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张琦[1](2020)在《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历经数次改革,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银行业获取优质资产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金融监管也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导致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经营风险却不断上升,亟需探寻改革路径。金融科技的兴起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转型动力。通过与新兴科技的有机融合,银行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突破传统业务局限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金融科技在带来改革动力的同时,也对银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金融业态正在持续蚕食着银行业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提升了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因此,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提升居多还是负面冲击居多?能否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就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控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方面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更具发展潜力。同时,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在资产不良率和净息差方面的表现,以及资本约束情况的变化,发现由制度因素推动的转型路径在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2)中国是金融科技大国,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总体而言落后于美国,本文认为底层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在战略规划、学术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现状,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科技相对于美国而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速度和效率远超美国,并且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比美国更具发展前景;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还是云计算,中国与美国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金融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3)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各类传统业务经营指标的变化,本文发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上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在负债业务领域,互联网理财分流了银行业的存款资金,尤其是住户存款受到了强烈影响,从而增加了我国银行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互联网信贷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覆盖较少的长尾客户群体,因此对银行业的冲击因银行类型而异: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小的影响,而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中间业务领域,通过快捷高效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抢占了银行业大量支付清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财富管理业务也受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等新兴金融模式的分流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4)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处于两期叠加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还在持续发生,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技术对银行业传统业务的改革机制后发现,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和前景正在不断显现。并且,在分析国内外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后发现,通过发挥金融科技在银行业转型升级途径中的优势作用,银行业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不断提升。(5)本文用Malmqusit指数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近似反映银行业竞争力的变化。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除去受到几次外界宏观因素冲击之外,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对较慢;金融科技通过优化风控水平、强化创新能力等有效途径,对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着的正面提升作用;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提升效应最高,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提升次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提升作用不显着。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我国银行业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1)在国家政策层面,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扫清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障碍,发挥基础科技研究带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扩大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2)在行业监管层面,应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立法,构建行业监管框架,深化金融监管与先进科技的有效融合,加强与国外监管机构的交流联系,学习国外先进金融科技监管理念;(3)在银行发展层面,应强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投资或并购金融科技企业,并且加强新型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合规科技的落地应用,提升风险控制准确性。同时,应综合发挥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深入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行制宜确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郭建辉[2](2020)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文中提出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种新的模式和业态,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经历了最初的银行电子化和网上银行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更加丰富完善,创新能力更强,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从业务规模上看,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从业务结构上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网贷、众筹、征信、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等多种模式,当前已经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理财、支付、基金、征信等多个领域的业务;从覆盖范围上看,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经济中企业和居民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成为人们日常衣食住行、购物消费、旅游休闲、航空酒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支付方式,大大提升了支付结算的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跨越空间的优势,消除了地域的障碍,使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享有平等的金融权;从政府层面上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由放任转为支持鼓励和规范监管。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主导下的金融体制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缺陷,如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经营效率低下、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金融资源匮乏。当前更多的金融资源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融资难和融资贵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我国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经济宏观与微观领域对金融有着“旺盛”的需求。从微观层面来看,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交易活动对金融服务有着高质量的需求,边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有着享有金融发展“红利”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同样需要金融体系供给一种新的模式与业态,推动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三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着“脱实向虚”的趋势。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以谋求上市为追求和目标,“圈钱”特征明显,互联网金融网贷企业在“唯利是图”的驱使下,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和宗旨,并自我循环,导致问题频发,使实体经济发展“供血”不足。抛开社会上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热捧”,回归理性的角度,互联网金融本质属性仍然是金融,其只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和目标,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弥补了国有金融主导下金融体系的不足,提升了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的支付结算效率,拉近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供求双方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缓解了金融压抑,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社会上创业型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拓展了金融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覆盖,满足了社会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效率。因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大的形势下,研究和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的功能、信用的功能和虚拟经济的特性,其深入到实体经济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与马克思所论述的货币、资本与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相结合,通过货币流通和资本循环创造价值利润与社会财富是一脉相承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其虚拟经济的趋势更加凸显,同时借助信用的推力,其“脱实向虚”和自我膨胀的特性加大,进而带来马克思所描述的投机活动和经济危机,因而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促进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给出了两者的定义,这使后续的研究有了立足点。