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悬停直升机桨叶下方的旋翼诱导流动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朱凯杰[1](2021)在《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主旋翼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火星探测途径主要包括轨道器环绕和漫游车巡视等,其成像清晰度与探测范围受限于火星表面复杂环境。2021年美国的“机智号”直升机在火星表面成功试飞,标志着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将作为一种新的空中探测平台,有效拓展人类的火星探测能力。由于火星大气密度较低且地球与火星之间存在通讯时延,作为飞行器动力源的主旋翼系统需具备较强的推进能力、较高的飞行效率和自主飞行控制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主旋翼系统,基于共轴双旋翼气动特性模型和悬停试验优选了主旋翼机构参数,设计了驱动与控制单元的硬件电路和控制算法,利用飞行试验验证了主旋翼的驱动与控制性能。将旋翼视为一对绕弹簧铰链旋转的刚性梁,建立了桨叶挥舞运动方程和主旋翼桨毂受力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较高的铰链刚度有助于提升火星大气中旋翼对操纵机构输入量的气动响应速度,据此选择了刚性铰链旋翼构型和四操纵量的分布式姿态控制方法。考虑紧凑高效和高可靠性等要求,利用两个独立的电机直接驱动上下旋翼,进而完成了主旋翼机械系统与电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基于流体连续性方程、动量与能量方程和滑流理论,建立了共轴双旋翼垂直飞行气动模型,提出以功率负载衡量推进能力、以品质因数衡量飞行效率的共轴双旋翼驱动性能评价方法。开展了共轴双旋翼悬停特性测试,优选了双旋翼总距角和旋翼间距等机构参数。选择了一种近根部为梯形、近尖部为双曲线构型的旋翼桨叶,结合优选的参数详细设计了主旋翼机械本体结构。提出了主旋翼电控系统总体架构方案,设计了主旋翼供电电路、推进电机驱动电路和姿态传感接口电路,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了联合惯性测量单元和激光高度计的位姿解算程序。建立了悬停状态下主旋翼调姿线性化模型,利用相对增益序列分析了模型的动态特性,提出了融合全状态反馈与输入前馈的俯仰-横滚控制算法和基于转速跟随与总距跟随的偏航控制方法。为验证主旋翼调姿模型的正确性,开展了俯仰和横滚开环试验,发现机身朝向角输出相对操纵量输入滞后约143°,这与理论预测结果相差4%。为验证姿态闭环控制算法,开展了姿态闭环控制试验,发现主旋翼的俯仰角和横滚角控制误差在2.4°以内、偏航角控制误差在4.2°以内。主旋翼系统在模拟火星环境中实现了带载2 kg飞行,这验证了主旋翼系统的驱动与控制性能。
沈文清[2](2021)在《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结构设计及其综合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火星上复杂的地形降低了火星车探测的速度,使其移动缓慢甚至可能陷入沙坑中。火星无人机可以在空中观察周围环境,帮助火星车规划出最快最安全的路线,使其更有效地探测火星表面。在众多种类的无人机中,旋翼无人机可以在任意位置垂直起降,且不受地形的影响。旋翼无人机的桨叶,是与空气互相作用而产生气动力的部件,其结构是影响气动力特性的关键因素。然而,稀薄寒冷的火星大气会增加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消耗的功率,减少其产生的推力,降低桨叶的气动性能。火星环境使旋翼无人机需要更大功率的电机来驱动旋翼,加大了自身的重量,无法携带更多的有效载荷。因此,需要优化火星旋翼无人机的桨叶结构,提高桨叶在火星大气中的气动性能。本文在叶素动量理论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的弦长分布构型和扭转角分布构型,以减少桨叶消耗的功率。提出了一种对桨叶的复杂气动外形进行自动化三维建模的方法,该方法使用VBA宏语言改写软件脚本。提出了一种在火星大气环境下对旋翼无人机桨叶进行流体仿真的方法,并改写日志文件使仿真软件自动进行前处理。在理论推导和仿真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的桨叶结构参数和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气动性能的关系,得出了双曲线的桨叶弦长分布构型和线性扭转角分布构型有利于减少消耗功率的结论。对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的弦长分布和扭转角这两个主要的桨叶结构特征进行了设计。根据可减少功率的桨叶弦长分布构型和扭转角分布构型,建立了用于结构优化的桨叶基础模型。对该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模型进行了参数化,并确定了结构参数的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CFD流体仿真的桨叶结构参数多变量优化设计方法,编写了使用遗传算法对桨叶结构进行迭代优化的程序,利用该程序对桨叶进行了平面形状优化设计和综合结构优化设计,得到了悬停效率和功率载荷都大幅提升的优化桨叶。对用于桨叶实验的火星大气模拟器进行了边界效应的计算和分析,对比分析了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气动性能的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在火星大气模拟器中使用单旋翼气动性能实验台进行了优化桨叶的测试实验,验证了整体结构优化设计的桨叶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可消耗更少功率的结论。
王硕[3](2020)在《直升机旋翼和舰船甲板耦合流场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舰载直升机与普通飞机进行对比,其优势在于悬停功能和超低空航行两方面,经常用来执行各种任务。当舰载直升机于舰船的停机坪降落时,气流绕过舰船上层建筑物会产生紊流,加上会与舰载机的旋翼产生的流场互相耦合,使得舰船驾驶员的操作难度远大于陆基环境下。对舰载机和舰船互相耦合的流场进行精确计算与分析,能够在减少起降阶段发生事故方面,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本论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将舰船甲板与旋翼耦合在一起建模,通过使用FLUENT软件,在不同风向、不同悬停高度、机库门开合情况、不同悬停位置、不同悬停旋翼数量等影响因素下,对舰载机旋翼与舰船甲板互相耦合的流场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悬停高度较低时,在机库附近受到旋翼扰流的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悬停高度的增加,旋翼流场对舰船流场的影响越来越弱,在甲板附近的涡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机库附近的速度波动逐渐趋于平缓,说明悬停高度越高对机库附近靠近甲板区域的气流扰动越小。旋翼悬停位置的不同,其影响区域差别较大,当旋翼在前停机坪悬停时,机库附近的速度明显增大,速度波动也较大,而远离机库的区域速度波动较小;在后停机坪悬停时,甲板前部区域的速度分布较为稳定,而在后停机坪附近的流场速度变化较大。机库门的打开可以减小机库附近的涡强度,但同时也会增强机库内部的气流强度,机库门的开合并不影响悬停在前停机坪下游的流场,只对机库门附近的流线造成了影响。不同风向时,受到机库的侧边的台阶作用,使气流更加紊乱,涡结构更靠近机库。相对于单旋翼在前停机坪悬停时,双旋翼同时悬停会使得甲板后部的流场出现较大变化,但对舰船船面流场速度的影响范围有限,只限于其本身周围的流场速度。
