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人才支持辽阳冶金

适用人才支持辽阳冶金

一、适用人才撑起辽阳冶金(论文文献综述)

郑佳佳[1](2020)在《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DS公司生产的钢包加揭盖产品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下,逐渐被国内钢铁公司所接受,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日趋激烈和快速变换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竞争者也在不断崛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为了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钢包加揭盖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可持续发展,DS公司必须制定符合当前产品市场的营销策略。本文从DS公司目前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工业品营销策略的特点,用PEST和SWOT分析法对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明确了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利用STP理论对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发现DS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借助4P理论,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方面进行优化,并试图提出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应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提升公司竞争力为目标,从运用优势和克服劣势方面着眼,采取全面质量营销、灵活定价策略、加强关系营销、改善销售渠道、强化产品推广和加强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力求实现DS公司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研究,有利于DS公司制定未来更符合产品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从而帮助公司进一步提高营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唐小雯[2](2020)在《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下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近几年,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很快,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经济相比,民营经济却是辽宁省发展中的一块短板,面临着诸多问题。当前推动辽宁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对指导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辽宁省政府应重视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深化体制改革,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辽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应用价值。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同政府并驾齐驱,改变传统的发展机制,致力于发展高尖端产业,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解决辽宁省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民营经济分别进行概述。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民营经济相关理论阐释、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对民营经济的指导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对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在肯定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有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总结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僵化、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科学技术力量薄弱,并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根深蒂固,市场领域存在缺陷,科技水平低与人才流失互为因果。第三部分,以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为指导,针对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即: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石立春[3](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化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现实社会状况、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前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思重大理论问题的题中之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认知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丰富发展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乃至于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有助于网络民粹主义疏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激流勇进的演绎态势,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密切相关:民众政治参与觉醒中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以及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爆发,以酿发舆情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将1994—2009年视为以贴吧、博客等为主要载体的舆情爆发阶段,将2009—2012年视为以微博为主要载体的民众狂欢阶段,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视为新时代公民政治心态民粹化阶段;可以划分为贫富对抗(如“杭州飙车案”,2009)、官民对立(如“我爸是李刚案”,2010)、反智主义(如“复旦大学黄山门”,2010)、底层叙事(如“夏俊峰案”,2011)、裹挟爱国主义(如“反日保钓游行”,2012)以及环境保护(如“什邡钼铜事件”,2012)六种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不同阶段的网络民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态势,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具有着不同的演绎特征。从诱发要素上来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复杂矛盾的持续浇灌,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发的前提与基础;部分民众在社会进步中迷失信仰、在物质丰裕中失去幸福、在追求理性中集聚戾气、在感恩时代中滋生怨恨,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演绎的重要因素。