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 取代 DDS - 用户存储需求变化

AIT 取代 DDS - 用户存储需求变化

一、AIT替代DDS——用户存储需求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鸿臻[1](2021)在《软件化雷达软件构件的研究和部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传统雷达的信号处理平台架构正不断升级,朝着开放体系架构发展,形成了软件化雷达。本文针对新时代雷达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挖掘出雷达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传统雷达存在的问题,论证了雷达信号处理平台构件化的前景与意义。随后调研了雷达信号处理平台系统架构及构件化所要用到的各项技术,并阐述了此类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最终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结合雷达任务的各项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平台系统架构,将其分为硬件资源层、基础软件层、应用支撑层和雷达应用层四个层次,并阐述了各层的功能及相互间的调用依赖关系,随后提出了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构件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软件构件的模型及开发流程,设计了构件化管理框架,明确了应用软件对操作系统和构件化管理框架的访问要求以及对应用程序接口的设计要求。随后,本文研究了雷达信号处理平台的中间件层。分析了中间件层的具体功能,确定了采用DDS作为通信中间件,VSIPL作为计算中间件,以此实现软件构件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最后,研究了软件构件在分布式刀片服务器中的部署策略。综合考虑后引入遗传算法,设计了智能部署策略,旨在优化软件构件的分配和部署,以使分布式系统实现负载均衡并高效运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轮询调度策略相比,采用智能部署策略可以更好地分配系统资源。

李嘉鹏[2](2020)在《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实时性与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激发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工业物联网的兴起催生了如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等新型制造模式和服务。工业物联网需要集计算、通信、控制于一体,包含环境感知、边缘计算、高性能通信等工程,为智能工厂下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等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然而,传统集中式工业物联网架构臃肿低效,无法匹配新兴的制造需求。因此,构建智能工厂下面向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新型工业物联网网络,对于推动新的制造模式和服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将针对传统工业物联网架构下的问题,提出智能工厂下面向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的工业物联网实时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以提升智能工厂网络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本文首先对当前工业物联网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传统工业物联网网络下实时性和安全性相关问题。然后,对原有工业物联网网络进行分析解构,讨论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下的网络需求和设计目标,提出了叶脊网络拓扑架构以替代传统树型网络拓扑架构;对新架构的原理、工作流程等进行了介绍以及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SDN技术对架构再次完善,定义了相关的网络层,对网络整体布局进行分析。其次,在SDN的网络架构下对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强化学习下基于Q-Learning的路由优化方法。本文对所提的SDN叶脊网络架构进行了简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智能工厂内个性化定制生产环境下的生产实况对算法所使用的变量、状态等进行定义,给出算法流程的具体设计;最后,设计了一个生产场景实例,演示了基于Q-Learning的多维参数路由优化仿真实验,验证所述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在SDN的网络架构下对区块链进行研究,参照比特币的设计原理提出了区块链方法。本文在智能工厂的工业现场侧提出一种多中心部分去中心化的网络系统,解决单节点带来的安全问题;对区块链技术进行改进适配,增加数据记录,增强数据的隐私保护。最后,针对提到的安全性、隐私性进行定性分析,并基于所提架构,开发搭建一个区块链测试实例,验证所述方案的有效性。最后,基于上文提出的SDN网络架构,通过改造一个面向个性化定制的糖果自动化生产平台搭建相应的测试实例,在其上对所述架构的实时性以及安全性的性能表现进行测试验证。分析以及实验验证了所述架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刘艺[3](2019)在《面向SDN网络的安全服务链映射与调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是一种逻辑控制与数据转发分离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它能够为互联网提供满足当前及未来需求的平滑演进能力,已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安全服务链(Security Service Chain,SSC)是解决SDN网络端端安全的核心技术,它将借助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从硬件安全设备中解耦出来的虚拟安全功能(Virtual Security Function,VSF)编排成安全服务链条,并映射到实现VSF的通用服务器上,利用SDN网络的细粒度流量管控功能,引导流量按照SSC的顺序要求依次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端端安全服务。本文围绕SSC部署过程中的两个主要问题——“SSC优化映射”和“SSC自适应调整”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面向单域、多域网络的SSC映射方法、面向安全服务需求变化的SSC随需调整方法和面向故障网络的SSC抗毁调整方法,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提出基于安全服务拓扑的单域SSC映射方法。针对现有方法未考虑VSF在服务能力和资源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映射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安全服务拓扑生成算法,为SSC分配满足其服务能力需求的VSF组合,规划VSF之间的连接关系、VSF与SSC的共享关系形成全局安全服务拓扑;设计了基于双向记忆的服务节点选择算法,改进人工免疫算法为VSF寻找最优部署方案,在降低服务器资源碎片化程度的同时缩短VSF所在服务节点之间的距离,减轻了VSF部署位置对后续优化安全服务时延的影响;设计了基于混合禁忌搜索的服务路径建立算法,在允许多径路由的情况下为SSC寻找时延最低的服务路径,减小了安全服务时延。2.提出基于多域协同的分布式跨域SSC映射方法。针对现有方法难以获得整体最优的映射方案、未考虑平衡自治域之间的负载等问题,提出了由SSC域级划分、片段域内映射和域间负载平衡三阶段构成的多域协同映射框架。设计了基于片段拍卖的域级划分算法,将自治域映射目标转化为“效益”,允许不同的自治域在收到相同的SSC片段集合后,依据自身域内信息对片段投标,并通过有限次自治域投标和协商迭代,使得自治域整体映射效果达到最优;设计了能力交易算法,将在高负载自治域中部署的若干片段迁移至低负载自治域,有效解决了域间负载不平衡问题。