康健鹏[4](2020)在《基于CFD/CSD耦合的旋翼结构载荷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存在强烈的振动载荷,准确预估旋翼载荷是直升机动力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基于CFD/CSD耦合建立了一种适合旋翼气动弹性分析的方法,并对影响旋翼载荷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旋翼结构动力学模型部分,将大变形梁理论引入到传统刚柔耦合模型中,构建了一种适合桨叶任意转角的旋翼动力学模型。在描述桨叶运动过程中采用几何精确的运动关系表达式,并基于Green应变理论推导桨叶应变能表达式,建模中保留了所有高阶项,最终基于Hamilton原理推导得到旋翼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基于力积分法和反力法的混合计算方法,计算桨叶的结构载荷。在旋翼气动力计算中,采用嵌套网格方法建立了一种适合旋翼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的结构/非结构网格系统,给出了二维翼型网格、三维桨叶贴体网格和背景网格的生成方法,系统通过UDF函数驱动网格运动。采用松耦合的方法实现CFD模块和CSD模块的数据交换,获得收敛的计算结果。为了验证旋翼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对SA349/2旋翼桨叶固有特性进行计算对比。旋翼气动模型部分计算了二维翼型的静态失速、动态失速特性,以及Caradonna-Tung旋翼的气动力,证明文中的CFD模型是有效的。对SA349/2旋翼和UH-60A旋翼不同前进比条件下各剖面的气动力和挥舞弯矩、摆振弯矩进行计算,结果表明CFD/CSD耦合算法结果接近实测值,特别是在低阶谐波部分能够比较精确地进行捕捉,并且耦合算法对具有复杂构型的桨叶计算同样准确。最后采用上文建立的CFD/CSD耦合方法,研究旋翼转速、桨盘倾角和旋翼机身对桨叶结构载荷的影响,计算不同状态下旋翼载荷变化规律,为直升机的减振优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隋毅[5](2020)在《无人倾转飞行器旋翼气动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无人倾转旋翼飞行器的倾转旋翼的飞行特性介于螺旋桨和直升机旋翼之间,我国在该领域缺乏对这种旋翼的详细设计工程经验。因此,本文提出一套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展开对倾转旋翼的气动设计及仿真。首先,本文依照旋翼设计理论,对倾转旋翼进行气动外形分析和设计。初步介绍了旋翼模型参数,及旋翼翼型、弦长、扭转角和转速等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取方法。其次,进行了旋翼动力学仿真建模分析。采用直升机飞行仿真建模软件FLIGHTLAB,对单独旋翼进行气动分析。并针对飞行器悬停及前飞状态,开展不同转速、总距值下倾转旋翼拉力及功率特性的研究工作。然后,基于CFD方法对旋翼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发展了一套非定常旋翼流场网格生成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并以FLIGHTLAB软件计算结果对CFD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采用验证后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旋翼进行数值计算和三维流场分析。考察倾转旋翼悬停和前飞状态,总距、转速等变量对相应气动性能的影响。
田嘉劲[6](2019)在《直升机旋翼气弹建模与桨-涡干扰ACF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直升机旋翼桨-涡干扰(Blade-Vortex Interaction-BVI)现象广泛存在于直升机前飞、缓降等典型飞行状态。旋翼桨-涡干扰发生时,受桨尖涡诱导速度影响,旋翼表面产生BVI脉动载荷。BVI载荷作为第二类流体动力声源向环境辐射流体噪声——BVI噪声,并显着提升直升机的噪声辐射水平,削弱其隐身性能。因此,开展旋翼桨-涡干扰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直升机的声隐身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旋翼气弹耦合建模入手,首先建立了具有较高精度和可靠性的旋翼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与旋翼自由尾迹空气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旋翼气弹耦合分析模型;接着,以旋翼气弹耦合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开展了基于主动后缘襟翼控制技术(Actively Controlled Flaps,ACF)的桨-涡干扰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工作;详细分析了基于ACF技术的旋翼桨-涡干扰控制规律,并探讨了其内在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几何精确结构建模方法和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推导方法,建立了旋翼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传统分区Nitsche变分法,推广并建立了一种可适用于非线性结构建模的修正变分方法,结合逐层展开的建模思路,得到表征旋翼系统能量关系的运动学方程,采用广义-a隐式积分数值方法计算旋翼的频域及时域响应;通过与文献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2.采用自由尾迹-升力面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旋翼气弹分析与尾迹分析的旋翼气动力模型。建模过程中,结合ACF技术特征,建立了可考虑桨叶后缘襟翼影响的旋翼自由涡系模型;针对传统“时间精确”尾迹计算方法中需要预设尾迹初值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仅基于尾迹边值信息的“时空精确”自由尾迹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分析,对尾迹速度离散方程数值截断误差进行补偿,得到整体具有三阶精度的自由尾迹差分格式,提高了尾迹模型计算精度与可靠性;针对自由尾迹模型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速度插值技术,减少自由尾迹诱导速度计算量,提高了尾迹计算效率。