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百货零售商店的经营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咏双[1](2020)在《湖南省百货公司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19世纪末,百货公司作为“零售革命”的产物,在香港与上海登陆中国。随着百货公司逐渐走向大众市场,其所处的场域中西文化交杂,使其高度现代化的特征与反帝的爱国时代主题之间产生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决定成立中国百货总公司,在各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区、县各级设置分支机构,形成统一指挥、统一经营百货的国营公司,以发挥对百货市场的领导作用。1950年建立的湖南百货公司在建立健全公司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运用规章制度与监督检查等约束手段以及培养集体意识、颁发荣誉奖励、提供晋升机会等激励制度,配合福利制度兜底,建构起职工对省百货公司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湖南省百货公司积极响应政策与时局,内部开展了土特产交流运动、增产节约运动、“三反”运动以及各级各类劳动竞赛运动,在缩小城乡差距与创造国家财富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49年至1956年湖南省百货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其出现的各类问题虽不容忽视,但却不至于严重如西方经济主义逻辑所推导出的企业生产效率持续低下。总的来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湖南省百货公司,其发展状态与内部职工生存状况,均是良好的。
林雪[2](2020)在《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及人口规模的扩张,消费需求升级,推动购物中心的发展,其不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使购物成本最小化,而且带动地区消费水平,增强商圈吸引力,提升商业中心等级地位,是现代零售业最具发展价值的大型商业设施。在电商冲击及房地产行业低迷状态影响下,2018年全国新增购物中心530个,发展势头仍不减,但也出现了购物中心项目烂尾、空置、无序发展及收益不佳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购物中心相关研究,为企业决策和政府优化城市商业空间、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搜集截至2018年年底区域内98家已开业购物中心的空间属性、招商品牌、业态种类、顾客购物感知评价等信息,结合重庆市主城九区经济、地理、人口、交通、政策、生态等方面的数据,深入归纳和分析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发展历程,运用空间分析法与计量分析法,对购物中心时空演变特征、零售吸引力、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具有整体分散化、若干局域集聚的空间演变特征。从整体空间布局看,购物中心从市中心向外围发展,形成拓展下沉的大趋势,呈现从点状集聚、无序扩散到有序扩散的演变特征,其中扩展方向与集聚程度来看,主要以南北轴扩展、内环集聚为主。从空间单元分异看,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特征,主要以内环以内的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南岸区与九龙坡区为布局热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空间单元失衡程度明显减缓,呈现一定均衡化发展趋势。从空间集聚看,全域具有集聚到扩散、再到集聚的演变规律,局域“高—高”、“高—低”集聚区集中在城市中心与副中心,且存在向城市外围地区集聚态势,呈“低—高”、“低—低”集聚类型的地区广泛分布在非城镇化地区,极化发展现象较突出。(2)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零售吸引力在空间上均呈现中心指向性特征,极核结构明显,集聚能力由市中心向外减弱,存在空间断裂现象。通过哈夫修正模型测算,发现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零售吸引力范围为0.57882.3259,引力值大的购物中心商业辐射范围大,不仅对周边街区的常住人口提供服务,还集聚了主城各区的居民,也带动周边商业设施活力,规模经济效应增强,同时,其地理位置优越,均位于中梁山、铜锣山腹地,城市内环中心,与主城区各地联系紧密,且随着都市功能的完善,购物流逐渐向内环高度集聚,市场吸纳能力增强,零售吸引力范围也向外扩散。引力值中等的购物中心商业辐射范围受限,主要因为本身聚客力较弱,市场竞争能力待提高,空间距离阻隔了购物流的形成,缩小了辐射范围。引力值较小的购物中心市场吸纳能力低,主要因为周边居民消费需求为外部满足型且地理位置偏远,空间联系弱。(3)从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人口因素、土地因素、基础设施条件5个方面选取了21项指标,建立购物中心市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到重庆市主城九区市场发展潜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巴南区>南岸区>北碚区>大渡口区,发现积极发展型地区有渝中区、渝北区,吸引购物中心开发建设的能力较强,商业地产投资潜力强。创新发展型地区有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巴南区,其对购物中心的市场容量正处于逐步扩容升级的状态,购物中心的市场成长能力与发展基础条件二者都有一定优势。保留发展型地区有南岸区、北碚区、大渡口区,对购物中心的吸纳能力较低,体现形式主要为购物中心市场容量较为饱和、市场发展基础条件与成长能力较差,购物中心开发需理性。(4)根据政策引导、整体协调、特色发展等原则,提出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空间布局优化策略:(1)政策引导,集聚发展。结合各区购物中心市场发展潜力评价结果,以政策导向为主旨,重点拓展新兴商圈区域、以中梁山以东与铜锣山以西的带状区域重点布局发展,特别是两江新区划定空间范围,优化发展“1+18”购物中心集聚核心区空间格局框架,提高购物中心空间集聚程度。(2)整体协调,统筹发展。结合地区市场吸纳能力,适度开发不同商业体量、消费层次等的购物中心,区域内部、区域之间的商业设施功能互补,加强地区间产业联系,完善商贸服务内容,促进产业融合。(3)交通优先,充分发展。沙坪坝区、巴南区应充分完善区位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尤其是道路交通网络,打通空间距离壁垒,增大市场进入概率。(4)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合理控制购物中心的数量、规模不同层级开发,针对区域主要服务群体需求类型,提供更为匹配的商品种类及品牌类别,与周边社区居民相配套,建立供需较为平衡的商住关系。