3.提出基于资源动态分配的SSC随需调整方法。针对现有方法无法有效支持多种SSC变化类型、未考虑降低SSC迁移影响的问题,依据VSF纵向扩展机制和SSC迁移机制,给出了新启VSF、直接复用已有VSF、扩展已有VSF、迁移SSC等四项操作,设计了两种SSC调整算法。面向扩容SSC的资源分发算法通过灵活组合四项操作生成若干候选调整方案,利用带权多层图和Viterbi算法求解最佳选择,确保选中的SSC调整方案带来的底层网络资源开销和影响最小;面向缩容SSC的资源回收算法在减少VSF所占据的服务器资源的同时,通过为资源设置休眠状态,避免了频繁变更VSF配置。4.提出基于等级区分的SSC抗毁调整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失效SSC恢复成功率低、恢复后安全服务时延长的问题,将SSC划分为提供重要服务的关键SSC和提供一般服务的普通SSC两个等级,设计了相应的抗毁调整方法。关键SSC抗毁调整方法通过预先分配备用资源,在主备安全服务路径之间建立桥接路径,采用贪心思想交替进行节点和链路映射,减小了安全服务时延;普通SSC抗毁调整方法只对失效部分重建,将失效VSF重部署问题转化为最大流问题进行求解,为失效VSF连接链路利用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重新选择一条低时延的服务路径,提高了恢复失效SSC的成功率,有效解决了底层网络发生单点和单链路故障情况下的SSC抗毁调整问题。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推进SDN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与部署提供有力的安全支撑。

曾兰芝[4](2019)在《基于区块链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优化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供应链是一个集生产、采购、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对产品、资金、信息等多要素流通进行控制的复杂功能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离散性等特性使得信息流成为影响供应链运行效率的关键要素,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质量低以及由此导致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等问题制约了供应链的发展。本文针对由于信息共享程度低等导致的供应链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展开如下研究工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供应链五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价值流)与信息生态的形成分析信息生态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运行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下多Agent的运行控制模型。使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模型分析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因子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并通过构建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系统的16个指标,结合信息熵构建了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的信息生态系统。通过对比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原理、共识机制与传统供应链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系统的熵流影响,明确了区块链技术对于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信息生态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促进作用。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了基于区块链的行业链的概念,并对区块链下供应链的信息与安全机制进行设计,最后提出区块链机制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的动态重构方法。为了解决信息共享机制中信息安全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的一致性保证,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访问控制框架。通过将区块链调整为分散的访问控制管理器,使得节点在分享信息的同时保障精准敏捷供应链的信息生态的健康与安全。同时,在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安全可信信息生态下,针对多级供应链重构问题,建立了集成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供应商等的多目标多约束精准敏捷供应链重构模型。该模型基于在供应链上游节点出现故障或外部环节变动时影响供应链高效运作的问题背景,考虑区块链行业链中可替代的供应商节点,以供应链总成本与延迟交货率为衡量指标,选择最优供应商节点加入,达到恢复供应链可持续运作的同时满足精准敏捷供应链对供应链成本与延迟交货率的要求。其次,对传统标准细菌觅食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协同进化机制调整细菌进化方向,自适应机制调整细菌前进步长,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使用本文算法求解精准敏捷供应链重构多目标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给出供应链在遇到节点故障时的重构策略,避免供应链的中断,帮助供应链迅速恢复高效一体化运行。

曹佳伟[5](2019)在《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中频模块设计》文中指出航空航天事业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相应的硬件设施快速革新,进而需要对射频与微波产品的特性、性能进行更加快速、准确、便捷的检测,矢量网络分析仪则是射频微波产品的主要的测试仪器。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信号处理使矢量网络分析可以多方位的了解被测网络的特性。本文基于矢量网络测试的基本原理,以中频接收机为基本构架,FPGA芯片为数据处理的核心器件设计了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中频模块,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对输入的中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被测网络的S参数或者时域分析结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结构与测试原理,设计了全数字化的数据处理模块,可根据测试需求变速率处理多通道同步采样数据,利用全相位FFT将信号转换到频域后进行幅度与相位的测试,很好的抑制了截断引起的频谱泄露,提高了幅相检测的精确度。此外,设计了上位命令解析与数据传输模块,实现测试数据上传和对上位机下发的命令进行解析,实现对射频单元,测试模式和测试档位的控制。根据部分射频微波器件工作在脉冲信号环境下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脉冲射频激励的S参数测量模式,模拟一些被测网络实际的工作环境,测量其在工作环境下的性能与特性;设计了基于S参数的时域分析模式,分析了不同时域分析模式下检测线缆的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的效果,丰富了传统矢量网络分析的功能。最后,将上述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中频模块中所用到的算法和功能模块在搭载了FPGA的三通道中频板中进行硬件实现,进行数字逻辑仿真验证之后对各个模块和功能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中频模块可以对输入的187.5MHz中频信号进行数字变频,混频到基带后变速率处理提供不同的测量动态范围,在不使用外部增益的前提下可提供105dB以上测量动态范围;多通道的相对测试可以准确地测量不同通道间的幅度与相位相对关系,并表现出很好的测量稳定性;通过精确的采样控制和应用特定的滤波器可实现射频脉冲激励下的S参数测试;时域分析模式能够对线缆进行故障准确的定位并正确分析阻抗失配的类型。

