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水型洗衣机已开始受到消费者关注(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指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何乐[2](2020)在《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环境和资源问题愈发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了各国努力的方向,而绿色建筑作为新兴建筑产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近几年,虽然绿色建筑发展迅速,但研究方面主要是围绕绿色技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展开,而对增量成本效益方面涉及的相对较少。尤其是我国,相对其他国家在绿色建筑方面起步较晚,社会上对绿色建筑认识还比较有限,大多数仅将重点关注在前期高成本阶段,而忽略了后期较传统建筑所带来的长远效益,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增量成本效益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本文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研究的逻辑顺序,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脉络,整体各章节采取层层递进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在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整个寿命期划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回收拆除阶段,分别从上述六个阶段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构成及计算方法分析,再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测算模型,以上海某绿色建筑作为案例做了实证分析,通过案例的增量成本效益现值计算结果和模型综合效益值进行论证。研究表明,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项目虽然在前期施工阶段的增量成本超过增量效益,但综合考虑整个全寿命周期,其在运营阶段其在产生的增量效益明显远多于增量成本,因此在整个寿命期内,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期改变人们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成本”的误区,从而有利于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刘扬[3](2019)在《设计导向的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研究 ——技术框架、设计策略与评价标准》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依然持续快速增长,使其难以与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形式和日益提升的国际责任担当相适应。建筑产业是仅次于装备制造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大户,其资源消耗量和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占社会总消耗量的30%和27%(2015年统计)。这种取舍难分的尴尬境况使其很自然地成为我国资源循环问题的焦点。2000年,在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日本经济产业省联合14家建筑企业共同开发了“资源循环型住宅研究项目”,提出了资源循环型住宅的概念:以全寿命周期为视角,以实现住宅耐久性、可循环和低能耗为目的的住宅设计与评价体系。这为我国整合资源循环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建筑产业的资源循环相关技术由来已久,可大体概括为建国初期的“省材料”技术、六七十年代引入的“生态化”技术、八九十年代兴起的“装配式”技术和新世纪兴起的“长期适宜性”设计理念。尽管都与资源循环相关,但这些技术各有侧重、互有交融,并没有形成以设计为导向的统一的技术框架,使得具体研究呈现分散的状态,进而难以对具体设计提供兼容并蓄的指导和管理。当下的国内资源循环住宅研究,在继承了三原则及全寿命周期框架体系之外,也保留了其技术间缺乏衔接性的缺点。在具体研究层面,除缺乏对本土化的思考外,没有形成对各设计阶段的一般性约束,使得设计流程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进而导致结果的偏差。此外,由于缺乏适宜性的技术体系和设计策略,相应法规的制定缺乏必要的依托,具体条文难免呈现出设计流程的缺失性、设计过程管制的忽视性和约束条款的失效性等特点。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本文拟以指导设计实践为目的,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出发,构建资源循环住宅的本土化技术框架。其中,理论层面从对住宅相关资源内涵与循环特点的辨析出发,构建资源循环的理论框架;现实层面从我国对各类资源的现实需求与研究现状出发,对照理论框架,形成本土化的技术框架。针对设计策略缺乏连贯性和约束性问题,本文以容积率、内外空间尺度与布局、设备网络组成、部件尺度与构造方式等核心设计要点为核心,依次形成对地块建设密度、形态空间尺度、设备组合方式和部件构造形式等设计阶段状态的优化,以循环理念提升住宅资源利用效率,进而组成完整的设计流程。针对评价标准缺乏指导性的问题,本文结合设计策略研究,以核心设计要点为评价对象,构建可以对过程和结果形成双重约束的评价标准。
王亚华,吴佳喆,倪广恒[4](2016)在《水情教育国际经验与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水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引下,推进水情教育是解决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综述了国际上的水情教育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7个国家,从教育对象、手段、内容和典型项目4个方面对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各国水情教育模式,揭示水情教育一般性规律,参考相关国际经验,提出我国水情教育应制定阶段性战略规划、培育专业人才队伍、重视基础平台及传播体系建设并打造多主体合作的典型项目,以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
