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炉》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颜佳峰[1](2021)在《基于声学层析成像的温度场重建算法研究》文中认为电站锅炉内温度分布的监测与可视化对于实现设备安全运行,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排放降低等都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科学价值。然而,锅炉炉膛内的燃烧具有湍流强烈,瞬态变化,环境恶劣等特征,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基于声学层析成像的温度场测量技术具有测温范围广、测量空间大、可在线实时监测、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工业炉的温度场监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声学测温技术中,温度场重建算法的选择是温度场测量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声学测温中温度场的重建算法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受现场环境和设备的限制,实际应用中声波飞渡时间(Time Of Flight,TOF)数据往往有限而温度场分辨率要求较高,声波测温问题趋于病态性,对噪声的干扰比较敏感。本文提出了一种声学测温中较为新颖的二维温度场重建算法,该算法在最小二乘估计的基础上,加入了全变分正则化项,有效地解决了这类病态性问题,在声学数据较少时仍然能获得分辨率较高的温度图像。本文采用数值仿真实验研究了该算法的温度场重建性能表现,并对比了常见的Tikhonov和TSVD正则化算法的温度场重建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全变分正则化的重建精度更高,且抗噪声干扰能力更强。除了在二维温度场上的重建算法研究之外,本文在三维温度场的重建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eflected Sigmoid的温度重建模型,并从奇异值谱的角度,研究了该模型的病态程度。在模型求解中,本文采用了基于最小平方残差(LSMR)的迭代算法。在数值实验上分别研究了该算法在三个不同复杂程度的温度场模型的重建效果,并在模拟TOF数据中添加噪声,考察该算法的抗干扰能力。最后与Tikhonov,TSVD正则化方法比较,综合评价该算法的重建性能。模拟结果证明,该算法的重建精度更高,抗噪声干扰性能更好,为三维温度场的重建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最后,搭建了声学测温实验台,采用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获得声波飞渡时间数据,应用全变分正则化算法进行二维温度场重建,并采用热电偶的测温结果作为实际参考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重建结果与预期温度场分布相符,且与实际温度相近,证明了全变分正则化在二维温场重建的实用型和有效性。
郑立刚[2](2009)在《煤粉射流的高温空气燃烧特性与燃煤锅炉低NOx燃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与环保需求的提高,控制污染物排放成为环境领域与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氮氧化物(NOx)是电站燃煤锅炉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了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寻求各个层面上的控制手段成为当今研究控制NOx排放的焦点。本文在此背景之下,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煤粉射流在高温空气中的燃烧特性,二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燃煤锅炉低NOx排放燃烧优化。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已被证明在燃气工业炉上能取得节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效果,但对于以煤炭为燃料的高温空气燃烧研究相对缺乏。基于人工智能的燃煤锅炉低NOx燃烧优化能有效降低NOx排放,在建模方法和优化算法上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煤粉射流在高温空气中的燃烧特性,第二部分为基于人工智能的300 MW双炉膛燃煤锅炉低NOx燃烧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温空气的发生。本论文采用丙烷气体在燃料贫燃条件下的燃烧产物作为煤粉射流燃烧所需的高温空气。