朱庆广[6](2019)在《基于Node.js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的经济实现了持续飞速发展,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我国物流成本高昂,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占据较高的比重,另一方面,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运作流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对企业来说,落后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系统导致了经营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也导致企业的整个物流运作流程无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企业迫切需要一套与自身业务相结合的、能够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的物流信息系统。本文基于以上背景,结合一家电商企业的实际物流业务需求,使用Node.js、MongoDB等的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一套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本文研究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所使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Node.js架构、MongoDB数据库技术、WebSocket双向通信技术等,以及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优势。本文从可行性分析、系统非功能性需求、系统功能性需求三个方面对系统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将系统功能划分为具体的功能模块。本文重点描述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与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设计。系统使用Node.js和Koa框架作为后台开发架构,并配合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与读取,实现了类MVC的架构模式,并使用了Vue、Vue-router作为前端开发架构,构建单页Web应用。随后论文详细描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设计。本文详细描述了使用Node.js后端架构以及使用Vue技术实现前端系统页面的具体流程,并对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拣货路径进行了建模、仿真与求解。最后对本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性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本论文实现的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满足了投入企业使用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曾艳梅[7](2014)在《基于元数据分布式查询与优化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据和业务的复杂化,查询满足条件的数据也会越来越复杂,当向分布式数据源查询信息时,编程人员需要了解各种数据的存储位置,存储方式和存储结构,需要调用很多接口来获取相关数据。这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编程精力,并要求编程人员对数据接口具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如果能够向程序员提供统一的数据编程接口,屏蔽后端存取细节,将大大地提高程序员的编程效率。本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分布式查询方法,运用元数据定义和管理各数据源关键信息的虚拟表。然后针对数据量级的不同,设计了小数据和大数据这两种不同的查询以及优化方案。在小数据查询方而,利用虚拟表、语法分析树和内存数据库实现小数据查询,通过复制、移动和分割虚拟SQL查询语法树分支进行优化。在大数据查询方而,运用Pig、Hadoop、python来实现大数据查询;通过优化Pig代码,使用多进程处理HDFS勺小文件合并及文件上传下载,对高频业务建立索引等来实现大数据的优化。利用元数据信息构建虚拟表,实现对分布式数据源的统一查询;利有LEMON语法解析器行用户提交的针对虚拟表的SQL语句进行语法分析和语法检测。在小数据查询方面,利用语法树进行语义优化;利用内存数据库实现多数据源结果集合并。在大数据查询方面,利用Pig脚本提交任务;Hadoop实现分布式计算和查询;通过多进程处理HDFS小文件的合并以及文件的上传下载来减少NameNode节点的负载,提升上传下载的速度;对高频业务建立索引,能快速查找数据,减少数据加载量实现了数据查询的优化,达到了优化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屏蔽了分布式数据源查询的复杂细节,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简便的SQL查询接口,使分布式数据的联合查询更加便捷,有效地提高了联合查询的执行效率。

李超[8](2013)在《基于弹载遥测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数字式遥测技术已经取代了模拟式遥测系统,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被测系统越来越复杂,对遥测系统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遥测系统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着武器的运行状况,对遥测模块进行高精度的快速测试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开发一套用于检验和校准遥测系统的自动测试系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并且对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本课题的需求做了详尽的功能分析,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流程提出了基于弹载遥测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架构,详细的说明了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系统对某型号弹载遥测模块的测试结果,并对接下来的本项目的二期工程提出了展望。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工控机、电源模块、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高幅值多通道程控模拟信号源、数字信号源、解码模块、通信模块以及外购测试仪器(主要有任意波形发生器、六位半数字万用表、程控电源和射频频谱分析仪)组成。软件环境是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搭建的,能够对各硬件的参数进行快捷的配置以及回读测试数据,并且拥有管理数据库的功能,可以方便的管理多次测量的数据结果。自动测试系统对弹载遥测模块的测试主要包括对遥测模块中的数模混合信号编码模块进行测试和校准以及对发射机模块的各射频指标进行自动测量,将最终的校准和测量结果以报表的方式输出,并且能够自动打印报表。其中,对编码模块的测量和校准过程为:通过工控机控制模拟信号源和数字信号源产生相应的激励信号给编码模块,再由解码模块从编码模块调制好的脉码调制码流中解调出激励信号的相应参数,与信号源产生的激励信号对比,以检测编码模块编码过程的正确性和精确度。测量发射机模块的射频指标包括:载波频率、频偏、频率稳定度、调制失真度、杂波抑制及输出功率等。发射机模块由程控电源供电,任意波形发生器提供载波信号,射频的输出直接接到频谱分析仪上,由频谱分析仪可得到发射机的射频参数,再经过软件运算,得到所需结果。按照文章中所提供的设计方案,现已成功设计出了基于弹载遥测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物,并且已经通过中国兵器集团某研究所的检测,正式投入使用

