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例HBsAg携带者B超动态观察

79例HBsAg携带者B超动态观察

一、79例HBsAg携带者的B超动态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林伟寅[1](2019)在《超重和肥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癌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持续的病毒抑制,但仍然有患者存在肝脏炎症和疾病进展。二、研究目的在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并取得病毒抑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1.调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发生率,分析ALT升高的危险因素。探讨超重和肥胖对ALT的影响。2.调查肝癌的发生率,分析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超重和肥胖对肝癌发生风险的影响。三、研究方法1.病例来源本研究患者来源于南方医院肝病中心2014年开始建立的一个基于真实世界、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该队列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长期预后。本项研究筛选了 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入组该队列并进行随访的患者。2.资料收集患者同意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标准的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每间隔6个月随访一次。3.诊断标准(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男性血清ALT>35 U/L,女性血清ALT>25U/L。(2)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25 kg/m2即可定义为超重和肥胖。四、结果1.超重和肥胖与血清ALT升高共纳入了 1965名患者,基线时ALT升高的患者比例为19.7%。ALT升高的患者BMI水平、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和肝硬化比例均更高。在18.3个月的随访期间,27.5%的患者出现ALT间断升高,7.3%ALT持续升高。超重和肥胖是ALlT间断升高和持续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超重和肥胖的患者ALT间断升高和ALIT持续升高的比例均更高。在整个随访期间每一个访视点,超重和肥胖的患者ALT升高比例始终高于对照组。在随访期间,BMI下降的患者,ALT异常的风险也随之下降。BMI升高的患者,ALT异常的风险也随之升高。2.超重和肥胖与肝癌发生风险共纳入了 2701名患者,2.6年随访期间有45例患者发生肝癌。肝癌患者年龄更大,肝硬化、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均更高。总体人群3年肝癌累积发生率为2.08%。基线BMI≥25 kg/m2的患者3年肝癌累积发生率为3.5%,BMI<25 kg/m2的患者3年肝癌累积发生率为1.6%(P=0.026)。纳入年龄、性别、肝硬化、HBeAg阴性、BMI五个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年龄>50岁、肝硬化和BMI(aHR 1.09,95%CI 1.00-1.19)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五、结论1.血清ALT升高在病毒被长期抑制的慢乙肝患者中并不少见。超重和肥胖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降低体重、减少肝脂肪变性可能有助于ALT恢复正常。2.病毒被长期抑制的慢乙肝患者仍然存在肝癌发生风险。超重和肥胖可能是患者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沛[2](2019)在《基于NGS的早期肝癌筛查及卵巢癌前体病变进化轨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风险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基于游离DNA和蛋白标志物的液体活检技术,建立早期肝癌筛查方法,并对无症状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前瞻性的早期肝癌筛查。方法:首先,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血浆游离DNA变异检测技术,称为Mutation Capsule,并利用含有已知突变的基因组DNA标准品和甲基化DNA标准品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随后,针对肝癌的基因组特征,我们设计了一个包含TP53、TERT、CTNNB1、AXIN1等肝癌驱动基因的肝癌检测panel。我们收集了 135例具有明确诊断结果的肝癌及非肝癌血浆样本、70例健康人血浆样本及331例无临床症状的肝癌高危人群的血浆样本,并使用Mutation Capsule方法对这些样本的游离DNA进行变异检测。同时,我们还检测了这些血浆样本的AFP和DCP蛋白含量。最后,我们开发了一种名为HCCScreen的液体活检方法,用于从HBsAg阳性且无症状的个体中识别HCC。我们使用的训练集样本一共135例,均为AFP/B超阳性或疑似阳性。之后我们利用HCCScreen方法,对上述331例AFP/B超阴性的个体进行早期肝癌筛查和6-8个月随访。结果:Mutation Capsule方法的性能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对低起始量DNA样本进行准确的低频突变检测和甲基化检测。我们设计的肝癌检测panel可以有效地同时检测出多种肝癌相关的遗传变异及甲基化改变,并且这些变异检测结果可以用于肝癌和非肝癌样本的区分。利用HCCScreen方法,可以有效的从肝癌高危人群中检测出早期肝癌患者,该方法在训练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和93%。331例验证集样本中有24例为筛查阳性,其中4例经CT确诊为肝癌,肿瘤最大直径<3cm。HCCScreen方法在验证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4%,阳性预测值为17%。结论:我们开发的Mutation Capsule方法可以用于cfDNA的变异检测,并且支持遗传变异和甲基化变异同时检测。我们的研究表明HCCScreen方法能够有效的从肝癌高危人群中检测出早期肝癌患者,并且有望应用于临床。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C)与其假定的前体病变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STIC)之间的克隆进化关系已有报道。然而,对于同时患有卵巢癌和输卵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时,广泛分布的癌组织可能已破坏了前体病变克隆的原生环境,模糊了肿瘤克隆的进化史,或者可能已经扩散到解剖结构相邻的末端,伪装成前体病变。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我们使用全外显子测序和靶向测序技术,分析了未患癌女性的输卵管前体病变如p53印记、休眠型STIC、和增殖STIC的基因组图谱。我们发现有多处输卵管病变但未患癌的女性个体中,不同的前体病变都存在TP53基因突变,但是突变位置各不相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个体的比例为75%(3/4)。而同时存在HGSC和输卵管前体病变的女性个体中,仅一例(1/4)个体的前体病变和肿瘤之间没有共同的突变。我们对患有卵巢癌的四例患者的多处输卵管病变的进化史进行分析,发现肿瘤具有明显的演变轨迹。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输卵管前体病变具有不同的克隆起源。基于癌前病变特异性增殖率构建的数学模型表明现p53印记和休眠的STIC可能需要较长时间(20年或更长时间)发展成STIC,而STIC可能在更短的时间(6年)内发展成癌症。上述发现可能对未来卵巢癌的预防和早期检测研究有所启示。

