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胶粉改性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柴潮[1](2021)在《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多孔沥青混合料铺筑的透水路面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雨天迅速排水、提高行车安全,更好的吸声降噪性,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等。然而,由于其独特的大空隙结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要小于传统的密级配混合料。通过加入适当的改性材料提升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提高其适用性。此外,路面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交通荷载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可能出现因耐久性不足而引起早期破坏。尤其对于北方的季冻区,四季气候鲜明,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出现城市内涝,在适当的区域采用透水路面可以大大缓解内涝问题。但冬季寒冷,春季容易出现冻融现象,因此,针对季冻区多孔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严寒地区生态绿色透水路面材料研究与应用”,首先对钢渣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探究了其作为多孔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适用性;接着基于响应曲面设计法和马歇尔击实成型方式制备了橡胶粉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CM-PAC)试件,对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优化;接着通过力学性能、粘弹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对优化后的CM-PAC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通过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静态蠕变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水-中高温作用以及冻融循环作用对CM-PAC的力学性能、粘弹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本文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借助高清相机以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渣的表面形态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尺度上的研究,通过针片状含量试验对粗钢渣的形状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钢渣与沥青间的粘附性;另外,对钢渣的物化性能做出了试验研究,包括密度、吸水性、化学成分组成以及高温稳定性;此外,研究了钢渣的工程力学特性,包括体积膨胀性、抗压耐磨性以及与沥青间的粘附性,综合判定了钢渣作为集料的适用性。(2)基于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对CM-PAC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自变量(橡胶粉用量、玄武岩纤维用量、油石比)与响应值(马歇尔参数、飞散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方差分析、F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计算模型及参数进行了显着性分析,最终确定了自变量的最佳用量;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对优化后的CM-PAC进行了高低温、水稳定性的性能评价,进而借助自制的常水头渗透系数测定仪对CM-PAC的透水性能做出评价;基于基本粘弹性能理论,结合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对CM-PAC的静态粘弹性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Burgers模型对其蠕变行为做出了参数化解释;基于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以及疲劳理论对CM-PAC的抗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试验揭示了橡胶粉和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机理。(4)采用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技术对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强度、模量、应变等力学指标的变化评价了水-中高温的耦合作用对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声发射参数对混合料的受力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根据划分阶段的变化评价了水-中高温作用对CM-PAC的耐久性影响。借助Burgers模型参数探讨了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抗变形能力的变化;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疲劳方程参数探讨了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变化。(5)针对于季冻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对CM-PAC的抗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CM-PAC试件进行了不同次数、不同水饱和冰冻高度的冻融循环处理,采用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冻融循环对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Burgers参数E1、E2、η1、η2、τ探讨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变化;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疲劳方程参数探讨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变化。
周游[2](2021)在《改性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交通设施、道路建设是城镇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镇化建设日益完备过程中,“热岛效应”、“城镇内涝”等问题凸显严重,为此我国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理念。透水混凝土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所以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路用材料,但其特殊的结构类型又导致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较差,应用范围较窄。废旧橡胶一般是报废汽车的轮胎,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废旧橡胶又具有弹性好、耐磨、易加工等特点。若将废旧橡胶经加工改性后掺入到透水混凝土中则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废旧橡胶材料通过Na OH溶液和氧化-尿素两种方法进行改性,制备出改性橡胶材料。进行亲水度试验、微观形貌观察、傅里叶光谱表征试验,对比未改性、Na OH改性和氧化-尿素改性橡胶表面改性情况。橡胶经氧化-尿素改性后亲水度系数提升最大,亲水度系数从0.11η提升至0.81η,同时亲水基团明显增多、表面明显更粗糙,改性效果最好。