李超然[9](2012)在《用于声光信号处理的调制信号产生方法研究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以声光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声光相关器,应用雷达信号理论研究并产生了声光相关器的调制信号以及驱动信号。对声光相关器的调制信号发生系统进行了优化,使产生的信号的种类更加多样。研究了用于声光信号处理的调制信号的产生方法,设计并制作了基于FPGA+AVR单片机结构的声光相关器的调制信号及驱动信号发生器,最后产生了相应调制信号和驱动信号。根据声光相关器对调制信号和驱动信号的参数的要求,完成了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在FPGA中编写Verilog HDL程序设计出了各个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实现了FPGA和单片机的通信、FPGA通过USB和上位机通信并完成调制信号的频率的输入、显示功能及上位机的应用程序。最后将波形数据对应的数字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产生了声光相关器的调制信号以及驱动信号。利用本文制作的信号发生器模拟了一些常用的信号在不同的频率下以及一个周期内不同的取样点下的输出结果,包括正弦波、方波以及锯齿波,并对输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针对声光相关器对调制信号的要求,结合雷达信号理论,用本文制作的信号发生器模拟并输出了了现在常用的雷达信号,包括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信号和相位编码脉冲压缩信号。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信号模拟了在不同的采样点下的结果,以及不同的起始瞬时频率和不同的频率范围下的结果,相位脉冲压缩信号模拟了5位、11位以及13位的巴克码作为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结果。最后对上述在不同的参数下产生的波形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马杰[10](2010)在《高校信息门户用户管理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应用系统所包括的用户群体更加庞大,系统结构也更加复杂,应用系统之间集成和协作的需求变的愈加迫切,门户技术也随之产生和发展。其发展应用也主要体现在门户网站、企业门户系统这两个方面。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Internet的广泛普及,网络应用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也进入了应用集成阶段。在该阶段,高校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络、稳固的数据中心、采用门户技术实现应用集成和单点登录的信息门户系统,进而初步建成了数字校园。同时,在网络(关键应用带宽不够用)、数据(数据不一致、数据共享困难)、应用(应用关联困难、应用授权体系各异)、用户(不能有效获取资源)等方面都遇到了些问题。如何在高校信息化环境下,将高校信息门户建设从“应用集成”转为“信息集成”,从“面向管理”转为“面向服务”;如何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信息与服务,促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针对已经建设完成的一种高校信息门户系统,主要研究和提出了用户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此方案来解决用户身份认证和应用授权方面的问题,进而为高校信息门户营造以人为本的用户环境。本文通过对访问控制策略尤其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信息门户系统的RBAC模型,并根据用户管理需求,将用户管理划分为用户注册、用户组管理、权限管理三部分,对这三部分的实现分别进行了阐述。本文中的门户系统是构建在开源门户平台uPortal之上,采用的用户组管理工具是Grouper。通过将使用统一信息标准的用户信息存储于LDAP中,将Grouper和uPortal集成,通过基于角色的授权模型来建立统一权限管理,最终实现了高校信息门户系统的用户管理。

二、AIT替代DDS——用户存储需求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IT替代DDS——用户存储需求变(论文提纲范文)

(1)软件化雷达软件构件的研究和部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雷达需求的变化
        1.1.2 传统雷达存在维护与升级问题
        1.1.3 软件化与构件化的前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软件化雷达的现状
        1.2.2 构件化技术的现状
        1.2.3 中间件技术的现状
        1.2.4 构件部署策略的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件化雷达后端系统架构研究
    2.1 软件化雷达技术概述
    2.2 软件化雷达后端体系架构
        2.2.1 硬件架构设计
        2.2.2 软件架构设计
    2.3 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平台软件部署
第三章 软件构件化技术研究
    3.1 应用构件的模型
    3.2 应用构件的开发流程
    3.3 构件化管理框架介绍
        3.3.1 管理框架控制体系
        3.3.2 域配置描述
    3.4 构件化管理框架组成
        3.4.1 基本应用接口
        3.4.2 框架控制接口
        3.4.3 框架服务接口
    3.5 应用构件的划分
        3.5.1 分子组件
        3.5.2 原子组件
第四章 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4.1 中间件的意义
    4.2 通信中间件
        4.2.1 功能概述
        4.2.2 实现方法
    4.3 计算中间件
        4.3.1 功能概述
        4.3.2 实现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构件的智能部署策略
    5.1 建立模型
    5.2 智能部署策略
    5.3 实现方法
    5.4 仿真结果
        5.4.1 低负载环境
        5.4.2 高负载环境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实时性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智能工厂下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研究现状
    1.3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研究现状
    1.4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实时性研究现状
    1.5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安全性研究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架构
    2.1 SDN概述
        2.1.1 SDN介绍
        2.1.2 Open Flow
    2.2 智能工厂网络实时性和安全性分析
        2.2.1 工业应用需求
        2.2.2 网络设计目标
    2.3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架构设计
        2.3.1 网络架构设计
        2.3.2 架构工作流程
    2.4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层分析
        2.4.1 叶边缘计算层
        2.4.2 脊云计算层
        2.4.3 多模态智能网关中间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实时性研究
    3.1 强化学习概述