马媛[5](2016)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随之产生的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问题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甘肃省自产水资源不足,地域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且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增加,地下水超采严重。甘肃省用水现状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经济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水指标的要求,以绿色建筑节水技术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结合甘肃省水资源现状,分析适宜甘肃省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的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具体节水技术的经济性,针对节水项目寿命周期长、可参考历史数据不足、各影响因素难以量化等特点,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分析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增量成本效益结构及影响因素,建立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SD模型,以甘肃省绿色建筑认证项目为实例进行仿真模拟。根据模拟运行仿真结果,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节水指标的具体规定,结合甘肃省水资源现状,建立适宜甘肃省的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发展的技术体系。对供水管网、室内外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进行经济性分析,即与普通建筑对比,得出相应的增量成本与效益量化值。(2)针对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的特点,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增量成本效益SD模型,分析出了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增减变化规律。通过模拟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到绿色建筑节水技术增量成本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建设期,即技术增量成本占总增量成本的较高比例,节水项目投入使用后,运营期的增量成本基本维持稳定,且占总增量成本的比例较小;节水技术的经济效益在进入运营期以后逐渐增加,即在产生节水量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后开始产生经济效益;随着运营期的推移,节水增量效益累计值逐渐抵平节水增量成本累计值,实现节水增量成本效益的盈亏平衡;(3)对比分析了不同节水技术对于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的影响程度,以投入产出比来表示,其中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增量成本所占比例较高,政府应在非传统水源技术利用中起到监督作用,并实行补贴或优惠政策。通过对各技术增量成本效益的分析,可以使开发商能够更加准确筛选出对节水增量成本效益影响较大的节水技术,并进行相应成本控制,实现节水效益的最大化。
苏亮[6](2016)在《节水型洗衣机行标2016年将实施 助推产品环保升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行的洗衣机产品标准(GB/T 4288-2008)中,虽然对洗衣耗水量提出了要求,但没有提出节水等级的概念,也没有相应的量化要求。重要的是用水指标不属于强制性内容,由此造成洗衣机制造企业和消费者对洗衣机用水量关注度甚少。QB/T 4829-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节水型洗衣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行业标准是为配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提出的有实际意义和影响效益的标准之一。
高涛[7](2015)在《中国城市住区碳足迹及低碳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住区是我国城市住宅的主要建造形式,城市住区的节能减排是我国建筑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城市住区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的确定是城市住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城市住区低碳评价、低碳技术、低碳成本效益等相关研究,都成为城市住区低碳发展顺利实施的关键。论文分析了城市住区的碳排放特性,确定城市住区碳足迹研究的目的和原则;将住区生命周期划分为决策设计、材料设备生产、建设施工、运行维护和处置五个阶段,分析了住区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碳足迹分析的系统边界;对系统边界内的主要碳排放活动单元过程进行清单分析,确定了单元过程的碳排放活动数据,并构建了住区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根据城市住区碳足迹及住区低碳评价的特点,提出城市住区低碳评价原则;从生命周期、各阶段和主要碳源碳汇系统角度出发,选取住区生命周期低碳指数、用材低碳指数、建设施工低碳指数、运行使用低碳指数、用能低碳指数、用水低碳指数等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构建相应的评价基准;根据选取的评价指标及评价基准,提出相对应的低碳评级方法。通过对城市住区低碳运行机理的深入研究,从城市住区生命周期各阶段和住区的功能系统两个维度出发,将城市住区相关低碳技术分为建筑本体、建筑设备系统和建筑环境三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部分对住区减排影响较大的低碳技术,并构建了双维度三大类的城市住区低碳技术体系。根据城市住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角度,分析城市住区低碳增量成本效益,构建城市住区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建筑本体、建筑设备系统和住区环境三方面的部分低碳技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相应的低碳技术选择方案;在综合考虑城市住区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技术增量成本、增量效益及资金预算等影响因素下,采用0-1型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城市住区生命周期低碳技术优化选择模型,实现不同优先级需求下的住区生命周期的低碳技术方案的优化选择。选取某城市住区为案例,根据研究成果对案例住区碳足迹进行分析和计算,在确定相关低碳指数的基础上,对住区进行低碳评级;对住区的主要碳源碳汇及相应的低碳技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低碳减排建议。结果显示,案例住区的碳足迹、低碳评价、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较好地支持了论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左延鹊,黄俐[8](2010)在《洗衣机产业升级 节能节水是主基调》文中提出编者按: 近期出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洗衣机要重点发展洗净度高、节能节水效果好、低噪音的全自动产品。我国洗衣机产业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现状如何?企业如何提升产品洗净度性能?未来变频洗衣机市场将如何?
