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间作花生的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菲,刘霞,李海涛,杨中旭,张正[1](2021)在《不同花生棉花间作配比下的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和收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花生品种花育36号和棉花品种邯258为材料,研究不同花生棉花间作处理下的土壤养分、产量和收益表现。结果表明,与花生单作相比,花生棉花6∶4间作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花生棉花4∶2间作和4∶4间作处理则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与棉花单作相比,花生棉花6∶4间作亦可提高其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全氮含量降低较小。花生棉花6∶4间作可提高花生单株果重,比单作提高4.22%,但间作对花生百果重、百仁重和出米率影响较小。花生棉花不同间作处理的总收益均高于花生和棉花单作,且以4∶2间作处理的总收益最高,达38 025元/hm2,其次为6∶4间作处理,为35 760元/hm2,分别较花生单作提高19.41%和12.30%,较棉花单作分别提高39.59%和31.28%。综合考虑间作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认为,花生棉花6∶4间作为两作物间作的最优配比。
崔爱花,刘帅,白志刚,胡启星,孙巨龙,沈家兴,张允昔[2](2021)在《间作对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选择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间作对旱地作物产量、品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间作系统各作物的总产量(或收益)高于其任一单作系统;间作能显着改善作物的品质;间作能够使各作物在时空与水肥利用上具有互补性;间作群体在辐射截获和利用总效率上不低于其任一作物的单作群体;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系统;间作的两种作物对养分吸收存在竞争与促进关系,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损失率;间作系统能够集约利用光、温、水等自然资源。针对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间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条研究方向。
李超楠[3](2020)在《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究适合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滴灌水肥调控措施下,分析灌水、施肥两个条件对土壤的养分和水分空间分布、苹果和大豆生理生长特性、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在大豆4个关键需水期进行灌水,肥料随灌溉水施入,每次设置不同灌水上限和施肥水平,4个灌水量上限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Fc)的60%(W1),70%(W2),80%(W3)和90%(W4),3个施肥水平:纯N 59.40 kg·hm-2(F1),92.00 kg·hm-2(F2),124.32 kg·hm-2(F3),对照处理(CK)整个生育期不灌水不施肥,仅在播种前施入基肥。结果表明:(1)滴灌水肥调控下,2年间各试验处理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了7.52%—24.59%和1.20%—21.94%。水平方向上,0—6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大先降后升,最小值出现在1 m处;竖直方向上,不同生育期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肥调控措施对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耗水量受灌水量影响最大,2年间各试验处理耗水量较CK增大了13.8%—30.10%和3.53%—35.53%。(2)滴灌施肥有效提高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的含量。施肥的影响大于灌水和两者交互作用。总体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各试验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37.40%—68.53%,23.83%—63.52%和1.97%—26.95%。水平方向上,土壤养分均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竖直方向上,土壤铵态氮和有机质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铵态氮在W3和W4灌水水平下最大值出现的土层出现了逐渐下移的趋势。土壤硝态氮在高水高肥处理下逐渐向下层累积,发生淋溶。说明过多的水肥会加剧土壤硝态氮的淋失,不利于作物生长。(3)滴灌水肥调控提高了苹果和大豆的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值均为W3F2处理。苹果和大豆Pn和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总体上呈“U”型曲线。总体上,苹果和大豆的SPAD值、Pn和Tr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W3灌水水平和F2施肥组表现较好。Pn与距树行距离呈显着正相关,随树行距离增大变化显着;SAPD值和Tr与距树行距离呈正相关;LUUE随树行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无显着相关性。2年间,大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期增速逐渐减小。除2019年结荚期外,大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W3F2处理,对水肥的响应规律与大豆和苹果的SPAD值、Pn和Tr相同。滴灌水肥调控增加了大豆和苹果的根长密度,其中最大根长密度均为W3F2处理。苹果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行0.5—1.0 m,0—40 cm土层内;大豆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行1.75—2.5 m,0—20 cm土层。轻微水分胁迫促使根系生态位分离,苹果40—60 cm根长密度增大。(4)2年试验期间,W3F2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最优,综合两个生长季可得出该处理较其余各处理增大了10.88%—99.37%和8.00%—70.02%。肥料偏生产力(PFP)2年间最大值分别出现在W3F1和W4F1处理。PFP与产量相似,2019年各试验处理均较2018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说明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肥料的增产作用逐渐增大。本研究表明优良的滴灌水肥调控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苹果和大豆的生理生长,缓解种间竞争,但是过量的灌水施肥会导致根区养分淋失,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间作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灌水上限为80%田间持水量,92.00 kg·hm-2的氮肥量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能促进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李庆凯[4](2020)在《玉米//花生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连作障碍严重影响着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产量,制约着我国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花生根系分泌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和自身生长发育的化感作用是引起花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间作缓解连作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生态的方法。适宜的玉米(Zea mays L.)//花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花生连作障碍。