梁惠惠[3](2019)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居住区发展的逐渐成熟和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日新月异。注重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偏爱丰富舒适的消费体验,是新时代下逐渐凸显的消费需求特点。这也催生了更高质量商业服务配套设施进入人们的生活。除此之外,社区商业作为城市商业体系的最底层保障,是满足人们日常基本消费需求的的主要场所,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且,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区商业仍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城市级商业的配置基本趋于完善和饱和,区域级的商业中心发展也初具规模,开发商逐渐将投资视角转向社区级商业。我国很多一线二线城市鼓励社区引进大型商业和先进商业业态,以提高社区商业的服务水平。社区型商业综合体以其便捷性、准确的商品定位、丰富的配备业态和高质量的生活配套服务等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开发商的青睐,在我国众多一二线城市“遍地开花”。而社区型商业综合体在我国的兴起时间较晚,开发经验较贫乏,缺少较科学的选址规划理论指导。“蜂拥而至”的跟风建设,易导致社区商业饱和甚至过剩,致使竞争同质化,因盈利困难而倒闭的现象屡屡出现。其中由选址不当带来的店铺空置、盈利困难,甚至濒临倒闭,都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综上可知,选址规划应作为社区型商业综合体规划建设最关键的工作之一。现有关于社区型商业综合体的文献中,开发运营和规划设计是主要的两个研究方向,对其选址的研究较少。由以上可知,社区型商业综合体的选址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科学引导社区型商业综合体的选址。首先,通过现有的文献,梳理社区型商业综合体的概念、特征、功能、发展历程和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搜集与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相关的文献,分析其选址方法的优缺点,确定研究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再次,选取上海市的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和浦东大拇指广场作为研究案例,分析总结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得到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城市规划、政府政策、人口规模、消费水平、自然地质条件、综合土地成本、交通便捷度、竞争优势、周边社会性基础设施配置、经济技术指标和用地完整性。最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选址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青岛市金茂湾购物中心和大拇指广场的选址评价中,验证了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周剑涛[4](2019)在《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对杭州市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购物中心是零售业的一种重要形态。随着城市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购物中心作为主要的线下购物场所,其数量、规模和业态种类等均得到不断发展。因此它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乃至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购物中心在城市中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购物中心所提供的便利在市中心和城郊之间会产生显着的差异。尤其在住宅市场,城郊地区的住宅价格会因为购物中心的临近而大幅增值,而在部分地区则可能因为购物中心所带来的噪音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房价产生贬值。为捕捉这种空间不均匀分布,本文引入了可达性模型对购物中心所提供的便利性进行表征,并进一步探讨购物中心对住宅价格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空间异质性。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杭州市2014年之前建成的购物中心和2014年的二手房交易数据,在此基础上按照规模、档次和零售比例三种方式对购物中心进行分类。本文使用两种可达性模型对购物中心可达性进行刻度,然后运用普通特征价格模型初步探讨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为了研究影响的空间异质性,本文进一步运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所示:(1)可达性模型比较。重力模型对可达性的测度结果较为稳定,随着距离衰减系数的增大变化幅度较小,且通过针对住宅价格的实证研究发现其对现实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相比而言,累积机会模型所计算的购物中心可达性指数随着阈值的变化波动较大,且对住宅价格的解释力较差。(2)不同类型购物中心可达性的影响差异。本文研究发现,大型、高档、低零售比的购物中心对杭州市部分地区住宅价格能够产生显着的正面作用,但是小型、低档、高零售比的购物中心则相反的产生负面作用。其中,按零售比例分类的购物中心可达性指数对住宅价格产生的影响最为显着,而按档次分类可能由于其主观性问题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显着性相对较差。(3)购物中心可达性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三种分类方式的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按档次分类的回归系数显着性比例最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型购物中心对非市中心地区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对市中心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不显着,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中小型的购物中心可达性对非市中心地区产生了显着的负面作用。低零售比例的购物中心可达性对大部分地区均产生了显着的正面作用,而中高零售比的购物中心可达性正好相反。由此可见,非市中心的城市居民比较关注购物中心的规模,而大部分区域的居民对于多业态组合的购物中心均比较偏爱。