(2)分别将10目、40目、60目改性前后的橡胶掺入水泥基材料中,进行力学性能试验、SEM扫描电镜微观形貌、核磁共振测定孔隙率试验。10目橡胶的掺入最大提升流动性8%。40目、60目橡胶最大降低流动性为23%。橡胶的掺入对抗压强度总体不利,并随橡胶颗粒粒径越大强度降低越多。对抗折强度的影响是有利的,其中掺加60目经氧化-尿素改性的橡胶粉对水泥基材料的抗折性能提升31%。在SEM表征中可知经氧化-尿素改性后的橡胶则与水泥浆有更好的粘结作用,界面裂缝缩小明显。孔隙率试验结果中可知水泥净浆中掺入橡胶颗粒孔隙明显增加,孔隙率由8.67%提升至15%,说明橡胶的掺入具有引气的作用。(3)选择10目、40目、60目的废旧橡胶经过氧化-尿素改性后掺入透水混凝土中,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耐久性能试验。当改性橡胶的掺量达到水泥质量的12%时,孔隙率降低34%,透水系数降低20%。对抗压及抗折强度的影响由有利转为不利,存在最佳掺量的情况,最佳掺量为3%、粒径为60目。随着橡胶的掺量增多弹性模量逐渐降低,10目橡胶12%掺量下降低27%,同时粒径越小,弹性模量越低。在抗冻性方面掺入橡胶颗粒存在最佳掺量的情况,最佳掺量为3%、粒径为60目。本文所开展的废旧橡胶改性、改性橡胶与水泥基材界面和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研究,对开发一种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透水混凝土,建设“海绵城市”,推进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环境宜居、资源节约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师勇[3](2021)在《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市政桥梁结构类型多、跨径大、重载车辆多且日常养护工作量大,在使用过程中若不对桥面小的病害进行及时修补,这些零星的破损将发展成大的坑槽,影响桥面结构,缩短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零星分散的病害进行及时修补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将针对桥面铺装病害特点,研究提高桥面铺装修补料使用寿命的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增强修补块的耐久性。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采用SBS、SBR、橡胶粉、聚氨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组分改善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由此制备了一种高粘高弹改性沥青胶结料。探明了不同改性成分及改性工艺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制备的工艺参数:剪切速度3500-5000r/min,剪切时间40-50min,剪切温度175-185℃,溶胀发育温度160℃;各种改性剂的掺配比例如下:SBS 5%、SBR 4%、橡胶粉1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2%、聚氨酯10%。2.研究了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AC-13中值作为设计级配;使用制备的高粘高弹改性沥青作为混合料的胶结料,得出了混合料最佳油石比OAC为5.2%。3.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新旧材料间的粘结层时其抗剪强度都高于0.61MPa,能在粘结层之间形成较强的粘结强度,其粘附力和内聚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60℃和80℃下的动稳定度分别达到了7756次/mm和5754次/mm,低温环境下的抗弯拉强度达到了9.45MPa,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混合料;浸水马歇尔强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分别达到了95.7%和95.3%,相较其他材料其抗水损害的性能更佳。4.分析总结了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施工工艺流程和修补过程中各环节的工艺技术要求。高粘高弹混合料修补材料具有强度高、防水害、耐久的特点。同时,修补工艺分工明确、流程便捷、降低时间成本、便于养护,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4](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谢国梁[5](2020)在《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视为刚性基层在其上加铺沥青面层,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路面结构强度、节约当地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减少刚性路面造成的行车颠簸、噪音大、养护维修困难。然而,由于沥青面层与水泥面层之间力学性能的差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加铺层很容易出现自下而上的反射裂缝。在旧水泥混凝土面层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吸收层,可以改善路面结构应力状态,有效的防止和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本文从工程实际和材料组成的角度出发,采用橡胶粉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合物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影响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主要材料与工艺参数,并确定了材料组成与制备工艺。首先采用重复蠕变—恢复加载分析其蠕变—恢复特性和累计应变等抗剪切特性,并对其第50次和51次的蠕变过程进行Burgers模型拟合,研究不同类型沥青老化前后蠕变劲度模量的粘性部分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弯曲梁流变测试了低温条件下三类沥青的劲度模量S和蠕变变形速率m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其次,采用二维平面法和三维平表面法确定集料表面沥青膜厚度,对比集料表面真实沥青膜厚度与采用以上两种方式预估的沥青膜厚度的差异,研究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对复合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性能的影响。最后,在室内采用车辙试验和高温贯入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STRATA沥青、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高温抗剪切性能、低温抗裂性以及抗水损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降低,橡胶沥青和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优势进一步凸显,橡胶沥青和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劲度模量的增长量和蠕变变形速率的减低程度远小于SBS改性沥青。三维平表面法确定的集料表面沥青膜厚度误差较小,接近实际沥青膜厚度。分析油石比与集料级配对应力吸收层混合料体积指标和回弹模量的影响发现,级配对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较小,但对回弹模量有一定的影响;油石比对混合料体积指标和回弹模量均有显着的影响。四种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STRATA沥青>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表明,STRATA沥青和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低温弯曲性能方面较橡胶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有显着的优势;四种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测试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孟繁诚[6](2020)在《薄层富沥青混合料(UFAC)降噪技术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的大量提高,国道、省道以及高速公路等旧路面养护项目,不仅对于能够有效改善旧路面的行驶功能(平整度、抗滑等)的养护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且对于改善出行舒适性(噪音等)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养护资金的制约,对于里程占比最大的路基段养护,偏于结构补强的较厚(≥4cm)的加铺技术已非必需的养护对策。