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江源的法治何时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牛丽云[1](2021)在《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创新则是生态文明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青海省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行动计划》为视角,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的意涵,并就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制度创新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阐释。
信长星[2](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青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徐慧芳,李娜,黄国勤[4](2020)在《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的机遇分析》文中指出指出了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建设,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和积极进展,但同时我国国家公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环境资源保护及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景区划分混乱及配套设置薄弱、生态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治理机制不严格等。特别是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更是反映出我国国民对于生态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问题。为此,提出了通过签订保护地役权、分区建设、多方合作、联合发展及完善治理体系等四大措施积极推动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张梦露[5](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赵晓亮[6](2019)在《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空间作为村落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村民的公共行为活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物质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村落人口逐渐减少,特色文化凋零,与其同时公共空间也遭到了建设性破坏。如何恢复传统村落往日繁荣景象,保证文化的传承,是当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村落内的公共空间作为村落整体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村落社会情感的维系与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为了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本文从人类活动为主体的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在囊谦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解读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与生产生活行为共同作用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然后,根据承载活动的属性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公共空间:生活活动型公共空间、生产活动型公共空间与宗教活动型公共空间,针对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构成要素以及承载的行为活动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以期对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文章的最后,基于使用者角度总结归纳出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依照这些研究所得提出针对性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进一步服务于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更好的服务于村民各种属性的公共行为活动、“非遗”的传承是村落公共空间的发展目标,作为设计的主体——公共空间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其保护与发展研究来实现恢复村落活力的目的。
张双喜[7](2018)在《乡村振兴战略与青海》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自"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至今,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并且解决起来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彼时的新农村
赵静,王宥力[8](2017)在《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文中研究表明王国生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必须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新动能、构建新支撑,促进经?
张利涛[9](2017)在《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青海省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加强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课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为理论依据,同时借鉴相关的西方公共管理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主体论、客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等,不仅为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具有较强的方法论意义。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流派,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职能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分析和研究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特殊性,是推进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起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共同构成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特殊性;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和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构成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特殊性;物质需求差异明显和精神需求以宗教信仰为主导,是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客体的特殊性;习惯法和村规民约的作用不容忽视,是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特殊性;注重民族团结和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评估指标的特殊性。本研究分别从统计年鉴数据、基层群众的主观感受和田野调查三种视角,从个体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参与五个维度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综合评估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现状。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析统计数据和基层群众对社会治理主观感受方面的不足,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深受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公众因素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从不同的方面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产生或深或浅、或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其中,传统部落制度、千百户制度、宗教文化、民间法文化等因素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有着独特和深远的影响。在详细分析和研究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特殊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第一,经济建设路径:坚持科学发展观,破解资源型发展困境;发展农牧业集体经济,走专业合作化经营之路。第二,政治建设路径:全面从严治党向青海基层延伸;加强青海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三,法治建设路径: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理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第四,社会建设路径: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公民参与度;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参与度。第五,生态建设路径:加强对生态移民的社会治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
