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比赛中成为赢家

如何在比赛中成为赢家

一、如何在竞争中成为赢家(论文文献综述)

刘冬梅,覃世利,易诗莲[1](2022)在《“赢家通吃”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企业面临的组织管理挑战》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互联网平台企业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赢家通吃"效益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设法获取并保持自己的赢家地位,是竞争获胜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赢家通吃"效应的天然性和必然性,进一步梳理出对赢家地位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因素,这些关键因素的维持使互联网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这些挑战对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赫伯特·霍温坎普,李中衡[2](2021)在《平台企业的竞争法特性分析》文中指出引言在数字平台市场中,反垄断政策应当进一步促进竞争吗?对于就业来说,这是最好的工具吗?若行动势在必行,反垄断的替代性方案即为某种形式的监管。但普遍适用的监管方式对于数字平台市场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过于不同。相比之下,航空业、电力业与通信业的行业监管手段所针对的就是(与数字平台企业)拥有更多共同技术与相似市场关系的企业。

郑小静,黄岩,李敏[3](2021)在《行业竞争、企业策略和雇员主体性:基于互联网企业雇员加班现象的多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以996工作制为代表的雇员加班现象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企业最为突出的雇佣关系问题,而学术领域却鲜见相关的针对性研究。本文选取6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展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对互联网行业竞争、企业管理策略、雇员主体性和雇员加班进行整合性分析,本文构建了针对互联网企业雇员996加班模式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互联网行业的强竞争关系对企业提出雇员工作投入最大化的要求;互联网企业为此采取认同+强制的管理策略,雇员以职业为导向的主体性特征是其服从企业管理策略的主要原因,互联网企业的996加班模式即是企业在认同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强制策略的雇员加班结果。本文拓展了学术领域关于雇员加班的研究,对理解和分析互联网企业的雇佣关系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斌[4](2021)在《基于社交网络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制设计是人工智能和经济学交叉产生的代表性学科。它利用博弈理论建模多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并从系统层面上设计博弈环境,引导智能体完成机制设计者的目标。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是经济学里的重要议题,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点研究内容。作为机制设计领域里最经典的应用,拍卖是分配稀缺资源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频谱配置、在线广告位的交易,等等。拍卖机制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合适的拍卖规则规范竞拍者的竞价行为,实现卖家或者机制设计者的需求。在拍卖机制设计中,社会福利最大化和收益最大化是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如果卖家想要最大化社会福利,那么他在拍卖中所获得的收益不可能得到最优化。本文探索能够同时提升卖家收益以及整体社会福利的新型拍卖机制。具体而言,本文研究基于社交网络的拍卖机制设计问题,其中卖家和竞拍者为社交网络中的智能体。在模型上,本文把社交网络抽象为图,把智能体建模为图中的节点,并把智能体之间的社交链接建模为图中的边。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同节点之间只能经由图中的连边进行信息通信。由于竞拍者之间存在严格的竞争关系,在所有传统的拍卖机制中,比如VCG机制,Myerson最优拍卖等,已经参与拍卖的竞拍者不会把拍卖的信息分享给图中其他的竞拍者,这最终导致了资源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得到配置。为了打破竞拍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本文把信息分享融入到原生的拍卖设计中,并通过设计新型拍卖机制激励竞拍者主动地邀请其他竞拍者参与拍卖。通过这种方式,图中所有潜在的竞拍者都能参与到拍卖中,最终资源将能够在全局范围内得到配置。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上的拍卖机制设计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且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首先,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建立了完整的基于图的拍卖博弈框架;然后,在该框架下,刻画了图上的拍卖机制设计基础理论;最后,基于建立的理论,分别在无权图和有权图模型中设计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新型拍卖机制。相比于传统的拍卖机制,本文设计的机制能够在理论上同时提高卖家的收益以及整体社会福利。随着大型在线社交网络的普及,本文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桓伟华[5](2020)在《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三十年,资本市场改革在稳步推进,证券公司也在不断调整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和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网上开户”和“一人三户”使得佣金战的战火迅速烧到了偏远的克拉玛依,原本在克拉玛依占据垄断地位的申万宏源遭到了多家证券公司的围剿,证券交易佣金率开始了断崖式下跌,客户资源不断流失。