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稀土Y对高纯铝织构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贾桂龙,杨宏,伍志铭,黄奎,尹建平,甘勇[1](2021)在《微量元素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经典的再结晶织构形成理论,综述了Fe、Cu、Zn等微量元素对电容器用高纯铝箔织构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对高纯铝中其他典型微量元素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演化影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碧波[2](2021)在《耐热Mg-Gd-MM-Zr合金的蠕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镁合金作为一种耐热镁合金,若在高温受载的工作环境下长期服役,则必须考虑蠕变的影响。一旦发生蠕变,服役合金的尺寸稳定性下降,最终将影响服役效果,甚至会发生蠕变断裂,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Mg-Gd-MM-Zr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 Gd含量、时效析出、晶粒尺寸、形变织构以及不同溶质元素对Mg-Gd-MM-Zr合金蠕变性能及机制的影响,从而揭示稀土元素含量及种类、时效析出、晶粒尺寸、织构对蠕变机制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高抗蠕变镁合金成分设计和制备加工的工艺优化原则。铸态Mg-xGd-0.2MM-0.1Zr(x=1,2,3 at.%)合金组织由α-Mg基体及共晶化合物构成,其中1Gd合金中共晶化合物由Mg5Gd相和Mg12MM组成,2Gd与3Gd合金中共晶化合物为Mg5(Gd0.8MM(0.2)相。均匀化处理(535℃×24 h)后合金中残留了难溶于基体的Mg12MM相,其结构与Mg12Ce一致,四方晶系,晶格常数为a=b=1.033 nm,c=0.596nm。合金挤压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小呈等轴状,Mg12MM颗粒沿挤压方向形成了挤压流线,其中3Gd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动态析出了 Mg5Gd颗粒。对挤压态合金进行蠕变测试发现2Gd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最好,其次为1Gd合金,晶粒最细的3Gd合金抗蠕变性能最差。因此,选取2Gd合金确定为本论文的研究合金。2Gd合金的最佳时效制度为225℃下保温7 h,其峰时效析出相Mg7Gd为底心正交结构,其晶格常数为a=0.64nm,b=2.22nm,c=0.52 nm,该相沿{1120}α面呈120°对称分布。随后研究了时效析出对2Gd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发现当蠕变温度为200℃,蠕变应力为100-140 MPa时,时效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高于挤压态合金,当蠕变温度为250℃,应力为100-140 MPa时,时效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低于挤压态合金,且随着蠕变应力的增大,挤压态合金与时效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差异越来越小。挤压态以及时效态合金在200℃时的蠕变机制为位错滑移机制,250℃时的蠕变机制为位错攀移机制。在研究晶粒尺寸对2Gd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过程中,发现T4(535℃×1、8、20h)态合金在300℃,60MPa蠕变时,蠕变速率曲线初期出现了“减速-加速-减速”的特殊蠕变现象,TEM分析发现:300℃蠕变过程中相继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析出相形态,即:网状分布的β’相→沿单一方向分布的β1相和β相→网状分布的细长针状β相,而不同析出相形态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特殊蠕变行为。此外,研究发现随着平均晶粒尺寸的增大,合金的晶界面积不断减小,蠕变时晶界滑动对蠕变变形量的贡献不断减小,使得合金的抗蠕变性能不断提高。为了研究织构对2Gd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在热加工图的指导下对合金进行了多向锻造,发现随着变形道次的增加,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不断减小,织构强度不断减小同时漫散程度不断增加。以二道次变形合金为研究对象,锻造后形成了(0001)垂直于锻压方向的基面织构,在225℃,100MPa下蠕变时发现合金沿锻造方向的抗蠕变性能要高于垂直于锻造方向和与锻造方向呈45°夹角方向的抗蠕变性能,这说明织构的存在使得合金的抗蠕变性能存在各向异性,结合Schmid因子分析可知:垂直于锻造方向和与锻造方向呈45°夹角方向的试样中,基面滑移的比例小于锻造方向试样,但非基面滑移的比例却显着高于锻造方向试样,这说明在225℃,100 MPa蠕变过程中非基面滑移占据更大的比例。对等原子比的 Mg-2Y-0.2MM-0.1Zr(at.%)和 Mg-2Gd-0.2MM-0.1Zr(at.%)合金的抗蠕变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当蠕变温度为200℃,100MPa时,2Y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高于2Gd合金;当蠕变温度为225℃和250℃,应力为100 MPa时,2Gd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高于2Y合金,原因在于β’(Mg7Y)析出相的位错阻碍作用更强,但其热稳定性低于β’(Mg7Gd)相。2Y和2Gd合金在200℃时的蠕变机制均为位错滑移机制,可见,对于Gd和Y元素而言,改变主合金元素并不会改变合金的蠕变机制,但会影响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通过研究Gd含量、时效析出、晶粒尺寸、织构以及合金元素对Mg-xGd-0.2MM-0.1Zr(x=1,2,3 at.%)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发现:稀土含量为2 at.%时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最佳;若服役温度小于等于200℃,可以选择Y元素作为主添加元素,变形后进行T5处理;若合金在200℃以上长期服役,可以选择Gd元素作为主添加元素,变形后进行适当的T6处理;如果服役环境对各向同性的要求较高,那么采用三道次以上的多向锻造的方式弱化合金织构。
李杰[3](2021)在《钢中稀土镧、铈、钇快速检测技术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为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对钢材的特殊要求,利用稀土改善钢材性能成为高性能材料研究热点,推动了稀土钢的开发。为充分发挥稀土在钢中的独特作用,满足现场快节奏生产要求,快速准确测定钢中稀土元素含量显得尤为重要,全谱火花直读光谱分析是快速分析检测钢中元素含量最通用的方法,但现有火花直读光谱分析仪由于没有稀土标准工作曲线而无法测定钢中稀土含量。针对这个现实问题,课题组通过开展标定试样制备、标准工作曲线绘制等基础技术研究工作,为全谱火花直读光谱快速检测钢中稀土奠定基础。得到的结论如下:(1)采用真空感应熔炼--锻打--轧制流程工艺制备系列高、中、低含量的标定试样,试样满足均匀性要求。再利用全谱火花直读光谱对标定试样中稀土强度比检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RSD<5%,检验了标定试样满足均匀性要求,为后续试验正常展开提供了试样保障。(2)利用ICP-AES对试样中镧、铈、钇含量进行标定;在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上,对用ICP-AES已标定镧、铈、钇含量的试样进行研究,读取并记录钢中镧、铈和钇元素相关分析谱图,构建标定值与实物对应关系数据库,绘制钢中稀土镧、铈、钇的标准工作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分别为:y La=3.22349*107 x2+4.28844*106x+25428.92497y Ce=7.64406*106 x2+56595.00751x+9775.3159y Y=1.94724*108 x2+3.16856*107x+89329.93426(3)通过对全谱火花直读光谱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得到检测试样镧、铈、钇检测结果表示范围,将检验试样中镧、铈、钇元素的ICP-AES测定值与全谱火花直读测量值进行比较得出,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但整体相对偏差较小,且偏差值在试验检测结果表示范围或实验要求范围内。同时,检验试样中镧、铈及钇的检测结果均满足F0.975(7,7)<F<F0.025(7,7),服从F分布的统计量所做的检验。证明数据重复性较好,准确性高,同时说明了标准工作曲线的准确性良好。