陈艾[10](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指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二、三江源的法治何时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江源的法治何时硬化(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的内涵分析 |
二、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的总体思路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的重点任务 |
(一)加强生态文明高地制度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
1. 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合作机制。 |
2. 建立青海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机制。 |
3. 修改完善全省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 |
4. 编制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专项规划。 |
(二)完善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法治体系 |
1. 推进区域协同立法。 |
2. 健全青海地方立法体系。 |
3. 推进生态文明执法司法改革。 |
(三)构建成熟完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1. 提升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生态产品增值增量。 |
2. 培育生态产品消费市场,构建多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四)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补偿制度 |
1. 全面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 |
2.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机制。 |
3.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
(五)严格运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监督责任机制 |
1. 建立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机制,实行GDP和GEP协同增长评价考核。 |
2. 强化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立体责任,推进多元主体责任落实。 |
3.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加强环境责任监督。 |
(六)提升科技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建设的支撑能力 |
1.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科研创新平台。 |
2.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的科学研究工作。 |
3. 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
(七)增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建设的合力 |
1. 加强党的领导。 |
2. 强化政府协同。 |
3. 激发社会活力。 |
(八)凝聚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的社会共识 |
1.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建设的宣传。 |
2. 发扬高原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 |
3. 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
结语 |
(2)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三、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4)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的机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的概述 |
2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发展现状 |
3 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面临的问题 |
3.1 环境资源保护及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
3.2 景区划分混乱及配套设置薄弱 |
3.3 生态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
3.4 治理机制不严格 |
4 江西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的建议 |
4.1 签订保护地役权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 |
4.2 分区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 |
4.2.1 森林疗养区 |
4.2.2 地学研学区 |
4.2.3 科普3D模拟区 |
4.2.4 多方合作、联合发展 |
4.2.5 完善治理体制 |
(5)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重要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
2.1 新区建设 |
2.1.1 雄安新区建设 |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
2.2 区域发展 |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
2.3 城乡协同发展 |
2.3.1 生态文明建设 |
2.3.2 乡村文化建设 |
2.4 基础建设 |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
2.5 总结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
3.1 重视科学规划 |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
4.1 辩证思维 |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
4.2 系统思维 |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
4.3 战略思维 |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
4.4 法制思维 |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
4.5 底线思维 |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
4.6 精准思维 |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
4.7 创新思维 |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
5.1.4 总结 |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
5.2.4 总结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公共空间与公共活动、经济发展 |
1.1.3.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1.1.4. 当前建设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区域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传统村落 |
1.3.2. 公共空间 |
1.3.3. 场所 |
1.4. 既往研究综述 |
1.4.1. 既往研究 |
1.4.2. 存在问题 |
1.4.3. 研究难点 |
1.5. 理论基础 |
1.5.1. 文化人类学相关研究 |
1.5.2. 社会学相关研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澜沧江上游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概况 |
2.1. 民族概况 |
2.2. 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概述 |
2.2.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 |
2.2.2. 自然环境资源 |
2.2.3. 社会及家庭结构 |
2.3. 流域的研究范围 |
2.4. 澜沧江上游地区历史文化背景概述 |
2.4.1. 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发展历史 |
2.4.2. 澜沧江上游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2.5. 小结 |
3. 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概述 |
3.1. 择址因素及分类 |
3.1.1. 囊谦县的地理位置 |
3.1.2. 地理位置影响下的村落择址 |
3.1.3. 村落总体结构类型 |
3.2. 村落环境基底 |
3.2.1. 自然环境影响 |
3.2.2. 社会文化影响 |
3.2.3. 自然崇拜 |
3.3. 农业生产空间 |
3.3.1. 牧场 |
3.3.2. 耕地 |
3.4. 构成村落的基本人工元素——民居建筑 |
3.4.1. 帐篷 |
3.4.2. 碉房建筑 |
3.4.3. 院落 |
3.5. 保护与发展现状与问题 |
3.5.1. 申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情况 |
3.5.2. 相关保护措施 |
3.5.3. 村落现状问题 |
3.6. 小结 |
4. 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解析 |
4.1.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分类 |
4.1.1. 生产活动型公共空间 |
4.1.2. 生活活动型公共空间 |
4.1.3. 宗教活动型公共空间 |