于智欣[3](2019)在《基于社区的乙肝流行病学仿真建模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目前推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数已达到9300万人,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国家“十一五”期间启动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简称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旨在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发病率、病死率(简称“三病两率”)。重大传染病示范区现场正是实现降低“三病两率”的示范现场和集中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仿真建模如今已是计算机领域的热点应用方向,在医疗领域也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协助分析干预措施对疾病流行情况的长期影响,评估干预策略的有效性,提高流行病学现场研究的效率,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结合乙肝示范区现场研究的特征性乙肝流行数据,仿真建模能够对社区乙肝的长期流行趋势做出预测。本文结合乙肝流行病学调查和计算机仿真建模的思想,探讨了浙江省玉环市清港镇乙肝长期流行趋势的预测、乙肝防控措施的量化评价、患者群体内部的疾病进展和医疗负担等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依托重大专项示范区系列课题之一的“浙江省防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为平台,收集到清港镇常住居民的乙肝筛查结果及其信息资料,明确了清港镇乙肝流行病学基线,并取得了当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性数据。(2)在获得清港镇乙肝关键流行病学数据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利用统一建模语言的AnyLogic建模软件,对清港镇未来20年乙肝流行情况做出了分析和预测,并且通过设计干预参数评估各项措施对示范区乙肝防治的效果。(3)在完成清港镇乙肝长期流行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尝试对清港镇乙肝感染者进行基于智能体的仿真建模,从而对疾病进展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参考当地乙肝治疗情况,分析随着人群整体疾病变化趋势的变化,患者相应的医疗支出的变化。总之,随着仿真建模在医学领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以具体社区为例多角度探讨乙型肝炎长期流行情况的预测方法,为示范区现场提供评估的效价指标,并且希望能够将这种方法应用在其他慢性病和传染病的预测分析中去。

李宝珍[4](2017)在《以社区体检为基础的济南市章丘区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及转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肝细胞导致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和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是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作为乙肝大国,HBV感染者约9300万,而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约2000万,每年因乙肝相关肝病死亡病人估算有30万例。感染者和死亡者数量均占据了全球相应病例的1/3,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降低乙肝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乙肝防控中尤其重要。目前我国乙肝感染状况调查一般为抽样调查。基于社区全体居民查体的乙肝感染状况的调查,与基于抽样调查相比更能真实反映人群乙肝流行状况,对于了解一个地区HBV感染现状,开展相关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HBV新发慢性感染特别是新发慢性感染是评价一个地区乙肝控制的直接指标,而我国常用急性乙肝发病率作为替代指标,且其数据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误报情况较为多见。因此研究HBV新发慢性感染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既往对慢性乙肝感染者临床特征的研究多是以医院为基础的针对乙肝病例的研究,在社区水平上对HBsAg阳性者的临床构成及特征相关研究还很少。全面分析社区水平上HBsAg阳性者的临床构成、特征、转归及乙肝五项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在人群中流行现状,对于科学制定慢性乙肝感染者管理策略降低乙肝病死率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目的]1.分析济南市章丘区人群HBsAg流行现状,以及HBsAg阳性人群HBV血清学指标组合的流行状况,为掌握该地区人群中乙肝易感者和传染源的比例和分布情况提供参考;2.通过比较两次查体数据获取济南市章丘区社区人群乙肝新发慢性感染率及分布特征,为确定该地区乙肝防治重点人群提供数据支持;3.通过HBsAg阳性者随访,对不同临床状态HBsAg阳性者的临床转归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科学制定HBV慢性感染者管理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调查方法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员流动性,从济南市章丘区20个镇街中,抽取圣井、官庄、龙山、党家、刁镇、绣惠、枣园7个镇(街道)作为研究现场。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体检信息,同时采集查体对象血清进行HBsAg、抗-HBs、抗-HBc等乙肝感染指标检测,区分出HBsAg阳性者与未感染者;HBsAg阳性者进行医学检查,通过问诊、体格检查、腹部B超检查,由专科医生负责根据以上结果进行临床分类并随访,了解转归情况。2.分析方法(1)使用Excel 2010进行人群分布特征、查体调查率、HBsAg阳性率、新发慢性感染率以及HBsAg阳性者临床特征及HBsAg转阴、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HBeAg血清学转换及再逆转等分布情况分析。(2)使用SPSS 16.0软件,运用χ2检验进行人口构成、HBsAg阳性率在不同镇、年龄、性别等之间的比较;运用Poisson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医疗费用支付新发慢性感染率的差别;使用Cox回归模型对HBsAg转阴、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HBeAg血清学转换及再逆转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HBsAg流行情况济南市章丘区HBsAg阳性率为1.92%(95%CI:1.86%~1.98%),男性为 2.12%(95%CI:2.02%~2.22%),女性为 1.76%(95%CI:1.68%~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中30-39岁组最高,0-9岁组最低,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镇间HBsAg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HBsAg新发慢性感染情况随访发现616人被HBV感染,计算新发慢性感染率为0.18/100人年。男女两性之间新发慢性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0岁以下各年龄组新发慢性感染率较低,均低于0.1/100人年,从30~39岁年龄组迅速上升到0.21/100人年,40~49岁年龄组上升到0.23/100人年,50~59岁年龄组上升到0.26/100人年。各镇间的新发慢性感染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HBsAg阳性者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HBsAg阳性人群检出13种乙肝血清学指标组合。完成两次随访的1267例携带者中,91例HBsAg转阴,转阴率为5.55/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所有纳入特征不同组间HBsAg转阴的可能性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1267例乙肝携带者中有47例第二次检查时进展为慢性乙肝,进展率为2.87/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酗酒史者进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升高。209例HBeAg阳性、抗-HBe阴性的感染者在第二次检查时有75例完成了HBeAg血清学转换,总转换率为35.89/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所有纳入特征不同组间转换风险比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1例HBeAg血清学转换后感染者进行第二次医学检查时,96例发生再逆转,总逆转率为8.14/100人年。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HBV DNA<2000 copies/mL 者,HBV DNA≥2000copi/mL 者逆转的风险比升高。[结论]1.通过实施综合防控措施济南市章丘区HBsAg阳性率有所下降,人群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年龄以30~39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2.人群随访发现,济南市章丘区HBV新发慢性感染率为0.18/100人年。影响章丘区人群乙肝病毒新发慢性感染率的因素是地区和年龄。3.HBsAg阳性人群检出13种乙肝血清学指标组合;有酗酒史者进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升高;HBV DNA≥2000copies/mL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逆转的风险比升高。[建议]1.鉴于30-39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且新发慢性感染率迅速上升,以及乙肝新发慢性感染的因素是地区和年龄,建议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易于群众接受、喜闻乐见的防控知识的宣传,尤其要加大乙肝疫苗普及应用力度,提高人群接种率增强人群自我保护能力。2.鉴于HBsAg阳性者随访中,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进展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逆转率较高,且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率较低,建议加强在感染者中进行定期随访重要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感染者对随访重要性的认识,及时根据临床转归采取针对性的医学干预措施。推究行之有用的医疗保险支付模式和感染者社区管理模式,提升感染者随访的依从性。