从时代表征上来说,在诱发因素维度,坚守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重点关注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深度演绎的首要特征;在叙事方式维度,强调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实现道德情感主义式的群体认同与大众狂欢,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演绎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影响维度,衍生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诱发阶层鸿沟与社会撕裂,成为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持续演绎的又一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网络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治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相对于其正面价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激流勇进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危害,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以底层、哄客、对抗叙事为演绎手法,将矛头直指官员、富人、警察以及专家学者,与民主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必然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严重干扰,消解社会精英权威,诱发政府公信力失范危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掌握社会资源精英群体的仇视,形塑出对官员、富人、警察、专家等群体的“仇+”心理,对普通人生活的浪漫化描述以及普罗大众崇拜,与民族主义相合流的极端演绎态势,势必进一步助长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极易诱使民众在形塑极化心理中走向零和博弈,背离社会理性平和的发展方向;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二元对立话语方式的推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间的信任危机,激化民众间的阶层对立情绪,势必进一步拉大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诱发社会分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均贫富”观念的推崇,误导民众将共同富裕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共享发展与平均发展、齐步发展相等同,主张通过对内“清算原罪”、对外“清理外资”来实现共享发展,实则是对实现共享发展方式的错误选择,鼓动非理性、非法治式的共享发展,破坏社会秩序、损害法律权威,必将动摇当代中国共享发展之基、危及共享发展之路。鉴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尚需借鉴参考国外应对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在苏俄,列宁采取“以激进对激进”,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革命党化,保持一种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迅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在十月革命中掌握了政权。但是,苏俄应对民粹主义的教训又是惨痛的,社会民主党依靠比社会革命党更激进的革命策略,赢得革命胜利,但胜利之后,未能及时清算激进革命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继续推行更加激进的方针、策略,导致苏俄在“激进→更激进”的道路上积重难返,最终深受斯大林模式消极因素所害而沉疴难愈,这实质上是前苏式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斗争的失败。在拉美地区,以庇隆主义为代表的民粹派领袖,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采取迎合底层民众、短期效益良好的民粹式政治经济策略,往往能迅速赢得广大城市劳工的支持,但是,这种“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恶性循环之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在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等国家在社会剧烈变迁进程中,承继本国政治文化传统,契合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形成了劣质但能抵御危机的民主体制,成功规避了类似于拉美民粹型威权独裁统治的生成,这也可视为应对民粹主义的成功经验,虽然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并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其应对民粹危机的方式,仍值得我们多加参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人民主体思想,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防御性与竞争力、权威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民众形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利益诉求中彰显社会公正。当前,人们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正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的必然性与存续的长期性,基于世界民粹史纵向审视、基于全球视野横向对比,认识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强化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研究,实现对网络舆情中民粹元素的精准识别、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演绎态势的跟踪分析,从而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疏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公民教育,培育负责而又积极的新时代公民,强化公民社会心态引导工作,助推公民理性参与政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易于诱发网络民粹事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重点清理易于引发公权力质疑的相关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实人民获得感、保障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压缩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空间;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干扰,从而在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正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时代网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治理实效性,消解网络空间的暴戾之气、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营设良好环境。

刘清越[4](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张斯琴[5](2018)在《要素集聚、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典型性事实之一,而城市化则是空间集聚的一个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对地区增长的带动作用日渐凸显,不仅为大量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提供了充足的市场、完备的基础设施与发展环境。就其本质而言,城市化是生产要素的集聚过程,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城市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要素集聚效应。城市化包含土地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产业与经济城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等几个层面,无一不以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直至集聚为内容,以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全面向城市聚集为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主要依靠的是以增加要素投入驱动的外延式扩张,往往片面强调“土地城市化”的重要性,将城市化简单化为人口增加、行政区变更、城市土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忽略了其经济内涵。目前我国城市的集聚水平仍然普遍较低,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而言城市化水平尚显滞后,传统城市增长模式正日益受到资源、环境及要素供给的约束,同时面临着要素单向流动趋势固化、大城市“城市病”凸显、中小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弱、城市效率偏低等问题。国家提出的“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展规划,这虽然有利于缓解大中城市的人口压力,但全力发展小城镇不仅存在高昂的建设成本,还要面临小城镇经济水平和产业发展吸纳要素能力不足以及不利大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发挥等问题。解决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空间矛盾,其根本在于推动城市由外延式、速度型增长向内涵式、效率型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各级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和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我国人口众多、领土广阔,实现城市的效率型增长离不开政府公共支出政策的有力保障。