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科分类史的回顾与展望(综述)

茜草科分类史的回顾与展望(综述)

一、茜草科分类学史的回顾与展望(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龙[1](2018)在《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 Merr.et Metcalf.)是茜草科耳草属(Hedyotis Linn.)的一个植物种,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南部)、湖南等省区;性平、味甜、凉、无毒,具有止咳化痰、健脾消积、消积止血、疏风退热、润肺等功效,临床上用于肺痨咯血、治疗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发烧等症。目前,对剑叶耳草化学成分研究的比较少,仅分离得到少量的香豆素类、甾体类、三萜类、蒽醌类化合物。因此研究其化学成分,发现一些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将对更深层开发利用剑叶耳草的食疗保健产品、开发治疗药物及临床应用产生重要意义。本论文对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等现代色谱技术对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并利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及理化性质等鉴定化合物结构,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9-羟基-2,3-二甲氧基-1,4-蒽醌(2),1,6-二羟基-2-甲基-9,10-蒽醌(3),1,4-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4),10-羟基-2-羟甲基-1,4-蒽醌(5),5α-豆甾烷-3,6-二酮(6),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7),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8),齐墩果酸(9),乌苏酸(10),坡模酸(11),1,4,7-三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2),3α,19α-二羟基-12-烯-24,28-乌苏酸(13),2α,3β,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4),1,6-二羟基-2,5-二甲氧基-9,10-蒽醌(15)、胡萝卜苷(16)、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7)、3β,24-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8)、剑叶耳草苷A(19)、3β,19a,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其中化合物12,15,19为3个新的天然产物。采用MTT法测定剑叶耳草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水相)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肿瘤作用72 h的抑制率(%)和IC50值。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具有较好的活性,IC50分别为10.67和12.58μM,石油醚相活性较差(IC50值为30.65μM),故对乙酸乙酯相和水相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7、12、13、15、19进行了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7、12、13、15、19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Bcap37(乳腺癌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P388(小鼠白血病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13.71<IC50<50.21μM)。本论文对剑叶耳草的化学组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剑叶耳草资源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补充。

刘叶[2](2017)在《瘤枝五味子和育亨宾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对五味子属植物瘤枝五味子(Schisandra bicolor W.C.Cheng var tuberculata(Y.W.Law)Y.W.Law)果实及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对茜草科植物育亨宾(Pausinystalia yohimbe)树皮的生物碱类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三章对2005-2016年间所报道的从茜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综述。采用微孔树脂(MCI)、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正相硅胶及ODS等柱色谱分离手段对瘤枝五味子果实及藤茎、育亨宾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旋光等理化常数测定及UV、IR、HRESIMS、1D和2DNMR、ECD、X-ray单晶衍射等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与文献报道的光谱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最终,分别从瘤枝五味子果实、藤茎和育亨宾树皮中分离鉴定了 25,58和27个化合物,除去共有的成分,一共有106个化合物,其中36个为新化合物。以上化合物类型涵盖木脂素、三萜、生物碱、甾体、黄酮、倍半萜、脂肪酸及其它类型化合物。同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分别进行了神经保护、细胞毒性及免疫抑制作用筛选,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初步评估。一、瘤枝五味子果实及藤茎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植物分布广泛,药用价值高,可用于滋补,镇静,收敛,该科包括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在民间,五味子属植物多以果实入药,具有滋补强壮、收敛安神的功效,如中国药典收录的北五味子(S.chinensis)和华中五味子(S.sphnanthera)的果实;南五味子属植物多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如黑老虎(K.coccinea)和长梗南五味子(K.longipedunculata)等。瘤枝五味子(Schisandra bicolor C.Cheng var.tuberculata(Y.W.Law)Y.W.Law),是五味子属下的一个变种,木质藤本,主产于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等地。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五味子资源,并从中寻找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我们对产自湖南新宁的瘤枝五味子果实和藤茎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分别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及标准品对照等方法从果实中分离鉴定了 25个化合物,包括24个木脂素和1个倍半萜,其中13个木脂素为新化合物;从藤茎中分离鉴定了 58个化合物,包括12个新化合物。本实验测试了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成分LF-1~24,LS-1~17,LS-19~26,LS-29~33,LS-35~38和LS-40对CoCl2 H2O2及Aβ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大部分木脂素类成分均表现出显着的神经保护作用。