3.结合旋翼结构模型和气动模型建立旋翼气弹耦合分析模型。建模过程中,针对旋翼结构动力学模型与空气动力学模型计算网格节点不一致的特点,采用网格插值技术,建立结构与气动间的信息交互关系;采用“时间推进”的伪隐式预测-校正松弛迭代方法(PIPC)建立旋翼气弹耦合算法;通过与实验数据和国外文献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了本文旋翼气弹耦合模型对旋翼气动特性和尾迹特征描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4.采用所建立的旋翼气弹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旋翼桨-涡干扰对桨盘气动载荷与入流的影响情况,提出了BVI脉动载荷的分离方法与量化指标(BVI-P);通过将BVI-P作为旋翼BVI噪声的间接衡量指标,得到了基于ACF控制技术的旋翼BVI噪声控制规律,并与美国NASA试验得到的BVI噪声控制规律对比,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控制频率、尾迹-桨盘相对位置和桨叶柔性对BVI噪声控制规律有着重要影响;基于ACF技术的旋翼BVI噪声控制可能会引起桨毂振动载荷的增加;采用单一谐波频率信号作为控制输入时,很难兼顾旋翼BVI噪声与桨毂振动控制。5.针对研究得到的BVI噪声主动控制规律,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分析了小翼运动、桨盘环量、尾迹环量、桨盘流动、尾迹运动和BVI噪声控制效果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部分BVI噪声主动控制机理;针对旋翼BVI噪声控制,开展了ACF小翼参数设计研究,总结得到了一些可以指导工程应用的实用规律。
刘鑫[7](2019)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流场下洗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植保无人机进行喷雾作业时,雾滴从形成到沉降至靶标的过程中受气流影响,流场中既有相对稳定、有利于雾滴沉降、可提高施药效果的空间区段,也有流线不稳定、易造成雾滴沉积不均和飘移的湍流区域。准确描述旋翼下洗流场,明确无人机旋翼流场不同高度的速度矢量分布,高精度模拟流场细节,是准确分析雾滴在旋翼下洗流场中沉降规律的前提。本研究基于CFD方法数值计算旋翼流场的细节,旨在重点从理论上研究旋翼流场的流场特征,以LTH-100型单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无人机在悬停状态下的流场特征,利用风速分布试验实际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对不同侧风条件下无人机悬停和前飞状态下旋翼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环境气流对旋翼流场的影响,研究旋翼流场不同高度下风速分布规律,建立流场空间与气流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为进一步理论分析雾滴在旋翼流场中的沉积规律提供理论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叶素理论对旋翼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旋翼运动参数与旋翼的拉力、扭矩等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方程。并基于CFD原理对旋翼流场数值求解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明确数值计算旋翼流场的方法,初步确定了本次模拟研究的相关环节所采用的相关理论方法及通用数学模型。(2)建立LTH-100型植保无人机三维物理模型,基于CFD方法对无人机旋翼流场进行仿真模拟,模拟悬停状态下旋翼下洗流场。建立以流场三维坐标系中X、Y、Z坐标轴方向共同描述流场特征的分析模式,分析旋翼流场气流速度分布变化,从整体上判断流场中气流速度的分布趋势,并具体分析旋翼下洗流场不同高度平面上在X、Y、Z方向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3)建立了旋翼流场测试平台,利用该测试平台进行旋翼流场风速测量实验,实际检测所模拟悬停流场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测量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表征流场风速的大小情况。对实际测量值与模拟值进行相对误差分析,考察各测量高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及测量数据的总体相对误差平均值,验证了模拟数据相对于实际测量数据的置信水平。(4)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及实际模拟条件确定了有侧风干扰的旋翼流场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侧风条件下无人机悬停流场和前飞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侧风对悬停流场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构建无人机旋翼气流-侧风耦合场,分析耦合场中不同高度下气流速度的分布规律,建立关于流场空间位置与速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试验检测了预测模型的置信度。
冯旭碧[8](2019)在《某旋翼飞行器涵道桨叶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单人飞行器和飞行汽车等成为国内外军用和民用领域研究的热点,出现了多种构型的单人飞行器,但这些单人飞行器具有体积大,控制难,成本高等缺点。而以涵道旋翼/风扇为升力/推力系统的飞行器,具有气动效率高,旋翼噪音低、安全性高及结构紧凑等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良好的悬停性能。因此,本文参考国内外飞行器的几种构型,对比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根据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动单人涵道飞行器,完成飞行器的总体布局,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旋翼桨叶的气动外形和动力学设计。首先,运用本文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涵道单/双旋翼和孤立单/双旋翼的气动特性和流场特性,并对有涵道作用下的旋翼桨叶的气动外形进行关键设计参数影响分析,着重计算和对比了设计参数对涵道旋翼悬停状态气动性能的影响。其次,根据上述升力系统气动性能的分析结果,确定升力系统的形式和布局方案,完成新型涵道飞行器总体参数的初步选择和总体布局设计。在总体布局的基础上,采用动量-叶素理论完成了涵道旋翼系统的气动外形的初步参数选择。接着,基于CATIA参数化建模、CFD气动力计算模型及优化算法,通过代理模型建立了桨叶气动外形优化集成平台,并在桨叶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CST翼型参数化方法完成了桨叶翼型的优化设计。最后,在桨叶气动外形确定的基础上,依次完成对复合材料桨叶的剖面构型设计、剖面特性计算、动力学特性分析及强度校核等方面工作。