李理[9](2008)在《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人类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缺水将制约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全面阐述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内涵、任务、必要性、总体目标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确定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通过行政法规建设,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社会保障机制来促进完成。大连市建设节水型城市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并对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了其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调研主要行业用水水平,预测其消耗水量可知大连市2010年工业缺水已达0.11亿m3、2020年缺水1.79亿m3,并只有采用现在供水能力的最大极限才可基本保证农业和生活用水的用水安全;通过对其节水潜力分析可知大连市工业用水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农业和部分区域生活节水相对落后,仍具有较大的节水空间;通过对节水效益分析可知节水型城市建设制度、政策及技术的应用使大连市节约大量的新鲜用水,为其带来巨大的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通过对大连市主要行业水价可承受能力的计算可知节水型社会建设前后工业用水水价可承受能力由5.88元/m3提升至8.33元/m3,农业灌溉用水水价可承受能力范围在0.74~3.72元/m3之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可承受能力已由2.54元/m3提到3.96元/m3,目前大连市各行业用水的可承受水价均高于其实际水价,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适时调节,使经济杠杆作用有效发挥,以达到高效用水的目的。总之,本文的研究表明节水型城市的建立不仅有效保障了大连市水资源、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节水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并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发挥着重要深远的影响。
高珊[10](2007)在《基于乌鲁木齐市水环境的居民水消费行为调查研究及节水对策分析》文中认为随着乌鲁木齐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本文研究了乌鲁木齐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各个影响因素,以期为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软件为SPSS11.5。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居民生活用水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家庭面积、家庭收入、季节因素、居民的节水意识、用水习惯、水价及供水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对居民生活用水产生影响并且与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2)性别、民族和年龄与居民家庭用水量、居民的节水意识、居民节水行为之间都不存在显着线性相关关系。(3)影响居民节水意识的主要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价、水资源禀赋量、水费收取方式、政府宣传力度等。(4)经济增长是居民生活用水的显着影响因素之一,水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作用。(5)乌鲁木齐市市民节水意识不高,必须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市民并没有采取必要的节水行为,需要加大引导力度。市民对供水状况的评价不高,相关部门应努力改善供水状况。
二、节水型洗衣机已开始受到消费者关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水型洗衣机已开始受到消费者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研究现状 |
1.3.4 国内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研究现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研究 |
2.1 绿色建筑概述 |
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
2.1.2 绿色建筑的特点 |
2.1.3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
2.1.4 绿色建筑的技术 |
2.2 概念的界定 |
2.2.1 基准建筑 |
2.2.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
2.2.3 绿色建筑增量效益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 |
3.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原则 |
3.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分析 |
