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儿沟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何鹏[1](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张守豪[2](2020)在《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海陆交界的滨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这里物能交换频繁,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聚居和文明交流的热点;同时也因其人地关系复杂,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海陆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而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加剧了滨海地区的生态敏感度。我国海岸线绵长多变,海岸类型丰富多样,各滨海地区的地域特征差异明显且各具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滨海观光旅游休闲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早期建设的滨海景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加之规划布局的缺陷,随着大量的游客涌入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休闲活动,还带来了诸如海洋垃圾增多、海水污染、海滩退化、滨海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对滨海地区的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现有的海洋公园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或再开发以及对一些新兴的滨海城市海洋公园的建设工作将会成为不久的将来景观设计的一个持续的热点领域。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海洋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来指导城市滨海公共空间的建设工作。本文选择了山东省内的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和日照市四座滨海城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滨海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曼哈顿BIG U防护性景观规划和罗安达湾滨海景观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研究法及对比分析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海岸线的不同类型及其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提炼滨海景观的设计要素及其设计手法。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之中,以研究成果指导设计,并通过设计验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通过分析青岛燕儿岛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水文条件等条件,运用弹性设计的理念,以整体协调性、生态性、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为原则,将公园划分为“一轴、六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分别对场地的道路交通、竖向、种植及建筑小品、服务设施、夜景灯光等各类专项进行设计,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景区。
李明[3](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级新区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国家政策实施、检验、革新的试验田。兰州新区作为西北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总体定位为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区。在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兰州新区中心转移、重心下移的战略调整,对推动甘肃人口集聚与城镇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具有示范意义。同时,乡村社区作为未来农村地区最小的行政单元,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集约乡村用地的重要策略。在兰州新区构建无缝衔接的乡村社区体系,既能优化村庄布局体系,又能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形成基层社区改革的双赢局面。本文在总结兰州新区乡村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兰州新区村庄特征及分类进行解析,梳理了影响村庄发展的评价因子和指标体系,最终明确了兰州新区村庄分类定级体系和乡村社区体系。总结提炼村庄体系和乡村社区体系的构建方法、管控策略,并对兰州新区乡村社区发展提出动态引导措施,提出了乡村社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模式。旨在对乡村社区定义、村庄撤并方案、乡村社区体系构建、社区化建设模式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最终总结新区乡村社区的体系构建模式,推而广之。
郭能[4](2019)在《旅游产业扶贫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罗田县燕儿谷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如何补齐农业农村这部分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是接下来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历史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战略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年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旅游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之一,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合理的旅游扶贫产业开发能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效益,在利用乡村各类资源的同时又能带动农户脱贫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符合全面振兴乡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旅游产业扶贫项目往往涉及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的参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风险。例如旅游产业扶贫项目持续性不佳;项目管理混乱、效益低下、过度开发;贫困户与旅游扶贫项目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以及项目开发中的市场、管理、政策、道德等诸多风险。