胡金硕[9](2019)在《直升机近地飞行控制及其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地飞行环境下,地面效应对直升机低空悬停、贴地飞行以及短距起降的飞行性能具有显着影响。充分利用地面效应,可提高直升机的运载经济效率。但是,地面的干扰作用使旋翼入流的非定常分布特性显着增强,造成直升机飞行运动的不稳定,加重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因此,操纵不当、处置失误等人为因素极易诱发严重的飞行事故征候。论文针对直升机的超低空飞行运动特点,以保障近地飞行安全为核心,在流场计算、自动控制、飞行模拟方面展开系统研究,提出一整套有关非定常动力学建模、高级自控功能实现和实时飞行仿真的理论、技术体系,对直升机近地飞行控制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伴随定理和非线性势流理论的地效建模方法。建立了旋翼瞬态气动负载同桨盘处诱导速度瞬态响应的联系,将旋翼下洗诱导速度表达为关于时滞伴随状态变量的解析形式,无需借助数值积分方法求解桨盘下方流场,该建模方法适用于无限平面地效、有限平面地效、动态地效多种情况。(2)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增量反步控制方法。将在线获取的扰动估计、状态加速度信息引入反馈控制结构,降低了控制系统对精确动力学模型的依赖,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导出增量控制律,能够补偿非匹配扰动对系统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所有闭环状态变量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有效解决了一类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跟踪控制问题。(3)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增量反步控制方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逼近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借助李雅普诺夫递推原理将在线获取的估计信息引入增量控制结构,可有效抑制严格反馈系统中的非匹配不确定性,确保所有闭环状态变量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4)构建了基于气动-飞控一体化设计原理的直升机近地飞控系统。通过有限状态地效模型将旋翼瞬态非定常气动载荷计入增量控制律,利用旋翼状态反馈和扰动补偿原理改善了俯仰通道的低速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在地效、外部扰动及系统不确定性影响下,能够实现期望的位置跟踪、航迹跟踪控制目标,进一步提高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性能。(5)提出了基于RTW代码生成和DLL技术的实时仿真架构。采用RTW快速原型化技术把直升机数字模型转换为C++原型代码,结合“平台-插件”体系结构将目标程序创建为DLL。通过Qt仿真平台将实时化配置的DLL、输入指令采集程序和图形绘制程序封装为核心接口模块,大大简化了数字模型的代码实现过程,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由此开发的飞行仿真软件Helicon成功应用于直升机飞行训练器HZ-FTD,取得了满意的飞行模拟效果。
于雷[10](2019)在《舰面流场分析及旋翼瞬态气弹响应抑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舰载直升机能在海面上执行救援侦察、反潜反舰、两栖攻击、空中预警以及电子信息战等作战任务,但是舰载直升机在舰船甲板上起飞或着陆需要经常面对复杂的气动环境,这样会严重威胁直升机的安全起降。本文工作重心在舰船甲板流场和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的建模与数值分析以及舰面旋翼起动过程瞬态气弹响应抑制研究方面。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在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方面和舰面旋翼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阐述了研究目的,提出拟采用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在第二章建立了孤立舰船甲板流场数值模型,然后结合动量源方法,建立舰船/直升机耦合流场数值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数值模拟方法和动量源方法有效可靠。随后第三章对孤立舰船甲板流场和基于动量源方法的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讨论了舰船上层建筑、自由来流风向角的变化对孤立舰船和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的影响,风速变化对孤立舰船甲板流场的影响以及旋翼悬停位置和机库门开闭情况对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的影响。针对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的结构特征,提出了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流动控制方法,经过计算和分析,合理地选择射流方式可以有效地对耦合甲板流场进行流动控制。然后第四章设计了舰面旋翼起动过程模拟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可以模拟舰船甲板流场、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以及舰面旋翼起动过程的旋翼瞬态气弹响应等动力学现象。并进行了舰船甲板流场风洞试验,通过试验再一次研究了风向角的变化对舰船甲板流场的影响。在第五章对舰面旋翼起动过程的瞬态气弹响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提出的加装主动格尼襟翼和舰船加装射流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贡献点和创新点,并对以后的工作进行展望。
二、悬停直升机桨叶下方的旋翼诱导流动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悬停直升机桨叶下方的旋翼诱导流动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主旋翼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火星大气中桨叶气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共轴双旋翼气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3 火星飞行器旋翼系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主旋翼工作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旋翼式火星飞行器飞行原理 |