公共支出是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调控手段,运用公共支出对城市的要素集聚程度与方向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发展,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成功经验,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管理的普遍实践。尽管我国各级政府通过公共支出干预经济的程度较深,然而公共支出效率却比较低,不同规模城市在公共支出的范围、公共品的供给能力以及满足居民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亟需实现公共支出效益的提升及支出结构的优化。本文围绕提升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及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促进城市的效率型增长为主线展开研究,探讨生产要素集聚的内涵及其效应;分析生产要素集聚和公共支出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理;并以环渤海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以及公共支出对于城市经济效率和要素集聚效应的影响规律;基于研究发现与结论,提出城市间实现协同共赢的效率型增长的对策建议。研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以便更好衡量公共支出和生产要素集聚的空间关联效应和溢出性影响。环渤海地区是全国第三大增长极,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是承接全国经济由东向西扩展、由南向北推进的重要纽带。同时,环渤海地处东北亚中心,具有对外开放、辐射亚太的重要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京津冀一体化和建设京津冀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以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为依托,国家发改委已经下发了《环渤海地区发展纲要》,并明确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鲁、晋、蒙两市四省一区。由于该地区地域范围广阔,区域内各城市间生产要素集聚状况、城市效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距,存在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这使得环渤海协同发展问题更为复杂、实现困难更大。另一方面,由于环渤海地区特殊的政治地缘因素,公共支出对区内城市发展和要素集聚的干预程度更深。关于环渤海地区提升公共支出作用下的要素集聚效应和实现城市效率型增长的研究对于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学界对于环渤海地区要素集聚、城市效率以及地区协同发展的研究还不常见。本文基于环渤海地区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上述典型性原因,选取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论文的主要结构安排如下: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对于生产要素集聚等概念内涵予以界定,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论文推导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因素,分析要素流动规律、要素集聚的动力机制及其集聚效应等。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区域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地区要素种类和丰裕程度不尽相同,也体现在地区间要素产出效率的差别,二者是生产要素在区域间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是要素集聚的前提,基于要素禀赋区域差异的要素价格的区位差是生产要素流动的根本原因。生产要素在追求报酬最大化的内生动力下向要素回报率更高的地区流动以至集聚。生产要素集聚是生产要素在自然、市场和制度三种动力机制影响下的空间集中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充分流动并超越地域边界协调合作实现要素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在影响机理分析部分,本文基于创新溢出模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博弈论及纳什均衡方法,依次分析生产要素集聚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理,以及公共支出对要素集聚效应和城市效率的影响机理。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有助于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全域的经济增长,但是也可能导致因外围区要素和福利的双重流失而产生地区间发展不平等的加大。政府公共支出具有增长效应和引致生产要素流动效应,对市场力有方向性的调整作用。在促进外围区居民的福利改进、实现中心和外围区域协调发展等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自动实现的政策目标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支出等行政性手段予以调节。城市间采取市场分割或是区域竞争的方式对促进外围区发展并无益处,相反地,通过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有助于减少区际交易成本,促进全区域的整体可持续增长与福利改进。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各城市效率水平,并对该地区城市经济效率的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轨迹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环渤海区域生产要素集聚指数进行测算,刻画各城市生产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状况和动态发展过程。从其动力来源看,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城市效率提升起主要作用;不同城市间效率差异较大,但总体呈现“空间趋同俱乐部”现象,空间临近城市的经济效率往往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城市效率发展存在较明显的极化趋势。另一方面,环渤海城市间生产要素集聚水平差异很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且要素向少数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日渐明显。本文通过Moran’I检验证明了生产要素集聚和公共支出问题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研究方法,基于环渤海四省二市一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就公共支出和生产要素集聚对于城市效率的作用及对相邻城市间的溢出性影响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不同生产要素集聚对城市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论与对策部分,以实现集聚中心地和外围区城市协同共赢的效率型增长为落脚点,基于研究发现与结论,提出城市提升经济效率和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产要素集聚机制和异质性集聚效应本文重点分析了普通劳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科技创新四种生产要素集聚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生产要素对城市效率的集聚效应,而且表明不同要素集聚效应具有异质性的影响。其中资本的集聚效应为负,即资本集聚度的增加反而会限制城市经济效率提升。这表明资本密集型发展的红利正在消退,通过资本积累、投资扩张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区域发展的动力及其重点亟需转变;从而从要素集聚的角度实证证明了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同时也指明了经济转型的方向——从回归结果来看,普通劳动、人力资本和科技要素对城市经济效率的集聚效应均显着为正,三类生产要素的集聚不仅促进集聚当地的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也会对周边城市经济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这表明“人口红利”和“创新驱动”因素仍有望为城市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除了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外,还应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技术在地区间的扩散,让更广泛的地区从创新中受惠。(2)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时空惯性”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路径依赖,城市自身及其周边城市的前期效率水平均会影响到城市现有效率。其中,以前一种影响为主,意味着城市的历史效率水平会对当期效率产生循环累积的影响。城市间的效率溢出则更多体现为负向关系,极化效应仍是影响区域经济效率的主导力量,大城市更多地吸纳了周边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但是对后者的辐射带动作用却不足。