且旅游产业扶贫多以大型综合项目的形式出现,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控制相关风险,真正发挥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效益,就应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着手,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精确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项目的稳定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以及项目风险管理三方面的研究入手,对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然后以具体的案例——罗田县燕儿谷旅游产业扶贫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将燕儿谷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和可能的风险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识别出了六大风险类别十六个风险因素,紧接着通过风险矩阵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在原始风险矩阵和Broda序值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燕儿谷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风险矩阵,对燕儿谷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得出各大风险的风险等级和重要性排序。依据对罗田县燕儿谷旅游产业扶贫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分析,发现在诸多风险中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是燕儿谷项目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政府和企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罗田县政府应该尽快健全当地旅游扶贫的投入管理体制;提高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同时加快当地旅游扶贫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步伐。燕儿谷公司则需要做好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定位,加快培育景区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完善景区内外部管理体制,降低管理风险等措施。同时燕儿谷项目还面临着政策风险、财务风险、道德风险和自然风险。在收益分配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动态监督机制保障各方利益,企业做好资金管控、拓宽融资渠道、深化农户与景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也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景区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合作组织的作用,参与到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最终目的。本文从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出发,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建议,希望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燕儿谷项目的风险概率和损失,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当地扶贫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也希望对国内其他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聂斌斌,蔡强国,张卓文,李国强,张文君[5](2011)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文中认为不同区域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差异较大。本文通过收集前人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数据,选取福建省长汀县、闽清县和陕西省陕北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0~20 cm表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进行了两类区域土壤表层有机质和全氮在自然恢复和人为恢复过程中变化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长汀县和闽清县的植被恢复初期,人为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较大,后期自然恢复影响更大;陕北地区植被恢复初期自然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改善好于人为恢复,之后二者差异不明显;福建省长汀县和闽清县在整个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累计增量和年平均增量都比陕北地区高。因此,建议福建省长汀县和闽清县应先进行人为植被恢复,然后进行自然恢复;而陕北地区应先进行自然恢复,再人为恢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这样可有效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加快植被恢复。
邵辉,高建恩,张元星,郝连安,王飞[6](2010)在《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流域坡地资源分析评价》文中提出针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紧张,坡地资源利用潜力巨大,土地利用评价研究薄弱问题,基于GIS软件,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燕沟流域DEM数据、坡度数据以及不同年代土地利用数据,对燕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坡地资源潜力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燕儿沟流域以旱地农田与草甸草地为主,经过1995~2000年大规模治理,陡坡(大于25°)农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缓坡上林草地向农地的转化,以及坝地梯田增加最为显着。但流域内陡坡农地和缓坡林草地的面积依然较大,坡地资源合理利用仍有一定潜力,需要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以发挥土地利用潜力。而作为一种快捷、直观的方法,运用GIS技术对黄土高原地区坡地资源的评价是可行的。
聂斌斌[7](2010)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以福建和陕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水土保持治理时间长、恢复难度大等原因,水利部在全国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工作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尚未形成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实践经验,说明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适宜条件、范围、治理措施、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关系、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鉴于此,该论文以红壤福建和黄土高原陕西为典型研究区,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数据和专题地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植被恢复土壤质量效益变化等数据资料,对福建和陕西二省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在治理面积比例关系和土壤质量效益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得到福建和陕西二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域的划分图。