兼顾一定程度结构补强的2cm厚度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技术方案,因具有突出的性价比,以及可以便于实现特定功能设计的技术优势,而受到广泛青睐。现阶段2cm左右的沥青加铺技术方案相对较少,已有的一些技术方案单价相对较高,且工艺复杂。2cm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技术方案从成本、路用性能、耐久、二次养护技术难度等方面则具有明显优势。为此,在薄层沥青混合料设计阶段,通过原材料加工质量的合理改进和级配的优化,再平衡其常规路用性能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2cm薄层加铺材料的降噪性能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首先,在原材料质量方面,主骨料选用5-8mm的规格料,将最大公称粒径从9.5mm降低至8mm;在常规三级击破工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反击破工艺,将5-8mm集料针片状含量改进至≤12%,并增加了2:1针片状技术指标,调整为≤15%;选用了SBS类改性沥青和橡胶类改性沥青两类沥青胶结料,进行相应降噪试验研究。其次,在级配设计方面,采用CAVF法进行级配设计,并间断2.36mm颗粒,在保证良好的UFAC骨架结构和高温性能的同时,获得更大的VMA和沥青用量。试验结果表明,UFAC的VMA约为17.5%,相比GAC-16C提高2%左右;沥青用量可达6%,相比GAC-16C提高1.2%左右。再次,选用SBS类和橡胶类的改性沥青胶结料,开展不同级配组成UFAC的降噪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的降噪性能明显优于SBS类改性沥青的降噪性能。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对SBS类改性沥青进行分析可知,最大公称粒径和沥青种类共同影响混合料的整体降噪性能,沥青种类的影响更加显着,提高沥青模量或粘韧性可以有效提高降噪能力;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分析可知,不同橡胶粉目数、橡胶粉掺量、级配类型和橡胶沥青的搅拌温度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不同的降噪性能指标影响主次关系不同,影响大小也不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设计,确定60目橡胶粉、掺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1%、搅拌温度为190℃的橡胶沥青与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拌和形成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相对最佳的降噪性能。最后,在广东省内高速公路养护项目中铺筑了相应的UFAC试验路段。测量结果表明UFAC车内噪音达到58.5-62.5d B左右,比未罩面的旧水泥路面和GAC-16C路面降低了约5d B。显然,该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可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设计思路和方案。
王友维[7](2020)在《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文中指出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High Viscosity Compound Modified Rubber Asphalt,HVAR)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粘附性和使用的耐久性。本文基于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采用复合改性方法,分别研究了三种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多种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以及三种HVAR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和现场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得到以下结论:基于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及复合改性原理,研制了 3种HVAR产品;针对180℃粘度、60℃粘度、软化点、5℃低温延度、25℃弹性恢复等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检验分析,提出拟定HVAR60℃动力粘度以不小于2.0万Pa.s为建议技术标准。同时,针对HVAR、普通胶粉改性沥青(AR)、SBS改性沥青等3种沥青,进行25℃黏韧性能试验比较研究;采用BBR(弯曲梁流变仪)进行了PG性能分级的低温性能试验比较研究,其性能指标满足高粘沥青技术要求,具有高粘度、高软化点、高弹性恢复及高粘结性能等特点;低温蠕变性能与SBS相当,高温、常温蠕变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及AR沥青。基于研制的3种HVAR,进行AC-10C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检验及生产工艺研究。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分别进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获得3种HVAR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5.2%,5.7%,5.2%;针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分别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低温弯曲试验进行检验分析。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要求及性能检验指标要求。最后研究选用沈环线(S106)辽阳段二级公路大修工程项目,铺筑了 3.1km HVAR路面试验路并进行现场跟踪检测,研究3种HVAR及其混合料的生产拌和工艺、摊铺碾压工艺、质量控制及试验检测方法,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明显提高,抗水损害性能有较好的改善,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HVAR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容易存在一定量的连通孔隙,需注意碾压温度及碾压工艺,防止路面透水;在低温性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表明HVAR明显提升了普通橡胶沥青的技术性能,拓展了其应用范围,适宜于重载以上交通及抗水损害要求更严格的沥青路面。