王贵强,王福生,成军,任红,庄辉,孙剑,李兰娟,李杰,孟庆华,赵景民,段钟平,侯金林,贾继东,唐红,盛吉芳,彭劼,鲁凤民,谢青,魏来[5](2015)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订,涉及CHB其他治疗方法和策略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1版),并于2010年第1次修订。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CHB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再次修订。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CHB诊断、预防

张焜和[6](2009)在《多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与乙肝肝硬化风险的分子预测》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乙肝肝硬化一般不可逆转,应重在预防。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只有少数发展为肝硬化,多数可长期处于无症状HBsAg携带状态,因此从中筛选出肝硬化高危个体并实施个体化预防措施,才是经济而有效的乙肝肝硬化预防策略。基于临床危险因素难以定量预测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化发生风险。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占人类可遗传变异的90%以上,是目前诠释疾病遗传易感性最好的遗传标记,可用于疾病风险的定量预测。遗传背景差异可能是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化发生风险高低的重要原因。乙肝肝硬化属多基因病,必须筛选出一组相关SNP才能有效地判断个体的发病风险。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乙肝肝硬化发生过程中各个环节相关的多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系,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对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硬化发生风险进行个体化的分子定量预测。目前尚未见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的多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系统分析及相应的分子预测模型研究报道。方法:本研究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病例组为乙肝肝硬化患者,对照组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选择11个基因的17个多态性位点(IL-1A-889C/T、IL-1B+3953C/T和-511C/T、IL-10-592A/C、IFN-γ+874T/A和+2109A/G、TNF-α-308G/A和-238G/A、CD14-159C/T、CTLA-4-318C/T、MEH Tyr113His和-613C/T、GSTM1null/normal、MMP-9-1562C/T、ER1+29T/C、AGT-20A/C和-6A/G)进行分析。采取酚-氯仿法抽提患者血凝块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或PCR-SSP技术对各基因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计算不同组别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乙肝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强度(OR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独立的相关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建立乙肝肝硬化发生风险的分子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共有323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226例,女97例,平均年龄51岁。乙肝肝硬化组168例,HBsAg携带组155例。两组间各年龄段例数构成比以及按性别分层统计的两组间各年龄段例数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30.241)。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总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IFN-γ+874T/A多态位点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其中TT是保护基因型(OR=0.55,P=0.039),TA是易感基因型(OR=1.93,P=0.025),A是易感等位基因(OR=1.82,P=0.036);IL-10-592A/C多态位点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弱相关(P=0.0570.077),其他多态位点无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ER1+29TC为易感基因型(OR=2.00,P=0.024),ER1+29T等位基因、AGT-20AA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与乙肝肝硬化弱相关(P=0.0590.072)。(2)基于男性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IL-10-592A/C位点与男性乙肝肝硬化相关,其中AC是易感基因型(OR=1.86, P=0.042),AA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与肝硬化弱相关(P=0.076);IFN-γ+874T/A位点TA基因型也与男性乙肝肝硬化弱相关(P=0.074);其他多态位点无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IL-10-592A/C位点的AC基因型(OR=3.79,P=0.002)或A等位基因(OR=3.70,P=0.049)、C等位基因(OR=3.70,P=0.049)均为危险因素。(3)基于女性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ER1+29T/C多态位点与女性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其中TC为易感基因型(OR=3.28,P=0.006),T为易感等位基因(OR=3.10,P=0.013),CC为保护基因型(OR=0.32,P=0.013);IL-1B+3953C/T位点和MEH-613C/T位点与女性乙肝肝硬化易感性弱相关(P=0.076-0.089),其他多态位点无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有ER1+29 TC基因型(OR=5.33,P=0.019)或T等位基因(OR=7.63,P=0.017)、CTLA-4-318CT基因型(OR=8.84,P=0.017)或T等位基因(OR=6.33,P=0.031)、IFN-γ+2109 AA基因型(OR=4.38,P=0.032),保护性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有IL-1B+3593 CT基因型(OR=0.076,P=0.036)或T等位基因(OR=0061,P=0.026)、IFN-γ+2109 G等位基因(OR=0.174,P=0.012)。(4)基于男女混合样本、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数据,能分别建立起3个相应的乙肝肝硬化风险预测模型。3个模型对各自的建模病人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0.1%、69.3%和79.4%,对各自对应的全部病人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7.1%、67.5%和77.9%。以各模型对所对应的全部病人的预测概率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670和0.813。