石娜娜[5](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陈印静[6](2018)在《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文中指出为重审与再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本论文以地方政府的商业管理为视角,阐释在国家有序计划与主动介入下,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轨道,以价值规律为调节手段的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被国家计划所取代的进程。从而揭示1949年至1966年国家如何推进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此时段国家权力、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市场经济?在研究思路上,本论文以各时期商业所有制的演进作为逻辑主线展开,并选取具有特殊性的小商业作为专题研究,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进行系统论述。中共建政早期,国家引导武汉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新旧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中共建政以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已形成,建政后中共实践了新民主主义商业,并通过改组“大公”与“小公”商业、整顿合作社商业的“商人路线”、对私营商业实行分利政策等举措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武汉在新旧政权过渡时期采取了鼓励商业转业、开展物资交流、建立新商事制度等办法恢复与发展商业。其次,“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武汉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展了商业从严的“五反”运动,政府加强了对私营商业的计划干预,由于限制与排挤私商过头导致商业结构失衡,政府不得不进行商业计划结构的再次调整,其结果是新民主主义商业提前走向终结,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条件。再次,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计划市场与自由市场的矛盾推动“一五”时期商业体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转型过程中借助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手段,形成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对批发商业、零售商业、小商业等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商业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最后,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一五计划”后计划体制得以建立,国家开始致力于稳固社会主义商业。由于国家局势不断变化,社会主义商业亦随之多次调适。国家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主要从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政府商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制度与行政管理层面设计与安排计划性商业;另一方面,对自由市场进行管控,打击自发商业行为,限制非计划因素。在阐释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性政策的基础上,选取小商小贩分析其特殊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小商小贩与批发商、零售商相比,具有特殊性所在,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属于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徘徊者”,国家一方面努力把其纳入计划轨道,另一方面又迫于流通需求保持其市场属性。因此,国家对引导小商小贩走社会道路过程中采取了相对特殊的吸纳方式,小商小贩处于市场与计划之间的边缘身份体现了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问题的因人制宜政策与取向。通过对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949年至1966年,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经历了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与改组、“五反”运动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由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巩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的历史演进。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为扩大计划市场、缩小自由市场,商业管理权力陷入“上收——下放——上收”的反复循环。作为兼具“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国家在引导小商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安排政策倾斜”与“安排过宽限制”之间的徘徊、“吸收进来”与“调整出去”的矛盾,小商贩从而成为纳入国家计划与保持市场性的“徘徊者”。在这一时期,市场与政府双方展开了长时段的博弈拉锯。面对政府在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高压管控,市场并非“坐以待毙”,其“自发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中寻求可行的生存策略而难以消灭,国家面对市场的主动性一次又一次地采取了妥协姿态,乃至不惜采用阶级斗争与阶级对立的方式对其发展进行限制。武汉商业社会主义道路与湖北省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特殊性,从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中,呈现具有更多自主性、更注重强化商业管理权力、更加注重对小商业的改造和安排、更注重处理商业转业所引发的利益重组、更加强调内外物资交流等特征;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直辖市城市相比较,武汉具有行政层级的一般性,因此武汉商业政策的制定与运作的自主权相较于以上城市难免受到更多限制,尤其是受到来自于省级党政等多方的影响。
陈蔚珊,柳林,梁育填[7](2016)在《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商业中心是城市零售活动的重要载体,优化商业资源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合理配置,摸清不同零售经营形态的区位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以面向公众服务的商业机构兴趣点(POI)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城市商业中心与零售业态集聚区识别的方法;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商业活动的热点地区以及零售业态集聚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根据核密度估计法提取的商业中心在等级上表现出由城市中心圈层向外围圈层扩散的趋势,结果符合客观事实。2以街区为单元,商业网点密度符合局域Getis-Ord G*指数统计特征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越秀区和天河区,广州市零售业发展的双核心空间格局已经形成。3不同的零售业态对商业集聚的区位选择具有显着差异性,百货商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经营形态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该业态的市场定位、经营模式及选址策略基本吻合。