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兰向Alstom公司购买内燃动车组(论文文献综述)
Kevin Smith,万芳[1](2021)在《欧洲铁路内燃牵引替代技术的研发》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欧洲制造商在燃料电池动车组、蓄电池动车组等内燃牵引替代技术领域的研发情况;比较了替代牵引技术与柴油动力在排放、成本、满足用户需求等方面的优劣势;分析了不同牵引方案的未来发展前景。
田睿[2](2020)在《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中)》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以其灵活、高效、可靠、舒适等特点备受世界铁路运输的青睐。随着高铁客运量的大幅增长,高速列车制造商在技术研发、平台设计、生产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更严苛的挑战。文章对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世界主要车辆制造公司及其高铁产品作了介绍,论述了未来高速列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宋正阳[3](2017)在《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2.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发展极大地缓解了中国铁路运能紧张的局面,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及“互联网+”等多重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实施,企业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特别“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然而,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以资源型行业、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发展存在势头疲软、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响应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大计,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应运而生,旨在整合南北车两家企业各项优势资源,消除恶性竞争,通过强强联合,与国外老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巨头相抗衡,赢得更多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国际市场份额,并树立自己的国际品牌。为实现上述目标,使中国中车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向世界,需要制定全面而周密的国际营销战略。本文以中国中车集团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波特五力和SWOT分析法,剖析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全球轨道行业现状、竞争者、产品现状、市场状况,特别是国际市场营销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运用波特竞争战略、STP、产品—市场战略、4Ps等相关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理论,提出相应的高速动车组装备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并对该战略提出了实施保障和控制措施。
熊伟[4](2010)在《高铁LAB建设方案与经营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高速铁路实验室(High Speed Railway, LAB),简称高铁LAB,全文同,可独立承担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为国家相关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提供研发和实验条件。同时提供开发共享的科研平台,提供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提升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能力水平。作为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渠道与平台,开展高速列车产业高新技术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关键工艺试验研究以及重大装备与关键零部件研制。开展高速列车相关技术开发与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项目实施后,可以加快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进程,为我国自主研发、制造高速列车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同时,可大大提高国内客车制造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为自主开发高速列车创造条件。高铁LAB通过组织和运用国内外技术和智力资源,开展广泛的、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进步。高铁LAB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所及行业内关联企业联合,实现强强合作,建立“产、学、研”科技开发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合同管理制等。在设备招投标等方面开展制度建设,并开展财务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本文采用政策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以定性方法为主,分析依托企业建设高铁LAB的建设方案和经营管理。高速列车技术在不断发展,虽然我国目前正在进行高速动车组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国内相关专家也进行了很多深入研究,但是高速列车仍然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因此高铁LAB设备配置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需要不断的更新、调整。
Christoph Mller,何春[5](2009)在《铁路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在最近几年中,影响铁路公司和为其提供机车车辆的铁路工业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供货方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局面,Alstom、Bombardier、Siemens三巨头已经开始统治全球市场。其他小型供货商则主要提供专用产品。与此同时,需求方也发生了变化,先前的国有铁路公司不再享有20多年前为它们提供的资金来源。此外,租赁公司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
吕义[6](2009)在《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与管理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以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验室的承办单位为主体,联合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通过对应用基础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为企业提供成熟的技术成果,构建我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增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本篇论文通过采用政策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以定性方法为主,分析依托企业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管理方式。研究国家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并探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同时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制定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
