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水电》2004年1~4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谢太芳[1](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发展,随着当时社会的变革,在唐继尧时期、龙云时期、卢汉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编纂内容丰富、各具特点的工程相关文本。笔者从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出发,旨在以纪载民国云南水利工程的民国水利工程文本、民国相关报刊、民国相关档案、民国水利专书和民国地方志及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有关纪录为研究对象,考察民国云南水利文献各载体的记述特点。重点研究民国水利工程文本的特点,为学者研究云南水利提供参考资料,为当代政府治理提供参考。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第二章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第三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系统阐述各种文献的内容、体裁特点;论述社会情景、编纂群体对文本结构、内容纪载的影响,考察文本之间的关系,探讨文本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专业性。通过讨论,笔者认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本纪载内容丰富,既有专业性水利知识,又有“业余性”水利纪载,包括相关章程、法规,地方掌故等;第二,文本编纂秉承纪录工程、以资传世的初衷,其中还涉及“勒石”课功传统以及编纂文本以资借鉴的初衷;第三,文本编纂思想发生变化,呈现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发展的趋势;第四,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第五,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发展水利的视野:全国性的水利发展视野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第六,文本体现云南兴办水利事业的特色:政府极力倡导,民众积极响应、倾力支持。
庄蕊蕊[2](2016)在《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文中认为电影让“睁眼看世界”变得容易,影院是电影商业利益实现的载体,也是电影文化传播的中转站。在世界电影业迅速扩张之时,1896年电影传入上海,处于动荡时局里的国人也以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接受着这一新式娱乐方式。而工商繁盛、人口集聚、华洋杂处、市民思想开放包容的上海,也很快成为近代我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及进出口的中心。1908年首家电影院在沪建立后,标志着电影院成为一种独立的休闲娱乐场所。自1896至1949年,上海的电影院事业发展迅速,电影放映网络不断扩大,影院经济日益蓬勃,影院文化空间逐渐形成与拓展。电影院业是近代新型行业经济形态,是电影产业的消费终端,也中外影业公司争夺市场展开角逐的场所。资本的持续注入与新影院的不断开设,在推进电影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直接促进着上海市影院业市场经营网络的构建。当然上海影院业还通过影院的内部管理、广告宣传、观众消费、行业自治等,将影院网络广为拓展,将电影文化广为传播,强化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和印象,勾连起影片——影院——观众的联系,构建起人们对看电影以及影院所蕴含的西方现代新式娱乐和时尚生活方式的想象性认同和象征性认同。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看电影”成为新潮的代名词,影院成为既西化又时尚的城市娱乐文化空间;同时也不断培养和形塑着上海民众的观影偏好、观影消费理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影院文化空间的形成。上海市的影院文化空间主要通过电影院经营的市场行为、观众观影的消费行为等构建,当然政府、社会等也透过政策法令、报刊、广播等多种方式或媒介渠道,对电影事业进行行业引导、规范、传播等,进而影响影院经济的发展和影院文化空间的塑造。影院文化空间的逐步形成,也使得影院这一城市建筑超越其简单的地理空间和功能所指,而具有多重复合功能。影院的实体建筑,是影院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并被打上了影院文化空间变迁的印迹。而作为影院文化空间作用的延伸,影院也成为沟通国家政权和大众文化的桥梁,但与之更密切的则是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互动。影院是上海民众重要的文化娱乐与消费空间,它将人们的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休闲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在这一情况下,对上海影院文化空间的构建,又直接影响着上海市影院业经营的推进。当然,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不只是影院经济对文化空间的单向形塑,两者之间属不断调适的互动互塑的关系。从1896到1949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段,上海虽政局动荡、商业环境并不十分稳定,但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两者在互动互涉的调适中,逐渐构建起自身的网络版图、实现着影院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拓展与相互塑造,同时也勾勒出近代上海影院经营与民众消费生活及现代都市文化空间的关系影像。
刘卫平[3](2015)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货币政策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己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本文基于后金融危机视角,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2007-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1929年的“大萧条”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这次危机并未触发“大萧条”式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今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阻止了金融系统的崩溃,同时也创造了必要的流动性来避免银行机构的倒闭,而“大萧条”时的银行公开倒闭潮曾让世界经济走向崩溃边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基本进入“零利率时代”,以联邦基金利率为工具的常规货币政策无法继续发挥效力,随即美联储开始大规模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从而掀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事实证明2008年美国的QE货币政策的调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早期实行的不当货币政策,可以说是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埋下了伏笔。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是非线性的关系,对于金融动荡在理论上难以形成成熟的可遵循的规则。当必要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时,货币政策的选择就表现得更像是一种权衡的艺术,而不是“科学”。因此,货币政策决策对解决金融危机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应制定严谨的货币决策机制以决定货币政策框架,进而间接控制危机的蔓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章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阐明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接着本文简要总结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分别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传导机制方面说明货币政策赖以生存的根基和渠道,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理论基础的演变进行回顾。其次,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美国货币政策演进的历史历程及其影响,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国内外背景、并从货币政策工具、国际传导机制、退出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然后本文运用VAR模型首先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世界经济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分析政策调整的国内影响、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以及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文章接着考察了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特征、影响路径以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实证研究以明确在大国博弈环境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多视角多层面冲击。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选取更加全面的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且后者影响较为显着;接着论证了这种调整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所带来的压力,本文认为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对外经贸战略等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最后本文总结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对中国应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主要从经济发展战略与金融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王安[4](2015)在《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明朝之前,残疾军人保障的标准不明晰,残疾没有轻重之分,待遇没有高下之别。