总体来看,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业集聚空间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实体零售企业行为与广州商业经济分布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商业规划和零售商选址前期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陶勐[8](2015)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零售业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跨国零售企业纷纷以各种业态形式进入我国市场,跨国零售企业在给我国零售市场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对我国本土实体零售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跨国零售企业的影响之下,我国实体零售企业也逐渐从单一结构的零售企业逐步转变为品类丰富、经营形式多样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实体零售企业。在此期间,经历了与跨国零售企业共同竞争并一起成长的时代,也经历了在线零售市场飞跃式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也从飞速发展的高速期进入了发展受阻的放缓期,但其中也有一些优秀的实体零售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迅速转型,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从2012年开始,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线零售市场迅速崛起,其结果最终导致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习惯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一些实体零售企业逐渐丧失了昔日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实体零售企业迎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关店和发展放缓成为了业内的普遍现象。其生存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在线零售企业的野蛮增长,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以及线下人力、租金等成本的不断上涨。另外,实体零售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在线零售企业正在不断尝试新的发展模式,而大部门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困难重重,并没有真正有所突破。因此,未来实体零售企业的未来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现如今,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零售革命,也将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互联网大潮的困境下突出重围,成为了我国实体零售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将以互联网时代作为背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实体零售企业的发展轨迹和现阶段的生存现状、发展受阻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预测了未来我国实体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体零售企业转型案例,为我国实体零售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刘振斌[9](2015)在《引厂进店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以福州市商业零售业为例》文中认为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转型,劳资双方的矛盾增多,并向劳动者利益诉求多元化和用工主体复杂化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出于成本和管理等方面的考虑,纷纷采用“引厂进店”经营管理模式。该模式下,商场可以充分整合剩余资源获取的租金或管理费,厂家可以利用商场的商业资源经营牟利,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引厂进店”用工模式的发展有一个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该模式目前同样也存在用人单位与用工管理单位权责不清,劳动权利义务上严重不对等,导致劳动侵权案件频发的弊端。本文从福州市“引厂进店”劳动权益保障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引厂进店”模式劳动权益侵权现状和原因,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及福州目前较为成功的做法,如开展进店企业诚信等级评价、入场工资保证金制度等,提出完善“引厂进店”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希望让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组织、工会和劳动者等“引厂进店”模式下各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能从各自角度制定全面、准确的策略保障进店劳动者权益,平等对待进店员工,减少劳动纠纷,提升员工幸福感,构建商业零售业的和谐劳动关系。
郭玮玮[10](2012)在《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分布研究 ——基于GIS的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近二十年来城市化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入世后零售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零售网点建设发展迅速,己成为目前国内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最为迅速、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零售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大型零售商店作为推动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对于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城市布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具有现实的意义。大连市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大连商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大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39.8亿元。