论文以我国目前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为背景,回顾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和路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阐述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在对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本篇论文的框架进行引导说明,分别是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论文创新与不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及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和意义的介绍,提出了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三个方面,这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文中使用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表述,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本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进行解析,随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个演进阶段,揭示了演进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征,同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显着模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清晰路线。第四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本章从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和市场中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现实矛盾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互联网金融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其具有过度虚拟化产生的“脱实向虚”趋势与现象。在现实中,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体系供给缺陷的矛盾显着,因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必须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内生与外生条件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起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并促进了市场中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五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本章首先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的显着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助推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四个路径得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外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正效应的引导,做好对负效应的规制。第六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本章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模型,确立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了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48个季度的数据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对模型做统计检验,测算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相关值与结论。第七章是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本章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欧盟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的有益借鉴和启示。在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即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完善政策体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何东伟[3](2020)在《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改变了银行的营销渠道与竞争方式。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开通电子银行渠道作为提供银行服务的重要渠道,电子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银行的渠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银行实体网点为代表的传统银行渠道,另一种是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渠道。两种银行渠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并深刻地影响了银行的发展策略。以电子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渠道创新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并深刻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绩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子银行在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银行实体分支机构作为传统银行业的重要渠道,也受到电子银行渠道的冲击和影响。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与银行经营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探究银行渠道创新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从实证角度对电子银行渠道开通的影响因素,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估计了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模型,探讨了银行渠道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构造了一个电子银行开通决策的理论模型,考察了影响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因素。理论模型比较了全国性大银行和区域性小银行的在开通电子银行时的决策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电子银行决策的因素。为了验证电子银行开通的影响因素,本部分使用中国银行业的网上银行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全国性大银行会率先开通电子银行渠道,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决策也会受到已开通电子银行的竞争对手政策的影响。另外,本部分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替代关系。本部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电子银行渠道采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效率和风险的作用。本部分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别估计了银行的利润效率、成本效率、利息收入效率和非利息收入效率,作为银行经营效率的指标。同时也采用了Z-score、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作为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分别考察了电子银行对一系列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指标所带来的影响。本部分采用控制函数法考察了电子银行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电子银行的开通能够提高银行的利润效率。尽管电子银行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效率,但是提高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效率。因此,银行利润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来提高的。在风险管理方面,电子银行会降低银行的贷款质量,同时也会增加银行的偿付风险。本部分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的文献,并分析了电子银行影响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第三部分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银行业分支网点的整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和特点。本部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影响银行跨区域经营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另外,资产规模、银行总部与分支机构城市文化相似性、地理距离、分支机构附近城市分支网点数量、分支机构所在城市市场竞争状况等都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决策。本部分研究丰富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文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文化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决策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了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考察了网上银行的开通对银行地理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区域经营会带来银行利润效率和利息收入效率的下降,但是会带来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然而,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没有显着的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网上银行的开通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强度。银行在开通网上银行后,跨区域扩张的强度会下降。本部分的研究从深入地考察了移动互联时代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充分认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第二,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第三,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李栋[4](2019)在《金融科技背景下中旅银行转型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新兴科技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助推了金融科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传统金融行业受到了冲击。金融科技(FinTech)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的出现及应用使金融体系出现了新的改变,并为我国的金融发展和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在金融与科技走向融合共生的发展新阶段,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竞合关系演变的新背景下,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转型问题的研究。作者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运用了案例分析等方法,首先在分析金融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包括:金融中介职能被弱化,传统经营模式被撼动,经营环境被重塑,盈利空间被挤压等方面。