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晴[1](2020)在《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畜禽养殖、生产及消费大国,由于长久以来的观念问题及对畜禽骨营养价值的认识不足,造成了除去可直接食用的部分(如排骨、腔骨)外,剩余的绝大部分骨头利用率较低、加工技术适应性不高及产业化困难等问题,进而带来了巨大的骨骼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以蒸汽爆破作为植物性原料处理方式的报道已经很多,而将其应用于动物骨骼的加工及处理方式还鲜有报道。采用蒸汽爆破液化牛骨技术,既简化了工艺流程又降低了能耗,同时,还能利用畜禽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畜禽粪便与落叶等废弃物资源,经厌氧发酵所产沼气对蒸汽发生器进行供能,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的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本课题以牛股骨骨干为原料,对其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热力计算结果,设计沼气蒸汽发生器,并与爆破装置进行耦合匹配,搭建了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完成了牛骨液化的相关实验,研究了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机制,并对牛骨液化工艺及脱脂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蒸汽爆破法制备了超微牛骨汤粉及生物羟基磷灰石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以期为牛骨的高值化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工艺条件参考;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以及成本核算,并与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根据瞬时弹射式爆破装置的特点,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升压(渗透)阶段、维持压力(蒸煮)阶段以及泄压(爆破)阶段,建立了各个阶段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传质模型。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过程中的有效能耗占比64.72%,无效能耗占比35.28%;其中加热骨料所需热量占比46.38%,为有效能耗。在能量传递模型的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传质规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存在的传质现象,分析了各阶段的水分变化情况;验证实验显示所建模型拟合度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的传热量与水分变化的相关计算。2.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液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牛骨液中矿物质含量随着液化率的增大而显着增加(P<0.05),而蛋白质与脂肪等有机相的含量则逐渐减少。钙离子的溶解度随着牛骨液化率的增大而增大,且效果显着(P<0.05);牛骨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2 MPa(217.3℃),保压874 s,此时的液化率为84.63%。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液化率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蒸汽爆破技术可强力破坏牛骨结构,使有机物有效析出并溶于水中,从而达到液化的效果。3.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去脂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以实现牛骨去脂最大化为目标,对牛骨去脂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牛骨硬度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增大压力及延长保压时间更有利于牛骨的软化及碎化。蒸汽爆破后的牛骨渣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其粒径分布逐渐集中,平均粒度逐渐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与保压时间的增长,牛骨的红外吸收光谱愈发趋近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红外光谱图。牛骨中的有机相含量,蛋白质和脂肪等,随着蒸汽爆破压力和保压时间的增长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牛骨中的矿物质含量显着提高(P<0.05)。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去脂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4 MPa(221.9℃),保压785 s,此时的脂肪含量为0.075%。蒸汽爆破可用于牛骨脱脂,效果明显。4.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采用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牛骨汤粉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牛骨汤粉颗粒形状较为规则,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7.52μm,远小于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牛骨汤粉粒径;超微牛骨汤粉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为54.21 mg/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8.36%;持水力在水浴50 min后可达1.36%;蛋白质溶解度和消化率相对较高,分别可达89.23%及55.14%;其钙离子的释放率也相对较高,可达62.64 mg/g。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骨粉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极佳,易于被人体吸收,且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5.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与高温蒸煮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及商业样品羟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后的样品则呈现破碎状且其破碎的趋势深入内部;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在三种样品中结晶度最高;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为A&B型碳酸羟基磷灰石。