在CoCl2损伤模型中化合物LF-10,LF-13~14,LF-21~22,LS-3~5,LS-7~8,LS-10,LS-12~13,LS-16,LS-25,LS-31,LS-36,LS-40;H2O2 损伤模型中化合物 LF-2,LF-4,LF-6,LF-8,LF-11~12,LF-16~17,LF-20~21,LS-1,LS-4,LS-6~9,LS-11,LS-19,LS-23~24,LS-31,LS-35~36,LS-40;和 Aβ25-35 损伤模型中化合物LF-3~4,LF-6~10,LF-12~17,LF-19,LF-21,LF-23,LS-1,LS-3~4,LS-7~8,LS-14,LS-16,LS-21,LS-23,LS-29,LS-31~32均可以提高细胞存活率15%以上。同时,在低浓度组3.2 nM浓度下,CoCl2损伤模型中化合物LF-3,LF-8,LF-9,LF-14~19,LS-2,LS-4~8,LS-23,LS-24,LS-26,LS-35~37,LS-40;H2O2 损伤模型中化合物LF-7,LF-8,LF-13,LF-17,LF-18,LS-4~9,LS-20,LS-23~25,LS-35,LS-37;和Aβ25-35 损伤模型中化合物 LF-2,LF-6,LF-7,LF-9~10,LF-12~19,LS-1~4,LS-7~9,LS-11,LS-14,LS-19,LS-21,LS-23~26,LS-29,LS-31~32,LS-40,与损伤组相比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此外,本实验还测试了从瘤枝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的6个三萜类成分LS-41~LS-46对肿瘤细胞HepG2、MCF7、HT-29和HeLa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LS-42和LS-43对MCF7的增殖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49.2和47.1 μM;化合物LS-42对HeLa的增殖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41.3μM;其它化合物有一定细胞毒性,但作用不明显,IC50均大于50μM。二、育亨宾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茜草科(Rubiaceae)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龙胆目(Gentianales),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茜草科植物许多可供药用,如茜草、巴戟天、钩藤、金鸡纳树等。该科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蒽醌类衍生物和黄酮类等,其中生物碱类成分由于其含量较多,结构复杂多变及生物活性显着成为几十年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部分茜草科生物碱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从茜草科金鸡纳属(Cinchona)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奎宁(quinine)用于治疗恶性疟;从茜草科钩藤属(Uncaria)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中得到的钩藤碱(rhynchophylline)临床上用于降血压。育亨宾树(Pausinystaliayohimbe)主要生长于非洲西海岸的热带地区,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均不生长。育亨宾树皮中总生物碱含量高达6.1%,主要为育亨宾及其异构体,为吲哚类生物碱,且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上,对育亨宾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生物碱部位共分离鉴定了 2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12个新化合物。同时,本实验测试了部分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PY-4,PY-14和PY-15对HeLa细胞有一定毒性作用,但IC50均大于100 μM;化合物PY-11和PY-16对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及LPS诱导的B细胞增殖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化合物 PY-11 的 IC50 分别为 16.82 μM(6.16 μg/ml)和 13.46μM(4.93 μg/ml);化合物 PY-16 的 IC50 分别为 27.64μM(9.79 μg/ml)和 40.54μM(14.36 μg/ml)。

王文锦[3](2017)在《薄皮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野丁香属(Leptodermis Wall.)是茜草科(Rubiaceae)下的一个属,约40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区至日本。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在我国有35种,9变种,1变型,南北均有分布,但主产地为华北部、西南部部分省份。其中薄皮木(Leptodermis oblonga Bge.)是茜草科野丁香属的一种落叶灌木,产于我国华北、西南地区,常生长于山坡、路边等向阳处,也见于灌木丛中。据研究记载,薄皮木因花型似丁香花,又叫野丁香,因株型矮小,夏秋开花,在草坪、园林等作为观赏性植物种植,具有观赏价值。薄皮木的干枯、鲜嫩枝叶常被作为中低等饲用植物被牛羊等畜牧采食。因其植物化学成分含有较高粗脂肪含量,为牲蓄提供大量能量和营养,所以其具有饲用价值。目前,薄皮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萌发特性、叶表皮形态特征、快速繁殖技术与组织培养等内容,对该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很少。鉴于以上发现,前期课题组对其地上部分的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做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正丁醇部位分离出6个化合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是降倍半萜苷类、三萜类、黄酮类、甾体类、木脂素类和其他类;为完善薄皮木的研究,我们主要对薄皮木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目的意义:本文对薄皮木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明确该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单体化合物,对结构新颖可能存在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研究,为后期薄皮木植物资源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ODS柱、反相MCI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柱填料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NO一步法试剂盒对薄皮木不同极性大小的粗提物及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研究。结论:(1)从薄皮木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出了15个化合物,1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薄皮木中分离鉴定出来,其中黄酮类5个,三萜类6个,甾体类2个,其他类2个。分别是3,4’,5,7-tetrahydroxy flavone(1)、3-oxo-oleanolic acid(2)、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3,5,7-trihydroxy-4’-methoxy flavone(5)、betulinic acid(6)、quercetin(7)、1-octacosanol(8)、β-daucosterol(9)、ursolic aldehyde(10)、trilinolein(11)、β-sitosterol(12)、friedelane-2α,3β-diols(13)、3β-acetoxy-urs-11-en-28,13β-olide(14)、3β-hydroxyurs-12-ene(15)。