其次对商业银行面临挑战所做的典型转型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得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的普遍规律并指出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而以焦作中旅银行为例,研究其依托中国旅游集团丰富的资源平台,顺应金融供给侧改革趋势,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银行+旅游”的特色转型策略,成为商业银行成功转型的范本。最后指出焦作中旅银行的转型所带来的借鉴意义,为商业银行,尤其中小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和策略提供模板和建议,积极探索商业银行的创新转型之道。通过本文研究,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应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实现互惠共赢。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商业银行需把握金融科技赋予的时代发展机遇,掌控金融科技的运行脉搏,为新一轮的经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同时指出,面对行业同质化、新金融业态的双重竞争,商业银行需拓宽中介服务渠道,使服务多元化,打造出多职能综合类服务机构,才能在未来金融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温英杰[5](2008)在《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方法专利是近几年来知识产权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方法从不可以得到专利保护到可以取得专利保护,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关于商业方法的创新。本文就是从商业方法创新出发,去研究商业方法专利问题,并结合银行业对研究主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进步,阐述了商业方法的产生与发展,然后对商业方法、商业方法创新和商业方法专利以及其它与银行业商业方法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等方面论述了商业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从专利制度理论和国内外对于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分析了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现状。论文分析了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内容和技术,从而归纳出银行业进行商业方法创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从金融市场的非中介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和信息产业和其它行业对银行业的渗透等三个方面去阐述了银行业进行商业方法创新的动因。并在给出货币形态和银行的变革两个实证分析的同时,也研究了商业方法创新对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其次,在研究专利制度对于创新保护绩效的基础上,研究了商业方法专利制度的演变以及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经济意义。从判例和立法两个角度对商业方法专利在USPTO、EPO和JPO的演变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和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美国商业方法相关的判例的研究可以发现,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SSB案和AT&T两个判例之后,商业方法和软件都具有可专利性,只要它能产生“有用、具体和有形的效果”。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对发明的理解是其中必须包含有技术的特征。与美国和欧洲的司法实践相比,日本法院并没有太多与商业方法相关的判例。计算机相关发明的专利审查指南提供了可专利的标准,并且日本软件专利的司法实践首要取决于审查指南。相关的审查指南都已经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技术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在研究日本的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时,把重心放在其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及其修改的不断演进上。论文还对中国的商业方法专利的有关立法进行了概述,并且认为,“技术”是判断可专利性的核心,它包括“在某个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产生技术效果”、“具有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等多方面。再次,检索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银行业的商业方法专利,并在分析专利情报和专利地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检索结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认为,中国银行业专利保护意识整体上有相当程度的提高;内资银行专利管理有所改善;内资银行专利结构只有量上的优势,却缺乏质的保证;内资银行的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还有待继续提高;外资银行掌握更多商业方法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美、英、日、韩等国家的银行企业在技术领域内构成竞争威协。最后,从宏观政策和行业发展两方面分析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和专利保护的基础上,对内资银行进行商业方法创新和商业方法专利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从机制、产品实现和中间业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的微观策略。研究了商业方法创新视野下中国内资银行科技管理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以及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策略。从加强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意识、提高专利管理水平并实施专利发展战略、有效利用专利文献、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应当发挥作用等五个大方面详尽探析了内资银行的专利管理策略。

王新立[6](2007)在《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共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银行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必然,而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构建则成为跨国银行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共性技术的应用对于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构建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利用共性技术推动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构建与发展,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理论界尚缺乏系统研究,成功的实践更是空白。本论文所研究的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论文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已有的关于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和共性技术的有关研究,以及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和共性技术的理论基础;简要总结了我国有关部门对产业共性技术和银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历程,并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银行业共性技术供给方面的建议;结合银行业的特点,论文将银行业共性技术分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基础共性技术,和包含组织管理、风险管理、流程控制等内容的管理共性技术。从这两个方面,对国外先进的大型跨国银行共性技术的构建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与我国银行业共性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共性技术构建与完善的方向与关键措施;论文在理论与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辨析了银行业共性技术的概念、分类及构建要素,阐述了共性技术是驱动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变革的必备要素;最后,对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八项能力要素进行了详细分解和论述;并开发出一种雷达图,利用它来描述出系统配置的能力组合;通过实例,分析了如何应用雷达图对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进行评价和构建,为我国银行业有针对性地构建和完善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共性技术指明了方向。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和银行业共性技术的概念与分类,对共性技术对于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驱动作用,以及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能力,进行了深入地实践与理论剖析。本文丰富了现有共性技术和跨国经营理论的有关内容,开拓了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的新思路。

蔡则祥[7](2005)在《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总量迅猛增加,地位作用显着提升,金融真正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在中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结构却没有得到同步优化,积累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其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 要调整金融结构,就要对金融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之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金融结构,实现金融结构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层面上,而要从理论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金融结构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提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探索优化金融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从而为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加强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企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出较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促进我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推动金融理论发展;二是把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的考察,分析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为促进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理论依据和操作思路。 本文以金融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主要是指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现实依据,以“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为分析主线,以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层次,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概述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寻求研究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切入点;其次,从金融与经济关系分析入手,探讨金融结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三,建立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分析指标,为考察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实考察,以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为依据,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状况进行深