2.2.1 旋翼叶素气动受力方程 |
2.2.2 共轴双旋翼桨毂受力模型 |
2.3 主旋翼驱动与控制方案 |
2.3.1 旋翼构型方案对比与分析 |
2.3.2 旋翼驱动方案对比与分析 |
2.3.3 姿态控制方案对比与分析 |
2.4 火星飞行器主旋翼系统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旋翼系统机构的详细设计 |
3.1 引言 |
3.2 共轴双旋翼垂直飞行特性建模 |
3.2.1 火星大气对桨叶升阻特性影响 |
3.2.2 主旋翼垂直飞行气动方程 |
3.2.3 主旋翼飞行性能评价指标 |
3.3 主旋翼机构设计参数实验优选 |
3.3.1 共轴双旋翼悬停特性测试装置 |
3.3.2 旋翼总距角优选实验 |
3.3.3 旋翼间距优选实验 |
3.4 主旋翼机械本体设计 |
3.4.1 主旋翼桨叶构型选择 |
3.4.2 主旋翼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旋翼驱动与控制单元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主旋翼驱动单元设计 |
4.3 主旋翼位姿传感单元设计 |
4.4 主旋翼位姿控制算法设计 |
4.4.1 悬停飞行动力学建模 |
4.4.2 俯仰与横滚控制算法 |
4.4.3 偏航稳定控制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旋翼驱动与控制性能试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主旋翼驱动与控制性能测试装置 |
5.3 主旋翼俯仰与横滚试验 |
5.3.1 俯仰与横滚开环调节试验 |
5.3.2 俯仰与横滚闭环控制试验 |
5.4 主旋翼偏航与升降试验 |
5.4.1 基于转速跟随的偏航控制试验 |
5.4.2 基于总距跟随的偏航控制试验 |
5.4.3 垂直飞行与悬停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结构设计及其综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火星环境下无人机旋翼气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火星无人机旋翼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2.3 火星环境下旋翼无人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火星无人机桨叶结构参数对气动特性影响 |
2.1 引言 |
2.2 双曲线弦长分布桨叶叶素动量理论建模 |
2.2.1 旋翼表面流场诱导速度场 |
2.2.2 旋翼系统的升阻系数方程 |
2.2.3 旋翼桨叶表面入流比分布 |
2.3 火星无人机桨叶气动特性三维数值计算 |
2.3.1 火星无人机桨叶三维建模 |
2.3.2 火星无人机桨叶三维流场求解 |
2.4 不同结构参数下桨叶的气动特性求解 |
2.4.1 火星无人机桨叶的结构特征 |
2.4.2 不同桨叶结构参数对旋翼悬停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星无人机桨叶结构参数设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桨叶弦长分布的双曲线构型 |
3.2.1 桨叶双曲线构型的建立 |
3.2.2 双曲线弦长分布构型的参数化 |
3.3 基于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桨叶弦长分布优化设计 |
3.3.1 桨叶优化设计迭代算法 |
3.3.2 桨叶弦长分布优化设计流程 |
3.4 基于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桨叶结构综合优化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悬停特性实验 |
4.1 引言 |
4.2 火星无人机单旋翼悬停特性实验测量装置 |
4.2.1 单旋翼悬停特性测量的实验条件 |
4.2.2 数值模拟和实验的误差分析 |
4.2.3 优化桨叶的流场分析 |
4.3 优化桨叶的气动性能验证实验 |
4.3.1 弦长分布优化桨叶的气动特性实验 |
4.3.2 结构综合优化桨叶的气动特性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直升机旋翼和舰船甲板耦合流场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舰船着舰区域流场的研究 |
1.2.2 直升机旋翼流场CFD研究 |
1.2.3 直升机旋翼与舰船复合流场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 |
2.1 CFD数值计算理论及求解过程 |
2.2 可压缩流动与不可压缩流动 |
2.3 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 |
2.4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2.4.1 质量守恒方程 |
2.4.2 动量守恒方程 |
2.4.3 能量守恒方程 |
2.5 数值模拟方法算例验证 |
2.5.1 舰船模型 |
2.5.2 舰船网格 |
2.5.3 边界条件 |
2.5.4 计算结果对比 |
2.6 物理建模 |
2.7 计算域 |
2.8 网格的划分与生成 |
2.8.1 网格的划分 |
2.8.2 复合模型网格 |
2.9 边界条件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悬停高度对单旋翼耦合流场结构的影响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复合模型 |
3.3 计算结果 |
3.3.1 悬停高度对舰船流场结构的影响 |
3.3.2 悬停高度对舰船流场湍动能的影响 |
3.3.3 悬停高度对舰船甲板流场速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库门开合对单旋翼耦合流场的影响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悬停位置对船体流场的影响 |
4.2.1 前后甲板位置对舰船流场结构的影响 |
4.2.2 前后甲板位置对舰船流场湍动能的影响 |
4.2.3 前后甲板位置对舰船甲板流场速度的影响 |
4.3 旋翼悬停在前停机坪时对舰船流场的影响 |
4.3.1 机库门开合对船体流场结构的影响 |
4.3.2 机库门开合对舰船流场湍动能的影响 |
4.3.3 机库门开合对舰船甲板流场速度的影响 |
4.4 旋翼悬停在后停机坪对舰船流场的影响 |
4.4.1 机库门开合对船体流场结构的影响 |
4.4.2 机库门开合对舰船流场湍动能的影响 |
4.4.3 机库门开合对舰船甲板流场速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向及多旋翼对舰船甲板流场的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风向对悬停前停机坪时流场的影响 |
5.2.1 风向对船体流场结构的影响 |
5.2.2 风向对舰船流场湍动能的影响 |
5.2.3 风向对舰船甲板流场速度的影响 |