为此,设计了一种多孔材料火焰稳定的协流燃烧器,中心射流为煤粉射流。最小协流平均温度为850 K,最大协流平均温度为1138 K。在测试实验条件下,高温空气温度Tcoflow均匀的区域面积约为40 mm(径向)×100 mm(轴向),温度水平受丙烷流量影响,约1000-1100 K。该协流燃烧器可提供氧气浓度7-9%左右、高温空气温度Tcoflow为1000-1100 K左右的高温空气。(2)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焰振荡频率与火焰高度的测量利用高速摄影对射流火焰振荡频率进行了测量。研究结论表明,火焰上部的振荡频率<火焰中部的振荡频率<火焰根部的振荡频率。火焰振荡频率随着一次风速度、给粉速度、煤粉粒径、随着煤阶的增加而增加,且根部区域增加的幅度要大于中部和上部区域的变化幅度;随化学当量比φ先增加,然后降低;火焰振荡频率基本上不随02/CO2比例变化。(3)煤粉射流在高温空气燃烧中碳燃尽特性、氮析出特性研究。利用水冷探针对煤粉射流采样,对灰样进行元素分析与灰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空气温度降低、氧气浓度的升高,碳剩余率越低,即燃尽率越高。当一次风为02/CO2时,随着氧气浓度增加,烟煤和无烟煤的碳剩余率都降低。相同条件下,02/CO2燃烧环境对无烟煤的影响要大于烟煤,这可能是烟煤含有高灰分的阻碍了CO2与C的气化反应。同时,随着高温空气温度的降低、氧气浓度的增加,无烟煤元素氮的剩余率要低于元素碳的剩余率,但相差并不大。(4)煤粉射流高温空气燃烧初期NOx排放研究当一次风为空气时,在本文所研究的四组高温空气参数中,烟煤与褐煤的NOx变化规律相类似,即随着高温空气温度的降低、氧气浓度升高,NOx排放值随之降低。烟煤燃烧初期的NOx为389-299 mg/m3,褐煤燃烧初期的NOx为1313~1080mg/m3;SH无烟煤的燃烧初期NOx排放规律与烟煤和褐煤不同,随着高温空气温度的降低、氧气浓度升高,NOx排放值随之增加,为513-767 mg/m3。当一次风为CO2时,在距离喷嘴出口位置到射流下游300 mm位置内,褐煤燃烧初期的NOx排放特性与烟煤不同,褐煤燃烧初期的NOx提前得到还原。当一次风为02/C02时,随着一次风中氧气浓度的增加,烟煤燃烧初期的NOx排放也随之增加,无烟煤燃烧初期的NOx排放先降低然后再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着火延迟导致的火焰拉长与火焰峰值温度的降低。富氧燃烧能够有效降低燃烧初期NOx排放,根据煤种的不同,降低幅度为38.78%-59.87%当一次风为空气时,无烟煤煤粉越细,初期NOx的排放浓度越低,与煤粉常规空气燃烧呈现出相似的规律。(5)燃煤锅炉NOx排放预测模型的建立。针对一台300 MW双炉膛燃煤锅炉,通过交叉相关性分析了锅炉运行参数与NOx排放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了消除各锅炉参数之间可能存在的线性相关性,对锅炉参数进行了主元分析。结果表明,只需18个主元可解释21个参数的99.999%,最终的NOx排放预测模型的最终输入减少到19个锅炉运行参数。SVR模型预测准确度最高,验证数据上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9%,执行时间164sec,GRNN模型其次,BPNN模型再次,线性模型最差。SVR模型的执行时间仅为GRNN的16.7%,BPNN的3.9%。(6)低NOx排放燃烧优化。基于燃煤锅炉的NOx排放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蚁群算法ACO、分布估计算法EDA和粒子群算法PSO分别对模型的输入参数(即锅炉运行参数,一次风速和二次风速)进行了寻优。四种算法的计算时间分别为:120.18sec、120.14 sec、84.68 sec、29.17 sec。
姜树栋[3](2010)在《利用臭氧及活性分子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将不断上升,煤在一次能源中占了70%的比重。煤燃烧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威胁着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利用一种技术或者两种技术结合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环境收益。本文对利用臭氧和活性分子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验和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可溶性NOx的湿法脱除,烟气整体催化氧化污染物研究及与臭氧氧化对比,若干未知速率和未明机理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异相催化氧气产生活性分子氧化NO研究。将可溶性NOx湿法脱除是氧化性方法协同脱除污染物的最后也是重要的一步。采用臭氧喷射技术,NO2是O3/NO摩尔比较低时的产物。吸收液中S(Ⅳ)和pH值直接关系着NO2的脱除效率。