为阐明玉米//花生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从化感作用的角度出发,选取日照莒县连作花生10年的地块,以鲁花11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整玉米、花生间作带的宽度、比例、带间距,设置了玉米、花生2:4间作模式(M2P4)、3:3间作模式(M3P3)、3:4间作模式(M3P4)和4:4间作模式(M4P4),以连作花生为对照,研究了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根系分泌物(酚酸类物质)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花生产量等的影响;收集玉米根系分泌物,通过模拟培养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花生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间作增加了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降低了分枝数,以边行所受影响较大;开花下针期间作花生单株干物质重高于连作,但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均低于连作花生,且边行低于中间行。玉米//花生可显着降低花生单株烂果数,单位面积荚果产量比连作花生平均增产2.58%~6.46%。间作模式M2P4、M3P3和M3P4均具有一定的间作优势(LER>1),以M3P4最优,两年的LER平均为1.12。2.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特征的影响间作改变了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在开花下针期,4种间作模式比连作花生少了咖啡酸;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间作花生根际土壤中阿魏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咖啡酸、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和香草酸的含量均显着低于连作花生,以边行降幅较大,比连作花生分别平均降低36.14%、32.17%、33.33%、50.10%、66.40%、41.41%、38.34%和17.71%。间作玉米行数越多,酚酸类物质降幅越大;玉米带与花生带互换种植有利于降低中间行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3.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间作增加了花生根际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效铁)含量。不同取样时期,对花生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表现为: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期>收获期;对不同位置花生根际土壤影响表现为:边行>中间行。间作模式M3P3、M3P4和M4P4土壤酶活性高于M2P4,但不同间作模式下花生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大。玉米、花生换带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间行花生根际土壤酶活性、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但对有效铁含量影响不大。4.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间作增加了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MBC、MBN)和微生物活性,以开花下针期增幅最大;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影响表现为:边行>中间行;玉米、花生换带种植亦有利于增加中间行花生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间作增加了花生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丰度。酚酸类物质与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ace和chao指数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呈负相关,但不同种类酚酸类物质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响应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和肉桂酸与细菌多样性存在显着负相关;阿魏酸和咖啡酸与真菌多样性存在显着负相关;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和香草酸与真菌和细菌多样性均存在显着负相关。间作花生结荚期根际土壤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丰富度显着低于连作,该菌属为花生果腐病主要致病菌;间作花生开花下针期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和结荚期孢霉属(Motierella)均呈增加趋势,其均可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在开花下针期,间作花生根际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显着高于连作花生;鞘氨醇单胞菌属可用于芳香化合物(酚酸)的生物降解。不同细菌属和真菌属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等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其相关性往往与酚酸类物质含量呈相反趋势。5.玉米根系分泌物缓解连作花生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抑制作用玉米根系分泌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酚酸类物质(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质量比4:10:7)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与酚酸类物质处理相比,添加玉米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土壤各指标均有所增加;玉米根系分泌物较明显地降低了低浓度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各指标的化感指数,土壤微生物量(MBC、MBN)、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平均降低27.06%、26.61%、30.51%和24.49%。酚酸类物质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均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的影响呈逐渐减弱的趋势。6.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对花生种子发芽和病原菌的互作效应两种浓度(0.75 mmol·L-1、1.5 mmol·L-1)的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三种酚酸类物质混合物(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质量比1:1:1)均抑制了花生胚芽的生长,以三种酚酸类物质混合物的化感作用最强,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玉米根系分泌物促进了花生胚芽的生长,降低了酚酸类物质对花生胚芽的抑制作用,以对低浓度(0.75 mmol·L-1)酚酸类物质处理的化感作用影响较大。酚酸类物质均抑制了花生根腐镰刀菌菌落的生长,且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高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和三种酚酸类物质混合物对炭疽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玉米根系分泌物可抑制两种病原菌的生长,添加玉米根系分泌物增加了酚酸类物质对花生根腐镰刀菌和炭疽菌的化感抑制作用,降低了酚酸类物质对花生炭疽菌的化感正效应。玉米//花生可通过增加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活性和改变某些特定微生物种群等方式降低花生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而缓解其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作用,减轻土传病害,从而缓解了花生连作障碍;玉米根系分泌物抑制了花生根腐镰刀菌和炭疽菌的生长,在缓解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抑制作用和花生的自毒作用亦发挥着重要作用;玉米、花生3:4间作模式是最有利于兼顾缓解花生连作障碍和保证经济效益的最优间作模式。