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远高于化学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并且含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因此,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用作生物材料很有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6.建立了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并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牛骨加工工艺的能量流动分布,计算了两者的经济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影响加工成本的敏感性分析,系统地对两种工艺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全部优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具有产品质量高,能耗小,加工时间短等优势;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成本估算结果低于高温蒸煮工艺,主要原因是其工艺流程简单且能耗低,且副产品剩余价值高;牛骨蒸汽爆破工艺采用沼气燃烧器供能,与畜禽养殖屠宰场的生产相结合,提高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因此,牛骨蒸汽爆破液化工艺优于高温蒸煮工艺。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刘佩琦[3](2021)在《哈汽公司汽轮机喷嘴工艺技术方案经济性评价与选择研究》文中认为
冯超[4](2020)在《现浇高层住宅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保障性和改善性需求越来越高,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发展高层住宅是解决目前矛盾的最佳方案。我国高层住宅在近二十多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阶段全世界在建高层建筑有70%在中国,它在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家标准要求以及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呈现出成本不断升高而价格竞争愈发激烈的态势。为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施工企业在平衡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现场文明、项目形象等多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研究新的技术工艺,为降低成本、提升市场占有率在不断的努力。国内建筑市场体量巨大,现阶段高层住宅仍以现浇结构为主,因此,有必要对现浇结构模板体系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现状资料,在明确现浇高层住宅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文中介绍的三种模板体系,是现阶段国内广泛采用的,工艺成熟、施工操作技术力量丰富、原材料供应有保障,其在项目成本构成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作为降耗增效的目标对象,有潜力可挖。其次,引入价值工程的概念,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发掘其内在价值。通过研究分析模板体系的功能和特点,就其目标服务对象的需求整理出影响价值的因素,通过深入分析,确定对其价值影响最大的一系列因素,作为价值工程分析模型的基础指标。第三,通过对不同模板体系施工工艺的详细描述,针对确定的指标进行不同模板体系技术经济分析,阐述各类模板体系技术上的优缺点和相应的成本构成,并计算出功能和成本指数。最后,将价值工程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论证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高价值性。根据功能和成本分析的数据,运用价值公式对比分析不同模板体系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使用价值最高,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验证了价值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武晓媛[5](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提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龚青山[6](2019)在《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再制造是延长机械装备使用寿命,实现多生命周期工程,推动机械装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机械装备在设计时未考虑其可拆卸、易回收等再制造性特征,影响并阻碍机械装备寿命终结时的可再制造性,制约了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再制造域空间的废旧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再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51675388)和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金属切削机床绿色设计平台建设与集成示范”等课题的资助下,对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展开系统研究。(1)分析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的内涵,提出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准则与指标,将再制造性特征融入新机械装备设计的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方案域等全过程,构建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方案设计流程,实现再制造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分配以及再制造需求与设计方案映射关联。(2)综合考虑机械装备整机—部件—零件之间可再制造性的复杂耦合关系,建立融合“物质、技术、经济”三个维度及“整机、部件、零件”三个层次的机械装备再制造特征域空间,综合考虑能耗、材料消耗和成本等因素,建立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采用分级目标传递法对能耗、材料消耗和成本的层间进行传递与反馈控制,实现设计方案整机—部件—零件多目标协调优化。