明代的残疾军人保障有了初步的分类,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保障,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晚清时期,虽然新旧规章共存并行,但是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残疾鉴定更加科学,残疾军人的长期生活也受到了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原本就存在针对残疾人的积极救助措施,晚清国门开放,这些积极救助措施也开始转型,由单纯地学习技艺,转向以特殊教育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潜能,提高其能力。这些都可以在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和实践中寻找到踪迹。同时代的欧美各国通过物质补偿、康复就业、权利保障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合法权益。这些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实践向民国政府和国人展示了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措施。政府和国人均表现出了仿效的愿望。优抚和安置是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优抚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抚恤,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优待。抚恤方面,管理机关分层设科,各有职掌;评残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军衔,残疾程度居于次要地位,虽然恤金标准多次提高,但与日渐高涨的物价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士兵靠抚恤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在实际的抚恤过程中,虽然相关手续逐渐规范,但是微薄的抚恤金常常被拖欠、克扣。优待方面,残疾军人的功绩获得了表彰,政府与社会团体经常对残疾军人进行慰问、犒劳,残疾军人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得费用减免等优惠待遇。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精神慰藉、激励士气的作用,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残疾军人的社会地位。收容教养与就业安置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设立教养院为残疾军人提供衣食住所,对他们开展教育,灌输政治理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并管束其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就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组织残疾军人集体进行生产活动;第二,鼓励残疾军人分散就业。安置残疾军人就业的活动,开始于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设立机构,出台法规,建构了残疾军人就业安置制度。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在抗战期间于国统区内全面推行开来,由于各种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给予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安置残疾军人,不仅是满足残疾军人的个人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更是坚持抗战乃至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探讨了安置的具体途径,如提升素质、集体安置等。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团体对残疾军人的救助活动就已经存在。全面抗战期间,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以残疾军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工作岗位,设立安置社区,为安置残疾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残疾军人也自发组建了互助团体,为群体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人民军队中的残疾军人实行社会保障。土地革命时期,军队系统与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集抚恤、优待、疗养、安置为一体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将优抚与安置紧密结合,引导残疾军人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工作与革命斗争的需要相结合,号召残疾军人继续为革命服务。各解放区开办荣誉军人学校,提高残疾军人的政治觉悟,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军人,军政部门则量才使用,分配适当工作。对于身处后方的残疾军人,各解放区则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厉行节约,尽力支援前线。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性质上已由皇权恩赐转变为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均参与其中。保障的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为实现自我价值。保障措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成效明显优于国统区。这与两党的动员能力、组织能量、政治风气及政策执行力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历史轨迹为今天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推行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刘家君[5](2014)在《中国水权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对世界水资源危机和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实矛盾的概述入手,分析了水资源的利害两重性与稀缺性等基本特性,继而引出水资源及其权属管理的论题。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水权制度的研究情况,总结分析了国外基本水权理论和水权制度,研究分析了国外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设及水价体系的构建,剖析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现状,并对中国水权初始分配与再分配即水权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国内外水权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着力点与基本思路。在水权基本理论研究分析方面,基于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和用水经济增长弹性规律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对水资源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对水权的内涵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水权制度研究分析打下了基础。在国外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总结分析方面,着重从初始水权的界定和使用权获取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基本水权制度,剖析了国外水权交易与水市场建设,研究了国外水价体系,总结了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重点总结了可供中国借鉴的三个方面的经验,即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探索建立科学的水权制度,建立健全水法规,其中对美国、法国、以色列、墨西哥等一些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分别进行了总结;思考了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经验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三点启示,即因时因地制宜是建立切合实际的水权制度的首要理念,明晰水权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根本措施,水权交易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水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总结分析方面,阐述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概况,分析了中国水权初始分配、水权交易和水价实践,剖析了中国水权初始分配和水权交易方面的典型案例,总结分析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中国水权分配与交易的实证研究方面,以湖北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为典型案例,对水权初始分配中的水价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的对策建议;对跨区域水权交易案例南水北调的水权与水市场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基于水资源生产函数的水资源贡献度和水资源贡献率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南水北调前后水资源对郑州市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对跨行业水权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武汉市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武汉市被转让挤占的农业水权及其补偿额度进行了测算。在建立和完善中国水权制度的对策研究方面,借鉴国外水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对水资源配置的均衡分析,提出了水资源配置的制度优化方案,即把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和用水户参与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和运行管理模式,同时从宏观角度分析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优化政府管制的重要途径,提出应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区域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提出了水权初始分配必须坚持的原则、水权初始分配体系建设及关键环节;三是建立健全水权交易体系,剖析了水权交易的动因及效应,分析了可交易水权,提出了水市场建设思路;四是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分析了水价的科学内涵和影响水价形成的关键因子,提出了水价体系构建建议;五是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重点是明确界定水权概念,建立水权界定和交易法规体系,尝试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等。