董才林[8](2005)在《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管与电子化稽核研究》文中指出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竞争加剧的市场,加大了金融电子化建设力度,也给银行稽核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稽核手段、准则、内容等稽核要素发生深刻变化。如何积极应对,探索一条新时期稽核工作的新路子,确实是摆在所有金融企业稽核部门面前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银行业经营环境日趋电子化的背景,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创新的现状及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进一步讨论了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国际化改革中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方法,以及银行稽核监管在电子化环境下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其次,从商业银行稽核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出发,阐述商业银行稽核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所存在契约和制度不完备性,并通过例证分析这种不完备性在银行稽核过程中衍生的一些寻租行为,以及导致这种契约和制度不完备性的经济学原因。然后,在分析现有商业银行稽核方式不足的基础上,从构建银行稽核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对银行稽核方式进行有效整合的原则、组织模式、整合的技术条件与整合目标。第四,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稽核系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说明商业银行实施电子化稽核必要性。分析了传统稽核流程,并以电子化环境为基础,再造稽核流程,以中心稽核方式取代分散稽核方式,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稽核取代传统稽核。第五,提出电子稽核系统的一般构建方法,探讨电子化稽核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作为电子化稽核系统的一个实例,针对稽核工作中的票据管理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表单处理技术,设计开发出一套商业银行事后稽核系统,在商业银行稽核中心使用该系统可以极大提高商业银行的稽核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第六,分析稽核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对稽核风险的分类、成因和防范措施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把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电子稽核系统中。将稽核工作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稽核工作质量,防范稽核风险。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进一步阐述了研究的现实意义。

江建华[9](2005)在《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文中提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产业和产品是应市场需求产生、并在满足市场需求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投资银行业就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相结合的一个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它既是投资中介人,本身又是机构投资者。它最显着的特征是角色的多元化。它既是经纪人,又是自营商;既是资金的吸纳者,又是使用者。在发行市场上,投资银行能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或其他机构发行证券以筹资,也能为资金富余的企业寻找投资机会;在交易市场上,它可以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抛出各种有价证券,还可以为有闲余资金的企业购入有价证券。它不仅可以参与企业改组、并购的咨询,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参股或控股,参与企业创业和投资。可以说,它集银行、券商和市场其他服务机构功能于一身,是业务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以最佳成本实现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的分离,发挥着媒介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等重要作用,是构筑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资本市场的灵魂。作为直接融资的枢纽机构,投资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为此,如何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如何才能利用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来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尤其是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中国不良资产问题、产权制度建立问题、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一项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从考证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定义、发展历史、现状出发,研究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经由初始阶段传统的证券承销业务发展到今天全面从事资本市场业务、成为最有效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通过国际投资银行实务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投资银行是金融市场的灵魂,是推动一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发动机、是金融创新的先锋。而且,内容提要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投资银行的市场将更加广阔,投资银行的前景也将更加辉煌。 其次,本文详细论证了投资银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金融市场是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投资银行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最有挑战性和生命力,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它是金融市场的生力军和金融创新的先锋,它的主要资产是金融智慧,主要产品是金融建议和金融智能。在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投资银行在资金媒介、配置资源、改善产业结构及促进技术和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论述了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系,指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呼唤投资银行业发展,投资银行将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改造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促进上市公司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等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再次,本文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中西投资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浪潮呼唤着中国的投资银行业的产生,投资银行业任重而道远。从我国的改革实践看,投资银行业务最初是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逐渐被分离出来,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证券公司已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当然,除了专业的证券公司以外,还有一大批业务范围宽泛的信托投资公司设立的证券机构、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也在从事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特别是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特殊法律地位,具有多方面的资产处置和运作手段,其业务范围己涉及到了国际上全方位服务的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毫无疑问,投资银行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一步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如何更好地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因此,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投资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管理体制、风险防范体系、资产规模、资产构成、业务种类、市场占有率及品牌、专业人员培训以及投资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

桂泽发[10](2004)在《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入,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对计划经济时代延袭下来的传统的银行体制、组织制度、支付制度、管理制度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随着“入世”进程的推进,实施再造工程后的西方跨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银行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银行体制改革由于没有触及内部组织,进程十分缓慢。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银行按照企业再造和银行再造理论。借鉴西方银行业的成功经验,抓紧实施再造工程,对传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经营体制等进行适时地脱胎换骨地改造,将自身塑造成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藕合信息技术发展、接轨国际银行趋势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明智选择。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借鉴企业再造、银行再造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组织学和管理学中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参照西方银行再造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模式,结合我国银行实际,主要围绕什么是银行再造、为什么要进行再造以及再造什么和如何实施再造这样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的。文章在论述了银行再造的理论渊源、基本原则和银行再造的现实依据以后,集中笔墨研究中国银行再造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着重论述了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再造、经营体制再造。

二、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3.3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科技研究综述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