刘立博[4](2021)在《稀土Y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铝合金和稀土这两大特色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7075铝合金中添加0.2wt.%的稀土Y,制备了7075Y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7075Y合金在挤压态、固溶态、时效态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显微硬度仪、万能拉伸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探讨了Y元素在合金加工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稀土Y在挤压过程中对晶粒的独立细化作用并不明显。稀土Y的添加会在7075铝合金中与杂质元素Fe、Si及合金元素Mn、Zn、Cr、Ti等形成共晶产物,可以净化基体,在挤压过程中,这些大尺寸共晶相会被破碎成小尺寸,进一步改善性能。同时在合金挤压及固溶时效过程中更为复杂的沉淀相析出,并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起到时效强化的作用。通过改变挤压及如处理工艺,可以有效调控7075Y铝合金反向热挤压后的综合机械性能。2.在固溶处理阶段,合金中的晶粒会受热长大,但此时由于晶界处分布有含Y稀土第二相,可以抑制晶界的生长,同时作为异质形核点促进形核,提高形核率,明显细化晶粒,减小晶粒尺寸。7075铝合金中的大部分合金元素会在此过程中溶入基体中,使合金基体强度降低,但由于部分硬而脆的难溶相和不溶相发生聚集而进一步长大,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这些第二相在塑性变形时,形成起裂源,产生微裂纹,造成合金的塑性下降,这些原因使得挤压态7075铝合金在固溶处理后硬度、强度提高到113.3HV和430.29MPa,延伸率下降到13.37%。Y元素的加入会使合金在固溶处理前形成数量更多尺寸更大的富Fe、富Mn相,同时Cu元素会向富Fe相聚集。含Y颗粒会偏聚在晶界处,促进第二相在晶界处形核,以网状或不连续的质点分布在晶界上,从而使脆性增强,强度和塑性降低,使得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会分别下降到96.7HV和400.91MPa,但由于部分第二相的部分溶解以及基体中溶质原子分布变得均匀,合金软化作用起主要作用,合金的塑性不会明显下降,为14.89%。3.单级时效处理时,合金的晶粒内部会生成大量的GP区和少量尺寸细小的’相,作为异质形核点,促进合金组织的再结晶过程中的形核,从而细化晶粒。而由于Y元素的作用,7075Y铝合金会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在单级时效下,由于晶界沉淀相呈链条状且连续分布,使得其抗应力腐蚀性能降低,同时7075铝合金中Cu元素向富Fe相的聚集以及富Fe相的受热长大宏观变厚,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会下降,同时塑性也下降。在7075Y铝合金中,由于Y元素的吸附作用,会使Fe、Mn、Cr、Cu等元素的析出速率更快,聚集长大效果更明显,位错在颗粒与基体的边界上聚集,产生应力集中,大尺寸第二相会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同时基体内Cu元素含量减少会使合金的沿晶开裂趋势增加,进一步降低合金的塑性。4.双级时效处理后,两种合金的韧性达到最高,硬度和强度降到最低;三级时效处理后,两种合金在拥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有较好的塑性。5.稀土Y元素在挤压和时效处理过程中,通过影响Fe元素的析出速率以及含Y富Fe相的形成,进而影响合金中的再结晶织构的生成,从而对合金中各织构的组分产生影响。
金圆平[5](2020)在《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镁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产品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展稀土种类、变形和退火工艺的研究,了解稀土元素、变形工艺和退火工艺对镁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对合金织构的作用,探究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对改善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Ce、Y和Gd三种稀土元素,通过真空熔炼技术和热挤压制备纯镁、Mg-Ce、Mg-Y和Mg-Gd棒材,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X射线及拉伸试验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挤压态和退火态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揭示了合金元素和挤出速度对挤压态和退火态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又进一步以Mg-Y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退火过程中的Mg-Y合金中不同形态晶粒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合金微观织构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挤压态Mg-Ce合金和纯镁组织相似,为晶粒粗大的等轴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相当。挤压过程中,Mg-Y合金发生不完全动态再结晶,挤压组织由发生动态再结晶(DRX)的细小等轴晶粒和未发生DRX的长条状变形晶粒组成。Mg-Gd合金挤压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较纯镁大幅度降低。相较于挤压态纯镁的织构,Mg-Gd合金织构强度明显减弱。拉伸力学性能数据表明,加入Ce强化镁合金,加入Y元素可同时提高强度和延伸率,加入Gd无明显强化效果,但延伸率大幅提高。(2)相较于退火态纯镁的组织,退火态Mg-Ce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及晶粒尺寸分布变化较小,退火态Mg-Y合金组织由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和未发生静态再结晶(SRX)的长条状变形晶粒组成,变形晶粒的占比相较于挤压态Mg-Y合金明显减小,退火态Mg-Gd合金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退火态Mg-Y和Mg-Gd合金的织构强度较纯镁明显降低。拉伸力学性能数据表明,退火态Mg-Ce合金的抗拉强度高,但伸长率降低,退火态Mg-Y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提高,退火态Mg-Gd合金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但是伸长率有明显改善。(3)高、低速挤压态Mg-Y合金退火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呈现相同规律。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沿挤压方向被拉长的变形晶粒晶界及内部剪切带发生SRX,SRX晶粒将变形晶粒分隔为多个区域。变形晶粒的<01-10>晶向平行于挤压方向,变形晶粒的c轴绕挤压方向旋转,但总是垂直于挤压方向。再结晶晶粒总是分布广泛,取向弥散。挤压速度高,退火过程中SRX进展速度快。
张小龙[6](2020)在《铸造Al-2Li-2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耐疲劳和耐腐蚀等优点,用其替代传统铝合金构件,可以实现结构减重10~20%,刚度提升10~20%;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往有关铝锂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变形铝锂合金,但是,变形铝锂合金难以成型复杂结构件。一些大型复杂部件只能采用铸造方法成型,而国内外尚没有公开的铸造铝锂合金牌号或标准。虽然已有铸造Al-Li-Cu系合金的研究报道,但现有合金的强度偏低,塑性较差,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而且,合金元素与热处理工艺对铸造铝锂合金的组织演变和强韧化机制的研究极少;缺乏有效提高铸造铝锂合金的强韧性和组织稳定性的实施方法。因此,亟需开展高性能铸造铝锂合金的深入研究,探明微合金元素对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开发新型热处理工艺,并探明合金化设计和热处理协同调控机理。从而开发出高性能铸造铝锂合金材料,以拓展其在大型复杂结构件上的应用。本文基于铸造铝锂合金研究现状,以综合性能较好的Al-2Li-2Cu-0.2Zr合金为基,研究了多种微合金元素(Mg、Ag、Zn、Mn、Y、Sc)对其微观组织演变和强韧性的影响机制;系统研究了微量Mg和Sc元素对合金物相组成、时效竞争析出行为、组织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探究了微量Mg/Ag/Zn/Mn/Y元素对Al-2Li-2Cu-0.2Zr合金组织演变和强韧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Mg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强度的提升最为显着;Ag和Zn元素的作用效果相当,可以促进T1相的析出;Mn元素的添加会形成A120Cu2Mn3弥散相,提高合金的塑性,但是会降低合金的强度;Y元素的添加会显着降低θ’和T1相的析出动力及时效硬化速率,合金的强度水平最低。探明了热处理过程中铸造Al-2Li-2Cu系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构建了复合析出相A13(Li,Zr)和δ’/θ’的异质形核模型及T1/δ’交互作用微观模型。δ’相在Al3Zr或θ’相表面形核时,体系的界面能由(?)显着降低至(?),(其中(?));晶格畸变能也随之降低,从而降低的相变阻力,促进δ’相的析出。T1相和δ’相容易发生交互作用,在表面张力平衡(?)的作用下,δ’相被T1相切过或部分溶解,形成球缺状δ’相。探索了 Mg含量对Al-2Li-2Cu-0.2Zr合金时效竞争析出行为及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Mg元素添加量,探明了 S’相的析出及粗化行为;构建了时效过程中δ’-PFZs的宽化模型。Al-2Li-2Cu-xMg-0.2Zr合金中优化的Mg含量为0.5%,0.5Mg合金175℃时效32 h后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YS=366 MPa,UTS=443 MPa,EL=4.5%)。Mg元素的添加抑制了θ’相的形成,引入了 S’相;Mg含量的持续增加会抑制T1相的析出,使得S’相成为主要的沉淀相;且时效中S’相倾向于在特定晶面组上联合析出,合并生长,最终形成平行于(110)α晶面,沿[100]α方向生长的粗大片状S’相,对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产生不利作用。时效过程中δ’-PFZs的宽度h与时效时间t之间满足(?)关系;添加0.5%Mg可以显着降低δ’-PFZs的宽化速率常数Kp,有效抑制晶界无沉淀带δ’-PFZs的宽化,并在δ’-PFZs附近引入S’相,从而有效改善合金的塑性。研究了 Sc元素含量对Al-2Li-2Cu-0.5Mg-0.2Zr合金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Sc元素的存在形式,获得了优化的Sc元素添加量,阐明了微量Sc元素对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和强韧性的影响机制。Al-2Li-2Cu-0.5Mg-ySc-0.2Zr合金中优化的Sc含量为0.2%,175℃下时效32h后0.2Sc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YS=408 MPa,UTS=480 MPa,EL=6.0%)。铸态、固溶淬火态及时效态组织中均没有发现W相(A18-xCu4+xSc)的存在。随着Sc含量的增加,合金铸态组织显着细化,粗大块状初生A13(Sc,Zr)相的含量也随之显着增加。