雷扬[6](2013)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集领导党与执政党于一身,这是分析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的前提。在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时需要考虑到:党的科层制、党与非党、国有经济、党的科层制与各种社会组织科层制之间的关系、党组织内的决策者与社会组织内决策者的连接关系等方面。除此之外,结构内在的不平等、政策和利益实施的可能性也是主要的考量方面。党与社会关系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党与社会的科层结构、党与社会的互联线及结构性反馈等。党与社会关系中的所有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权力机制,并且这一权力运行机制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内部都具有同构性。党与社会组织系统内的依附线、系统之间互联线以及结构性的反馈的同时存在,确定了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连接渠道,也形成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个体决策者的互相依赖关系,以及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制度化结构的主要特征:依附性与利益实施渠道的复杂性。同时,它们也形成了结构的自我支持,及通过反馈线的清晰或模糊、复杂或简单达到相互适应。结构关系的决策者同时扮演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双重角色,他既能在网络内实现资源的吸取、分配和干预,也能抵制干预。但不同的决策者由于自身拥有的连接线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结构性不平等,这是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固有的。这种结构性不平等又会导致决策者在资源吸取、分配和干预或抵制干预方面能力的差异,即选择可能性的多寡。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处于结构中的决策者的政治理性。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源头的形成,及其发展与流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与社会关系以后的格局与生长,即奠定了其生命的基因和特征。这种结构性关系的建立以政党自身科层的建立开始,经由关涉、渗入到社会组织的科层,确立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互联线的形式和内容。伴随着革命与战争的发展,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得到不断完善、生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网络也开始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和深化。党的最重要的组织制度和原则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确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全国范围得到确立。成为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后,中共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党的组织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二是党的领导机关要组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三是党如何领导群众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党组织结构的调整为核心,党通过党组织与国家结构的一体化,并以此为一中介进行了对社会的动员。建国初期,随着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内的组织以及互联线建设、党组织在农村和城市的发展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模式基本确定,这一模式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党与社会关系方面,经由国家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民固定在其户籍所在地。在城市,通过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和集体福利制度实现了劳动者对单位(实际上是对国家)的依附;在农村,通过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和集体分配制度,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禁止农民进入城市谋生,形成严格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共20年间,党与社会的关系是在集权与放权下摇摆。虽然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干部体制几近崩溃,但在建国初形成的党与社会的关系并没有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连接社会生活的党的权力层级的权限:中共中央向省级党委下放了部分权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机构逐渐恢复后,党将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包括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实行党政分开的改革措施。党与这些领域的结构性关系处于不断调整中。但这种调整更为理性。党与社会的互联线网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一些新的互联线得到恢复和建立。随着社会领域的生长发育,党对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进入新的阶段。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重心,某种程度上向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完善倾斜,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着手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党从指导思想的发展和保持自身队伍的纯洁性优化组织内部的互联线通道,另一方面,党在积极的尝试和开拓新的与社会的连接通道和方式。这种创新需要遵循责任伦理原则,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党与社会组织的在地共生。
刘廷[7](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郝新东[8](2013)在《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关系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关系着人类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建设。随着中国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能源瓶颈”问题正在变得日益严峻。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其能源消费结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虽然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但美国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经验和教训仍对中国有相当的借鉴价值。本文以能源消费结构为比较对象,广泛收集和消化相关资料,分别从中美能源消费绝对量结构和相对量结构的演进、中美各能源品种的逐一比较分析、能源消费结构的经济、产业和行业效益等视角展开论述,并借助实证分析方法探寻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从而因症施治,对症下药,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全文共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界定论文的论域,阐明研究的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分别从能源替代与优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和产业及低碳经济等方面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第二章集中阐述和评价能源消费结构的相关理论,首先,能源经济革命论的产生与发展、主要观点与基本内容;其次,介绍能源替代理论,包括能源品种之间的内部替代、能源与技术、资金、劳动等之间的外部替代等;最后,分析低碳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基本观点等。第三章从纵向角度分析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演进,对中美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的内部结构的基本走势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用灰色关联方法和协整方法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视角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进行细化分析,用翔实的数据研究中美各能源品种的变化趋势、特征与原因,比较中美各能源品种变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挖掘美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经验和教训,探析可供中国借鉴之处。第四章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做比较分析,第五章对水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和地热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基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中美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效益分析,为设计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以GDP为因变量建立分析模型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经济效益分析。其次,以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进行产业效益的OLS分析。再次,以16个典型工业行业各自的工业增加值作为比较数列,以工业能源消费量为参考数列做行业效益的灰色关联分析。最后,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和人口产业结构作为参考数列,选取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作为比较数列进行能源消费结构人口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第七章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首先,在分析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所面临困难的基础上引申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战略,并从立足国内是基础、结构节能是重点、技术替代是关键、多元发展是主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次,分别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角度设计了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具体措施。最后,对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做了归纳。