5.3 风向对悬停后停机坪时流场的影响 |
5.3.1 风向对船体流场结构的影响 |
5.3.2 风向对舰船流场湍动能的影响 |
5.3.3 风向对舰船甲板流场速度的影响 |
5.4 多旋翼对耦合流场的影响分析 |
5.4.1 双旋翼对船体流场结构的影响 |
5.4.2 双旋翼对舰船流场湍动能的影响 |
5.4.3 双旋翼对舰船甲板流场速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CFD/CSD耦合的旋翼结构载荷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旋翼结构动力学模型 |
1.2.2 旋翼空气动力学模型 |
1.2.3 CFD/CSD耦合方法 |
1.2.4 影响旋翼载荷水平的因素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工作 |
第二章 旋翼结构动力学建模 |
2.1 引言 |
2.2 桨叶运动描述 |
2.3 桨叶动力学方程推导 |
2.3.1 桨叶应变能 |
2.3.2 桨叶动能 |
2.3.3 外载荷做功 |
2.3.4 旋翼动力学方程 |
2.4 旋翼载荷计算方法 |
2.5 桨叶固有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翼气动力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CFD求解原理 |
3.2.1 控制方程 |
3.2.2 离散方法 |
3.2.3 边界条件 |
3.2.4 湍流模型 |
3.3 旋翼CFD建模 |
3.3.1 二维翼型网格划分 |
3.3.2 三维桨叶网格划分 |
3.3.3 网格运动更新方法 |
3.4 算例验证 |
3.4.1 二维翼型气动特性分析验证 |
3.4.2 Caradonna-Tung旋翼气动力计算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翼CFD/CSD耦合方法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CFD/CSD耦合方法 |
4.3 SA349/2 旋翼振动载荷计算 |
4.3.1 小前进比状态计算 |
4.3.2 中等前进比状态计算 |
4.3.3 大前进比状态计算 |
4.4 UH-60A旋翼振动载荷计算 |
4.4.1 小前进比状态计算 |
4.4.2 大前进比状态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旋翼载荷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旋翼转速对振动载荷的影响 |
5.3 桨盘倾角对振动载荷的影响 |
5.4 机身对振动载荷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无人倾转飞行器旋翼气动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旋翼气动外形设计研究 |
2.1 旋翼特性 |
2.1.1 旋翼的几何特性 |
2.1.2 旋翼的运动特性 |
2.1.3 旋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
2.2 旋翼设计理论 |
2.2.1 动量理论 |
2.2.2 叶素理论 |
2.2.3 涡流理论 |
2.2.4 三大理论关系 |
2.3 旋翼气动设计 |
2.3.1 旋翼二维翼型选取 |
2.3.2 旋翼三维结构设计 |
2.4 翼型气动性能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翼动力学仿真建模分析 |
3.1 建模软件简介 |
3.1.1 FLIGHTLAB软件概述 |
3.1.2 软件组成 |
3.2 旋翼系统建模 |
3.2.1 旋翼基本参数定义 |
3.2.2 桨叶特性参数的引入 |
3.2.3 桨叶气动载荷计算 |
3.2.4 旋翼入流模型的建立 |
3.3 旋翼仿真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翼流场CFD建模分析 |
4.1 CFD方法基本原理 |
4.1.1 CFD分析方法简介 |
4.1.2 控制方程 |
4.1.3 湍流模型 |
4.2 旋翼运动分析 |
4.2.1 二维翼型运动 |
4.2.2 三维旋翼运动 |
4.3 网格划分技术 |
4.3.1 网格划分概述 |
4.3.2 二维翼型网格技术 |
4.3.3 三维旋翼混合网格技术 |
4.4 混合网格无关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旋翼三维流场分析 |
5.1 数值方法验证 |
5.2 旋翼悬停特性计算 |
5.3 旋翼前飞特性计算 |
5.3.1 变转速 |
5.3.2 变来流速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直升机旋翼气弹建模与桨-涡干扰ACF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C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旋翼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概述 |
1.2.2 旋翼气动建模方法概述 |
1.2.3 旋翼气弹模型建模研究概述 |
1.2.4 旋翼桨-涡干扰控制技术研究概述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旋翼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
2.1 模型坐标系定义 |
2.1.1 刚体运动坐标系 |
2.1.2 弹性变形坐标系 |
2.2 桨叶变形几何关系及应变表达式 |
2.2.1 桨叶变形几何关系 |
2.2.2 应变张量表达式 |
2.3 修正变分方法 |
2.4 旋翼动力学建模 |
2.4.1 桨叶应变能 |
2.4.2 桨叶动能 |
2.4.3 界面势函数 |
2.4.4 外载荷做功 |
2.4.5 桨叶动力学方程 |
2.4.6 旋翼动力学方程 |
2.4.7 旋翼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 |
2.5 模型参数选取及模型验证 |
2.5.1 计算参数选取及模型频率特性验证 |
2.5.2 模型时域响应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翼自由尾迹-升力面气动模型 |
3.1 模型理论基础 |
3.1.1 旋翼基本参数及翼型气动特性 |
3.1.2 薄翼理论 |
3.1.3 旋翼流场运动学描述 |
3.1.4 升力面方法 |
3.1.5 非定常流动中的涡层模型 |
3.2 旋翼自由涡系模型 |
3.2.1 桨叶涡系模型 |
3.2.2 旋翼尾迹模型 |
3.2.3 桨尖涡模型 |
3.2.4 诱导速度计算 |
3.3 桨叶环量求解方程 |
3.4 远场自由尾迹控制方程 |
3.5 “时空精确”的非定常自由尾迹模型高效求解方法 |
3.5.1 尾迹离散方法 |
3.5.2 “时空精确”尾迹差分格式及迭代算法 |
3.5.3 算法加速方法 |
3.6 气动载荷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翼气弹耦合模型及模型试验验证 |
4.1 旋翼气动载荷等效与载荷做功 |
4.2 “时间推进”流固耦合算法 |
4.3 模型试验验证 |
4.4 实测试验验证 |
4.4.1 悬停验证 |
4.4.2 前飞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CF的旋翼BVI噪声主动控制研究 |