赵雅姣[5](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贾琴宇[6](2020)在《AMF和根瘤菌对间作金橘养分吸收及根围微生态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金橘主产区之一,广西总面积的29.9%为喀斯特地貌,具有土壤较贫瘠,季节性干旱频发的特点,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低等都制约了金橘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金橘嫁接苗(Fortunella margarita,F)和大豆(Glycine max)间作体系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及根瘤菌(Rhizobium,R)——费氏中华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B.j),共设计9个处理:(1)金橘单作,简写为(后面用:表示)金单(F);(2)大豆(Soybean)单作:豆单(S);(3)金橘单作接AMF:金单+枝(F+A);(4)大豆单作接AMF:豆单+枝(S+A);(5)大豆单作接R:豆单+瘤(S+R);(6)金橘大豆间作:金+豆(F+S);(7)金橘大豆间作接AMF:金+豆+枝(F+S+A);(8)金橘大豆间作接R:金+豆+瘤(F+S+R);(9)金橘大豆间作双接AMF和R:金+豆+枝+瘤(F+S+A+R),1-5为单作组,6-9为间作组。研究上述处理对金橘根围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等微生态特征及金橘养分吸收等生长代谢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旨在为高效节本高产的金橘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金单+枝处理的金橘根系菌根侵染强度M%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金+豆+枝+瘤处理和金+豆+枝处理的分别为第二和第三高。金橘大豆间作处理组的大豆单株根瘤干重和数量均显着低于其对应的大豆单作处理组,其中金+豆+枝+瘤处理的根瘤干重和数量在间作组中最高,与单作组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下同)。表明AMF和根瘤菌发育良好,可互为促进。2.金+豆+枝处理的金橘根围土壤蔗糖酶(0.48 mg/g)和磷酸酶(0.19 mg/g)活性最高;金+豆+瘤处理的脲酶活性最高(19.70 mg/kg),均显着高于两不接种处理(金单或金+豆处理,下同)。与不接种处理相比,无论是否间作,3个接种处理(金+豆+枝、金+豆+枝+瘤和金+豆+枝+瘤)的金橘根围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O.M)均显着提高20.02%以上,但3处理间差异不显着:TN含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金+豆+枝的TP含量最高(1.175g/kg),金+豆+枝+瘤处理的AP含量最高(21.684 mg/kg),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金+豆+枝处理的金橘N、P吸收量均最高,分别为1246.36 kg·hm-2、167.97 kg·hm-2,其次是金+豆+瘤处理,均显着高于金单处理。TK含量最高的是金+枝和金+豆+枝+瘤处理(二者间无显着差异),AK含量最高是金+豆+枝处理,均显着高于不接种处理。表明AMF对间作金橘根围土壤中N、P、K含量的提高效果最佳,其次是根瘤菌。3.AMF对金橘根围细菌OTU数的增加效果相对最大,根瘤菌对真菌OTU数的增加效果相对最大。与金单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均提高细菌的变形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占比,降低酸杆菌门的占比,其余大部分处理均增加了CandidatusKoribacter、硝化螺旋菌属、红游动菌属等的占比,降低了CandidatusSolibacter的占比,其中金+豆+枝处理的细菌门和属水平占比的增加效果相对最大。所有处理真菌的优势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鉴定到的属有被孢霉属、双子担子菌属、镰刀菌属、Chloridium等,与金单处理比,接种处理的真菌门和属水平上的占比有高有低,其中金+豆+枝+瘤处理的影响相对较大。4.与金单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金橘根围土壤细菌和真菌的chao、ace(表示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表示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间作组中仅金+豆+瘤处理与金单处理差异显着,第二高为金+豆+枝处理。由Beta热图可知,金+豆+枝处理的金橘根围土壤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金+豆+瘤处理的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均与金单处理差异相对较大。5.间作组中金+豆+枝+瘤处理的金橘根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BC)最高,但与金+豆处理无显着差异;金+豆+枝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BN)最高(84.32 mg/kg),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可见AMF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效果相对显着。接种AMF后的解无机P细菌数量均增加,其中金+豆+枝+瘤处理最高;与金+豆处理相比,接种间作处理均增加好气型自生固N菌数量,减少嫌气型自生固N菌数量,但均无显着差异。6.金+豆+枝处理的金橘根系活力最高,但与不接种处理无显着差异,表明接种AMF一定程度上提高金橘根系活力。金+豆+瘤处理的金橘叶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1.2140mg/g),金+豆+枝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12.63μmol CO2 m-22 s-1),均显着高于金单处理;3个间作接种处理的金橘总糖含量均显着高于金单处理,但3个处理间无显着差异。金+豆+枝处理的金橘干重(189.705 g/株)和株高(97.72 cm/株)均最大,显着高于金单处理,可见对金橘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是AMF。综上所述,在金橘大豆间作体系中,AMF、根瘤菌能够相互促进,并通过增加金橘根围土壤C、N和P等养分含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改善植物根围微环境,促进金橘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其中金橘大豆间作并单接种AMF处理对金橘的促生效果相对最佳。
王兆祎[7](2020)在《种植行向对花生棉花间作冠层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于2019年在聊城市高唐县梁村进行。棉花播种日期为4月30日,花生播种日期为6月8日,供试棉花品种为鲁棉研37,花生品种为花育36。设置南北行向花生棉花间作(NSPC)、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EWPC)两种模式,以南北行向花生、棉花单作(NSOP、NSOC)和东西行向花生、棉花单作(EWOP、EWOC)为对照,研究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模式对花生生理特性、冠层微环境、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花生生理性状的影响间作种植模式促进了花生的营养生长。与对照相比,两种间作种植模式中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增加。两种间作种植模式相比,东西行向间作模式的花生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南北行向花生棉花间作,但差异不显着;东西行向间作模式花生叶面积指数显着低于南北行向间作,易发生茎叶徒长。不同行向间作种植模式比较,南北行向花生单作模式和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种植模式较另外两种种植模式,提高了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衰老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提高了花生叶片光合性能,缓解了叶片衰老。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种植模式是较优种植模式。2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冠层微环境的影响在花生花后40 d和花后60 d,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种植模式总体的透光率、光能截获量和冠层温度高于南北行向花生棉花间作种植模式,冠层湿度低于其南北行向间作模式,有利于冠层通风透光。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种植模式是群体光能利用效率较高的种植模式。3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行向间作均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花生部分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壤。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为间作较优模式。4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产量及其综合效益的影响间作模式虽降低了花生和棉花产量,但经济总产值较单作有所增加。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模式的花生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和籽棉产量高于南北行向花生棉花间作种植模式,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模式的经济总产值显着高于南北行向花生棉花间作模式,且LER大于1,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综上所述,东西行向花生棉花间作6:2模式是保证整体效益的最优间作模式。
