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形容词副词翻译位置探讨

医学英语形容词副词翻译位置探讨

一、医学英语中的形容词和副词翻译位置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常朝霞,席红换[1](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对医学英语翻译的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译者在翻译医学英语的过程中要深度掌握其词汇和文本特点及篇章表达规律,遵循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力求做到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的翻译对等。

张彤[2](2020)在《学术文本中说明性信息的翻译 ——《疫苗接种的伦理学》(第1至2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是笔者根据《疫苗接种的伦理学》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翻译所撰写的。源文本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疫苗接种问题的伦理学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源文本属于学术文本,其中涵盖医学、伦理学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相关知识,专业性较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源文本中包含大量说明性信息的长句较难处理,因此文本中说明性信息的翻译成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分析焦点。一是说明性信息中词汇的翻译,包括动词、副词和形容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译者主要采取了词义引申、增译、词性转换等技巧。二是说明性插入成分的翻译,包括说明性插入短语、从句和嵌套式说明性插入成分。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译者要打破原文的句子结构,结合上下文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进行句式重构。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加深了对学术类文本的了解,希望所总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能为今后此类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冯剑鹏[3](2020)在《《前瞻性队列研究:深加工食物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目前,非文学翻译占据中国翻译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且大部分译者也主要从事非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涉及经济、政治、科技等等领域。本篇实践报告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前瞻性队列研究:深加工食物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为源文本进行翻译实践研究。这篇文章被归为非文学文本,之所以选择医学类的文献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越来越重视。从西方国家直接引入相关的医学理论以及前沿的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显然,医学翻译十分重要。笔者首先对医学英语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源文本语言正式严谨、专业性较强,因此笔者将其归纳为信息型文本。在目的原则、忠实原则、连贯原则的指导下,笔者对医学英语翻译技巧做出总结:词汇层面,医学英语术语的翻译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句法层面,要对医学英语中出现的定语从句、长难句的句子结构进行调整;篇章层面,要对医学英语的篇章结构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本篇实践报告旨在提升笔者在翻译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由于医学英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也提升了笔者对非文学文本翻译的认识。最后,笔者希望所总结的医学英语翻译策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帮助,同时提升医学英语的语言服务质量。

葛雪[4](2019)在《医学论文摘要英译中的模糊现象》文中研究说明模糊限制语作为科技英语中的常见现象,不仅能表明学者对命题的态度,还能体现与读者的互动;而全球化的趋势要求科研人员和学者掌握撰写高质量、符合国际标准的英语论文的能力。文章尝试根据Salager Meyer对模糊限制语的五大分类,讨论各类别下具体文本的翻译方法并给予解释说明,希望能促使学者在医学论文摘要英译的过程中加强自身模糊语意识,进而在英语论文撰写中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提高对外学术交流能力。

董明明[5](2019)在《《“脏”基因:治疗病根、优化健康的突破性计划》(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脏”基因:治疗病根、优化健康的突破性计划》由美国遗传学专家本·林奇撰写。在本书中,作者挑战了基因决定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巧妙地揭示了如何利用特定的生活方式重写基因命运。此书一经出版,就登上了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畅销书榜。同时,也受到了医学界多位人士的好评。笔者选取的翻译材料是该书的第四节和第十二节。第四节是一个小测试,它是让读者根据目前自身的症状,判断出自己所获“脏”基因的类型。在第十二节里,作者就如何清洗“脏”基因,从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分类提出了建议。读者只有通过了第四节的测试,才可以顺利进行清洗“脏”基因的步骤。由于笔者所选翻译项目为医学文献翻译,翻译此类文本的首要目的就是将原文中的信息准确翔实地传达给读者,其次就是要兼顾到原文中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基于医学文献翻译的特点,笔者决定采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来指导此次翻译实践。语义翻译侧重源语,要求译文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含义;交际翻译侧重目标语,注重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笔者希望通过结合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能够兼顾到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译出高质量的作品。此翻译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翻译任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主要包括译前准备以及在译文初稿、译文二稿修改时遇到的难题。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是报告中的重点部分。笔者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列举了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并依据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找到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最后一部分是翻译项目总结,笔者总结了翻译项目中的问题及从中获得的启发。