(2)薄皮木总浸膏及不同极性部位浸膏对LPS刺激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Et OAC Fr.和Bu OH Fr.作用的NO释放量有所减少(P<0.05),其余不同组分作用的NO释放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抑制作用较弱,无显着性差异(P>0.05);相比不同部位抑制率发现,抑制作用较强的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浓度为200μg/m L时,抑制率分别为56.06%、57.03%,因此,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能含有具有抗炎作用的活性物质。除了化合物1-octacosanol(8)和trilinolein(11)之外,其余的单体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的NO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弱,与模型组对比,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3,5,7-trihydroxy-4’-methoxyflavone(5),betulinic acid(6),β-daucosterol(9),ursolic aldehyde(10),β-sitosterol(12),3β-hydroxyurs-12-ene(15)在浓度为25μg/m L时,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化合物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周峰,傅鹏[4](2016)在《壮药耳草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耳草的原植物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并分析近几年有关耳草及耳草属植物的国内外文献。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对耳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耳草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结论:耳草在治疗急慢性传染性肝炎、伤寒、痈疽及其他皮下化脓性感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傅淋然[5](2015)在《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防治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Pell.)Hand.-Mazz)、假木荷(Craibiodendron stellatum(Pierre)W.W.Smith)以及钩藤(Uncaria rhychophylla(Miq.)Miq.ex Havil.)三种药用植物为试材,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评价,发现新颖化合物及生物活性成分。运用硅胶常压柱层析、减压柱层析、反相柱层析(RP-18)、制备薄层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RP-18)等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和技术,从上述三种药用植物共分离鉴定77个化合物,包括新化合物7个,结构类型涉及二萜、倍半萜、三萜、甾体、生物碱、脂肪酸和酚性成分等,并对获得的部分化合物进行生物防治活性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灰毛浆果楝中共分离得到35个化合物,包括8个柠檬苦素类化合物,2个倍半萜化合物,17个甾体化合物,6个脂肪酸等。化合物名称如下:cineracipadesin G、cineracipadesin C、cineracipadesin D、cipatrijugin B、cipatrijugin A、cipadonoid C、3-deacetyl-cipadonoid D、1β-hydroperoxy-6α-hydroxy-eudesm-4(15)-ene、cipadonoid D、1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羊毛甾-7-烯-3-酮-22,25-环氧-23,24-丙酮乙缩醛、chisopanin M、5-烯-3β-羟基豆甾、4-烯-3-酮-7α-羟基豆甾、3β-羟基-5-烯-7-酮-豆甾、7α-羟基-谷甾醇、22E-7α-甲氧基-5α,6α-环氧-8(14),22-二烯-3β-羟基麦角甾、7β-羟基-4-烯-3-酮-胆甾、3β-乙酰氧基-2β,4β-二羟基-16-酮-孕甾、17α,20R-二羟基-3,16-二酮-孕甾、2β,3β-二羟基-16-酮-孕甾、3β,7α-二羟基-20-酮-孕甾、2α,3β-二羟基-5-烯-20-酮-孕甾、1,4-二烯-3,16-二酮-2-羟基雄甾、5-烯-17-酮-3β,16β-二羟基雄甾、20-羟基-3,15-二酮孕甾、芹菜素、annuionone D、β-谷甾醇、豆蔻酸、软脂酸、木蜡酸、蜡酸、二十八碳酸和三十四碳酸。其中cineracipadesin G、20-羟基-3,15-二酮孕甾和1β-hydroperoxy-6α-hydroxy-eudesm-4(15)-ene为新的化合物。2.从假木荷树皮树根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9个化合物,包括8个三萜、7个甾体等。化合物命名如下:阿江榄仁酸、2,24-二羟基熊果酸、熊果酸、马斯里酸、24-羟基熊果酸、乙酰乌索酸、23-羟基阿江榄仁酸、11-en-13-acetyloxy-urs-28-oic-acid、β-谷甾醇、3β-羟基胆甾-5-烯-7-酮、3β-羟基-5-烯胆甾、6β-羟基-豆甾-4-烯-3-酮、24α-乙基-3α,7β-二羟基胆甾、α-菠甾醇、谷甾烷、1-methoxy-2,5-dihydroxy-3-(1,2-dihydroxy)xanthone、6-脱氧巴西红厚壳素、异落叶松脂素、南烛木树脂酚、Evofolin B、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3-acetyl-1,3-propanediol、episyringaresinol、clemaphenol A、酞酸双(2-乙基己基)酯、松柏醛、阿魏酸甲酯、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2,4-苯三酚、2,4-二羟基苯甲酸。化合物中11-en-13-acetyloxy-urs-28-oic-acid和1-methoxy-2,5-dihydroxy-3-(1,2-dihydroxy)xanthone为新化合物。3.从钩藤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包括8个生物碱等。化合物命名如下:vollocarine E、9-desmethoxy-14-one-19-en-3,4,5,6,-dehydromistragynine、脱甲氧基二氢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瓦来西亚朝它胺、柯楠因碱、缝籽蓁甲醚、indolo[2,3-α]quinolizine-2-acetic acid、4-羟基肉桂酸甲酯、阿魏酸甲酯、2-(hydroxymethy)-7-methoxychroman-4-ol、异香兰素、1-(4-methoxyphenyl)ethanone。vollocarine E和9-desmethoxy-14-one-19-en-3,4,5,6,-dehydromistragynine为新化合物。4.对灰毛浆果楝中分离得到的2个化合物进行了果蝇拒食活性的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cineracipadesin G和3-deacetyl-cipadonoid D对果蝇有一定的拒食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2.8%和39.1%。分别对灰毛浆果楝中的14个化合物及假木荷中的12个化合物和钩藤的6个化合物进行抗线虫活性及抗香蕉枯萎病原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有20个化合物cineracipadesin C、cipatrijugin A、3-deacetyl-cipadonoid D、cipadonoid D、1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22E-7α-甲氧基-5α,6α-环氧-8(14),22-二烯-3β-羟基麦角甾、芽菜素、annuionone D、20-羟基-3,15-二酮孕甾、2,24-二羟基熊果酸、11-en-13-ethanoyl-28-oic-acid、α-菠甾醇、Evofolin B、clemaphenol A、vollocarine E、9-desmethoxy-14-one-19-en-3,4,5,6,-dehydromistragynine、二氢柯楠因碱、柯楠因碱、缝籽蓁甲醚、indolo[2,3-α]quinolizine-2-acetic acid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所测化合物种有16个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显示微弱的抗菌活性。对灰毛浆果楝的6种化合物及假木荷的8种化合物进行斜纹夜蛾杀虫活性检测,显示均无活性。