王云鹏[8](2020)在《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设计2:2(2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4:2(4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6:2(6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及设计三者的随机处理(随机2:2、随机4:2和随机6:2)、绿豆包围玉米外侧种植共7个处理,在玉米4个关键生育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对玉米和绿豆上的主要天敌与害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间作处理穗部害虫的发生量;利用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测定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害虫调查统计表明,亚洲玉米螟主要在玉米乳熟期发生,非间作区(空白对照)百株虫量最高可达85头/百株,2:2处理与4:2处理的卵块寄生率较高,幼虫量较少;棉铃虫在玉米灌浆期发生量大,各间作处理对棉铃虫的调控作用不甚明显,但以2:2处理效果较好;桃蛀螟发生晚于亚洲玉米螟,玉米乳熟期发生量最大,未发现有控制桃蛀螟较好的间作处理。2.在连续两年对玉米和绿豆群落的调查中,2018年天敌与害虫有1门、2纲、9目、33科、53种。天敌有27种,害虫有26种,害虫优势种为鳞翅目钻蛀类的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等;捕食性天敌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圆蛛与鞍形花蟹蛛等。2019年共调查到2门、3纲、11目、39科、59种,害虫共计29种,钻蛀类如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仍为优势害虫;天敌30种,以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等为优势种。3.综合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发现,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个体数量与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不尽相同。2018年玉米田天敌数量在成熟期下降使得害虫发生量有所增加;2019年成熟期玉米田天敌发生量上升,有效控制并降低害虫发生量。绿豆田亦有相近的发生规律。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间作处理如2:2处理和4:2处理,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较低。4.对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进行测定,2:2处理、随机2:2处理、4:2处理和随机4:2处理等4个处理的百粒重较高;随机4:2处理和4:2处理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着。
曹琦[9](2019)在《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在滴灌条件下,为探索与干旱区环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带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枣农间作模式,本课题从小气候角度出发,对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两种枣棉间作模式(M1、M2)和三种枣苜间作模式(P1、P2、P3)以及单作枣园(CK)、单作棉田(CK1)、单作苜蓿地(CK2),在水平方向上(枣棉间作为a1、a2、a3,枣苜间作为b1、b2、b3)和垂直方向上(冠底、冠中、冠顶、1 m处)开展了小气候、地温、土壤含水量、生长、产量等指标观测,对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影响为CK1>M1>M2,CK2>P3>P2>P1;水平方向上为CK1>a3>a2>a1和CK2>b3>b2>b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的趋势,均低于对照。2.各间作模式中日平均气温在水平方向均呈倒“V”形态。枣棉间作模式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表现为a3>a2>a1>CK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CK1>M1>M2,M2较CK1降温1.43℃;空气湿度表现为冠中>冠底>冠顶>1 m,M2>M1>C K1,M2较CK1高6.91%。枣苜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影响与枣棉间作模式的影响一致。3.各间作模式中地表面最高温度在各生育时期呈现CKI>M1>M2、CK2>P3>P2>P1的趋势,地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是M2>M1>CK1、P1>P2>P3>CK2。地温日变化整体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地温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4.不同时刻不同间作模式与风速的变化没有直接影响,但是CK1明显大于M1、M2,CK2明显大于P1、P2、P3。风速的降低值与对照风速之间有显着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枣棉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略大于枣苜间作模式,但M1、M2之间,P1、P2、P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间作系统CO2浓度整体表现为M1>M2、P3>P2>P1,水平方向上a3>a2>a1、b3>b2>b1,垂直方向上1 m>冠顶>冠中>冠底。6.枣棉间作和枣苜间作各模式中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变大。7.间作苜蓿对枣树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会造成轻微减产,但是间作棉花会严重的影响枣树的产量。8.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整体高于单作模式,在枣棉间作模式中M1模式最优,在枣苜间作模式中P2模式最优。
刘灵艳[10](2019)在《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于2017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耕层土壤的盐含量为0.35%)进行,花生品种选用花育25号,高粱品种选用济粱1号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高粱、花生3:4间作、高粱单作和花生单作3个处理,研究在盐碱地条件下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花生各生育期0-40cm土层土壤的水分、盐分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花生、高粱间作增加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降低了花生的主茎节数、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重。花生、高粱间作种植模式能够促进花生营养生长,减少了盐碱地条件下对花生营养生长的抑制作用。2.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花生、高粱间作显着降低了花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而且光合参数减少的幅度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加,边行减低幅度高于中间行。荧光参数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电子传递效率(ETR)随着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但与单作花生相比,间作花生功能叶片有了显着性的提高,表明花生对高粱间作遮荫条件的弱光环境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随着花生生育期的推进,功能叶片叶绿素a值、叶绿素b值、类胡萝卜素值和叶绿素(a+b)值均显示间作中间行>间作边行>单作,叶绿素a/b值单作>间作中间行>间作边行。3.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间作花生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小于单作,随着生育期推进,三种酶降低程度先升高再降低,间作边行在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三个时期与单作差异显着,间作边行和中间行差异不显着。而MDA活性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间作促进了MDA的积累,在收获期间作边行显着高于单作和间作中间行。4.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盐碱地土壤特性的影响相同生育期内花生间作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单作,间作中间行的土壤含水量低于边行的含水量,而相同生育期花生单作的土壤盐含量高于间作,间作中间行的土壤盐含量高于边行,部分生育期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5.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影响显着,间作降低了花生饱果数、2仁及以上果数和单株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别降低5.41%和4.37%,蛋白质含量增加了3.6%,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间作高粱产量比单作降低了33.72%,但是净面积产量比单作提高了32.55%,花生间作产量与单作相比降低了60.03%,净面积产量降低了20.06%,差异都达到显着性水平。本试验土地当量比为1.06,大于1,所以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具有明显优势。