此时,死守佣金率无异于螳臂当车,如何挽留客户不流失,并且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弥补传统经纪业务的缺口,成了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营业部在充分解读公司政策导向分析自身实际的情况下,把突破口放在了投资顾问业务上面,以求通过发挥营业部投资顾问人才储备丰富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吸引客户、挽留客户、减缓资产流失,同时推动营业部转型升级。本文以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的投资顾问业务发展作为研究标的,明确投资顾问的职责和投资顾问业务的本质,认识其在证券业务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投资顾问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方式、团队建设和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解析,研究发现,营业部的投资顾问业务盈利模式不清晰,投资顾问缺乏团队加持,没有灵魂人物和品牌效应,投资顾问人员身兼数职,难以认真做客户服务,绩效考核太过普遍化,不利于投资顾问发挥自身优势等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解决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症下药,找到符合营业部实际的解决方案,设计一套可行、可参照的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策略。本文对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的投资顾问业务做了各方面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申万宏源投资顾问业务体系实际和调查问卷获悉的客户需求,为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发展提出了解决方案。重点包括四项:投资顾问团队建设、投资顾问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投资顾问业务的风险控制和投资顾问的业绩考核。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需要建立投资顾问团队,形成自己的投资顾问品牌,以品牌效应吸引客户,做好投资者教育,在服务中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同时让客户了解到服务是有价值的,需要为服务付费。在投资顾问业务开展过程中要严守合规底线,打造一支优秀团队的同时不能迷失自我,合规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后要做好投资顾问的考核工作,发挥每位投资顾问的自身优势,打开投资顾问的上升通道,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最终实现营业部转型升级,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为申万宏源证券公司西部子公司各家营业部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黄宝婷,董志强[6](2020)在《存在拆台行为的锦标赛激励效应》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不同奖金设置和拆台行为如何影响锦标赛激励效应。比之不存在拆台行为,存在拆台行为时更大的奖金差距会导致代理人之间的非合作行为增加,对能力具有异质性的代理人将产生沮丧效应和破坏效应。在三人锦标赛中,若奖金固定不变,增加获奖者人数(从1到2个)对代理人均衡努力水平没有影响。从薪酬管理角度看,为了提高对雇员的激励而增加获奖者人数,在三人锦标赛中可能没有效果;管理者可以提高赢家奖金或者降低输家奖金,通过扩大奖金差距来激励雇员努力工作。但奖金差距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过多的非合作行为并导致雇员放弃努力。管理者也需要警惕雇员之间的异质性对锦标赛激励效应的削弱。

玄理[7](2020)在《西欧激进右翼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欧债危机带来的经济后果、各成员国间持续严重的经济不平等现象、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的管理困境和英国脱欧问题等。危机中欧盟治理能力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和疑欧情绪,民众与欧盟精英之间的裂痕凸显。在此背景下,欧洲一体化进程在大众政治中的显着性与争议性与日俱增,民众对欧盟的政策制定和国内选举竞争中的欧洲一体化议题更加关注,欧盟精英无法像之前那样通过幕后的协商共识推动一体化进程,不得不将民意因素纳入决策考量。欧盟政治逐渐完成了从“宽容性共识”到“限制性异议”的转变,欧洲议题的政治化现象愈加显着,政治化也成为了理解当今一体化进程症结的关键性概念。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现象意指欧洲议题进入大众政治领域,引发民众参与和争论的进程,主要由欧洲议题显着性和对欧立场极化两个因素构成。西欧激进右翼政党的崛起使得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极大挑战。激进右翼政党作为反欧盟势力中最具代表性的政党团体,擅长利用民众与欧盟精英之间的龃龉,动员民众的排外民族认同,是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现象的重要推动者。然而目前学界缺乏对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议题政治化的分析研究。本文在此背景下,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有着何种内在联系?激进右翼政党为什么会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它们在推动政治化时采取了什么政治策略?它们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对于欧洲国内政治和欧洲一体化有何种深远影响?本文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主要采用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主流一体化理论都将欧洲一体化看作是一种政治精英之间的共识合作式进程和由其自上而下驱动的政治计划,因此民意和大众政治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或只可能对一体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而后功能主义理论则将大众政治、认同和政治化作为核心概念引入到欧洲一体化研究中来,认为一体化进程有可能会受到国内政党政治和秉持排外民族认同的民众的阻碍。