(3)公共支出有助于促进全域经济效率的提升公共支出对当地效率形成“弱化效应”,但是在地区间则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总体表现出对全域效率增长的显着促进作用。从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公共支出可能因对私人部门的“挤出”,而对本地经济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由于挤出效应和本地经济效率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生产要素更多地流向周边其他地区,并促进要素流入地的效率提升。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结果来看,公共支出的地区间正向溢出效应明显地大于其对本地市场的弱化效应,因而使公共支出对全域总体效率增长体现为正向效应。因此,公共支出政策的重点应该突破地方主义观念,更多从全域利益着眼布局,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4)公共支出对于增进知识型要素集聚效应作用显着公共支出对于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效应的影响不尽相同。公共支出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等知识型要素集聚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无助于增进资本集聚效应。该研究结论说明,应着力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消除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尤其要促进知识型要素的流动及其集聚效应的更好发挥。各城市间应增强互动、加强协作、共享信息,在更大的空间格局中寻求更有效的要素配置模式,实现协同共赢发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围绕如何提升公共支出作用下的要素集聚效应和城市效率,本文着重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要素集聚环境,尤其注重加强城市自有人力和科技要素培育;基于各城市的要素禀赋优势,推进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协作;打破市场分割,推进城市间合作,促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公共支出政策的调节重点应该更多从全域利益出发布局,着力培育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环境和要素基础,促进集聚中心地和外围区城市协同共赢的效率型增长。

周晓瑾[6](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常文相[7](2017)在《地位、观念、角色 ——社会变迁中的明代商人》文中研究说明考察明代中国历史演进变迁,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商品经济日渐活跃,商业关系逐步扩展,商人的地位角色也愈显突出。明代君臣能够将商人视为社会组成的必要人群加以平等看待,肯定正当商业活动对于增益国计、促进民生的积极功用,且顾念商人的利益诉求与辛劳疾苦,确立相关制度法规,改善各种征榷管理,保障商业活动有序进行。同时他们站在重视农业生产及维护社会稳定的立场,惩治游食,杜防通番,所行路引、海禁等一些措施虽起到约束商人、限制商业的实际效果,但并不以“抑商”为根本目的。因此明代国家的商业政策总体趋向承认许可而非阻碍排斥,明中后期对商人压榨掠夺的加剧实则出自皇权滥用,且遭到朝野一致批评抵制。关于商税征收,明代士大夫虽多有缓解农困、补给农赋的考虑,然他们大都重申设关置市以稽奸除暴、控遏垄断的古意,在满足国用情况下,榷商不被当作政务必需。这些士大夫指出商业切关民生,商民又和国家一体同系,主张常怀恩惠之心,宽商恤民。他们由此反对病商苛政,建议强化监管,以收官商互济共利之效。有些士大夫还鉴于国家财政对商税需求增加的社会现实,一并把传统“讥而不征”的榷税观点转化为“通商裕国”等因应时需的解释,阐发了诸如“厚农资商”、“农商交重”、“工商皆本”等透射时代特色的理念。尽管明代商税始终未在全国岁入中占据重心位置,当时官员要接受市场经济之商品货币化榷税模式亦须作出更大调整,不过从他们有关国家、商人、农民三方关系的思考中,已能说明商业在帝制框架下尚有充分的发展潜力。在明代涉商案件的诉讼审判中,商人和其他庶民群体一样,拥有同等的法权地位。地方官员体念商民生计艰难,严厉惩办劫诈盘剥商贾、铺行的盗徒胥吏,并加强缉查走私匿税等不法行径。这些官员于坚持司法公正的同时,亦能参酌商业契约惯例,注意妥善处置当事各方利益关系,终使判决结果兼顾法理人情。这样,彼时商人经由法律途径,得以表达诉求,伸张权利,并未因身份职业而遭致区别对待。此外,明代商人同样能够获取与其他民众均等的机会参加科考,也可上书言事,捐赀进学。且明中后期朝廷还在两淮、两浙盐运司专设“商籍”,以解决商人子弟因户籍所限不能异地入学应考的困难,显露出对盐商的一些优待。明代国家出自对商人财力的需求和商品市场的依赖,在经济利益配置上与商人结成了一种互利合作关系。明代盐法开中由政府管控主导,采用招募方式实施,商人不仅可从中赚取盐利实惠,且发挥了固边足国的有益作用。为保证官商合作顺利推进,明政府打击势豪侵占,规范盐政秩序,并因势利导变通策略。明中叶后的盐法改革意在运用经济规则和手段协调盐商内部及官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当时士大夫也多方建言,力求赈恤商灶,广施招徕,以继续深化合作。明代的官商合作还体现在茶法运行及国家为备边、佐军、赈饥、营造而采取的召商买办方面,此间专制政权的操纵苛敛虽无法避免,但考量开中各法的制定和变革本意,其实仍是建立在双方相需互存之上。明代士大夫不仅能够认可商业治生养家、会通资用的价值功能,且还有人阐明异业同道、义利协和之理,赋予商人事业以更为合理的存在意义。他们大体倾向从社会“公义”维度出发,益加正视兼具财富与德行优势的商人于公共层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尤为看重其度支理财的专长。明中叶以降,士商双向交流频繁,融合趋势明显,儒贾相得家族亦较多涌现。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开放性和自由度的逐渐增强,又向商人提出了以儒家学说为本、按儒家义理行事的更高要求。士商两阶层因而在价值取向上可接近共通一致,彼此互动关系得以持续深入。同时一些士大夫对社会商业化风潮的不良后果保有清醒认识和警惕心态,显示出期待以传统文化信条规范商人行为的努力。士商融合的社会情势为商业开展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客观环境,明人往往根据个人条件及家庭需要妥当作出职业取舍,并就中体会到儒贾兼济方式对维系与扶助家族生存发展的积极意涵。明代很多商人不光在贸迁货居间展布才能,亦于商业活动内外对以孝悌、诚信、仁德、礼义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观和义利观表现出遵奉认同,甚且通融看待儒贾关系转化,提出以儒饰贾或贾不负儒。当时还有商人能够会通儒术贾道,着意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又通过赈灾济困、董理营建、顾问建白、居间任使等形式主动参与地方和国家事务,展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与现实关怀。他们进而与士绅阶层一道在民间社会扩大影响,肩负起更多公共职能,越来越成为国家仰赖依需的一种群体力量,由此也预示了明代中国社会权力在保持帝制框架下渐次向“绅商”共同支配体系演进的可能前景。基于以上论析,可以认为明代商人、商业作为帝制体系的内在组成要素,被国家社会既有体制所广泛吸纳包容,两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性。当时商人、商业的发展没有消解国家权力,瓦解社会结构,而是在更大范围继续支撑着帝制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明代商品经济繁荣与帝制体系强固并行,双方磨合为一基本洽和局面,达成一种互适共生的历史演进态势。

周敏宁[8](2016)在《中国家电产品造型研究(1949~1979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中国家电产品造型设计的时间段为1949年1979年,处于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计划型经济体制下工业生产相对封闭时期。家电产品是中国早期众多工业产品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它的发展历程蕴含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生产、国家经济制度的变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思潮转变等多种因素。本文研究时间避开80年代后改革开放全线引进国外生产流水线对本土因素的影响,更好地反映中国工业发展模式下家用电器的一个本土化改造、设计、生产进程,指出周边工业产业对家电产品造型形成的影响,社会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对家电产品造型演变的促进和制约。本文基于中国家用电器发展的纵向历史发展历程、同时期世界家电产业发展的横向对比,集中选取电娱类家电、电动类家电、照明家电等出现较早、产量较大、受科技要素、工艺条件、相关支持产业、生产企业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影响较大的家电品种来分析中国民用家电造型产生原因及演变轨迹。在对中国各家电产品主产区现存大量家电产品进行实物考察,获得大量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造型来源、科技应用、工艺材料,风格款式成因给出时代性、工艺性、体制方面的影响因素,从产品造型演变上归纳了中国家电的主要发展线索:“以商兼工”仿造,进口零件组装、装配性生产、整机国产化,自有风格直至改革开放后引入国外生产线从而本土家电产品设计总线的断裂,分析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并梳理中国建国30年家电产业脉络。论文从家电产品起源着手,通过对不同生产商生产设计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展开研究,结合与国外同类家电产品对比,以收音机、电视机、电扇和电灯等主要家电为例,对中国民用家电造型的演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展现了中国民用家电“两条主线”—“由外向内”模仿国外家电产品进而本土化自制、“自上而下”通过大联合设计、“卫星厂”模式向全国普及家电产品造型,结合多种内外时代影响、经济消费局限“折衷”下的多样化家电产品造型表现形态。