杜张琳[6](2019)在《中医门诊对话常用诊断术语简明化英语翻译研究》文中认为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很早就兴起一场规模宏大的“简明英语运动”,这对英语本身产生了广泛影响。无论多少学者对这场简明英语运动持有争议,但此类事件的推动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适当的语境下,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使古词、怪词渲染、长词、怪词及长串从句表达更清晰,句意简明易懂而又有说服力。“简明英语运动”仅重要而且必要,其对社会与个人都能产生巨大益处。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关于“简明中医英语”的研究和探讨,但其内容大多笼统宽泛,因为中医术语英语翻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毫无疑义,简明中医英语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研究目的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学科,当前诊断术语的英语翻译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对诊断术语的系统宏观性研究和梳理。本研究以简洁性原则为指导,对诊断术语的实质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八个权威版本诊断术语的英语翻译,参考两家隶属英美国家的医疗健康官网,探讨门诊对话常用诊断术语英语翻译的简明化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推动更多中医诊断术语的简明化英语翻译进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Documents Analysis Method)文献检索主要利用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国内外各大网络数据库及各种图书资料,收集中医诊断术语简明化英语翻译研究相关知识及翻译理论,了解中医诊断术语简明化英语翻译研究现状,明确中医诊断术语英语翻译现存在的问题。对目前诊断术语诸多英语翻译版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正确的诊断术语简明化英语翻译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可全面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寻找研究空白,确定研究主题和内容。2)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本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中的64个中医诊断术语为中文词语,《汉英中医药分类辞典》、《中医药学名词》、《汉英中医药大词典》、《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简明汉英中医词典》、《实用英文中医辞典》、《汉英-英汉医学英语构词法辞典》收录的诊断术语英语翻译作为标准化研究对象,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隶属公众健康网站(https://medlineplus.gov)》、《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官网(https://www.nhs.uk)》收集隶属英美国家的医疗健康官网为普通民众普及健康知识使用的简明英语作为简明化比较对象,通过简洁性原则的指导,借助中医学有关的汉语辞典、英汉双解词典,准确理解分析诊断术语的实质内涵,比较研究诊断术语在八个英语翻译版本里的特点。3)归纳法(Inductive Reasoning)完成诊断术语英语翻译简明化比较分析后,汇总推荐简明化的诊断术语英语翻译,归纳总结八个英语翻译版本及两个隶属英美国家的医疗健康官网诊断术语的特点,总结中医诊断术语的简明化翻译的方法与策略,为中医术语翻译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对诊断术语的中文实质内涵进行了解,比较分析各版本诊断术语英语翻译的异同,发现中医诊断术语的英语翻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中医术语英语翻译不统一,无法规范化标准;大部分术语的英语翻译过于专业性,缺乏简洁性,仅适用于书面文字;对中医诊断术语的中文内涵解释理解有误差导致术语翻译表达的偏差;大部分术语的英语翻译过于冗长和繁琐,不适用于门诊时与患者沟通。研究结论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医术语的简明化翻译,以及所有中医诊断术语的简明化翻译,有责任要将语义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准确理解分析术语实质内涵,是翻译能否实现有效交流和更易被西方读者理解的关键所在。第二,中医术语翻译目前依然处于发展阶段,用词正式、句子结构严谨、语篇衔接紧凑的书面语是目前中医术语翻译的主要表现形式,翻译成书面形式的中医英语资料几乎成为学习及理解中医的重要途径。第三,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要让中医术语本质内涵无误地传遍世界,使用西方医学构词翻译法是最理想的翻译策略。第四,在中医学者外语水平也有待提高和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医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较为有限的条件下,简明的英语翻译有利于翻译人员准确无误地进行传播交流,也有利于中国中医学者能较快、较好地掌握中医英语。第五,中医术语翻译的科学性非常重要,标准化的翻译形式既要语义正确、词形简明,又要符合英语的构词规律。中医术语翻译要求所用词素必须是翻译语中已经存在的词素(或词根),翻译词符合现代科技术语的构成机制,并且严格按照英语构词规则造词。第六,通过对门诊对话常用诊断术语全面的简明化研究,归纳总结出英语翻译的构词方法和策略,这将同样适用于更多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语翻译。