时效中δ’相优先在A13(Sc,Zr)弥散相上形核,形成高密度的核-双壳层结构A13(Li,Sc,Zr)复合相;添加微量Sc元素还可以显着细化S’相,提高S’相的弥散度,促进S’和T1相的析出;同时Sc的添加还可对δ’-PFZs的宽化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降低δ’-PFZs的宽化速率,提高合金的塑性。探究了微量Mg和Sc元素对Al-2Li-2Cu-0.2Zr合金组织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不同沉淀相的热稳定性差异;深入研究了δ’相的粗化行为,构建了δ’相的粗化模型,获得了其粗化所需的激活能。研究发现,T1相和A13(Li,M)复合粒子的热稳定性相对最佳,S’相次之,δ’相的热稳定性最差。时效温度的增加会显着加快δ’相析出、粗化及溶解速率。时效过程中δ’相的平均粒径(?)与时效时间t之间满足(?)关系。单独添加微量的Mg或Sc元素都可以显着降低δ’的粗化速率常数,Mg和Sc复合添加时δ’相的粗化速率常数最小,组织稳定性最高。建立了δ’相粗化速率常数与时效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铸造Al-2Li-2Cu-0.5Mg-0.2Sc合金中δ’相粗化激活能Q约为98.7 kJ/mol。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轻质高强韧铸造铝锂合金,主体成分为Al-2Li-2Cu-0.5Mg-0.2Sc-0.2Zr,优化了其热处理工艺(460℃×32 h+520℃×24 h)。合金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 408 MPa,抗拉强度480 MPa,延伸率6.0%;弹性模量E为79 GPa;密度约为2.57 g/cm3。
赵磊[7](2020)在《稀土元素Y/TiAlC颗粒的添加对ZK60基体镁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具有超细晶和双峰组织结构的Mg-5.1 wt.%Zn-0.18 wt.%Zr(ZK60)合金。研究了挤压温度对ZK60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523 K下挤压的合金具有平均尺寸426 nm的超细晶粒,MgZn2沉淀相弥散分布在Mg基体中,其抗压屈服强度,极限抗压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24 MPa,508 MPa和15.8%。随着挤压温度从523 K增加到623 K,合金组织由部分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变为完全动态再结晶(DRX)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从426 nm增加到760 nm。此外,具有双峰组织结构的ZK60合金表现为更高的强度,更优异的塑性和拉伸/压缩对称性。主要是由于基面织构(0001)<11-20>的细晶有利于基面滑移和早期变形。当细晶中充满了位错时,具有强(11-22)<11-23>锥面织构的粗晶可以容纳大量新形成的位错并促进锥面<c+a>位错滑移,从而抑制了{10-12}拉伸孪生。本论文还成功制备了具有超细晶的Mg-5.1 wt.%Zn-0.18 wt.%Zr-3 wt.%Y合金,系统地研究了微观组织演变和孪生行为。稀土元素Y的添加和超细晶的共同作用,有效的减弱了合金的织构强度,并导致孪生被位错和柱面滑移所取代,使得合金的强度和延展性均被提高,特别是明显提高了压缩屈服强度。此外,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Mg-5.1 wt.%Zn-0.18 wt.%Zr-xTi3AlC2(x=5,10)合金。初步证实了Ti3AlC2的添加能够显着降低合金织构的强度。
沈亚群[8](2019)在《Mg-Sn-Y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文中指出镁(Mg)合金因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交通运输领域能够很有效的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社会对商用高性能镁合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开发出更多的新型高性能镁合金就成了当务之急。Mg-Sn体系具有强度适中、耐腐蚀、高温超塑性变形和低温挤压等优点,但是存在偏析严重、时效硬化需时较长等问题,所以关于Mg-Sn体系合金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利用惰性气体保护法在井式电阻炉中制备出了Mg-xSn-yY(x=0.2,0.4,0.7;y=0.7,1.1,1.4)合金。采用合金化设计与改善挤压工艺等手段,以期实现Mg-Sn-Y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平衡优化。通过对其进行等离子电感耦合光谱分析(ICP)、金相显微组织观察(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EBSD)、能谱分析(EDS)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Y和Sn元素的微量添加以及不同挤压温度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Mg-0.2Sn-xY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随着Y量的增加,铸态合金晶粒尺寸细化,且第二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由网状分布转变为弥散分布。挤压后成棒材后,随着Y含量的增加,再结晶体积分数提升,晶粒细化,第二相破碎,形成稀土织构且强度降低,同时合金强度下降,塑性上升。挤压成板材后,与棒材相较不同之处在于全部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合金强度几乎不变,塑性上升,且板材性能优于棒材。其次,研究了Mg-xSn-1.4Y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n量的增加,铸态合金晶粒尺寸细化,且第二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由弥散分布转变为网状分布且出现第二相团簇。经热挤压后,合金棒材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尺寸均匀,第二相破碎弥散分布。随着Sn量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细化,形成基面织构且强度升高。同时合金强度上升,塑性下降。最后,选取以上塑性较高而强度相对较弱的挤压态Mg-0.2Sn-1.4Y合金通过调试挤压工艺参数实现合金强度与塑性的平衡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合金再结晶晶粒尺寸粗化,第二相成分不变但分布出现变化,织构类型不变但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合金塑性保持不变但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其中350℃条件下挤压的Mg-0.2Sn-1.4Y合金性能最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57.31MPa和303.35MPa,同时保持了很高的塑性,即28.91%。
张红菊[9](2015)在《稀土Nd、Y对Mg-6Zn-1Mn镁合金微合金化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镁合金具有质轻、高的比强度、良好的导热导电性、阻尼减振、电磁屏蔽等等优异性能,在交通、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21世纪绿色环保工程材料之一。然而,当前镁合金材料的室温强度相对较低,耐蚀性能较差,严重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广泛应用。因此,发展高强高韧并兼有良好耐蚀性的镁合金材料,就成为当前结构材料前沿领域的热门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课题组新近开发的高强Mg-6Zn-1Mn镁合金(ZM61),系统研究了稀土Nd、Y对ZM61的微合金化效应;并借助铜模铸造快速凝固技术,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对ZM61合金结果和性能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置能谱分析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稀土Nd、Y对ZM61系镁合金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等的影响。主要获得了如下结果:(1)少量稀土Nd(低于0.4%)对铸态ZM61合金具有明显的细晶作用,随着Nd含量继续增加,在晶界上析出粗大第二相颗粒而导致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降低。研究还发现,Nd对挤压态ZM61合金的织构影响较小,其显着影响合金动态再结晶率。当Nd含量较低时,合金经挤压时动态再结晶率较低,主要生成弥散细小的第二相;随着Nd的增加,合金发生完全的动态再结晶,由于在合金晶界上析出粗大的T相,而导致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下降。(2)当稀土Nd含量较低时,固溶处理后ZM61-Nd合金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大部分第二相已溶入镁基体中。在随后时效过程中能够析出大量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合金展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随着Nd含量的增加,残留基体中的稀土三元相T相随之增加,进而在后续时效处理时,合金析出的第二相会减少,而导致ZM61-Nd系固溶单级时效态镁合金强度降低。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证实了ZM61-Nd系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强化相Mg Zn2以β’1杆状相和β’2盘状相两种形式存在。其中β’1杆状相与基体的位向关系为:[112?0]Mg∕∕[0001]Mg Zn2,(0002)Mg∕∕(112?0)Mg Zn2;盘状β’2(Mg Zn2)相与基体的位向关系为:[112?0]Mg∕∕[101?0]Mg Zn2,(0002)Mg∕∕(0002)Mg Zn2。而通过添加Nd,可加速ZM61系合金中盘状β’2(Mg Zn2)相的析出,且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中部分杆状β’1(Mg Zn2)相会向盘状β’2(Mg Zn2)相发生转变。