        2.1.2 金融科技的功能
        2.1.3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
    2.2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2.2.1 银行业竞争力的内涵
        2.2.2 银行业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2.3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2.3.1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2.3.2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竞争力的演化
    3.1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3.1.1 我国银行业二元化改革时期
        3.1.2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改革时期
        3.1.3 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时期
    3.2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3.2.1 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2.2 我国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
        3.2.3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能力分析
        3.2.4 我国银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3 我国银行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科技的内涵、细分领域和我国发展现状
    4.1 金融科技内涵、发展和业务模式
        4.1.1 金融科技的内涵
        4.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4.1.3 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和业务模式
    4.2 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
        4.2.1 大数据
        4.2.2 人工智能
        4.2.3 区块链
        4.2.4 云计算
    4.3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4.3.1 中美金融科技比较综述
        4.3.2 各类底层技术的中美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科技影响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5.1 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冲击
        5.1.1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负债业务的冲击
        5.1.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冲击
        5.1.3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冲击
    5.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5.2.1 大数据与银行分析能力升级
        5.2.2 人工智能与银行经营能力提升
        5.2.3 区块链与银行业务创新
        5.2.4 云计算与银行信息系统升级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计量模型的建立
    6.2 变量描述
    6.3 研究样本与统计性描述
        6.3.1 研究样本
        6.3.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6.4 基准回归结果
    6.5 异质性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国家政策层面
        7.2.2 行业监管层面
        7.2.3 银行发展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
        2.1.1 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
        2.1.2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2.1.3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2.1.4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
        2.1.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2 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与界定
        2.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界定
        2.2.2 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功能与特征
    2.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
    3.1 互联网金融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3.1.1 互联网金融的货币功能属性
        3.1.2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功能
        3.1.3 互联网金融虚拟经济特性
    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阶段
        3.2.1 货币形式的演变和互联网金融模式业态
        3.2.2 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银行电子化阶段
        3.2.3 2002年至2012年成熟的第三方支付阶段
        3.2.4 2013年至今的金融全领域阶段
    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特征
        3.3.1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实体经济基础
        3.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创新性和递进性
        3.3.3 互联网金融不同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差异化影响
    3.4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演进中的显着模式
        3.4.1 第三方支付模式下银行卡跨越和交易去现金化
        3.4.2 大数据下的征信——社会信用体系的重构
        3.4.3 金融混业经营——大型互联网金融巨头企业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
    4.1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4.1.1 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1.2 互联网金融过度虚拟化下的“脱实向虚”
    4.2 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缺陷的现实矛盾
        4.2.1 实体经济中宏观和微观金融需求
        4.2.2 传统金融体系下的金融供给缺陷
    4.3 内生与外生条件的驱动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4.3.1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生驱动条件
        4.3.2 技术的外生驱动条件
        4.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
        4.3.4 实体经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章小结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
    5.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
        5.1.1 降低交易成本与提高资金效率
        5.1.2 扩大金融覆盖和激发市场内生需求
        5.1.3 推动金融市场利率改革
    5.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5.2.1 传统金融的延伸——金融互联网化
        5.2.2 互联网融资模式——新型投融资平台
        5.2.3 兼具效率与便捷的金融支付——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
        5.2.4 技术升级的金融新形态——大数据金融和云计算金融
    5.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效应
        5.3.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正效应
        5.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负效应
    本章小结
第6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6.1 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与指标选取
        6.1.1 研究基础与设计
        6.1.2 指标选取原则
        6.1.3 研究指标的选取
    6.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6.2.1 研究模型的构建
        6.2.2 相关数据的来源和说明
        6.2.3 实证分析研究
    6.3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和结论
        6.3.1 互联网金融要素影响分析
        6.3.2 非互联网金融相关要素影响分析
        6.3.3 实证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7.1 国外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7.1.1 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原则和审慎监管制度
        7.1.2 制定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7.1.3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7.1.4 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
    7.2 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7.2.1 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7.2.2 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
        7.2.3 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本章小结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1.3 问题的提出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银行渠道与银行渠道创新
        1.4.2 电子银行
        1.4.3 跨区域经营
        1.4.4 银行绩效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7 论文研究方法
    1.8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革新与技术扩散研究回顾
    2.2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2.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2.4 银行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2.5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三章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
    3.1 引言
    3.2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业务的理论分析
    3.3 数据与实证研究方法
        3.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3.3.2 实证模型
    3.4 实证结果
        3.4.1 基准结果分析
        3.4.2 稳健性检验
        3.4.3 网上银行与实体网点的关系
        3.4.4 小结与讨论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
    4.1 电子银行对银行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4.2 数据与实证模式设定