目前世界着名的外资零售商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百盛等已经进驻大连,与大商、友谊商城等大型本土商业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进着大连的零售市场格局变化。在大型商业零售店迅速发展的同时,以市场为主推动的空间布局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商业网店的迅速增加,增加了城市服务功能,与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步扩大;另一方面是商业集聚度的提高,商业中心首位度大,布局不合理,同质化严重,呈现恶性性竞争的势头,整体效益下降,导致城市的“外部不经济”。因此迫切需要对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以及加强对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布局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20世纪60年代以来GIS技术的出现,特别是GIS在城市商业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开辟了一条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新道路,并且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正是通过对国内外知名文献及案例的学习研究,并结合大连市零售商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大连市44个营业面积5000m2以上大型零售商店为研究对象,以GIS为研究手段,结合商业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过去20年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时空演变过程,以现状空间布局的特征为基础,选取商业设施布局的影响因素,即消费、人口分布、道路交通以及城市空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过程中运用GIS技术,然后结合消费因素、大连市城市规划与建设、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未来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发展和空间布局的科学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优化的构想。
二、大型百货零售商店的经营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百货零售商店的经营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百货公司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中国近代百货公司的研究 |
(二) 关于国营企业的研究 |
(三) 建国初期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目标 |
五、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湖南省百货公司的建立 |
(一) 国营百货系统的建立 |
(二) 湘省商业传统 |
(三) 湖南省百货公司基本情况与选址问题 |
(四) 公司组织机构 |
1. 建国初组织机构设置 |
2. 计划经济建设时期的组织调整原因及影响 |
(五) 公司管理制度 |
1. 经理联席会议 |
2. 系统内部检查机制——以湘潭百货商店为例 |
二、湖南省百货公司的业务与业绩 |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 |
三、百货公司内部的日常权力关系 |
(一) 在劳动中的日常表现 |
1. 尽职尽责工作 |
2. 工作的制度规范问题 |
(二) 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 |
1. 荣誉奖励 |
2. 人才培养 |
3. 干部升迁 |
(三) 对“单位人”的身份认同 |
四、政策与时局下的内部频繁运动 |
(一) 稳定农村金融市场 |
(二) 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
(三) 商业部门中的增产节约运动 |
1. 加速与节约流动资金:“清产核资” |
2. 合理化建议运动 |
3. 增产节约运动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四) “三反”运动与后期经济恢复 |
1. 腐败违法现象的处理 |
2. 销货竞赛运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3 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发展现状和历程分析 |
3.3.1 购物中心数量及规模现状分析 |
3.3.2 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
3.4 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3.4.1 规划缺位 |
3.4.2 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
3.4.3 创新不足 |
第4章 购物中心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4.1 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
4.1.1 整体空间布局的演变 |
4.1.2 空间布局重心的演变 |
4.1.3 空间扩散距离的演变 |
4.2 空间单元分异特征分析 |
4.2.1 环线分异特征分析 |
4.2.2 区县分异特征分析 |
4.3 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分析 |
4.3.1 整体集聚 |
4.3.2 局部集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购物中心零售吸引力分析 |
5.1 购物中心聚客力评价 |
5.1.1 评价原则 |
5.1.2 影响因子的选取与指标量化 |
5.1.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1.4 权重确定 |
5.1.5 评价结果分析 |
5.2 购物中心零售吸引力分析 |
5.2.1 零售吸引力测算模型修正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购物中心市场发展潜力评价 |
6.1 评价原则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6.4 权重确定 |
6.5 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购物中心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7.1 优化原则 |
7.1.1 政策引导原则 |
7.1.2 整体协调原则 |
7.1.3 特色发展原则 |
7.2 优化策略 |
7.2.1 政策引导,集聚发展 |
7.2.2 整体协调,统筹发展 |
7.2.3 交通优先,充分发展 |
7.2.4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2.1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概述 |
2.1.1 商业综合体 |