值得一提的是,后功能主义认为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并非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它是以政党为主体的政治行为体积极推动的结果。本文认为,无论是从意识形态特性还是在政党动机角度而言,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更有能力围绕认同因素进行政治动员,并通过不同的政治策略将欧洲一体化议题推向政治化,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影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与激进右翼政党所秉持的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背道而驰,欧盟被激进右翼政党视为“他者”,因为欧盟既破坏本国的民族认同和国家主权,又是与人民对立的腐朽精英的集中代表。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政治化的动机主要分为需求因素和外部供给因素两个层面。从需求因素来看,民众对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信任危机是由一体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欧洲民众价值需求危机、认同需求危机、安全需求危机和经济公平需求危机等因素交织而成。在这种多重危机背景下,欧洲议题在政治社会中的显着度明显提升,普通民众与欧洲精英之间的裂痕也逐渐拉大,为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议题的政治化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从供给因素看,主流政党多年未变的亲欧共识立场以及大众媒体的推动作用都给予了激进右翼政党政治化欧洲议题的政治机会与空间。激进右翼政党在推动政治化时主要运用了以下策略:在国内政治中,它们主要采取了议题强调和立场极化策略,以及针对欧洲议题的架构策略;而在欧洲议会层面中,激进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中积极寻求跨国合作,形成议会党团,共同推动欧洲议会内部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争论;同时,激进右翼政党的欧洲议员利用在议会的发言时间进一步在欧洲层面强调欧洲议题。这些策略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提高欧洲议题的显着度和对欧立场的对立程度,向民众突出表现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阴暗面,并将欧盟视为应受谴责的“他者”,应对一切社会问题而负责。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议题政治化的策略对欧洲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递进的层级之上:公众议程、政党政治和欧盟政治。首先,在公众议程层级,欧洲议题政治化推动了民意的疑欧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激进化,使攸关欧盟存续的欧洲认同更加难以形成。其次,在激进右翼政党的主导下,一方面欧洲议题从公众议程逐渐进入政党政治议程之中,导致了政党竞争的议题结构重新洗牌,促进了新分歧线上的新政治对立;另一方面,在政治化和选票流失的压力下,部分主流政党被迫在欧洲及其他相关议题上改变了自身政治话语和选举策略而“右转”,这冲击了主流政党的亲欧共识政治模式。最后,在欧盟政治框架下,因为成员国领袖达成妥协的能力受到了国内政治化压力的削弱,欧盟的共识政治治理模式受到了政治化的威胁。尽管如此,由于激进右翼政党在欧盟机构中的边缘化地位,其所推动的政治化对欧盟政治的消极影响不应被过分夸大。相反,欧洲议题的政治化将政治因素纳入到欧盟跨国治理中,是欧盟框架下增加政治讨论和竞争的必要条件,在客观上可以增加欧盟机构的民主合法性。综上而言,本研究认为,尽管后功能主义对于当今欧盟政治生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其关于政治化会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的理论假设较为偏颇,不能仅仅从积极或消极的单一视角来看待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对欧洲政治的影响。欧洲一体化的生死成败,取决于欧盟和主流政党精英将政治化转化为欧洲一体化推动力的能力。他们若想解决激进右翼政党所导致的政治化困境,就必须积极参与关于欧洲议题的公开政治讨论,推动惠民政策的实施与宣传。只有倾听底层民众的呼声,使欧洲一体化成果真正惠及底层弱势民众,找寻到一条让民众参与其中的自下而上的一体化进程推动路径,才是欧盟和欧洲政治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天惠[8](202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文中认为本文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与母国、东道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跨国企业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制约关系。当今,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行为体,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加深,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在跨国投资经营活动以及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时的作用与影响。作为不同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分别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行为体,其根本目标是获得经济收益,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跨国公司利益高度一致。市场的扩大让跨国公司拥有更多的议价优势和选择权,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并建立广泛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而国家追求的国家利益内涵更加广泛,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也要复杂的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利益出现交叉重叠,因此国家利益不再是完全排他的,对其的考量也须包含国际层面。