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梗死3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俞志伟[1](2022)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时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放射科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及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临床诊断结果表明70例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50例(71.43%)患者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20例(28.57%)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多发脑梗死部位患者共37例(52.86%),单发脑梗死部位患者共33例(47.14%);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检查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为65.71%,高于采用常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52.86%但差异不显着(P> 0.05);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真阳性患者共46例,误诊0例,漏诊4例;常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真阳性患者共35例,误诊2例,漏诊15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2.00%和94.29%,均显着高于常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70.00%和75.71%(P <0.05);诊断特异度100.00%高于常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90.00%但差异不显着(P> 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更加准确,可以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但是阅片医师必须具备相应水平。
张婷[2](2021)在《头颅磁共振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术后头颅DWI出现新发梗死病灶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有许多关于该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研究,但对术后症状恶化与临床危险因素的关系及术后头颅DWI上新增病灶类型作系统研究的报道较少。术后头颅DWI新发病灶不一定导致症状恶化,不同头颅DWI病灶类型产生的原因及临床预后也不尽相同。脑梗死并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卒中后综合征,影响患者的近期康复及远期预后。对有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用于治疗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较少。头颅DTI可有效显示白质纤维束的解剖情况,FA值、ADC值等可以反映纤维束的完整性及水分子运动的自由度,在脑功能评估中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外很少有应用头颅DTI评估介入治疗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的研究报道。第一部分: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新发梗死的头颅DWI研究目的:探索症状性/非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头颅DWI上新增病灶、症状恶化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不同病灶类型对术后症状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76例经DSA证实为颅内/外动脉狭窄且已实施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72小时接受头颅DWI检查。按照术后头颅DWI情况,分为术后有新发病灶组(N=90)及术后无新发病灶组(N=86);按照术后症状有无恶化,将其分为术后症状恶化组(N=22)及术后无症状恶化组(N=154)。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支架置入术后头颅DWI新发梗死灶及术后症状恶化与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病史、手术血管、主动脉弓分型、支架数目等因素的关系。并将资料分为颅外动脉支架置入与颅内动脉支架置入两个亚组,进一步分析头颅DWI新发梗死的病灶类型与出现术后症状恶化之间的关系,并对术后出现梗死病灶相关并发症的患者进行随访追踪,探究不同病灶类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出现术后头颅DWI新发梗死病灶的患者占51.5%、无术后新发梗死病灶者48.9%。单因素分析发现,与年龄<60岁患者相比,年龄在6075岁之间和年龄>75岁的患者术后新发DWI病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1=0.004;P2=0.008)。术后出现头颅DWI新发梗死病灶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新发梗死病灶者(P均<0.05)。与颅外动脉手术相比,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联合支架置入术后出现头颅DWI新发梗死病灶的风险均明显增加(P1=0.001、P2=0.003)。III型主动脉弓型患者出现新发梗死灶的比例较I型(P=0.006)及II型动脉弓患者(P=0.003)均增加。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及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是术后出现头颅DWI新发梗死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术后症状恶化的患者占12.5%,无术后症状恶化者占87.5%。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发现,相较于颅外动脉及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行颅内+颅外动脉联合支架置入术后出现症状恶化的发生率更高(P=0.003)。与无深穿支梗死的患者相比,术后伴发深穿支梗死者症状恶化的发生率更高(P<0.001);与未发生栓子脱落的患者相比,术中发生栓子脱落的术后症状恶化发生率也偏高(P=0.012)。颅外动脉支架置入亚组中,42.8%术后出现头颅新增DWI病灶,其中15.6%出现术后症状恶化,不同病灶类型导致术后症状恶化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629),但呈现降低的趋势。颅内动脉支架置入亚组中,71.3%出现术后出现头颅新增DWI病灶,其中37.8%出现症状恶化,不同病灶类型导致的术后症状恶化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1)。结论:1.年龄>60岁、高血压、高血脂、颅内动脉手术是介入术后出现头颅新发DWI梗死病灶的危险因素。2.发生深穿支梗死是介入术后发生症状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3.术后头颅DWI新发梗死病灶大多数是非症状性的,只有少数会导致临床缺血事件。4.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头颅DWI局部型病灶致症状恶化的发生率高。5.术后复查头颅DWI是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可以及时了解术后颅内新发病灶的情况及类型,有利于制定针对性术后防治方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第二部分: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支架置入治疗的头颅DTI研究目的:研究头颅DTI评估介入治疗脑梗死并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行头颅DTI的患者141例。分别对脑梗死患者(105例)与非脑梗死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的患侧与健侧FA值、ADC值进行比较。