二、棉花间作花生的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间作花生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花生棉花间作配比下的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和收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
1.3.2 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花生棉花间作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分析 |
2.1.1 土壤有机质含量 |
2.1.2 土壤全氮含量 |
2.1.3 土壤有效磷含量 |
2.1.4 土壤速效钾含量 |
2.2 不同花生棉花间作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 |
2.2.1 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 |
2.2.2 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 |
2.3 不同花生棉花间作处理的总收益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2)间作对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产量、品质与生长发育 |
1.1 对产量的影响 |
1.2 对品质的影响 |
1.3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2 生理特点 |
2.1 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 农田生态环境方面 |
3.1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3.2 对农田小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 对光热水资源利用的研究 |
4 展望 |
(3)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
1.2.1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 |
1.2.2 农林复合系统水肥调控研究 |
1.3 滴灌施肥研究进展 |
1.3.1 滴灌施肥技术的发展 |
1.3.2 滴灌水肥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灌水与施肥量设定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3.2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3.3 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4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耗水参数的计算 |
2.4.2 水分利用的计算 |
2.4.3 硝态氮累积量的计算 |
2.4.4 肥料偏生产力的计算 |
2.4.5 水肥处理综合评价的计算 |
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
3.1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布的影响 |
3.3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
3.4 滴灌施肥下耗水参数的变化特征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4.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
4.1 滴灌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4.3 滴灌施肥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5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地上部分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1.2 苹果光合日变化 |
5.1.3 大豆光合特性 |
5.1.4 光合指标与距树行距离的关系 |
5.1.5 滴灌水肥调控对大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2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根系的影响 |
5.2.1 滴灌水肥调控对苹果根系分布的影响 |
5.2.2 滴灌水肥调控对大豆根系分布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
6.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的影响 |
6.2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滴灌灌水施肥量优化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小结 |
6.4.2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4)玉米//花生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
1.2.1.1 土壤理化性质劣化 |
1.2.1.2 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 |
1.2.1.3 化感自毒作用 |
1.2.2 连作障碍的危害 |
1.2.3 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
1.2.4 间作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 |
1.2.4.1 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4.2 间作对作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1.2.4.3 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4 间作对作物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花生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1 花生农艺性状的考察 |
2.1.4.2 花生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1.4.3 玉米、花生产量及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1.4.4 土地当量比的计算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模式玉米//花生对花生植株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2.2 不同模式玉米//花生对花生荚果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1 花生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 |
3.1.4.2 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提取 |
3.1.4.3 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测定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1.1 边行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 |
3.2.1.2 中间行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 |
3.2.2 玉米、花生换带种植对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2.1 换带种植边行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 |
3.2.2.2 换带种植对中间行花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土壤样品的采集 |
4.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5.1 土壤养分含量 |
4.1.5.2 土壤酶活性 |
4.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花生根际土壤酶活性 |