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并非总是获利的。由于全球经济“不可能三角”的存在,国家利益与高度经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固有矛盾。而具体到跨国公司与母国以及东道国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冲突与合作并存。跨国公司是母国经济与实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移,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变得不再完全符合母国利益,当然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利益同样有重叠也有矛盾。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母国与东道国会根据利益需求制定相应政策引导、规制跨国公司的投资经营活动,避免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对国家产生不利影响。而跨国公司则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减少因国家管制给经营带来的阻碍。跨国公司促进着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对国际贸易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其导致的资本流动与贸易差会引发国家间的经贸摩擦。有时国家间经贸摩擦背后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更深的政治原因,比如大国竞争。在这种母国与东道国的矛盾关系中,跨国公司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或受影响方。通过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国家间合作的可能性,而跨国公司作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纽带,也发挥着调和国家之间矛盾的重要能动作用。由于跨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资源调配能力使其在国内与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甚至导致国家被迫让渡部分经济权力。本文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虽然跨国公司的实力以及对国际经济议题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提升,但主权国家并不会过度让渡经济权力于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也无法完全替代国家在国际经济议题中的地位。但是为了减少国家间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与母国的“剥离”也许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跨国公司与国家的利益竞争还会继续,但双方都应更加关注不同群体的利益关切。跨国公司应尽力协调母国与东道国、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冲突与发展,在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的平衡发展;而主权国家应多以合作的形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滥用国家权力干预市场,以战略眼光保障国家长远利益的实现。

李天野[9](2020)在《基于竞争与创新的反转策略投资组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量阿尔法因子被挖掘,市场的有效性也日益提高。时至今日,只有少量阿尔法因子仍然可以提供稳定且持续的回报,反转与动量因子便是其中之一。反转与动量效应在被正式发现的近30年来,在各个资产类别中仍有较为可观的回报。这两种现象均是基于股票过去一段时间的回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反转效应是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表现较差,而过去表现较差的未来表现较好。动量效应则是延续过去表现的趋势。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至今未能达成共识。除了行为金融学与风险补偿理论外,还包括使用公司或行业水平或更广泛特征进行解释的理论。而在实证研究中,这些理论并不互相排斥。目前,创新和竞争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企业竞争和创新的反转与动量效应,对理论研究或实际策略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股票市场有效性等因素,利用美国1998年至2018年股价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基于行业竞争程度、公司研发强度的中期反转策略,通过该策略一方面对过往的反转与动量效应的研究进行补充,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给投资者以参考。本文参考Fama-French分组方法,将股票按照行业竞争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组别,再按照公司研发强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组别,之后将两类分组取交集。除去数据空缺的低竞争高创新组,共得到8个有效分组。再分别基于过去12个月的股价回报,以10%选股比例构建零成本投资策略,分别持有1,3,6,9,12个月,观察投资组合收益。结果显示,在持有期为1个月与3个月时,多数组合仍出现微小动量效应,而在持有期6个月至12个月期间,8个组合中有6个呈显着反转效应,最高月收益率达到1.954%。在中度竞争的三个组别中,反转策略收益随研发强度呈单调变化,符合基于成长期权理论的预测。在高竞争程度的三个组别中,反转策略收益随研发强度呈两级变化,显示公司要么分配资源进行高强度科研投资,要么通过实物投资等其他方式实现收益反转,而适度的科研投入无法有效改变公司的表现。在低竞争的两个组别中,低创新组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显着反转收益。说明在低竞争行业中,科研投入并不是合理的实现营收逆转的策略,这也与公司成长期权理论的预测暗合。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与稳健,调整赢家输家选股比例为20%重复验证,结果基本与10%选股比例的策略一致。