福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面积为5053 km2,占可开展生态修复对象的面积的13.3%,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4%;陕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面积为23911km2,占可开展生态修复对象的面积的24.3%,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9%。根据地理分区,结合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等现状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域的措施布局。并从区内和区间的区域差异探讨了福建和陕西的生态修复适宜区划和措施,分析了区内和区间的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丰富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地域区间上的差异研究,有利于根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域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和实施。(2)利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资料,分析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面积比例关系。福建选取21条典型小流域进行分析,表明人工治理面积与生态自然修复面积的比例约为4:1,与福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域分布范围有一定的差距,陕西通过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治理资料分析得出人工治理面积比例非常大,自然封禁治理面积比例很小,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县域几乎没有开展水土保持的封禁治理措施,因此,在福建和陕西都应加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施力度。另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福建生态修复面积所占比例要比陕西的高,生态修复治理面积变化趋势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域的研究划分有一定的吻合性,说明生态修复适宜性研究具有可参考性,对不同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区域规划提供指导依据。(3)分析了人工植被恢复和自然封禁在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N、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度等土壤质量效益变化规律。福建植被恢复初期人为恢复对土壤质量现状的改善要好于自然恢复,但中后期自然恢复明显要优于人为恢复。陕西在植被恢复初期,自然恢复土壤质量各指标的变化增量要比人为恢复相对要快,土壤质量指标年平均增量也是自然恢复的偏高;中后期土壤质量指标变化随年限变化自然恢复和人为恢复差异不明显。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福建土壤有机质、全N、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度等指标随年限变化的年均增量和增幅都比陕西的大。并从气候、凋落物、水土流失三方面分析了福建和陕西二省在土壤质量效益变化上的区域差异。从土壤质量的效益变化分析了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系及生态修复在福建和陕西二省区域差异,表明生态修复从长远看要好于人工恢复,福建生态修复效益优于陕西,生态修复能达到费省效宏的效果,优于同类条件下的人工治理方式,为指导人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借鉴。以上研究分别从福建和陕西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适宜性划分、分析了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面积比例关系、揭示了植被恢复过程人工植被恢复和自然封禁措施土壤质量的效益变化规律,继而比较了福建和陕西二省在这三方面的区域差异和原因分析。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适宜性、治理程度、治理效益等方面的有关研究内容,也为我们探讨不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人和生态修复的关系、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并且为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治理速度和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提供理论和指导意义。
杨光[8](2009)在《燕儿沟流域植被土壤水分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主要以植被的建设与恢复为目标,但植被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作指导,到目前为止,对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和决策过程没有统一的理解,对其目标、原则、模式、步骤和评价等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知识的指导。只强调技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植被恢复实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分是植物生长与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植被是影响土壤水分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为了给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植被的合理经营和今后植被的科学营造及开展植被建设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选择了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燕儿沟流域,从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植物的耗水特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分析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植被地上部生物量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植物群落的蒸腾作用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等,按照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结合农田、天然灌丛、人工灌丛、天然草地、退耕荒坡等土地利用类型,采用土钻法,测定研究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规律,按照植被起源类型,分别人工灌丛,天然次生灌丛和天然草地植物群落进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测定;利用快速称重法测定典型植物的蒸腾强度及速率。在研究区各典型群落内设置样地。调查和计算分析流域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似植被及坡面形状条件下,土壤水分沿坡面向上逐渐降低,而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与土壤水分的坡面分布密切相关,天然植被的土壤水分梯度多为负,0—400cm土壤上层水分含量比下层高;各植被类型立地0—200cm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季节分布一致,但对照裸坡地整个生长季土壤水分呈波动变化,平均土壤含水量维持在12%左右的较高水平;草地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生物量和生产力在小流域空间内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各群落类型平均生物量白羊草>茭蒿>长芒草>铁杆蒿>猪毛蒿;各群落生产力平均值茭蒿>白羊草>长芒草>铁杆蒿>猪毛蒿。