105例脑梗死患者中,52例未行介入治疗,53例行介入治疗,进一步筛选53例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33例),在手术前及手术后3月分别行量表及头颅DTI检查,分析手术前后MMSE、Mo CA评分及头颅DTI上FA值、ADC值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脑梗死患者FA值较非脑梗死患者降低、脑梗死患者ADC值较非脑梗死患者增高(P均<0.05)。脑梗死患者患侧FA值较健侧降低、患侧ADC值较健侧ADC值增高(P均<0.05)。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介入手术对MMSE、FA值、ADC值均有影响(P<0.05),非参数检验显示,手术前后Mo CA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介入治疗前后FA差值与MMSE评分差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s=0.889,P<0.001),ADC差值与MMSE评分差值存在负相关关系(rs=-0.661,P<0.001)。结论:1.介入手术前,与非脑梗死患者相比,脑梗死患者的FA值降低、ADC值升高;脑梗死患者患侧与健侧的FA、ADC值也存在差异。2.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行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左右,MMSE评分较术前升高,Mo CA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FA值较术前升高、ADC值较术前降低。3.手术前后量表与头颅DTI参数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可以应用头颅DTI对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进行介入后的疗效评价。
东冉冉[3](2020)在《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的脑梗死患者30例与健康人群30例进行调查研究,分为疾病组与健康组,健康组人群均通过健康体检,无任何异常,疾病组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为患有脑梗死,两组患者均采用磁共振进行检测。检查后,对比两组患者不同脑部位FA值以及不同分期患者梗死侧与健侧对应区域的ADC和FA值。结果:健康组患者左侧对应部位与右侧对应部位,在梗死区、内囊后肢、大脑脚以及皮质脊髓束上无明显数据差异,疾病组患者健侧对应区域与健康组患者相应部位在梗死区、内囊后肢、大脑脚以及皮质脊髓束上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疾病组患者梗死侧与健侧对应区域在梗死区、内囊后肢、大脑脚以及皮质脊髓束上存在明显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患者梗死侧与健侧对应区域的ADC和FA值均有所不同,除恢复期患者健侧对应区域与梗死侧在ADC值上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其他分期患者梗死侧与健侧对应区域均存在显着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着,通过ADC值联合FA值可以更加准确的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期和定位,同时磁共振弥散成像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累及白质纤维束,在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清波,李润霞,王慧[4](2019)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榆林市中医医院诊治的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MRI常规和DWI扫描,对比常规MRI、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检出率、相对表观弥散系数的差异,分析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确诊超急性脑梗塞20例,急性脑梗塞10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DWI图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异常高信号,T2W1、T1W1、FLAIR等信号;超急性期脑梗塞及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的患侧表观弥散系数、健侧表观弥散系数、相对表观弥散系数分别为[(0.96±0.13)%vs (0.72±0.01)%]、[(0.39±0.02)%vs (0.33±0.01)%]、[(56.02±2.36)%vs (42.15±1.75)%],超急性期脑梗塞均明显高于急性期脑梗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灵敏度、特异度为55.00%、100.00%,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灵敏度、特异度为95.00%、100.00%;DWI鉴别诊断脑梗塞准确率为96.67%,明显高于常规MRI的70.00%,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DWI可准确显示超急性期脑梗塞病灶,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准确率高于常规MRI。
弓茹月[5](2019)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磁共振表现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头颅MRI(包块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及预后,指导临床。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内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符合条件的共计87例。搜集该87例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在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后两周内首次行头颅磁共振分为小于两周组和大于两周组,根据磁共振结果有无异常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电话通知患儿家属带患儿来我院儿童保健科行“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即儿心量表),评估患儿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情况。完成儿心量表者70例,将DQ小于85分者或者死亡患儿列入不良预后组,将DQ大于等于85分者列入痊愈组。采用SPSS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数值变量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通过单因素分析选出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选出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87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首次行头颅MRI检查,其中有47例存在并发症,异常率54.0%,包括硬膜下积液的13例(27.7%),脑出血18例(38.3%),脑软化7例(14.9%),脑积水5例(10.6%),脑梗死2例(4.3%),脑室管膜炎5例(10.6%),信号异常3例(6.4%)。确诊化脓性脑膜炎两周内磁共振检查异常率为62.5%,两周后磁共振检查异常率为38.7%,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有无并发症两组患儿在发热天数≥5天(P=0.048)、抽搐(P=0.026)、脑脊液总蛋白>2000mg/L(P=0.020)、脑脊液糖<1.1mmol/L(P=0.023)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不良预后组及痊愈组在抽搐(P=0.024)、脑脊液总蛋白>2000mg/L(P=0.022)、脑脊液糖<1.1mmol/L(P=0.012)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发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的磁共振表现主要有硬膜下积液、脑出血、脑软化,诊断两周内进行头颅MRI检查更能发现相关异常改变。2.本研究中发热天数≥5天、抽搐、脑脊液总蛋白>2000mg/L、脑脊液葡萄糖<1.1mmol/L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中抽搐、脑脊液总蛋白>2000mg/L、脑脊液葡萄糖<1.1mmol/L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其中抽搐是显着危险因素。