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如下:(1)所检测的多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中,只有少数与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化易感性有关,多数关联不强或不相关;(2)与乙肝肝硬化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主要集中在免疫相关基因和雌激素受体α基因,尤其是细胞因子基因;(3)男性与女性患者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有所不同,男性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基因,女性患者除细胞因子基因外,还涉及雌激素受体α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4)女性患者的乙肝肝硬化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强于男性患者,更多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女性患者相关,提示男性乙肝肝硬化的预防应该更重视环境因素控制,而女性乙肝肝硬化的预防应该更重视遗传因素的影响。(5)基于不同的基因多态性数据(混合样本、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均能建立起有意义的乙肝肝硬化风险预测模型,女性患者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率良好,优于男性和不分性别的预测模型。

邓文余[7](2003)在《79例HBsAg携带者的B超动态观察》文中提出 笔者通过2-5年随访,观察了79例HBsAg携带者肝脾B超影像的动态变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1997~2000年我院门诊疑似HBsAg携带者(以下简称AsC)79例,进行2~5年以上的随访,所有病例均做两次以上肝脾B超检查,多次复查肝功能,部分病例结合检测两次以上血清肝纤维化1~5项指标,根据前后B超检查结

佘格欣[8](2021)在《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基数庞大,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可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显着降低CHB患者疾病进展风险。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然而,肝脏脂肪变性对CHB患者接受NAs治疗的疗效影响尚未明确。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CHB初治患者NAs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医院感染内科门诊启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CHB初治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治疗前病毒学、生化学检测结果和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结果,以及治疗后每3-6个月的病毒学和生化学检测结果。根据治疗前CAP水平,将患者分为NAFLD组(CAP≥238 dB/m)和非NAFLD组(CAP<238 dB/m),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应答累积发生率的差异,回顾性分析肝脂肪变性对NAs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结果共计445例CHB初治患者纳入分析,其中82(18.4%)例合并NAFLD。NAFLD组患者治疗前HBV DNA、HBsAg定量水平分别具有低于非NAFLD组患者的趋势(HBV DNA:5.81 vs.6.27 log10 IU/ml,p=0.070;HBsAg:3.28 vs.3.47 log10 IU/ml,p=0.068),且前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显着低于后者(111 U/Lvs.170 U/L,p=0.009)。在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NAFLD组的HBV DNA水平下降幅度较非NAFLD组低(治疗3个月:-3.54 log10 IU/ml vs.-4.07 logi0 IU/ml,p=0.020;治疗 9 个月:-4.37 log10 IU/ml vs.-4.87 log10 IU/ml,p=0.520),HBsAg 水平下降幅度较非 NAFLD 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3 个月:-0.180 log1o IU/ml vs.-0.341 log10 IU/ml,p=0.156;治疗 9 个月:-0.387 log10 IU/ml vs.-0.504 Iog10 IU/ml,p=0.520);NAFLD 组 ALT水平显着高于非NAFLD组(治疗3个月:52 U/L vs.37 U/L,p=0.040;治疗6个月:39 U/L vs.28 U/L,p=0.019)。经过3年抗病毒治疗后,NAFLD组的HBeAg转阴累积发生率(28.1%vs.57.2%,p=0.042)和 ALT 复常率(97.5%vs.100.0%,p=0.029)显着低于非NAFLD组,多因素分析显示CAP值是影响HBeAg转阴率的独立因素(HR:0.994,95%CI:0.988-1.000,p=0.049),也是影响 ALT复常率的独立因素(HR:0.996,95%CI:0.994-0.999,p=0.009);两组病毒学应答率(100.0%vs.100.0%,p=0.327)、HBsAg 下降>1log(21.9%vs.27.7%,p=0.128)和HBeAg血清学转换(26.4%vs.51.3%,p=0.121)的累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合并肝脏脂肪变性会影响CHB患者的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而且肝脏脂肪变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HB患者NAs治疗的疗效。未来,需进一步阐明肝脏脂肪变性影响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潜在机制。

许海芹[9](2020)在《益气解毒通络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我国为慢性HBV感染的高发区,占全世界慢性HBV感染总数的1/3。乙肝后肝硬化是我国肝硬化人群的主要构成部分,病情进展至失代偿阶段5年病死率在70%以上。控制HBV病毒的复制及抗纤维化是目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观察西医治疗联合益气解毒通络法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与络病理论的相关性。探讨肝病中血络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肝硬化中肝血窦毛细血管化的相关性。评价益气解毒通络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HBV相关肝病疾病提供临床辩证用药思路。方法:对124例,2016年至2019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感染科就诊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从初诊至治疗6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接受益气解毒通络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61例,采用西医治疗+益气解毒通络法。分别观察患者初诊时、3个月、6个月中医证侯总积分,中医症状、体征,肝功能,血凝,血小板,肝脏B超影像学指标变化,对结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70%,对照组有效率29%,两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胸胁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口臭、失眠/多梦、皮肤瘙痒、两目干涩、面色晦暗(P<0.01)。治疗组身目黄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改善倦怠乏力、排便不尽感症状方面较对照组优(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尿黄症状无改善。而对照组在尿黄、头身困重、便秘、身目黄、肌肤甲错方面无改善。(3)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肝功能方面:治疗3、6月时,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3月时TBIL、GGT、ALT、A/G,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6月时治疗组各项肝功能指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5)血凝:治疗3、6月时,两组PT、PTA均明显改善。3月治疗组在PT方面优于对照组,6月治疗组PT、PTA疗效均优于对照组。(5)PLT:治疗3、6月时,两组PLT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6)肝脏B超影像学指标方面:治疗6月后两组门静脉直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6月时两组对门静脉直径均无明显改善。两组门静脉直径稳定不变,说明两组在延缓病情进展方面起到一定作用。(7)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大便稀水样,次数增多,临床化验结果无异常,后自行缓解,考虑胃肠道调整过程中的排毒反应,1例患者出现药后头晕,测量血压无异常,休息后缓解,后无再发,考虑药中病邪,正邪相争所致。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益气解毒通络法对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是明确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体征。益气解毒通络法对于化验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降低门静脉直径与对照组无差异,也可能因观察治疗时间较短所致。