(3)研究发现,在ZM61-Y系铸态合金中,随着Y含量的变化,合金主要物相演变规律为:α-Mg+Mg7Zn3→α-Mg+I→α-Mg+W→α-Mg+X,这主要归因于Zn/Y原子比的不同造成的。其中,I相主要偏聚于枝晶,W相多以鱼骨状的形式存在,X相多以片层状形式存在。(4)当Y含量低于2%时,挤压可使晶界和晶粒内部析出细小弥散的第二相,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室温延展性,其断口上韧窝尺寸也较大。随着Y的增加,第二相颗粒变大,主要存在于晶界,热挤压过程中晶粒不易被挤碎、细化,弱化了析出相与基体的界面能,最终使得挤压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降低。同时,少量稀土Y(低于2%)掺杂ZM61系合金经固溶人工时效后,综合性能获得提高。这归因于在固溶过程中,合金中的大部分第二相颗粒溶入镁基体,在随后的人工时效过程中,晶界和晶内析出细小弥散的第二相颗粒,从而起到弥散强化作用。随着Y的增加,固溶过程中溶入镁基体的第二相颗粒少,固溶时效强化效果降低,而且晶粒尺寸大幅度长大,整体导致合金综合性能下降。(5)确立了Mg-6Zn-1Mn-2Y合金经515℃/2h+90℃/24h+180℃/24h固溶双级时效处理可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高达340MPa,对应的时效硬化曲线呈现“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特征,在时效过程中可长时间处于高硬度的状态,具备强的时效硬化能力,这为发展高强ZM61-Y合金系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线。(6)快速凝固技术使得ZM6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更加均匀,析出相更加细小,合金强度可达460MPa,约为传统铸造镁合金的2倍。这主要归因于Mg Zn2析出相相对于α-Mg基体,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使得合金强化效应明显。此外,通过动电位极化实验发现,快速凝固ZM61镁合金具有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更高的点蚀电位和更宽的钝化区间,其腐蚀速率仅为11.2μm/year,展现了优异的耐蚀性能。
刘建才[10](2011)在《痕量元素和预处理对高压铝箔立方织构和发孔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高比电容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是一种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它是电子工业最基本的元器件——电容器的基础材料。国内某厂现有高压箔产品在铬酸体系下发孔效果较好,比电容高;但在环保型硫酸体系工艺条件下,出现发孔腐蚀不均匀,发孔数量少等问题,导致化成后表面积小,静电容量不高。因此,为了提高铝箔的发孔率及发孔均匀性,开发适合硫酸体系的高压箔生产技术和产品,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织构仪、扫描电镜(SEM)、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检测分析手段和技术平台,对高纯铝箔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第一原理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处理、表面处理和痕量元素含量及分布对铝箔腐蚀发孔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第一原理模拟技术,揭示了痕量元素在铝合金中的分布规律;利用空位迁移原理,建立了痕量元素表面偏析的动力学模型;首次建立了痕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作用于铝合金表面化学势和溶解电极电势的直接关系式,揭示了痕量元素对铝合金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机理。理论计算结果为高压铝箔成分的设计提供指导。(2)揭示了最终退火工艺对铝箔的立方织构占有率、微观组织和铝箔腐蚀发孔率及发孔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适当速度升温,高温退火后快冷可使铝箔中的痕量元素富集在铝箔表面并保持相对分布均匀的状态,使得腐蚀发孔均匀,腐蚀性能得到提高。(3)确定了使铝箔形貌状态均匀并提高发孔均匀性的表面清洗工艺技术。在发孔前用碱清洗铝箔表面可以使铝箔表面的氧化膜溶解变薄,酸清洗则将Cl-引入铝箔表面,酸碱清洗共同使铝箔的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增大,促进铝箔的腐蚀发孔,提高发孔率,增加发孔均匀性。(4)揭示了痕量元素In影响高纯铝形变组织及宏观冷轧织构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及其对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In可细化铝箔组织,添加In含量在40ppm以内对铝箔立方织构的形成有利。In含量在40ppm时,铝箔经高温短时退火后立方织构取向密度最大,继续增加In含量立方取向密度反而下降。(5)探明了痕量元素In含量和分布、最终退火工艺和表面清洗工艺对铝箔腐蚀发孔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In为大尺寸的原子,通过控制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可以调整和控制痕量元素In在铝箔表面的富集和存在状态。痕量元素In对铝箔的腐蚀机制与Pb相似,迁移到铝箔表面的In原子主要富集在铝箔基体与氧化膜界面处。由于In有比Al更正的电位,In与Al原子形成局部微电池,提高铝箔表面的活性,进而显着提高铝箔的腐蚀效率、增加腐蚀发孔面积,使腐蚀孔坑分布均匀。(6)建立了铸锭无均匀化退火直接制备高立方织构含量和优异腐蚀发孔性能的高压铝箔的技术,以及添加ppm级痕量元素的技术。利用三层法高纯铝和偏析法高纯铝包含不同痕量元素的优点,混合使用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可以确保高压箔的立方织构比例高于95%,腐蚀发孔率在98%以上,蚀坑分布均匀。该技术不但省掉了铸锭均匀化退火工艺,还将痕量ppm级的对铝箔腐蚀发孔有利的元素如Ga等直接加入铝箔中,减少了熔铸时添加痕量元素中间合金的麻烦,即节约能耗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微量稀土Y对高纯铝织构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量稀土Y对高纯铝织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微量元素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结晶织构的形成理论 |
1.1 取向形核理论 |
1.2 取向生长理论 |
1.3 取向钉扎理论 |
1.4 应变储能最大弛豫理论 |
2 杂质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2.1 Fe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2.2 Cu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2.3 Zn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2.4 其他杂质元素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3 稀有金属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的影响 |
3.1 Be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3.2 Y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3.3 其他稀有元素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的影响 |
4 总结与展望 |
(2)耐热Mg-Gd-MM-Zr合金的蠕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耐热镁合金 |
1.1.1 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
1.1.2 耐热镁合金的分类 |
1.1.3 耐热镁合金的发展趋势 |
1.2 耐热镁合金的塑性加工技术 |
1.2.1 锻造 |
1.2.2 挤压 |
1.2.3 轧制 |
1.2.4 新型塑性变形工艺 |
1.3 Mg-RE-Zr耐热镁合金 |
1.3.1 Mg-RE-Zr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
1.3.2 合金元素在Mg-RE-Zr合金中的作用 |
1.3.3 Mg-RE-Zr合金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
1.4 镁合金蠕变 |
1.4.1 蠕变曲线 |
1.4.2 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 |
1.4.3 蠕变机制 |
1.4.4 镁合金蠕变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工艺技术路线 |
2.2 合金制备 |
2.2.1 成分设计 |
2.2.2 合金熔炼 |
2.3 实验方法 |
2.3.1 热处理实验 |
2.3.2 等温热压缩 |
2.3.3 挤压 |
2.3.4 多向锻造 |
2.4 显微组织及物相分析 |
2.4.1 金相组织观察(OM)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RD)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4 电子背散射观察(EBSD)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 |
2.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5 性能测试 |
2.5.1 硬度测试 |
2.5.2 室温力学性能测试 |
2.5.3 蠕变性能测试 |
3 Gd含量对Mg-Gd-MM-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 Gd含量对铸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1 Gd含量对铸态合金组织的影响 |
3.1.2 Gd含量对铸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 均匀化制度研究 |
3.2.1 合金DSC曲线 |
3.2.2 均匀化处理 |
3.2.3 难溶第二相 |