李庆明,刘曦[7](2019)在《语法隐喻视角下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翻译》文中研究说明语法隐喻对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翻译有着充分的理论解释力。以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从语法隐喻中的发生或不发生级转移现象出发,结合翻译实例,对科技英语的动词名词化及形容词名词化的翻译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的翻译过程可分为发生级转移与不发生级转移两种,前者指将名词化的名词或名词短语转换为小句,后者指保留名词形式或名词短语形成,所提出的翻译技巧是对科技英语名词化翻译研究的有益探索。

张松竹[8](2017)在《《梅奥诊所:关于乳腺癌》(第六、七章)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报告选用《梅奥诊所:关于乳腺癌》(The Mayo Clinic Breast Cancer Book)一书的部分章节作为源文本进行描述。该书由梅奥诊所多位医学专家联合编写,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可借鉴性。本人完成了该书第六章和第七章的翻译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篇翻译报告。《梅奥诊所:关于乳腺癌》一书详细介绍了乳腺癌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对该疾病的总体介绍,致病因素分析,疾病的检测和防治,乳腺癌的分期、分类、分级和分型,不同类型乳腺癌的治疗措施,乳房再造术,术后恢复及护理,如何应对术后复发,病患及其家属心态调整等各方面。本报告节选的第六章从生活方式因素、乳腺癌高危女性预防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介绍如何预防乳腺癌;第七章从如何做乳房自检、乳房临床检查及乳房X线照相术简介来介绍乳腺癌的最新筛查方法。本报告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理论指导,详细阐述了翻译过程。纽马克主张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问题。本翻译报告节选的文本属信息类文本,适于用交际翻译的翻译方法,以便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同时,该文本具备的科技文本特征要求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一定的医学知识,了解科技文本的特点并需辅助使用其他合适的翻译方法。本报告在原文文本和翻译文本中选取适当案例,结合文本类型理论进行分析。本报告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任务选择、文本简述和项目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本部分结合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制定有效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对文本进行翻译,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初稿分析与修改、翻译二稿分析与修改以及翻译终稿的分析与润色。第三章对此次翻译任务的最终译文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对本次翻译任务进行总结,找出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思考,以期对未来的实践提供借鉴。