    3.2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架构简化模型
    3.3 Q-LEARNING算法设计
    3.4 基于Q-LEARNING的路由优化实例
        3.4.1 生产场景与仿真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安全性研究
    4.1 区块链概述
    4.2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区块链实现
        4.2.1 智能工厂区块链架构介绍
        4.2.2 智能工厂区块链系统设计
    4.3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区块链数据交互分析
    4.4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区块链原型系统
        4.4.1 注册模块
        4.4.2 交易模块
        4.4.3 打包模块
        4.4.4 配置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DN的智能工厂产线实验验证
    5.1 实验平台概述及制造场景任务定义
    5.2 Q-LEARNING路由优化性能实验
    5.3 区块链方法性能实验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面向SDN网络的安全服务链映射与调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面向单域网络的基本安全服务链映射方法研究现状
        1.3.2 面向多域网络的跨域安全服务链映射方法研究现状
        1.3.3 安全服务链随需调整方法研究现状
        1.3.4 安全服务链抗毁调整方法研究现状
        1.3.5 问题归纳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安全服务拓扑的单域安全服务链映射方法
    2.1 引言
    2.2 问题描述
        2.2.1 基本定义
        2.2.2 单域SSC优化映射问题描述
    2.3 安全服务拓扑生成算法
        2.3.1 算法描述
        2.3.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2.4 基于双向记忆的服务节点选择算法
        2.4.1 问题建模
        2.4.2 算法描述
        2.4.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2.5 基于混合禁忌搜索的服务路径建立算法
        2.5.1 问题建模
        2.5.2 算法描述
        2.5.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2.6 实验与结果分析
        2.6.1 实验环境
        2.6.2 实验结果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域协同的分布式跨域安全服务链映射方法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2.1 基本定义
        3.2.2 跨域SSC优化映射问题描述
    3.3 多域协同映射框架
    3.4 基于片段拍卖的域级划分算法
        3.4.1 问题建模
        3.4.2 算法描述
        3.4.3 算法分析
    3.5 能力交易算法
        3.5.1 算法描述
        3.5.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3.6 实验与结果分析
        3.6.1 实验环境
        3.6.2 实验结果分析
    3.7 总结
第四章 基于资源动态分配的安全服务链随需调整方法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2.1 基本定义
        4.2.2 SSC随需调整问题描述
    4.3 SSC随需调整问题建模
    4.4 面向扩容SSC的资源分发算法
        4.4.1 带权多层图和迁移因子定义
        4.4.2 带权多层图构建子算法
        4.4.3 带权多层图最短路径搜索子算法
        4.4.4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5 面向缩容SSC的资源回收算法
    4.6 实验与结果分析
        4.6.1 实验环境
        4.6.2 实验结果分析
    4.7 总结
第五章 基于等级区分的安全服务链抗毁调整方法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2.1 基本定义
        5.2.2 面向KSSC的抗毁调整问题描述
        5.2.3 面向NSSC的抗毁调整问题描述
    5.3 面向KSSC的抗毁调整建模与求解
        5.3.1 面向KSSC的抗毁调整模型
        5.3.2 主备安全服务路径构建算法
        5.3.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5.4 面向NSSC的抗毁调整建模与求解
        5.4.1 面向NSSC的抗毁调整模型
        5.4.2 失效安全服务路径重建算法
        5.4.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5.5 实验与结果分析
        5.5.1 实验环境
        5.5.2 实验结果分析
    5.6 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6.1.1 研究总结
        6.1.2 主要创新点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基于区块链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优化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2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及其对供应链运行控制机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1.3.3 信息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供应链协同构建与运行管理的指导意义
        1.3.4 区块链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供应链运行控制优化与管理实现的启示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内容
    1.5 主要特色与创新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供应链运行控制机制及其解决方案
    2.1 概述
    2.2 供应链的结构与流分析
        2.2.1 类型及特点
        2.2.2 基本结构与模型
        2.2.3 网络结构特性
        2.2.4 供应链五流
    2.3 供应链管理模式及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运行控制需求分析
        2.3.1 供应链管理目标与内容
        2.3.2 供应链运行机制及控制要素
        2.3.3 典型供应链一体化运行控制机制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2.3.4 精准敏捷的内涵剖析及其对供应链运行控制的要求
    2.4 相关理论方法及技术对解决供应链一体化运行问题的应用范式
        2.4.1 信息生态理论
        2.4.2 区块链
    2.5 供应链运行控制优化机制解决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生态视阈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分析及模型构建
    3.1 概述
    3.2 精准敏捷供应链下运行控制要素的耦合关系及协同优化分析
        3.2.1 精准敏捷供应链五流的耦合关系
        3.2.2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一体化协同控制
        3.2.3 信息流对五流一体化协同运行控制及优化的作用机制
    3.3 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及其对一体化优化运行控制的影响分析