为验证持有期在策略中的重要性,分别采用3,6,9个月形成期重复构建策略。结果显示,在这三个持有期下既无明显反转效应,也无明显的动量效应。说明只有形成期足够才能筛选出真正的赢家与输家。总体而言,本文创新与贡献在于:第一,本文使用了美股最近20年的数据进行策略的构建。美国股票市场是世界上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之一,这使得本文的结论更为可靠,且在构建有效的投资策略方面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第二,纵览过去的研究,很少有学者构建中期,即持有期3至12个月的反转策略,本文的研究在这个角度对过往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第三,对于更深入地了解公司在不同竞争环境下是借助创新研发或实物投资来提升表现,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第四,本文选用行业特征与公司特征结合进行逆势策略的构建,所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更深入理解行业、公司特征以及公司股价过去表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田雨欣[10](2020)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与技术演进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经不再单单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市场与企业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获得技术标准优势地位,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动者积极利用资源采取行动,配置、协调资源以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核心合集数据库19902019年发表于技术管理领域顶级期刊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已有文献划分为规制理论、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四个理论视角。经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技术标准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受到外部环境如政府、市场、标准委员会的影响,对于企业在标准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制度创业视角关注行动者如何利用资源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利益,尤其适合弥补移动通信行业现有理论视角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TD-SCDMA与TD-LTE技术发展与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其次,在对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制度创业行为和制度创业模型。通过将大唐电信公司推动TD-SCDMA成为中国3G技术标准之一所采取的制度创业行为及策略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了推动制度创业进程的关键事件,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制度创业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大唐电信的制度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及制度再生阶段。进一步地,本研究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TD-LTE合法性确立验证了该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最后,上述案例分析证实了制度创业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技术标准这一特殊“制度”的产生。本研究经过案例分析与模型建立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业动因与情境影响制度创业者行为方式;(2)新制度产生是不同行动者共同推动的结果;(3)新制度不一定代表行业效率最优解,而且制度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是新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本研究结论为政府及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二、如何在竞争中成为赢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在竞争中成为赢家(论文提纲范文)

(1)“赢家通吃”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企业面临的组织管理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什么是“赢家通吃”效应
二、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赢家通吃”效应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效应
    (二)规模效应
    (三)零边际成本
三、互联网平台企业获取“赢家通吃”效应的关键因素
    (一)数据是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
    (二)数字技术是互联网平台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核心要素
    (三)微且快的产品或服务迭代更新是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赢家通吃”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挑战
    (一)非核心生产要素的外包带来组织成员和组织边界的模糊化
    (二)数字技术的应用要求组织结构扁平化
    (三)微且快的产品或服务迭代要求组织能力对“速度”和“创新”提供强支持
五、结束语

(2)平台企业的竞争法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评估平台企业的市场力量
    (一)市场力量的“直接”与“间接”评估
    (二)“聚合”(cluster)市场
二、识别双边平台市场
三、平台市场真的“赢家通吃”吗?