4.2.1.1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1.2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1.3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2.1.4 玉米//花生对连作花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2.1.5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花生根际土壤养分含量 |
4.2.2.1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4.2.2.2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4.2.2.3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
4.2.2.4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影响 |
4.2.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土壤样品的采集 |
5.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5.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呼吸强度测定 |
5.1.5.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5.2.2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5.2.3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5.2.4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5.2.4.1 不同模式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真菌的影响 |
5.2.4.2 不同模式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细菌的影响 |
5.2.5 花生根际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5.1 微生物多样性与酚酸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 |
5.2.5.2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的影响 |
5.3.2 玉米//花生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度的影响 |
5.3.3 花生根际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玉米根系分泌物缓解连作花生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抑制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玉米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6.1.3 试验设计 |
6.1.4 土壤样品采集 |
6.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5.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呼吸强度测定 |
6.1.5.2 土壤酶活性测定 |
6.1.5.3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
6.1.5.4 化感作用评价 |
6.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酚酸类物质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6.2.2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酚酸类物质连作花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3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酚酸类物质连作花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酚酸类物质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
6.3.2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酚酸类物质连作花生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3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对花生种子发芽和病原菌的互作效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玉米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7.1.3 试验设计 |
7.1.3.1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互作对花生种子发芽的影响 |
7.1.3.2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互作对土壤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7.1.3.3 化感作用评价 |
7.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互作对花生种子发芽的影响 |
7.2.2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对病原菌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对花生种子发芽的影响 |
7.3.2 玉米根系分泌物与酚酸类物质对花生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0.1 研究内容 |
10.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 |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2 营养品质 |
2.3 土地利用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
2.1.1 气体交换参数 |
2.1.2 光能利用率 |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
2.3.1 RuBPCase羧化酶 |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
2.3.3 蔗糖合成酶 |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根系形态指标 |
1.2.2 生理指标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
2.3.1 总根长 |
2.3.2 根表面积 |
2.3.3 根平均直径 |
2.3.4 根体积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AMF和根瘤菌对间作金橘养分吸收及根围微生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间作体系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
1.2 金橘研究现状 |
1.2.1 金橘概述 |
1.2.2 金橘的研究进展 |
1.3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主要研究进展 |
1.3.1 丛枝菌根真菌研究及应用 |
1.3.2 根瘤菌研究及应用 |
1.3.3 AMF与根瘤菌的互作效应 |
1.4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研究方法概述 |
1.4.1 土壤微生物及多样性概述 |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地设置和主要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处理 |
2.3.2 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植物根系AMF、根瘤菌接种效应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三种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微生态特征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NP相关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系活力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金橘植株营养状况的影响 |
3.4.3 不同处理对金橘光合碳代谢和植物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处理对金橘大豆间作体系植物根系接种效应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及相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金橘根围土壤微生态特征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植物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种植行向对花生棉花间作冠层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周边环境的研究进展 |
1.2.2 花生棉花间作研究进展 |