董星海[8](2020)在《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处置特征频段行车噪声的效果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交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交通噪声污染也随之加剧,尤其是城市道路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问题日趋严重,深入发展降噪型沥青路面迫在眉睫。在评价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降噪效果时,一般重点关注其对行车噪声总体声级的削减效果,这一声学评价方法较为局限。此外,现有的降噪型沥青路面,其降噪效果并未与路面材料特性直接关联起来,这也限制了降噪型沥青路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针对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处置特征频段行车噪声的效果与机理研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行车噪声产生、衰减的声学原理进行初步分析,采用多种声场测试方法采集4种场景沥青路面(常规城市道路、配备隔音板道路、隧道以及高架)的行车噪声,分析在不同温度、车速及场景条件下行车噪声特性与规律,优选出路面行车噪声的评价指标。发现在近场测试法中,A计权1/3倍频程频谱分析得到的A计权总体声压级,与行车速度及路表温度的相关性明显,适用于表征各类沥青材料路面噪声水平。其次,基于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削减行车噪声的基本原理,设计降噪型路面沥青混合料,通过设计不同胶粉掺量以及空隙率的方案控制其变形及孔隙特性,辅以吸声特性测定,并对成型的试件进行路用性能检测。得到胶粉掺量分别为6%~18%的AR-SMA-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分别为18.5%~23.6%的PAC-13沥青混合料。然后,通过室内模拟降噪试验,测得沥青混合料试件处置行车噪声的效果,分析变形特性、孔隙特性以及吸声特性三方面对降噪型沥青混合料行车噪声处置效果的具体影响,得出各类沥青混合料针对不同特征频段噪声的削减效果,分析影响降噪能力的原因。结果表明:损失模量、连通空隙率、吸声系数分别可作为变形特性、孔隙特性、吸声特性的表征指标;中频噪声的A计权1/3倍频程总体声压级最高,而低频噪声最低;随AR-SMA-13损失模量的增大,中频噪声降噪效果随之线性增强,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与损失模量无相关性;随PAC-13连通空隙率的增大,行车噪声整体降低明显,连通空隙率的提升对低频和高频噪声的线性降低作用尤为明显,对中频噪声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最终,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出降噪型沥青混合料在降雨及长期使用条件下,其降噪性能变化情况,具体分析表面覆水以及沉积土堵塞作用下,各沥青混合料针对特征频段噪声削减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降雨覆水状态以及沉积土堵塞状态均对AR-SMA-13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效果影响较小,对PAC-13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效果影响较大;降雨覆水状态对高频频段噪声的提升相对明显,沉积土堵塞状态对低频和高频频段噪声的提升均较明显。常见道路场景的行车噪声,中频噪声占据主导地位,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沥青材料变形特性对其削减作用明显,总体声压级整体更低,且在降雨及长期使用条件下,其降噪能力衰减情况较轻,以AR-SMA-13为代表的沥青路面材料具备更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内容及其结论,能为后续开展降噪路面设计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推动生态降噪路面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刘佳[9](2020)在《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广泛使用,不但使道路的路用性能得到了改善,而且解决了废旧轮胎再利用的问题。橡胶沥青在高温稳定性、低温脆裂性能、疲劳性能、温度和光照的老化性能、水损坏的性能等试验中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适用于我国东北季冻区寒冷季节的低温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的需求也有所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利用率也逐渐增加。而当积水的橡胶沥青路面受车辆循环荷载和冻融循环的破坏时,路面会产生掉料、松散、剥落等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路面的水损害。如何更好地利用橡胶沥青混合料,避免道路过早地受到水损害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文针对季冻区如何合理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了试验分析。首先,本文对橡胶沥青和辽河90#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弹性恢复和粘附性等基本性能指标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主要针对东北季冻区的环境特点,进行了低温针入度、低温延度和低温弹性恢复试验,得出了橡胶沥青与辽河90#沥青相比,其高低温针入度大、低温延展性好、低温弹性恢复能力强的特性。其次,分析了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以此为理论依据,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开展试验分析。进行了原材料基本路用性能参数试验:对橡胶沥青、集料、填料、外掺剂等原材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结果均满足现行规范的基本要求。并选用北方地区常用到的AR-AC-13和AR-SMA-13两种类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要原因:空隙率、胶粉掺量和油石比,进行试验研究。本文将以空隙率为主要因素深入分析空隙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对相同配合比的AR-AC-13和AR-SMA-13两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的空隙率的条件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最后,结合北方季冻地区的气候特点,对AR-AC-13和AR-SMA-13两种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了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级配下,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改变对其水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适宜区间内的空隙率会使橡胶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水稳定性更好,否则会使其水稳定性下降,并分析出了混合料的合理空隙率范围。接着,选用AR-SMA-13沥青混合料通过冻融劈裂试验,以冻融劈裂强度比TSR为参数,分析了胶粉掺量和油石比对混合料水稳性的影响。在现场施工中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也是压实度的体现,本论文可以为日后道路施工时,如何采用合理的碾压得到符合标准的压实度提供参考。
祁春辉[10](2020)在《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断裂韧性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优良的变形能力以及韧性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而在其中掺加胶粉可望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本文以“骨料+节点+孔隙”空间结构的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外掺法制备掺加40目胶粉的聚合物橡胶水泥结合料以及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通过配合比试验、多种室内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系统的研究了聚合物橡胶水泥结合料和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揭示了胶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推荐了适用于实际路面工程的掺加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聚合物橡胶水泥结合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聚合物乳液后,聚合物对水泥结合料的抗折强度有明显的改善。