        4.2.1 数据
        4.2.2 实证模型
        4.2.3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4.2.4 银行效率
        4.2.5 银行风险
        4.2.6 网上银行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基准结果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异质性作用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5.1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特点
        5.1.1 银行分支网点分布的整体特征
        5.1.2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个体特征
    5.2 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与样本描述
        5.2.3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
    6.1 中国银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制度背景
    6.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6.2.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
        6.2.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风险与成本的关系
    6.3 样本统计性描述与实证研究设计
        6.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6.3.2 银行效率的估计方法
        6.3.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模型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4.3 网上银行开通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1.1 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对手的决策都会影响电子银行的采用
        7.1.2 电子银行的开通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绩效
        7.1.3 不同类型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
        7.1.4 跨区域经营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效率
    7.2 政策建议
        7.2.1 充分认识电子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
        7.2.2 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
        7.2.3 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金融科技背景下中旅银行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国外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一)美国:金融科技的领头羊
        (二)英国:金融科技监管创新大突破
        (三)印度:金融科技发展的潜力股
    二、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述
        (二)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特点
    三、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弱化了金融中介职能
        (二)撼动了传统经营模式
        (三)重塑了银行经营环境
        (四)挤压了银行盈利空间
第二章 传统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分析及启示
    一、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的SWOT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二)商业银行的劣势分析
        (三)商业银行的机遇分析
        (四)商业银行的挑战分析
    二、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分析
        (一)自建电商平台模式
        (二)与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模式
        (三)成立直销银行模式
        (四)孵化金融科技子公司模式
        (五)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规律
    三、传统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局限性分析及启示
        (一)自建电商平台:形式大于效益
        (二)与互联网跨界合作:差异大难以监管协调
        (三)直销银行:缺乏独立性和激励约束
        (四)孵化科技子公司:缺乏竞争力和灵活性
        (五)传统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启示
第三章 焦作中旅银行的转型策略分析
    一、焦作中旅银行简介
    二、金融科技+旅游:银行发展定位的转型
        (一)发挥金融优势转型“金融科技+旅游”
        (二)金融科技助力打造“智慧旅行”
        (三)金融科技助推特色“旅金”产品
        (四)金融科技开辟创新“旅金”服务模式
    三、金融科技+支付:银行业务的电子化转型
        (一)引进科技型专业人才
        (二)提高线上交易能力
    四、金融科技+营业网点:智能优化转型
        (一)发挥自助渠道优势
        (二)加快网点效能升级
第四章 中旅银行转型策略的借鉴意义
    一、银行与金融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一)金融科技:再造银行业务流程
        (二)金融科技:优化银行服务升级
        (三)金融科技:提升银行风控能力
        (四)“互联网+银行+X”模式的示范效果
    二、聚焦长尾市场与普惠金融
        (一)长尾市场:中小银行的新机遇
        (二)普惠金融:中小银行回归初心的选择
    三、中小银行:从单一到多元化服务
        (一)开设“店中店”与服务多元化
        (二)拓宽金融中介的服务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1.4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商业方法创新专利保护研究综述
    2.2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研究综述
    2.3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综述
3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机理研究
    3.1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概述
    3.2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动因分析
    3.3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实证研究:货币形态和银行的变革
    3.4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对经营管理及竞争的影响
    3.5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对专利制度的直接价值
    3.6 本章小结
4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专利保护的法律经济研究
    4.1 专利制度对于商业方法创新的激励与绩效分析
    4.2 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
    4.3 商业方法专利的经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态势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5.2 美、日、欧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实证研究
    5.3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与运用对策
    6.1 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与运用的可能性分析
    6.2 分业经营体制下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概述
    6.3 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策略
    6.4 内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管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共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强劲
        1.1.2 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1.1.3 金融技术进步推动银行业迅猛发展,实现跨国经营
        1.1.4 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共性技术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和构架
        1.2.2 研究方法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共性技术研究综述
    2.1 跨国公司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跨国公司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2.1.2 跨国公司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2.2 共性技术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共性技术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2.2.2 共性技术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2.2.3 本文对银行业共性技术的理解
    2.3 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研究现状
        2.3.1 经营系统的相关研究
        2.3.2 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和共性技术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跨国公司经济学理论基础
        3.1.1 早期的跨国公司经济学理论
        3.1.2 跨国公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
    3.2 相关系统与网络论及价值链“解构”理论基础
        3.2.1 系统与网络论
        3.2.2 价值链“解构”形成全球化的跨国经营网络系统
    3.3 相关产业共性技术理论基础
        3.3.1 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技术合作理论
        3.3.2 产业共性技术的双重失灵与政府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与分析
    4.1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历史
    4.2 政府部门对共性技术的组织
        4.2.1 国家科技部对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组织
        4.2.2 国家发改委对产业共性技术的组织
    4.3 我国银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组织
        4.3.1 政府部门对银行业共性技术的组织
        4.3.2 行业主管机构对银行业共性技术的组织
        4.3.3 学术研究机构或团体对银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
    4.4 我国共性技术整体发展与银行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型期我国银行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与启示
    5.1 发达国家银行业共性技术发展与应用
        5.1.1 信息技术
        5.1.2 风险管理技术
        5.1.3 组织管理技术
        5.1.4 流程管理
    5.2 我国银行业共性技术发展与应用
        5.2.1 信息技术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5.2.2 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5.2.3 组织管理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5.3 国外银行业共性技术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5.3.1 我国银行业基础共性技术应用的改进与提升