(3)为了实现机械装备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避免机械装备设计方案选择中的主观性,提出基于熵权法和模糊集的机械装备面向再制造的设计方案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因素的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决策,并以再制造轴承装配机设计为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面向再制造的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开发了“金属切削机床可拆解/易回收/可再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系统方案设计、方案评价、详细设计、仿真分析、数据库知识模块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系统的应用流程进行了说明。该系统为设计人员开展面向再制造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王媛媛[7](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闫轶夫[8](2019)在《装配式建筑干式灌浆套筒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制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装配式建筑,指在工厂中完成构配件的生产,运输至施工现场完成连接。该建筑形式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高施工速率和实现建筑质量标准化。为了保障预制装配式构件结构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首先要研究优化的就是钢筋灌浆套筒的连接技术。以此为背景研究新型灌浆套筒的力学性能,结合新型灌浆套筒技术的技术经济性展开分析,讨论连接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适用性,有利于预制装配结构的使用和推广,可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助力。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灌浆套筒性能试验及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了灌浆套筒连接技术目前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针对现场常用的湿式连接方式,提出基于成品固封灌浆料的干式连接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并对二者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灌浆套筒工艺(干式套筒),并结合试验分析该套筒的结构性能,论证可行性。试验共制备18组干式灌浆套筒试件,对其施加单向拉伸荷载,检测灌浆套筒内部密实度,并根据试验现象,总结干式灌浆套筒的破坏模式,分析确定影响套筒力学性能指标;通过试验数据,测量分析套筒表面的应变分布,归纳套筒在单向拉伸力作用下应变随锚固端距离变化规律;依照《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中I级接头的型式检验要求,结合试验数据中极限承载力、残余变形实测值、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确定新型灌浆套筒的适用性;施工工艺、技术经济性、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干式套筒连接方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研究技术推广性。干式灌浆套筒具有力学性能良好、施工工艺简单、技术经济性优等特点,其技术的开发研究能为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思路。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对该连接技术后续的研究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为施工技术工艺应用、优化提供参考,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张军[9](2019)在《现代煤化工水系统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未来仍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现代煤化工是石油化工原料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推进煤炭高效化、清洁化利用的主要方向。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主要布局于“多煤、缺水”的中西部地区,随着产业的升级示范发展,水资源短缺和废水“零排放”等问题已经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现代煤化工水系统主要包括:工艺用水、换热用水、动力用水以及废水等,本文应用了化学工程、工程热物理、环境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理论,对煤化工水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全面剖析。对各主要工艺单元过程与水系统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煤化工气化、变换、合成等各主要单元的工艺用水和反应生成水的化学工程原理,各单元及单元之间的加热蒸汽和移热循环水的热力学特性,煤化工动力蒸汽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废水系统的生成方式、处理途径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文献分析,提出了现代煤化工水系统优化的重点研究范畴和内容。首先,循环水系统是煤化工水耗最大环节,本文系统对比分析了开式、闭式等不同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对循环水和空冷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构建了基于同一边界参数的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经济对比模型,分析了不同系统的关键水耗和经济指标,提出循环水冷却系统的选型思路,为设备选型及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量化工具。构建了基于空冷系统与循环水冷却系统的优化模型,建立由空冷器和水冷塔构成的新的循环水系统拓扑结构;研究了降低系统用水量和年平均成本的方法,并重点开展了配置预空冷器、配置分支预空冷器的循环水系统验证分析,提出优化技术方案。研究提出,节水消雾型冷却系统节水效果明显,推广前景较大,较传统机械通风冷却系统可以实现19%的节水效果;通过在部分高温循环水回水支线增设预空冷器优化设计,可同比减少25%的水耗。其次,废水处理与再利用是煤化工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化工项目能否真正实现“零排放”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不同废水的特性,重点对比分析了高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构建了基于废水“零排放”的节水和技术经济评价模型,重点分析2条集成技术路线,即以提高废水利用率为目的的集成技术路线和以实现废水不外排为目的的集成技术路线,测试了对应指标,提出了降低工艺技术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回用水率的浓盐水深度处理优化技术方案。