3.2.1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思路 |
3.2.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及计算 |
3.3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效益分析 |
3.3.1 绿色建筑增量效益分析思路 |
3.3.2 绿色建筑增量经济效益构成及计算 |
3.3.3 绿色建筑增量环境效益构成及计算 |
3.3.4 绿色建筑增量社会效益构成及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测算模型 |
4.1 模型的构建原则 |
4.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测算模型构建 |
4.2.1 增量成本现值分析 |
4.2.2 增量效益现值分析 |
4.2.3 构建模型 |
4.3 模型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地理区位和规模 |
5.1.2 项目绿色建筑技术特征及指标 |
5.2 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计算 |
5.2.1 增量成本计算 |
5.2.2 增量经济效益计算 |
5.2.3 增量环境效益计算 |
5.2.4 增量社会效益计算 |
5.3 增量成本效益现值计算 |
5.3.1 增量成本现值计算 |
5.3.2 增量效益现值计算 |
5.3.3 综合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设计导向的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研究 ——技术框架、设计策略与评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碳减排的责任 |
1.1.2 住宅领域的资源利用问题 |
1.1.3 我国相关政策 |
1.2 理论溯源 |
1.2.1 废弃物交换 |
1.2.2 工业生态学 |
1.2.3 循环经济 |
1.2.4 资源循环概念的产生 |
1.3 国外理论综述 |
1.3.1 欧美相关理论综述 |
1.3.2 日本相关理论综述 |
1.4 国内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1.4.1 源头与引入 |
1.4.2 相关法规 |
1.4.3 设计实践 |
1.4.4 理论体系 |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2. 资源循环住宅设计策略框架的生成 |
2.1 语义辨析 |
2.1.1 资源 |
2.1.2 循环 |
2.1.3 资源循环 |
2.1.4 住宅 |
2.2 循环层级与资源类型 |
2.3 资源解析 |
2.3.1 土地 |
2.3.2 空间 |
2.3.3 使用资源 |
2.3.4 建筑材料 |
2.4 理想模式 |
2.4.1 土地循环的理想模式 |
2.4.2 空间循环的理想模式 |
2.4.3 使用资源循环的理想模式 |
2.4.4 建筑材料循环的理想模式 |
2.5 国内当下研究与缺欠 |
2.5.1 我国城市居住用地容积率的管理现状与研究 |
2.5.2 我国住宅空间循环与研究现状 |
2.5.3 我国当下资源循环设备利用与研究现状 |
2.5.4 我国建筑材料循环与研究现状 |
2.6 技术框架的生成 |
2.6.1 规划设计策略 |
2.6.2 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2.6.3 设备网络设计策略 |
2.6.4 部件构造设计策略 |
2.7 其他研究问题与篇幅安排 |
本章小结 |
3 规划设计策略——最优容积率 |
3.1 推算流程 |
3.2 住宅需求量 |
3.2.1 总人口 |
3.2.2 城市人口峰值的推算 |
3.2.3 理想家庭规模 |
3.2.4 套均面积 |
3.2.5 非居住因素 |
3.3 居住用地可供给量 |
3.3.1 耕地需求量 |
3.3.2 其他类型用地 |
3.4 平均容积率 |
3.4.1 具体城市的建设用地 |
3.4.2 具体城市的人口峰值 |
3.4.3 未来居住用地比重与配套公建标准 |
3.5 具体地块容积率 |
本章小结 |
4. 空间与形态设计策略——开放式设计 |
4.1 三维形态优化策略 |
4.1.1 基本计算思路 |
4.1.2 特定面积的体量优选 |
4.1.3 面积变化中的体量优选 |
4.2 内部空间开放策略 |
4.2.1 空间弹性的提升 |
4.2.2 增减协调 |
4.2.3 低影响 |
4.3 外形开放设计 |
4.3.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4.3.2 住宅的形态分类方式 |
4.3.3 基本类型举例 |
4.3.4 多变支撑体的生成方法 |
本章小结 |
5. 设备网络设计策略——资源循环网络的构建 |
5.1 住宅内部资源循环框架的生成 |
5.1.1 住宅内部的资源类型 |
5.1.2 住宅内部资源循环基本框架 |
5.2 资源的直接需求 |
5.2.1 热的直接需求 |
5.2.2 电的直接需求量(包含照明) |
5.2.3 水的直接需求量 |
5.2.4 气(通风)的直接需求量 |
5.3. 外部可再生资源的供给潜力 |
5.3.1 太阳能辐射量 |
5.3.2 降水 |
5.3.3 风力发电 |
5.4 各项资源的彼此转化与效率 |
5.4.1 光——电转化 |
5.4.2 光——热转化 |
5.4.3 电采暖 |
5.4.4 水源热泵 |
5.4.5 空气热回收 |
5.5 住宅内部资源平衡网络的生成 |
5.5.1 太阳辐射转化的优先级 |
5.5.2 太阳辐射的季节分配 |
5.5.3 不同设备网络结构之间的效率比较 |
5.6. 实体设计 |
5.6.1 水的收集 |
5.6.2 太阳能热电生产转化装置 |
5.6.3 层间风压平衡阀 |
本章小结 |
6. 部件与构造设计策略之一——预防性构造设计 |
6.1 既有住宅调研对象的选择 |
6.1.1 维修周期 |
6.1.2 建筑类型 |
6.1.3 调研小区的选择 |
6.2 病状生成基本诱因 |
6.2.1 水气滞留 |
6.2.2 冷热变化 |
6.2.3 风力作用 |
6.2.4 内力作用 |