侯志君[10](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旨在评估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并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其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261例和西医队列260例,对两队列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抗-HBs阳转率、肝功能(TBiL、ALT、AST、ALB复常率)、肝组织病理学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长期中医药治疗在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8年。两队列治疗5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1.9%,治疗7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3.5%,治疗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9%vs 13.5%,两队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有18例进展为肝硬化,西医队列有35例进展为肝硬化,两队列总体肝硬化发生率为6.9%vs 13.5%,有统计学差异(P=0.013);2.在治疗0.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VDNA阴转率为64.4%vs55.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的HBVDNA阴转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耐药发生率为8.81%vs 1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治疗5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48%vs 24.43%,治疗7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9.16%vs 24.28%,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sAg阴转率为10.73%vs 6.54%,但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抗-HBs阳转率为5.7%vs 3.5%,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治疗3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LT复常率为90.04%vs 80.7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队列治疗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10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ST复常率分别为86.9%vs 77.3%、93.24%vs 81.2%,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5年、7年,两组队列间的AS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的ALB正常率为96.93%vs 90%、98.21%vs 94.6%,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7年、10年时,两组队列间的ALB正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共有38例患者完成治疗前后肝穿刺组织检查,其中中西医结合队列20例,西医队列18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纤维化分期总改善率为45%vs 1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为95.4%vs 83.1%(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在治疗3年、5年、7年和10年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基于基线资料的肝硬化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男性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女性(P=0.038),年龄≥40岁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年<40岁的患者(P=0.012);HBV感染病程10~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7),HBV感染病程>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1);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4);治疗前HBV DNA载量≥107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V DNA≥载量103的患者(P=0.036);有HBV相关家族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HBV感染家族史的患者(P=0.022),有饮酒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的患者(P=0.000);不同ALT水平之间的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4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653);7.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95%CI:0.080-0.917,P=0.031)、年龄≥40岁(95%CI:1.001-1.050,P=0.040)、有HBV感染相关家族史(95%CI:1.335-4.327,P=0.006)、饮酒史(95%CI:2.477-11.174,P=0.000)、HBVDNA定量≥ 107(P<0.05)、HBeAg 阳性(95%CI:1.032-4.563,P=0.04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医辨证治疗是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保护因素。8.在接受中医药长期辨证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提示患者在接受长期中医辨证治疗期间,未出现病情加剧或恶化。9.药物频数分析显示,累积使用频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包括炒白术、苍术、延胡索、茵陈、茯苓、炒山栀、六月雪、乌贼骨、制半夏9味;药性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寒性药为主,温性药和平性药次之,凉性、热性药物使用频率较低,热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少;药味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苦、甘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药物归属足厥阴肝经最多,其次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结论:1.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2.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对提高病毒学应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肝脏组织学和影像学,治疗安全性良好。3.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男性、年龄≥40岁、有HBV相关家族史、饮酒史、HBeAg阳性、HBV DNA定量≥107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4.导师陈建杰教授主张从“湿”论治慢性乙型肝炎,强调“清热化湿,顾护中州”的治疗原则,同时认为当以“和”为主,攻补兼施,不忘兼症,讲究用药剂量,用药平和轻灵。5.真实世界研究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情况,可为评判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79例HBsAg携带者的B超动态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9例HBsAg携带者的B超动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超重和肥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HBV感染流行病学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3 代谢紊乱的流行病学