邓涛[6](2015)在《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与进化 ——来自若干类群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亚是一个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和复杂的区域,保留了第三纪(甚至是白垩纪)以来较为完整的植物区系,不仅保存有众多古老残遗的类群,同时又有大量快速辐射演化的新种系,因此拥有全球最古老和最完整的植物多样性演化系列。现代东亚植物区系反映了地质历史上重大的地质和环境变迁,如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隆升、季风气候形成、水系变迁、亚洲干旱、第四纪冰期等,是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协同演化的结果。因此,东亚植物区系是全球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关键地区,也是研究植物区系演变历史和起源散布过程的重要区域和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在全球植物区系的大框架下,选择荨麻科荨麻族(tribe Urticeae)、茜草科假牛繁缕属(Theligonum)和钩毛草属(Kelloggia)、唇形科龙头草属(Meehania)、通泉草科(Mazaceae)及菊科和尚菜属(Adenocaulon)五组东亚植物区系关键代表类群进行系统发育重建、性状进化、分化时间和起源地分析,并结合化石、古地理和古气候变迁,探讨它们的起源、分化历史和可能的散布途径。最后整合东亚不同时空演化历史的重要特征类群的迭合分析(Meta-analysis),探索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时空演化规律。1)唇形科龙头草属唇形科龙头草属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含7种和5亚种,是唇形科中十分少有的呈现东亚和北美东部间断的类群。采用5个叶绿体(rbcL、rps16、 rpl32-trnH、psbA-trnH、trnL-F)和2个核基因nrDNA (ETS和ITS)片段,首次对龙头草属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属内物种拓扑结构在叶绿体和核基因之间存在冲突,尤其是涉及活血丹属(Glechoma)的系统位置,可能系叶绿体捕获所致。核基因分析显示,龙头草属为一单系,且北美东部的Meehania cordata位于基部,与东亚的类群构成姊妹群关系。基于核基因的贝叶斯松散分子钟分析结果表明,北美与东亚的类群之间的分歧时间是9.8Mya。 S-DIVA的生物地理分析认为龙头草属为北极第三纪(Arctic-Tertiary)起源,中新世晚期全球气候变冷,致使这些温带类群南迁,以及白令陆桥不再适合龙头草属植物在洲际间相互交流后才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2)茜草科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假牛繁缕属为茜草科中仅含4种的小属,除1种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其他3种则局域分布于我国华中、台湾及日本,呈现出典型的东亚与地中海跨青藏高原间断分布式样。钩毛草属则仅包含2个种,其中云南钩毛草特产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我国横断山区,K. galioides则分布于北美西部,为典型的东亚与北美西部间断式样。以前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假牛繁缕属与钩毛草属二者的姊妹群,如Putoria、Plocama、Galium和Rubia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区域。因此,我们推测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在北半球间断可能与青藏高原抬升等地质历史有关。反之,对假牛繁缕属与钩毛草属的系统发育分析和时间估算亦可为青藏高原抬升及其对北半球气候造成的影响从植物学角度提供证据。基于4个叶绿体片段(rps16、rbcL、atpB-rbcL和trnL-F)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验证了2属均为单系。在整个茜草科的框架下进行分化时间估算表明,假牛繁缕属的祖先起源于晚始新世(35.68Mya),钩毛草属与茜草族(tribe Rubieae)分化始于早渐新世(30.2Mya)。生态位模型分析支持古地中海区适合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的祖先分布。此外,根据祖先分布区重建结果,认为这两属及Putorieae和Rubieae共同祖先在渐新世到始新世时起源特提斯海沿岸。中新世早期,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和随后中亚干旱,可能导致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在特提斯海东部和西部的分化。此外,我们的结果进一步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植物方面证据,认为在14Mya其已经达到2000米。3)荨麻科荨麻族荨麻族(tribe Urticeae)是荨麻科一个中等大小的族,有11个属,约220个种。主要分布于新旧世界的林下或林缘阴湿处。该属的主要特征是植株有刺毛,雌花有4枚花被片,经常一对较另一对大,且无退化的雄蕊。因此,该属的鉴别并不困难。然而,迄今有关该族及族内的系统发育以及地理进化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分子证据。我们选择核基因ITS和5个叶绿体片段(rbcL、matK、 psbA-trnH、trnL-F和rpl14-rps8-infA-rpl36)对整个族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荨麻族并非单系,Gyrotaenia与楼梯草族亲缘关系较近而不属于荨麻族中的成员。综合形态、微形态、染色体和分子证据,我们发现和发表新属——征镒麻属(Zhengyia T.Deng,D.G.Zhang&H.Sun).迄今荨麻族共12个属。我们对族下分类系统分析表明,除荨麻属(Urtica)、艾麻属(Laportea)和火麻树属(Urera)外,其他属均为单系。Hersperocnide为仅含2个种的小属被并入荨麻属中。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荨麻族由6个较好的分支组成,分支A包括Urtica(含Hersperocnide),Zhengyia,Laportea Ⅰ和Nanocnide;分支B包括Laportea Ⅱ;分支C包括Dendrocnide和Discocnide;分支D仅Girardinia;分支E包括Laportea Ⅲ;分支F包括Obetia,Urera Ⅰ、Ⅱ、Ⅲ和Poikilospermum。性状进化分析认为荨麻族中草本和叶互生是原始的祖征,而具有刺螯毛是衍征。具有刺螫毛是荨麻族促进多样性分化的关键创新。生物地理学分析表明,在晚中新世和上新世时通过白令陆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在北半球温带地区进行传播扩散。在中新世,由于全球气候冷却和干燥等事件,该族北热带森林开始退却,呈现片段化残遗,形成现代分布格局。其中,征镒麻属为东亚特有属,起源于约35Mya,该属具有大部分祖征形态,且系统位置孤立,因此认为是第三纪孑遗类群。4)通泉草科通泉草科包括3个属,肉果草属、野胡麻属和通泉草属,主要分布于东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传统上,这三个属均被置于广义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s.1.)中,但基于分子系统发育证据支持其为透骨草科成员,甚至作为独立的科。