    (一)市场中企业的稳定竞争:单一生态与多生态产品及互操作性
    (二)长期存在的支配地位:准入门槛、无过错垄断与排他行为
    (三)下降的成本、网络结构以及竞争程度
    (四)产品差异化与“赢家通吃”
四、结论

(3)行业竞争、企业策略和雇员主体性:基于互联网企业雇员加班现象的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述评
    2.1 行业竞争与雇员加班
    2.2 企业管理策略与雇员加班
    2.3 雇员主体性与雇员加班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案例选择
    3.3 数据收集
4 数据分析
    4.1 数据分析步骤
    4.2 数据编码
        4.2.1 开放性编码
        4.2.2 主轴编码
        4.2.3 选择性编码
        4.2.4 信度分析
5 研究发现
    5.1 雇员996加班模式
        5.1.1 企业变相强制加班
        5.1.2 雇员难以掌控加班
    5.2 互联网行业竞争
        5.2.1 低竞争门槛
        5.2.2 企业生存之争
        5.2.3 全生命周期竞争
        5.2.4 赢家通吃
        5.2.5 行业竞争随时有可能加剧
    5.3 认同策略
        5.3.1 明确理想雇员标准
        5.3.2 增强雇员加大工作投入的内驱力
        5.3.3 提升雇员增加工作投入的自觉性
    5.4 强制策略
        5.4.1 管理者直接监督雇员加班
        5.4.2 非正式规则变相强制雇员加班
        5.4.3 制度间接强制雇员加班
        5.4.4 管理者间接强制雇员加班
    5.5 雇员主体性
        5.5.1 工作动机
        5.5.2 雇员需要
6 研究结论
7 讨论
    7.1 理论贡献
    7.2 实践意义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基于社交网络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拍卖理论简介
        1.2.2 基于图的市场模型
        1.2.3 信息传播理论
    1.3 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拍卖机制设计相关背景
    2.1 一般机制设计环境
    2.2 单物品拍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上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
    3.1 图上的拍卖机制设计框架
        3.1.1 问题概述
        3.1.2 基于图的拍卖机制模型
    3.2 基本理论刻画
        3.2.1 激励相容性刻画
        3.2.2 个体理性刻画
    3.3 单调分配与最优支付
        3.3.1 单调分配规则
        3.3.2 可实施性
        3.3.3 最优支付规则
    3.4 收益与效率困境
        3.4.1 不可能性定理
        3.4.2 配置有效的最优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权图上的拍卖机制设计
    4.1 预备知识
        4.1.1 关键传播序列
        4.1.2 延迟分配规则
    4.2 关键传播机制
        4.2.1 边集选择函数
        4.2.2 关键传播机制定义
        4.2.3 理论分析
    4.3 案例分析
        4.3.1 信息传播机制
        4.3.2 阈值邻居机制
    4.4 传播机制中的转卖问题
        4.4.1 防转卖定义
        4.4.2 防转卖传播拍卖机制
        4.4.3 弱防转卖传播拍卖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权图上的拍卖机制设计
    5.1 有权图传播拍卖模型
    5.2 含中介的有权图模型
        5.2.1 中介市场模型
        5.2.2 树形图上的信息传播机制
        5.2.3 一般图上的顾客分享机制
    5.3 一般有权图上的赋权传播机制
        5.3.1 分配规则定义
        5.3.2 支付规则定义
        5.3.3 理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投资顾问
        2.1.1 我国投资顾问业务发展情况
        2.1.2 国外投资顾问业务发展情况
    2.2 服务营销
        2.2.1 服务营销概述
        2.2.2 服务营销理论综述
    2.3 道德风险
        2.3.1 道德风险概述
        2.3.2 道德风险综述
第三章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现状
    3.1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客户结构分析
        3.1.1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分析
        3.1.2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客户结构分析
    3.2 申万宏源投资顾问业务体系
        3.2.1 申万宏源简介
        3.2.2 申万宏源投资顾问业务构成
    3.3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开展情况
        3.3.1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人员配置状况
        3.3.2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人员工作状况
        3.3.3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服务模式
第四章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问卷调查分析
        4.1.1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问卷调查概况
        4.1.2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问卷分析
    4.2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原因分析
        4.2.1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顾问业务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2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团队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原因分析
        4.2.3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策略的实施
    5.1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团队建设
    5.2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服务模式
    5.3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的风险控制
    5.4 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绩考核
第六章 结论
    6.1 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策略的结论
    6.2 有关建议及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西欧激进右翼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表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激进右翼政党的研究现状