        3.3.1 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的内涵及特性
        3.3.2 信息生态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优化运行控制的作用机制
    3.4 基于合作竞争共生的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构建方法
        3.4.1 精准敏捷供应链合作竞争共生机制的内涵
        3.4.2 合作竞争共生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下共识主动性的需求
        3.4.3 合作竞争共生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下信息透明与信息对称的需求
        3.4.4 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3.4.5 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的熵流分析
        3.4.6 基于熵的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构建方法
        3.4.7 仿真及分析
    3.5 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下基于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运行控制模型
        3.5.1 多Agent系统理论方法及其对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模型构建的优势
        3.5.2 基于MAS的精准敏捷供应链五流运行模型
        3.5.3 合作竞争共生信息生态下多Agent间的交互作用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动态重构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供应链几种典型重构策略方法及其在精准敏捷供应链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4.3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及其动态重构必要性分析
        4.3.1 精准敏捷供应链的模块化petri网建模分析
        4.3.2 动态复杂多变环境对精准敏捷供应链的响应性与适应性要求
        4.3.3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动态重构的必要性及一体化运控实现条件
    4.4 区块链核心技术原理及其给予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优化运行的启示
        4.4.1 区块链的概念与内涵
        4.4.2 区块链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4.4.3 区块链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运行控制过程
        4.4.4 区块链主要核心技术及算法的原理及其对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熵流影响分析
    4.5 区块链机制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的动态重构方法
        4.5.1 原理与基本思路
        4.5.2 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信息访问控制机制
        4.5.3 区块链视角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模型及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协同进化细菌觅食算法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优化机制研究
    5.1 概述
    5.2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模型研究
        5.2.1 问题描述
        5.2.2 多目标精准敏捷供应链重构模型
    5.3 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及其求解方法的比较分析
        5.3.1 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
        5.3.2 典型优化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局限性与不足
    5.4 协同进化自适应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
        5.4.1 细菌觅食算法基本介绍
        5.4.2 细菌觅食算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5.4.3 标准细菌觅食算法的缺点
        5.4.4 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的改进
        5.4.5 协同进化自适应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实现
    5.5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5.5.1 算法性能评价方法
        5.5.2 算法性能指标的选取
        5.5.3 测试函数与实验设置
        5.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基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求解
        5.6.1 细菌编码设计
        5.6.2 菌群规模及质量保证策略
        5.6.3 求解流程
    5.7 案例分析
        5.7.1 模型相关参数
        5.7.2 计算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中频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矢量网络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2.2 数字中频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中频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2.1 矢量网路分析仪的结构与测试原理
        2.1.1 网络分析仪的一般结构与原理
        2.1.2 S参数测试
    2.2 双端口矢量网路分析仪设计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
        2.2.1 中频带宽分析
        2.2.2 全相位FFT频谱分析
        2.2.3 时域分析技术
        2.2.4 基于射频脉冲激励的S参数测量技术
    2.3 双端口矢量网路分析仪中频模块设计方案
        2.3.1 中频模块结构
        2.3.2 双端口矢量网路分析仪控制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端矢量网络分析仪口数字信号处理研究
    3.1 矢量网路分析仪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3.2 多通道采样数据接收逻辑设计
    3.3 数字信号变速率处理逻辑设计
        3.3.1 带通采样下的相位分析
        3.3.2 信号正交分解逻辑
        3.3.3 基于抽取滤波的IFBW设计
    3.4 信号矢量信息处理逻辑设计
        3.4.1 全相位FFT预处理
        3.4.2 幅相数据计算逻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端口矢量网路分析仪测量模式研究
    4.1 基于连续波激励的S参数测量模式
    4.2 基于射频脉冲激励的S参数测量模式
        4.2.1 射频脉冲激励下S参数测量分析
        4.2.2 射频脉冲激励下S参数测试逻辑实现