当40目胶粉掺量为5%时,对结合料的力学性能改良作用最佳。(2)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40目胶粉后,40目胶粉对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表明: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对于混凝土抗折强度,掺加40目胶粉,混合料的抗折强度明显提高,且在掺量为5%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5.26MPa。(3)通过三点梁弯曲试验,对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断裂韧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粉颗粒能够发挥阻裂作用,提高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对比发现,掺加5%的40目胶粉对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的阻裂效果最佳。
二、橡胶粉改性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橡胶粉改性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孔沥青混合料基本性能及改性研究现状 |
1.2.2 多孔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研究 |
1.2.3 多孔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改性多孔沥青混合料中钢渣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钢渣的外观及形态特性 |
2.2.1 钢渣外观 |
2.2.2 钢渣表面的微观研究 |
2.2.3 钢渣的针片状含量 |
2.3 钢渣的物化特性 |
2.3.1 钢渣的密度和吸水率 |
2.3.2 钢渣的化学组成分析 |
2.3.3 钢渣的高温稳定性 |
2.4 钢渣的工程特性 |
2.4.1 钢渣的体积膨胀性 |
2.4.2 钢渣的压碎值和磨耗值 |
2.4.3 钢渣与沥青的粘附性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级配设计 |
3.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配比设计及结果分析 |
3.3.1 变量设置 |
3.3.2 试件制作与试验 |
3.4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试验结果 |
3.4.2 统计分析与讨论 |
3.5 参数优化及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2.1 马歇尔试验 |
4.2.2 车辙试验 |
4.2.3 低温劈裂试验 |
4.2.4 冻融劈裂试验 |
4.2.5 透水系数试验 |
4.2.6 飞散试验 |
4.3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 |
4.3.1 基本粘弹性理论 |
4.3.2 单轴压缩静态蠕变试验 |
4.4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
4.4.1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4.4.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模式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中高温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变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件处理 |
5.3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5.3.1 声发射技术介绍及试验过程 |
5.3.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分析 |
5.3.3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声发射参数分析 |
5.4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5.4.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分析 |
5.4.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压缩试验声发射参数分析 |
5.5 水-中高温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沥青混合料高温粘弹性研究 |
5.5.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单轴静态蠕变试验 |
5.5.2 粘弹性模型拟合及参数分析 |
5.6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
5.6.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5.6.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及参数变化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变研究 |
6.1 引言 |
6.2 冻融循环过程 |
6.3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6.3.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分析 |
6.3.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声发射参数分析 |
6.4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6.4.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分析 |
6.4.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压缩试验声发射参数分析 |
6.5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高温粘弹性研究 |
6.5.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单轴静态蠕变试验 |
6.5.2 粘弹性模型拟合及参数分析 |
6.6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
6.6.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6.6.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及参数变化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1.作者简介 |
2.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专利 |
3.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2)改性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1 橡胶混凝土的性能综述 |
1.4.2 橡胶透水混凝土性能综述 |
1.5 国内外研究不足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废旧橡胶表面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废旧橡胶原材料及改性设计 |
2.2.1 废旧橡胶选择 |
2.2.2 废旧橡胶改性机理及方法选择 |
2.2.3 废旧橡胶改性处理流程设计 |
2.3 废旧橡胶改性后宏观分析 |
2.3.1 亲水度系数 |
2.4 废旧橡胶改性后微观分析 |
2.4.1 改性废旧橡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
2.4.2 Leica正置金相显微镜下的改性废旧橡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橡胶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3.2.1 原材料选择 |