2.1.2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国内外发展历程 |
2.3.1 国外发展历程 |
2.3.2 国内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三章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选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影响因素的提取 |
3.2.1 各项目总体概况 |
3.2.2 宏观方面 |
3.2.3 中观方面 |
3.2.4 微观方面 |
3.3 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及其分析 |
3.3.1 选址主要因素的确定 |
3.3.2 选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4 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四章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1.1 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
4.1.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原理 |
4.2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模型构建过程 |
4.2.1 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
4.2.2 评语集的确定 |
4.2.3 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
4.3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流程 |
第五章 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模型的应用 |
5.1 青岛市金茂湾购物中心选址评价 |
5.1.1 金茂湾购物中心项目概况 |
5.1.2 金茂湾购物中心选址评价分析 |
5.1.3 金茂湾购物中心评价模型应用 |
5.2 青岛市证大大拇指广场选址评价 |
5.2.1 大拇指广场项目概况 |
5.2.2 大拇指广场选址评价分析 |
5.2.3 大拇指广场评价模型应用 |
5.3 案例选址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对杭州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提纲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购物中心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零售业态变迁理论 |
2.1.2 购物中心定义及分类 |
2.1.3 购物中心运行机制理论 |
2.2 可达性理论 |
2.2.1 可达性定义 |
2.2.2 可达性应用研究 |
2.2.3 零售可达性 |
2.3 购物中心可达性及其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
2.3.1 购物中心对房价的影响 |
2.3.2 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购物中心可达性指数构建 |
3.1 购物中心影响力分析 |
3.2 可达性模型构建与表达 |
3.2.1 可达性测度模型 |
3.2.2 可达性模型构建 |
3.2.3 可达性模型计算 |
3.2.4 插值分析 |
3.3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3.1 数据选取 |
3.3.2 购物中心分类 |
3.4 购物中心可达性结果分析 |
3.4.1 综合指数 |
3.4.2 按规模分类指数 |
3.4.3 按档次分类指数 |
3.4.4 按零售比例分类指数 |
3.5 本章小结 |
4 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4.1.1 特征价格模型 |
4.1.2 住宅数据选取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模型优选和检验 |
4.2.2 其他特征变量对房价的影响 |
4.2.3 购物中心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 |
4.2.4 稳定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基于地理加权模型的实证研究 |
5.1 地理加权模型构建与参数选取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其他特征变量的结果统计 |
5.2.2 购物中心可达性结果统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近代中国商业史研究 |
(二) 计划经济时期商业史研究 |
(三) 改革开放初期商业体制改革的研究热潮 |
三、问题意识与创新空间 |
(一) 关键词释义 |
(二) 问题意识 |
(三) 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局限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局限 |
五、主要研究资料 |
(一) 档案类资料 |
(二) 报刊类资料 |
(三) 汇编类资料 |
(四) 其他类资料 |
第一章 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 |
一、中共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 |
(一) 建政前的中共与商业 |
(二) 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特征及对中共建政的影响 |
二、中共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 |
(一) “大公”、“小公”商业的改组 |
(二) 合作社“商人路线”的整顿 |
(三) 私营商业的分利政策 |
三、武汉商业秩序的新旧过渡 |
(一) 商业转业 |
(二) 物资交流与商业联营 |
(三) 新商事制度的建立 |
小结 |
第二章 “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
一、“五反”运动的起因 |
(一) 从增产节约运动到“三反”运动 |
(二) 从“三反”运动到“五反”运动 |
二、武汉“五反”运动始末 |
(一) 由工商界“四反”走向“五反” |
(二) “五反”运动的四个阶段 |
三、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
(一) “五反”运动的特征 |
(二) “五反”运动对商人的过度打击 |
(三) 商业、市场与商人思想的变化 |
(四) “五反”运动后的经济变局 |
小结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局势变动 |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 武汉商业的新形势与商人的新矛盾 |
二、武汉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
(一) 动员与起始阶段 |
(二) 经销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
(三) 全行业公私合营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
(四) 经济改组与安排阶段 |
三、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建构与运用 |