        4.2.3 基于射频脉冲激励的S参数测量逻辑仿真验证
    4.3 时域分析模式
        4.3.1 基于S参数的时域模式可行性分析
        4.3.2 基于S参数的时域带通模式
        4.3.3 基于S参数的时域低通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5.1 数字处理模块功能测试
        5.1.1 采样数据调理与变速率处理模块测试
        5.1.2 全相位FFT数据预处理测试
    5.2 幅相数据处理性能测试
        5.2.1 单通道测量幅度动态范围以及稳定度测试
        5.2.2 多路相对测量准确性与稳定度测试
        5.2.3 扫描速度测试
    5.3 时域分析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Node.js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键理论与技术概述
    2.1 概述
    2.2 Node.js技术
        2.2.1 Node.js基础架构
        2.2.2 Node.js的运行机制
        2.2.3 Node.js的特点
    2.3 MongoDB数据库技术
        2.3.1 MongoDB及其特性
    2.4 WebSocket通信协议
        2.4.1 WebSocket原理简介
        2.4.2 WebSocket在本研究中的优势
    2.5 单页Web应用相关技术
        2.5.1 单页Web应用介绍
        2.5.2 Vue框架介绍
    2.6 遗传算法
        2.6.1 遗传算法简介
        2.6.2 遗传算法原理分析
        2.6.3 遗传算法的优点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概述
    3.2 可行性分析
        3.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2.2 操作可行性分析
        3.2.3 经济可行性分析
    3.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4.1 安全性
        3.4.2 可靠性
        3.4.3 易维护性
        3.4.4 易扩展性
    3.5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5.1 系统管理
        3.5.2 采购管理
        3.5.3 仓储信息管理
        3.5.4 入库管理
        3.5.5 出库管理
        3.5.6 盘点管理
        3.5.7 调拨管理
        3.5.8 配送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概述
    4.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4.3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4.3.1 后端接口设计
        4.3.2 前端系统框架设计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4.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4.4.2 单据管理模块设计
        4.4.3 采购管理模块设计
        4.4.4 货位管理模块设计
        4.4.5 库存商品管理模块设计
        4.4.6 入库管理模块设计
        4.4.7 出库管理模块设计
        4.4.8 盘点管理模块设计
        4.4.9 调拨管理模块设计
        4.4.10 配送管理模块设计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4.5.1 概念设计
        4.5.2 数据库文档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概述
    5.2 系统总体架构实现
        5.2.1 后端架构实现
        5.2.2 前端系统架构实现
    5.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3.1 登录功能实现
        5.3.2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5.3.3 采购管理模块实现
        5.3.4 货位管理模块实现
        5.3.5 库存商品管理模块实现
        5.3.6 入库管理模块实现
        5.3.7 出库管理模块实现
        5.3.8 盘点管理模块实现
        5.3.9 调拨管理模块实现
        5.3.10 配送管理模块实现
    5.4 基于遗传算法的拣货路径优化实现
        5.4.1 问题描述
        5.4.2 拣货路径优化的数学模型
        5.4.3 遗传算法设计
        5.4.4 算法实现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概述
    6.2 测试环境
    6.3 功能测试
        6.3.1 ATF自动化测试系统介绍
        6.3.2 ATF测试系统测试步骤
    6.4 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元数据分布式查询与优化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布式数据的查询研究
        1.2.2 分布式查询系统研究
        1.2.3 分布式查询优化的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组织
第2章 元数据及相关技术
    2.1 元数据
        2.1.1 无数据作用
        2.1.2 元数据类型对比
        2.1.3 元数据应用于分布式的意义
    2.2 相关技术
        2.2.1 Qpid简介
        2.2.2 LEMON简介
        2.2.3 Hadoop简介
        2.2.4 Pig简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数据查询方法
    3.1 分布式查询概念
    3.2 QPID在系统中的应用
    3.3 元数据设计
    3.4 语法解析
        3.4.1 查询语法解析
        3.4.2 语法树拆分
    3.5 小数据查询方法
    3.6 大数据查询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布式数据查询优化
    4.1 优化原理
        4.1.1 小数据优化原理
        4.1.2 大数据优化原理
    4.2 优化策略
        4.2.1 小数据的优化
        4.2.2 大数据的优化
    4.3 测试
        4.3.1 测试环境
        4.3.2 小数据测试
        4.3.3 大数据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弹载遥测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1.2.1 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
        1.2.2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
    1.3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
        1.3.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3.2 总线技术的发展
        1.3.3 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
        1.3.4 国内外发展对比及未来发展趋势
    1.4 主要工作
第2章 系统功能分析
    2.1 编码模块测量与校准
    2.2 发射机模块测量
    2.3 系统技术指标要求
第3章 系统架构
    3.1 系统的硬件架构
    3.2 系统的软件架构
    3.3 系统的难点分析
第4章 关键模块的设计
    4.1 主控模块设计
        4.1.1 芯片选择
        4.1.2 主控模块的硬件设计
    4.2 模拟信号源的设计
        4.2.1 DDS基本原理