常清华[9](2012)在《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官式建筑体系是在清代工官制度背景下,以官方文本《工程做法则例》为范本,以样式雷图档为留存最为丰富的设计图档,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实体,以工匠的实际操作作为基础,围绕建筑营造业各个环节而形成的。本文细致梳理了清代官式建筑已有研究和成果,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学社及其前身的研究工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启钤所引领的“营造学会”、“中国营造学社”最先开始了对《工程做法则例》展开了注释补图的工作。该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文本与术语的解读,以及对样式雷图档、文献等一系列的扩展研究。同时,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的测绘与修葺工作,也促进了建筑保护理念的形成,并且对设计新建筑也起到了较大的启发作用。建国后,学社的研究思路得以继承并仍在延续。学社成员王璞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95年正式出版了专着《〈工程做法则例〉注释》,至今此书仍可谓是解读与研究《工程做法则例》的最为权威的着作。下篇为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虽几经变迁,却仍延续至今(现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其在致力于清代官式建筑的保护及修葺的同时,最先开始对古建筑操作工艺进行整理,并进行了古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彩画范本的绘制等大量工作。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建筑院校也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等单位,在古建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诸如编写了许多施工操作规程、编制定额,出版了多本建筑技术着作等。除此之外,建国后的多部古代建筑通史着作,从各自的立足点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本文对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的典型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指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发展的研究方向,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清代官式建筑研究的继续发展以至促成突破性的研究出现,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做出贡献。论文最后一章为汇通性个案研究,通过选取晚清三座帝陵方城明楼天花以上大木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工程做法则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通用规范”,揭示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
祝力新[10](2012)在《《满洲评论》及其时代》文中提出《满洲评论》是在伪满洲国活跃的日本文人们所创办的时事评论周刊。1931年8月15日于大连创刊,正值九一八事变勃发前夕;于1945年7月7日正式停刊,翌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时期上而言,几乎横亘伪满洲国的成立至灭亡的14年历史。《满洲评论》共刊行29卷总676期,每半年刊行合集为1卷。1979年至1981年间,前28卷经东京龙溪书舍整理翻印出版,作为珍贵文献在日本伪满学术界受到重视。《满洲评论》长期以来受到中日两国学界的关注,且不仅局限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领域,由于其史料价值意义重大,近年来更是逐渐受到来自东亚近代史、殖民地文学、移民问题及思想史研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但对《满洲评论》本身进行深度挖掘与系统研究的工作,尚不够完善。时至今日,伴随着中日两国伪满洲国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研究资料日益充实,学术研究氛围逐步自由开放,对《满洲评论》做出全面研究的外在环境以及内部理由已经形成。《满洲评论》14年的整理与分析工作变得十分必要。论文首先着眼《满洲评论》创刊经历,论述了刊物两大灵魂人物橘朴与小山贞知的生平和刊物之间的密切关联,从殖民文化移植的角度,求证了刊物诞生初期的思想源泉。其次,以《满洲评论》的自身构成为核心,通过对时事评论栏目的分期研究,考证了刊物编撰人员的变迁历程,梳理了杂志在各时期的关注重点与主张。同时对刊物特辑进行了总体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并附有《满洲评论》大事纪年及与之关联的伪满大事纪,以用作全篇论文的比照。除了作为刊物主体部分的时事评论之外,构成《满洲评论》的多元化要素同样极其重要。如佐藤大四郎主导的中国东北农村问题研究、山口慎一负责的文学专栏以及小山贞知一手操纵下的相关满洲青年联盟与协和会的报道等,均是刊物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最后一章,是将视线从《满洲评论》这一主体延伸开来,从周边研究来侧面评定该刊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将中日两国学者的既有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其中的不确切和不翔实的地方进行了考察与深入研究。其次谈到的是,围绕《满洲评论》翻印而引发的、在日本学术界知名的“龙溪书舍事件”,该刊的翻印经过跌宕起伏,绝不逊色于其创刊历程,同样使人饶有兴味。满洲评论社将刊物上登载过的重要文章进行整理出版,形成了《满洲评论丛书》,对这些出版物的发掘与研究,是考察《满洲评论》思想史的重要方面。本论文中对《满洲评论》本身及其周边所作出的研究,仅是挖掘了该刊及其时代中社会生活的一角,尚不敢妄称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对《满洲评论》的拆解与归类整理方式,较之传统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同时关注刊物中殖民与军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两种力量的抗衡,并科学合理地将其进行区分对待;对满洲青年联盟和协和会与刊物之间的关联、刊物中的文学要素和移民问题报道等方面的整理与研究,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补充;特别是对《满洲评论》特辑与单行本的挖掘、佐藤大四郎与中国东北农村运动的考察以及“龙溪书舍事件”的叙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尚未完整开掘的部分。从充实伪满文献资源、丰富伪满报刊研究等意义上,希望能够贡献一份力量。《满洲评论》的相关研究,仅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中日两国学界对《满洲评论》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兴盛。
二、《西北水电》2004年1~4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水电》2004年1~4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旨趣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水利、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 |
(二) 文本与情景 |
三、学术回顾 |
(一) 全省范围内水利事业的研究 |
(二) 具体河流、湖泊治理等相关水利事业研究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
一、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现存概况 |
二、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纂述概况 |
三、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的特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报刊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一、省内官方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二、省内其他机构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三、省外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第三节 档案中的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一、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系统性 |
二、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研究性 |
三、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性应用研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专书及近代地方志和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水利资料述论 |
一、民国时期水利专书 |
二、现代地方水利志书 |
第五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相关简表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
第一节 部分完结报告书 |
一、《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编纂概况 |
二、《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主要内容 |
三、《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社会情景 |
第二节 疏浚河道水利计划书 |
一、《南盘江上游水利工程计划书附概要》 |
二、《西畴县畴阳河两岸水利计划方略》 |
第三节 工程勘测纪载书 |
一、《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编纂情况 |
二、《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
三、《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社会情景 |
第四节 工程实施经过书 |
一、《昭鲁水利工程志》 |
二、《云南宾川龙公海治平渠工程概略》 |