        二、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疑欧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与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后功能主义理论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概念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 宽容性共识
        二、第二阶段: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向“限制性异议”的转折点
        三、第三阶段: 东扩与欧盟危机——限制性异议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与主流欧洲一体化理论
        一、新功能主义理论与政治化
        二、政府间主义理论与政治化
    第四节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与后功能主义理论
        一、后功能主义理论的理论逻辑
        二、对后功能主义理论的评析
        三、激进右翼政党、后功能主义理论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欧激进右翼政党及其疑欧主义立场
    第一节 疑欧主义概述
        一、疑欧主义的概念与分类
        二、政党疑欧主义的来源
    第二节 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概述
        一、激进右翼政党的概念界定
        二、西欧激进右翼政党的选举突破
    第三节 激进右翼政党与疑欧主义
        一、从亲欧到疑欧——激进右翼政党的对欧立场变化
        二、激进右翼政党疑欧主义立场的意识形态基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动机
    第一节 需求因素:民众疑欧主义情绪的上升
        一、经济公平需求
        二、移民与安全需求
        三、价值需求
        四、身份认同需求
        五、信任需求
    第二节 外部供给因素:政治机会结构
        一、主流政党的亲欧共识
        二、大众媒体的推动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策略
    第一节 议题强调与立场极化策略
    第二节 架构策略
        一、架构策略的概念界定
        二、激进右翼政党的对欧架构策略
    第三节 欧洲议会——推动欧洲议题政治化的策略性场域
        一、激进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中的跨国合作
        二、激进右翼政党对欧洲议会发言时间的策略性利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 公众议程
        一、价值观的激进化
        二、民意的疑欧化
    第二节 国内政党政治
        一、议题重构与新政治对立的出现
        二、“架构扩散”效应与主流政党的右转
    第三节 欧盟政治
        一、对欧盟共识政治的威胁
        二、促进欧盟民主合法性的增加
    本章小结
结论
    一、论文回顾与总结
    二、应对欧洲议题政治化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博弈论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关于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
    一、跨国公司及相关经济学理论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与分类
        (二)跨国公司的经济学理论
    二、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一)自由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依附论
        (三)现实主义理论
    小结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利益
    一、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定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实力扩张
        (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利益分化
    二、国家利益
        (一)国家利益的界定
        (二)国家利益划分
        (三)国家利益特性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矛盾的理论分析
        (三)经济全球化与不同国家利益矛盾的表现
        (四)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矛盾长期存在
    小结
第三章 互动关系: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
    一、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
        (一)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关系的变化发展
        (二)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实力对比
        (三)跨国公司属性与主权国家的关联
    二、跨国公司与母国的博弈关系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营对母国的积极影响
        (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营对母国的负面影响
        (三)母国对跨国公司影响的应对措施
    三、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博弈关系
        (一)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博弈能力
        (二)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目标冲突
        (三)东道国的投资政策制定
    小结
第四章 三方博弈:母国、东道国与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三方博弈
        (一)三方博弈的假设
        (二)达成合作博弈的可能性
        (三)三方博弈方式
    二、三方博弈框架下的跨国公司战略选择
        (一)跨国公司的行为选择
        (二)跨国公司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与依赖
        (三)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
    小结
第五章 贸易争端背后的国家利益与跨国公司
    一、一般趋势:贸易争端、逆全球化现象与跨国公司
        (一)贸易争端的原因与表现
        (二)贸易争端与逆全球化现象
        (三)贸易争端影响下的跨国公司策略
    二、案例分析:从日美贸易争端到中美贸易争端
        (一)日美贸易争端概况
        (二)中美贸易争端与日美贸易争端的比较
        (三)中美贸易争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四)中美贸易争端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跨国公司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一、中国的国家利益与跨国公司
        (一)中国国家利益的发展变化
        (二)跨国公司与中国国家利益的契合
    二、国家利益视角下的外国企业对华投资
        (一)跨国公司在华发展进程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