研究发现,在7种工艺系统中,机械强化蒸发结晶工艺技术的年总成本费用最低,废水回收利用效率较高,具有较大推广潜力。再次,采用全生命周期(LCA)的分析方法,对主要的煤化工工艺产业链和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构建了主要的煤化工工艺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水耗模型,重点研究了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甲烷等典型煤化工过程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水耗,并对循环水冷却系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剖析及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全产业链节水和制定水资源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为了进一步摸清现代煤化工产业用水和耗水情况,了解典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水系统优化和节水潜力,验证循环水系统、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等创新研究的有效性,本文对某煤制烯烃项目(国内首套大规模工业示范工程)水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项目各用水单元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系统平衡和主要用水指标,结合论文研究内容,对该项目的水系统进行了优化,项目主要用水指标显着改善:循环水系统新鲜水补充量从优化前的1131t/h降低到479t/h,降幅达57%;废水处理单元通过含盐废水的深度处理与蒸发结晶,回用水收率从之前的41%提高到81.7%,实现废水不外排;项目整体新鲜水耗从当前的2698t/h,降低到优化后的1708t/h,单位产品水耗从35.9t降至22.8t,综合节水效率达到36.7%。通过对煤化工水系统的工艺关联特性及规律分析,以及对循环水系统、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整个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本文在水耗源头上提出了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评价的机制,在水耗过程中提出了循环水与空冷器新型拓扑优化结构,在终端环节上提出了废水零排放的优化方案。这些应用创新研究成果,将为现代煤化工水系统优化及具体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刘刚[10](2017)在《Aspen Plus平台上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流程模拟与过程推演》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生物炼制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但其过程技术和工程技术仍然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干法生物炼制是一种极限低量工艺水和能量投入的进行生物燃料和大宗化学品生产的高效糖平台生物转化技术。由于采用了一系列"干"的过程工艺,包括干式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和高固含量同步糖化与共发酵技术,生物炼制过程在达到与玉米原料生物转化指标接近的高效生物转化的同时,过程能耗、工艺水耗和废水排放量大幅度降低至玉米原料干法加工技术水准。本论文依据干法生物炼制的工艺特点和工程经验,在大型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上建立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纤维素L-乳酸和纤维素葡萄糖酸的全流程过程模拟模型,对影响生物炼制产业化进程的高酶成本、高加工成本和低转化率等诸多关键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模型推演,并在流程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严格的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经济评价模型。通过Aspen Plus平台上的流程模拟和过程模型推演,对过程工艺设计与优化、创新概念的提出与验证、技术可行性评价与分析等与产业化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和详尽的研究,实现了干法生物炼制技术水准的大幅提高,生物炼制产品成本的大幅降低,并为产业化放大和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和重要的可行性论证方法。本文的第一部分,对Aspen Plus平台上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L-乳酸和葡萄糖酸的干法生物炼制技术进行全流程模拟,作为过程操作推演、技术经济评价和工业设计的基础。整个生物炼制过程包括原料前处理、预处理、生物脱毒、纤维素酶在位生产、糖化与发酵、产品分离与精制、废水处理、木质素残渣燃烧发电、产品储存以及公用工程等10个工段。在全流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严格意义上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对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生产纤维素乙醇、乳酸和葡萄糖酸的过程从总资金投入、可变操作成本和固定操作成本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核算,以最低产品售价(Minimum Selling Price)为目标函数,对过程经济性进行了严格评定。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能量输入和废水产生量的最小化,实现纤维素乙醇工业生产潜力的最大化。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意杨木屑和甘蔗渣为原料,使用工程改造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XH7在低纤维素酶用量(10~15 mg酶蛋白/g纤维素)和高固含量(30~35%,w/w)的条件下进行同步糖化与共发酵,实现了高乙醇发酵浓度和得率。其中,使用小麦秸秆在15 mg酶蛋白/g纤维素和35%固含量的同步糖化与共发酵过程中实现了破纪录的101.1 g/L(12.8%,v/v)的乙醇发酵浓度,其乙醇最低售价(Minimum Ethanol Selling Price,MESP)为每加仑 1.93 美元($1.93/gal)。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生产1吨燃料乙醇,核心工段(原料前处理、预处理、生物脱毒、糖化与发酵、产品分离与精制)只消耗262.95 kWh电能和8.67 GJ蒸汽,产生7.71吨废水,明显低于稀酸预处理技术(324.56k Wh、11.21GJ和13.91吨)、氨纤维膨爆技术(529.19 kWh、23.04 GJ和18.95吨)和脱乙酰基机械磨浆技术(1028.57 kWh、18.60 GJ和107.39吨)。