4.2. 三类公共空间关系研究 |
4.3. 公共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
4.3.1. 环境因素 |
4.3.2. 社会因素 |
4.4. 公共空间特征 |
4.4.1. 因地制宜 |
4.4.2. 使用频繁 |
4.4.3. 综合利用 |
4.4.4. 串联个体 |
4.5. 现状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
4.5.1. 公共建筑的开放性不强 |
4.5.2. 交通导向性较弱,可达性欠佳 |
4.5.3. 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差、相关配套设施欠缺 |
4.6. 小结 |
5. 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5.1. 公共空间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
5.1.1. 历史要素的载体 |
5.1.2. 整体保护的调和剂 |
5.1.3. 集体活动的场所 |
5.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原则 |
5.2.1. 保护优先原则 |
5.2.2. 整体保护原则 |
5.2.3. 以人为本原则 |
5.2.4. 彰显特色原则 |
5.2.5. 持续性原则 |
5.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内容 |
5.3.1. 整体性的保护 |
5.3.2. 历史资源的保护 |
5.3.3. 空间节点的保护 |
5.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5.4.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发展的原则 |
5.4.1. 开放包容 |
5.4.2. 安全实用 |
5.4.3. 因地制宜 |
5.4.4. 成本合理 |
5.4.5. 多功能复合 |
5.5.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 |
5.5.1. 完善村落肌理 |
5.5.2. 重塑村落整体空间 |
5.5.3. 积极而慎重的开发 |
5.5.4. 突出特色文化、主导产业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本文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玉树州名录 |
附录二 玉树州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传统工艺项目 |
(7)乡村振兴战略与青海(论文提纲范文)
产业兴旺——不断激发内生潜力 |
生态宜居——不断增添绿色活力 |
乡风文明——不断涵养文化魅力 |
治理有效——不断增进和谐定力 |
生活富裕——不断凝聚幸福动力 |
(9)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主体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客体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方法论 |
(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目的论 |
二、西方社会管理理论概述 |
(一)新公共管理 |
(二)新公共服务 |
(三)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继承与超越 |
三、西方社会管理理论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体系 |
(四)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
第二章 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特殊性 |
一、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
(一)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
(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 |
二、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特殊性 |
(一)青海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较弱 |
(二)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并且发展缓慢 |
(三)宗教在青海基层社会治理中影响深远 |
三、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
(一)物质需求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
(二)精神需求具有明显的宗教化倾向 |
四、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特殊性 |
(一)习惯法与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二)村规民约与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五、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
(一)保护生态环境 |
(二)维护社会稳定 |
第三章 多维视角下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现状 |
一、基于统计数据的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二)受教育情况 |
(三)公共服务 |
(四)社会保障 |
(五)公共安全 |
(六)公民社会参与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一)样本基本情况 |
(二)居民幸福感 |
(三)居民社会公平感 |
(四)对公共服务满意度 |
(五)对社会保障满意度 |
(六)对公共安全满意度 |
(七)对社会参与满意度 |
三、基于田野调查的青海基层社会治理 |
(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公平 |
(二)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
(三)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
(四)公民社会参与 |
(五)生态环境保护 |
(六)问题与讨论 |
第四章 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二)经济收入状况影响着居民的社会公平感和幸福感 |
二、政治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传统政治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建设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民间法文化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宗教文化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四、社会公众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公民意识淡薄对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参与能力、参与机制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五、生态因素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一)生态环境保护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
(二)生态恶化对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消极影响 |
第五章 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经济建设路径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破解资源型发展困境 |
(二)发展农牧业集体经济,走专业合作化经营之路 |
二、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建设路径 |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青海基层延伸 |
(二)加强青海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三、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建设路径 |
(一)提高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二)坚持依法治理和“因俗而治”相结合 |
四、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建设路径 |
(一)提高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公民参与度 |
(二)提高青海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参与度 |
五、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态建设路径 |
(一)加强对生态移民的社会治理 |
(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
四、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三江源的法治何时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研究[J]. 牛丽云. 青海社会科学, 2021
- [2]政府工作报告[N]. 信长星. 青海日报, 2021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的机遇分析[J]. 徐慧芳,李娜,黄国勤. 绿色科技, 2020(06)
- [5]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澜沧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D]. 赵晓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7]乡村振兴战略与青海[J]. 张双喜. 青海党的生活, 2018(02)
- [8]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N]. 赵静,王宥力. 青海日报, 2017
- [9]青海省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张利涛. 青海民族大学, 2017(03)
- [10]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