陈春阳[7](2007)在《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时期。通过铁路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铁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技术装备现代化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运输安全与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机车车辆的技术跨越是实现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关键和主要环节。我国机车车辆业急需进一步明确定位和解决技术创新的目标、路径等一系列战略问题。以此为背景,本文对中国机车车辆技术创新及其战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梳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其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系统分析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技术跨越目标、路径及重点突破领域,构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围绕技术跨越目标,提出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研究从现状与问题分析、市场潜力和目标定位研究、技术跨越模型体系阐释、关键环节和基本路径选择、自主创新战略模式设计等角度顺次展开。首先综述相关技术创新理论,结合对中国机车车辆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创新实践的系统分析,找出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发展中的问题、制约因素及原因;其次,沿着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的客观要求、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和能力模型、技术跨越目标和路径的思路有机展开,明确技术跨越点和基本路径,提出推动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多维战略模式: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和完善政策措施。研究方法方面,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并尽可能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力图准确把握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精髓。全文研究结论如下。面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推动以及良好的外部技术与经济环境,特别是基于客运专线开行高速列车的需求,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水平必须实现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对自主创新进行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以克服总体技术能力不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平台不完善、技术标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制造商和铁道部之间基于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等的有机融合,其现行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主要体现为政府管理下的市场拉动型创新模式,其次才表现为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铁道部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在机车车辆技术创新战略中作用重大。推动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必须注重“单项技术突破”、“集成能力提高”及“关键技术引进”三要素的优化与协调,通过三要素的最佳耦合来实现自主创新的最优效果。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选择在考虑政府、技术、产业、市场、资源五因素共同影响前提下确立为350公里/小时动车组成套技术。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为,系统规划,确立重点跨越项目;引进先进技术,着力消化吸收,有效组织国内外优势资源,实现单项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再创新;辅之基础研究,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以点带面,推进新一代中国机车车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实现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设计并实施集“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及“完善政策措施”为一体的自主创新四维战略模式,是引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必然选择。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储备的最基本路径是“内外结合模式”,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只能来自于产品自主创新实践。机车车辆业创新平台旨在通过官、产、学、研联合,建立起强有力的顶层决策组织并注重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创新主体等相关优势资源的高效连接。完善中国机车车辆技术标准体系,应以建立适应高速、重载技术装备发展为目标,建立先进、完善的设计、工艺、制造、质量、试验、维护等综合技术标准体系。在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国际化接轨等方面采取“分段突破、逐步递进”的步骤。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供创新平台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扶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创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王元珠,韩才元[8](2007)在《国外机车车辆产品技术平台的发展》文中提出介绍了国外6家主要机车车辆大公司产品技术平台的发展及现状。
王延飞[9](2005)在《2004年国外铁路柴油机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国外几大知名的发动机公司在2004年推出的铁路牵引用柴油机产品的机型、设计特点、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新型柴油机在铁路机车上的应用实例。
龚志鹏[10](2005)在《基于MVB的新一代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多功能车辆总线的机车逻辑控制单元,讨论了列车通信网络实时协议的实现。 传统的列车控制系统功能有限,列车的许多设备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各车辆的信息更是难以及时掌握。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各种信息共享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并在自动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基于分布式网络的列车控制系统成为发展趋势。 列车通信网络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是用于列车实时监控和信息处理的数据通讯标准。列车通信网络分成两层,即绞线式列车总线和多功能车辆总线。列车通信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列车长期面临的机车重联,动态编组,联动控制等问题。列车通信网络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和应用,并成为我国国家标准。 本文对列车通信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了电力机车的电气控制系统,对机车的车辆总线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设计开发了能够支持列车通信网络的新一代机车逻辑控制单元。本课题中,按照多功能车辆总线标准,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器件和硬件描述语言,重点设计了多功能车辆总线控制器,并对其各项功能进行了仿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功能车辆总线的网络接口卡,然后将其运用到新一代机车逻辑控制单元,实现了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网络功能。
二、荷兰向Alstom公司购买内燃动车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荷兰向Alstom公司购买内燃动车组(论文提纲范文)