        5.3.2 我国银行业管理共性技术应用的改进与提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性技术驱动我国银行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网络系统
    6.1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定义
    6.2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配置与分类
        6.2.1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配置
        6.2.2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类型
    6.3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
        6.3.1 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新特征
        6.3.2 以动态方式观察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
        6.3.3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
    6.4 共性技术是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构建的关键要素
        6.4.1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构建要素的辨析
        6.4.2 共性技术是银行企业经营网络系统变革的主要驱动要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能力组合
    7.1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能力
    7.2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能力组合
        7.2.1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能力的具体内涵
        7.2.2 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能力组合图——雷达图
    7.3 我国银行企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配置的评价与应用
        7.3.1 能力要素等级划分与分值
        7.3.2 综合指标权重的确定
        7.3.3 研究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结论
    8.1 研究成果综述
        8.1.1 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8.1.2 主要研究成果
    8.2 研究成果的创新尝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2.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
        2.1.1 古典学派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2.1.2 魏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
        2.1.3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2.1.4 托宾的货币增长模型
        2.1.5 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2.1.6 内生金融经济增长理论
    2.2 国外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2.2.1 格利和肖的金融结构观点
        2.2.2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2.2.3 麦金农-肖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观点
        2.2.4 “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
    2.3 国内金融结构研究的进展情况
        2.3.1 金融结构的构成分析
        2.3.2 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2.3.3 金融结构优化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
    3.1 金融结构概念的诠释
        3.1.1 金融结构的定义
        3.l.2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3.2 金融结构决定模型
        3.2.1 金融结构的构成
        3.2.2 金融结构的决定因素
        3.2.3 金融结构的决定模型
    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3.3.1 金融供求结构及其均衡
        3.3.2 金融供求结构失衡及其调节
        3.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3.4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3.4.l 金融结构优化的含义
        3.4.2 金融结构高度化与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关系
        3.4.3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与机理
    4.1 金融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4.1.1 金融结构变动的“层次论”
        4.1.2 金融结构变动的“主导论”
        4.1.3 金融结构变动总趋势的基本描述
    4.2 金融结构变动的作用机理
        4.2.1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工具结构的变动
        4.2.2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机构结构的变动
        4.2.3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动
    4.3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动
        4.3.1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
        4.3.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运动状态
    4.4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
        4.4.1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状态
        4.4.2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内在机理
        4.4.3 金融结构合理化协调的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
    5.1 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评介
        5.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5.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5.2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
        5.2.1 金融结构优化的一般性描述
        5.2.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评价标准
        5.2.3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5.3 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指标
        5.3.1 设置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5.3.2 构建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思路
        5.3.3 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构成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金融结构的总体考察
    6.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演进过程
        6.1.1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的金融结构
        6.1.2 1927-194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6.1.3 1949-197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6.1.4 1979年以来中国的金融结构
        6.1.5 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几点认识
    6.2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6.2.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
        6.2.2 中国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
    6.3 中国金融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3.1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战略思考
    7.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意义
        7.1.1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7.1.2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7.1.3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的对外开放
        7.1.4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的提高
    7.2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原则
        7.2.1 适应性原则
        7.2.2 市场性原则
        7.2.3 开放性原则
    7.3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思路
        7.3.1 明确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
        7.3.2 把握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线
        7.3.3 抓住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
        7.3.4 做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选择
    7.4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施方略
        7.4.1 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推动金融结构高度化发展
        7.4.2 建立金融协调机制,促进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
        7.4.3 建立金融保障机制,保证金融结构优化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分析
    8.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水平分析
        8.1.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化
        8.1.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国际比较
        8.1.3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评价
    8.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结构分析
        8.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3 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对策
        8.3.1 开展金融制度创新,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
        8.3.2 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8.3.3 开展金融技术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8.4 本章小结
9.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