第五节 民国后期水利工程专书 |
一、《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编纂情况 |
二、《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主要内容 |
三、《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社会情景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 |
第一节 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变化 |
一、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专业性变化 |
二、水利工程纪载文本内容的“业余性”变化 |
第二节 水利工程文本的编纂初衷 |
一、纪录工程、以资传世 |
二、“勒石”的纪录传统 |
三、编纂文本以资借鉴 |
第三节 编纂思想的变化: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发展水利事业的视野 |
一、发展全国性水利的视野 |
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 |
三、水利工程发展的其他视野 |
第六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特色 |
一、政府极力倡导 |
二、民众积极响应与倾力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章节 |
第一章 西影东渐与上海市影院业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影戏”传入 |
一、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概况 |
二、近代上海娱乐文化市场的形成与扩张 |
三、西影东渐:我国电影的传入与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市电影院业发展沿革 |
一、戏园、茶楼与正式影院的演进(1896-1908) |
二、电影放映市场的逐步形成(1908—1920) |
三、制片业的勃兴与影院业市场的鼎盛( 1920-1937) |
四、从“孤岛”繁荣到萎靡惨淡(1937-1945) |
五、抗战后重整复苏与短暂繁荣(1945-1949) |
小结 |
第二章 自我构建:上海影院业的内部管理及放映结构 |
第一节 影院的组织及管理 |
一、资本构成及经营方式 |
二、影院建筑及资材设备 |
三、影院院务管理 |
第二节 影院从业人员 |
一、经营者:从外商“一统天下”到华商“分庭抗礼” |
二、被雇人员:职工 |
第三节 影院轮次等级 |
一、影院轮次与空间分布 |
二、空间分布与观众消费能力 |
三、轮次等级与映片、效益 |
第四节 影片的租定与排映结构 |
一、片源:影片发行与租定 |
二、片权:放映权的争夺 |
三、院线制:排映与放映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观影秩序与政府监管 |
第一节 影院对观影之引导规范 |
一、“电影院中顶讨厌的事情” |
二、公德提示之“观影须知” |
三、影院内的日常冲突 |
第二节 政府管制与意识渗透 |
一、政府之电影院的管理 |
二、银幕监管之电影检查制度 |
三、党国形象与意识的银幕渗透 |
四、左翼电影 |
第三节 秩序构建与经营冲突 |
一、从“济济一堂”到“对号入座” |
二、“禁烟运动”与观影空间环境 |
第四节 秩序与市场:1940年代上海军人“看白戏”问题 |
一、“看白戏”之频现 |
二、免费观影政策与“看白戏”有禁无止 |
三、“金都血案” |
小结 |
第四章 行业自治与经营空间:上海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影院业公会的组建与治理结构 |
一、组建背景 |
二、从筹备到成立 |
三、组织机构与治理结构 |
第二节 影院业公会与行业经营环境整合 |
一、行业自律与行业服务 |
二、影院公会与票价调整、倒票等问题的处理 |
第三节 影院公会与行业政策环境的争取 |
一、影院公会对营业时间场次、执照查验等争取 |
二、影院公会与其他组织机构间的经济往来 |
第四节 影院公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参与 |
一、影院公会的政治参与 |
二、影院公会的文化及公益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与影院业市场经营 |
第一节 观影观众 |
一、“看电影”的门径 |
二、“到影戏园去”:对观众的阶层分析 |
三、“出了影戏园后”:对影院文化的传导扩散 |
第二节 影院映片 |
一、英美外片的输入与垄断 |
二、上海制片业发展与国片放映 |
三、时局变动与映片题材变化 |
四、外片竞争与国片困境 |
第三节 票价 |
一、票价体系 |
二、票价、观众与消费能力的关系 |
第四节 广告宣传与民众观影消费 |
一、影片宣传:为影片找观众 |
二、筑梦空间:对影院的打造与宣传 |
三、电影广告中的问题与规范 |
四、电影宣传与观众观影心理 |
小结 |
第六章 影院与上海市民社会文化生活 |
第一节 影院的多维角色 |
一、娱乐休闲之所 |
二、摩登风尚源头地 |
三、社交网络联结点 |
四、社会教育空间 |
第二节 社会生态之呈现平台 |
一、传统与现代观念之碰撞转变:女明星从“低贱”到被“热捧” |
二、民族情感:辱华影片与民族话语 |
三、族群歧视:“假凤虚凰”事件 |
第三节 影院与看电影日常化的形成 |
一、日常生活与影片题材 |
二、电影文学、小说等传播媒介 |
三、市民生活与电影消费 |
四、影院之城市文化文本象征 |
小结 |
结语: 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的相互形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 |
1.2.2 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
1.2.3 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
1.2.4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货币政策及其调整的相关理论 |
2.1 货币需求理论 |
2.2 货币供给理论 |
2.3 货币政策调整理论 |
2.4 简要评述 |
3 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国际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 |
3.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的问题凸显与内外背景 |
3.1.1 全球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问题的凸显 |
3.1.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的国内背景 |
3.1.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的国际背景 |
3.2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传导机制及其对国际货币政策的影响 |
3.2.1 美国货币政策的工具选择与传导机制 |
3.2.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表现与传导机制特征 |
3.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国际货币政策的影响 |
3.3.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3.3.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3.3.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典型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 |
3.3.4 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4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选取 |
4.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3.1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国内效应 |
4.3.2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发达经济体各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 |
4.3.3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变量的影响 |
5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5.1.1 变量选取 |
5.1.2 研究方法 |
5.2 实证分析及结果 |
5.3 美国常规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5.4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6 中国货币政策与经济调整战略的启示、挑战与策略 |
6.1 中国货币政策战略的启示、挑战与策略 |
6.1.1 全球金融变革与中国金融定位的启示 |
6.1.2 中国金融实现全球战略定位的挑战 |
6.1.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
6.2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启示、挑战与策略 |
6.2.1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启示 |
6.2.2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挑战 |
6.2.3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策略 |
6.3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策略 |
6.3.1 促进亚欧大陆经济整合实现中国最大的战略利益 |
6.3.2 当前外交环境下中国实现战略对冲的必要性 |
6.3.3 中国的大战略应该是建立海权与陆权的对冲 |
6.3.4 向西开放推动亚欧大陆经济整合战略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
6.3.5 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亟需“智力资本” |
6.4 “一带一路”多领域战略合作实施的策略 |
6.4.1 金融领域的合作 |
6.4.2 农业领域的合作 |
6.4.3 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
6.4.4 能源、矿产、水电、木材等资源领域的合作 |
6.5 中国中长期投融资战略实施的策略 |
6.5.1 国家发展战略对中长期融资的内在需求 |
6.5.2 加快推进中长期融资体系建设 |
6.5.3 中长期融资是均衡社会融资总量的关键途径 |
6.5.4 借鉴混业经营经验,创新债券融资体系 |
6.5.5 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与立法建设 |
7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政策建议 |
7.2.1 中美需要共调经济结构应对全球供求变化 |
7.2.2 “一带一路”战略亟需开展海外调研工作 |
7.2.3 增加需求应从调整财政制度、打破垄断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方面加快改革 |
7.2.4 着力推进中长期融资与绿色金融体系构建 |
7.2.5 TPP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4)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说明 |
(一)军人社会保障 |
(二)残疾 |
(三)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三、研究综述 |