赵建宇[9](2015)在《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改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的国情,造成了我国能源需求必然增长的结果。于此同时,能源的环境约束,也随着全球能源安全以及我国内部资源保障能力的限制日趋强化。辽宁省是工业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自给能力严重不足,能源瓶颈问题逐渐凸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省的经济结构以及增长方式不合理。为了使资源能够支撑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对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能降耗,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政府的合理干预以及市场机制调节两方面入手。政府进行合理干预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进行节能监察。节能监察使节能法律制度逐步得以落实,节能监察使违法用能行为开始得到遏制,节能监察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依据,节能监察为完成节能约束性指标提供保障。本文以辽宁省监察中心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于辽宁省节能监察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存在节能监察覆盖范围不足、节能监察流于形式、节能监察整改后无反馈等一系列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法律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节能法律规章不够细化,缺乏可执行性;节能考核技术标准滞后,不健全;节能监察队伍建设不健全;节能主管部门职能交叉重复;缺乏对于地方行政主官在节能指标方面的考核;节能检测设备落后、节能监察人员知识储备滞后等是造成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问题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通过运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借鉴相关先进经验,提出了辽宁省节能监察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对于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完善节能监察工作的对策。

刘慧[10](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二、适用人才撑起辽阳冶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用人才撑起辽阳冶金(论文提纲范文)

(1)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钢包加揭盖产品
        2.1.2 工业品营销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STP理论
        2.2.2 4P理论
        2.2.3 PEST分析
        2.2.4 SWOT分析
第3章 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营销环境和现状分析
    3.1 DS公司概况
    3.2 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3.2.1 外部环境分析
        3.2.2 内部环境分析
    3.3 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营销现状
        3.3.1 市场细分
        3.3.2 目标市场
        3.3.3 市场定位
第4章 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营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在营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产品竞争力有限
        4.1.2 产品定价偏高
        4.1.3 营销渠道局限
        4.1.4 关系营销不到位
    4.2 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营销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市场调研不深入
        4.2.2 定价设计简单
        4.2.3 营销人才匮乏
        4.2.4 客户关系维护不够
第5章 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营销策略改进措施
    5.1 全面质量营销
        5.1.1 采取差异化营销方式
        5.1.2 加强产品技术研发
    5.2 灵活定价策略
        5.2.1 差别化定价
        5.2.2 灵活产品报价
    5.3 改善销售渠道
        5.3.1 加强产品直销
        5.3.2 发展合作企业
    5.4 加强关系营销
        5.4.1 建立与目标客户的紧密联系
        5.4.2 建立客户管理系统
    5.5 强化产品推广
        5.5.1 人员推销策略
        5.5.2 营业推广策略
    5.6 加强营销人才队伍建设
        5.6.1 完善营销绩效考核制度
        5.6.2 合理配置岗位人员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下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分析与综合研究方法
        3.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民营经济概述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3.不同所有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不同
    (二)民营经济相关理论阐释
        1.民营经济的含义
        2.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3.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
    (三)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对民营经济的指导意义
        1.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2.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3.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二、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1.民营经济成为市场的主体力量
        2.民营经济对税收的贡献日益增强
        3.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僵化
        2.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
        3.科学技术力量薄弱
    (三)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根深蒂固
        2.市场和融资领域不完善
        3.科技水平低与人才流失互为因果
三、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下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方向的体制改革
        2.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服务
        3.发展新型产业
    (二)优化营商环境
        1.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实质性服务
        2.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3.破解融资难融资贵
    (三)大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1.培育引进高素质劳动者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产学研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脉络与文献综述
        1.2.1 研究脉络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预期创新
第2章 民粹主义的理论解读
    2.1 民粹主义的概念测量与类型学划分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测量指标
        2.1.2 民粹主义的类型学划分
    2.2 民粹主义的滋生土壤
        2.2.1 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危机
        2.2.2 后发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的产物