另一方面,目前玉米乙醇的发酵浓度为12~15%(v/v),生产1吨玉米乙醇的电能和蒸汽消耗以及废水产生量分别为34.46 kWh、7.83 GJ、8.33吨,市场上销售的燃料乙醇售价约$2/gal。可以看出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已经和目前的玉米乙醇处于同一水平。同时考虑到电价补贴、秸秆原料补贴和灰分副产品,MESP可低于 $1.5/gal。本文的第三部分,使用玉米秸秆原料生产L-乳酸发酵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优化的过程工艺条件下进行了 Aspen Plus平台上的工业规模过程设计和技术经济评价。通过解决发酵菌种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TY112絮凝和常规生物脱毒时间较长等问题,经过干式稀酸预处理和快速生物脱毒的玉米秸秆进行30%(w/w)高固含量的同步糖化与发酵,实现了 104.5 g/L L-乳酸的高发酵浓度,其中纤维素到L-乳酸的得率为71.5%。根据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特点和优化的L-乳酸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严格的工业规模Aspen Plus流程模拟。和其它使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L-乳酸的工艺相比,本工艺的废水产生量非常低。在没有利用木糖的发酵条件下,L-乳酸的最低售价(Minimum L-lactic acid Selling Price,MLSP)低至$0.559/kg,非常接近淀粉来源L-乳酸的市场售价。本文的第四部分,使用玉米秸秆原料进行了葡萄糖酸钠和木糖酸钠的共发酵和水泥缓凝剂应用的研究,在优化的过程工艺条件下进行了 Aspen Plus平台上的工业规模过程设计和技术经济评价。经过干式稀酸预处理和生物脱毒后的玉米秸秆原料进行每克(g)纤维素10mg酶蛋白的低酶用量的水解,水解浆液不进行固液分离直接接种氧化葡萄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 DSM 2003进行葡萄糖酸和木糖酸的共发酵,实现了 118.13 g/L葡萄糖酸钠和64.27 g/L木糖酸钠的高发酵浓度。葡萄糖酸钠/木糖酸钠混合产品的水泥缓凝效果与市售的淀粉基葡萄糖酸钠水泥缓凝剂相同。质量浓度为50%的混合产品的最低售价(Minimum sodium Gluconate/xylonate product Selling Price,MGSP)为$0.182/kg,低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淀粉基葡萄糖酸钠水泥缓凝剂,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的第五部分,对使用分散式的干式稀酸预处理实现大规模生物炼制的原料供应系统进行了模型推演。将干式稀酸预处理操作分散到木质纤维素原料产地,进行小规模的预处理操作。然后将预处理后提高体积密度的原料从分散的处理站点运输到中心生物炼制工厂进行固态生物脱毒和高固含量的同步糖化发酵等操作。对这种分散预处理的原料供应链系统进行模型推演,确定了在中国和美国不同地区的最优生物炼制工厂规模和相应的乙醇最低售价。和传统的集中生物质收集方式相比,基于干式稀酸预处理的分散生物质收集方式能够明显降低农作物秸秆的运输成本,增大生物炼制规模,降低生物炼制产品成本。对中国来说,大规模的生物炼制工厂适合建立在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而美国则集中在中西部。在这些地区可建立与集约化生产的石油炼制工厂规模相近的每天加工原料量超过10,000吨的生物炼制工厂。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干法生物炼制技术工艺的Aspen Plus全流程模型,并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对工业规模的生物炼制过程进行推演和评价。结果表明,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高产品浓度和得率、低能耗和低废水排放的特点使其产业化极具社会和环境可行性,而其较低的产品成本使其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分散式的干式稀酸预处理技术使建立超大规模生物炼制工厂成为可能。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生物炼制产业化设计、优化和评鉴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工具。
二、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畜禽骨的结构及营养元素 |
1.2.1 畜禽骨的结构与力学特性 |
1.2.2 畜禽骨的营养组成及作用 |
1.3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与加工技术现状 |
1.3.1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现状 |
1.3.2 畜禽骨的加工技术现状 |
1.4 蒸汽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1 蒸汽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1.4.2 蒸汽爆破技术应用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设计搭建 |
2.1 引言 |
2.2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计算 |
2.2.1 沼气燃烧器结构设计计算 |
2.2.2 沼气燃烧器热力计算 |
2.2.3 烟风阻力计算 |
2.2.4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参数与结构 |
2.3 爆破装置选配 |
2.3.1 热喷放技术 |
2.3.2 瞬时弹射技术 |
2.4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总体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骨的蒸汽爆破机理研究 |
3.0 引言 |
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 |
3.2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量传递与能耗分析 |
3.2.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热传递模型建立 |
3.2.3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耗分析 |
3.3 牛骨蒸汽爆破中的传质过程分析 |
3.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的水分迁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骨的液化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牛骨的液化机制与工艺优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牛骨的去脂机制与工艺优化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微牛骨粉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超微牛骨汤粉的制备与表征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牛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牛骨资源化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