        (四)中国进一步用好外资的措施与建议
    三、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一)中国跨国公司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跨国公司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三)中国跨国公司投资发展趋势
        (四)中国跨国公司投资发展面临的问题
        (五)对中国跨国公司及国家发展的启示
    小结
结语
    一、基本论点
    二、政策启示
    三、研究不足与可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竞争与创新的反转策略投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动量效应的成因
        1.2.2 反转效应的成因
        1.2.3 竞争相关的研究
        1.2.4 创新相关的研究
    1.3 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思路与假设
    2.1 研究思路
        2.1.1 创新产生反转效应的合理性
        2.1.2 竞争产生反转效应的合理性
    2.2 分析方法的确定
    2.3 研究假设
        2.3.1 关于动量反转效应的假设
        2.3.2 关于竞争与创新变量的假设
第3章 中期反转策略构建的数据处理与实证分析方法
    3.1 数据选取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双重分类法的构建
        3.2.2 动量或反转策略投资组合构建
        3.2.3 策略收益率计算方法
第4章 中期反转策略的构建与分析
    4.1 描述统计
    4.2 中期反转策略的构建
第5章 中期反转策略的关键因素分析
    5.1 不同选股比例下的反转策略
    5.2 不同形成期下的反转策略
        5.2.1 3个月形成期反转策略的构建
        5.2.2 6个月形成期反转策略的构建
        5.2.3 9个月形成期反转策略的构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数据
    2.2 描述性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文献的全景图
        2.2.1 发文数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2.2.2 发文期刊分析
        2.2.3 发文作者和合着网络分析
    2.3 共词分析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梳理
        2.4.1 基于规制理论视角的研究
        2.4.2 基于技术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4.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2.4.4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5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第三章 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
    3.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代际更迭
    3.2 中国政府与企业支持本土3G技术的原因
        3.2.1 经济原因
        3.2.2 政治原因
    3.3 大唐电信开发TD-SCDMA技术标准面临的挑战
        3.3.1 来自内部技术资源的挑战
        3.3.2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第四章 大唐电信制度创业行为与TD-SCDMA合法性确立
    4.1 TD-SCDMA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4.2 制度创业相关概念及理论
        4.2.1 制度创业与制度创业者
        4.2.2 合法性
        4.2.3 制度创业行为
        4.2.4 制度创业模型
    4.3 数据来源
    4.4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变化、标准构建及寻求技术可行性
        4.4.1 直接参与策略与代言人策略
        4.4.2 协作R&D
        4.4.3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4.5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标准的理论化与扩散
        4.5.1 产业联盟
        4.5.2 开放型标准战略
        4.5.3 调动社会力量
        4.5.4 信息咨询策略
    4.6 制度再生阶段——TD-SCDMA合法性确立
    4.7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构建
第五章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验证:TD-LTE合法性确立案例
    5.1 数据来源
    5.2 TD-LTE发展概述
    5.3 制度创业阶段划分及模型构建
        5.3.1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
        5.3.2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
        5.3.3 制度再生阶段
    5.4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TD-LTE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结论
        6.1.2 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如何在竞争中成为赢家(论文参考文献)

  • [1]“赢家通吃”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企业面临的组织管理挑战[J]. 刘冬梅,覃世利,易诗莲.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2(05)
  • [2]平台企业的竞争法特性分析[J]. 赫伯特·霍温坎普,李中衡.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 2021(00)
  • [3]行业竞争、企业策略和雇员主体性:基于互联网企业雇员加班现象的多案例研究[J]. 郑小静,黄岩,李敏.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1(11)
  • [4]基于社交网络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研究[D]. 李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申万宏源克拉玛依营业部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桓伟华. 石河子大学, 2020(02)
  • [6]存在拆台行为的锦标赛激励效应[J]. 黄宝婷,董志强. 管理工程学报, 2020(06)
  • [7]西欧激进右翼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研究[D]. 玄理. 山东大学, 2020(01)
  •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D]. 李天惠. 外交学院, 2020(08)
  • [9]基于竞争与创新的反转策略投资组合研究[D]. 李天野.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 田雨欣. 山西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如何在比赛中成为赢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