    2.3 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2.3.1 中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迹象
        2.3.2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浇灌
    2.4 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回答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考察
        2.4.2 恩格斯与特卡乔夫的论战
        2.4.3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2.4.4 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的批判
        2.4.5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解答
第3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背景与演绎样态
    3.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背景
        3.1.1 政治参与觉醒中民众责任备受关注
        3.1.2 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
        3.1.3 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
        3.1.4 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
    3.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绎历程
        3.2.1 基于演绎载体变迁的阶段划分
        3.2.2 网络民粹事件典型案例评析
第4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诱发要素与时代表征
    4.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诱发要素
        4.1.1 社会矛盾的深度浇灌
        4.1.2 社会焦虑的持续诱发
    4.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时代表征
        4.2.1 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
        4.2.2 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
        4.2.3 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
第5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5.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正面价值
        5.1.1 关注弱势群体
        5.1.2 强化网络监督
        5.1.3 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5.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危害
        5.2.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构社会精英权威
        5.2.2 助长暴戾之气,背离社会理性平和发展方向
        5.2.3 加剧阶层对立,诱发社会分裂
        5.2.4 混淆视听,干扰共享发展大局
第6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可鉴经验与疏导原则
    6.1 国外疏导与消解民粹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
        6.1.1 苏俄:以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
        6.1.2 拉美: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
        6.1.3 中东欧:能抵御危机的低质民主体制
    6.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原则
        6.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6.2.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6.2.3 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
第7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策略
    7.1 推进公民教育,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
        7.1.1 塑造负责而又积极的公民
        7.1.2 公民理性平和心态的形塑
        7.1.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7.2 聚焦社会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7.2.1 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
        7.2.2 着力解决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
        7.2.3 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7.3 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7.3.1 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理念的误导
        7.3.2 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方式的干扰
        7.3.3 夯实共享发展的秩序之基,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非理性倾向的侵蚀
    7.4 强化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4.1 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
        7.4.2 实现网络治理的规范化
        7.4.3 提升网络治理的实效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概念界定
    1.6 既有研究综述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1.6.4 既有研究不足
    1.7 研究方法
    1.8 创新点
    1.9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2.1.1 皇家工官制度
        2.1.2 民间匠籍制度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3.5 小结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4 小结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5.2.1 项目协调
        5.2.2 许可申请
        5.2.3 施工监督
        5.2.4 安全鉴定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5.3.1 收费标准
        5.3.2 工作流程
        5.3.3 工程文件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5.4.1 学术团体
        5.4.2 同业公会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6.1.1 阶段性的发展
        6.1.2 多方面的转变
        6.1.3 进程中的不足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6.3 研究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要素集聚、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4.1 异质性要素集聚效应辨识了城市效率增长的动力来源
        1.4.2 在城市效率分析框架中加入公共支出变量
        1.4.3 拓展了空间维度的要素集聚与公共支出溢出性影响分析
        1.4.4 极化效应仍是影响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其范围
        2.1.1 生产要素的内涵
        2.1.2 生产要素的范围
        2.1.3 经济学理论中的生产要素观
    2.2 生产要素集聚的涵义与特征
        2.2.1 集聚的涵义
        2.2.2 生产要素集聚的涵义
        2.2.3 生产要素的集聚特性
        2.2.4 集聚机制及其外部性
    2.3 生产要素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的关系
        2.3.1 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界定和相关研究
        2.3.2 集聚经济对城市的影响
        2.3.3 生产要素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的关系