6.1 引言 |
6.2 分析方法 |
6.2.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2.2 生产成本分析 |
6.2.3 敏感性分析 |
6.3 分析与评价 |
6.3.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3.2 成本估算 |
6.3.3 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现浇高层住宅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线路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国内现浇高层住宅模板体系现状 |
2.2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概述 |
2.2.1 铝合金模板的概念 |
2.2.2 铝合金模板支撑的概念 |
2.2.3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概念 |
2.2.4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技术特点 |
2.3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概述 |
2.3.1 木模板的概念 |
2.3.2 钢管扣件式支架的概念 |
2.3.3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的概念 |
2.3.4 钢管扣件式模板体系的技术特点 |
2.4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概述 |
2.4.1 承插式钢管支架的概念 |
2.4.2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的概念 |
2.4.3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的技术特点 |
2.5 价值工程分析技术 |
2.5.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
2.5.2 价值工程的特点和作用 |
2.5.3 价值工程分析的基本程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浇高层住宅模板工程技术分析 |
3.1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技术分析 |
3.1.1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工艺 |
3.1.2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工艺特点和优缺点 |
3.2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技术分析 |
3.2.1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施工工艺 |
3.2.2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工艺特点与优缺点 |
3.3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技术分析 |
3.3.1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施工工艺 |
3.3.2 承插式钢管模板体系工艺特点和优缺点 |
3.4 模板及支撑体系功能指数的确定 |
3.4.1 功能指标的选取 |
3.4.2 功能评分方法的确定 |
3.4.3 功能评分的形成 |
3.4.4 功能指数F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专业分包的现浇高层住宅模板体系经济分析 |
4.1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经济分析 |
4.1.1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材料构成 |
4.1.2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成本构成 |
4.1.3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清单成本构成分析 |
4.2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经济分析 |
4.2.1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材料构成 |
4.2.2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成本构成 |
4.2.3 钢管扣件式木模板体系清单成本构成分析 |
4.3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经济分析 |
4.3.1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材料构成 |
4.3.2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成本构成 |
4.3.3 承插式钢管木模板体系清单成本构成分析 |
4.4 模板体系价值分析 |
4.4.1 成本指标的选取 |
4.4.2 成本指数分析 |
4.4.3 价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 |
5.1 工程基本情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模板分部工程基本情况 |
5.2 基于自行组织施工的模板分部工程方案选择 |
5.2.1 模板分部工程技术方案选择 |
5.2.2 模板分部工程不同技术方案成本分析 |
5.3 基于自行组织施工的模板工程成本指数分析及价值计算 |
5.3.1 成本指数分析 |
5.3.2 价值计算 |
5.4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工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受力计算 |
(5)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
1.1.1 “工艺”词源考察 |
1.1.2 “工艺”的新内涵 |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
1.2 工艺的分类 |
1.2.1 分类依据 |
1.2.2 主要门类 |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再制造在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
1.1.2 面向再制造的设计在机械装备再制造中的地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制造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体系 |
2.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内涵与准则 |