1.2.3 不同行向对作物生长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花生生育动态分析 |
2.3.2 叶绿素含量 |
2.3.3 光合测定 |
2.3.4 抗氧化酶活性 |
2.3.5 冠层微环境 |
2.3.6 土壤养分的测定项目 |
2.3.7 产量及土地当量比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花生植株性状 |
3.1.2 花生干物质积累规律 |
3.1.3 花生叶面积指数 |
3.2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花生叶片性能的影响 |
3.2.1 叶片叶绿素含量 |
3.2.2 叶片光合参数 |
3.2.3 叶片衰老 |
3.3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冠层微环境的影响 |
3.3.1 花生透光率 |
3.3.2 花生光能截获率 |
3.3.3 花生光能截获量 |
3.3.4 花生冠层温湿度 |
3.4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1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4.2 土壤全氮含量 |
3.5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3.5.1 花生产量构成因素 |
3.5.2 棉花产量构成因素 |
3.5.3 花生、棉花经济效益 |
3.5.4 土地当量比 |
4 讨论 |
4.1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花生性状的影响 |
4.1.1 花生生理性状 |
4.1.2 花生叶绿素含量 |
4.1.3 花生光合参数 |
4.1.4 花生抗氧化酶活性 |
4.2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冠层微环境的影响 |
4.2.1 花生透光率和光能截获率 |
4.2.2 花生光能截获量 |
4.2.3 花生冠层温湿度 |
4.3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土壤因素的影响 |
4.4 不同行向花生棉花间作对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4.4.1 花生、棉花产量及经济效益 |
4.4.2 土地当量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主要穗部害虫概述 |
1.1.1 桃蛀螟 |
1.1.1.1 桃蛀螟生物学与发生危害特征 |
1.1.1.2 桃蛀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
1.1.2 亚洲玉米螟 |
1.1.2.1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
1.1.2.2 亚洲玉米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
1.1.3 棉铃虫 |
1.1.3.1 棉铃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
1.1.3.2 棉铃虫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
1.1.4 东方黏虫 |
1.1.4.1 东方黏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
1.1.4.2 东方黏虫的生物防治 |
1.2 间作与土壤养分利用及虫害发生的研究进展 |
1.2.1 玉米间作的生理学基础 |
1.2.2 玉米间作与抗虫的关系 |
1.3 间作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4 间作对作物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玉米和绿豆种植与调查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4.1 玉米穗部害虫与玉米螟卵块统计方法 |
2.4.2 玉米田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
2.4.3 玉米考种与测产的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
3.1.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
3.1.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
3.1.3 小结 |
3.2 不同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
3.2.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
3.2.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
3.2.3 小结 |
3.3 不同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
3.3.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
3.3.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
3.3.3 小结 |
3.4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
3.4.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
3.4.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
3.4.3 小结 |
3.5 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
3.5.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
3.5.1.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
3.5.1.2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
3.5.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
3.5.2.1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
3.5.2.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
3.5.3 小结 |
3.6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1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1.1 2018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1.2 2018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2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2.1 2019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2.2 2019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3 小结 |
3.7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1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调查数量 |
3.7.2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指数 |
3.7.2.1 2018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2.2 2018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3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3.1 2019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3.2 2019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4 小结 |
3.8 不同间作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8.1 2018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
3.8.2 2019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
3.8.3 小结 |
4 讨论 |
4.1 玉米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 |
4.2 不同处理绿豆田的益害比 |
4.3 影响田间害虫发生的因素 |
4.3.1 天气因素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3.2 种植布局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3.3 取样方式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3.4 防治措施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4 玉米-绿豆间作对天敌促进作用的机制探讨 |
4.5 不同间作处理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差异 |
4.5.1 群落多样性 |
4.5.2 生境多样性与生境管理 |