NO2可与吸收液中的SO32-、HS03-反应,增大吸收速率,提高脱除效率。相同S(Ⅳ)浓度下,NO2脱除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在典型脱硫塔液相条件下,300ppm NO2的脱除效率约为70%,亚硝酸根是其主要的液相产物。NO2、SO2的相互影响为:SO2造成喷淋液中pH值下降和S(Ⅳ)上升,综合结果使NO2脱除率略有下降;NO2的吸收使喷淋液的pH值和SO2的脱除率下降,吸收液中硫酸根浓度上升。在O3/NO摩尔比大于1时,因气相生成NO3、N2O5,NOx脱除急剧上升,可以达90%以上,同时液相NO3-浓度上升。采用两种烟气整体催化方式(NTP、UV),分别氧化Hg0和NO。利用DBD-NTP对烟气整体催化产生活性分子氧化Hg0。O/O3是氧化Hg0的重要物质,氧化率与O3浓度直接相关。当模拟烟气中无O2单独水汽存在时,NTP中产生的OH会一定程度上氧化Hg0。当H2O与O2共存时少量水汽可促进Hg0氧化,超过一定浓度则阻碍氧化,原因是有O2存在OH对Hg氧化有两面性:一是OH自身可以氧化Hg0,二是OH能促进O、O3等的消耗。模拟烟气中的HCl可促进Hg氧化,生成可溶性Hg2+物质。利用UV光催化烟气产生活性分子氧化NO。UV催化烟气产生臭氧量与NO氧化量基本一致,水汽加入可以明显改善NO氧化。在UV下烟气O2不对SO2产生氧化作用,有水汽出现后氧化效果明显。与臭氧氧化对比:NTP与UV均可对烟气整体催化,产生O3、O、OH等多种活性分子有效氧化污染物但整体化催化方式更加耗能,就无机污染物处理方面臭氧喷射方式足可以实现高效低价脱除。所有涉及到O3、NO3的反应均为氧抽取转移反应。SO2与O3反应活化能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为9.68 kcal/mol,为NO与O3的3.5倍,150℃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为后者的105分之1,所以O3可以选择性氧化NO.H2O2与SO2反应速率同样很慢,SO2在气相中的转化比较困难。NO3可分别与O3和NO3发生反应,生成NO2、O2。NO3与O3反应活化能为8.85kcal/mol。NO3自身碰撞消耗反应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三重态路径活化能为34.6 kcal/mol,单重态路径上有两个过渡态、一个中间体,活化能依次为1.36 kcal/mol,2.38 kcal/mol,反应主要通过后一路径实现。反应动力学模拟表明,150℃下NO3自身碰撞分解反应是NO3消耗的主要反应,低温利于NO3的生存。N03与Hg共存的动力学模拟表明,NO3分解不会对NO3氧化Hg构成竞争,原因是NO3与Hg反应速率极快、Hg浓度远远低于烟气中NOx。本文提出了利用固体催化剂吸附活化烟气中的氧气,产生表面活性氧物种,氧化多种污染物,与湿法洗涤结合可实现协同脱除。O2分子本身反应活性很低,与催化剂表面作用后可提高反应活性。首先对固相催化O2氧化NO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催化剂表征。采用的载体是具有优良储氧功能的CeO2,活性组分为钻和锰,溶胶凝胶法制备,最佳煅烧温度分别为400℃(CoCeOx),500℃(MnCeOx),掺杂金属与载体铈摩尔比约1∶2时,达到最好交互作用,催化效果最好,金属高度分散在载体中形成固溶。在200-300℃范围内可以达到50-90%的NO氧化率。La掺杂可提高MnCe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催化机理可简述为,通过体相晶格氧和表面氧物种向表面氧空位迁移、气相O2分子向表面氧空位和吸附位吸附,诱导产生比O2更具有反应能力的活性的氧物种(Ox*),Ox*与被吸附的NO分子发生反应,NO分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中间体,中间体释放NO2分子,NO2从表面脱离后,遗留下氧空位和表面吸附位,以进行下一次O2分子吸附和催化剂表面或体相氧物种迁移。
二、《工业炉》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炉》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声学层析成像的温度场重建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炉膛测温技术现况 |
1.2.1 接触式测温 |
1.2.2 非接触式测温 |
1.3 声学法测温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声学法测温原理 |
2.1 引言 |
2.2 基本原理 |
2.3 温度场重建原理 |
2.4 温度场重建模型 |
2.4.1 均匀采样模型 |
2.4.2 基函数展开模型 |
2.5 声波飞渡时间测量方法 |
2.5.1 互相关法 |
2.5.2 广义互相关估计算法 |
2.6 求解算法 |
2.6.1 最小二乘法 |
2.6.2 广义逆矩阵方法 |
2.6.3 截断奇异值法 |
2.6.4 Tikhonov正则化方法 |
2.6.5 代数重建法 |
2.6.6 联合迭代重建技术 |