3.2.2 试验方法 |
3.3 改性橡胶水泥净浆基本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改性橡胶水泥净浆流动性结果及分析 |
3.3.2 改性橡胶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结果及分析 |
3.3.3 改性橡胶水泥基材料界面过渡区形貌分析 |
3.3.4 改性橡胶水泥基材料孔隙率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原材料、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4.2.1 原材料选择 |
4.2.2 试件制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改性橡胶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4 改性橡胶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结果及分析 |
4.4.1 改性橡胶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2 改性橡胶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3 改性橡胶透水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4 改性橡胶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试压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橡胶透水混凝土工程应用实例及经济性分析 |
5.1 工程介绍 |
5.1.1 变电站工程 |
5.1.2 试验场地施工介绍 |
5.2 试验场地材料、配合比及场地检测 |
5.2.1 试验场地材料 |
5.2.2 橡胶透水混凝土配合比 |
5.2.3 试验场地检测 |
5.3 经济性分析 |
5.3.1 造价成本分析 |
5.3.3 性能改善及使用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改性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1.2.2 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面铺装病害修补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研究 |
2.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各改性组分对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最佳掺量的确定 |
2.2.1 各改性组分对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 |
2.2.2 SBS、SBR和橡胶粉组分最优掺量的确定 |
2.2.3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氨酯组分最优掺量的确定 |
2.3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制备工艺设计 |
2.3.1 改性剂添加顺序 |
2.3.2 改性剪切参数的确定 |
2.3.3 溶胀发育温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1 原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AC-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AC-13级配设计 |
3.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4.1 结构层间的粘结性能 |
4.2 高温稳定性 |
4.3 低温稳定性 |
4.4 抗滑性能 |
4.5 水稳定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面铺装病害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修补施工工艺研究 |
5.1 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典型结构 |
5.2 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主要施工机具 |
5.3 桥面铺装病害修补流程设计 |
5.3.1 病害调查 |
5.3.2 病害修补施工工艺流程设计 |
5.4 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施工工艺要求 |
5.5 用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修补桥面铺装病害的优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原始数据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5)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力吸收层特种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原材料与制备工艺 |
2.1 原材料选择 |
2.1.1 基质沥青 |
2.1.2 橡胶粉 |
2.1.3 SBS改性剂 |
2.1.4 添加剂 |
2.2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2.2.1 正交试验设计 |
2.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原材料与制备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橡胶粉/SBS改性沥青高、低温蠕变特性 |
3.1 基础理论 |
3.1.1 高温重复蠕变 |
3.1.2 低温小梁弯曲蠕变 |
3.1.3 Burgers模型 |
3.2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蠕变特性 |
3.2.1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蠕变—恢复特性 |
3.2.2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蠕变参数拟合 |
3.2.3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累计应变 |
3.3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低温蠕变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橡胶粉/SBS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 |
4.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概述 |
4.2 应力吸收层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 |
4.2.1 富沥青砂沥青用量预估原理 |
4.2.2 富沥青砂混合料沥青用量预估流程 |
4.3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1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2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级配类型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路用性能 |
5.1 原材料与混合料性能测试方法 |
5.1.1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原材料 |
5.1.2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测试方法 |
5.2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5.2.1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5.2.2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 |
5.2.3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薄层富沥青混合料(UFAC)降噪技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薄层加铺技术 |