    1.4 代谢紊乱对慢乙肝患者的影响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超重和肥胖对肝脏炎症的影响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超重和肥胖对肝癌发生的影响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主要研究结果
    4.2 主要结论
    4.3 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NGS的早期肝癌筛查及卵巢癌前体病变进化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基于液体活检的早期肝癌筛查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分子诊断标准品
        1.2 临床样本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引物合成
        2.2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
        2.3 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2.4 血浆游离DNA提取
        2.5 MC接头合成
        2.6 基因组DNA片段化
        2.7 MC文库构建
        2.8 Race-seq文库构建
        2.9 液相杂交捕获
        2.10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文库制备
        2.11 上机测序
        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Mutation Capsule方法的建立
        1.1 Mutation Capsule工作流程
        1.2 Mutation Capsule方法性能验证
        2 肝癌筛查模型(HCCScreen)的建立
        2.1 CfDNA变异检测结果
        2.2 AFP及DCP检测结果及病人其它临床信息
        2.3 HCCScreen模型
        3 AFP/US阴性个体的前瞻性HCC筛查
        3.1 CfDNA变异检测
        3.2 AFP及DCP检测结果及病人的临床信息
        3.3 筛查结果
        3.4 不同诊断模型的性能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卵巢癌前体病变的进化轨迹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样品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免疫组化及显微切割
        2.2 显微切割样本基因组DNA提取
        2.3 基因组DNA片段化
        2.4 文库构建
        2.5 液相杂交捕获
        2.6 上机测序
        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不同类型癌前病变的染色
        2 显微切割
        3 全外显子测序
        3.1 测序数据质控
        3.2 体细胞突变检测及LOH检测
        4 系统发育分析
        5 疾病演化时间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基金资助
已发表论文(毕业论文相关)及专利
肝癌基因组及肝癌液体活检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社区的乙肝流行病学仿真建模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医学领域仿真建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清港镇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对象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社区的乙肝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建模方法和模型设计
    3.3 结果输出
    3.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社区的乙肝感染者智能体群仿真建模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建模方法和模型设计
    4.3 结果输出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以社区体检为基础的济南市章丘区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及转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见缩略语说明
前言
    1 背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现场和调查对象
    2 问卷调查
    3 标本采集和检测
    4 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5 质量控制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1.1 调查现场基本情况
        1.2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2 HBsAg流行情况
        2.1 HBsAg流行概况
        2.2 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HBsAg阳性率
        2.3 不同职业人群HBsAg阳性率
        2.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HBsAg阳性率
        2.5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HBsAg阳性率
    3 HBsAg新发慢性感染率
        3.1 第二次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3.2 HBsAg新发慢性感染情况
    4 HBsAg阳性人群临床状态分析
        4.1 临床检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4.2 HBsAg阳性人群临床特征
        4.3 HBsAg阳性者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
讨论
    1 人群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
    2 HBsAg新发慢性感染率分析
    3 HBsAg阳性人群随访分析
        3.1 乙肝五项检测组合模式分析
        3.2 HBV携带者转归分析
        3.3 血清HBe转换分析
主要结论及建议
    1 主要结论
    2 建议
后续研究重点
主要先进性和不足
    1 先进性
    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件

(5)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术语
二、流行病学和预防
    流行病学
    预防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二)意外暴露后预防
        (三)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四)切断传播途径
三、病原学
四、自然史及发病机制
    自然史
    发病机制
五、实验室检查
    (一)HBV血清学检测
    (二)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三)生物化学检查
六、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
七、影像学诊断
八、病理学诊断
九、临床诊断
    (一)慢性HBV携带者
    (二)HBeAg阳性CHB
    (三)HBeAg阴性CHB
    (四)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五)隐匿性CHB
    (六)乙型肝炎肝硬化