郝苗[9](2016)在《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 ——以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50年代起,翻译研究先后经历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两大重要的研究阶段,逐步确立了翻译学的科学地位,形成了翻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然而,这两种研究范式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阻碍了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结构主义翻译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抽象的语言转换机制上,忽略了一切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清楚地意识到了结构主义翻译研究的缺陷,并将影响翻译的诸多外部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但它却因为过于强调外部因素而偏离了语言本身。我们认为,指导翻译研究的语言理论不仅要揭示抽象的语言使用规律,同时也要研究影响语言的实际使用和理解的外在因素,而语用学恰恰是符合上述特征的语言学理论,借鉴语用学作为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既可以克服结构主义翻译研究只重视静态的语言本身而不关心语言的使用以及影响语言使用的外部因素的缺陷,同时也能够克服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只重视影响语言使用的外部因素而忽略语言本体的不足。语用学与翻译学的结合能够克服以往翻译研究的不足之处,推动翻译研究的继续发展,而在语用学与翻译研究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认为相比较笔译研究,语用学与口译研究有着更多的共性,这是因为语用学和口译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它们都是研究动态的语言,研究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研究语言的外部因素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语用学与口译研究理应有更多的碰撞和交集,一方面,语用学理论能够为口译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口译活动反过来也能检验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然而,根据我们对西方口译研究范式进行的总结,我们发现西方口译研究范式除了从翻译学自身的释意理论和描写翻译理论角度对口译进行研究之外,主要借鉴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话语分析理论,对于语用学理论的借鉴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认知语用学理论。根据我们对中西方语用学视角下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数量极其有限,在EBSCO数据库中对2004-2014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的文献进行检索,仅检索到13篇相关文献。中国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在数量上相比西方略多一些,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对2004-2014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以及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共得到303篇相关文献,但相比同时期语用学视角下的笔译研究(5169篇)则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本文希望借鉴语用学理论对口译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弥补中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在数量上的不足,进一步发展口译与语用学的跨学科研究。虽然口译研究强调跨学科研究,但是口译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是要完全抛弃翻译学已有的理论,而是要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翻译理论进行补充和发展。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基础,同时引入语用学目的原则和顺应论,利用三者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尝试构建了口译的目的顺应框架并提出了目的顺应框架的主要观点。翻译研究总是围绕着一些基本研究问题进行的,任何一个翻译理论框架都应该首先对翻译中的这些基本研究问题展开讨论。本文从目的顺应的角度对口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包括口译原则、口译标准和译者角色问题。本文重点对口译过程进行了重新探讨,从目的顺应的视角描述了口译的过程。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过程围绕着目的进行,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目的分析、目的理解和目的顺应。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从客观实践中抽象出来而又指导着客观实践。口译理论不能是纸上谈兵,它的意义必须在口译实践中得到检验。鉴于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译员都是经过了严格训练,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口译员,代表了中国口译界的最高水平,在交替传译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同时,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进行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尝试将目的顺应框架应用于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利用目的顺应框架指导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对较大规模现场口译语料的观察,对口译员在某些特殊翻译现象中的常用翻译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运用目的顺应框架对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进行解释,以验证目的顺应框架对口译实践的解释力。最后,本文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八章,各章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分析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局限性、语用学与翻译研究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语用学和口译研究之间的共性、以及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其次,本章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语料来源和篇章结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4-2014十年间中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以及国内外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目的顺应框架的理论构建。本章首先对构成目的顺应框架的基础理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语用学目的原则和顺应论,从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三种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基于这三种理论的相似性以及互补性,本章对目的顺应框架进行了理论构建,提出了目的顺应框架的主要观点:1.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其目的性,而口译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交际活动,因此,目的性是口译活动的根本属性;2.口译目的是由参与口译活动的交际各方的目的交织而成,其中包括翻译发起者、原语发出者、目的语接受者和口译员;3.口译目的具有多元性和层级性,其多元性表现在口译目的由参与口译活动的交际各方的目的交织而成,其层级性表现在口译目的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层级性,各层级目的构成了口译的目的系统网络;4.口译过程是围绕着目的进行的过程,包括目的分析、目的理解和目的顺应三个阶段;5.目的决定策略,译员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所作出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对多层级、多维度的口译目的的顺应。第四章,目的顺应框架下口译基本问题探讨。本章从目的顺应的角度对口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本章对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进行了探讨。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活动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原则,口译员的任务就是要使译语在目的语文化和情境中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而这一目的不仅仅是由翻译发起者、目的语接受者和译者三方决定的,而是由参与翻译活动的交际各方共同协商决定的。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还应该遵循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时效原则。连贯原则不仅包含语义的连贯还包含逻辑的连贯和语音语流的连贯;忠实原则包含对原语语义、功能和风格上的忠实;时效原则是指口译员要注意口译的时间和效率。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是有主次之分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目的原则,目的原则对其它原则起制约作用。其次,本章对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标准进行了探讨。在目的顺应框架关照下,口译的基本标准是忠实、通顺和迅速。忠实首先是对翻译目的的忠实,其次是对原语语义、内容和功能上的忠实。通顺指的是译语的通达顺畅,包含译语表达上的通顺、逻辑上的通顺和语流上的通顺。迅速是指理解和转换的迅速。最后,本章对口译员的角色进行了讨论。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交际各方的目的互动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各方的目的都需要通过口译员才能得以实现,口译员扮演着各方目的的传达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第五章,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过程。本章主要对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过程进行了重新描述。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过程围绕着目的进行,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目的分析、目的理解和目的顺应。目的分析包括对参与口译活动的各方进行目的分析、目的关系分析和目的结构分析;目的理解是口译员对原语发出者交际目的的理解,目的理解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非语言行为、情境语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等;目的顺应则是口译员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进行的不断的选择,包括语篇层面、句子层面、词汇层面和语音层面,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顺应多层次多维度的口译目的。第六章,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宏观层面的应用。本章将目的顺应框架和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相结合,应用目的顺应框架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进行了宏观层面的目的分析,包括各方具体目的分析、交际双方目的关系分析以及宏观层面的目的结构分析,并探讨了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以及口译标准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应用。第七章,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微观层面的应用。本章利用较大规模的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现场语料,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口译员在微观语言各个层面上做出的选择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利用目的顺应框架对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作出了解释。首先,我们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语篇进行了目的连贯分析;其次,在具体的语言层面上,我们选取了一些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难点问题,对口译员在实际翻译中的选择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口译员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以验证目的顺应框架的解释力。我们的观察结果证明,口译员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而对于不同翻译方法进行取舍最重要的依据是口译目的,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最终都是为了顺应口译目的。第八章,结语。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阐明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概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反思了本文的局限与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先,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理论框架——“目的顺应”理论框架,对口译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口译原则、口译标准、译员角色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并对围绕着目的进行的口译过程进行了重新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口译与语用学的跨学科研究。其次,本文将语用学目的原则以及顺应理论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相结合,弥补了翻译目的论的缺陷,加强了翻译目的论对于口译的解释力,使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同时,本文也丰富并拓展了语用学目的原则的解释范围,将其研究领域拓展到口译研究领域。第三,本文将目的顺应理论应用于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口译员对口译原则的把握、对口译步骤的了解、对翻译方法的选择、质量评估标准的制定以及译员的培训都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我国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质量有着比较直接的作用。