        4.2.2 DDS电路的基本结构
        4.2.3 单路模拟信号源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4.2.4 模拟信号源的优化
        4.2.5 模拟信号源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究
    4.3 数字信号源的设计
        4.3.1 RS232信号产生电路
        4.3.2 RS422信号产生电路
        4.3.3 CAN总线信号产生电路
    4.4 通信模块的设计
        4.4.1 LAN通信电路设计
        4.4.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4.4.3 通信模块改进方案探究
    4.5 解码模块的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结果及成果展示
    5.1 编码模块的测试与校准结果
    5.2 发射机模块的测试结果
    5.3 系统成果展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用于声光信号处理的调制信号产生方法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课题的意义及应用背景
        1.2.1 调制射频源驱动声光器件
        1.2.2 模拟声光相关器的驱动信号
    1.3 声光信号处理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本文设计制作的声光相关器的调制信号以及驱动信号发生器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调制信号及驱动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2.1 调制信号及驱动信号发生器的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2.2 以FPGA为核心的逻辑模块以及其外围电路的设计
        2.2.1 ALTERA Cyclone Ⅱ系列FPGA简介
        2.2.2 FPGA的配置电路的设计
        2.2.3 USB接口芯片的外围电路设计
        2.2.4 数模转换器的外围电路设计
        2.2.5 DDS数字变频模块的设计
        2.2.6 FPGA中PLL(锁相环)的应用
        2.2.7 USB的Slave FIFO异步读逻辑模块设计
        2.2.8 系统的电源配置
    2.3 以AVR单片机为核心的外围电路设计
        2.3.1 ATmega64单片机简介
        2.3.2 ATmega64最小系统设计
        2.3.3 ATmega64外围电路设计
        2.3.4 硬件电路调试经验和总结
第三章 调制信号及驱动信号发生器的软件设计
    3.1 FPGA中的软件设计
        3.1.1 FPGA中主要程序的执行流程
        3.1.2 USB Slave FIFO异步读模块设计
        3.1.3 DDS模块的软件设计
    3.2 单片机中的软件设计
    3.3 USB通信软件设计
        3.3.1 USB通信协议介绍
        3.3.2 USB固件程序设计
        3.3.3 USB固件程序及驱动程序的调试
第四章 调制信号及驱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结果及分析
    4.1 调制信号及驱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结果误差分析
    4.2 常用的一些波形的输出结果及分析
    4.3 调制信号的输出结果及分析
        4.3.1 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信号
        4.3.2 相位编码脉冲压缩信号
        4.3.3 巴克码调制信号的输出结果及分析
    4.4 20MHz驱动信号输出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课题总结
    5.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高校信息门户用户管理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门户网站
        1.1.2 门户系统
        1.1.3 门户产品的特点
    1.2 高校信息门户系统
        1.2.1 高校信息门户系统服务分析
        1.2.2 高校信息门户系统中的用户管理
    1.3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章节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RBAC 模型的用户授权
    2.1 安全访问控制技术
        2.1.1 访问控制内容
        2.1.2 访问控制策略
        2.1.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2.2 系统RBAC 模型实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门户系统用户管理研究及方案设计
    3.1 高校信息门户系统的整体介绍
        3.1.1 架构分析
        3.1.2 功能实现
    3.2 高校门户系统中的用户管理
        3.2.1 用户管理的功能需求
        3.2.2 实现技术分析
    3.3 开发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信息门户系统用户管理方案及实现
    4.1 用户管理在高校信息门户总体结构中的部署
    4.2 用户管理中的访问控制实现
        4.2.1 用户注册
        4.2.2 用户组管理
        4.2.3 权限管理
    4.3 用户管理中的用户安全使用
    4.4 用户管理的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信息门户系统的用户管理具体实现
    5.1 用户安全访问的portlet 实现
    5.2 用户实例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AIT替代DDS——用户存储需求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软件化雷达软件构件的研究和部署[D]. 张鸿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21
  • [2]基于SDN的智能工厂网络实时性与安全性研究[D]. 李嘉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面向SDN网络的安全服务链映射与调整方法研究[D]. 刘艺.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4]基于区块链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优化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D]. 曾兰芝. 深圳大学, 2019(01)
  • [5]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中频模块设计[D]. 曹佳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Node.js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朱庆广.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7]基于元数据分布式查询与优化方法的应用研究[D]. 曾艳梅. 东华大学, 2014(05)
  • [8]基于弹载遥测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D]. 李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3(03)
  • [9]用于声光信号处理的调制信号产生方法研究及实现[D]. 李超然.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10]高校信息门户用户管理研究与实现[D]. 马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AIT 取代 DDS - 用户存储需求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