    2.4 公共支出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2.4.1 公共支出的必要性
        2.4.2 公共支出的效率标准及影响
        2.4.3 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3 生产要素流动与集聚机制
    3.1 生产要素流动
        3.1.1 生产要素禀赋的区域差异
        3.1.2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与流动
        3.1.3 生产要素流动的经济效应
    3.2 生产要素集聚的动力机制
        3.2.1 自然因素
        3.2.2 市场机制
        3.2.3 制度环境
    3.3 生产要素集聚的时空演进特征
        3.3.1 生产要素集聚效应的来源
        3.3.2 城市要素集聚的阶段
        3.3.3 全球化下要素集聚的不平等格局
    3.4 本章小结
4 生产要素集聚与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机理
    4.1 基本假设与短期均衡
        4.1.1 基本假设
        4.1.2 消费者均衡
        4.1.3 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和相对市场规模
    4.2 生产要素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
        4.2.1 要素集聚的增长效应
        4.2.2 要素集聚的福利效应
        4.2.3 生产要素集聚的“红利”与“陷阱”
    4.3 公共支出的影响
        4.3.1 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4.3.2 公共支出对要素集聚的作用
        4.3.3 城市竞争与公共支出的空间溢出性
    4.4 理论假说
    4.5 本章小结
5 环渤海城市经济效率和生产要素集聚测算
    5.1 环渤海经济发展及城市概况
        5.1.1 环渤海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
        5.1.2 环渤海协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5.2 环渤海城市经济效率测算
        5.2.1 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方法
        5.2.2 Malmquist指数法下效率的分解
        5.2.3 城市经济效率测算的变量选取
        5.2.4 环渤海地区经济效率整体评价
    5.3 环渤海城市经济效率时空分布特征
        5.3.1 城市经济效率空间分布及其演变
        5.3.2 副省级以上城市经济效率比较
        5.3.3 部分城市经济效率较低的原因
    5.4 环渤海城市生产要素集聚现状
        5.4.1 主成分分析方法
        5.4.2 环渤海生产要素集聚指数
        5.4.3 环渤海城市生产要素集聚水平
    5.5 本章小结
6 生产要素集聚、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环渤海城市经济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6.1.1 莫兰指数
        6.1.2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1.3 莫兰指数结果分析
    6.2 模型与变量说明
        6.2.1 模型设定
        6.2.2 变量选取说明
    6.3 生产要素集聚和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
        6.3.1 基本回归
        6.3.2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6.4 公共支出对生产要素集聚效应的影响
        6.4.1 公共支出对集聚效应的影响
        6.4.2 公共支出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6.5 城市经济效率增长的时空惯性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发现与结论
        7.1.1 生产要素集聚机制和异质性集聚效应
        7.1.2 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时空惯性”式增长路径
        7.1.3 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和要素集聚效应的不同影响
    7.2 对策建议
        7.2.1 完善要素集聚环境
        7.2.2 增强区域自有知识型要素培育能力
        7.2.3 以产业协作促进城市间协同发展
        7.2.4 强化城市群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7.2.5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地位、观念、角色 ——社会变迁中的明代商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相关研究
    三 研究意义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明代的商业政策
    一 明太祖的商业政策及对商人的态度
        (一)基于“重农”视角的“禁末”心态
        (二)建立商业贸易制度法规
        (三)实施“禁海”的本意
    二 永乐到万历中期的商业管理和商税征收
        (一)永乐至宣德时期
        (二)正统至正德时期
        (三)嘉靖至万历中期
    三 明中后期皇权滥用对商人的侵剥及朝臣的恤商建言
        (一)广派税使
        (二)强佥商役
        (三)苛征官木
    小结
第二章 明代士大夫对商税征收的认识
    一 对关市征商的基本看法
        (一)阐释关市缘起及其社会职能
        (二)提倡商民一体同视
        (三)批评病商弊政
    二 加强榷政监管及施惠商民的言行
        (一)强化监管
        (二)惠恤商民
    三 对商税价值功用、征缴方式及农商关系的新思考
    小结
第三章 明代商人的法权地位
    一 法律规范下的商人权利地位
        (一)服饰规定与路引制度中的“抑商”含义
        (二)法律典章对商业行为的规范及商人权益的保护
        (三)科举应试中“商籍”的确立
    二 商事诉讼中商人的法权地位
        (一)以苏州工商业碑刻为例
        (二)以《盟水斋存牍》为例
    小结
第四章 明代国家同商人的合作
    一 盐法运行中的官商合作
        (一)开中法确立的官商合作架构
        (二)“叶淇变法”对官商合作方式的适应性调整
        (三)盐法改革对商人内部及官商利益关系的平衡
        (四)士大夫对盐政运行中官商合作的认识
    二 茶法运行中的官商合作
        (一)茶法运行概况
        (二)朝臣对茶法运行中官商合作的建议
    三 其他方面的官商合作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士商关系
    一 士大夫对经商治生的价值肯定
        (一)认可商人职业的社会功用
        (二)承认士人治生之需
    二 基于义利之辨士大夫对士商关系的评价
        (一)阐发义利相通理念
        (二)“公义”维度下的商人道德事功评判
        (三)对商人理财经世才能的赞许
    三 士商融合的表现及内涵
        (一)士商阶层的双向互动
        (二)士大夫家族的从商经历
        (三)士商融合的内涵
    小结
第六章 明代商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角色
    一 儒贾择业中的现实考量
        (一)着眼于生活境遇和个人资质的儒贾取舍
        (二)儒贾相济的积极意涵
    二 对儒贾关系的理解
        (一)期以儒显
        (二)认同儒家价值理念
        (三)勉为儒贾、廉贾
    三 经营处世的品行才具
        (一)孝悌行义
        (二)笃实诚信
        (三)德才兼备
        (四)对儒术、贾道的会通与实践
    四 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
        (一)赈济捐施
        (二)御患抗倭与议策盐政
        (三)参与地方及国家庶务
    小结
结论
    一 明代商人、商业与帝制体系基本关系
    二 明代士大夫对商人、商业的评议及士商关系面貌
    三 明代商人的价值认同与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中国家电产品造型研究(1949~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的综述
        1.2.1 国内对 1949-1979 年家电产品的研究
        1.2.2 国外对中国 1949-1979 年家电产品的研究
        1.2.3 当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时间的界定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和时间的界定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国家电工业发展基本脉络
    2.1 中国家电工业产生背景
        2.1.1 电器科技发展背景
        2.1.2 中国家电工业产生
        2.1.3 解放前中国家电企业发展概况
    2.2 建国初期家电企业国有化进程(1949-1957)
        2.2.1 完成电器工厂国营接管
        2.2.2 军工厂式家电生产制
        2.2.3 扶持带动电器周边产业
    2.3 大跃进时期的发展与制约并存(1958-1965)