崔洁[10](2016)在《《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的全球策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英语作为全球化交流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在实际的应用中多数表现为跨学科使用。通过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对于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将医学最新研究成果翻译成中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死率较高,且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针对此情况,1998年在全球范围成立了慢阻肺全球倡议,针对最近的科研成果,总结出对该疾病防治的最新方法,并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医学文献属于科技文翻译的一个分支,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目的论作为翻译理论指导。“目的论”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对科技文的翻译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就是以目的论为指导,以2015年更新的慢阻肺病全球策略为原文本进行汉译实践,总结出医学翻译中的一些策略、技巧,并探讨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对医学英语翻译的研究,希望为中国的医学事业有所贡献。

二、医学英语中的形容词和副词翻译位置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英语中的形容词和副词翻译位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对等理论对医学英语翻译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理论适用性为要
二、医学英语的文本特点及应对
三、结语

(2)学术文本中说明性信息的翻译 ——《疫苗接种的伦理学》(第1至2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2.1.2 翻译辅助工具的选择
        2.1.3 理论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2.4.1 自我审校
        2.4.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学术文本说明性信息中词汇的翻译
        3.1.1 说明性信息中副词的翻译
        3.1.2 说明性信息中形容词的翻译
        3.1.3 说明性信息中动词的翻译
    3.2 学术文本说明性插入成分的翻译
        3.2.1 说明性插入短语的翻译
        3.2.2 说明性插入从句的翻译
        3.2.3 嵌套式说明性插入成分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学术类文本的翻译难点和策略总结
    4.2 译者专业素养的提升
    4.3 本次翻译尚存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3)《前瞻性队列研究:深加工食物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背景
    1.2 翻译实践意义
第二章 项目介绍
    2.1 医学英语特征
    2.2 任务文本介绍
第三章 翻译指导理论
    3.1 翻译理论的必要性
    3.2 翻译目的论介绍
    3.3 翻译目的论与医学英语翻译
第四章 翻译过程介绍
    4.1 译前
        4.1.1 查找专业术语
        4.1.2 目标读者分析与阅读平行文本
    4.2 译中
        4.2.1 源文本分析
        4.2.2 译文表达
    4.3 译后
        4.3.1 自我校审
        4.3.2 同行校审
        4.3.3 专业人士校审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词汇层面
        5.1.1 医学英语术语
        5.1.2 交叉学科词汇
        5.1.3 一词多义词汇
        5.1.4 长难副词
    5.2 句法层面
        5.2.1 被动句
        5.2.2 定语从句
        5.2.3 长难句
    5.3 篇章层面
        5.3.1 语篇中的衔接
        5.3.2 语篇中的连贯
第六章 结语
    6.1 翻译实践总结
    6.2 翻译实践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
附录二 译文
附录三 术语表
致谢

(4)医学论文摘要英译中的模糊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模糊限制语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分类
三、模糊限制语在医学论文摘要英译中的具体表现
    (1) 缓和型(Shields)
    (2) 近约型(Approximators)
    (3) 表达型(Expressions)
    (4) 情感加强型(Emotionally-charged Intensifiers)
    (5) 复合型(Compound Hedges)
四、结 语