灌丛群落类型及其生物量和生产力在小流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生产力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植物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分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紧密相关,蒸腾速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受人为干扰程度密切相关,加强该地区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认为:为保证植被建设的可持续性,应合理选择植物类型,适度发展植被生产力,在不同植物需耗水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植被生产力与水分利用的结合研究,并从景观配置水平研究植被建设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同时认为,自然修复恢复的植被,最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的群落最为稳定。建议在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应以自然修复为主,辅以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地段的人工造林。强化退耕、禁牧和封山绿化,淡化人工造林,加强高位黄土坡地植被建设模式及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是面临的新问题。
徐中春,谢永生,王恒俊[9](2009)在《延安市城郊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文中提出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赵庄村为例,在分析2000—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依据谢高地等人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6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和撂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增加。总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32.92万元,变化率为1.86%。未利用土地、居住及建设用地、林地、灌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耕地、果园、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这8种服务功能类型呈减少趋势,只有娱乐文化类型在增加。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所采用价值系数缺乏弹性,估算价值可靠,系数适合当地情况。根据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点,应进行针对性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马玉红[10](2008)在《黄土区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该地区降水量低而多变、干旱与水土流失都十分突出。多种不利因素(如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和流失)的共同作用,严重制约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恢复植被不仅是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措施,更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燕儿沟流域、子午岭林场和南泥湾林场以及高原沟壑区的王东沟小流域为例,系统研究了植被类型以及地上凋落物输入量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周转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有显着差异。自然恢复的辽东栎群落SOC含量为29.5 g kg-1,其次为黄刺梅,狼牙刺群落11.6-21.3 g kg-1,铁杆蒿(+长芒草)群落为8.4-10.6 g kg-1。人工建造的刺槐林5.53-11.9 g kg-1,小叶杨12.8-18.4 g kg-1,沙棘群落为8.7 g kg-1,仁用杏为4.7 g kg-1,苹果园SOC含量3.4-3.9 g kg-1,退耕苜蓿为4.2 g kg-1,耕地3.3-4.8 g kg-1。自然恢复的灌丛群落和人工乔木群落可有效地改变坡面SOC含量与分布。土壤有机碳氮具有显着线性关系,而C/N比例和作用区间随着农田到林地的演变而变大。植被类型由农地变为天然林草地后,土壤碳氮积累速度加快,到该地区的顶级植被群落SOC与耕地相比提高6倍以上。与人工建造植被相比,天然恢复植被对土壤有机碳氮积累具有显着的优势:有机碳氮积累速度快;潜力大。2.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差异显着。人工恢复植被0-5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4.7-14.8 g kg-1之间,天然恢复植被在12.6-46 g kg-1之间。天然恢复植被与人工植被相比,5-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40 cm土层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着。总体上看,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随植被演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与人工建造植被相比,天然恢复植被对土壤有机碳氮积累具有显着的优势:有机碳氮积累速度快,潜力大,影响深;由耕地、草地、灌木到乔木的植被正向岩体对土壤剖面有机碳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在黄土丘陵地区,不同植被群落条件下的凋落物存在显着差异,天然草地、灌木、乔木凋落物积累量依次为5.3、12.1和32.4 t ha-1;但人工灌木和乔木林的凋落物积累量分别为6.7和11.4 t ha-1,分别是天然灌木和乔木的1/2和1/3。随着植被的恢复,天然植被凋落物的C/N高于人工植被(刺槐林除外)。与耕地SOC(4.67g kg-1)相比,天然灌木地SOC提高5.9倍,人工灌木地提高1.8倍;天然乔木提高8.0倍,而人工乔木仅提高4.0倍。凋落物积累量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达到0.8268以上,但20 cm以下线性相关关系不显着。凋落物积累量与0-10 cm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达到0.8926以上,与10-60 cm土层线性相关关系不显着。
二、燕儿沟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燕儿沟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城市滨海景观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
1.3.1 城市滨海景观的发展历程 |
1.3.2 城市滨海景观的研究进展 |
1.3.3 城市滨海景观发展理论 |
1.4 海洋主题公园概论 |
1.4.1 相关概念 |
1.4.2 城市滨海景观的特征 |
1.4.3 城市滨海景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6.3 对比分析研究法 |
1.6.4 实践验证研究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滨海景观实地调研及案例研究分析 |
2.1 山东省内沿海地区滨海景观实地调研分析 |
2.1.1 青岛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2 烟台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3 威海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4 日照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2 国外案例分析 |
2.2.1 曼哈顿BIG U防护性景观规划 |
2.2.2 罗安达湾滨海景观 |
2.3 总结 |
2.3.1 岸线的分类及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 |