6.2.5 传热系数 |
6.2.6 形态因素 |
6.2.7 人为因素 |
6.2.8 住宅病状信息框架 |
6.3 调研结果汇总 |
6.4 病理判断与预防性设计 |
6.4.1 外墙面部(饰面层、门窗角、落水管) |
6.4.2 阳台部(支撑、面板) |
6.4.3 底层防护部(泛水、散水、落水管口) |
6.4.4 公共交通空间(入户门、竖向管道、楼梯) |
本章小结 |
7. 部件与构造设计策略之二——基于居住行为的模数网格 |
7.1 居住行为的采集和频率统计 |
7.2 居住行为的筛选 |
7.3 家庭居住行为集合的形成 |
7.3.1 马斯洛需求定义的引申和行为分级 |
7.3.2 依照家庭类型划分的居住行为集合 |
7.4 居住行为的空间尺度(23种) |
7.4.1 生理需求类行为 |
7.4.2 安全需求类行为 |
7.4.3 社交需求行为 |
7.4.4 尊重需求行为 |
7.4.5 自我实现需求行为 |
7.5 套型设计与模数网格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8 部件与构造设计策略之三——易拆装设计 |
8.1 易拆装联接的基本方式 |
8.1.1 螺栓连接 |
8.1.2 弹簧连接 |
8.1.3 磁性连接 |
8.1.4 卡扣连接 |
8.1.5 绳扣连接 |
8.1.6 胶粘连接 |
8.2 设计流程及示例(以梁柱结合部为例) |
8.2.1 初步设计 |
8.2.2 受力分析 |
8.2.3 接合部安全系数、变形量分析及设计优化 |
8.3 接合部设计列举 |
8.3.1 基础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 |
8.3.2. 基础部与上部支撑体的连接 |
8.3.3 围护结构的安装与连接 |
8.3.4 内填充体 |
本章小结 |
9. 资源循环住宅评价指标体系 |
9.1 当下相关标准的缺失 |
9.2 资源循环住宅评价标准基本构成 |
9.2.1 组成结构 |
9.2.2 概念框架 |
9.2.3 评价范畴 |
9.2.4 指标体系 |
9.2.5 权重系数 |
9.2.6 分值设定与分级标准 |
9.3 评分项及指标值 |
9.3.1 规划(11分) |
9.3.2 空间形态(27分) |
9.3.3 设备网络(42分) |
9.3.4 部件构造(22分) |
9.4 实践案例评价 |
9.4.1 北京雅士合金公寓(1星级) |
9.4.2 日本竹中工务社资源循环住宅设计提案(2星级) |
9.4.3 资源循环住宅的理想设计(3星级) |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城市住宅节能率的变化 |
附录2 我国城市住宅节能率淘汰值的计算 |
附录3 我国各类建材可再生比重的说明 |
附录4 大连既有住区病状调研数据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水情教育国际经验与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上水情教育开展现状及趋势 |
1. 作为学校正规教学体系中的水情教育实践 |
2.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水情教育实践 |
3. 水情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二、国际典型水情教育经验 |
1. 美国:立足学校教育,注重多方参与 |
2. 法国:设立专业水机构,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
3. 英国:建立专门水消费者协会,全民共同节水护水 |
4. 以色列:充分结合法律法规,加强对用水设备的管理 |
5. 澳大利亚:建立节水标签制度,助力水情教育工作 |
6. 日本:特色亲水教育,推进人水和谐共处 |
7. 新加坡:大型全民运动,不遗余力落实量化的节水目标 |
三、国际水情教育经验总结 |
1. 将年轻人作为优先群体 |
2. 将节水作为重要内容 |
3. 以媒体宣传为基本途径 |
4. 推动各种形式的社会协作 |
5. 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 |
6. 重视面向实践的教育活动 |
7. 水情教育相关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
四、对我国的启示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
2.1 绿色建筑节水技术体系分析 |
2.1.1 绿色建筑节水内涵 |
2.1.2 绿色建筑节水评价标准 |
2.1.3 绿色建筑节水技术体系分析 |
2.2 供水管网技术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
2.2.1 防管网漏损技术经济分析 |
2.2.2 避免超压出流的经济分析 |
2.2.3 采用分项计量水表的经济分析 |
2.3 节水器具及设备选择的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
2.3.1 室内节水器具选择的经济分析 |
2.3.2 室外节水器具选择的经济分析 |
2.4 非传统水源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
2.4.1 雨水利用技术的经济分析 |
2.4.2 中水回用技术的经济分析 |
3 基于SD的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模型的构建 |
3.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3.1.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3.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3.2 绿色建筑节水成本效益模型的构建 |
3.2.1 系统目标与边界的确定 |
3.2.2 系统因果关系图的绘制 |
3.2.3 系统流图的构建 |
3.2.4 系统方程的建立 |
3.2.5 模型检验 |
4 实例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节水项目增量成本效益仿真分析 |