(2)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中)(论文提纲范文)
4 日本高速列车的发展 |
5 我国高速列车的发展 |
(3)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论文的选题背景 |
2、论文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 国际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1、组织市场营销理论 |
2、全球市场营销理论 |
3、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理论 |
(三)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的研究内容 |
2、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中国中车集团公司的国际营销环境分析 |
(一)全球轨道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现状 |
1、全球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2、全球轨道交通及高速动车组列车制造业现状 |
(二)我国高速铁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高速动车组装备制造业现状 |
1、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
2、中国中车高速动车组装备制造业现状 |
3、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竞争状况分析 |
(三)中国中车集团公司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
1、机会(opportunity) |
2、威胁(threaten) |
三、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及其优劣势分析 |
(一)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概况 |
(二)中国中车当前国际贸易介绍 |
(三)中国中车高速动车组国际产品介绍 |
1、常规高速动车组列车 |
2、中国标准动车组 |
3、洲际列车 |
4、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 |
5、新概念可变动车组 |
(四)中国中车当前的业务组合分析 |
1、中国中车主营业务组合介绍 |
2、中国中车主营业务组合分析 |
(五)中国中车国际市场营销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1、优势(strength) |
2、劣势(weakness) |
四、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国际市场营销战略选择 |
(一)SWOT分析及国际市场营销战略选择 |
1、SWOT分析矩阵 |
2、中国中车国际业务SWOT战略分析 |
3、SWOT组合战略的选择 |
(二) 中国中车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
(三)高速动车组装备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制定(STP战略) |
1、国际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
2、目标市场的选择(Target market) |
3、市场定位(Position) |
(四) 竞争战略和产品—市场战略的选择 |
1、竞争战略的选择 |
2、产品—市场战略的选择 |
五、中国中车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
(一)产品和服务战略(Products & Service) |
1、单个产品策略 |
2、产业链延伸策略 |
3、产品支持服务策略 |
(二)价格策略(Price) |
1、根据客户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
2、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
3、根据国际产品的属性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
4、调整价格 |
(三)分销渠道战略(Place) |
1、建立并完善直接营销渠道 |
2、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设立海外子公司 |
3、拓展“互联网+中车购”渠道营销模式 |
(四)促销战略(Promotion) |
1、利用特殊媒体进行广告宣传 |
2、建立专业的国际市场营销人员推销机制 |
3、利用公共关系策略 |
4、在参加各类国际轨道交通商业展览会的同时,适时自己主办国际商业展览会 |
六、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实施与控制 |
(一)实施保障 |
1、重视并调整市场营销组织结构 |
2、确保海外运营资本充足 |
3、建立国际客户关系管理制度(CRM) |
4、建立健全灵活的国际采购过程监督管理体系 |
5、全面实施集团内部统一协调的抱团发展模式 |
(二)实施控制 |
1、过程控制 |
2、风险控制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高铁LAB建设方案与经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引言 |
1.1 研究高铁LAB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创新性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项目及项目管理概述 |
2.1.1 项目的定义 |
2.1.2 项目的特征 |
2.1.3 项目管理的概念 |
2.1.4 项目管理的特点 |
2.1.5 项目管理的要素 |
2.1.6 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
2.2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
3 高铁LAB机制构建原则及高速列车产业发展情况 |
3.1 高铁LAB体制机制构建原则 |
3.1.1 目标统一性原则 |
3.1.2 权责一致性原则 |
3.1.3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
3.1.4 管理跨度原则 |
3.1.5 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
3.2 高速列车产业国内外情况分析 |
3.2.1 国际发展情况分析 |
3.2.2 国内发展情况分析 |
3.2.3 高速列车发展趋势预测 |
3.2.4 国内外高速列车实验室对比 |
4 高铁LAB的建设方案 |
4.1 建设原则 |
4.1.1 坚持强化保障,力争重点突破 |
4.1.2 坚持创新机制,注重资源整合 |
4.1.3 坚持"三同时"原则,注重建设节约型企业 |
4.2 建设规模 |
4.3 实验内容及装备概述 |
4.3.1 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实验 |
4.3.2 高速列车车体实验 |
4.3.3 高速列车环境实验 |
4.3.4 高速列车转向架实验 |
4.3.5 高速列车电气实验 |
4.4 企业现有支持配套条件,需增加的主要研究试验设施 |
4.4.1 长客股份公司已有资源及在建项目简述 |
4.4.2 合作单位协作实验设备 |
4.4.3 新增实验能力方案 |
4.5 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 |
4.6 项目建设的工期管理 |
4.7 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 |
4.7.1 技术风险 |
4.7.2 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
4.7.3 资金风险 |
5 高铁LAB的经营管理 |
5.1 组织体系 |
5.2 运行机制 |
5.2.1 企业可持续支持的资金、人才、资源等投入机制 |
5.2.2 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
5.2.3 "开放、流动"机制 |
5.2.4 聘任制和聘期制 |
5.2.5 分级管理机制和分层问责机制 |
5.2.6 竞争和激励机制 |
5.2.7 合作与联合机制 |
5.2.8 仪器设备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 |
5.2.9 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机制 |
5.3 制度建设 |
5.4 财务管理 |
5.5 知识产权管理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铁路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货运机车 |
2.1 Traxx系列机车 (图1) |
2.2 “欧洲短跑选手”和“金牛座机车” |
2.3 66型机车 |
3 动车组 |
3.1 Desiro Classic动车组 (图3) |
3.2 Talent动车组 |
3.3 Flirt动车组 |
4 小结 |
(6)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与管理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创新性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项目管理概念及特性 |