2.7 温度场重建影响因素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全变分正则化的二维温度场重建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3 求解算法 |
3.4 数值实验 |
3.4.1 评价指标及参数设置 |
3.4.2 无噪声下不同温度场重建 |
3.4.3 不同噪声水平下的温度场重建 |
3.4.4 不同正则化算法重建速度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LSMR的三维温度场重建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建立 |
4.3 求解算法 |
4.4 数值实验 |
4.4.1 模型参数设置 |
4.4.2 无噪声水平下三维温度场重建 |
4.4.3 不同噪声水平下的三维温度场重建 |
4.5 本章小结 |
5 二维温度场重建算法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声学测温实验台组成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2)煤粉射流的高温空气燃烧特性与燃煤锅炉低NOx燃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实现工艺 |
1.2.2 高温空气燃烧的火焰特征 |
1.2.3 高温空气燃烧的火焰光谱 |
1.2.4 高温空气燃烧的反应区结构 |
1.2.5 高温空气燃烧的NO_x排放 |
1.2.6 高温空气燃烧的数值计算 |
1.2.7 高温空气燃烧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8 低热值燃料的利用 |
1.2.9 高温空气气化(HTAG) |
1.2.10 固体燃料高温空气燃烧 |
1.3 基于计算智能的低NO_x燃烧优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台总体结构 |
2.3 火焰稳定装置 |
2.4 燃烧器混合腔 |
2.5 煤粉射流的给料系统 |
2.6 数据采集系统 |
2.6.1 燃料输送系统 |
2.6.2 温度测量系统 |
2.6.2.1 热电偶 |
2.6.2.2 温度信号采集系统 |
2.6.3 烟气成份测量仪器 |
2.7 高速数字摄像测试系统 |
3 高温空气参数(协流气氛)实验测量 |
3.1 引言 |
3.2 丙烷预混火焰的理论计算 |
3.3 高温空气发生实验简介及工况设计 |
3.4 协流气氛的轴向温度测量结果 |
3.4.1 化学当量比对高温空气温度的影响 |
3.4.2 丙烷流量Q_(C_3H_8)对高温空气温度的影响 |
3.5 高温空气的二维温度场分布结果 |
3.6 高温空气氧气浓度测量结果 |
3.6.1 化学当量比对高温空气氧气浓度的影响 |
3.6.2 丙烷流量对高温空气氧气浓度的影响 |
3.7 高温空气中CO_2浓度测量结果 |
3.7.1 化学当量比对高温空气中CO_2浓度的影响 |
3.7.2 丙烷流量对高温空气中CO_2浓度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图像处理的煤粉射流火焰振荡频率与火焰高度的测量 |
4.1 引言 |
4.2 火焰振荡频率 |
4.2.1 火焰振荡的研究进展 |
4.2.2 实验系统及射流火焰振荡频率的计算方法 |
4.3 煤粉射流高温空气燃烧火焰振荡频率的实验结果 |
4.3.1 一次风速度对火焰振荡频率的影响 |
4.3.2 高温空气参数对火焰振荡频率的影响 |
4.3.3 一次风O_2/CO_2比例对火焰振荡频率的影响 |
4.3.4 给粉速度对火焰振荡频率的影响 |
4.3.5 煤粉粒径对火焰振荡频率的影响 |
4.3.6 煤种对火焰振荡频率的影响 |
4.4 基于图像的煤粉射流火焰高度测量 |
4.4.1 火焰高度测量的简述 |
4.4.2 火焰高度测量实验系统与测量方法 |
4.4.3 火焰高度测量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粉射流高温空气燃烧初期NO_x排放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台架与实验煤种 |
5.3 煤粉射流高温空气燃烧初期元素碳燃尽率 |
5.4 煤粉射流高温空气燃烧初期元素氮析出规律 |
5.5 煤粉射流高温空气燃烧初期NO_x排放 |
5.5.1 一次风为空气时的NO_x排放 |
5.5.2 一次风为CO_2条件下燃烧初期的NO_x排放 |
5.5.3 一次风为O_2/CO_2条件下的NO_x排放 |
5.5.4 煤粉粒径对高温空气燃烧初期NO_x排放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NO_x排放预测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燃烧过程NO_x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
6.3 锅炉介绍与NO_x排放数据 |
6.4 燃烧过程NO_x建模方法介绍 |
6.4.1 多元线性回归(MLR) |