4.3 情景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城市住区碳足迹及低碳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方案 |
1.4 本章小结 |
2 城市住区碳足迹及低碳策略相关理论分析 |
2.1 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 |
2.2 生命周期评价及碳足迹理论 |
2.3 住区低碳技术分析理论与方法 |
2.4 住区低碳成本效益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住区碳足迹研究 |
3.1 城市住区及其碳排放特性分析 |
3.2 城市住区碳足迹研究的目的和原则 |
3.3 城市住区碳足迹研究范围分析和界定 |
3.4 城市住区碳足迹清单分析 |
3.5 城市住区碳足迹计算模型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住区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4.1 城市住区低碳评价体系目标分析 |
4.2 住区低碳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
4.3 住区低碳评价结果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住区低碳技术体系研究 |
5.1 城市住区低碳技术运行机理分析 |
5.2 城市住区低碳技术集成模型 |
5.3 城市住区低碳技术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住区低碳成本效益分析 |
6.1 城市住区低碳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构建 |
6.2 城市住区主要低碳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
6.3 基于 0-1 型多目标规划的住区低碳技术优化选择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 |
7.1 案例住区简介 |
7.2 案例住区碳足迹计算 |
7.3 案例住区低碳评价分析 |
7.4 案例住区低碳技术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世界水资源现状 |
1.2 中国水资源现状 |
1.2.1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 |
1.2.2 中国水资源特征 |
1.2.3 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4 中国水资源短缺现状 |
1.3 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
1.3.1 节水型社会的概念 |
1.3.2 节水型社会的特点 |
1.3.3 节水型社会的任务 |
1.3.4 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意义 |
1.3.5 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
1.3.6 建立节水型社会的目标 |
1.3.7 国内外节水技术应用现状 |
1.3.8 我国的节水现状与国外的差距 |
2 建立节水型社会所依靠的主要措施 |
2.1 法律手段 |
2.2 管理手段 |
2.3 科技手段 |
2.3.1 海水利用技术 |
2.3.2 雨水利用技术 |
2.3.3 中水回用技术 |
2.3.4 节水器皿的应用 |
2.4 宣传教育手段 |
2.5 经济手段 |
3 大连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
3.1 大连市总水资源水平 |
3.1.1 海水资源 |
3.1.2 淡水资源 |
3.1.3 水质 |
3.2 大连市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
3.2.1 自然水资源分布情况 |
3.2.2 水资源的配置状况 |
3.3 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水资源短缺 |
3.3.2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3.3.3 水资源管理水平整体不高 |
3.3.4 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
3.3.5 水土流失影响水资源的利用 |
3.3.6 替代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3.3.7 全民的节水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4 大连市建立节水型城市的对策及分析 |
4.1 工业节水对策及分析 |
4.1.1 大连市工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 |
4.1.2 工业需水与缺水预测 |
4.1.3 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
4.1.4 节水效益分析 |
4.1.5 工业用水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4.1.6 工业用水的发展趋势 |
4.2 农业节水对策及分析 |
4.2.1 大连市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 |
4.2.2 农业需水与缺水预测 |
4.2.3 节水潜力分析 |
4.2.4 节水效益分析 |
4.2.5 农业水价可承受能力分析 |
4.2.6 农业用水的发展趋势 |
4.3 生活节水对策及分析 |
4.3.1 大连市生活用水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 |
4.3.2 生活用水需水与缺水预测 |
4.3.3 节水潜力分析 |
4.3.4 节水效益分析 |