董军[6](2019)在《磁共振DWI、DTI、SWI在新发脑梗死溶栓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验证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出血转化(HT)与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急诊绿色通道就诊,临床诊断为新发脑梗死的138例住院患者。年龄在3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4.29±1.53)岁,其中男性76例,女性62例。所有病人均行头颅磁共振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对扩散加权成像(DWI)系列显示病变区高信号(b=0,1000s/mm2),相应区域ADC值降低,提示患者有新发脑梗死,加扫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扩散张量成像(DTI)序列,在不同序列图像上观察对比病灶。测量并比较梗死区与健侧镜像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扩散率(MD)及各向异性(FA)值,分析MD指数(rMD)及FA指数(rFA)值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DTI评价脑白质纤维束在急性脑梗死期完整性、神经纤维束损伤程度,明确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SWI序列观察脑梗死灶内是否伴有微出血,然后依据SWI所显示梗死灶内是否存在脑微出血(CMBs)为标准,将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56例本组病例分为CMBs组21例和无CMBs组35例,均给予快速静脉溶栓治疗,24小时内复查磁共振SWI序列,检测计数发生出血转化(HT)的例数,对比CMBs组和无CMBs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DWI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100%,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死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相比,脑梗死区MD值超急性期、急性期降低(P<0.05),亚急性期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值超急性期变化缺乏一致性(P>0.05),以后各期逐渐降低(P<0.05)。脑梗死区rMD值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rs=0.987,P<0.05);rFA值与发病时间呈负相关(rs=-0.993,P<0.05)。CMBs组溶栓治疗前常规磁共振和CT未见明显出血,SWI显示均为出血性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共有13例出现血量增加,即出现HT,9例转化为实质性血肿I型,4例转变为实质性血肿Ⅱ型,出现了明显占位效应,8例溶栓后无明显变化;无CMBS组溶栓治疗前CT和SWI扫描未发现CMBs。静脉溶栓治疗后,SWI发现有5例病灶内出现CMBs,ECASS分型为出血性梗死I型,30例未见CMBs。统计学分析显示CMBs组发生HT的例数较无CMBS组多,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12.19,P<0.05)。结论DWI、SWI、DTI可活体无创伤地快速评价缺血的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对研究缺血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新方法;DWI对新发脑梗死灶检出敏感,DTI可较准确地评估缺血脑组织皮质脊髓束受损情况,界定缺血半暗带;SWI可清晰、敏感地检测脑缺血中的微出血,反映再灌注受损程度,观察静脉溶栓治疗中出血转化(HT),为临床及早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李秀艳,陈建霞,石庆丽,张海燕[7](2018)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并发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灶的最大直径进行分组:46例急性腔隙脑梗组、18例急性脑梗死(非腔隙性)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常规的CT、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三组人员的DWI、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急性腔隙脑梗死组患者的ADC值和急性脑梗死(非腔隙性)组患者的病灶ADC值无明显差异;急性腔隙脑梗死组患者、急性脑梗死(非腔隙性)组患者的ADC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例出现孤立性眩晕,其中17例为短暂性发作,9例为持续性症状;38例为非孤立性眩晕,其中20例为短暂性发作,18例为持续性症状;40例存在平衡障碍,24例存在呕吐。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通过观察ADC值、脑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改变,能指导临床医学诊断急性期并发眩晕症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陈全武[8](2018)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到医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并编号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试验组患者使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技术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使用CT及使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的准确率,调查患者对诊断结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在患者病发6 h内分别进行CT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试验组患者出现异常高信号22例,对照组为18例,试验组检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其中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生活质量为优患者16例,生活质量为良患者8例,生活质量差患者仅1例,对照分别为10、7、8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诊断准确性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患者仅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推荐使用低磁场共振技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曹兰芳,王建林,杨志秀,罗丽华,李颖文[9](2018)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至12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所有病例首先行常规MRI检查,之后再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二者检查时间间隔1 h之上,然后对所有患者病灶区的ADC值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高信号显示率能达到100%,而传统MRI检查则显示为高信号或等信号。经过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之后发现,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DC值均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DC值高于超急性期患者。