    9.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总体分析
        9.1.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的主要依据
        9.1.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判断
        9.1.3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重点问题分析
        9.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合理化分析
        9.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合理化分析
        9.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合理化分析
        9.2.4 中国金融效率分析
    9.3 促进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9.3.1 建立金融产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产业协调发展
        9.3.2 建设金融市场协调机制,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9.3.3 建立区域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9.3.4 建立涉外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国内外金融协调发展
        9.3.5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宏观金融协调发展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管与电子化稽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电子化环境与商业银行稽核
    2.1 银行业务电子化创新
    2.2 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产生的风险
    2.3 商业银行稽核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3 委托代理与商业银行稽核监管
    3.1 商业银行稽核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3.2 契约与制度的完备性缺陷
    3.3 商业银行稽核监管的制度与经济学分析
4 商业银行稽核方式的分析与整合
    4.1 基于范围变化的稽核方式
    4.2 基于地点变化的稽核方式
    4.3 基于立体电子化事后稽核的有效整合
5. 稽核业务的流程与再造
    5.1 稽核工作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5.2 稽核系统的电子化趋势
    5.3 传统稽核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5.4 稽核流程的再造
6. 电子化稽核系统的设计和构建
    6.1 一般电子化稽核系统的构建
    6.2 稽核电子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6.3 基于表单处理技术的事后稽核系统
7 面向风险防范的稽核系统
    7.1 稽核风险分析
    7.2 面向风险防范的数据挖掘技术
    7.3 稽核风险防范系统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课题
附录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课题与获奖情况

(9)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1章 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演变
    1.1 投资银行业的产生
    1.2 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3 投资银行业的机构体制形式和类型
        1.3.1 机构体制形式
        1.3.2 机构组织类型
第2章 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实务
    2.1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2.2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新趋势
    2.3 案例:国际着名投资银行——高盛成长发展历史
第3章 投资银行业和经济发展
    3.1 投资银行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1.1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1.2 投资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生力军
    3.2 投资银行业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2.1 媒介资金供求
        3.2.2 构造证券市场
        3.2.3 优化资源配置
        3.2.4 促进产业集中、产业的升级换代
    3.3 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3.3.1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回顾
        3.3.2 投资银行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3.3.3 投资银行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
        3.3.4 投资银行业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3.3.5 投资银行与我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
        3.3.6 投资银行与上市公司发展
        3.3.7 投资银行与产权交易市场的活跃与规范
        3.3.8 投资银行与防范金融风险
        3.3.9 投资银行与科技创新
        3.3.10 投资银行与民营企业上市和发展壮大
        3.3.11 投资银行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第4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现状与比较
    4.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现状
        4.1.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4.1.2 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发展过程
        4.1.3 目前投资银行分类及业务范围
    4.2 中国投资银行与西方典型投资银行比较
        4.2.1 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4.2.2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比较
        4.2.3 资产规模比较
        4.2.4 资产结构比较
        4.2.5 业务种类比较
        4.2.6 品牌比较
        4.2.7 风险内控制度比较
        4.2.8 专业人才比较
        4.2.9 外部市场环境比较
第5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新世纪发展战略构想
    5.1 新世纪中国投资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5.1.1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机遇
        5.1.2 入世面临的生存挑战
    5.2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5.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5.2.2 再造内部组织架构
        5.2.3 建立内部风险防范体系
        5.2.4 按市场化整合资源
        5.2.5 剥离非证券资产
        5.2.6 培养当代投资银行家
    5.3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模式
        5.3.1 大中小规模并存以大型化为主流
        5.3.2 综合化和专业化并存以专业化业务为主流
        5.3.3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国有为主流
        5.3.4 国内国际业务并举以国际化发展为主流
    5.4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发展战略构想
        5.4.1 证券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建成全能型和有特色的投资银行
        5.4.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成有不良资产处置专长的投资银行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笫一章 银行再造一般分析
    第一节 银行再造溯源:从企业再造到银行再造
    第二节 银行再造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银行再造基本原则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再造现实依据
    第一节 经营环境的变迁促使银行再造
    第二节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呼唤银行再造
    第三节 应对入世挑战逼迫银行再造
    第四节 体制改革深化要求银行再造
    第五节 提高资产质量亟需银行再造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第一节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内涵、机理及主流模式特点
    第二节 我国银行原有业务流程弊端、再造原则与思路
    第三节 银行前台业务流程再造
    笫四节 银行中台业务流程再造
    第五节 银行后台业务流程再造
第四章 我国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之二:流程外包
    第一节 银行业务流程外包一般分析
    第二节 发达国家银行外包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我国银行流程外包探讨
第五章 章我国银行组织结构再造之一:内部组织架构再造
    笫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启示
    第二节 我国银行组织架构再造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第三节 我国银行组织架构再造目标模式构建
第六章 我国银行组织结构再造之二:外部组织结构再造
    笫一节 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考察
    第二节 我国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缺陷与再造原则
    第三节 我国银行外部组织结构再造思路
第七章 我国银行经营体制再造: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
    第一节 银行经营体制再造一般分析
    第二节 我国银行经营体制再造的趋势与障碍分析
    第三节 我国银行混业经营思路构想
结论
引文出处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张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D]. 郭建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3]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D]. 何东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金融科技背景下中旅银行转型策略研究[D]. 李栋.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5]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D]. 温英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6]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络系统共性技术研究[D]. 王新立. 天津大学, 2007(04)
  • [7]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蔡则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8]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管与电子化稽核研究[D]. 董才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9]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D]. 江建华.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 [10]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D]. 桂泽发.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