2.3.2 滨海景观设计要素运用 |
2.3.3 滨海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
第3章 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3.1 基址概况 |
3.1.1 基址区位 |
3.1.2 基址立地条件及资源状况 |
3.1.3 基址气候条件概况 |
3.1.4 基址水文条件概况 |
3.1.5 基址交通分析 |
3.1.6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规划设计定位与原则 |
3.2.1 规划设计定位 |
3.2.2 规划设计原则 |
3.2.3 规划设计方案 |
3.3 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 |
3.3.1 总体布局 |
3.3.2 功能分区 |
3.3.3 道路交通 |
3.3.4 竖向设计 |
3.3.5 主要景点设计 |
3.3.6 种植规划设计 |
3.4 专项设计 |
3.4.1 景观建筑小品设计 |
3.4.2 服务设施设计 |
3.4.3 标识系统 |
3.4.4 夜景灯光设计 |
3.4.5 铺装设计 |
3.4.6 智慧景区建设 |
3.4.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起源 |
1.1.1 乡村振兴的时代需要 |
1.1.2 国家级新区的使命担当 |
1.1.3 兰州新区乡村发展瓶颈 |
1.1.4 乡村社区建设恰逢其时 |
1.1.5 乡村社区发展新态势 |
1.2 乡村社区内涵解析与界定 |
1.2.1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
1.2.2 村庄与社区的关系 |
1.3 国内外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
1.3.2 台湾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
1.3.3 大陆地区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兰州新区乡村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新区与乡村建设进展 |
2.1.1 乡村建设开始大步推进 |
2.1.2 乡村建设新困难 |
2.2 村镇空间布局与土地资源 |
2.2.1 村镇空间布局 |
2.2.2 村庄用地统计 |
2.3 人口空间分布 |
2.3.1 现状人口概况 |
2.3.2 人口空间分布 |
2.4 村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
2.4.1 整体经济发展 |
2.4.2 村庄经济发展 |
2.4.3 村镇产业体系 |
2.5 村庄设施基础 |
2.5.1 乡村基础设施 |
2.5.2 乡村公服设施 |
2.5.3 乡村交通设施 |
2.6 乡村社区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2.6.1 村庄无分类定级 |
2.6.2 村庄用地缺乏管控 |
2.6.3 乡村建设思路不明确 |
2.7 本章小结 |
3.兰州新区村庄特征与分类定级解析 |
3.1 新区村庄特征 |
3.1.1 新区建设的新要求 |
3.1.2 村镇空间分布特征 |
3.1.3 村庄用地特征 |
3.1.4 村庄人口特征 |
3.1.5 村庄劳动力转移特征 |
3.1.6 乡村与城市产业融合 |
3.1.7 乡村与城市道路交通衔接 |
3.2 村庄分类背景和依据 |
3.2.1 村庄分类的特殊背景 |
3.2.2 村庄分类依据 |
3.3 村庄分类方法 |
3.3.1 村庄分类影响因子 |
3.3.2 村庄分类评价方法 |
3.4 村庄分类与要求 |
3.4.1 村庄分类要求 |
3.4.2 新区村庄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兰州新区村庄分类引导 |
4.1 村庄撤并思路 |
4.1.1 村庄撤并方案 |
4.1.2 撤销村庄引导 |
4.1.3 保留村庄引导 |
4.2 保留村分类引导 |
4.2.1 村庄资源要素分类体系 |
4.2.2 村庄规模要素分类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5.乡村社区体系构建与土地管控研究 |
5.1 村庄分类定级的乡村社区体系构建方法 |
5.1.1 明确社区分类体系 |
5.1.2 乡村社区体系落实策略 |
5.1.3 村庄用地管控思路 |
5.1.4 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配置原则 |
5.2 乡村社区建设思路 |
5.2.1 特色化经营的乡村社区建设模式 |
5.2.2 乡村社区经营与治理 |
5.3 本章小结 |
6.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与管控方案 |
6.1 乡村社区体系构建 |
6.1.1 社区体系划分 |
6.1.2 乡村社区分类 |
6.1.3 社区治理模式建议 |
6.2 乡村社区建设模式 |
6.2.1 乡村社区建设模式选择 |
6.2.2 主题社区模式应用 |
6.2.3 代表性乡村社区整治 |
6.2.4 新区村庄整治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兰州新区乡村现状梳理 |
7.1.2 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 |
7.1.3 乡村社区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 |
7.4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获奖项目 |
附录 |
(4)旅游产业扶贫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罗田县燕儿谷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燕儿谷产业扶贫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燕儿谷产业扶贫项目背景 |
一、当地基本情况介绍 |
二、当地产业扶贫主要作法和成效 |
第二节 燕儿谷产业扶贫项目发展现状 |
一、公司简介 |
二、燕儿谷旅游资源介绍 |
三、燕儿谷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及措施 |
第二章 燕儿谷产业扶贫项目风险识别 |
第一节 旅游产业扶贫风险的特征 |
一、风险的多样性 |
二、风险的复杂性 |
三、风险的动态性 |
第二节 燕儿谷项目风险主体 |
一、政府角度 |
二、企业角度 |
三、农户角度 |
第三节 燕儿谷项目风险的识别 |
一、风险的成因 |
二、风险的类别 |
第三章 燕儿谷产业扶贫项目风险评估 |
第一节 风险矩阵法的选择及介绍 |
一、风险评估方法筛选 |
二、一般风险矩阵法的操作流程 |
第二节 燕儿谷旅游产业扶贫项目风险评估 |
一、风险集的确定 |
二、风险等级的确定 |
三、Borda序值的确定 |
四、风险矩阵的构建 |
五、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燕儿谷产业扶贫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
第一节 政府角度风险控制措施 |
一、保持政策稳定性降低政策风险 |
二、提高旅游扶贫相关部门办事效率 |
三、建立动态监督机制保障各方利益 |
四、加快培育旅游扶贫人力资本 |
第二节 企业角度风险控制措施 |
一、做好市场细分和定位降低市场风险 |
二、加快培育景区核心竞争力 |
三、完善景区内外部管理机制降低管理风险 |
四、严格管控资金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 |
五、深化农户与景区的利益联结机制 |
六、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降低自然风险 |
第三节 农户角度风险控制措施 |
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降低道德风险 |
二、积极参与景区发展 |
三、充分发挥基层合作组织的作用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福建省长汀县和闽清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
2.2 福建省长汀县和闽清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
2.3 陕西省陕北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
2.4 陕西省陕北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
2.5 福建省长汀县、闽清县和陕西省陕北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分析 |