3.3 Gd含量对挤压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3.1 Gd含量对挤压态合金组织的影响 |
3.3.2 Gd含量对挤压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Gd含量对挤压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时效析出对Mg-Gd-MM-Zr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
4.1 合金时效处理及力学性能 |
4.1.1 合金时效处理制度 |
4.1.2 时效态合金力学性能 |
4.1.3 峰时效合金时效析出相 |
4.2 时效析出对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 |
4.2.1 不同蠕变温度下合金的蠕变曲线 |
4.2.2 不同蠕变应力下合金的蠕变曲线 |
4.2.3 应力指数及蠕变激活能 |
4.3 蠕变过程中组织分析 |
4.3.1 200℃时合金的蠕变组织 |
4.3.2 225℃时合金的蠕变组织 |
4.3.3 250℃时合金的蠕变组织 |
4.4 本章小结 |
5 晶粒尺寸对Mg-Gd-MM-Zr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
5.1 固溶时间对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 |
5.2 晶粒尺寸对T4态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 |
5.2.1 蠕变曲线 |
5.2.2 蠕变断口分析 |
5.3 晶粒尺寸对T4态合金蠕变机制的影响 |
5.3.1 不同蠕变温度下T4态合金的蠕变曲线 |
5.3.2 不同蠕变应力下T4态合金的蠕变曲线 |
5.3.3 蠕变机制 |
5.4 晶粒尺寸对T5/T6态合金蠕变机制的影响 |
5.4.1 不同蠕变温度下T5/T6态合金的蠕变曲线 |
5.4.2 不同蠕变应力下T5/T6态合金的蠕变曲线 |
5.4.3 蠕变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织构对Mg-Gd-MM-Zr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 |
6.1 合金的变形工艺优化 |
6.1.1 流变应力-应变曲线 |
6.1.2 本构方程的建立 |
6.1.3 热加工图 |
6.2 多向锻造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6.3 织构对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合金元素对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
7.1 Gd和Y元素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7.1.1 Gd和Y元素对挤压态合金组织的影响 |
7.1.2 Gd和Y对时效态合金组织的影响 |
7.2 Gd和Y元素对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
7.2.1 不同蠕变温度下合金的蠕变曲线 |
7.2.2 不同蠕变应力下合金的蠕变曲线 |
7.3 Gd和Y元素对合金蠕变机制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钢中稀土镧、铈、钇快速检测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1 引言 |
1.2 稀土在钢中的应用 |
1.2.1 稀土元素性质 |
1.2.2 稀土元素的发展 |
1.2.3 稀土在钢中的作用 |
1.3 检测技术的发展 |
1.3.1 钢、铁中检测方法研究 |
1.3.2 稀土检测方法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稀土钢标定试样的制备 |
2.1 试验设备及原理 |
2.1.1 真空感应熔炼炉 |
2.1.2 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 |
2.2 标定试样设计原则 |
2.3 标定试样制备 |
2.3.1 原材料成分 |
2.3.2 标定试样的目标成分 |
2.3.3 标定试样的制备 |
2.4 均匀性测试 |
2.4.1 块状试样的制取 |
2.4.2 分析线的筛选 |
2.4.3 均匀性判定 |
2.5 探究镁对标定试样中镧、铈、钇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3.1 试验设备及原理 |
3.2 屑状样制取 |
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镧、铈、钇及镁含量 |
3.3.1 溶样 |
3.3.2 分析线筛选 |
3.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检测 |
3.4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3.4.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 |
3.4.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准工作曲线的准确性验证分析 |
4.1 检验试样的制备 |
4.1.1 检验试样的设计原则 |
4.1.2 检验试样的成分设计 |
4.1.3 检验试样的目标成分 |
4.1.4 检验试样的炼制 |
4.1.5 待测钢样的处理 |
4.1.6 全谱直读光谱法测定检验试样中稀土含量 |
4.2 不确定度分析 |
4.2.1 测试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度 |
4.2.2 铁基体带来的的不确定度 |
4.2.3 检测人员对测量数值不确定度 |
4.2.4 实验环境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4.2.5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定 |
4.3 ICP-AES测定值与全谱火花直读光谱测量值对比 |
4.3.1 ICP-AES测定检验试样 |
4.3.2 测试结果比较 |
4.4 F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4)稀土Y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铝和铝合金的概述 |
1.2 Al-Zn-Mg-Cu系铝合金研究现状 |
1.3 稀土铝合金研究现状 |
1.4 Al-Zn-Mg-Cu系铝合金挤压研究现状 |
1.5 铝合金的热处理研究现状 |
1.5.1 均匀化处理 |
1.5.2 固溶处理 |
1.5.3 时效处理 |
1.5.4 形变热处理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材料的制备 |
2.2 实验方案 |
2.3 热处理工艺 |
2.4 微观组织分析 |
2.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稀土Y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 |
3.1 稀土Y对挤压显微组织影响规律研究 |
3.1.1 添加稀土Y后合金显微组织与物相分析 |
3.1.2 稀土Y对挤压过程中回复与再结晶的影响 |
3.1.3 稀土Y对合金析出第二相的影响规律 |
3.2 力学性能分析 |
3.2.1 拉伸性能 |
3.2.2 断口分析 |
3.3 微观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稀土Y在固溶热处理过程中对7075铝合金的影响 |
4.1 固溶热处理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4.1.1 固溶热处理后挤压态7075铝合金物相分析 |
4.1.2 固溶热处理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回复与再结晶的影响 |
4.2 固溶热处理对挤压态7075Y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4.2.1 固溶热处理后挤压态7075Y铝合金物相分析 |
4.2.2 固溶热处理对挤压态7075Y铝合金回复与再结晶的影响 |
4.3 力学性能分析 |
4.3.1 硬度 |
4.3.2 拉伸性能 |
4.3.3 断口形貌 |
4.4 微观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土Y在时效热处理过程中对7075铝合金的影响 |
5.1 时效处理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1.1 时效处理后挤压态7075铝合金物相分析 |
5.1.2 时效处理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回复与再结晶的影响 |
5.1.3 时效处理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织构的影响 |
5.2 时效处理对挤压态7075Y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2.1 时效处理后挤压态7075Y铝合金物相分析 |
5.2.2 时效处理对挤压态7075Y铝合金回复与再结晶的影响 |
5.2.3 时效处理对挤压态7075Y铝合金织构的影响 |
5.3 力学性能分析 |
5.3.1 硬度 |
5.3.2 拉伸性能 |
5.3.3 断口分析 |
5.4 微观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合金化的研究现状 |
1.2.1 Ce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1.2.2 Y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1.2.3 Gd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1.3 镁合金的塑性加工技术 |
1.3.1 锻造 |
1.3.2 轧制 |
1.3.3 冲压 |
1.3.4 挤压 |
1.4 镁合金的再结晶 |
1.4.1 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 |
1.4.2 镁合金的静态再结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路线 |
2.2 实验过程 |
2.2.1 熔炼与铸造 |
2.2.2 均匀化处理 |
2.2.3 挤压变形 |
2.2.4 退火处理 |
2.3 组织分析 |
2.3.1 金相观察(OM) |
2.3.2 扫描电镜观察(SEM) |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 |
2.3.4 XRD织构分析 |
2.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挤压态稀土镁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