(一)特殊教育 |
(二)社会保障 |
(三)残疾人事业 |
(四)残疾人的贡献与影响 |
(五)职业群体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起点和参照 |
第一节 历史起点:帝制时代的保障措施 |
一、明清以前:代有诏令 标准同一 |
二、明清时期:官兵有别 赏依伤定 |
三、晚清时期:多规并行 新旧共存 |
第二节 历史参照:残疾人的积极救助 |
一、传统遗产 |
二、晚清变化 |
第三节 时代参照:欧美国家的保障措施 |
一、物质补偿 |
二、康复就业 |
三、权利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残疾军人的优抚 |
第一节 抚恤:经济补偿 |
一、管理机关 |
二、待遇标准 |
三、实际推行 |
第二节 优待:精神慰藉 |
一、优待方式 |
二、实际效果 |
小结 |
第三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政府举措 |
第一节 收容教养 |
一、机构沿革 |
二、收容转院 |
三、教养管束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一、制度建构 |
二、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成绩与问题 |
一、主要成绩 |
二、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社会支持 |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关注 |
一、关于安置意义的阐发 |
二、关于安置途径的探讨 |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协助 |
一、推动职业重建 |
二、建立安置社区 |
三、组建互助团体 |
小结 |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
一、机构设置 |
二、内容构成 |
三、实际运作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优抚安置保障生活 |
一、抚恤 |
二、优待 |
三、安置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量才使用 继续革命 |
一、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
二、分配工作 量才使用 |
三、生产节约 支援前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水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水资源管理 |
二、关于水权制度研究 |
三、关于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创新与展望 |
第二章 水权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
一、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
二、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和用水经济增长弹性规律:用水趋势分析 |
三、水资源管理 |
第二节 水资源特性的制度分析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水资源特性分析 |
第三节 水权特性的制度分析 |
一、现代产权理论 |
二、产权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
三、水权特性分析 |
第三章 国外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第一节 国外基本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一、滨岸权原则 |
二、优先占用权原则 |
三、比例分享原则 |
四、绝对所有权、合理使用权与相对所有权原则 |
五、公共水权原则 |
六、可交易水权原则 |
第二节 国外水权交易与水市场建设 |
一、水权交易 |
二、水市场建设 |
第三节 国外水价体系的建立 |
一、水价体系类型 |
二、水价构成 |
三、国外水价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 |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
二、探索建立科学的水权制度 |
三、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 |
四、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经验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水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状况 |
一、中国水权思想历史沿革 |
二、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现状 |
第二节 中国水权初始分配实践 |
一、水权初始分配发展历程 |
二、水权初始分配方式 |
三、水权初始分配基础工作及典型案例 |
第三节 水权交易实践 |
一、水权交易实践总体分析 |
二、水权交易典型案例 |
第四节 水价实践 |
一、发展阶段划分 |
二、法律依据 |
三、水价体系构成 |
第五节 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水权分配与交易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水权初始分配水价实证研究一湖北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问题研究 |
一、基本情况 |
二、理论模型 |
三、实证分析 |
四、对策建议 |
第二节 跨区域水权交易实证研究—南水北调水权研究 |
一、南水北调水市场构建 |
二、南水北调后水资源对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研究 |
第三节 跨行业水权交易实证研究—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研究 |
一、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 |
二、农业水权补偿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中国水权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水资源配置均衡分析与制度优化 |
二、政府管制优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三、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 |
一、水权初始分配原则 |
二、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
三、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建立健全水权交易体系 |
一、水权交易的动因及效应 |
二、可交易水权分析 |
三、水市场建设 |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
一、水价的科学内涵 |
二、影响水价形成的关键因子 |
三、水价体系构建 |
第五节 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 |
一、明确界定水权概念 |
二、建立水权界定和交易法规体系 |
三、尝试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制度 |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 政党 |
(二) 社会 |
(三) 结构性关系 |
(四)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型 |
第一节 研究政党-社会结构性关系的IPS理论 |
一、 互动式政党-国家模型的基本内容 |
二、 IPS理论为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
一、 中国共产党内科层结构与社会组织内的科层结构 |
二、 党的等级与社会等级之间互联线 |
三、 结构性反馈 |
第三节 党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运行机制:自我支持机制与其适应性 |
一、 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运行原则 |
二、 党与社会关系运行中的结构性约束 |
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21-1949) |
第一节 党组织结构初步建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
一、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党组织的初步发展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团体组织的建立 |
三、 党与群众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
第二节 党组织在挫折下的调整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
一、 党组织的重建与发展 |
二、 党领导发动农民的工作 |
三、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特点 |
第三节 党的组织结构基本定型以及党对群众的动员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确立 |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三、 党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49-1956) |
第一节 党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互联线的建立 |
一、 政府机构的建立 |
二、 党组织系统在政府机构内的建立 |
第二节 党在城市社会互联线的建立 |
一、 精心配备中共干部接管城市 |
二、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党与经济组织互联线的建立 |
三、 通过单位制建立党与城市劳动者之间的“庇护-依赖”关系 |
四、 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党与非单位人群的组织化联系 |
第三节 党与农民互联线的建立 |
一、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与党组织在农村的建立 |
二、 查田定产与党对乡村新精英的政治训练 |
三、 土地集体化与党在乡村通道的建立 |
第四节 党的组织结构变化与对国家和社会的一元化领导 |
一、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形成 |
二、 加强整顿党员和党组织 |
三、 分级分类的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
四、 党与社会各领域网络化关系的形成 |
小结 |
第四章 集权与放权摇摆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56-1978) |
第一节 大跃进前后放权-收权下的党对社会的控制 |
一、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 |
二、 放权下的党与社会关系 |
三、 失衡后的收权与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放权中党与社会的替代性关系 |
一、 党组织被否定后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模糊 |
二、 收权以及党与社会关系恢复努力的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78-2002) |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恢复与调整 |