(5)《“脏”基因:治疗病根、优化健康的突破性计划》(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报告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来源
        1.2 文本简述
        1.3 项目意义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工具准备和术语表的制定
        2.1.2 翻译理论的准备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2.2 翻译初稿
        2.2.1 知识盲区造成的错误理解
        2.2.2 源语文本理解方面的错误
        2.3 翻译二稿
        2.3.1 句子死译问题
        2.3.2 标点符号处理不当
        2.4 翻译终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翻译
        3.1.1 专业术语
        3.1.2 词义延伸
        3.1.3 词性转换
        3.1.4 省词译法
        3.2 句子翻译
        3.2.1 顺译与逆译
        3.2.2 句子拆分与重组
        3.2.3 增译法
        3.2.4 语态转换
    4 翻译项目总结
        4.1 翻译中存在问题及相关思考
        4.2 对未来翻译实践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术语表

(6)中医门诊对话常用诊断术语简明化英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术语英语翻译简明化的概念
        1.1 简明英语和简明英语运动
        1.2 中医术语英语翻译简明化的含义与实质
    2. 中医门诊对话常用术语英语翻译简明化理论与对外传播探讨研究
        2.1 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需求性
        2.2 常用中医术语翻译理论概况
        2.3 中医门诊对话常用术语英语翻译现存困难与问题及分析
        2.4 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完善理论和规范化的必要性
    3. 对中医术语翻译简明化的启示
        3.1 中医术语翻译简明化的必要性
        3.2 中医术语翻译简明化之路
        3.3 中医术语翻译简明化的未来发展
前言
第二部分 简明化原则指导下诊断术语与标准化术语英语翻译比较研究
    1. 概念分析
    2. 构词法的分类
        2.1 词缀法
        2.2 复合法
        2.3 转类法
        2.4 截短法
        2.5 首字母拼音法及缩略法
        2.6 拼缀法
        2.7 逆生法
    3. 构词法的适用
        3.1 病因病机方面
        3.2 疾病名称方面
        3.3 其他方面
    4. 构词法翻译中医术语的优点及缺陷
        4.1 构词法翻译中医术语的优点
        4.2 构词法翻译中医术语的缺陷
    5. 门诊对话常用诊断术语来源及选取
        5.1 选取门诊对话常用诊断术语中文词汇
        5.2 诊断术语对应的翻译来源
        5.3 对八个版本诊断术语英语翻译和隶属英美国家医疗健康官网的简明英语医学术语的梳理
        5.4 八个版本诊断术语英语翻译和简明化术语的整理
    6. 诊断术语英语翻译的比较分析
        6.1 问寒热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2 问汗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3 问疼痛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4 问头身胸腹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5 问耳目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6 问睡眠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7 问饮食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8 问二便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9 问妇女类术语的英语分析
        6.10 问小儿术语类的英语分析
        6.11 四大经典部分专业术语的英语分析
    7. 小结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的独特与创造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语法隐喻视角下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法隐喻对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理论解释
二、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的功能
    1.名词化隐喻使文本信息密度更大
    2.名词化隐喻使文本更正式
    3.名词化隐喻使文本更客观
三、语法隐喻视角下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翻译技巧
    1.动词名词化的翻译技巧
    2.形容词名词化的翻译技巧
四、结 语

(8)《梅奥诊所:关于乳腺癌》(第六、七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报告
    一、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文本简述
        1.3 翻译项目意义
    二、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工具准备和术语表制定
        2.1.2 翻译理论准备
        2.1.3 翻译策略选择
        2.2 翻译初稿分析与修改
        2.2.1 源语文本理解方面的困难与错误
        2.2.2 译文文体与修辞方面的分析与修改
        2.3 翻译二稿分析与修改
        2.3.1 医学英语翻译中的选词问题和专业术语的误译与修改
        2.3.2 医学英语长难句理解错误修改及句子死译问题
        2.3.3 医学英语翻译中时态和语态问题分析与修改
        2.4 翻译终稿的分析与润色
    三、翻译案例分析
        3.1 翻译重、难点
        3.2 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在翻译难点中的应用
        3.2.1 医学专业相关术语翻译
        3.2.2 词汇层面的翻译
        3.2.3 句法层面的翻译
    四、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4.2 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3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术语表