(一) 借助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缘由 |
(二)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管理 |
(三)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运用——以零售商改造为例 |
四、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
(一)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 |
(二) 商业过渡的困境与曲折——以武汉绸布座商为例 |
(三) 社会主义商业的确立 |
小结 |
第四章 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 |
一、保障计划性: 商业行政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 |
(一) 商业机构市区分工改革 |
(二) “大跃进”与“大商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三) 国民经济调整与改进零售商业管理体制 |
二、限制“非计划”因素: 自发商业的市场管理 |
(一) 自发商业的生存策略 |
(二) 自发商业的限制与管理——基于1957年的分析 |
(三) 取缔计划商品流入自由市场 |
小结 |
第五章 计划与市场间的“徘徊者”:小商贩的特殊社会主义之路 |
一、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
(一) 小商贩的改造办法 |
(二) 小商贩改造的定税政策 |
二、小商贩的安排及其调整 |
(一) 安排小商贩的政策倾斜 |
(二) 安排偏宽及其限制 |
三、残存小商贩的整顿改造 |
(一) 残存小商贩的分类整改 |
(二)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矛盾 |
(三)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争议及处理 |
四、商业整改与调整退出小商小贩 |
(一) 恢复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 |
(二) 退出国合商业小商贩的安排政策 |
五、自发个体商贩的清理整顿 |
(一) 自发个体商贩的井喷 |
(二) 清理整顿自发小商贩的政策界限 |
小结 |
结语 |
一、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的社会主义道路 |
二、市场与政府间的“应然”与“实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1) 核密度估计法 |
(2) 局域Getis-Ord G*指数法 |
3 结果分析 |
3.1 零售商业中心等级体系的圈层结构 |
(1) 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扩散的多中心等级圈层体系 |
(2) 位于中心城区内的商业中心沿交通干线布局,呈现连片蔓延的空间形态 |
(3) 位于外围城区的商业中心依行政中心布局,呈现离散分布的空间形态 |
3.2 零售商业活动的热点区域 |
3.3 中心城区零售业态的集聚特征 |
4 结论与讨论 |
(8)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本文特色、不足与改进方法 |
第2章 零售服务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零售服务的相关理论 |
2.2 与零售服务相关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3章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实体零售企业的基本概念 |
3.2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的发展进程 |
3.3 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现状分析 |
第4章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放缓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放缓的原因 |
4.2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5.1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的机遇 |
5.2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5.3 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趋势预测 |
第6章 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对策 |
6.1 实体零售企业的转型案例分析 |
6.2 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的创新思路 |
6.3 实体零售企业生态结构的建立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引厂进店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以福州市商业零售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引厂进店”模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引厂进店”模式的界定 |
第二节 “引厂进店”模式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引厂进店”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二、社会排斥理论 |
第二章 “引厂进店”模式中侵犯劳动权益的现象及原因——以福州市为例 |
第一节 福州商业零售业“引厂进店”模式发展的历程 |
一、厂家主导阶段(1981年至1990年) |
二、店家主导阶段(1990年至2004年) |
三、厂家和店家混合主导阶段(2004年至今) |
第二节 福州“引厂进店”模式劳动用工的现状 |
一、“引厂进店”的店家 |
二、进店的厂家 |
三、“引厂进店”模式下的员工 |
第三节 “引厂进店”模式中侵犯劳动权益的现象 |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 |
二、社会保险问题 |
三、强制加班和未发加班工资 |
四、未享有带薪年休假 |
五、收取押金或培训费 |
第四节 “引厂进店”模式中侵犯劳动权益的原因分析 |
一、“引厂进店”模式的法律关系复杂,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 |
二、厂家和店家推诿责任,忽视管理 |
三、“引厂进店”模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面临困境 |
第三章 福州市“引厂进店”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开展进店企业诚信等级评价 |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标准 |
二、做好进店企业劳动用工信息收集汇总工作 |
三、建立健全进店企业失信惩戒和守信受益机制 |
第二节 探索进店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
一、加强对接和服务,提高进店企业纠纷预防能力 |
二、建立多级调解网络,提高劳动纠纷调解成效 |
三、围绕多方联动,让社会各界形成合力 |