4.6 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产量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间作的概念和增产机理 |
1.4 小气候的研究进展 |
1.4.1 间作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 |
1.4.2 间作对防风效应的影响研究 |
1.4.3 间作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研究 |
1.4.4 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
1.4.5 间作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效应的研究 |
1.4.6 间作复合系统中CO_2 浓度的研究 |
1.5 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6 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 |
1.7 不同间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地枣树生长情况分析 |
3.2 枣农间作系统生育时期调查分析 |
3.3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
3.3.1 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3.3.2 不同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
3.3.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4 不同间作模式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
3.3.5 不同间作模式对CO2 浓度的影响 |
3.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1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在空间上的影响 |
3.5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
3.5.1 间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2 间作对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3 间作对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6 经济效益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效应的调节和改善 |
4.1.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探讨 |
4.1.4 试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4.2 结论 |
4.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气候的影响 |
4.2.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2.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花生耐盐研究现状 |
1.2.1.1 花生耐盐鉴定 |
1.2.1.2 花生盐胁迫适应研究 |
1.2.2 作物间作研究进展 |
1.2.2.1 间作对花生地上部植株性状的影响 |
1.2.2.2 间作对作物光能利用及光合特征、荧光参数的影响 |
1.2.2.3 间作对花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1.2.2.4 间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1.2.2.5 间作对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2.6 间作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生理指标测定 |
2.2.1.1 植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 |
2.2.1.2 叶面积 |
2.2.1.3 叶片叶绿素含量 |
2.2.1.4 单株功能叶片光合速率 |
2.2.1.5 单株功能叶荧光参数 |
2.2.1.6 功能叶片酶活性 |
2.2.2 籽粒品质 |
2.2.2.1 脂肪含量 |
2.2.2.2 可溶性总糖含量 |
2.2.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2.2.3 土壤含水量 |
2.2.4 土壤含盐量 |
2.2.5 产量指标及考种 |
2.2.6 土地当量比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对收获期花生主茎高、侧枝长的影响 |
3.1.2 收获期主茎节数的差异 |
3.1.3 花生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3.1.4 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 |
3.2 不同处理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 |
3.2.1 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3.2.2 花生功能叶光合特性的差异 |
3.2.3 花生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差异 |
3.2.3.1 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差异 |
3.2.3.2 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差异 |
3.2.3.3 叶片电子传递效率的差异 |
3.3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3.4 盐碱地花生带土壤特性的变化 |
3.4.1 盐碱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3.4.2 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 |
3.5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5.1 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3.5.2 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
3.6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4.4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4.5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5 结论 |
5.1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4 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盐碱地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棉花间作花生的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花生棉花间作配比下的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和收益研究[J]. 杨菲,刘霞,李海涛,杨中旭,张正.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 [2]间作对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 崔爱花,刘帅,白志刚,胡启星,孙巨龙,沈家兴,张允昔.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 [3]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D]. 李超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玉米//花生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机理研究[D]. 李庆凯.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5]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6]AMF和根瘤菌对间作金橘养分吸收及根围微生态特征的影响[D]. 贾琴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7]种植行向对花生棉花间作冠层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D]. 王兆祎.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8]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D]. 王云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9]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曹琦. 塔里木大学, 2019(04)
- [10]盐碱地花生、高粱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D]. 刘灵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