1.2.2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性能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路面噪音及其评价方法 |
2.1 道路噪声 |
2.2 轮胎-路面噪声产生机理 |
2.2.1 振动噪声 |
2.2.2 泵吸噪声 |
2.3 降噪原理分析 |
2.3.1 多孔隙沥青路面 |
2.3.2 橡胶沥青路面 |
2.3.3 小粒径沥青混凝土 |
2.4 检测方法介绍 |
2.4.1 远场法测量简介 |
2.4.2 近场法测量简介 |
2.4.3 吸声系数法简介 |
2.5 降噪测量方案评价及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降噪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设计 |
3.1 基于CAVF法的矿料级配设计 |
3.1.1 CAVF法简介 |
3.1.2 CAVF法原理 |
3.2 超薄富沥青混凝土UFAC |
3.2.1 技术介绍 |
3.2.2 技术需求 |
3.2.3 材料设计 |
3.3 性能验证 |
3.3.1 初选级配设计 |
3.3.2 VMA设计 |
3.3.3 高温稳定性及耐久性设计 |
3.3.4 马歇尔试验结果 |
3.3.5 其他路用性能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胶结料的降噪性能评价 |
4.1 驻波比法试验优化 |
4.1.1 试件尺寸设计 |
4.1.2 芯样优化设计 |
4.1.3 油膜厚度设计 |
4.1.4 代表频率选择优化 |
4.1.5 声频试验方法优化及试验数据分析 |
4.1.6 评价指标优化 |
4.2 SBS/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驻波比试验结果 |
4.3 SBS/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降噪性能分析 |
4.3.1 多降噪指标降噪性能分析 |
4.3.2 综合性分析 |
4.3.3 两因素方差分析 |
4.4 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
4.4.1 因素和水平的选择 |
4.4.2 正交表的选择 |
4.4.3 极差分析法 |
4.5 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驻波比试验结果 |
4.6 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指标优化分析 |
4.6.1 峰值吸声系数 |
4.6.2 平均吸声系数 |
4.6.3 全频率吸声效率 |
4.6.4 交通频率吸声效率 |
4.6.5 小汽车吸声效率 |
4.6.6 载重汽车吸声效率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工程简介 |
5.1.1 粤赣高速 |
5.1.2 汕汾高速 |
5.1.3 新台高速 |
5.1.4 惠河高速 |
5.2 降噪性能测试 |
5.2.1 检测方案介绍 |
5.2.2 测试结果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UFAC沥青混凝土级配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橡胶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高粘度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
2.1 沥青粘度及高粘沥青 |
2.2 湿法处理橡胶沥青的类型及特征 |
2.2.1 沥青-橡胶结合料 |
2.2.2 橡胶改性沥青 |
2.3 橡胶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
2.4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改性机理 |
2.4.1 橡胶沥青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2 高粘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室内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基本技术试验指标 |
3.2.1 180℃旋转粘度试验 |
3.2.2 60℃动力粘度试验 |
3.2.3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
3.2.4 弹性恢复试验 |
3.3 黏韧性试验 |
3.3.1 黏韧性试验概述 |
3.3.2 黏韧性试验结果与处理 |
3.4 低温蠕变性能试验(BBR) |
3.4.1 路面设计温度及高低温试验温度确定 |
3.4.2 BBR试验概述 |
3.4.3 BBR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3.5 热稳定性试验 |
3.5.1 热稳定性试验概述 |
3.5.2 热稳定性数据处理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原材料技术要求 |
4.2.1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 |
4.2.2 集料性能组成及级配 |
4.3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4 试验验证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4.3 车辙试验 |
4.4.4 小梁低温弯曲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路铺筑与性能检测 |
5.1 概述 |
5.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5.2.1 原材料性能及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
5.2.2 沥青混合料拌合生产及运输 |
5.2.3 混合料性能检测 |
5.3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
5.3.1 摊铺设备要求 |
5.3.2 低温摊铺及其工艺 |
5.3.3 低温碾压及其工艺 |
5.4 试验路检测与分析 |
5.4.1 渗水系数测试 |
5.4.2 构造深度检测 |
5.4.3 摩擦系数检测结果 |
5.4.4 平整度检测结果 |
5.4.5 弯沉检测结果 |
5.4.6 裂缝观测结果 |
5.4.7 车辙观测结果 |
5.4.8 测试路跟踪检测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处置特征频段行车噪声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材料降噪采集及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降噪效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行车噪声评价指标优选及削减机理分析 |
2.1 行车噪声的声学评价指标分析 |
2.1.1 噪声计量的物理量 |
2.1.2 噪声的声波特性 |
2.1.3 噪声的主观评价指标 |
2.2 不同场景行车噪声采集与分析 |
2.2.1 噪声采集点的选取 |
2.2.2 采集方案 |
2.2.3 行车噪声采集 |
2.2.4 采集结果分析 |
2.3 行车噪声的形成与削减 |
2.3.1 行车噪声形成原因与影响 |
2.3.2 行车噪声削减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噪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1 原材料及其性能检测 |
3.1.1 沥青 |
3.1.2 集料与矿粉 |
3.1.3 橡胶粉 |
3.2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2.1 AR-SMA-13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2.2 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3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
3.3.1 高温稳定性 |
3.3.2 低温抗裂性 |
3.3.3 水稳定性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沥青混合料材料降噪特性检测与降噪性能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检测 |
4.1.1 AR-SMA-13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 |