第三节 建立进店员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
第四章 完善“引厂进店”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优化政府的制度保护和监管环境 |
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
二、加强对“引厂进店”企业的监督管理,完善政府监管制度 |
三、规范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为进店劳动者提供有效社会保障 |
第二节 完善社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调节作用 |
一、发挥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优势,预防化解劳动纠纷 |
二、大力培育进店员工工会,充分发挥工会沟通协调职能 |
三、加强行业协会和商会建设,约束进店企业用工行为 |
第三节 优化进店企业内部管理建设 |
一、店家应主动监督进店厂家规范用工 |
二、进店企业应重视员工,开展人性化管理 |
第四节 提升进店员工自身维权意识 |
结论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分布研究 ——基于GIS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阐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问题 |
1.3.3 研究的方法框架 |
2 相关概念诠释与理论文献综述 |
2.1 大型零售商店 |
2.1.1 大型零售商店的概念 |
2.1.2 我国大型零售商店的发展 |
2.1.3 我国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 |
2.2 商业空间理论 |
2.2.1 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学派 |
2.2.2 以数量革命为导向的空间分析学派 |
2.2.3 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学派 |
2.2.4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2.3 地理信息系统 |
2.3.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发展 |
2.3.2 地理信息系统在商业空间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
2.3.3 地理信息系统在大型零售商店布局研究中的应用 |
3 研究区域与设计 |
3.1 研究区域 |
3.1.1 区域概况 |
3.1.2 大连零售业的发展 |
3.1.3 大连零售业的空间布局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影响因素选取 |
3.2.3 研究步骤 |
4 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分析 |
4.1 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的总体特征 |
4.2 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时空演变 |
4.2.1 1996年以前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分布 |
4.2.2 1997—2003年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分布 |
4.2.3 2004—2010年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分布 |
4.2.4 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业态演变 |
5 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与构想 |
5.1 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布局与消费因素分析 |
5.1.1 大连市整体消费特征 |
5.1.2 消费的空间差异分析 |
5.1.3 基于消费因素的大型零售商店发展 |
5.2 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因素分析 |
5.2.1 人口分布密度 |
5.2.2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 |
5.3 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布局与交通因素分析 |
5.3.1 道路特征 |
5.3.2 道路网密度 |
5.4 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 |
5.4.1 大连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
5.4.2 大连市商业空间演化 |
5.4.3 大连市商业空间发展趋势 |
5.5 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布局构想 |
5.5.1 大连市商业中心等级体系构想 |
5.5.2 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布局构想 |
5.5.3 大连市零售商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6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大型百货零售商店的经营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百货公司研究(1949-1956)[D]. 吴咏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重庆市主城区购物中心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及优化研究[D]. 林雪. 西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D]. 梁惠惠.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4]购物中心可达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对杭州市的实证研究[D]. 周剑涛. 浙江大学, 2019(01)
- [5]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6]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D]. 陈印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J]. 陈蔚珊,柳林,梁育填. 地理研究, 2016(04)
- [8]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 陶勐.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9]引厂进店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以福州市商业零售业为例[D]. 刘振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10]大连市大型零售商店空间分布研究 ——基于GIS的分析[D]. 郭玮玮.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