2.2 项目管理内容、组织形式及分类 |
2.3 项目管理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3 章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及高速列车发展概述 |
3.1 国家工程实验室概念及总体定位 |
3.2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宏观组织管理 |
3.3 国家工程实验室体制机制构建原则 |
3.4 高速列车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
第4 章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
4.1 建设原则 |
4.2 建设规模 |
4.3 具体方案一 |
4.4 具体方案二 |
4.5 方案比选 |
第5章 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方式 |
5.1 管理体制 |
5.2 组织体系 |
5.3 劳动定员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7)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已列入国家规划 |
1.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
1.1.3 技术装备现代化已成为铁路发展的重要环节 |
1.1.4 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技术环境已经形成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技术创新目标和路径的明确 |
1.2.2 技术集成创新平台的建立 |
1.2.3 技术标准体系的提升 |
1.2.4 政策措施的完善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技术概念 |
1.5.1 机车车辆 |
1.5.2 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 |
1.6 本章小结 |
2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
2.1.1 引言 |
2.1.2 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
2.1.3 技术创新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
2.1.4 理论总结 |
2.2 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的研究进展 |
2.2.1 技术跨越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
2.2.2 实现技术跨越的两种创新方式 |
2.2.3 技术跨越的外部条件 |
2.2.4 企业是技术跨越的实现主体 |
2.3 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综述 |
2.3.2 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网络关系 |
2.4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总结 |
2.4.1 创新型国家的三个基本特征 |
2.4.2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实践基础 |
3.1 中国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综述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成就 |
3.1.3 体制变迁 |
3.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
3.2.1 发展环境 |
3.2.2 国外高速铁路及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
3.2.3 机车车辆国际市场的主要供货商及其在华发展 |
3.3 我国机车车辆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3.3.1 高速列车技术水平与差距 |
3.3.2 重载运输机车车辆技术水平与差距 |
3.4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
3.4.1 主要问题 |
3.4.2 制约因素 |
3.5 自主创新:我国机车车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
3.5.1 自主创新的新内涵 |
3.5.2 自主创新的典型特征 |
3.5.3 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得自主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
3.5.4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环境已经具备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自主创新的机车车辆技术跨越 |
4.1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及特点 |
4.1.1 创新的组织模式 |
4.1.2 特点分析 |
4.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 |
4.2.1 技术跨越及其条件和特征 |
4.2.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能力模型 |
4.2.3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 |
4.3 技术跨越点的选择 |
4.3.1 影响因素 |
4.3.2 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3 350km/h高速动车组重点技术突破领域 |
4.4 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
4.4.1 以日、法等为代表的原始创新型路径 |
4.4.2 以西、韩等为代表的引进型技术跨越路径 |
4.4.3 经验总结 |
4.4.4 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路径 |
4.5 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 |
4.5.1 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
4.5.2 四维模式描述 |
4.5.3 四维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加强技术储备 |
5.1 技术储备的内涵和特点 |
5.1.1 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 |
5.1.2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储备 |
5.1.3 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的关系 |
5.2 储备的基本内容 |
5.2.1 基础储备 |
5.2.2 能力储备 |
5.3 储备的基本路径 |
5.3.1 内部积累 |
5.3.2 外部联合 |
5.3.3 内外结合 |
5.4 战略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构建创新平台 |
6.1 创新平台概念的引入 |
6.1.1 中国航天技术与组织管理的一体化创新 |
6.1.2 集成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6.1.3 应重视集成创新 |
6.1.4 集成创新:创新主体及其技术的有效融合 |
6.2 创新平台的构架 |
6.2.1 概念 |
6.2.2 创新平台的结构要素 |
6.2.3 创新平台的功能要素 |
6.2.4 创新平台的运作机理 |
6.3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平台 |
6.3.1 特点 |
6.3.2 70吨级新型货车技术创新平台 |
6.4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平台的构建 |
6.4.1 基本准则 |
6.4.2 构建创新平台的设想 |
6.4.3 创新主体的职能 |
6.4.4 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6.5 依托创新平台的创新团队建设 |
6.5.1 创新型人才 |
6.5.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型人才队伍现状 |
6.5.3 创新团队的基本构架 |
6.5.4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7 提升技术标准 |
7.1 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战略 |
7.1.1 技术标准 |
7.1.2 技术标准的作用 |
7.1.3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 |
7.1.4 技术标准战略及特征 |
7.1.5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技术标准战略 |
7.2 中国铁路行业技术标准现状与问题 |
7.2.1 历史沿革及现状 |
7.2.2 主要问题 |
7.2.3 原因分析 |