2.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模型及流程 |
2.2.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模型 |
2.2.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流程 |
2.3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映射及反馈 |
2.3.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需求-功能映射 |
2.3.2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冲突消解 |
2.3.3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信息反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优化设计 |
3.1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优化设计模型 |
3.1.1 再制造特征域空间构建 |
3.1.2 再制造特征元表征 |
3.1.3 基于再制造特征的机械装备方案设计 |
3.2 基于分级目标传递法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 |
3.2.1 分级目标传递法 |
3.2.2 基于分级目标传递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
3.3 案例分析 |
3.3.1 面向再制造的清洗除锈机设计 |
3.3.2 基于分级目标传递法除锈机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方案多属性决策 |
4.1 设计方案多属性决策框架 |
4.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指标量化 |
4.2.3 基于熵权和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4.3 应用案例 |
4.3.1 方案分析与信息提取 |
4.3.2 方案评价 |
4.3.3 灵敏度分析与方法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设计支持系统 |
5.1 系统需求与系统功能分析 |
5.1.1 系统需求分析 |
5.1.2 系统功能 |
5.2 系统框架及主要功能模块 |
5.2.1 系统框架 |
5.2.2 系统功能模块 |
5.3 系统运行流程 |
5.4 系统界面 |
5.4.1 系统登陆及系统主界面介绍 |
5.4.2 系统总体功能界面 |
5.4.3 系统评价功能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7)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装配式建筑干式灌浆套筒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技术理论综述 |
2.1 灌浆套筒连接材料 |
2.1.1 钢筋材料参数 |
2.1.2 套筒材料参数 |
2.1.3 灌浆料材料参数 |
2.2 灌浆套筒钢筋连接构造及基本原理 |
2.2.1 钢筋连接构造 |
2.2.2 钢筋连接基本原理 |
2.2.3 灌浆套筒连接接头破坏模式 |
2.3 灌浆料约束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
2.3.1 灌浆料锚固原理 |
2.3.2 灌浆料初始约束应力计算方法 |
2.3.3 灌浆料接触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干式灌浆套筒单向拉伸试验 |
3.1 干式灌浆套筒的提出 |
3.1.1 干式灌浆套筒的原型 |
3.1.2 干式灌浆套筒的概念 |
3.2 试验目的 |
3.2.1 干式套筒可行性验证 |
3.2.2 干式套筒受力变化趋势 |
3.3 试验内容 |
3.3.1 试件材料性能参数 |
3.3.2 干式套筒试件的制作与实测构造 |
3.3.3 试件密实度检测 |
3.4 单向拉伸试验方案 |
3.4.1 加载方案 |
3.4.2 观测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套筒单向拉伸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现象 |
4.1.1 接头参数 |
4.1.2 钢筋拉断破坏现象 |
4.1.3 钢筋滑移破坏现象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试件破坏模式与极限承载力 |
4.2.2 试件最大伸长率与残余变形 |
4.2.3 试件在拉拔作用下的典型荷载-位移曲线 |
4.2.4 锚固段钢筋的应力分布曲线 |
4.2.5 套筒表面应力应变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5 干式灌浆套筒技术经济分析 |
5.1 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
5.1.1 灌浆套筒施工技术原理 |
5.1.2 灌浆套筒施工流程 |
5.1.3 灌浆套筒施工工艺要点 |
5.1.4 干式套筒施工工艺优化 |
5.2 灌浆套筒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
5.2.1 技术经济分析的必要性 |
5.2.2 套筒连接费用项目构成 |
5.2.3 成本对比分析 |
5.3 环境效益分析 |
5.3.1 环境效益概念及分析对象 |
5.3.2 环境效益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现代煤化工水系统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煤炭开发利用与水资源分布的关系特征分析 |
1.2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
1.3 现代煤化工过程水系统及特点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现代煤化工过程水系统剖析 |
2.1 引言 |
2.2 现代煤化工工艺过程与水系统分析 |
2.3 现代煤化工过程工艺水消耗及生成特性剖析 |
2.4 现代煤化工过程加热蒸汽和移热循环水消耗分析 |
2.5 现代煤化工过程动力用蒸汽系统分析 |
2.6 现代煤化工过程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分析 |
2.7 小结 |
3 煤化工项目循环水冷却系统工艺对比及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循环水冷却系统工艺技术及特性分析 |
3.3 不同循环水冷却系统主要指标分析与测算 |
3.4 不同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经济研究 |
3.5 小结 |
4 煤化工项目循环水系统预空冷器配置及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冷和空冷方式的系统耦合思路 |
4.3 循环水系统与空冷器的拓扑结构优化建模 |
4.4 两种拓扑结构优化的方案设计 |
4.5 小结 |
5 煤化工项目废水零排放及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煤化工含盐废水特性分析 |
5.3 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技术路线分析 |
