08)
- [9]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10]现代汉语强调形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研究[D]. 陈春荣.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自然语言处理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