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相对于常规MRI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对不同时期梗死病灶变化具有鉴定意义,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陈淑宽,宋振强,时玉春,张海豹,张龙[10](2018)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急性期、超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常规弥散加权扫描、水抑制序列扫描和常规T1WI、T2WI扫描,对梗死灶和对侧相应部分正常脑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定。结果 66例患者中超急性期脑梗死9例,急性期脑梗死57例;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部分稍高信号或等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梗死灶ADC值显着低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敏感性较高,采用弥散加权扫描能有效区分多发脑梗死中的新旧病灶,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梗死3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梗死3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时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诊断结果 |
2.2 不同诊断方法检出率对比 |
2.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 |
2.4 常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 |
2.5 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 |
3 讨论 |
(2)头颅磁共振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新发梗死的头颅DWI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支架置入治疗的头颅DTI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择期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不同脑部位FA值对比 |
2.2 不同分期患者梗死侧与健侧对应区域的ADC和FA值对比 |
3 讨论 |
(4)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图像处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诊断结果 |
2.2 超急性期脑梗塞和急性脑梗患者的塞弥散系数比较 |
2.3 常规MRI和DWI的诊断结果比较 |
3 讨论 |
(5)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磁共振表现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1. 收集资料 |
2. 随访 |
3. 分组 |
4. 数据统计 |
结果 |
一、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头颅MRI结果 |
1.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初次头颅MRI结果 |
2. 同一患儿复查头颅MRI结果 |
3. 头颅磁共振异常与病原学的关系 |
二、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临床表现分析 |
3. 实验室检查分析 |
4. 将数值变量转变为分类变量 |
三、随访结果 |
1.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不良预后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
2.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不良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
讨论 |
1.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头颅MRI表现 |
2.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影像学表现 |
1、影像学检查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地位 |
2. 化脓性脑膜炎影像学表现 |
2.1 头颅超声 |
2.2 头颅CT |
2.3 头颅磁共振 |
2.4 化脓性脑膜炎在磁共振特殊序列表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 |
致谢 |
(6)磁共振DWI、DTI、SWI在新发脑梗死溶栓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患者一般资料 |
1.2 患者的入选标准 |
1.3 检查方法 |
1.3.1 MRI设备 |
1.3.2 检查摆位与定位 |
1.3.3 扫描系列 |
1.3.4 磁共振扫描参数 |
1.4 图像后处理 |
1.4.1 DWI、 DTI 序列图像处理及数据统计分析 |
1.4.2 SWI序列检查图像处理 |
1.5 溶栓患者分组标准 |
1.6 静脉溶栓治疗方案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DWI结果 |
2.2 DTI结果 |
2.3 SWI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7)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急性腔隙脑梗的DWI及ADC图表现结果 |
2.2 ADC值 |
2.3 临床症状特征 |
3 讨论 |
(8)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检查成像信号分析 |
2.2 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
2.4 两组患者诊断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扫描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病变部位: |
2.2 影像学特征: |
2.3 ADC值: |
3 讨论 |
四、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梗死3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时的效果[J]. 俞志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01)
- [2]头颅磁共振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的临床研究[D]. 张婷.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东冉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21)
- [4]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刘清波,李润霞,王慧. 海南医学, 2019(09)
- [5]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磁共振表现及预后分析[D]. 弓茹月. 苏州大学, 2019(04)
- [6]磁共振DWI、DTI、SWI在新发脑梗死溶栓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 董军. 青岛大学, 2019(03)
- [7]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眩晕的应用价值分析[J]. 李秀艳,陈建霞,石庆丽,张海燕.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8]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陈全武. 中外医学研究, 2018(24)
- [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曹兰芳,王建林,杨志秀,罗丽华,李颖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05)
- [10]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陈淑宽,宋振强,时玉春,张海豹,张龙. 临床医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