基于4个叶绿体基因片段(matK、rps16、rbcL、trnL-F),我们对整个唇形目代表类群进行取样和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强烈支持通泉草科为一单系,与Orobanchaceae-Phrymaceae-Paulowniaceae分支互为姊妹群。并且,肉果草属和野胡麻属构成一支,与通泉草属互为姊妹关系。在通泉草属内,共分为2大支,即来自东亚的种聚为一支,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种组成另一支。分化时间估算和生物地理起源分析表明,通泉草属在中新世早期(约18Mya)起源于东亚,而东亚与大洋洲两支分化时间为约14.2Mya。马来西亚群岛抬升形成“垫脚石”,为通泉草属从东亚扩散至大洋洲提供机会。5)菊科和尚菜属和尚菜属是菊科中较为基部的一个类群,共5个种,间断分布于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和东亚,是帚菊木亚科中少有的呈现洲际间断分布的类群之一。并且,和尚菜属植物冠毛缺失,形态特征独特,长期以来系统位置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和尚菜属可为揭示菊科植物早期热带美洲起源和早期扩散规律提供新的见解。基于联合的核基因及叶绿体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和尚菜属为一个很好的单系类群,与大丁草属复合体(Gerbera complex)互为姊妹关系。生物地理重建研究表明,和尚菜属植物最早在中新世起源于南美洲,随后扩散到北美大陆,并通过白令陆桥扩散至东亚。和尚菜属具有粘性的瘦果及伞状果序,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体被鸟类等携带也进一步印证其长距离扩散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所选5组类群囊括了科、族、属不同的等级,包括了草本、木本、藤本等生活型;代表了东亚与南北半球温带和泛热带间断的多种模式,以及东亚特有类型。综合古地质学以及化石证据的系统发育与分子生物地理进化研究结果表明东亚植物区系有古地中海、北方高纬度、北美、南半球,以及就地起源等多重来源,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对东亚植物区系各类型间断及特有类群的整合(Meta-analysis)研究表明东亚植物区系是中新世中期到晚期起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植物区系。青藏高原抬升、东亚季风和长江水系的形成,以及亚洲干旱带退却等地质构造演化与古环境变迁是现代东亚植物区系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东西隔离分化(Vicariance)和南北迁移扩散(Dispersal),以及跨洋长距离传播共同构成东亚植物区系现代分布格局形成和多样化的重要机制。

李明河[7](2015)在《兰科分子系统重建与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认为兰科植物物种丰富,种数约占种子植物的10%,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极其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在热带与潮湿地区多样性极高。前人对该科属以上分类等级的分子系统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类群间的界定和系统关系一直存有争议;在高等级分类系统上,也忽视了起源古老且复杂的亚洲区类群;同时,由于相关化石稀少,进化历史和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更是研究热点。本研究加入亚洲地区兰科属以上类群,利用多个叶绿体和核基因的序列分析,重建兰科属及以上等级的系统发育关系,并结合分子钟和地理分布区信息分析兰科植物的起源和多样化历史以及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1.分子系统学本研究取样包括了兰科植物1475种、689属(覆盖全科属数90%),分两步进行重建系统发育关系。先采用叶绿体基因(rbcL,matK,ycf1,trnL-F)和核基因(Xdh,ITS)序列重建亚科属级系统,以此为基础,挑选代表类群(412属,617种)和变化速率较慢的序列(pasB,rbcL,matK,ycf1,Xdh),重点重建科的亚族级系统。结果显示,5亚科、多数族及亚族单系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得到强支持,并揭示了如下一些主要新关系。1)在兰亚科,分为明显的2支,4族关系明显(兰族与Codonorchideae构成姐妹关系,Diurideae与Cranichideae构成姐妹关系),其中兰族的Disinae多系,Coryciinae并系;Diurideae的Caladeniinae多系,Megastylidinae并系;Cranichideae的Cranichidinae多系,Pterostylidinae并系。2)在树兰亚科,低级树兰亚科的泰兰族为高级树兰亚科的姐妹,后者分为明显的7支:北美湿地兰族、原沼兰族、蕙兰族、树兰族、万代兰族、柄唇兰族和吻兰族,其中蕙兰族的美冠兰亚族多系;万代兰族的Adrorhizinae和多穗兰亚族多系;吻兰族分为明显的4支;柄唇兰族分为明显的3支。综合形态性状、地理分布特征和分歧时间,对兰亚科和树兰亚科的族与亚族做出分类学修订处理。1)兰亚科:在兰族,将Coryciinae和Disinae组合至兰亚族;在Diurideae,将Caladeniinae的Aporostylis移至Thelymitrinae,将Megastylidinae及其姐妹Drakaeinae组合至Thelymitrinae;在Cranichideae,将Achlydosa从Pterostylidinae移出并保留亚族Achlydosinae,将单属亚族Galeottiellinae、Mannielinae和Discyphusinae以及多系的Cranichidinae组合至绶草亚族Spiranthinae。2)树兰亚科:新建禾叶兰族Agrostophyllieae M.H.Li,Z.J.Liu&S.R.Lan;保留石斛族Dendrobieae;在北美湿地兰族,恢复筒瓣兰亚族Anthogoniinae和竹叶兰亚族Arundininae;在蕙兰族,新建亚族Dipodiinae M.H.Li,Z.J.Liu&S.R.Lan,将Eriopsidinae、Maxillariinae、Coeliopsideae、Stanhopeinae和Zygopetalinae组合至Oncidiinae;在树兰族,保留Coeliinae和珊瑚兰亚族Corallorhizinae;在万代兰族,将Hederorkis从多穗兰亚族移至Adrorhizinae,将Bromheada从Adrorhizinae移出并恢复亚族Bromheadiinae;在柄唇兰族,恢复Ridleyellinae,保留矮柱兰亚族和毛兰亚族;在吻兰族,新建毛梗兰亚族Eriodiinae M.H.Li,Z.J.Liu&S.R.Lan和苞舌兰亚族Spathoglottiinae M.H.Li,Z.J.Liu&S.R.Lan,恢复金唇兰亚族和虾脊兰亚族。2.起源和多样化历史本研究采用小兰屿蝴蝶兰与禾本目基因组的分歧时间(152.1-118.1 Ma)对兰科的亚族级系统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显示,兰科起源于早白垩世并呈现明显的4次迅速多样化或灭绝事件,分别为阿普第阶生物大灭绝、冈瓦纳古陆分裂、白垩纪/第三纪(K/T)生物大灭绝和印度撞击亚洲。该脉动现象为解释兰科植物的起源、亚科/族/属的分化和多样化历史提供有力的骨架。3.生物地理学古区域重构的结果显示兰科起源于劳亚古陆,其泛热带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冈瓦纳大陆的分离以及从劳亚大陆热带地区的迁入所形成,前者有兰亚科、蕙兰族、禾叶兰亚族、柄唇兰族和万代兰族,后者有拟兰亚科、香荚兰亚科、杓兰亚科、低级树兰亚科类群、北美湿地兰族、原沼兰族、树兰族(除禾叶兰亚族)和吻兰族。其中,兰亚族和指甲兰亚族起源于白垩世,前者在古新世通过古地中海地区从非洲往欧亚和美洲迁移,后者搭载印度板块从非洲往亚洲迁移,之后才进入到热带地区。上述结果对兰科植物以及泛热带地区类群的间断分布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潘媛媛,陆厉芳,范倩莹,韩文源,雷祖培,陈贤兴,丁炳扬[8](2014)在《温州地区茜草科植物的分类研究》文中认为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研究了温州茜草科(Rubiaceae)的种类和分布.结果表明:温州已知有野生茜草科植物26属,48种,1亚种,2变种(不包括栽培种);其中墨苜蓿(Richardia scabra)为浙江分布新记录,硬毛四叶(Galium bungei var.hispidum)、狭叶栀子(Gardenia stenophylla)、金剑草(Rubia alata)等3种为温州分布新纪录;对近20个分类群进行了分类修订或学名改变,详细记录了温州野生茜草科植物的属、种组成和各区、县(市)的分布情况.