十、治疗目标
十一、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十二、普通IFNα和Peg IFNα治疗
    (一)普通IFNα 和Peg IFNα 治疗的方案及疗效
    (二)Peg IFNα与NAs联合或序贯治疗
    (三)IFNα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1.治疗前的预测因素
        2.治疗过程中的预测因素
    (四)IFNα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1.流感样症候群
        2.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
        3.精神异常
        4.自身免疫现象
        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
    (五)IFNα治疗的禁忌证
十三、NAs治疗和监测
    (一)五种NAs药物疗效(表4和5)
        1.ETV
        2.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
        3.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
        4.ADV
        5.LAM
    (二)NAs治疗中预测疗效和优化治疗
    (三)NAs治疗中的监测
    (四)NAs耐药的预防和处理
十四、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及随访管理
    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一)HBeAg阳性CHB
        药物选择:
        推荐疗程:
        (二)HBeAg阴性CHB
        药物选择:
        推荐疗程:
        (三)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药物选择:
    患者的随访管理
        1.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随访
        2.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患者随访(表7)
        3.治疗结束后的患者随访
十五、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1.无应答及应答不佳患者
    2.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3.HBV和HCV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
    4.HBV和HIV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
    5.乙型肝炎导致的肝功能衰竭
    6.乙型肝炎导致的HCC
    7.肝移植患者
    8.妊娠相关情况处理
    9.儿童患者
    10.肾功能损害患者
        推荐意见:
十六、待解决的问题

(6)多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与乙肝肝硬化风险的分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预防是控制乙肝肝硬化最根本的措施
    1.2 筛选高危人群是预防乙肝肝硬化的基础
    1.3 基于已知的危险因素难以定量预测乙肝肝硬化高危险个体
    1.4 遗传易感性可能是乙肝肝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
    1.5 基于多位点基因多态性数据有望定量预测乙肝肝硬化发生风险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2.2 标本收集与处理
    2.3 临床资料收集
    2.4 基因多态性分析
    2.5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2.6 讨论
第3章 临床资料
    3.1 人口学资料
    3.2 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
    3.3 生化检测结果
    3.4 血型分布
    3.5 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结果
    3.6 讨论
第4章 白细胞介素1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易感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IL-1A -889C/T 位点
        4.2.2 IL-1B -511C/T 位点
        4.2.3 IL-1B +3953C/T 位点
    4.3 讨论
第5章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易感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第6章 干扰素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易感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
        6.2.1 IFN-γ+874T/A 位点
        6.2.2 IFN-γ+2109 A/G 位点
    6.3 讨论
第7章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易感性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7.1.2 实验方法
    7.2 结果
        7.2.1 TNF-α-308G/A 位点
        7.2.2 TNF-α-238G/A 位点
    7.3 讨论
第8章 CD14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易感性
    8.1 材料与方法
        8.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8.1.2 实验方法
    8.2 结果
    8.3 讨论
第9章 CTLA-4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
    9.1 材料与方法
        9.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9.1.2 实验方法
    9.2 结果
    9.3 讨论
第10章 MEH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10.1.2 实验方法
    10.2 结果
        10.2.1 MEH Tyr113His 位点
        10.2.2 MEH -613C/T 位点
    10.3 讨论
第11章 GSTM1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
    11.1 材料与方法
    11.2 结果
    11.3 讨论
第12章 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
    12.1 材料与方法
        1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12.1.2 实验方法
    12.2 结果
    12.3 讨论
第 13 章 雌激素受体 α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
    13.1 材料与方法
        13.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13.1.2 实验方法
    13.2 结果
    13.3 讨论
第14章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
    14.1 材料与方法
        14.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14.1.2 实验方法
    14.2 结果
        14.2.1 AGT -20A/C 位点
        14.2.2 AGT 基因-6A/G 位点
    14.3 讨论
第 15 章 各基因位点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15.1 方法与结果
        15.1.1 基于总样本数据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15.1.2 基于男性患者数据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15.1.3 基于女性患者数据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15.2 讨论
        15.2.1 多因素背景下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基因
        15.2.2 多因素背景下男性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基因
        15.2.3 多因素背景下女性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基因
第16章 乙肝肝硬化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16.1 方法与结果