5.1 桨-涡干扰现象描述 |
5.2 BVI载荷分离与量化 |
5.2.1 BVI载荷分离 |
5.2.2 BVI载荷能量量化 |
5.2.3 基于BVI-P分析桨盘升力系数对旋翼BVI的影响规律 |
5.3 ACF旋翼BVI噪声控制规律 |
5.3.1 单谐波控制 |
5.3.2 双谐波控制 |
5.3.3 尾迹涡线与桨盘相对位置对BVI噪声控制规律影响 |
5.4 桨叶柔性对BVI噪声控制的影响规律 |
5.5 BVI噪声主动控制所引起的桨毂振动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旋翼BVI噪声主动控制机理分析及ACF参数研究 |
6.1 ACF旋翼BVI噪声控制机理分析 |
6.1.1 桨盘下方干扰BVI噪声控制机理分析 |
6.1.2 桨盘上方干扰BVI噪声控制机理分析 |
6.2 桨叶柔性对BVI噪声控制规律的影响机理 |
6.3 ACF参数设计研究 |
6.3.1 ACF小翼安装位置参数分析 |
6.3.2 ACF小翼展长参数分析 |
6.3.3 ACF小翼弦长参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流场下洗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植保研究现状 |
1.2.2 旋翼流场下雾滴沉积研究进展 |
1.2.3 旋翼机旋翼流场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旋翼流场特性及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
2.1 旋翼桨叶叶素理论 |
2.2 旋翼流场CFD方法 |
2.2.1 基本控制方程 |
2.2.2 Navier-Stokes(N-S)方程和Euler方程 |
2.2.3 离散化方法 |
2.2.4 湍流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悬停状态旋翼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3.1 旋翼流场求解方法和步骤 |
3.2 无人机物理模型建立 |
3.2.1 模型条件假设 |
3.2.2 物理模型建立 |
3.2.3 计算域划分 |
3.3 无人机数值模型建立 |
3.3.1 流动控制方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边界条件 |
3.3.4 湍流模型 |
3.3.5 求解设置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机身压力分布 |
3.4.2 速度流线趋势 |
3.4.3 旋翼流场总体速度分布 |
3.4.4 旋翼流场不同高度层速度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4 悬停旋翼流场风速分布试验研究 |
4.1 旋翼流场测试平台的设计 |
4.2 旋翼流场风速测量试验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试验内容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侧风对旋翼流场影响分析 |
5.1 侧风下旋翼流场数值求解方法 |
5.2 侧风对旋翼悬停流场影响分析 |
5.2.1 侧风下悬停流场各方向整体风速分布 |
5.2.2 侧风对悬停流场不同高度速度分布影响趋势分析 |
5.3 侧风对前飞旋翼流场影响分析 |
5.3.1 数值模型建立 |
5.3.2 侧风下前飞流场各方向整体风速分布 |
5.3.3 侧风风速对前飞流场速度分布影响分析 |
5.3.4 侧风对流场各高度气流速度分布影响分析 |
5.3.5 流场气流速度预测模型 |
5.3.6 预测模型验证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某旋翼飞行器涵道桨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人飞行器的研究现状 |
1.2.2 涵道飞行器的研究现状 |
1.2.3 桨叶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涵道旋翼气动特性研究及参数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气动建模算例验证 |
2.2.1 几何模型 |
2.2.2 网格划分 |
2.2.3 数值求解方法 |
2.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3 旋翼气动特性对比与分析 |
2.3.1 单旋翼气动特性研究 |
2.3.2 共轴双旋翼气动特性研究 |
2.3.3 部分重叠旋翼气动特性研究 |
2.4 悬停状态涵道旋翼参数影响分析 |
2.4.1 弦长影响 |
2.4.2 负扭转影响 |
2.4.3 桨根安装角影响 |
2.4.4 根梢比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涵道飞行器的总体布局设计 |
3.1 引言 |
3.2 飞行器构型分析与选择 |
3.2.1 技术要求 |
3.2.2 构型分析与选择 |
3.3 飞行器总体参数选择 |
3.3.1 设计重量 |
3.3.2 旋翼系统参数选择 |
3.3.3 涵道参数设计 |
3.3.4 动力系统参数选择 |
3.4 飞行器总体布局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涵道旋翼桨叶气动参数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涵道旋翼桨叶优化设计 |
4.2.1 试验设计 |
4.2.2 代理模型 |
4.2.3 优化算法 |
4.2.4 涵道旋翼桨叶优化流程 |
4.3 翼型优化设计 |
4.3.1 翼型参数化 |
4.3.2 翼型数值模拟 |
4.3.3 优化模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涵道旋翼桨叶结构与动力学设计 |
5.1 引言 |
5.2 旋翼桨叶结构设计 |
5.2.1 桨叶剖面构型设计 |
5.2.2 桨叶剖面特性计算 |
5.3 旋翼桨叶动力学设计 |
5.3.1 旋翼桨叶运动方程 |
5.3.2 旋翼桨叶固有特性调频分析 |
5.4 桨叶强度校核 |
5.4.1 桨叶有限元模型 |
5.4.2 桨叶结构静力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直升机近地飞行控制及其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效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直升机飞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与近地飞行安全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坐标系及转换矩阵 |
2.3 主旋翼气动力模型 |
2.3.1 桨叶挥舞模型 |
2.3.2 旋翼流场模型 |
2.4 机身刚体运动模型 |
2.5 直升机近地飞行安全性分析 |
2.5.1 气动特性 |
2.5.2 运动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非线性增量控制技术的鲁棒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时标分离原理 |
3.3 非线性增量控制技术介绍 |
3.3.1 增量非线性动态逆控制技术 |