(9)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 ——以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局限性
        1.1.2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的结合
        1.1.3 语用学与口译研究的共性
        1.1.4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1.2 研究意义
        1.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语料来源
    1.7 篇章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西方语用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概述
        2.1.1 西方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概述
        2.1.2 中国语用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概述
    2.2 中西方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概述
        2.2.1 西方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概述
        2.2.2 中国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概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目的顺应框架的理论构建
    3.1 目的顺应框架的理论基础
        3.1.1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3.1.2 语用学目的原则
        3.1.3 顺应论
    3.2 目的顺应框架的构建
        3.2.1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语用学目的原则的结合
        3.2.2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顺应论的结合
        3.2.3 目的顺应框架的主要观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的顺应框架下口译基本问题探讨
    4.1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原则探讨
        4.1.1 目的原则
        4.1.2 连贯原则
        4.1.3 忠实原则
        4.1.4 时效原则
        4.1.5 口译原则的层级性
    4.2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标准探讨
        4.2.1 忠实标准
        4.2.2 通顺标准
        4.2.3 迅速标准
    4.3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译员角色探讨
        4.3.1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交际互动关系
        4.3.2 口译员的目的协调者角色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目的顺应框架下的口译过程
    5.1 不同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5.1.1 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5.1.2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5.1.3 阐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5.2 目的顺应视角下的翻译过程模式
    5.3 目的分析
        5.3.1 各方具体目的分析
        5.3.2 目的关系分析
        5.3.3 目的结构分析
    5.4 目的理解
        5.4.1 身势语与目的理解
        5.4.2 情景语境与目的理解
        5.4.3 社会语境与目的理解
        5.4.4 文化语境与目的理解
    5.5 目的顺应
        5.5.1 语篇层面的目的顺应
        5.5.2 句子层面的目的顺应
        5.5.3 词汇层面的目的顺应
        5.5.4 语音层面的目的顺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宏观层面的应用
    6.1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目的分析
        6.1.1 各方具体目的分析
        6.1.2 目的关系分析
        6.1.3 目的结构分析
    6.2 口译原则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应用
        6.2.1 目的原则
        6.2.2 连贯原则
        6.2.3 忠实原则
        6.2.4 时效原则
    6.3 口译标准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应用
        6.3.1 忠实标准
        6.3.2 通顺标准
        6.3.3 迅速标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目的顺应框架在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微观层面的应用
    7.1 语篇层面的目的顺应
        7.1.1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语篇
        7.1.2 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语篇的目的顺应
    7.2 句子层面的目的顺应
        7.2.1 汉语古文翻译的目的顺应
        7.2.2 汉语古诗词翻译的目的顺应
        7.2.3 隐喻翻译的目的顺应
    7.3 词汇层面的目的顺应
        7.3.1 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目的顺应
        7.3.2 汉语四字格词语翻译的目的顺应
        7.3.3 模糊语翻译的目的顺应
    7.4 语音层面的目的顺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8.4 相关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的全球策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1.2 国内文献综述
第二章 项目介绍
    2.1 医学文献的种类和特征
    2.2 项目内容简介
        2.2.1 慢阻肺病简介
        2.2.2 任务文本简介
    2.3 理论框架
        2.3.1“目的论”的兴起和内容
        2.3.2“目的论”对实践的指导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查询专业术语
        3.1.2 阅读平行文本
    3.2 翻译过程
        3.2.1 理解源文本
        3.2.2 译文表达
        3.2.3 译后审校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
        4.1.1 独特的构词法
        4.1.2 形容词、副词的使用
        4.1.3 一词活用
    4.2 句法层面
        4.2.1 被动语态
        4.2.2 长难句
第五章 结语
    5.1 翻译方法总结
    5.2 未来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致谢

四、医学英语中的形容词和副词翻译位置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对医学英语翻译的建设[J]. 常朝霞,席红换.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04)
  • [2]学术文本中说明性信息的翻译 ——《疫苗接种的伦理学》(第1至2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张彤.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前瞻性队列研究:深加工食物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冯剑鹏.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4]医学论文摘要英译中的模糊现象[J]. 葛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脏”基因:治疗病根、优化健康的突破性计划》(节选)翻译报告[D]. 董明明. 河南大学, 2019(01)
  • [6]中医门诊对话常用诊断术语简明化英语翻译研究[D]. 杜张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语法隐喻视角下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翻译[J]. 李庆明,刘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8]《梅奥诊所:关于乳腺癌》(第六、七章)翻译报告[D]. 张松竹. 河南大学, 2017(06)
  • [9]目的顺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 ——以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D]. 郝苗.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10]《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的全球策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崔洁. 天津理工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医学英语形容词副词翻译位置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