一、 恢复党与国家和社会的互联线 |
二、 网络内的放权弱化互联线 |
第二节 农村改革下的党与农民关系的重建 |
一、 党和国家的放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
二、 村民自治的建立与发展 |
三、 党与村民结构性关系的调整与发展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下党与经济组织关系的变化 |
一、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中党与国有工业企业结构性关系的变化 |
二、 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中党的权力网络收缩 |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营造 |
一、 网络收缩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二、 党与非公有制经济互联线的建立 |
第五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与规制——互联线的初步建设 |
二、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团体互联线的建立 |
小结 |
第六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2002-) |
第一节 党与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
一、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新发展 |
二、 党与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努力 |
一、 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 |
二、 党纯洁队伍的努力 |
三、 党的组织内互联线的改进:党拓宽与社会连接通道 |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
一、 经济、社会领域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
二、 文化体制改革:党与文化领域各组织的关系调整 |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创新路径 |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原则:责任伦理原则 |
一、 责任伦理在当前复杂化社会中的功能 |
二、 党与社会关系构建中责任伦理有效性的逻辑 |
三、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格局中明确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责任伦理 |
第二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突破口:基层党建 |
一、 民主的发展和党对自身认识的深入是以基层党建为突破口的前提 |
二、 从实践发展来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与社会关系调整更为适宜可行 |
三、 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属地”为主,条块结合 |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在地共生:社会组织建设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
二、 社会组织发展挑战了共产党领导社会的地位 |
三、 社会组织发展与党的组织建设的沟通 |
小结 |
结语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一、减量化原则 |
二、再利用原则 |
三、再循环原则 |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
一、庇古税 |
二、科斯定理 |
三、生态学理论 |
四、系统学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资源税 |
二、资源补偿费 |
三、矿区使用费 |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概论 |
二、增值税(产品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煤炭产业 |
二、废旧金属产业 |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
一、资源税 |
二、增值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排放费 |
二、服务费 |
三、污染产品税 |
四、投入品税 |
五、资源税 |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园区基本状况 |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
附录二 |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
附录三 |
(8)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能源替代与优化 |
二、 关于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
三、 关于能源低碳化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难点之处 |
三、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能源消费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能源经济革命论 |
一、 能源经济革命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 能源经济革命论的基本主张 |
三、 对能源经济革命论的评价 |
第二节 能源替代理论 |
一、 能源内部替代 |
二、 能源外部替代 |
第三节 低碳经济理论 |
一、 低碳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 对低碳经济理论的评价 |
第三章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演进 |
第一节 中美能源消费总量的基本走势 |
一、 能源与能源消费结构 |
二、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演进 |
三、 美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分析 |
一、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绝对量分析 |
二、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相对量分析 |
第三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一、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二、 结论与借鉴 |
第四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的协整分析 |
一、 模型与检验 |
二、 结论与借鉴 |
第四章 中美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煤炭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国煤炭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煤炭消费的演进 |
三、 中美煤炭消费的行业比较 |
第二节 中美石油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国石油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石油消费的演进 |
三、 中美石油对外依存度比较 |
第三节 中美天然气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美天然气消费的演进 |
二、 中美天然气消费的未来发展 |
第四节 中美核能消费比较分析 |
一、 中国核能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核能消费的演进 |
三、 中国核能的未来发展 |
第五章 中美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中美水电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水电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水电消费的演进 |
三、 美国水电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中美太阳能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太阳能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太阳能消费的演进 |
三、 美国太阳能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四节 中美风电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风电消费的演进 |
二、 美国风电消费的演进 |
三、 美国风电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五节 中美生物质能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生物质能消费概况 |
二、 美国生物质能消费概况 |
三、 美国生物质能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节 中美地热能源消费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地热能源消费概况 |
二、 美国地热能源消费概况 |
三、 美国地热消费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效益的实证比较 |
第一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经济效益的比较 |
一、 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 |
二、 模型与检验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二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效益的比较 |
一、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 |
二、 模型与检验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三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行业效益的比较 |
一、 中美能源消费的行业结构概况 |
二、 灰色关联分析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四节 中美能源消费结构人口效益的比较 |
一、 人口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理论分析 |
二、 中美人口与能源的灰色关联分析 |
三、 结论与借鉴 |
第七章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战略 |
一、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战略的设计思路 |
二、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战略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措施 |