    16.2 讨论
第1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点期间的研究成果

(8)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流行病学
    1.2 NAFLD的诊断方法
    1.3 NAFLD对CHB患者肝脏疾病远期终点的影响
    1.4 合并NAFLD对CHB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分组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的治疗前特征
    3.2 抗病毒治疗中ALT,HBsAg,HBV DNA的动态变化
    3.3 抗病毒治疗中HBsAg,HBV DNA较治疗前下降值动态变化
    3.4 NAFLD组和非NAFLD组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的比较
    3.5 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合并NAFLD对CHB患者治疗前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4.2 合并NAFLD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益气解毒通络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西医研究现状
        1 流行病学
        2 生理病理改变
        3 研究进展
        4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
        5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认识
        1.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中医病名归属
        2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
        3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方案
        2.3 疗效判断标准
    3 数据分析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疗效比较
    5 讨论
        5.1 络脉理论
        5.2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发展形成
        5.3 益气解毒通络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理论分析
        5.4 疗效分析
        5.5 不良反应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队列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4 临床随访
        2.5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2.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两队列基线资料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基线HBV DNA比较
        2.3 基线肝功能比较
        2.4 基线AFP水平比较
        2.5 基线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比较
        2.6 中医证型分布
        2.7 病例随访情况
        2.8 抗病毒治疗情况
    3.临床疗效分析
        3.1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率
        3.2 不同基线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
        3.3 HBV-DNA阴转率
        3.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3.5 HBsAg阴转率
        3.6 抗-HBs 阳转率
        3.7 耐药的发生率
        3.8 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
        3.9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情况
        3.10 中医证候学改善
        3.11 影像学改善率
    4.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5.1 血常规正常率的比较
        5.2 肾功能正常率的比较
    6. 中药处方分析
        6.1 药物频数分布
        6.2 药物四气五味统计
        6.3 药物归经统计
讨论
    1 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现状
        1.2 RWS与RCT的比较
        1.3 中医药临床研究与RWS
    2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的影响
        2.1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和诊断方法
    3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
        3.1 中医病因病机转化
        3.2 中医辨证论治
    4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
        4.2 不同基线特征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关系
        4.3 HBV DNA阴转率
        4.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4.5 HBsAg阴转率和抗-HBs阳转率
        4.6 对生化学的影响
        4.7 对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4.8 对中医证候学的影响
        4.9 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4.10 长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析
        4.11 导师陈建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和临证经验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献综述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3. 查新报告

四、79例HBsAg携带者的B超动态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重和肥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癌的影响[D]. 林伟寅.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2]基于NGS的早期肝癌筛查及卵巢癌前体病变进化轨迹研究[D]. 王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3]基于社区的乙肝流行病学仿真建模及预测研究[D]. 于智欣. 浙江大学, 2019
  • [4]以社区体检为基础的济南市章丘区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及转归研究[D]. 李宝珍. 山东大学, 2017(04)
  • [5]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 王贵强,王福生,成军,任红,庄辉,孙剑,李兰娟,李杰,孟庆华,赵景民,段钟平,侯金林,贾继东,唐红,盛吉芳,彭劼,鲁凤民,谢青,魏来.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5(06)
  • [6]多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与乙肝肝硬化风险的分子预测[D]. 张焜和. 南昌大学, 2009(03)
  • [7]79例HBsAg携带者的B超动态观察[J]. 邓文余.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S1)
  • [8]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D]. 佘格欣.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9]益气解毒通络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 许海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D]. 侯志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79例HBsAg携带者B超动态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