3 讨论 |
3.1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趋势分析 |
3.2 福建省长汀县、闽清县和陕西省陕北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区域差异分析 |
4 结论 |
(7)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以福建和陕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修复有关概念 |
1.2.1.1 生态修复的由来 |
1.2.1.2 生态恢复的界定 |
1.2.1.3 生态恢复及其相关定义 |
1.2.2 国外生态修复研究概况 |
1.2.3 国内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1.2.3.1 生态恢复的有关研究 |
1.2.3.2 国内有关生态修复研讨会 |
1.3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综述 |
1.3.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研究 |
1.3.1.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 |
1.3.1.2 生态修复适宜区域研究 |
1.3.1.3 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
1.3.1.4 生态修复效益研究 |
1.3.2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福建省概况 |
2.1.1.1 地理地貌 |
2.1.1.2 气候水文 |
2.1.1.3 土壤植被 |
2.1.1.4 水土流失情况 |
2.1.2 陕西省概况 |
2.1.2.1 地理地貌 |
2.1.2.2 气候水文 |
2.1.2.3 土壤植被 |
2.1.2.4 水土流失情况 |
2.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4 数据来源 |
2.5 野外考察 |
第三章 福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 |
3.1 福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研究 |
3.1.1 福建地理分区 |
3.1.2 福建适宜于生态修复的土地类型 |
3.1.3 福建地形坡度 |
3.1.4 福建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象的确定 |
3.1.5 综合条件下适宜生态修复的区域 |
3.1.5.1 福建水土流失状况 |
3.1.5.2 福建人口分布状况 |
3.1.5.3 福建多年平均降雨量 |
3.1.5.4 综合条件下适宜生态修复区范围 |
3.1.6 生态修复适宜区域范围的确定 |
3.1.7 福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措施布局 |
3.2 福建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的关系研究 |
3.2.1 福建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的面积比例关系 |
3.2.2 福建植被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的土壤质量效益研究 |
3.2.2.1 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3.2.2.2 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全N的变化特征 |
3.2.2.3 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 |
3.2.2.4 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 |
4.1 陕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研究 |
4.1.1 地理分区 |
4.1.2 陕西适宜于生态修复的土地类型 |
4.1.3 地形坡度 |
4.1.4 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象的确定 |
4.1.5 综合条件下适宜生态修复的区域 |
4.1.5.1 水土流失状况 |
4.1.5.2 人口分布状况 |
4.1.5.3 多年平均降雨量 |
4.1.5.4 综合条件下适宜生态修复区范围 |
4.1.6 生态修复适宜区域范围的确定 |
4.1.7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措施布局 |
4.2 陕西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的关系研究 |
4.2.1 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的面积比例关系 |
4.2.2 植被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的土壤质量效益研究 |
4.2.2.1 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4.2.2.2 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全N的变化特征 |
4.2.2.3 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 |
4.2.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
5.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范围的区域差异 |
5.1.1 影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范围的地域差异 |
5.1.1.1 土地类型的区域差异 |
5.1.1.2 地形坡度的区域差异 |
5.1.1.3 水土流失强度区域差异 |
5.1.1.4 人口密度区域差异 |
5.1.1.5 年降雨量区域差异 |
5.1.2 区域差异分析 |
5.2 人工治理与自然封禁治理面积的比例关系差异 |
5.3 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新意之处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8)燕儿沟流域植被土壤水分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原生植被状况与植被建设目标 |
1.2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研究 |
1.2.1 土壤水分研究 |
1.2.2 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
1.2.3 植物蒸腾研究 |
1.2.4 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
1.3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理论与发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背景 |
2.1.1 植被建造实施与自然条件类型多样性不适应的问题 |
2.1.2 植被建设中的生态用水问题 |
2.1.3 黄土高原植被分布中微地貌、坡向等的非地带性问题 |
2.1.4 植被建设中的种质资源以及利用问题 |
2.2 研究内容 |
2.2.1 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 |
2.2.2 植被地上部生物量、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 |
2.2.3 植物群落的蒸腾作用 |
2.2.4 植物群落多样性 |
2.3 研究区概括 |
2.3.1 地理位置 |
2.3.2 地貌 |
2.3.3 气候 |
2.3.4 土壤及土地利用 |
2.3.5 植被 |
2.4 研究方法 |
2.4.1 土壤水分测定 |
2.4.2 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测定 |
2.4.3 植物蒸腾强度的测定 |
2.4.4 流域内群落植被类型及生物多样性调查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规律 |
3.1.1 不同利用方式下坡位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
3.1.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水分梯度 |