        2.3.1“大跃进”时期工业发展概况
        2.3.2 浮夸风下的家电生产概况
    2.4 文革时期—曲折前进(1966-1976)
        2.4.1 政治运动带动收音机普及
        2.4.2 文革运动对家电产能的影响
        2.4.3 工业生产管理权改革下放
    2.5 经济恢复时期(1977-1979)
        2.5.1 引进技术对家电产能的推动
        2.5.2 引进技术对本土产业链的冲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49-1979 年主要家电产品类型及发展
    3.1 电娱类家电—收音机
        3.1.1 解放前收音机发展概况
        3.1.2 新中国建国后收音机工业阶段性发展
        3.1.3 中西收音机造型比较分析
        3.1.4 收音机界面演变特征分析
        3.1.5 收音机外型结构演变轨迹
    3.2 电娱类家电—电视机
        3.2.1 电视机发展概述
        3.2.2 建国后电视机工业阶段性发展
        3.2.3 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及造型分析
        3.2.4 电视机发展对比分析(以中日为例)
    3.3 电动类家电—电扇
        3.3.1 电扇发展概述
        3.3.2 电扇结构演变成因分析
        3.3.3 我国电扇的发展及造型分析
    3.4 其他家电产品
        3.4.1 照明类家电—电灯、手电筒
        3.4.2 制冷类家电—电冰箱、空调
        3.4.3 清洁类家电—洗衣机
        3.4.4 整容类家电—电吹风、电熨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49-1979 年家电产品造型演变特征及路径
    4.1 时代因素下家电产品造型风格演变
        4.1.1 由舶来品走向国货
        4.1.2 由奢侈品走向日用品
        4.1.3 由公众家电走向居室家电
    4.2 工艺技术发展下家电产品外观造型演变
        4.2.1 材料处理由简单转向复杂
        4.2.2 由半手工制造转向工业化生产
        4.2.3 构造由简单转向集约化
        4.2.4 功能界面由粗放转向精密
    4.3 社会体制下家电产品造型演变
        4.3.1 消费水平局限下家电造型简化
        4.3.2 计划经济下家电造型趋同
        4.3.3“宣传阵地”转向婚俗用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49-1979 年家电造型式样成因及特征
    5.1 中西造物意识融合
        5.1.1 记忆性“洋货”造型借用
        5.1.2 中式文化语境下造物“转译”
        5.1.3 中国传统工艺的糅合
    5.2 时代审美因素影响
        5.2.1 建国初期“革命性”装饰题材(1949-1957)
        5.2.2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与“赶超”(1958 -1961)
        5.2.3 文革时期“红色”装饰(1966-1976)
        5.2.4“工业美术”兴起
    5.3 不同生产商造物思想对比
        5.3.1 国营企业的“耐久”思想
        5.3.2 军工企业的“效用”思想
        5.3.3 民间组装的“奇思妙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家电产品造型设计存在问题及启示
    6.1 忽视家电产品造型背后的技术支撑
        6.1.1 战略性工业化思想缺失
        6.1.2 不匹配的原料支持与加工工艺
        6.1.3 低端产品需求导致的家电技术革新停滞
        6.1.4 企业技术人才结构与工业国家不匹配
    6.2 体制对家电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
        6.2.1“以产定销”对家电产销信息的割裂
        6.2.2 中国军工厂的体制封锁
        6.2.3 设计中的“等级表达”
        6.2.4 国家组织的“联合设计”之利弊
    6.3 对未来家电产品造型设计的启示
        6.3.1 未来家电产品造型趋于“大象无形”
        6.3.2 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与投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课题
附录二:国产家电国外原型机对比(部分)
附录三:国产电子管收音机定级的参考资料
附录四:主要国产电子管收音机一栏表
附录五:哈崇南手稿《一项最即(急)时的设计》

(9)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节能监察概念、特点和内容
        1.4.2 节能监察机构和对象
2 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现状分析
    2.1 辽宁省节能监察机构概况
    2.2 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现状
        2.2.1 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流程图
        2.2.2 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流程
    2.3 宁省节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2.3.1 节能监察覆盖范围不足
        2.3.2 节能监察流于形式
        2.3.3 节能监察整改后无反馈
    2.4 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4.1 节能监察法律体系不完善
        2.4.2 节能监察制度体系不健全
        2.4.3 节能监察技术体系相对薄弱
3 辽宁省节能监察标准化建设方案分析
    3.1 标准化相关理论
    3.2 先进经验借鉴
        3.2.1 辽宁省环境监察系统标准化建设先进经验
        3.2.2 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先进经验
    3.3 节能监察标准化建设方案
    3.4 辽宁省节能监察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可行性分析
        3.4.1 法律与制度层面可行性分析
        3.4.2 技术与资金投入层面可行性分析
4 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改进对策
    4.1 加强节能监察法律体系标准化建设
        4.1.1 建议修订完善地方政府规章
        4.1.2 规范自由裁量权,细化惩处细则
    4.2 加强节能监察制度体系标准化建设
        4.2.1 加强对于节能监察队伍建设
        4.2.2 构建节能监察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4.2.3 加强对于地方行政主官的节能指标考核力度
    4.3 加强节能监察技术体系标准化建设
        4.3.1 完善节能监察相关技术标准
        4.3.2 加强节能监察人员培训工作
        4.3.3 加强节能检测设备的投入、更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0)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力求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三、职业期待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第三节 小结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一、弘扬地学文化
        二、专业兴趣培养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附录4 图表目录
致谢

四、适用人才撑起辽阳冶金(论文参考文献)

  • [1]DS公司钢包加揭盖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郑佳佳. 扬州大学, 2020(05)
  • [2]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下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 唐小雯.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石立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4]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5]要素集聚、公共支出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D]. 张斯琴.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6]《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7]地位、观念、角色 ——社会变迁中的明代商人[D]. 常文相.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8]中国家电产品造型研究(1949~1979年)[D]. 周敏宁. 江南大学, 2016(04)
  • [9]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改进对策研究[D]. 赵建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10]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适用人才支持辽阳冶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