3.3.2 增量反步控制技术 |
3.4 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增量反步控制方法 |
3.5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增量反步控制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升机近地飞控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气动-飞控一体化设计原理 |
4.3 位置控制律 |
4.4 航迹控制律 |
4.4.1 起降航迹控制律 |
4.4.2 贴地飞行航迹控制律 |
4.5 俯仰增稳控制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升机近地飞行控制仿真 |
5.1 引言 |
5.2 Simpletic数值解法 |
5.3 Bo-105 直升机 |
5.4 位置控制仿真 |
5.5 航迹控制仿真 |
5.5.1 自主起飞航迹控制仿真 |
5.5.2 自主降落航迹控制仿真 |
5.5.3 贴地飞行航迹控制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Qt的直升机飞行仿真软件开发 |
6.1 引言 |
6.2 主仿真架构的核心技术 |
6.2.1 Qt开发平台 |
6.2.2 RTW代码生成技术 |
6.2.3 DLL技术 |
6.3 飞行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6.4 仿真结果及画面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舰面流场分析及旋翼瞬态气弹响应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舰载直升机甲板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数值模拟方法 |
2.2.1 舰船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
2.2.2 动量源方法 |
2.2.3 湍流模型 |
2.3 物理模型 |
2.3.1 舰船模型 |
2.3.2 舰船/直升机复合模型 |
2.4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
2.4.1 计算域 |
2.4.2 边界条件 |
2.5 网格划分 |
2.5.1 舰船模型网格 |
2.5.2 舰船/直升机复合模型网格 |
2.6 数值模拟方法算例验证 |
2.6.1 孤立舰船流场算例验证 |
2.6.2 旋翼流场算例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舰载直升机甲板流场数值计算 |
3.1 引言 |
3.2 孤立舰船甲板流场数值计算 |
3.2.1 不同舰船上层建筑对舰船甲板流场的影响 |
3.2.2 不同来流风速对舰船甲板流场的影响 |
3.2.3 不同风向角对舰船甲板流场的影响 |
3.3 舰船/旋翼耦合甲板流场数值计算 |
3.3.1 旋翼耦合对舰船流场的影响 |
3.3.2 不同舰船上层建筑对舰船/旋翼耦合流场的影响 |
3.3.3 不同风向角对舰船/旋翼耦合流场的影响 |
3.3.4 不同旋翼悬停位置对舰船/旋翼耦合流场的影响 |
3.3.5 机库门开闭对舰船/旋翼耦合流场的影响 |
3.4 舰船/旋翼耦合流场流动控制研究 |
3.4.1 舰船/旋翼耦合流场流动控制研究 |
3.4.2 射流基本理论 |
3.4.3 射流系统方案选择 |
3.4.4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舰面旋翼起动过程模拟试验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风洞及风洞试验的原理 |
4.2.1 风洞 |
4.2.2 运动相对性原理 |
4.2.3 相似理论 |
4.2.4 相似准则 |
4.3 试验模型设计 |
4.3.1 舰船模型设计 |
4.3.2 跷跷板旋翼系统模型设计 |
4.3.3 铰接式旋翼系统模型设计 |
4.4 试验方案设计 |
4.4.1 试验设计要求 |
4.4.2 试验方案 |
4.4.3 试验测量参数 |
4.4.4 试验测量系统 |
4.4.5 试验洞壁干扰修正 |
4.5 舰船甲板流场风洞试验 |
4.5.1 风洞试验准备 |
4.5.2 风洞试验状态与测量面选取 |
4.5.3 风向角对舰船甲板流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舰面旋翼瞬态气弹响应抑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舰面旋翼动力学模型 |
5.2.1 中等变形梁模型 |
5.2.2 动能 |
5.2.3 重力势能 |
5.2.4 气动力 |
5.2.5 限动块计算模型 |
5.2.6 桨叶动力学方程 |
5.3 舰面旋翼瞬态气弹响应 |
5.3.1 旋翼瞬态气弹响应验证 |
5.3.2 旋翼瞬态气弹响应 |
5.4 舰面旋翼瞬态气弹响应抑制方法研究 |
5.4.1 主动格尼襟翼对舰面跷跷板旋翼瞬态气弹响应的抑制 |
5.4.2 舰船射流对舰面铰接式旋翼瞬态气弹响应的抑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文研究工作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悬停直升机桨叶下方的旋翼诱导流动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主旋翼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 朱凯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火星旋翼无人机桨叶结构设计及其综合优化研究[D]. 沈文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直升机旋翼和舰船甲板耦合流场的影响因素分析[D]. 王硕.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基于CFD/CSD耦合的旋翼结构载荷影响分析[D]. 康健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无人倾转飞行器旋翼气动设计与仿真[D]. 隋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直升机旋翼气弹建模与桨-涡干扰ACF控制技术研究[D]. 田嘉劲.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流场下洗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研究[D]. 刘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8)
- [8]某旋翼飞行器涵道桨叶设计研究[D]. 冯旭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9]直升机近地飞行控制及其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D]. 胡金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9)
- [10]舰面流场分析及旋翼瞬态气弹响应抑制研究[D]. 于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