3.1.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季节变化 |
3.2 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生产力 |
3.2.1 草地群落地上部生物量和生产力 |
3.2.2 灌丛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
3.3 植物群落的蒸腾作用 |
3.3.1 主要植物种的蒸腾作用 |
3.3.2 水分条件对蒸腾强度的影响 |
3.3.3 植物群落的蒸腾耗水 |
3.4 小流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4.1 土壤水分在小流域内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 |
4.2 草地与灌丛群落其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
4.3 植物蒸腾强度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紧密相关。 |
4.4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人为干扰程度密切相关 |
4.5 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的途径及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延安市城郊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土地利用数据的获取 |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2.3 敏感性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赵庄村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 赵庄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总体特征 |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变化 |
3.3 生态服务敏感性分析 |
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1) 选择性保护耕地, 严格控制未利用土地增加。 |
(2) 加强果园、林草植被管护, 增加林地、灌草地。 |
(3) 实行“空心村”整治, 严禁侵占基本农田。 |
5 结 论 |
(10)黄土区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其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研究进展 |
1.2.3 凋落物对土壤性状和土壤有机碳影响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燕儿沟 |
2.1.2 南泥湾 |
2.1.3 子午岭 |
2.1.4 黄土高塬沟壑区长武王东沟 |
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1 流域内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2.2 流域内剖面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3 燕儿沟流域大坡面土壤样品的采集 |
2.3 凋落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3.1 燕儿沟、子午岭、南泥湾流域植被调查及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及制备 |
2.4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2.4.1 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 |
2.4.2 凋落物样品的分析测定 |
2.4.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概况 |
3.2.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
3.3.2 植被类型对坡面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
3.3.3 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剖面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概况 |
4.2.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
4.3.2 天然植被恢复过程中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
4.3.3 天然和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差异比较 |
4.3.4 天然与人工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剖面 C:N 比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黄土区人工与天然植被对凋落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点概况 |
5.2.2 凋落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
5.2.3 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植被恢复类型对地表凋落物积累量及其 C/N 比的影响 |
5.3.2 植被恢复类型对表层及剖面土壤有机碳、可溶性碳的影响 |
5.3.3 凋落物积累量对表层及剖面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碳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1 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2 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3 黄土区人工与天然植被对凋落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6.4 本研究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燕儿沟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2]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张守豪.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初探[D]. 李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旅游产业扶贫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罗田县燕儿谷项目为例[D]. 郭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J]. 聂斌斌,蔡强国,张卓文,李国强,张文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02)
- [6]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流域坡地资源分析评价[A]. 邵辉,高建恩,张元星,郝连安,王飞. 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 2010
- [7]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以福建和陕西为例[D]. 聂斌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8]燕儿沟流域植被土壤水分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杨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1)
- [9]延安市城郊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徐中春,谢永生,王恒俊.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3)
- [10]黄土区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马玉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