6.4.2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
6.4.3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 |
6.4.4 支持向量机(SVM) |
6.4.4.1 数学背景 |
6.4.4.2 支持向量机模型控制参数的选择 |
6.4.5 燃烧过程NO_x排放预测建模过程 |
6.5 燃烧过程NO_x排放的预测结果 |
6.5.1 MLR的预测结果 |
6.5.2 BPNN模型的结果 |
6.5.3 GRNN模型的结果 |
6.5.4 Grid-SVR模型的结果 |
6.5.5 ACO-SVR模型的结果 |
6.5.6 模型的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7 低NO_x燃烧优化算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低NO_x燃烧优化研究进展 |
7.3 燃烧优化算法介绍 |
7.3.1 遗传算法简介(GA) |
7.3.2 蚁群算法简介(ACO) |
7.3.2.1 蚁群算法1描述(ACO~1) |
7.3.2.2 蚁群算法2描述(ACO~2) |
7.3.3 粒子群算法描述(PSO) |
7.3.4 分布估计算法描述(EDA) |
7.4 低NO_x优化算法的终止标准 |
7.5 燃煤锅炉低NO_x燃烧优化结果 |
7.5.1 ACO优化结果 |
7.5.1.1 ACO~1优化结果 |
7.5.1.2 ACO~2优化结果 |
7.5.2 PSO优化低NO_x结果 |
7.5.3 EDA优化结果 |
7.6 低NO_x燃烧优化算法的比较 |
7.6.1 控制参数选取 |
7.6.2 四种优化算法收敛速度的比较 |
7.6.3 四种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比较 |
7.7 本章小结 |
8 全文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发表论文 |
附录A 协流火焰的直接图像 |
(3)利用臭氧及活性分子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煤污染物传统脱除技术 |
1.3 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 |
1.4 催化产生臭氧及活性分子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试验系统和方法 |
2.1 臭氧氧化结合湿法脱除试验系统 |
2.2 烟气整体催化产生活性分子氧化污染物试验系统 |
2.3 催化O_2氧化NO试验系统 |
2.4 催化剂的制备 |
2.5 催化剂的表征 |
2.6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介绍 |
3 臭氧氧化烟气湿法脱硫脱硝研究 |
3.1 引言 |
3.2 pH对NO_2脱除的影响 |
3.3 S(Ⅳ)对NO_2脱除的影响 |
3.4 SO_2 NO_2同时脱除的影响 |
3.5 过量臭氧氧化NO_x湿法脱除 |
3.6 臭氧氧化结合双塔洗涤同时脱硫脱硝方案 |
3.7 臭氧脱硝经济性分析 |
3.8 小结 |
4 烟气整体催化产生活性分子氧化污染物研究及与臭氧氧化对比 |
4.1 引言 |
4.2 等离子体催化产生活性分子氧化Hg~0研究 |
4.3 紫外光催化产生活性分子氧化NO研究 |
4.4 与臭氧氧化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5 臭氧喷射协同脱除中若干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SO_2的氧化反应研究 |
5.3 NO_3的消耗反应研究 |
5.4 NO_3反应动力学模拟 |
5.5 小结 |
6 钴铈氧化物催化O_2氧化NO研究 |
6.1 引言 |
6.2 O_2+NO反应分析 |
6.3 不同活性组分的影响 |
6.4 钴负载方式的影响 |
6.5 煅烧温度的影响 |
6.6 钴负载量的影响 |
6.7 小结 |
7 锰铈氧化物催化O_2氧化NO研究 |
7.1 引言 |
7.2 煅烧温度影响 |
7.3 Mn负载量的影响 |
7.4 La-Mn-Ce三元催化剂研究 |
7.5 三种催化剂性能比较 |
7.6 过渡态金属-铈氧化物催化O_2氧化NO机理 |
7.7 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8.1 总结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工业炉》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声学层析成像的温度场重建算法研究[D]. 颜佳峰. 浙江大学, 2021(07)
- [2]煤粉射流的高温空气燃烧特性与燃煤锅炉低NOx燃烧优化研究[D]. 郑立刚. 浙江大学, 2009(01)
- [3]利用臭氧及活性分子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 姜树栋. 浙江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