周锋[9](2013)在《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学和基于28s rDNA序列的特里尔盘菌属系统发育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个体发育学、形态解剖学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生境等多个方面入手,采用现代真菌分类学技术,对生于常绿阔叶树的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菌物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类学研究。同时在表型性状分类的基础上,采用CTAB法提取供试菌株的DNA,根据核大亚基rDNA序列的差异性,对特里尔盘菌属18个菌株进行了种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确定了部分形态学特征以及产地在该类真菌种水平分类上的重要性,进一步弄清了该属种间、种内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Darker(1967)、Sherwood(1980)、Cannon&Minter(1983)、Johnston(1986)、Spooner(1991)、Kirk et al.(2008)等国外知名真菌学家提出的相关分类观点为主要依据,对采自湖北神农架林区和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保藏的常绿阔叶树生真菌标本进行鉴定与分类。其间共查明隶属特里尔盘菌属Terrier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齿裂菌属Coccomyces3属的8个种,即角状特里尔盘菌T. angularis、山茶特里尔盘菌T. camelliae、肿胀特里尔盘菌T. tumida、宽散斑壳L. latum、木犀散斑壳L. osmanthi、杨氏散斑壳L. yangii、八角生齿裂菌C. illiciicola、隐齿裂菌C. occultus8个种,其中角状特里尔盘菌、肿胀特里尔盘菌、宽散斑壳3个种为新种。对新种提供了中、英文特征描述和中文讨论,并绘制了点线合成图;对各已知种进行了补充研究;另外,编制了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分种检索表。2.基于18个菌株的28S rDNA序列,以巴拿马斑痣盘菌Rhytisma panamense为外群,构建了常绿阔叶树生特里尔盘菌属的系统发育树,该系统树由三个分支构成。T. camelliicola及11个T. minor构成了自举支持率为100%的独立分支,而这一独立分支又形成自举支持率均为100%的I、II两个独立进化的分支;分支III自举支持率为63%,由类群A和类群B组成。自测的2个T. illicicola和T. sp.nov.以及从Genbank下载的1个T. minor组成自举支持率为60%的类群A;自Genebank下载的3个菌株形成自举支持率为100%的类群B。对系统树的分析表明:第一,子囊果的埋生位置、侧丝和子囊的形状等在阔叶树生特里尔盘菌属的种级水平分类上具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阔叶树生特里尔盘菌属的种间关系与其寄主无明显相关性,系统发育树中未出现因寄主相同或亲缘关系相近的Terriera种优先聚在一起的情况。第三,产地对特里尔盘菌属种内的遗传变异产生较大的影响,产地相同的同种或近似种菌株被优先聚在一起。

黄美艳[10](2008)在《六月雪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提出六月雪系茜草科(Rubiaceae)白马骨属植物,具有抑菌,保肝,抑制肿瘤等作用。本课题对植物药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DC.)Druce)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溶剂提取、常压硅胶柱层析、减压硅胶柱层析、快速干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共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色谱技术(GC、HPLC)、波谱技术(IR,UV,EI-MS,1H-NMR,13C-NMR),结合化合物的性质、已知化合物文献数据对照,对获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其中鉴定了7个,分别为: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苯并呋喃(5-Acetyl-6-hydroxy-2-isopropenylBenzo-furan,1);5-乙酰基-6-羟基-2-丙酮苯并呋喃(5-Acetyl-6-hydroxy-2-Acetonepenylbenzofuran,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豆甾醇(Stigmasterol,5);(E)-1-(4-(1,2-dihydroxypropan-2-yl)-5-hydroxy-2H-benzo[b]oxet-2-ylidene)propan-2-one 6,化合物(1),(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6)初步鉴定为新物质,化合物7尚未确定。同时本文首次报道了从六月雪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多糖(Serissaserissoides(DC.)Druce polysaccharide(SSP))的结构。高效凝胶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的分子量为3000。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由甘露糖和葡萄糖单元组成。通过多糖的完全甲基化、然后水解、还原、乙酰基化得到了部分甲基化的糖醇乙酰酯衍生物,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得到了多糖的结构。多糖的结构以β-D-(1→4)glucose-为主链,β-D-(1→3 or 6)-mannose为支链,1-Manp连接主链末端。

二、茜草科分类学史的回顾与展望(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茜草科分类学史的回顾与展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耳草属植物
        1.1.1 耳草属概述
        1.1.2 耳草属分布
        1.1.3 耳草属资源利用
    1.2 耳草属化学成分
        1.2.1 挥发油
        1.2.2 蒽醌类
        1.2.3 生物碱类
        1.2.4 环烯醚萜类
        1.2.5 黄酮类
        1.2.6 三萜类
        1.2.7 甾体类
        1.2.8 其他类
    1.3 耳草属的药理活性
        1.3.1 免疫调节作用
        1.3.2 肝保护作用
        1.3.3 抗肿瘤作用
        1.3.4 抗炎、抗菌作用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剑叶耳草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2.1 样品采集与鉴定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材料与试剂
    2.3 剑叶耳草预处理及分离
    2.4 剑叶耳草乙酸乙酯相浸膏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2.4.1 乙酸乙酯相样品初步分离
        2.4.2 JYEC-A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3 JYEC-B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4 JYEC-C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5 JYEC-D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6 JYEC-E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7 JYEC-F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8 JYEC-G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9 JYEC-H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10 JYEC-I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5 剑叶耳草水相浸膏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2.5.1 水相样品初步分离
        2.5.2 JYEC-W2 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3.1.1 试剂与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ESI-MS分析
        3.2.2 NMR分析
        3.2.3 理化鉴定反应
    3.3 化合物结构与名称
    3.4 化合物结构鉴定与分析
        3.4.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4.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5 分离纯化实验结果
    3.6 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3.6.1 实验材料
        3.6.2 实验方法
        3.6.3 抗肿瘤活性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瘤枝五味子和育亨宾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瘤枝五味子果实及藤茎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前言
    第一节 瘤枝五味子果实的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1 分离与鉴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3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 植物来源
        3.3 提取分离流程
        3.4 化合物LF-1的ECD计算
        3.5 木脂素类化合物神经保护作用筛选
        3.6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第二节 瘤枝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1 分离与鉴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3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2.4 三萜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 植物来源
        3.3 提取分离流程
        3.4 木脂素类化合物神经保护作用筛选
        3.5 三萜类化合物细胞毒性筛选
        3.6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育亨宾树皮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前言
    1 分离与鉴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3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2.4 部分化合物的免疫抑制作用研究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 植物来源
        3.3 提取分离流程
        3.4 化合物PY-7和PY-8的ECD计算
        3.5 部分化合物细胞毒性筛选
        3.6 部分化合物免疫抑制作用筛选
        3.7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茜草科植物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综述) (2005-2016)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薄皮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 茜草科植物研究