3.1 挤压态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 |
3.1.1 稀土元素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3.1.2 挤压速度对DRX晶粒尺寸的影响 |
3.2 挤压态稀土镁合金的织构分析 |
3.3 挤压态稀土镁合金力学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退火态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
4.1 退火态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 |
4.2 退火态稀土镁合金的织构分析 |
4.3 退火态稀土镁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挤压态Mg-Y合金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5.1 低速挤压态Mg-Y合金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5.2 高速挤压态Mg-Y合金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会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铸造Al-2Li-2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铸造铝锂合金的特性和优势 |
1.2.1 铝锂合金二元相图 |
1.2.2 锂元素显着提高铝合金弹性模量的作用机制 |
1.2.3 铸造铝锂合金的优势 |
1.3 铸造铝锂合金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铸造铝锂合金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铸造铝锂合金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3.3 铸造铝锂合金的熔炼制备和铸造工艺性能 |
1.4 铝锂合金的组织特征 |
1.4.1 铝锂合金中的强化相和析出序列 |
1.4.2 铝锂合金中的平衡相与晶界无沉淀带 |
1.5 铸造铝锂合金的强韧性与组织稳定性 |
1.5.1 铸造铝锂合金的强化机理 |
1.5.2 提升铸造铝锂合金强韧性的可能途径 |
1.5.3 (微)合金元素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1.5.4 铝锂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稳定性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合金成分设计思路 |
1.6.3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合金的制备、试验及分析方法 |
2.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2.2 合金的原材料及熔炼制备 |
2.2.1 原材料 |
2.2.2 合金的熔炼工艺 |
2.3 合金的热处理方法 |
2.4 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相分析 |
2.4.1 热分析 |
2.4.2 金相分析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2.4.4 扫面电镜及能谱分析 |
2.4.5 透射电镜分析 |
2.5 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 |
2.5.1 宏观维氏硬度测试 |
2.5.2 室温拉伸测试 |
2.5.3 长期热暴露实验 |
2.6 合金的物理性能测试 |
2.6.1 密度测试 |
2.6.2 弹性模量测试 |
2.7 合金的热裂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合金化对铸造Al-2Li-2Cu合金微观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铸态Al-2Li-2Cu-X-0.2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 |
3.3 合金的固溶处理优化方法 |
3.4 固溶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
3.4.1 固溶态合金的微观组织 |
3.4.2 固溶态合金的强化相组成 |
3.4.3 固溶态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 |
3.5 微合金元素对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1 时效态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 |
3.5.2 微合金元素对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 |
3.6 分析与讨论 |
3.6.1 时效过程中复合相的形成机制及析出相交互作用 |
3.6.2 合金元素对铸造Al-2Li-2Cu-0.2Zr合金强韧化的影响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Mg含量对Al-2Li-2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Mg含量对铸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 |
4.2.2 DSC热分析 |
4.2.3 Mg含量对铸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Mg含量对固溶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合金的固溶处理工艺优化 |
4.3.2 固溶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物相组成 |
4.3.3 Mg含量对固溶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时效过程中合金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变化 |
4.4.1 合金的时效硬化曲线 |
4.4.2 Mg含量对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 |
4.4.3 Mg含量对T6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固溶态合金的强化机制 |
4.5.2 S'相的粗化行为及片状S'相的形成机制 |
4.5.3 微量Mg元素对晶界无沉淀带演化的影响 |
4.5.4 晶界无沉淀带调控提高合金的强韧性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c含量对Al-2Li-2Cu-0.5M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合金实际化学成分和弹性模量 |
5.3 Sc含量对铸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铸态合金的物相分析 |
5.3.2 合金的铸态组织及晶粒尺寸 |
5.3.3 铸态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 |
5.4 Sc含量对合金热裂性的影响 |
5.5 Sc含量对固溶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1 固溶态合金的物相分析 |
5.5.2 固溶态合金的微观组织 |
5.5.3 Sc含量对固溶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Sc含量对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1 合金的时效硬化曲线 |
5.6.2 Sc含量对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 |
5.6.3 Sc含量对合金时效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5.7 分析与讨论 |
5.7.1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Sc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演变规律 |
5.7.2 Sc元素对晶界无沉淀带演化的影响 |
5.7.3 Sc元素的强化作用机制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Al-2Li-2Cu-0.5Mg-0.2Sc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稳定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研究思路 |
6.3 热暴露对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1 合金的固溶处理工艺优化 |
6.3.2 热暴露对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 |
6.3.3 热暴露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 时效温度对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1 不同温度下的时效硬化曲线 |
6.4.2 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3 150℃下时效过程中合金的组织演变 |
6.4.4 175℃下时效过程中合金的组织演变 |
6.4.5 200℃下时效过程中合金的组织演变 |
6.4.6 225℃下时效过程中合金的组织演变 |
6.5 分析与讨论 |
6.5.1 微量Mg和Sc元素对Al_3Li粗化速率的影响 |
6.5.2 Al-2Li-2Cu-0.5Mg-0.2Sc-0.2Zr合金中δ'相粗化行为 |
6.5.3 沉淀相热稳定性差异及其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6.5.4 高强韧铸造Al-Li-Cu合金的设计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7)稀土元素Y/TiAlC颗粒的添加对ZK60基体镁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Mg-Zn-Zr系合金的研究现状 |
1.3 稀土镁合金研究现状 |
1.3.1 稀土RE的影响 |
1.3.2 稀土镁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 |
1.4 三元层状Ti_3AlC_2颗粒对Mg-Zn-Zr合金的影响 |