7.3 提升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标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
7.3.1 总体目标 |
7.3.2 技术标准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运用 |
7.3.3 标准的国际化战略 |
7.3.4 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
7.4 关于采标 |
7.4.1 国外动车组技术标准现状 |
7.4.2 总体思路 |
7.4.3 采标建议 |
7.5 保障措施 |
7.5.1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标准化体制 |
7.5.2 构建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策略 |
7.5.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8 完善政策措施 |
8.1 政府激励 |
8.1.1 技术创新成果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
8.1.2 市场缺陷 |
8.1.3 政府的作用 |
8.2 激励创新的政策及其手段 |
8.2.1 科技投入政策 |
8.2.2 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 |
8.2.3 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 |
8.2.4 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
8.2.5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 |
8.2.6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政策 |
8.2.7 科技人才政策 |
8.2.8 促进军民结合的政策 |
8.3 韩国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 |
8.3.1 增加研发投资总量的同时注重研发投资的高效分配 |
8.3.2 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3.3 着力打造优秀中心和改革公共研究机构 |
8.3.4 为企业参与创新活动提供支持措施 |
8.3.5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
8.3.6 利用全球资源 |
8.3.7 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8.4 推进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发展的关键政策措施 |
8.4.1 针对机车车辆业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 |
8.4.2 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
8.4.3 推进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 |
8.4.4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5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6 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 |
8.4.7 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
8.4.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 |
9.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国外机车车辆产品技术平台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外机车产品技术平台的发展 |
2.1 EMD公司SD9043MAC内燃机车平台 |
2.2 GE公司AC6044CW和蓝虎内燃机车平台 |
(1) AC6044CW内燃机车平台 |
(2) 蓝虎内燃机车平台 |
2.3 阿尔斯通公司PRIMATM机车平台 |
2.4 庞巴迪公司TRAXX机车平台 |
2.5 西门子公司机车平台 |
(1) EuroSprinter电力机车平台 |
(2) EuroRunner内燃机车平台 |
2.6 Vossloh公司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平台 |
3 国外内燃机车部件平台的发展 |
3.1 柴油机平台 |
3.2 电传动装置平台 |
3.3 液力传动装置平台 |
3.4 控制系统平台 |
4 国外动车产品技术平台的发展 |
5 国外机车车辆产品技术平台的现状 |
6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机车动车 |
7 平台产品开发的优点 |
8 结语 |
(10)基于MVB的新一代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列车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1.1 国外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 |
1.1.2 国内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 |
1.1.3 现场总线技术 |
1.1.4 TCN的发展 |
1.2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列车通信网络与应用 |
2.1 TCN的体系结构 |
2.2 MVB多功能车辆总线 |
2.2.1 物理层 |
2.2.2 介质的公共规范 |
2.2.3 帧和报文 |
2.2.4 链路层控制 |
2.3 WTB绞线式列车总线 |
2.3.1 物理层 |
2.3.2 与介质有关的信号表示 |
2.3.3 帧和报文 |
2.3.4 链路层控制 |
2.3.5 初运行 |
2.4 机车MVB网络的设计 |
2.5 小结 |
第三章 MVB总线控制器的开发 |
3.1 功能结构 |
3.2 MVB总线控制器的设计 |
3.2.1 时钟 |
3.2.2 编码器 |
3.2.3 解码器 |
3.2.4 缓冲区 |
3.2.5 主控制单元 |
3.2.6 通信存储器及其接口 |
3.3 MVB总线控制器的实现 |
3.3.1 资源要求分析 |
3.3.2 芯片选择 |
3.3.3 开发实现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机车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
4.1 电力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
4.2 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
4.3 信号特点 |
4.4 机车逻辑控制关系分析 |
第五章 基于MVB的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研制 |
5.1 主要技术指标 |
5.2 TMS320LF2407特性 |
5.3 逻辑控制单元的结构 |
5.4 硬件设计 |
5.4.1 电源 |
5.4.2 控制系统 |
5.4.3 信号输入 |
5.4.4 信号输出 |
5.4.5 网络接口 |
5.4.6 硬件实现 |
5.5 软件设计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荷兰向Alstom公司购买内燃动车组(论文参考文献)
- [1]欧洲铁路内燃牵引替代技术的研发[J]. Kevin Smith,万芳. 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 2021(06)
- [2]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中)[J]. 田睿. 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 2020(05)
- [3]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宋正阳. 兰州大学, 2017(02)
- [4]高铁LAB建设方案与经营管理研究[D]. 熊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1)
- [5]铁路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J]. Christoph Mller,何春. 国外内燃机车, 2009(05)
- [6]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与管理方式研究[D]. 吕义. 吉林大学, 2009(09)
- [7]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D]. 陈春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 [8]国外机车车辆产品技术平台的发展[J]. 王元珠,韩才元. 内燃机车, 2007(02)
- [9]2004年国外铁路柴油机综述[J]. 王延飞. 国外内燃机车, 2005(06)
- [10]基于MVB的新一代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研究[D]. 龚志鹏. 中南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