        1.1 茜草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
        1.2 茜草科植物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2 薄皮木植物简介
        2.1 薄皮木的资源分布
        2.2 形态学特征
        2.3 生长习性
        2.4 综合利用
第二章 薄皮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1.1 实验原料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的实验试剂
        1.4 显色剂
        1.5 分离用材料
    2 提取、分离及纯化
        2.1 总浸膏、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
        2.2 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
    3 结构鉴定与解析
        3.1 化合物1的结构解析
        3.2 化合物2的结构解析
        3.3 化合物3的结构解析
        3.4 化合物4的结构解析
        3.5 化合物5的结构解析
        3.6 化合物6的结构解析
        3.7 化合物7的结构解析
        3.8 化合物8的结构解析
        3.9 化合物9的结构解析
        3.10 化合物10的结构解析
        3.11 化合物11的结构解析
        3.12 化合物12的结构解析
        3.13 化合物13的结构解析
        3.14 化合物14的结构解析
        3.15 化合物15的结构解析
第三章 薄皮木化学成分的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第一部分 薄皮木不同组分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研究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主要的实验试剂
        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RAW264.7 细胞的培养
        2.3 不同浓度LPS刺激RAW264.7 细胞释放NO模型考察
        2.4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薄皮木不同组分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作用
        2.5 薄皮木不同组分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释放NO的保护作用研究
        2.6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浓度LPS刺激RAW264.7 细胞释放NO模型考察
        3.2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薄皮木不同组分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作用
        3.3 薄皮木不同组分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释放NO的保护作用研究
    第二部分 薄皮木中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主要的实验试剂
        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RAW264.7 细胞的培养
        2.3 不同浓度LPS刺激RAW264.7 细胞释放NO模型考察
        2.4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薄皮木的单体化合物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作用
        2.5 薄皮木中单体化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释放NO的保护作用研究
        2.6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薄皮木的单体化合物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作用
        3.2 薄皮木中单体化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释放NO的保护作用研究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
致谢

(4)壮药耳草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本草考证
2 原植物鉴别
3 化学成分
4 药理作用
5 临床应用
6 结论

(5)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防治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杀虫植物研究进展
        1.1 植物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筛选
        1.2 有效杀虫成分
    2 所选三种杀虫植物研究现况
        2.1 楝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2.2 杜鹃花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2.3 茜草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灰毛浆果楝的化学成分及生物防治活性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提取与分离
        1.2 分离及结构鉴定技术
        1.3 生物活性测定
        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毛浆果楝的化学成分
        2.2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3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2.4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假木荷的化学成分及生物防治活性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提取与分离
        1.2 分离及结构鉴定技术
        1.3 生物活性测定
        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假木荷的化学成分
        2.2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3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与波谱数据
        2.4 生物活性检测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钩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防治活性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提取与分离
        1.2 分离及结构鉴定技术
        1.3 生物活性测定
        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钩藤的化学成分
        2.2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3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与波谱数据
        2.4 生物活性检测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与进化 ——来自若干类群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东亚植物区(East Asiatic Floristic Kingdom)”的提出
    1.2 东亚植物区系的晚白垩至古近纪来源
        1.2.1 北极—第三纪植物群(Arctic-Teriary Flora)
        1.2.2 提特斯—第三纪植物群(Tethyan-Tertiary Flora)
        1.2.3 北热带植物群(Boreotropical Flora)
    1.3 东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1.3.1 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分离
        1.3.2 东亚与美洲的联系
        1.3.3 东亚与非洲的联系
        1.3.4 东亚与印度次大陆联系
        1.3.5 东亚—中亚—欧洲联系(欧亚大陆)
        1.3.6 东亚—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联系(亚洲)
    1.4 被子植物的板块间传播途径
        1.4.1 古近纪和新近纪以来的主要传播和迁移途径
        1.4.2 长距离传播
    1.5 存在问题及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北极—第三纪起源”——以唇形科龙头草属为例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取样
        2.2.2 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2.2.3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2.2.4 分化时间估算
        2.2.5 生物地理学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2.3.2 生物地理学分析
    2.4 讨论
        2.4.1 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拓扑结构冲突
        2.4.2 系统发育关系
        2.4.3 分化时间与生物地理格局进化历史
第三章 “特提斯起源”——以茜草科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为例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取样
        3.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3.2.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3.2.4 分子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3.2.5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3.2.6 生态位模型
    3.3 研究结果
        3.3.1 系统发育分析
        3.3.2 分化时间分析
        3.3.3 祖先起源地重建
        3.3.4 生态位模型
    3.4 讨论
        3.4.1 假牛繁缕属与钩毛草属的系统发育
        3.4.2 始新世—中新世古地中海起源
        3.4.3 假牛繁缕属的东亚—地中海间断模式
        3.4.4 钩毛草属的青藏高原—北美西部间断模式
        3.4.5 现存种分化始于上新世
第四章 “热带亚洲起源”——以荨麻科荨麻族为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取样
        4.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4.2.3 系统发育分析
        4.2.4 形态性状进化分析
        4.2.5 分子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4.2.6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ITS分析
        4.3.2 叶绿体分析
        4.3.3 联合分析
        4.3.4 形态性状进化
        4.3.5 生物地理学分析
    4.4 讨论
        4.4.1 Gyrotaenia的系统位置
        4.4.2 荨麻族下各属的单系性