1.5 粉末冶金工艺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合金制备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技术路线 |
2.2 实验成分与设计 |
2.2.1 实验成分 |
2.2.2 实验设计 |
2.3 合金的制备 |
2.4 合金微观组织分析 |
2.4.1 金相观察 |
2.4.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2.4.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
2.4.5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2.5 力学性能测试 |
2.5.1 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
2.5.2 拉伸实验 |
2.5.3 压缩实验 |
第三章 超细晶ZK60合金 |
3.1 引言 |
3.2 合金制备与表征 |
3.2.1 合金制备 |
3.2.2 合金表征 |
3.3 ZK60合金的微观组织 |
3.3.1 ZK60合金的成分分析 |
3.3.2 ZK60合金微观组织表征 |
3.4 ZK60合金的力学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峰组织ZK60合金 |
4.1 引言 |
4.2 合金制备与表征 |
4.2.1 合金制备 |
4.2.2 合金表征 |
4.3 ZK60合金的微观组织 |
4.4 ZK60合金的力学性能 |
4.5 微观变形机理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稀土Y对ZK60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制备及表征 |
5.2.1 合金制备 |
5.2.2 合金表征 |
5.3 Y元素对ZK60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4 力学性能分析 |
5.5 微观变形机制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i_3AlC_2对ZK60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制备及表征 |
6.2.1 合金制备 |
6.2.2 合金表征 |
6.3 挤压态ZK60-xTi_3AlC2 (x=5, 10) 合金微观组织 |
6.3.1 ZK60-5Ti_3AlC_2合金成分分析 |
6.3.2 ZK60-10Ti_3AlC_2合金微观组织分析 |
6.4 ZK60-xTi_3AlC2 (x= 0, 5, 10, 15, 20) 合金力学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学习工作经历 |
三、 获奖情况 |
四、 发表文章 |
五、 专利情况 |
(8)Mg-Sn-Y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镁及镁合金概述 |
1.1.1 纯镁特性 |
1.1.2 镁合金特点 |
1.1.3 镁合金应用 |
1.2 镁合金的强化工艺 |
1.2.1 形变强化 |
1.2.2 第二相强化 |
1.2.3 细晶强化 |
1.2.4 固溶强化 |
1.3 稀土元素对镁合金的影响 |
1.3.1 稀土镁合金织构 |
1.3.2 稀土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
1.3.3 稀土镁合金的变形机制 |
1.4 Mg-Sn合金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4.1 Mg-Sn二元合金概述 |
1.4.2 Mg-Sn基合金的合金化改性研究 |
1.5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选题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试验方法及分析手段 |
2.1 技术路线 |
2.2 合金的成分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
2.2.1 合金成分设计 |
2.2.2 实验材料 |
2.3 合金的制备 |
2.3.1 熔炼与浇注 |
2.3.2 成分测试 |
2.3.3 均匀化处理 |
2.4 挤压实验 |
2.5 微观表征及分析 |
2.5.1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OM) |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3 扫描电镜分析(SEM)和能谱分析 |
2.5.4 EBSD微观组织及织构分析 |
2.5.5 断口形貌分析 |
2.6 力学性能测试 |
2.6.1 试样加工 |
2.6.2 拉伸实验 |
3 Mg-0.2Sn-xY挤压棒材与板材的组织、织构及性能的研究 |
3.1 铸态Mg-0.2Sn-xY合金的显微组织 |
3.1.1 铸态合金宏观组织 |
3.1.2 铸态合金扫描组织 |
3.1.3 铸态合金XRD物相 |
3.2 挤压态Mg-0.2Sn-xY合金棒材显微组织 |
3.2.1 挤压态合金棒材显微组织 |
3.2.2 挤压态合金棒材扫描组织 |
3.2.3 挤压态合金棒材XRD物相 |
3.3 挤压态Mg-0.2Sn-xY合金棒材微观织构 |
3.4 挤压态Mg-0.2Sn-xY合金棒材力学性能 |
3.5 挤压态Mg-0.2Sn-xY合金棒材断口形貌 |
3.6 挤压态Mg-0.2Sn-xY合金板材显微组织 |
3.6.1 挤压态合金板材显微组织 |
3.6.2 挤压态合金板材扫描组织 |
3.6.3 挤压态合金板材XRD物相 |
3.7 挤压态Mg-0.2Sn-xY合金板材微观织构 |
3.8 挤压态Mg-0.2Sn-xY合金板材力学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4 Mg-xSn-1.4Y挤压棒材组织、织构及性能的研究 |
4.1 铸态Mg-xSn-1.4Y合金的显微组织 |
4.1.1 铸态合金宏观组织 |
4.1.2 铸态合金扫描组织 |
4.1.3 铸态合金XRD物相 |
4.2 挤压态Mg-xSn-1.4Y合金棒材显微组织 |
4.2.1 挤压态合金棒材显微组织 |
4.2.2 挤压态合金棒材扫描组织 |
4.2.3 挤压态合金棒材XRD物相 |
4.3 挤压态Mg-xSn-1.4Y合金棒材微观织构 |
4.4 挤压态Mg-xSn-1.4Y合金棒材力学性能 |
4.5 挤压态Mg-xSn-1.4Y棒材断口形貌 |
4.6 本章小结 |
5 挤压温度对Mg-0.2Sn-1.4Y组织、织构及性能的影响 |
5.1 挤压态Mg-0.2Sn-1.4Y棒材显微组织 |
5.1.1 挤压态合金棒材显微组织 |
5.1.2 挤压态合金棒材扫描组织 |
5.1.3 挤压态合金棒材XRD物相 |
5.2 挤压态Mg-0.2Sn-1.4Y棒材微观织构 |
5.3 挤压态Mg-0.2Sn-1.4Y棒材力学性能 |
5.4 挤压态Mg-0.2Sn-1.4Y棒材断口形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申请的发明专利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稀土Nd、Y对Mg-6Zn-1Mn镁合金微合金化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镁合金研究现状 |
1.2.1 铸造镁合金研究现状 |
1.2.2 变形镁合金研究现状 |
1.3 镁合金的强韧化 |
1.3.1 镁合金的强化及其机理 |
1.3.2 合金元素强化 |
1.3.3 镁合金固溶强化 |
1.3.4 镁合金时效强化 |
1.3.5 变形强化 |
1.4 稀土在镁合金中的研究现状 |
1.4.1 稀土元素在镁合金中的作用 |
1.4.2 稀土为微量添加元素的镁合金 |
1.4.3 稀土为主元合金的镁合金 |
1.5 Mg-Zn系镁合金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稀土Nd对Mg-6Zn-1Mn系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合金的成分设计及制备 |
2.2.2 差热分析 |
2.2.3 物相分析 |
2.2.4 热挤压试验 |
2.2.5 力学性能测试 |
2.2.6 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
2.2.7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 |
2.3 Nd含量对Mg-6Zn-1Mn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2.3.1 铸态组织 |
2.3.2 挤压态组织 |
2.4 稀土Nd对挤压态Mg-6Zn-1Mn镁合金织构的影响 |
2.5 Nd对挤压态Mg-6Zn-1Mn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固溶时效对Mg-6Zn-1Mn-xNd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固溶时效试验 |
3.2.3 力学性能测试 |
3.2.4 合金硬度测试 |
3.2.5 物相分析 |
3.2.6 合金显微组织观察 |
3.3 Mg-6Zn-1Mn-xNd合金固溶时效态显微组织 |
3.3.1 固溶态组织 |
3.3.2 合金固溶单级时效态组织 |
3.3.3 合金固溶双级时效态组织 |
3.4 Mg-6Zn-1Mn-xNd合金固溶时效态力学性能 |
3.4.1 固溶单级时效态的力学性能 |
3.4.2 固溶双级时效态的力学性能 |
3.5 Mg-6Zn-1Mn-xNd合金时效硬化曲线 |
3.5.1 Nd含量对Mg-6Zn-1Mn合金时效硬化曲线的影响 |
3.5.2 温度对Mg-6Zn-1Mn-0.2Nd合金时效硬化曲线的影响 |
3.6 Mg-6Zn-1Mn-0.2Nd合金 180℃时效组织演变 |
3.6.1 时效析出相特征分析 |
3.6.2 合金 180℃时效的显微组织演变 |
3.7 本章小结 |
4 稀土Y对Mg-6Zn-1Mn系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4.2.1 试验合金的成分设计及制备 |
4.2.2 试验合金密度测试 |
4.2.3 热挤压试验 |
4.2.4 力学性能测试 |
4.2.5 差热分析 |
4.2.6 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
4.3 Y微合金化对Mg-6Zn-1Mn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3.1 添加Y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4.3.2 均匀化合金微观组织 |
4.3.3 Y对Mg-6Zn-1Mn-Y合金挤压态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固溶时效对Mg-6Zn-1Mn-xY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5.2.1 试验合金的成分设计及制备 |
5.2.2 热挤压试验 |
5.2.3 固溶时效试验 |