4.1.2 PAC-13沥青混合料孔隙特性 |
4.1.3 两种沥青混合料吸声特性 |
4.2 室内行车噪声检测试验 |
4.2.1 试验装置与参数选择 |
4.2.2 室内行车噪声模拟机理 |
4.3 室内行车噪声模拟结果 |
4.3.1 线性1/3倍频程声压级频谱结果 |
4.3.2 A计权1/3倍频程声压级频谱计算 |
4.4 沥青混合料特性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分析 |
4.4.1 变形特性对降噪效果的影响 |
4.4.2 孔隙特性对降噪效果的影响 |
4.4.3 吸声特性对降噪效果的影响 |
4.5 模拟降雨及长期效应降噪性能研究 |
4.5.1 模拟覆水状态 |
4.5.2 模拟堵塞状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发展 |
1.1.2 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2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橡胶沥青改性机理及性能分析 |
2.1 橡胶沥青作用机理 |
2.1.1 沥青的组成及结构 |
2.1.2 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分析 |
2.1.3 橡胶沥青原材料要求 |
2.1.4 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 |
2.1.5 橡胶改性沥青的特点 |
2.2 橡胶沥青基本性能分析 |
2.2.1 针入度试验 |
2.2.2 延度试验 |
2.2.3 软化点试验 |
2.2.4 弹性恢复试验 |
2.3 橡胶沥青技术指标体系分析 |
2.4 橡胶沥青粘附性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橡胶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1 矿料 |
3.2 填料(矿粉) |
3.3 橡胶沥青 |
3.4 外掺剂 |
3.5 矿料级配设计 |
3.6 油石比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4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研究 |
4.1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空隙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2 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3 油石比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2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
4.2.1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选择 |
4.2.2 冻融劈裂法试验方案 |
4.2.3 浸水车辙法试验方案 |
4.3 空隙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3.1 不同空隙率的试件制备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5 油石比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断裂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聚合物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4 橡胶水泥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试制和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2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原材料选择 |
2.2.1 聚合物乳液的选择 |
2.2.2 胶粉的选择 |
2.3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配比优选及制备 |
2.3.1 聚灰比设计 |
2.3.2 橡胶掺量设计 |
2.3.3 聚合物橡胶结合料的制备 |
2.4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基本力学性能 |
2.4.1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折试验 |
2.4.2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折试验结果 |
2.4.3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压试验 |
2.4.4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压试验结果 |
2.5 胶粉对普通水泥结合料与聚合物水泥结合料的性能影响对比研究 |
2.5.1 试验设计 |
2.5.2 试验现象 |
2.5.3 试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3.1 聚合物骨架孔隙混凝土配合比方法 |
3.2 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1 试验所需原材料 |
3.2.2 配合比设计 |
3.3 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拌合及养护 |
3.3.1 准备基材 |
3.3.2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
3.3.3 工作性能检验 |
3.4 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4.1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抗折试验 |
4.1.1 抗折试验设计 |
4.1.2 抗折试验现象 |
4.1.3 抗折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抗压试验 |
4.2.1 抗压试验设计 |
4.2.2 抗压试验现象 |
4.2.3 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断裂韧性研究 |
5.1 断裂力学中的裂纹类型 |
5.2 断裂韧性试验设计 |
5.3 断裂特征参数 |
5.4 断裂韧性试验现象 |
5.5 断裂韧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断裂韧性试验曲线 |
5.5.2 断裂韧性试验特征参数 |
5.6 断裂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
5.7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断裂机理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橡胶粉改性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 柴潮.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性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D]. 周游.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3]桥面铺装病害修补的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 师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5]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研究[D]. 谢国梁. 长安大学, 2020(06)
- [6]薄层富沥青混合料(UFAC)降噪技术性能研究[D]. 孟繁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D]. 王友维.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处置特征频段行车噪声的效果与机理研究[D]. 董星海. 扬州大学, 2020
- [9]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D]. 刘佳.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断裂韧性研究[D]. 祁春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