        4.4.3 荨麻族下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4.4.4 形态性状进化
        4.4.5 荨麻族生物地理起源与分化
第五章 “就地起源”——以东亚与热带大洋洲间断通泉草科为例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0 研究取样
        5.2.1 基因片段筛选
        5.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5.2.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
        5.2.4 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5.2.5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系统发育分析
        5.3.2 分化时间分析及祖先起源地重建
    5.4 讨论
        5.4.1 通泉草科单系的确定及其在唇形目中的系统位置
        5.4.2 通泉草科下系统发育关系
        5.4.3 通泉草属属下系统关系
        5.4.4 通泉草科两极间断分布格局的生物地理历史
第六章 “南半球成分的渗入--走出南温带”:和尚菜属分子生物地理学揭示菊科早期演化历史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研究取样
        6.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6.2.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6.2.4 分子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6.2.5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系统发育分析
        6.3.2 分化时间分析
        6.3.3 祖先起源地重建
    6.4 讨论
        6.4.1 和尚菜属的系统发育
        6.4.2 和尚菜属植物的瘦果传播机制
        6.4.3 和尚菜属的起源与生物地理进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现代东亚植物区系不是一个古老的区系
    7.2 地质环境变迁是现代东亚植物区系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7.3 隔离和迁移是东亚植物区系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机制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兰科分子系统重建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兰科概况
    1.2 兰科分类系统的变迁
        1.2.1 前DNA时代
        1.2.2 DNA时代
    1.3 兰科植物的起源
    1.4 兰科植物分子生物地理学研究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分子标记筛选
        2.1.2 取样策略与序列下载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五亚科属级系统重建
    3.1 拟兰亚科
    3.2 香荚兰亚科
    3.3 杓兰亚科
    3.4 兰亚科
    3.5 树兰亚科
        3.5.1 北美湿地兰族
        3.5.2 原沼兰族
        3.5.3 蕙兰族
        3.5.4 树兰族
        3.5.5 吻兰族
        3.5.6 柄唇兰族
        3.5.7 万代兰族
第四章 兰科亚族级系统重建
    4.1 拟兰亚科
    4.2 香荚兰亚科
    4.3 杓兰亚科
    4.4 兰亚科
    4.5 树兰亚科
第五章 兰科科内分岐时间与地理分布
第六章 讨论
    6.1 重建的兰科分子系统特点
        6.1.1 拟兰亚科
        6.1.2 香荚兰亚科
        6.1.3 杓兰亚科
        6.1.4 兰亚科
        6.1.5 树兰亚科
    6.2 兰科科内分歧时间与新发现
    6.3 兰科生物地理学
        6.3.1 拟兰亚科
        6.3.2 香荚兰亚科
        6.3.3 杓兰亚科
        6.3.4 兰亚科
        6.3.5 树兰亚科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学和基于28s rDNA序列的特里尔盘菌属系统发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 文献综述
    1 常绿阔叶树的分布及其经济利用价值
    2 斑痣盘菌科分类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3 斑痣盘菌科的形态学特征
    4 斑痣盘菌科的生态与地理分布
    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
II 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与整理
        1.2 实验仪器
        1.3 显微检查
        1.3.1 外部形态观察与描述
        1.3.2 切片显微检查
        1.3.3 拍照及显微绘图
    2 有关属的特征
        2.1 特里尔盘菌属
        2.2 齿裂菌属
        2.3 散斑壳属
        2.4 分种检索表
    3 种的描述
        3.1 角状特里尔盘菌新种
        3.2 山茶特里尔盘菌
        3.3 肿胀特里尔盘菌新种
        3.4 隐齿裂菌
        3.5 八角生齿裂菌
        3.6 宽散斑壳新种
        3.7 木犀散斑壳
        3.8 杨氏散斑壳
III 基于 28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学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1.1.1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1.2 实验主要培养基
        1.1.3 实验主要药品、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菌丝培养及 DNA 提取
        1.2.2 28S-PCR 反应与序列测定
        1.2.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 28S rDNA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2.2 结果与分析
IV 结论
V 讨论
    1 斑痣盘菌科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2 28S rDNA 序列分析对阔叶树生 Terriera 种间和种内关系分析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图版 I
图版 II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六月雪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六月雪的简介
    1.3 六月雪植物的研究概况
        1.3.1 挥发性油类成分
        1.3.2 醇提部分
    1.4 药理研究
        1.4.1 抗乙肝病毒和护肝
        1.4.2 抑菌
        1.4.3 抗肿瘤
        1.4.4 致突变性和急性毒性
        1.4.5 耐缺氧性
    1.5 民族医学对六月雪的应用
    1.6 茜草科研究概况
    1.7 多糖的分离纯化
        1.7.1 多糖提取
        1.7.2 分离
        1.7.3 纯化
        1.7.4 多糖的纯度鉴定
        1.7.5 分子量测定
        1.7.6 多糖的结构测定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六月雪化学成分的研究
    2.1 结果与讨论
        2.1.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2.1.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2.1.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2.1.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2.1.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2.1.6 合物6的结构鉴定
        2.1.7 的结构鉴定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提取和分离
    2.3 样品的结构数据
        2.3.1 样品1的结构数据
        2.3.2 化合物2的结构数据
        2.3.3 化合物3的结构数据
        2.3.4 化合物4的结构数据
        2.3.5 化合物5的结构数据
        2.3.6 化合物6的结构数据
        2.3.7 化合物7的结构数据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六月雪多糖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多糖的提取
        3.2.2 多糖的分离、纯化
        3.2.3 纯度鉴定
        3.2.4 分子量的测定
        3.2.5 红外光谱
        3.2.6 单糖组成分析
        3.2.7 核磁共振分析
        3.2.8 甲基化分析
    3.3 实验部分
        3.3.1 仪器和试剂
        3.3.2 提取
        3.3.3 Sevag法脱蛋白
        3.3.4 透析
        3.3.5 葡聚糖凝胶层析
        3.3.6 多糖的纯度鉴定
        3.3.7 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3.3.8 红外光谱分析
        3.3.9 单糖组成分析
        3.3.10 核磁共振分析
        3.3.11 甲基化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茜草科分类学史的回顾与展望(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陈明龙.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2)
  • [2]瘤枝五味子和育亨宾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叶.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3]薄皮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的研究[D]. 王文锦. 郑州大学, 2017(12)
  • [4]壮药耳草的研究进展[J]. 周峰,傅鹏. 大众科技, 2016(02)
  • [5]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防治活性研究[D]. 傅淋然.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6]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与进化 ——来自若干类群的证据[D]. 邓涛. 云南大学, 2015(10)
  • [7]兰科分子系统重建与生物地理学研究[D]. 李明河.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8]温州地区茜草科植物的分类研究[J]. 潘媛媛,陆厉芳,范倩莹,韩文源,雷祖培,陈贤兴,丁炳扬.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9]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学和基于28s rDNA序列的特里尔盘菌属系统发育学[D]. 周锋.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10]六月雪化学成分研究[D]. 黄美艳. 广西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茜草科分类史的回顾与展望(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