4.3.5 城市生活用水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4.3.6 生活用水的发展趋势 |
4.4 节水型城市建设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
4.4.1 社会效益 |
4.4.2 环境效益 |
4.4.3 经济效益 |
5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乌鲁木齐市水环境的居民水消费行为调查研究及节水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水资源涵义 |
1.3.2 水资源的特性 |
1.3.3 城市生活用水相关概念 |
1.3.3.1 相关概念 |
1.3.3.2 城市自来水的分类 |
1.4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乌鲁木齐市水环境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水资源环境分析 |
2.2.1 水资源量 |
2.2.2 水资源特点 |
2.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
2.3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质分析 |
2.4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分析 |
2.4.1 水价的基本构成 |
2.4.2 研究区历史水价和现行水价 |
2.5 研究区节水现状分析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居民水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
3.1 问卷的内容 |
3.2 抽样 |
3.2.1 样本量的确定 |
3.2.2 抽样方法 |
3.2.3 具体抽样过程 |
3.3 样本的构成 |
3.4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
3.5 问卷的维度构成 |
3.6 数据处理方式 |
第四章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4.1 影响居民用水量的因素分析 |
4.1.1 性别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2 民族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3 年龄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4 职业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5 文化程度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6 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家庭面积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7 季节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8 节水意识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9 用水习惯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10 水价与用水量的关系 |
4.1.11 供水状况与用水量的关系 |
4.2 关于居民节水意识的相关因素分析 |
4.3 关于居民节水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
4.4 小结:居民水消费行为的环境心理研究 |
第五章 节水对策分析 |
5.1 针对居民水消费行为的引导对策 |
5.2 针对政府行为的节水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乌市居民用水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2. 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表 |
附录 3.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节水型洗衣机已开始受到消费者关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D]. 何乐.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3]设计导向的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研究 ——技术框架、设计策略与评价标准[D]. 刘扬.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水情教育国际经验与对我国的启示[J]. 王亚华,吴佳喆,倪广恒. 中国水利, 2016(16)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节水增量成本效益研究[D]. 马媛.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节水型洗衣机行标2016年将实施 助推产品环保升级[J]. 苏亮. 家用电器, 2016(01)
- [7]中国城市住区碳足迹及低碳策略研究[D]. 高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8]洗衣机产业升级 节能节水是主基调[N]. 左延鹊,黄俐. 中国电子报, 2010
- [9]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理.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10]基于乌鲁木齐市水环境的居民水消费行为调查研究及节水对策分析[D]. 高珊. 新疆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