5.4 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LCA在煤化工水耗及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
6.3 典型煤化工技术全生命周期水耗评价 |
6.4 煤化工项目循环水冷却系统生命周期能耗与水耗分析 |
6.5 小结 |
7 某煤制烯烃项目水系统平衡及优化设计实证研究 |
7.1 引言 |
7.2 项目水系统现状及水平衡测试 |
7.3 项目水系统优化设计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贡献 |
8.2 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Aspen Plus平台上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流程模拟与过程推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原料 |
1.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原料供应系统 |
1.2.1 生物质致密化 |
1.2.2 集中式和分散式生物质处理 |
1.2.3 生物质运输 |
1.2.4 生物质储存 |
1.3 预处理与脱毒 |
1.4 酶水解 |
1.4.1 纤维素酶成本 |
1.4.2 酶循环 |
1.4.3 固含量对酶水解的影响 |
1.5 微生物发酵 |
1.6 副产品 |
1.6.1 木质素 |
1.6.2 微生物蛋白 |
1.7 生物炼制过程中能耗和水耗 |
1.8 Aspen Plus在生物炼制过程中的应用 |
1.9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Aspen Plus流程建模及经济评价方法 |
2.1 前言 |
2.2 设计基础 |
2.2.1 NREL技术的过程设计 |
2.2.2 干法生物炼制技术工艺 |
2.2.3 生物炼制规模及基本假设 |
2.3 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Aspen Plus流程建模 |
2.2.1 原料前处理工段A100 |
2.2.2 预处理工段A200 |
2.2.3 生物脱毒工段A300 |
2.2.4 糖化与发酵工段A400 |
2.2.5 产品分离与纯化工段A500 |
2.2.6 固废焚烧及发电A600 |
2.2.7 产品及化学品储存工段A700 |
2.2.8 废水处理工段A800 |
2.2.9 公用工程工段A900 |
2.2.10 纤维素酶在位生产工段B400 |
2.4 经济评价方法 |
2.4.1 年成本指标 |
2.4.2 总资金投入 |
2.4.3 可变运营成本 |
2.4.4 固定运营成本 |
2.4.5 折现现金流量分析和产品最低售卖价格 |
2.5 结论 第3章 通过最小化能量输入和废水产生量实现纤维素乙醇产业生产潜力的最大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木质纤维素原料与纤维素酶 |
3.2.2 干式稀酸预处理与生物脱毒 |
3.2.3 高固含量的同步糖化与共发酵 |
3.2.4 菌种和菌种培养 |
3.2.5 乙醇得率计算 |
3.2.6 抑制物、糖类和乙醇的测定 |
3.2.7 COD、BOD_5、燃烧热值、K元素和P元素测定 |
3.2.8 纤维素乙醇生产的过程模型设计及经济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实验结果及经济概要 |
3.3.2 与其它生物炼制技术的比较 |
3.3.3 过程水耗能耗分析 |
3.3.4 副产品、酶供应方式以及能源政策对MESP的影响 |
3.4 结论 第4章 玉米秸秆生产高浓度L-乳酸及产业规模Aspen Plus建模和技术经济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与酶 |
4.2.2 菌种及培养基 |
4.2.3 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生产L-乳酸 |
4.2.4 分析方法 |
4.2.5 L-乳酸得率计算 |
4.2.6 过程模拟及技术经济评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高固含量的L-乳酸同步糖化与发酵 |
4.3.2 玉米秸秆生产纤维素L-乳酸的技术经济分析 |
4.4 结论 第5章 玉米秸秆共发酵生产葡萄糖酸和木糖酸及产业规模的Aspen Plus建模和技术经济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与酶 |
5.2.2 菌种及培养基 |
5.2.3 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生产葡萄糖酸钠/木糖酸钠 |
5.2.4 分析方法 |
5.2.5 葡萄糖酸和木糖酸得率计算 |
5.2.6 葡萄糖酸钠产品作为水泥缓凝剂相关测试 |
5.2.7 过程模拟及技术经济评估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葡萄糖酸发酵及水泥缓凝剂应用实验 |
5.3.2 纤维素葡萄糖酸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
5.3.3 影响工厂总投资和产品成本的因素 |
5.4 结论 第6章 基于干式稀酸预处理的适用于大规模生物炼制的生物质原料供应系统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可用于生物炼制的农作物秸秆产量 |
6.2.2 农作物秸秆原料成本及收集方式 |
6.2.3 干式稀酸预处理及其物性测定 |
6.2.4 纤维素乙醇生产 |
6.2.5 过程模拟及经济评价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可用于生物炼制的农作物秸秆分布密度 |
6.3.2 分散式生物质处理站点规模的确定 |
6.3.3 分散预处理模式对生物炼制最优规模及乙醇最低售价的影响 |
6.4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2013年中国主要农业废弃物产量 附录Ⅱ 2013年美国主要农业废弃物产量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
四、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D]. 张舒晴.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哈汽公司汽轮机喷嘴工艺技术方案经济性评价与选择研究[D]. 刘佩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现浇高层住宅铝合金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技术经济分析[D]. 冯超. 湖南大学, 2020(08)
- [5]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6]面向再制造的机械装备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D]. 龚青山. 武汉科技大学, 2019(08)
- [7]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装配式建筑干式灌浆套筒试验研究[D]. 闫轶夫.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现代煤化工水系统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D]. 张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10]Aspen Plus平台上干法生物炼制技术的流程模拟与过程推演[D]. 刘刚.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7)