一、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的比重 |
二、 适度增加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比重 |
第三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措施 |
一、 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内涵发展 |
二、 强化对可再生能源消费的政策支持 |
第四节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 强化理论上的指导 |
二、 完善论文结构和逻辑 |
三、 数据更充分,实证更科学 |
四、 拓展研究的广度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已有研究回顾 |
三、 研究资料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结构 |
六、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清代官式建筑概论 |
第一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 |
第二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体系 |
一、 背景:工官制度 |
二、 范例文本:《工程做法则例》 |
三、 设计图档:样式雷图档 |
四、 基础:各作做法 |
五、 实例:建筑遗存 |
第三节 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评价 |
小结 |
上篇 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前身营造学会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学社成立之基 |
第一节 学社前的研究 |
一、 《工程做法则例》补图 |
二、 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参照的《营造法式》补图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研究 |
一、 学社概况 |
二、 文本研究的背景、方法 |
三、 《工程做法则例》研究 |
第三节 清代官式建筑文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 对于学社成立的影响 |
二、 解读宋《营造法式》的基石 |
第四节 持续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营造算例》——估料专门匠家之根本大法 |
第一节 《营造算例》的编纂 |
一、 搜集 |
二、 《汇刊》发表 |
三、 单行本出版 |
四、 价值 |
五、 《营造算例》与学社藏本的比对 |
第二节 其他营造旧籍的整理 |
一、 学社期间的搜集与研究 |
二、 持续的搜集与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清式营造则例》——导读性文本 |
第一节 《清式营造则例》的撰写 |
一、 写作过程 |
二、 评述 |
第二节 开创测绘研究 |
一、 测绘及修葺项目 |
二、 清代官式建筑测绘的价值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扩展研究 |
第一节 样式雷世家及其建筑图档研究 |
第二节 《清官式石桥做法》、《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的发表 |
一、 《清官式石桥做法》 |
二、 《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 |
第三节 营造词汇的编纂 |
第四节 文献研究 |
小结 |
下篇 中国营造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 |
第六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后续机构研究 |
第一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
一、 成立 |
二、 工作情况 |
第二节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
一、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
二、 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
第三节 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一、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清式大木操作工艺》的发表 |
二、 《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的出版 |
小结 |
第七章 其他研究机构研究 |
第一节 故宫博物院 |
第二节 高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院校 |
一、 清华大学 |
二、 天津大学 |
第三节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 |
一、 木作 |
二、 瓦作、石作 |
三、 彩画作、油作 |
第四节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 |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及其它相关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二、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三、 《中国建筑艺术史》 |
四、 《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集 |
五、 《中国建筑史》教材 |
六、 《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 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 力学方法的应用 |
三、 文化比较方法的应用 |
小结 |
第九章 晚清帝陵汇通性个案研究——以定陵、惠陵、崇陵为例 |
第一节 三座帝陵规制的继承性 |
第二节 三座帝陵做法的统一 |
第三节 《工程做法》与《工程做法则例》的比较 |
第四节 实测中的发现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1 清代建筑工官制度研究 |
附录 2 办公次序 |
附录 3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 |
附录 4 清代官式建筑做法研究论着 |
附录 5 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论着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满洲评论》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序章 |
一、 《满洲评论》的认知价值 |
二、 先行研究概述 |
三、 关于伪满期刊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 |
第一节 《满洲评论》的创刊 |
一、 办刊方针与文化倾向 |
二、 初期面貌与主编橘朴 |
三、 小山贞知其人 |
四、 与史实相关的其他介质 |
第二节 日本文化人的“满洲”模式 |
一、 橘朴在华的主要文化活动 |
二、 橘朴早期的“中国研究”实绩 |
三、 主编《满洲评论》与“方向转换” |
四、 晚年的橘朴与《满洲评论》 |
第三节 “公使”的殖民文化践行 |
一、 小山贞知的生平与时代因素 |
二、 小山贞知的刊物话语权 |
三、 小山贞知的政治主张与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满洲评论》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伪满期刊谱系中的《满洲评论》 |
一、 同时期的日文报刊鸟瞰 |
二、 文化投入的方式与效果 |
三、 《满洲评论》的个性与品位 |
第二节 《满洲评论》的相关语境 |
一、 《满洲评论》的撰稿群体 |
二、 《满洲评论》与鲁迅 |
三、 《满洲评论》的马克思主义倾向 |
四、 《满洲评论》的国家意识形态 |
第三节 《满洲评论》的历史分期 |
一、 中日两国伪满历史分期异同 |
二、 山本秀夫的期刊分期法 |
三、 笔者的一得之见 |
四、 历史分期法与《满洲评论》 |
第三章 《满洲评论》的主要内容解读 |
第一节 时评栏目的构成要素 |
一、 内容的分类整理 |
二、 不同时期的关注焦点 |
三、 伪满洲国的社会百科 |
第二节 时评栏的分期研究 |
一、 初期的探索性努力 |
二、 中期的规模与发展态势 |
三、 “重建运动”时期的建树 |
四、 后期的衰落与变数 |
第三节 《特辑》的声响与色彩 |
一、 杂志史定位 |
二、 思想史意义 |
三、 内容与形式 |
第四章 《满洲评论》的多元因素 |
第一节 山口慎一与文艺专栏 |
一、 文艺栏目面面观 |
二、 山口慎一的左翼色彩 |
三、 文艺栏目与左翼文化势力 |
四、 《满洲评论》与“满洲文坛” |
第二节 佐藤大四郎的《满洲评论》生涯 |
一、 “新重农主义”的吹鼓手 |
二、 合作社运动的倡导者 |
三、 一个左翼文化人的归宿 |
第三节 《满洲评论》与“协和会” |
一、 从“满青联”到“协和会”的四次改组 |
二、 “满青联”时期的文字遗存 |
三、 改组过程中的互动态势 |
四、 殖民教化功能的个案 |
第四节 《满洲评论》的国际视野 |
一、 殖民实践的原生态记载 |
二、 殖民主义的世界性目光 |
三、 两种关注与一个落脚点 |
第五章 《满洲评论》的历史价值与影响力 |
第一节 中日两国学界的大抵认定框架 |
一、 《满洲评论》的中国认定 |
二、 《满洲评论》的日本认定 |
三、 相关语境中的《满洲评论》 |
第二节 龙溪书舍事件始末 |
一、 战后日本出版界的一个异常 |
二、 杂志翻印的隐性价值 |
三、 事件始末及历史内涵 |
四、 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的关联 |
第三节 《满洲评论》单行本研究 |
一、 单行本的问世 |
二、 关于《满评宣传册》 |
三、 关于《满评丛书》 |
四、 其他独立刊行本 |
五、 单行本的分类考察 |
终章 |
一、 属于时代的杂志性格 |
二、 历史梳理的艰辛与可能 |
三、 《满洲评论》研究的未来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满洲评论》暨伪满洲国大事纪年、战后《满洲评论》的善后处理 |
附录(二) 橘朴生平及主要着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
四、《西北水电》2004年1~4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D]. 谢太芳. 云南大学, 2018(01)
- [2]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D]. 庄蕊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3]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 刘卫平. 武汉大学, 2015(03)
- [4]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安. 苏州大学, 2015(07)
- [5]中国水权制度研究[D]. 刘家君. 武汉大学, 2014(06)
- [6]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D]. 雷扬. 武汉大学, 2013(07)
- [7]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 [8]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 郝新东. 武汉大学, 2013(10)
- [9]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D]. 常清华. 天津大学, 2012(05)
- [10]《满洲评论》及其时代[D]. 祝力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