5.2.4 力学性能测试 |
5.2.5 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
5.3 Y对Mg-6Zn-1Mn合金固溶时效态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4 Y对Mg-6Zn-1Mn合金直接时效态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5 Mg-6Zn-1Mn-2Y合金固溶时效工艺优化 |
5.5.1 Mg-6Zn-1Mn-2Y合金固溶时效显微组织分析 |
5.5.2 Mg-6Zn-1Mn-2Y合金固溶时效力学性能分析 |
5.5.3 Mg-6Zn-1Mn-2Y合金 180℃时效硬化曲线 |
5.6 本章小结 |
6 凝固速率对Mg-6Zn-1Mn系合金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过程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凝固速率对ZM61 合金微观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 |
6.3.2 凝固速率对ZM61 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3 凝固速率对ZM61 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6.3.4 微量稀土Nd对ZM61 快速凝固镁合金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本文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痕量元素和预处理对高压铝箔立方织构和发孔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铝电解电容器及主要原料铝箔的概述 |
1.1.1 铝电解电容器的概念 |
1.1.2 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扩面增容的原理 |
1.1.3 高压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的介绍 |
1.2 制备工艺对铝箔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影响 |
1.2.1 铸造过程和铸造织构 |
1.2.2 均匀化退火对立方织构的影响 |
1.2.3 热轧工艺和预备退火对立方织构的影响 |
1.2.4 中间退火和附加冷轧变形率对立方织构的影响 |
1.2.5 最终冷轧变形率的影响 |
1.2.6 最终退火条件对立方织构的影响 |
1.3 化学成分对高压铝箔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1.3.1 Fe的影响 |
1.3.2 Si的影响 |
1.3.3 Cu的影响 |
1.3.4 Mg的影响 |
1.3.5 其它痕量元素的影响 |
1.4 影响高压铝箔腐蚀发孔性能的主要因素 |
1.4.1 铝箔表面痕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1.4.2 铝箔的表面状态和氧化膜状态 |
1.4.3 预处理 |
1.4.4 晶粒数及尺寸 |
1.4.5 腐蚀条件的影响 |
1.5 合金表面性质的理论研究现状 |
1.6 国产铝箔的研究现状 |
1.6.1 成分控制技术 |
1.6.2 立方织构控制 |
1.6.3 表面状态分析 |
1.6.4 腐蚀性能比较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痕量元素在Al表面偏析的预测 |
2.1 计算方法和参数 |
2.2 计算结果和讨论分析 |
2.2.1 痕量元素在Al(100)、Al(110)和Al(111)表面的偏析能 |
2.2.2 表面偏析能与原子的金属半径和实验表面能的关系 |
2.2.3 痕量元素偏析对Al(100)表面结构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In在Al合金表面的偏析行为研究 |
3.1 计算方法 |
3.2 计算过程、结果和分析讨论 |
3.2.1 In在Al(100)、(110)和(111)表面的偏析趋势 |
3.2.2 In在Al表面的分布均匀性 |
3.2.3 In在Al合金的表面偏析过程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痕量元素表面偏析对铝表面性质及溶解电势的影响 |
4.1 模型与算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面能 |
4.2.2 表面功函数变化 |
4.2.3 Miilliken电荷布局分析 |
4.2.4 Al(100)表面溶解的电极电势偏移 |
4.3 设计高压铝箔成分的指导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和表面清洗提高铝箔发孔性能的研究 |
5.1 样品的制备与实验方法 |
5.1.1 样品的制备 |
5.1.2 检测与分析 |
5.2 热处理工艺对铝箔再结晶组织、织构和发孔性能的影响 |
5.2.1 最终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5.2.2 升温速度的影响 |
5.2.3 冷却方式的影响 |
5.2.4 二次离子质谱测试结果 |
5.2.5 讨论 |
5.3 发孔前表面清洗对铝箔腐蚀发孔性能的影响 |
5.3.1 有、无表面清洗的比较 |
5.3.2 表面清洗碱浓度的影响 |
5.3.3 表面清洗酸浓度的影响 |
5.3.4 表面清洗时间的影响 |
5.3.5 极化曲线分析 |
5.3.6 分析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痕量元素In和热处理对高压铝箔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6.1 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方法 |
6.2 痕量元素In对铝箔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 |
6.2.1 实验过程 |
6.2.2 In对热轧铝板组织的影响 |
6.2.3 In对硬态箔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6.2.4 In对软态箔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6.2.5 讨论分析 |
6.3 热处理工艺对铝箔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6.3.1 预备退火对含In铝箔组织及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影响 |
6.3.2 中间退火对含In铝箔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影响 |
6.3.3 成品退火对含In铝箔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痕量元素In对高压箔腐蚀发孔性能的对比研究 |
7.1 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方法 |
7.2 实验结果 |
7.2.1 不同In含量铝箔的发孔形貌 |
7.2.2 不同退火工艺铝箔的发孔形貌 |
7.2.3 有、无表面清洗处理后发孔比较 |
7.2.4 不加In和加In高压铝箔发孔均匀性比较 |
7.2.5 痕量元素In在铝箔中的分布 |
7.3 讨论 |
7.3.1 痕量元素In加入对铝箔发孔腐蚀性能的影响 |
7.3.2 退火工艺对铝箔发孔腐蚀性能的影响 |
7.3.3 表面清洗处理对铝箔发孔腐蚀性能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无均匀化处理制备高压铝箔的工艺及发孔性能 |
8.1 实验用材料成分设计及铸锭制备 |
8.2 无均匀化处理制备高立方织构含量的铝箔 |
8.2.1 实验初探 |
8.2.2 热轧温度和预备退火温度对铝箔组织及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8.2.3 中间退火工艺对铝箔组织及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8.2.4 成品退火工艺对铝箔组织及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8.2.5 高立方织构比例铝箔生产工艺过程设计 |
8.3 无均匀化处理制备的高压铝箔的腐蚀发孔性能 |
8.3.1 表面清洗处理对铝箔发孔腐蚀性能的影响 |
8.3.2 化学成分对铝箔发孔腐蚀性能的影响 |
8.3.3 成品退火工艺对铝箔发孔性能的影响 |
8.3.4 有、无均匀化退火过程对铝箔发孔性能的影响 |
8.4 均匀化对高压铝箔综合性能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微量稀土Y对高纯铝织构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微量元素对电容器用铝箔织构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贾桂龙,杨宏,伍志铭,黄奎,尹建平,甘勇.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1(09)
- [2]耐热Mg-Gd-MM-Zr合金的蠕变性能研究[D]. 李碧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钢中稀土镧、铈、钇快速检测技术基础研究[D]. 李杰.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稀土Y对挤压态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D]. 刘立博.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5]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 金圆平. 山东大学, 2020(12)
- [6]铸造Al-2Li-2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研究[D]. 张小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稀土元素Y/TiAlC颗粒的添加对ZK60基体镁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D]. 赵磊. 青海大学, 2020(02)
- [8]Mg-Sn-Y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D]. 沈亚群. 重庆大学, 2019(09)
- [9]稀土Nd、Y对Mg-6Zn-1Mn镁合金微合金化效应的研究[D]. 张红菊. 重庆大学, 2015(01)
- [10]痕量元素和预处理对高压铝箔立方织构和发孔性能的影响[D]. 刘建才. 中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